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5457U - 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 - Google Patents

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5457U
CN205335457U CN201620126544.7U CN201620126544U CN205335457U CN 205335457 U CN205335457 U CN 205335457U CN 201620126544 U CN201620126544 U CN 201620126544U CN 205335457 U CN205335457 U CN 205335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on bars
clamping head
pedestal
socket sleeve
base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65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战胜
吕敏
俞晓
朱琴
梁毅
陈磊磊
邹凯
吴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ao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Xinch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ao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Xinch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ao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Xinch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201265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5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5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5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涉及一种接地线操作夹持工具。目前变电采用的接地线主要是脱卸式接地线,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夹持头及操作杆,夹持头包括夹持座、夹紧头,操作杆设有用于调节操作杆弯曲方向及固定弯曲角度的操作杆弯曲固定装置,操作杆弯曲固定装置包括操作杆后基座,操作杆后基座设有基座套筒,基座套筒内套接有用于手动旋转顶紧夹持头的旋转手柄,旋转手柄为旋转体,旋转体通过基座套筒的通孔向后伸出,位于基座套筒内的旋转手柄外周面设有环绕凹槽,基座套筒设有径向的与环绕凹槽相对的销钉,销钉的头部插入环绕凹槽,销钉与环绕凹槽间隙配合。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降低成本,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线操作夹持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采用的接地线主要是脱卸式接地线,接地线操作杆有两种,一是靠磁力防止接线夹脱落,一种靠卡槽防止接线夹脱落。这两种防脱落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拧不紧,两种操作杆由于卡槽深度与接线夹装设处的母排厚度不匹配,造成接地线接线夹拧不紧,容易脱落,操作杆手柄打滑也是造成接线夹拧不紧的原因;二是接线夹可调节部分存在死角,由于柜内空间的限制,接线夹装设不方便;三是接线不够灵活,磨损严重,操作起来比较重;四结构复杂,工作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以实现接地线夹工具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包括夹持头及与夹持头连接的操作杆,所述的夹持头包括夹持座、夹紧头,所述的夹紧头通过连接舌、销轴可旋转的连接于夹持座的夹紧头连接柄上,所述的夹持座上设有用于连接接地线的地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杆设有用于调节操作杆弯曲方向及固定弯曲角度的操作杆弯曲固定装置,所述的操作杆弯曲固定装置包括操作杆后基座,所述的操作杆后基座设有基座套筒,所述的基座套筒内套接有用于手动旋转顶紧夹持头的旋转手柄,所述的旋转手柄为旋转体,旋转体通过基座套筒的通孔向后伸出,位于基座套筒内的旋转手柄外周面设有环绕凹槽,所述的基座套筒设有径向的与环绕凹槽相对的销钉,销钉的头部插入环绕凹槽,销钉与环绕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手柄与基座套筒之间为可旋转配合。