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3096U -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3096U
CN205403096U CN201620131539.5U CN201620131539U CN205403096U CN 205403096 U CN205403096 U CN 205403096U CN 201620131539 U CN201620131539 U CN 201620131539U CN 205403096 U CN205403096 U CN 205403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conditioning equipment
outlet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315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智
李芊
梁涛
谢承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1315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3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3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3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其中,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包括出风口和风机组件,出风口包括主出风口和副出风口,主出风口为出风口与空调设备的风叶相对的部分,副出风口为出风口的除了主出风口之外的部分,风机组件的出风口邻近于副出风口布置,用于将空调设备中的气流引向副出风口,以使副出风口与主出风口共同出风。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能够增大送风广角,使空调设备左右两侧的死角区域也能送风;而且能够实现多方向同时送风,从而使风量充盈房间的速度变快;另外由于整体出风口的面积增大,在送风量一定的情况下,可提高送风的均匀性并降低风速,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感受。

Description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式壁挂空调内机的出风口一般设置在机壳的下部,而且在出风口处可以设置导风板,空调内机在工作时就能够通过导风板控制出风方向,例如:在制冷时朝向地面送风,在制热时朝向水平方向送风。
另外,扫风叶片基本起到辅助调节水平送风角度的作用,虽然现阶段某些空调设备已经能够实现左右120°的送风角度,但在出风口左右两侧的位置仍然会存在送风死角,这对送风角度的进一步增大构成了限制,这种缺点可能会造成空调对室内的制冷制热速度变缓、送风方向单一以及可调范围小等不良结果。另外,还有可能出现送风稳定性不足、风量不足和充盈室内面积不够大等缺点。由于空调设备出风口的方向以及送风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温度场的分布,因而这些因素均可能会导致室内的温度场分布不均,不能给用户带来较好的舒适度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能够改善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包括出风口和风机组件,所述出风口包括主出风口和副出风口,所述主出风口为所述出风口与空调设备的风叶相对的部分,所述副出风口为所述出风口的除了所述主出风口之外的部分,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邻近于所述副出风口布置,用于将所述空调设备中的气流引向所述副出风口,以使所述副出风口与所述主出风口共同出风。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相对于所述副出风口是固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相对于所述副出风口是可摆动的。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能够在垂直于所述出风口的平面内往复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和风机,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和齿轮,所述电机用于通过所述齿轮驱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进一步地,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摆动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送风方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设备具有制冷和制热模式,其中在制冷模式下,所述主出风口水平送风,所述副出风口向下送风,或者所述主出风口和所述副出风口同时摆动送风;在制热模式下,所述主出风口向下送风,所述副出风口水平送风或上下摆动送风。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副出风口位于主出风口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并将风机组件的出风口邻近于副出风口布置,能够将空调设备内的气流部分引向副出风口,以使空调设备通过主出风口和副出风口共同配合送风,从而实现二次加速送风。此种出风结构能够增大送风广角,使传统空调设备左右两侧的死角区域也能送风;而且能实现多方向同时送风,从而使风量充盈房间的速度变快;另外由于出风口的整体面积增大,在送风量一定的情况下,可提高送风的均匀性并降低风速,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感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设备出风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设备出风结构的出风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设备出风结构中风机转动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出风口;2-副出风口;3-风机组件;31-风机;32-齿轮;33-电机;331-电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考虑到出风口整体一般呈长条状,基于此种出风口在描述时采用了术语“长度”、“宽度”和“高度”等用语,另外,“上”、“下”、“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设备在出风口的左右两侧存在送风死角,会影响送风角度的进一步增大,从而对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改善空调设备的性能,本实用新型对空调设备的出风结构进行了改进,以增大空调设备的送风广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包括出风口和风机组件3,出风口包括主出风口1和副出风口2。主出风口1为出风口与空调设备的贯流风叶相对的部分,通常设在机壳前面板下部靠近中央的位置。副出风口2为出风口的除了主出风口1之外的部分,位于机壳两侧超出贯流风叶的位置,且副出风口2设在主出风口1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以构造成至少一个独立的风道。根据送风效果的需求,可以只在主出风口1的某一侧设置副出风口2,也可以在主出风口1的左右两侧同时设置副出风口2。而且,风机组件3的出风口邻近于副出风口2布置,能够将空调设备中流经蒸发器的气流引向副出风口2,以使空调设备通过主出风口1和副出风口2共同出风。
