CN205517484U - 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17484U
CN205517484U CN201620096894.3U CN201620096894U CN205517484U CN 205517484 U CN205517484 U CN 205517484U CN 201620096894 U CN201620096894 U CN 201620096894U CN 205517484 U CN205517484 U CN 205517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per
support board
swing arm
hybrid system
antibac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968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亚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TONG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TONG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TONG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TONG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968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17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17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17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属于药物生产设备领域,包括机体、动力机构、主动轴、从动轴、主动摆臂、从动摆臂和筒体,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接料斗,底座设置有滑道,接料斗设置有能够沿滑道运动的滚轮,接料斗的一个侧壁的顶端设置有倾斜的过渡板,两个接料斗首尾相连时,前方的接料斗的过渡板顶端位于后方的接料斗的上方。在其中一个接料斗盛满并更换另外一个接料斗时,只需要将两个接料斗抵接并推动即可,两个接料斗在移动过程中,药物可以在过渡板上过渡,不会洒落,将后面的接料斗放置于出料口的正下方,前方的接料斗被推下并进行下一个步骤,在更换接料斗的过程中不需要关闭出料口,因此,接料过程不会中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在药物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药物进行搅拌或混合,现有技术一般使用三维运动混合机进行混合,三维运动混合机在运行中,由于混合桶体具有多方向运转动作,使各种物料在混合过程中,加速了流动和扩散作用,同时避免了一般混合机因离心力作用所产生的物料比重偏析和积累现象,混合无死角,能有效确保混合物料的最佳品质。
现有的三维运动混合机将原料混合完毕后,需要使用接料斗进行接料,在其中一个接料斗盛满并更换另外一个接料斗时,需要将出料口关闭,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包括机体、动力机构、主动轴、从动轴、主动摆臂、从动摆臂和筒体,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主动轴转动,所述主动摆臂和所述从动摆臂均为Y形或C形,所述主动摆臂与所述主动轴之间、所述从动摆臂与所述从动轴之间分别通过万向节连接,所述筒体的一端伸入所述主动摆臂内,另一端伸入所述从动摆臂内;
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接料斗,所述底座设置有滑道,所述接料斗设置有能够沿滑道运动的滚轮,所述接料斗的一个侧壁的顶端设置有倾斜的过渡板,两个所述接料斗首尾相连时,前方的所述接料斗的过渡板顶端位于后方的所述接料斗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机与现有技术中的三维运动混合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类似,即动力机构带动主动轴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从动轴在外力作用下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主动摆臂和从动摆臂转动的过程中摆动,从而带动筒体在三维方向内运动,实现对筒体内的药物原料搅拌,未写明的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为两条,所述接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两排所述滚轮,所述滚轮设置有多个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绕所述滚轮的轴心线旋转对称,其中一条滑道的边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盘和固定块,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靠近所述滑道的一侧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滑动嵌设有固定杆,所述盲孔内设置有抵住所述固定杆的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块的顶壁设置有与所述盲孔连通的条形孔,所述固定杆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穿过所述条形孔。
在推动接料斗的过程中,通过拉动控制杆使复位弹簧压缩,在将接料斗推动至出料口的正下方后,松开控制杆,复位弹簧推动固定杆复位,控制杆沿条形孔滑动,使得固定杆伸入固定通孔内,滚轮的位置被固定,从而实现接料斗的位置固定,在接料过程中,接料斗的位置较为稳定,不会使药物洒落,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竖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穿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底座的底壁与地面间距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能够抵住地面。
在将混合机放置在地面上时,可能会由于地面的平整度以及底座底壁的制造公差等原因导致混合机的底壁无法与地面贴合,混合机不稳定,容易发生晃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垫块等进行稳定,这种方式费时费力、稳定效果较差;调节螺栓和螺纹孔之间螺纹啮合,调节螺栓可以在螺纹孔内上下运动,通过旋拧调节螺栓,使得调节螺栓的端部抵住地面形成支撑,混合机难以晃动,调节较为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稳定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上方,所述筒体设置于所述机体的一侧,所述加料机构包括过渡料斗和加料管,所述过渡料斗设置有顶端开口的空腔,所述过渡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落料口的阀门,所述加料管为塑料软管且顶端与所述落料口连通,所述加料管的底端能够通过所述进料口伸入所述筒体内。
