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1398U - 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 Google Patents

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1398U
CN205371398U CN201620122840.XU CN201620122840U CN205371398U CN 205371398 U CN205371398 U CN 205371398U CN 201620122840 U CN201620122840 U CN 201620122840U CN 205371398 U CN205371398 U CN 205371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entral siphon
push rod
mesochite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28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里恩
陈永辉
张玉田
张明明
张淑春
仇春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ZHULING ANB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ZHULING ANB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ZHULING ANB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ZHULING ANB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228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1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1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13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它涉及汽车气压制动技术领域;轴管的一端外部套设有法兰盘,轴管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楔杆,楔杆上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的轴管的另一端内侧自左向右依次设有弹簧性挡圈、垫圈、橡胶护套、支撑架,支撑架上套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的轴管中部套设有前壳;所述的前壳内设置有第一导向环,前壳与第一导向环之间设置有推杆接头;所述的第一导向环一端通过垫片连接有推杆;所述的膜片内测设置有推盘,推盘与推杆连接,膜片外侧设置有中壳,前壳与膜片、中壳通过卡箍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整车降重、降成本;环境适应能力强;避免了外界环境的干扰,提高了在复杂环境下制动器的可靠性;制动响应时间短、制动速度更快。

Description

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气压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背景技术
行车制动气室(制动气室):在汽车行车制动系统中,通过压缩空气为制动器提供驱动力的装置。
驻车制动气室:在汽车制动系统中,通过储能弹簧等机械方式为制动器提供驱动力使停驶的车辆保持静止的装置。
弹簧制动缸:行车制动气室和驻车制动气室的组合单元。
目前,全球范围内气压制动的制动器有三种类型:S凸轮(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和楔式制动器,弹簧制动缸需要调整臂和凸轮支架,整车重量较重,成本较大,环境适应能力不强,制动响应时间长、制动速度不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行车制动单元和驻车制动单元;所述的行车制动单元与驻车制动单元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行车制动单元包含法兰盘、轴管、前壳、第一导向环、推杆接头、垫片、支撑架、第一O型密封圈、橡胶护套、垫圈、弹簧性挡圈、卡箍、推杆、推盘、膜片、中壳、回位弹簧、楔杆;所述的轴管的一端外部套设有法兰盘,轴管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楔杆,楔杆上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的轴管的另一端内侧自左向右依次设有弹簧性挡圈、垫圈、橡胶护套、支撑架,支撑架上套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的轴管中部套设有前壳;所述的前壳内设置有第一导向环,前壳与第一导向环之间设置有推杆接头;所述的第一导向环一端通过垫片连接有推杆;所述的膜片内测设置有推盘,推盘与推杆连接,膜片外侧设置有中壳,前壳与膜片、中壳通过卡箍连接;所述的驻车制动单元包含后壳、活塞、Y型密封圈、导向圈、储能弹簧、弹簧圆柱销、螺母、第二O型密封圈、解除刹车螺栓、第二导向环、垫片、活塞杆、堵盖组件;所述的中壳的一侧设置有后壳,后壳内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通过垫片与活塞连接,活塞杆另一端内设置有堵盖组件;所述的活塞与后壳之间设置有Y型密封圈和导向圈;所述的后壳与活塞内部设置有储能弹簧;所述的后壳一端的解除刹车螺栓座内安装有解除刹车螺栓;所述