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0314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920314U CN208920314U CN201821625703.3U CN201821625703U CN208920314U CN 208920314 U CN208920314 U CN 208920314U CN 201821625703 U CN201821625703 U CN 201821625703U CN 208920314 U CN208920314 U CN 2089203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indoor unit
- heat exchange
- wind
- fre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室内机壳体具有多个换热部,各个换热部上均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用于引入新风的新风口;多个换热模块,多个换热模块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相应的换热部内;其中,各个换热模块可选择地从相应的进风口和/或相应的新风口引入空气,空调室内机可选择地通过一个或多个换热模块的出风口向室内排入空气。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仅有一个出风口出风,不能满足大风量出风以迅速改善室内温度的要求。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不能很好地给室内进行通风换气,不利于提高室内空气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室内机壳体具有多个换热部,各个换热部上均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用于引入新风的新风口;多个换热模块,多个换热模块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相应的换热部内;其中,各个换热模块可选择地从相应的进风口和/或相应的新风口引入空气,空调室内机可选择地通过一个或多个换热模块的出风口向室内排入空气。
进一步地,换热模块包括风叶,以使风叶转动时向室内机壳体内引入室内空气和/或室外新风。
进一步地,换热模块还包括第一挡风板,第一挡风板可活动地设置在进风口处,第一挡风板具有第一遮挡位置和第一避让位置;当第一挡风板处于第一遮挡位置时,第一挡风板遮盖进风口;当第一挡风板处于第一避让位置时,室内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室内机壳体内。
进一步地,第一挡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进风口处。
进一步地,换热模块还包括第二挡风板,第二挡风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新风口处,第二挡风板具有第二遮挡位置和第二避让位置;当第二挡风板处于第二遮挡位置时,第二挡风板遮盖新风口;当第二挡风板处于第二避让位置时,室外新风通过新风口进入室内机壳体内。
进一步地,第二挡风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新风口处。
进一步地,换热部为两个,两个换热部并排设置,空调室内机可选择地通过一个或两个换热部上的出风口向室内排入空气。
进一步地,换热模块还包括电机,电机与风叶连接以驱动风叶转动;两个换热模块间隔设置,两个电机均设置在两个换热模块的间隔处。
进一步地,室内机壳体包括端板,端板设置在靠近电机的一侧,风叶设置在端板处。
进一步地,室内机壳体还包括进风面板和出风面板,进风面板与出风面板相对设置,进风面板位于出风面板的上方,进风口设置在进风面板上,出风口设置在出风面板上。
进一步地,室内机壳体还包括新风面板,新风面板与进风面板和出风面板均连接设置,新风口设置在新风面板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室内机壳体内设置多个换热部,各个换热部内均设置有换热模块。各个换热模块在工作时可以从相应的进风口引入室内空气、或者从相应的新风口引入室外空气、或者从相应的进风口引入室内空气并从相应的新风口引入室外空气,空调室内机可选择地通过一个或多个换热模块的出风口向室内排入空气。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由于该空调室内机具有多种不同的进风模式和多个出风口,这样,通过控制不同的进风模式和出风口的出风情况,能够有效改善出风口的出风效果,以更好地提高室内舒适度。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两个换热模块的新风口均被遮挡时空气流动的方向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两个换热模块的进风口均被遮挡时空气流动的方向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两个换热模块的进风口和新风口均进风时空气流动的方向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左侧换热模块的进风口被遮挡、右侧换热模块的新风口被遮挡时空气流动的方向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左侧换热模块的新风口被遮挡、右侧换热模块的进风口被遮挡时空气流动的方向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换热模块;20、室内机壳体;21、端板;22、进风面板;23、出风面板;24、新风面板;30、进风口;40、新风口;50、出风口;60、风叶;71、第一挡风板;72、第二挡风板;80、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20和多个换热模块10。其中,室内机壳体20具有多个换热部,各个换热部上均设置有进风口30、出风口50以及用于引入新风的新风口40。多个换热模块1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相应的换热部内。各个换热部内设置有蒸发器80以进行换热。其中,各个换热模块10可选择地从相应的进风口30引入空气、或者从相应的新风口40引入空气、或者同时从相应的进风口30和新风口40引入空气。本实施例中的换热模块10均具有换热功能和新风功能,本实施例中的换热模块10可以单独地进行换热或引入新风,也可以同时进行换热并引入新风。空调室内机可选择地通过一个或多个换热模块10的出风口50向室内排入空气。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室内机壳体20内设置多个换热部,各个换热部内均设置有换热模块10。各个换热模块10在工作时可以从相应的进风口30引入室内空气、或者从相应的新风口40引入室外空气、或者从相应的进风口30引入室内空气并从相应的新风口40引入室外空气,空调室内机可选择地通过一个或多个换热模块10的出风口50向室内排入空气。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由于该空调室内机具有多种不同的进风模式和多个出风口50,这样,通过控制不同的进风模式和出风口50的出风情况,能够有效改善出风口50的出风效果,以更好地提高室内舒适度。