在向筒体内加料时,需要工作人员举起料桶并进行倾倒,加料完毕后需要将料桶重新放回地面,这种加料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设置加料机构后,只需要预先将料桶放置在过渡料斗内或者将原料倒入过渡料斗内,加料时,首先将加料管的端部伸入筒体内并打开阀门即可,随时随地可以加料,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料斗的侧壁设置有挂环,所述加料管的远离所述落料口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能够挂设于所述挂环。
在加料过程完成并关闭阀门后,由于加料管的内壁可能会存在原料残留等情况,若加料管处于悬空状态,则会使得原料汇聚并留下,导致原料浪费、污染工作环境等;加料完毕后,只需要将挂钩挂于挂环,挂钩挂于挂环上时,加料管的开口端向上,原料不会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加料管为波纹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底板和载物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机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载物板倾斜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载物板的最低端位于所述过渡料斗的上方,所述载物板的顶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载物板的顶壁最低端设置有两个用于挡住料桶的挡块,两个挡块分别之间存在用于供料桶内的原料通过的间隙。
在加料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时刻扶住料桶,使料桶保持倾斜以便于将原料倒入过渡料斗内,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增设辅助机构后,底板将载物板固定在机体上方,载物板倾斜且伸入过渡料斗内,将料桶放置在载物板上方,则料桶处于倾斜状态,原料可以倒出,通过挡块对料桶进行限位,避免料桶沿载物板滑落,料桶内的原料经过两个挡块之间的间隙落入过渡料斗内,在此过程中,只需要工作人员将料桶放置在载物板上且控制料桶的桶口开闭即可完成加料,省时省力、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载物板的底壁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载物板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并改变倾斜角度。
在料桶内的原料过多时,需要控制原料的流速以避免对过渡料斗的冲击,此时需要使载物板的倾斜角度较小,当载物板的倾斜角度无法满足料桶内的原料全部滑落时,需要使载物板和料桶的倾斜角度增大。通过使载物板绕转轴转动实现载物板倾斜角度的调节,可以随时调节载物板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料桶的倾斜角度,满足不同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顶壁固定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滑槽和锁止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滑槽的侧壁螺纹连接且伸入所述滑槽内,所述载物板的底壁设置有定位件,所述滑槽和所述定位件均为圆心位于所述转轴的轴心线上的圆弧形,所述锁止件能够抵住且锁定所述定位件,所述载物板绕所述转轴发生转动时,所述定位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且通过所述锁止件锁定。
此处提供的锁定机构是使载物板能够旋转一定角度后实现固定的一种方式,当然,载物板与底板之间也可以设置有垫块或者液压缸等,通过垫块或液压缸支撑达到载物板旋转后固定的目的。需要转动载物板时,将锁止件松开,定位件可以在滑槽内滑动,即载物板可以绕转轴的轴心线转动,进而实现倾斜角度的调节,调节完成后,只需要旋拧定位件即可将载物板的位置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的底壁设置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用于使所述载物板振动,所述底板与所述机体的顶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振动器可以使载物板发生振动,从而使载物板上或料桶内的原料滑落,避免原料残留,同时,振动可以避免原料在载物板上结块,原料的流动更加顺畅。通过螺栓可以将辅助机构从机体上拆卸进行更换或维修等,从而适应不同大小的料桶,使用更加便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接料斗可以沿滑道移动,从而使得接料斗位于筒体出料口的正下方,方便接料,并且,在其中一个接料斗盛满并更换另外一个接料斗时,只需要将两个接料斗抵接并推动即可,两个接料斗在移动过程中,出料口不需要关闭,药物可以在过渡板上过渡,不会洒落,将后面的接料斗放置于出料口的正下方,前方的接料斗被推下并进行下一个步骤,在更换接料斗的过程中不需要关闭出料口,因此,接料过程不会中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侧视图;
图3为图2的辅助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的接料斗示意图。
机体101;主动轴102;从动轴103;主动摆臂104;从动摆臂105;筒体106;底座107;进料口108;出料口109;万向节110;窗口111;接料斗112;滑道113;滚轮114;过渡板115;固定通孔116;限位件117;固定盘118;固定块119;固定杆120;复位弹簧121;条形孔122;控制杆123;调节螺栓124;过渡料斗125;加料管126;阀门127;挂环128;挂钩129;辅助机构130;底板131;载物板132;挡板133;挡块134;转轴135;滑槽136;锁止件137;定位件138;振动器139。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三维运动混合机将原料混合完毕后,需要使用接料斗进行接料,在其中一个接料斗盛满并更换另外一个接料斗时,需要将出料口关闭,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包括机体、动力机构、主动轴、从动轴、主动摆臂、从动摆臂和筒体,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接料斗,底座设置有滑道,接料斗设置有能够沿滑道运动的滚轮,接料斗的一个侧壁的顶端设置有倾斜的过渡板,两个接料斗首尾相连时,前方的接料斗的过渡板顶端位于后方的接料斗的上方。接料斗可以沿滑道移动,从而使得接料斗位于筒体出料口的正下方,方便接料,并且,在其中一个接料斗盛满并更换另外一个接料斗时,只需要将两个接料斗抵接并推动即可,两个接料斗在移动过程中,出料口不需要关闭,药物可以在过渡板上过渡,不会洒落,将后面的接料斗放置于出料口的正下方,前方的接料斗被推下并进行下一个步骤,在更换接料斗的过程中不需要关闭出料口,因此,接料过程不会中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侧视图;图3为图2的辅助机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的接料斗示意图。图纸说明:图1是去除辅助机构、接料斗和过渡料斗等结构后的示意图,而图2是去除主动摆臂、从动摆臂和筒体等结构后的示意图。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