的螺母与解除刹车螺栓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的解除刹车螺栓与螺母通过弹簧圆柱销连接;所述的中壳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车辆启动前,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驻车腔进气口进入驻车制动腔,当系统压力达到一定气压时推动活塞及活塞杆压缩储能弹簧被压缩至图示位置,车辆就可以正常行驶;行驶的车辆需要刹车时,司机踩下制动踏板,系统中的压缩空气通过行车腔进气口进入行车制动腔;因中壳与活塞杆间的O型密封圈的作用,压缩空气不会进入到驻车制动腔,从而通过膜片的前行,带动推盘、推杆、垫片、推杆接头、第一导向环进行行车制动,制动时连接弹簧制动缸总成和制动器总成之间的楔杆前行,楔杆最前端的楔钉部分张开制动器上的滚珠传导制动力,实现行车制动。当制动踏板抬起时,上述行车制动腔的各零件由于回位弹簧的反作用力回到初始位置。当车辆停止后,为防止车辆溜坡,使停止的车辆保持静止,司机将抬起手刹杆,进行驻车制动;手刹杆抬起后,车辆系统中的压缩空气通过驻车进气口释放出去,此时储能弹簧的能量释放,推动活塞及活塞杆,此时,活塞杆进入行车制动腔,推动推盘、推杆、垫片、推杆接头、第一导向环进行行车制动,制动时连接弹簧制动缸总成和制动器总成之间的楔杆前行,楔杆最前端的楔钉部分张开制动器上的滚珠传导制动力,实现驻车制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实现整车降重、降成本;环境适应能力强;避免了外界环境的干扰,提高了在复杂环境下制动器的可靠性;制动响应时间短、制动速度更快,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行车制动单元和驻车制动单元;所述的行车制动单元与驻车制动单元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行车制动单元包含法兰盘1、轴管2、前壳3、第一导向环4、推杆接头5、垫片6、支撑架7、第一O型密封圈8、橡胶护套9、垫圈10、弹簧性挡圈11、卡箍12、推杆13、推盘14、膜片15、中壳16、回位弹簧17、楔杆18;所述的轴管2的一端外部套设有法兰盘1,轴管2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楔杆18,楔杆18上套设有回位弹簧17;所述的轴管2的另一端内侧自左向右依次设有弹簧性挡圈11、垫圈10、橡胶护套9、支撑架7,支撑架7上套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8;所述的轴管2中部套设有前壳3;所述的前壳3内设置有第一导向环4,前壳3与第一导向环4之间设置有推杆接头5;所述的第一导向环4一端通过垫片6连接有推杆13;所述的膜片15内测设置有推盘14,推盘14与推杆13连接,膜片15外侧设置有中壳16,前壳3与膜片15、中壳16通过卡箍12连接;所述的驻车制动单元包含后壳21、活塞22、Y型密封圈23、导向圈24、储能弹簧25、弹簧圆柱销26、螺母27、第二O型密封圈28、解除刹车螺栓29、第二导向环30、垫片31、活塞杆32、堵盖组件33;所述的中壳16的一侧设置有后壳21,后壳21内设置有活塞杆32,活塞杆32一端通过垫片31与活塞22连接,活塞杆32另一端内设置有堵盖组件33;所述的活塞22与后壳21之间设置有Y型密封圈23和导向圈24;所述的后壳21与活塞22内部设置有储能弹簧25;所述的后壳21一端的解除刹车螺栓座内安装有解除刹车螺栓29;所述的螺母27与解除刹车螺栓29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28;所述的解除刹车螺栓29与螺母27通过弹簧圆柱销26连接;所述的中壳16与活塞杆32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环30。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车辆启动前,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驻车腔进气口进入驻车制动腔,当系统压力达到一定气压时推动活塞22及活塞杆32压缩储能弹簧25被压缩至图示位置,车辆就可以正常行驶;行驶的车辆需要刹车时,司机踩下制动踏板,系统中的压缩空气通过行车腔进气口进入行车制动腔;因中壳19与活塞杆32间的O型密封圈的作用,压缩空气不会进入到驻车制动腔,从而通过膜片15的前行,带动推盘14、推杆13、垫片6、推杆接头5、第一导向环4进行行车制动,制动时连接弹簧制动缸总成和制动器总成之间的楔杆18前行,楔杆18最前端的楔钉部分张开制动器上的滚珠传导制动力,实现行车制动。当制动踏板抬起时,上述行车制动腔的各零件由于回位弹簧17的反作用力回到初始位置。当车辆停止后,为防止车辆溜坡,使停止的车辆保持静止,司机将抬起手刹杆,进行驻车制动;手刹杆抬起后,车辆系统中的压缩空气通过驻车进气口释放出去,此时储能弹簧25的能量释放,推动活塞22及活塞杆32,此时,活塞杆32进入行车制动腔,推动推盘14、推杆13、垫片6、推杆接头5、第一导向环4进行行车制动,制动时连接弹簧制动缸总成和制动器总成之间的楔杆18前行,楔杆18最前端的楔钉部分张开制动器上的滚珠传导制动力,实现驻车制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实现整车降重、降成本;环境适应能力强;避免了外界环境的干扰,提高了在复杂环境下制动器的可靠性;制动响应时间短、制动速度更快,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