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可以通过主出风口和副出风口共同配合送风,从而在传统空调设备只通过主出风口送风的基础上实现二次加速送风。此种空调设备出风结构能够增大送风广角,使传统空调设备左右两侧的死角区域也能送风;而且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实现多方向同时送风,从而增大送风量,并使送风量较为稳定,进而使风量充盈房间的速度变快;另外由于出风口的整体面积增大,在送风量一定的情况下,可提高送风的均匀性并降低风速,以改善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风量集中且风速较大的现象,从而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感受。
现有技术的空调设备在主出风口的两侧设有假风口,即前面板两边会有长出贯流风叶的部分,在假风口所在的位置会形成送风死角。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将风机组件3设在主出风口1侧面的假风口处的凹槽内,以构造成两个独立的风道,副出风口2的位置就与假风口相对应。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空调设备的结构特点和空间位置,降低风机组件3安装的复杂性,将原来的送风死角改变为能够真正实现出风的副出风口2,且不需要对现有空调设备的壳体结构及内部布局进行太大改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送风角度和送风面积,并实现多角度送风。
在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中,主出风口1和副出风口2在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这种结构能够较为有效地扩大送风广角。当然在实际设置时,也可以使副出风口2与主出风口1的位置存在高度差。
对于上述实施例中风机组件3和副出风口2的位置关系,至少可以有如下的几种选择方式。在一种结构形式中,副出风口2设在空调设备的机壳上,风机组件3设在空调设备的壳体内部,并使风机组件3的出风口邻近于副出风口2布置。对于这种结构,若要实现出风口摆动送风,则可以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导风板可摆动以调节出风口的送风方向,一般来说,主风口1处会设有导风板,副出风口2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在另一种结构形式中,将风机组件3的出口作为副出风口2,并将风机组件3设在空调设备的机壳内部,而风机组件3的出口伸出到机壳外部或者至少与机壳平齐,参见图3所示的设置方式。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改变风机组件3的角度来实现副出风口2摆动送风,从而省去导风板的设置。
根据送风方向的需求,风机组件3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设置,下面将给出具体的实施例。
在一种实施例中,风机组件3的出风口相对于副出风口2是固定的,这种设置形式可以实现副出风口2按照固定的方向送风。在此基础上,若要使副出风口2实现摆动送风,则可以在邻近于副出风口2的位置安装导风板。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风机组件3的出风口相对于副出风口2是可摆动的,这种设置形式能够实现副出风口2摆动送风。具体地,可以将风机组件3可转动地安装在空调设备中,风机组件3的出口作为副出风口2,该实施例能够通过较为简单的结构来实现通过副出风口2摆动送风。优选地,风机组件3的出风口能够在垂直于出风口的平面内往复摆动。现有的大部分空调设备均具有通过主出风口上下摆动送风的模式,因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送风模式中,既可以选择通过主出风口1和副出风口2同时按照固定角度送风或者上下摆动送风,又可以选择主出风口1和副出风口2之一摆动送风。这种实施例能够实现空调设备送风方向的全环绕控制,从而增强送风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进而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对于空调设备通过副出风口2摆动送风的实施例,这里给出一种风机组件3的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风机组件3包括驱动部件和风机32,风机31固定在机壳的前面板上,风机31的出口作为副出风口2,副出风口2以及风机31的部分壳体置于机壳之外。驱动部件用于驱动风机32沿自身轴线旋转,既能够实时地改变副出风口2的送风角度,又能够根据需要保持在特定的位置以通过副出风口2实现固定方向送风。
更加具体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33和齿轮32,电机33位于机壳内部,并通过齿轮32与风机31连接,最初级的齿轮32安装在电机33的电机轴331上,最末级的齿轮32安装在风机31的壳体上,中间的传动链上还可以设置若干级齿轮32,以使整个传动部件配置为合适的传动比,将风机31的转动速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使摆动送风时风向的改变较为平缓。其中,电机33优选步进电机,能够较为精确地实现位置控制,从而带动风机31在垂直于出风口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旋转,以通过副出风口2实现动态多角度送风。
对于上述的实施例,风机31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例如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等,具体可以根据安装空间、风量和风压等多方面的需求来进行选择。
图3所示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中安装了离心风机,离心风机能改变风道内风的流向。从图2所示的出风方向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在空调设备工作时,主出风口1沿着箭头A出风(朝固定方向或者上下摆动),与此同时,离心风机将主出风口1对应区域流经蒸发器的风沿着箭头B抽吸到主出风口1的侧面,并在离心风机内将风向改变90°,然后再沿着箭头C从副出风口2出风。采用离心风机能够较好地满足风的流向需求,而且离心风机可实现的风量和风压都较大,从而使副出风口2在空调设备工作时充分地发挥作用,进一步强化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效果。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出风方向与轴线平行,由于这种风机不能改变风的流向,因而在安装时最好根据需求施以合适的安装角度,以将与主风口1对应区域的风顺利抽吸到主出风口1的侧面,从而达到与离心风机类似的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优选地,空调设备为壁挂式空调内机。此种空调设备能够通过主出风口1和副出风口2共同配合送风,首先,由于增大了送风广角,可以尽量减少出风死角,并且能实现多方向同时送风,因而能够使风量充盈房间的速度变快,从而提高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性能;其次,由于出风口的整体面积增大,在送风量一定的情况下,可提高房间内送风的均匀性并降低风速,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感受。
对于一种特定类型的实施例,空调设备具有制冷和制热模式,在主出风口1处设置导风板,可通过主出风口1实现在垂直于出风口的平面内往复摆动送风,在主出风口1的两侧分别设有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出口作为副出风口2,且离心风机能在电机33的带动下旋转,以通过副出风口2实现上下摆动送风。对于此种结构形式的空调设备,下面给出几种优选的工作模式。