如图1所示,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包括机体101、动力机构、主动轴102、从动轴103、主动摆臂104、从动摆臂105和筒体106,机体10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07;筒体106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108,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109,主动轴102和从动轴103分别转动设置于机体101,动力机构用于带动主动轴102转动,主动摆臂104和从动摆臂105均为Y形或C形,主动摆臂104与主动轴102之间、从动摆臂105与从动轴103之间分别通过万向节110连接,筒体106的一端伸入主动摆臂104内,另一端伸入从动摆臂105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机与现有技术中的三维运动混合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类似,即动力机构带动主动轴102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从动轴103在外力作用下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主动摆臂104和从动摆臂105转动的过程中摆动,从而带动筒体106在三维方向内运动,实现对筒体106内的药物原料搅拌,未写明的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如图1、图2、图5所示,底座107的上方设置有接料斗112,底座107设置有滑道113,接料斗112设置有能够沿滑道113运动的滚轮114,接料斗112的一个侧壁的顶端设置有倾斜的过渡板115,两个接料斗112首尾相连时,前方的接料斗112的过渡板115顶端位于后方的接料斗112的上方。
接料斗112可以沿滑道113移动,从而使得接料斗112位于筒体106出料口109的正下方,方便接料,并且,在其中一个接料斗112盛满并更换另外一个接料斗112时,只需要将两个接料斗112抵接并推动即可,两个接料斗112在移动过程中,出料口109不需要关闭,药物可以在过渡板115上过渡,不会洒落,将后面的接料斗112放置于出料口109的正下方,前方的接料斗112被推下并进行下一个步骤,在更换接料斗112的过程中不需要关闭出料口109,因此,接料过程不会中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筒体106设置有窗口111,窗口111通过透明玻璃板密封。窗口111通过透明玻璃板密封,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透过透明玻璃板对筒体106内的物料进行观察,实时了解药物的混合程度,并且可以及时了解混合机的工作状态,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进行调整,还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调节筒体106内的药物原料量,搅拌效果更佳。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1、图5所示,滑道113为两条,接料斗112的底部设置有两排滚轮114,滚轮114设置有多个固定通孔116,固定通孔116绕滚轮114的轴心线旋转对称,如图2所示,其中一条滑道113的边缘设置有限位件117,如图3所示,限位件117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盘118和固定块119,固定盘118与底座107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块119的靠近滑道113的一侧设置有盲孔,盲孔内滑动嵌设有固定杆120,盲孔内设置有抵住固定杆120的复位弹簧121,固定块119的顶壁设置有与盲孔连通的条形孔122,固定杆120设置有控制杆123,控制杆123穿过条形孔122。
在推动接料斗112的过程中,通过拉动控制杆123使复位弹簧121压缩,在将接料斗112推动至出料口109的正下方后,松开控制杆123,复位弹簧121推动固定杆120复位,控制杆123沿条形孔122滑动,使得固定杆120伸入固定通孔116内,滚轮114的位置被固定,从而实现接料斗112的位置固定,在接料过程中,接料斗112的位置较为稳定,不会使药物洒落,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1、图2所示,底座107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竖向的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有用于调节底座107的底壁与地面间距的调节螺栓124,调节螺栓124能够抵住地面。
在将混合机放置在地面上时,可能会由于地面的平整度以及底座107底壁的制造公差等原因导致混合机的底壁无法与地面贴合,混合机不稳定,容易发生晃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垫块等进行稳定,这种方式费时费力、稳定效果较差;调节螺栓124和螺纹孔之间螺纹啮合,调节螺栓124可以在螺纹孔内上下运动,通过旋拧调节螺栓124,使得调节螺栓124的端部抵住地面形成支撑,混合机难以晃动,调节较为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稳定效果较好,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还包括加料机构,加料机构设置在机体101的上方,筒体106设置于机体101的一侧,加料机构包括过渡料斗125和加料管126,过渡料斗125设置有顶端开口的空腔,过渡料斗125的底部设置有落料口,落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或打开落料口的阀门127,加料管126为塑料软管且顶端与落料口连通,加料管126的底端能够通过进料口108伸入筒体106内。
