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9307U - 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9307U
CN205479307U CN201620045259.2U CN201620045259U CN205479307U CN 205479307 U CN205479307 U CN 205479307U CN 201620045259 U CN201620045259 U CN 201620045259U CN 205479307 U CN205479307 U CN 205479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iston
gear
electromagnetic valve
transfe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52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军
温卫民
朱玉霞
任翔
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452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9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9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9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换挡机构复杂,影响结构间的匹配度,以及纯电动驱动式的换挡机构成本高的问题。该分动器换挡机构包括:位于分动器壳体内并与该分动器壳体可拆卸连接的高低档气缸;与该高低档气缸可拆卸连接的空档气缸;该高低档气缸及该空档气缸上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电磁阀;该高低档气缸中设置有与分动器换挡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高低档活塞,该高低档活塞可沿该高低档气缸的内壁滑动;该空档气缸中设置有与该空档气缸的内部结构相匹配的空档活塞,该空档活塞可沿该空档气缸的内壁滑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分动器换挡机构的集成度,使得整车布置简单,换挡操作简便,节约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分动器作为实现四驱系统主要功能的零件,其采用的换挡机构主要为“换挡摇臂+软轴拉线式”、“换挡摇臂+硬杆连接式”和纯电机驱动式。
传统的“换挡摇臂+软轴或硬杆”操纵系统,为多数分动器采用的换挡机构。但是换挡机构相对复杂,需要在驾驶室布置操纵手柄,底盘布置换挡杆系。其技术复杂,匹配不好易产生换挡杆抖动、换挡力大及换挡卡滞等问题。
纯电机驱动式的操纵系统,车内只需布置换挡旋钮即可,整车布置简单。但是技术含量高,成本高,需要开发专门的TCU(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和控制软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及汽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换挡机构复杂,影响结构间的匹配度,以及纯电动驱动式的换挡机构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包括:位于分动器壳体内并与所述分动器壳体可拆卸连接的高低档气缸;
与所述高低档气缸可拆卸连接的空档气缸;其中,
所述高低档气缸及所述空档气缸上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电磁阀;
所述高低档气缸中设置有与分动器换挡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高低档活塞,所述高低档活塞可沿所述高低档气缸的内壁滑动;
所述空档气缸中设置有与所述空档气缸的内部结构相匹配的空档活塞,所述空档活塞可沿所述空档气缸的内壁滑动。
其中,所述分动器换挡杆部分位于所述高低档气缸内,且所述分动器换挡杆的另一端与分动器本体连接。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电磁阀通过线束电连接的换挡开关,所述换挡开关电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
其中,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其中,
所述第一电磁阀位于所述分动器壳体上,且与所述高低档气缸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阀及所述第三电磁阀分别位于所述空档气缸上,且均与所述空档气缸可拆卸连接;且
所述高低档气缸与所述空档气缸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其中,所述电磁阀为气动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设置有电磁阀密封圈。
其中,所述高低档活塞为圆柱体形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一供所述分动器换挡杆穿过的通孔,且所述高低档活塞的外围侧表面上设置有高低档活塞环。
其中,所述空档活塞包括:活塞底座及与所述活塞底座一体成型的活塞杆,所述活塞底座为圆柱体形的底座,且所述活塞底座的外围侧表面上设置有空档活塞环。
其中,所述活塞底座的直径大小大于所述高低档活塞的直径大小。
其中,所述分动器换挡杆的外围侧表面上设置有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中,将电磁阀与气缸一体布置,通过电连接控制电磁阀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分动器换挡机构中气缸内的气体推动相应的活塞运动,进而实现对分动器的档位变换,提高分动器换挡机构的集成度,使得整车布置简单,换挡操作简便,节约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动器换挡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动器换挡机构工作于低挡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动器换挡机构工作于空挡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动器换挡机构工作于高挡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分动器壳体;2-高低档气缸;3-空档气缸;4-分动器换挡杆;5-高低档活塞;6-空档活塞;7-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第三电磁阀;10-电磁阀密封圈;11-高低档活塞环;12-活塞底座;13-活塞杆;14-空档活塞环;15-密封圈;16-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如图1所示,分动器换挡机构包括:
位于分动器壳体1内并与分动器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高低档气缸2;与高低档气缸2可拆卸连接的空档气缸3;其中,所述高低档气缸2及所述空档气缸3上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电磁阀。
具体地,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以及第三电磁阀9。
更具体地,第一电磁阀7位于分动器壳体1上,与高低档气缸2可拆卸连接;第二电磁阀8及第三电磁阀9分别位于空档气缸3上,且均与该空档气缸3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电磁阀为气动电磁阀。电磁阀上设置有电磁阀密封圈10,该电磁阀密封圈10用于防止经过电磁阀内的气体向外泄漏,提高电磁阀的密封效果。
这里,高低档气缸2与空档气缸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5,所述密封圈15用于防止高低档气缸2与空档气缸3的连接处的气体泄漏,提高密封效果。
如图1所示,高低档气缸2中设置有与分动器换挡杆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高低档活塞5,该高低档活塞5可沿高低档气缸2的内壁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分动器换挡杆4的另一端与分动器本体连接。
具体地,该高低档活塞5为圆柱体形的活塞,该活塞上设置有一供该分动器换挡杆4穿过的通孔,也就是说,分动器换挡杆4的一端穿过高低档活塞5上的通孔,通过螺栓将该高低档活塞5与分动器换挡杆4固定连接。
具体地,该高低档活塞5的外围侧表面上设置有高低档活塞环11,该高低档活塞环11用于密封高低档气缸2内的气体,防止气体泄漏。
如图1所示,分动器换挡杆4部分位于该高低档气缸2内。也就是说,高低档气缸2设置有一供分动器换挡杆4穿入并与该分动器换挡杆4结构相匹配的通道。
具体地,该分动器换挡杆4的外围侧表面上设置有密封环16,该密封环16用于防止高低档气缸2内的气体泄漏于分动器壳体1内。
如图1所示,空档气缸3中设置有与该空档气缸3的内部结构相匹配的空档活塞6,该空档活塞6可沿空档气缸3的内壁滑动。
具体地,该空档活塞6包括:活塞底座12及与该活塞底座12一体成型的活塞杆13。
该活塞底座12为圆柱体形的底座,且该活塞底座12的外围侧表面上设置有空档活塞环14,该空档活塞环14用于密封空档气缸3内的气体,防止气体泄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活塞底座12的直径大小大于高低档活塞5的直径大小。也就是说,当空档活塞6的活塞底座12沿空档气缸3的内壁滑动到该空档气缸3的开口端,也就是如图1所示的空档气缸3的最左端时,由于活塞底座12的直径大小大于高低档活塞5的直径大小,该活塞底座12被限制在空档气缸3的最左端而无法进入高低档气缸2内,可保证分动器挂入空档。
换句话而言,如图1所示,高低档气缸2的右侧端面对活塞底座12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分动器换挡机构,还包括:与电磁阀通过线束电连接的换挡开关(图中未显示),所述换挡开关电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
优选地,换挡开关为旋钮式换挡开关。当然,换挡开关不仅限于此类换挡开关,其他可完成开关功能的换挡开关均可采用。
下面结合图2~4所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动器换挡机构的工作原理。
分动器换挡机构通过换挡开关给出电信号,控制电磁阀执行对气缸的气路通道的通断,实现对分动器档位的变换。具体如下:
如图2所示,当第一电磁阀7工作时,第一压缩气体通过该第一电磁阀7、分动器壳体1以及高低档气缸2的第一气路通道进入该高低档气缸2内,也就是高低档活塞5的左侧气缸内,推动该高低档活塞5,这里,推动该高低档活塞5至高低档气缸2的最右端(如图2所示),同时该高低档活塞5带动空档活塞6,也就是位于高低档活塞5上的分动器换挡杆4将空档活塞6推至空档气缸3的最右端(如图2所示),使分动器挂入低档。
如图3所示,在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三电磁阀9工作时,第一压缩气体通过该第一电磁阀7、分动器壳体1以及高低档气缸2的第一气路通道进入该高低档气缸2内,同时第三压缩气体通过该第三电磁阀9以及空档气缸3的第三气路通道进入该空档气缸3内,第一压缩气体推动该高低档活塞5,同时第三压缩气体推动该空档活塞6,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缩气体推动该高低档活塞5至高低档气缸2的中间位置,第三压缩气体推动该空档活塞6至空档气缸3的最左端(如图3所示),使分动器挂入空档。
这里,位于空档气缸3内的第三压缩气体的推力大于位于高低档气缸2内的第一压缩气体的推力,且由于高低档气缸2的右侧端面对空档活塞6的活塞底座12的限位作用,使分动器可挂入空档并保持稳定。
如图4所示,在第二电磁阀8工作时,第二压缩气体通过该第二电磁阀8以及空档气缸3的第二气路通道分别进入高低档气缸2以及该空档气缸3内,并分别推动高低档活塞5以及空档活塞6,这里需说明的是,第二压缩气体将该高低档活塞5推至高低档气缸2的最左端,将空档活塞6推至空档气缸3的最右端(如图4所示),使分动器挂入高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机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分动器壳体(1)内并与所述分动器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高低档气缸(2);
与所述高低档气缸(2)可拆卸连接的空档气缸(3);其中,
所述高低档气缸(2)及所述空档气缸(3)上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电磁阀;
所述高低档气缸(2)中设置有与分动器换挡杆(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高低档活塞(5),所述高低档活塞(5)可沿所述高低档气缸(2)的内壁滑动;