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当需要对室内温度与用户所需求的温度相差较大时,可以使多个换热模块10同时工作,并同时从新风口40和进风口30引入空气,以更快地使室内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当室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后,可以仅开启一个换热模块10,以维持室内温度,并达到节能的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换热模块10包括风叶60,以使风叶60转动时向室内机壳体20内引入室内空气、或者引入室外新风、或者同时引入室内空气和室外新风。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一个风叶60能够同时给换热进风和新风进风提供动力,避免了体积的增大,同时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模块10还包括第一挡风板71,第一挡风板71可活动地设置在进风口30处,第一挡风板71具有第一遮挡位置和第一避让位置。当第一挡风板71处于第一遮挡位置时,第一挡风板71遮盖进风口30。当第一挡风板71处于第一避让位置时,室内空气通过进风口30进入室内机壳体20内。采用这样的设置,当不需要进风口30不需要进风时,可以使第一挡风板71处于第一遮挡位置,一起到防尘作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挡风板71可转动地设置在进风口30处,通过转动的第一挡风板71能够更好地控制进风口30的开启或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模块10还包括第二挡风板72,第二挡风板72可活动地设置在新风口40处,第二挡风板72具有第二遮挡位置和第二避让位置。当第二挡风板72处于第二遮挡位置时,第二挡风板72遮盖新风口40。当第二挡风板72处于第二避让位置时,室外新风通过新风口40进入室内机壳体20内。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控制第二挡风板72的运动能够控制相应的新风口40的开启和关闭,以使换热模块10开启或关闭新风模式。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挡风板72可移动地设置在新风口40处,通过移动第二挡风板72能够更好地控制新风口40的开启或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部为两个,两个换热部并排设置,空调室内机可选择地通过一个或两个换热部上的出风口50向室内排入空气。采用这样的设置,当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相差较大时,可以同时开启两个换热部工作;当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单独开启一个换热部工作维持恒温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换热模块10还包括电机,电机与风叶60连接以驱动风叶60转动。两个换热模块10间隔设置,两个电机均设置在两个换热模块10的间隔处,以使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布局更加合理。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机壳体20包括端板21,端板21设置在靠近电机的一侧,风叶60设置在端板21处。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电机带动风叶60转动,进一步优化空调室内机的内部布局。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室内机壳体20包括两块端板21,两块端板21间隔设置以将内部布局划分为换热部、电机容纳部和换热部,电机设置在电机容纳部内。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室内机壳体20还包括进风面板22和出风面板23,进风面板22与出风面板23相对设置,进风面板22位于出风面板23的上方,进风口30设置在进风面板22上,出风口50设置在出风面板23上。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将室内空气引入至室内机壳体20内,并将室内机壳体20内的空气排入至室内。
为了更好地从室外引入新风,本实施例中的室内机壳体20还包括新风面板24,新风面板24与进风面板22和出风面板23均连接设置,新风口40设置在新风面板24上。具体的,可以将新风口40设置在新风面板24的中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可以单独开启换热功能或新风功能、或者同时开启换热功能和新风功能;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出风口50出风以提高出风效果;通过一个风叶60可以引入新风和室内空气,能够减小整体体积、节约成本;通过在进风口30设置挡板,能够有效起到防尘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壳体(20),所述室内机壳体(20)具有多个换热部,各个所述换热部上均设置有进风口(30)、出风口(50)以及用于引入新风的新风口(40);
多个换热模块(10),多个所述换热模块(1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相应的所述换热部内;
其中,各个所述换热模块(10)可选择地从相应的所述进风口(30)和/或相应的所述新风口(40)引入空气,所述空调室内机可选择地通过一个或多个所述换热模块(10)的出风口(50)向室内排入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10)包括风叶(60),以使所述风叶(60)转动时向所述室内机壳体(20)内引入室内空气和/或室外新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10)还包括第一挡风板(71),所述第一挡风板(71)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进风口(30)处,所述第一挡风板(71)具有第一遮挡位置和第一避让位置;当所述第一挡风板(71)处于所述第一遮挡位置时,所述第一挡风板(71)遮盖所述进风口(30);当所述第一挡风板(71)处于所述第一避让位置时,室内空气通过所述进风口(30)进入所述室内机壳体(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7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进风口(30)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10)还包括第二挡风板(72),所述第二挡风板(72)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新风口(40)处,所述第二挡风板(72)具有第二遮挡位置和第二避让位置;当所述第二挡风板(72)处于所述第二遮挡位置时,所述第二挡风板(72)遮盖所述新风口(40);当所述第二挡风板(72)处于所述第二避让位置时,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口(40)进入所述室内机壳体(2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风板(7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新风口(40)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为两个,两个所述换热部并排设置,所述空调室内机可选择地通过一个或两个所述换热部上的所述出风口(50)向室内排入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