在向筒体106内加料时,需要工作人员举起料桶并进行倾倒,加料完毕后需要将料桶重新放回地面,这种加料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设置加料机构后,只需要预先将料桶放置在过渡料斗125内或者将原料倒入过渡料斗125内,加料时,首先将加料管126的端部伸入筒体106内并打开阀门127即可,随时随地可以加料,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过渡料斗125的侧壁设置有挂环128,加料管126的远离落料口的一端设置有挂钩129,挂钩129能够挂设于挂环128。
在加料过程完成并关闭阀门127后,由于加料管126的内壁可能会存在原料残留等情况,若加料管126处于悬空状态,则会使得原料汇聚并留下,导致原料浪费、污染工作环境等;加料完毕后,只需要将挂钩129挂于挂环128,挂钩129挂于挂环128上时,加料管126的开口端向上,原料不会流出。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加料管126为波纹管。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2、图3所示,还包括辅助机构130,辅助机构130包括底板131和载物板132,底板131与机体10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载物板132倾斜设置于底板131的上方,载物板132的最低端位于过渡料斗125的上方,载物板132的顶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133,载物板132的顶壁最低端设置有两个用于挡住料桶的挡块134,两个挡块134分别之间存在用于供料桶内的原料通过的间隙。
在加料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时刻扶住料桶,使料桶保持倾斜以便于将原料倒入过渡料斗125内,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增设辅助机构130后,底板131将载物板132固定在机体101上方,载物板132倾斜且伸入过渡料斗125内,将料桶放置在载物板132上方,则料桶处于倾斜状态,原料可以倒出,通过挡块134对料桶进行限位,避免料桶沿载物板132滑落,料桶内的原料经过两个挡块134之间的间隙落入过渡料斗125内,在此过程中,只需要工作人员将料桶放置在载物板132上且控制料桶的桶口开闭即可完成加料,省时省力、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底板131的上方设置有转轴135,载物板132的底壁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套设在转轴135的外侧,载物板132能够绕转轴135转动并改变倾斜角度。
在料桶内的原料过多时,需要控制原料的流速以避免对过渡料斗125的冲击,此时需要使载物板132的倾斜角度较小,当载物板132的倾斜角度无法满足料桶内的原料全部滑落时,需要使载物板132和料桶的倾斜角度增大。通过使载物板132绕转轴135转动实现载物板132倾斜角度的调节,可以随时调节载物板132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料桶的倾斜角度,满足不同的需求。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底板131的顶壁固定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滑槽136和锁止件137,锁止件137与滑槽136的侧壁螺纹连接且伸入滑槽136内,载物板132的底壁设置有定位件138,滑槽136和定位件138均为圆心位于转轴135的轴心线上的圆弧形,锁止件137能够抵住且锁定定位件138,载物板132绕转轴135发生转动时,定位件138在滑槽136内滑动且通过锁止件137锁定。
此处提供的锁定机构是使载物板132能够旋转一定角度后实现固定的一种方式,当然,载物板132与底板131之间也可以设置有垫块或者液压缸等,通过垫块或液压缸支撑达到载物板132旋转后固定的目的。需要转动载物板132时,将锁止件137松开,定位件138可以在滑槽136内滑动,即载物板132可以绕转轴135的轴心线转动,进而实现倾斜角度的调节,调节完成后,只需要旋拧定位件138即可将载物板132的位置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载物板132的底壁设置有振动器139,振动器139用于使载物板132振动,底板131与机体101的顶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振动器139可以使载物板132发生振动,从而使载物板132上或料桶内的原料滑落,避免原料残留,同时,振动可以避免原料在载物板132上结块,原料的流动更加顺畅。通过螺栓可以将辅助机构130从机体101上拆卸进行更换或维修等,从而适应不同大小的料桶,使用更加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包括机体、动力机构、主动轴、从动轴、主动摆臂、从动摆臂和筒体,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主动轴转动,所述主动摆臂和所述从动摆臂均为Y形或C形,所述主动摆臂与所述主动轴之间、所述从动摆臂与所述从动轴之间分别通过万向节连接,所述筒体的一端伸入所述主动摆臂内,另一端伸入所述从动摆臂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接料斗,所述底座设置有滑道,所述接料斗设置有能够沿滑道运动的滚轮,所述接料斗的一个侧壁的顶端设置有倾斜的过渡板,两个所述接料斗首尾相连时,前方的所述接料斗的过渡板顶端位于后方的所述接料斗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两条,所述接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两排所述滚轮,所述滚轮设置有多个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绕所述滚轮的轴心线旋转对称,其中一条滑道的边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盘和固定块,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靠近所述滑道的一侧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滑动嵌设有固定杆,所述盲孔内设置有抵住所述固定杆的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块的顶壁设置有与所述盲孔连通的条形孔,所述固定杆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穿过所述条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竖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穿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底座的底壁与地面间距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能够抵住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 