所述空档气缸(3)中设置有与所述空档气缸(3)的内部结构相匹配的空档活塞(6),所述空档活塞(6)可沿所述空档气缸(3)的内壁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器换挡杆(4)部分位于所述高低档气缸内,且所述分动器换挡杆(4)的另一端与分动器本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磁阀通过线束电连接的换挡开关,所述换挡开关电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以及第三电磁阀(9);其中,
所述第一电磁阀(7)位于所述分动器壳体(1)上,且与所述高低档气缸(2)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阀(8)及所述第三电磁阀(9)分别位于所述空档气缸(3)上,且均与所述空档气缸(3)可拆卸连接;且
所述高低档气缸(2)与所述空档气缸(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为气动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设置有电磁阀密封圈(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档活塞(5)为圆柱体形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一供所述分动器换挡杆(4)穿过的通孔,且所述高低档活塞(5)的外围侧表面上设置有高低档活塞环(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档活塞(6)包括:活塞底座(12)及与所述活塞底座(12)一体成型的活塞杆(13),所述活塞底座(12)为圆柱体形的底座,且所述活塞底座(12)的外围侧表面上设置有空档活塞环(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底座(12)的直径大小大于所述高低档活塞(5)的直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器换挡杆(4)的外围侧表面上设置有密封环(16)。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机构。
CN201620045259.2U 2016-01-18 2016-01-18 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及汽车 Active CN205479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5259.2U CN205479307U (zh) 2016-01-18 2016-01-18 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5259.2U CN205479307U (zh) 2016-01-18 2016-01-18 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9307U true CN205479307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69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5259.2U Active CN205479307U (zh) 2016-01-18 2016-01-18 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93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9129A (zh) * 2020-05-29 2020-09-11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amt变速器执行机构上实现选挡四位置的气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9129A (zh) * 2020-05-29 2020-09-11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amt变速器执行机构上实现选挡四位置的气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31387U (zh) 圆柱体变速器
CN103968067B (zh) 一种变速器双h操纵机构
CN101691105B (zh) 分体式变速器电动机差速驱动桥
CN105546108A (zh) 线控换挡执行器及线控换挡装置
CN104204610A (zh) 多级变速器
CN205479307U (zh) 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及汽车
CN201501298U (zh) 分体式变速器电动机差速驱动桥
CN210715895U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内置电子换挡液压系统和变速箱总成
CN105485331A (zh) 一种分动器换挡机构及汽车
CN104358841B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
CN203836181U (zh) 一种变速器双h操纵机构
CN110425274B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内置电子换挡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202162A (zh) 一种变速器助力挂挡限位装置
CN104613170B (zh) 一种重型车变速箱操纵装置
CN202883991U (zh) 一种选挡机构及具有该选挡机构的变速器总成
CN105240463A (zh) 一种五速手动变速器总成
CN106763717B (zh) 一种电控换挡式变速装置
CN206130073U (zh) 一种电子换挡执行机构
CN204344831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
CN210068912U (zh) 一种电动车变速箱换挡机构及电动车变速箱
CN206468800U (zh) 一种电控换挡式变速装置
CN203686011U (zh) 一种变速器总成
CN206000983U (zh) 一种变速箱超速挡转换助力换挡机构
CN205956316U (zh) 一种双离合两挡自动变速器
CN205751976U (zh) 开关结构、选换档拨头、控制空倒档的结构和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6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