10)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风叶(60)连接以驱动所述风叶(60)转动;两个所述换热模块(10)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电机均设置在两个所述换热模块(10)的间隔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壳体(20)包括端板(21),所述端板(21)设置在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风叶(60)设置在所述端板(21)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壳体(20)还包括进风面板(22)和出风面板(23),所述进风面板(22)与所述出风面板(23)相对设置,所述进风面板(22)位于所述出风面板(23)的上方,所述进风口(30)设置在所述进风面板(22)上,所述出风口(50)设置在所述出风面板(23)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壳体(20)还包括新风面板(24),所述新风面板(24)与所述进风面板(22)和所述出风面板(23)均连接设置,所述新风口(40)设置在所述新风面板(24)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25703.3U CN208920314U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25703.3U CN208920314U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920314U true CN208920314U (zh) | 2019-05-31 |
Family
ID=66708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25703.3U Active CN208920314U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92031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60406A (zh) * | 2019-06-10 | 2019-09-20 | 北京智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新风一体机 |
CN110260409A (zh) * | 2019-07-11 | 2019-09-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调节出风温度功能的室内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0657492A (zh) * | 2019-10-31 | 2020-01-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2018
- 2018-09-30 CN CN201821625703.3U patent/CN2089203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60406A (zh) * | 2019-06-10 | 2019-09-20 | 北京智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新风一体机 |
CN110260409A (zh) * | 2019-07-11 | 2019-09-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调节出风温度功能的室内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0657492A (zh) * | 2019-10-31 | 2020-01-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41764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979028B (zh) | 空调机 | |
CN110410867A (zh) |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 |
CN103673087B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892031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1129804Y (zh) |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 |
CN109764407A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
CN207936275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278680A (zh) | 立式空调设备 | |
CN110657495B (zh) | 空调内机 | |
CN203395988U (zh) | 立式空调 | |
CN107327920A (zh) |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 | |
CN214841206U (zh) | 空调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1110602Y (zh) |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 |
CN210832227U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CN208042315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5336792U (zh) | 湿度调节器 | |
CN217540890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7402695U (zh) | 空调一体机 | |
CN108954642A (zh) | 气流循环装置及空调 | |
CN213577776U (zh) | 空调柜机 | |
CN210197469U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EP3023707B1 (en) | Floor air conditioner | |
CN209386422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KR20040061689A (ko) | 천정 카세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송풍조절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5 Address after: 519070 9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789 Jinji Road, Qianshan,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Ltd. OF ZHUHAI Address before: 519070 No. six Jinji Road West,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Inc.OF ZHUHAI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