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上方,所述筒体设置于所述机体的一侧,所述加料机构包括过渡料斗和加料管,所述过渡料斗设置有顶端开口的空腔,所述过渡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落料口的阀门,所述加料管为塑料软管且顶端与所述落料口连通,所述加料管的底端能够通过所述进料口伸入所述筒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料斗的侧壁设置有挂环,所述加料管的远离所述落料口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能够挂设于所述挂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为波纹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底板和载物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机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载物板倾斜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载物板的最低端位于所述料斗的上方,所述载物板的顶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载物板的顶壁最低端设置有两个用于挡住料桶的挡块,两个挡块分别之间存在用于供料桶内的原料通过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载物板的底壁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载物板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并改变倾斜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壁固定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滑槽和锁止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滑槽的侧壁螺纹连接且伸入所述滑槽内,所述载物板的底壁设置有定位件,所述滑槽和所述定位件均为圆心位于所述转轴的轴心线上的圆弧形,所述锁止件能够抵住且锁定所述定位件,所述载物板绕所述转轴发生转动时,所述定位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且通过所述锁止件锁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药物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 物板的底壁设置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用于使所述载物板振动,所述底板与所述机体的顶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CN201620096894.3U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 Active CN205517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96894.3U CN205517484U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96894.3U CN205517484U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17484U true CN205517484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74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96894.3U Active CN205517484U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174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2746A (zh) * 2017-06-27 2017-11-21 台山市兰宝磨具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加料加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2746A (zh) * 2017-06-27 2017-11-21 台山市兰宝磨具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加料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24224U (zh) 一种循环破碎机
CN202359820U (zh) 一种混凝土布料装置
CN105537539A (zh) 铸铁件浇注用孕育加料器
CN205517484U (zh) 一种抗菌药物混合系统
CN205517501U (zh) 一种抗感染药物混合机
CN209851273U (zh) 一种公路桥梁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10187363U (zh) 一种画道路交通标致线反光漆的搅拌研磨装置
CN110295750A (zh) 一种高空建筑水泥浇筑施工用机器人
CN109184744A (zh) 用于狭窄空间的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5517485U (zh) 一种化学原料药混合机
CN205325984U (zh) 一种方便浇筑的建筑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10194437U (zh) 一种高效率桥梁混凝土的浇筑设备
CN201756675U (zh) 卸料槽回转控制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混凝土搅拌车
CN205391356U (zh) 一种抗生素药物颗粒制粒机
CN209304770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柱模具
CN209438424U (zh) 一种用于隔热涂料生产用的分散装置
CN109129911B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件搅拌出料装置
CN205391357U (zh) 一种药物颗粒制粒机
CN207290498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水泥搅拌装置
CN105971285B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浇筑装置
CN208244604U (zh) 布料器
CN206493432U (zh) 混凝土搅拌站
CN205517620U (zh) 一种化学药药物制粒机
CN220052303U (zh) 一种自动加料的砂浆搅拌装置
CN209163475U (zh) 一种砌筑砂浆自动浇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