1.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行车制动单元和驻车制动单元;所述的行车制动单元与驻车制动单元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行车制动单元包含法兰盘、轴管、前壳、第一导向环、推杆接头、垫片、支撑架、第一O型密封圈、橡胶护套、垫圈、弹簧性挡圈、卡箍、推杆、推盘、膜片、中壳、回位弹簧、楔杆;所述的轴管的一端外部套设有法兰盘,轴管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楔杆,楔杆上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的轴管的另一端内侧自左向右依次设有弹簧性挡圈、垫圈、橡胶护套、支撑架,支撑架上套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的垫圈一轴管中部套设有前壳;所述的前壳内设置有第一导向环,前壳与第一导向环之间设置有推杆接头;所述的第一导向环一端通过垫片连接有推杆;所述的膜片内测设置有推盘,推盘与推杆连接,膜片外侧设置有中壳,前壳与膜片、中壳通过卡箍连接;所述的驻车制动单元包含后壳、活塞、Y型密封圈、导向圈、储能弹簧、弹簧圆柱销、螺母、第二O型密封圈、解除刹车螺栓、第二导向环、垫片、活塞杆、堵盖组件;所述的中壳的一侧设置有后壳,后壳内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通过垫片与活塞连接,活塞杆另一端内设置有堵盖组件;所述的活塞与后壳之间设置有Y型密封圈和导向圈;所述的后壳与活塞内部设置有储能弹簧;所述的后壳一端的解除刹车螺栓座内安装有解除刹车螺栓;所述的螺母与解除刹车螺栓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的解除刹车螺栓与螺母通过弹簧圆柱销连接;所述的中壳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环。
CN201620122840.XU 2016-02-17 2016-02-17 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1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2840.XU CN205371398U (zh) 2016-02-17 2016-02-17 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2840.XU CN205371398U (zh) 2016-02-17 2016-02-17 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1398U true CN205371398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70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284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1398U (zh) 2016-02-17 2016-02-17 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13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5994A (zh) * 2016-02-17 2016-05-04 公主岭安宝有限责任公司 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5994A (zh) * 2016-02-17 2016-05-04 公主岭安宝有限责任公司 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4616U (zh) 继动快放双向整体阀及气压制动系统
CN201437357U (zh) 工程特种车辆电比例控制的气制动系统
CN105946833A (zh) 一种车辆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互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2404799B1 (en) Adhesive attachment of the disc brake push rod plate to the diaphragm
CN205371398U (zh) 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CN201334004Y (zh) 单轨车用制动助力器
CN102336187A (zh) 胶轮车手动制动阀
US8256341B2 (en) Air brake diaphragms
CN101492043B (zh) 继动双通快放组合阀
CN110541762A (zh) 多驱动源的发动机制动控制装置
CN101397007A (zh) 具有电气可控功能的辅助制动装置
CN207191065U (zh) 一种矿车用全液压制动系统
CN105398434A (zh) 一种铝合金半挂车制动系统
CN207212994U (zh) 一种渣土车专用制动缸
CN203485908U (zh) 一种充气刹制动总阀
CN201015998Y (zh) 一种新型的制动比例阀
CN110901616A (zh) 一种电机车活塞制动装置
CN105545994A (zh) 楔式弹簧制动缸总成
CN101857014A (zh) 车辆制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3757275A (zh) 制动楔形活塞及其设计方法、常用制动缸、停放制动缸和三点式、四点式吊挂夹钳单元
CN203670563U (zh) 一种应用于柱塞式制动主缸的弹簧部件
CN204110014U (zh) 一种工程机械及商用车继动空气增压器
CN204077641U (zh)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用踏板行程模拟器
CN202593494U (zh) 刹车助力器
CN203023342U (zh) 一种汽车制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