其中,在一种制冷模式下,主出风口1水平送风,副出风口2向下送风,能够实现整个房间立体环绕式的制冷效果,从而提升制冷速度。在另外一种制冷模式下,主出风口1和副出风口2同时摆动送风,例如上下摆动送风,在通过主出风口1对应的导风板保证制冷效果的前提下,使风机31达到类似导风板的送风作用,从而使空调设备整体实现动态出风,尽量避免冷风朝固定方向吹,能够提高人体的舒适度感受。在制热模式下,主出风口1向下送风,副出风口2水平送风或上下摆动送风,这些制热模式均能够提高制暖速度,并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还能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感受。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口和风机组件(3),所述出风口包括主出风口(1)和副出风口(2),所述主出风口(1)为所述出风口与空调设备的风叶相对的部分,所述副出风口(2)为所述出风口的除了所述主出风口(1)之外的部分,所述风机组件(3)的出风口邻近于所述副出风口(2)布置,用于将所述空调设备中的气流引向所述副出风口(2),以使所述副出风口(2)与所述主出风口(1)共同出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的出风口相对于所述副出风口(2)是固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的出风口相对于所述副出风口(2)是可摆动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的出风口能够在垂直于所述出风口的平面内往复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包括驱动部件和风机(31),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风机(31)的出风口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33)和齿轮(32),所述电机(33)用于通过所述齿轮(32)驱动所述风机(31)的出风口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1)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摆动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送风方向。
9.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空调设备出风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具有制冷和制热模式,其中在制冷模式下,所述主出风口(1)水平送风,所述副出风口(2)向下送风,或者所述主出风口(1)和所述副出风口(2)同时摆动送风;在制热模式下,所述主出风口(1)向下送风,所述副出风口(2)水平送风或上下摆动送风。
CN201620131539.5U 2016-02-19 2016-02-19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Active CN205403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1539.5U CN205403096U (zh) 2016-02-19 2016-02-19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1539.5U CN205403096U (zh) 2016-02-19 2016-02-19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3096U true CN205403096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48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31539.5U Active CN205403096U (zh) 2016-02-19 2016-02-19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30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5191A (zh) * 2016-08-19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出风设备
CN108139108A (zh) * 2015-09-29 2018-06-0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9108A (zh) * 2015-09-29 2018-06-0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8139108B (zh) * 2015-09-29 2019-03-1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6225191A (zh) * 2016-08-19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出风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9287A (zh)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CN101737917B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结构
CN105091083B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立式空调器
CN106440056A (zh) 空调柜机
CN105423429A (zh) 超薄空调壁挂室内机
CN104864498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106322508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组件
WO2020020367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23246197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WO2020020301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8692373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8758829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2993386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361810U (zh) 空调柜机
CN205403096U (zh)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CN108758832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9246250U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KR20000055145A (ko) 공기조화기의 기류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N20793622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758825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23246591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297336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4848420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208920314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180287A (zh) 贯流风管式空调机组及送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