实现夹持头的旋转、顶紧和实现旋转手柄的弯曲和固定,能够在有空间限制难以挂设接地线部位经过简单的角度弯曲调整变形后就可以使用,夹持头顶紧固定装置能够使接地线挂设操作更牢固、安全;采用销钉插入旋转手柄环绕凹槽的结构,使旋转手柄只能旋转而不能前后移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降低成本,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夹持座和连接舌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连接舌和夹紧头之间设有复位小弹簧;所述的操作杆和夹持头的连接部位设有用于夹持头整体转动和定位的转动定位装置;所述的操作杆上设有夹持头顶紧固定装置,所述的操作杆上的夹持头顶紧固定装置顶紧部位为连接舌的舌背。
所述的操作杆和夹持头连接部位的转动定位装置包括位于操作杆前基座前端两侧的2个对称的卡爪、设置于2个卡爪内侧并与卡爪连接的2个夹持头连接柄,每个所述的夹持头连接柄与相邻卡爪通过蝶形螺栓进行轴式连接,所述的夹持头连接柄的外侧面与卡爪内侧面贴合,夹持头连接柄外侧面朝向操作杆前基座的一端设有多个球面凹槽,所述的多个球面凹槽环绕夹持头连接柄上的蝶形螺栓中心等角度旋转排列,所述的卡爪上位于蝶形螺栓通孔朝向操作杆前基座的一侧设有定位弹簧孔,所述的定位弹簧孔与蝶形螺栓中心的距离等于球面凹槽与蝶形螺栓中心的距离,所述的定位弹簧孔内设有定位弹簧,所述的定位弹簧的下方设有钢珠,所述的蝶形螺栓从卡爪外侧面穿过卡爪的蝶形螺栓通孔并与夹持头连接柄的螺纹孔旋接,所述的蝶形螺栓的栓柄下穿设有垫片,所述的垫片与卡爪外侧面贴合,所述的垫片覆盖住定位弹簧孔。通过转动夹持头可以方便的改变夹持头的方位角度,转动时定位弹簧把钢珠压入球面凹槽实现临时定位,再通过拧紧碟形螺栓实现夹持头的角度固定。
所述的操作杆上的夹持头顶紧固定装置包括旋转手柄、连接于旋转手柄前方的螺纹顶杆、与螺纹顶杆前端的螺纹头相旋接的顶头,所述的顶头的前端面设有圆弧面凸起,所述的顶头侧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的顶头后端面设有轴向的螺纹盲孔与螺纹顶杆前端的螺纹头相旋接,所述的螺纹顶杆和顶头均穿设于操作杆前基座前后方向对穿的顶杆孔,所述的操作杆前基座设有从前端面开始的侧向与顶杆孔相通的限位孔,所述的限位孔设于操作杆前基座的中前部,所述的顶头侧面的限位凸起设置于限位孔内,所述的螺纹顶杆的中后部位设有环绕限位凹槽,所述的操作杆前基座位于环绕限位凹槽对应的位置设有限位销插入螺纹顶杆的环绕限位凹槽中。通过螺纹旋拧的顶紧装置不容易使夹持头自然松开,可以有效顶紧,顶头侧面的限位凸起使螺纹顶杆旋拧时保证顶头只能前进或后退,通过限位销的作用保证螺纹顶杆只能旋转,不会前进或后退,这样在螺纹顶杆旋转时,通过螺纹头与顶头后端的螺纹盲孔的配合,顶头可以向前移动,进而顶紧夹持头或者后退松开夹持头。
所述的操作杆弯曲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操作杆后基座与操作杆前基座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两端可拆卸的分别固接于操作杆后基座与操作杆前基座的侧面,所述的操作杆后基座包括基座套筒,固接于基座套筒侧面的圆形连接平台,所述的连接平台中间设有垂直于连接平台的螺柱,所述的连接杆穿设在螺柱上并通过蝶形螺母拧紧,所述的连接杆与连接平台贴合的一侧端面设有多个圆形凹槽,所述的多个圆形凹槽环绕螺柱等间距分布并且与螺柱中心的距离均相等,所述的多个圆形凹槽均位于螺柱朝向夹紧头的一侧,所述的连接平台位于操作杆前基座方向的一侧设有与螺柱同向的螺纹通孔,所述的螺纹通孔上设有定位螺栓,所述的定位螺栓的螺杆穿过连接平台并伸入其中的一个圆形凹槽内;所述的旋转手柄固接有弹性杆,所述的弹性杆的另一头与螺纹顶杆的后端相固接。拧松碟形螺母后,可以使操作杆后基座旋转角度,定位螺栓则伸入相对应的圆形凹槽内,再通过碟形螺母拧紧,可以方便的实现操作杆后基座的弯曲固定,弹性杆的作用便于弯曲变换角度。
所述的连接杆与操作杆前基座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的连接杆到操作杆前基座中心轴线的距离等于连接杆到基座套筒中心轴线的距离;所述的连接杆与操作杆前基座之间通过2个螺钉固接。连接杆与操作杆前基座之间的垫片使连接杆的侧面两端能够实现与操作杆中心轴线侧向等高,便于螺栓拧平拧紧。
所述的弹性杆伸入螺纹顶杆的后端中心孔内,并通过紧钉螺钉侧向从螺纹顶杆外侧面垂直朝里拧紧以顶紧弹性杆固接。通过这种固接方式使旋转手柄通过弹性杆与螺纹顶杆固结,在弹性杆旋转时,螺纹顶杆与弹性杆之间不会出现打滑现象。
所述的旋转手柄分为前后两段直径不同的圆柱体,旋转手柄的后段圆柱体通过基座套筒的通孔向后伸出,前段圆柱体设置于基座套筒内,所述的后段圆柱体的直径小于前段圆柱体的直径,前段圆柱体的直径大于基座套筒通孔直径。使旋转手柄更稳固的设置于基座套筒内,即使再用力也不能向后拉出,保证旋转手柄只能旋转而不能在前后方向移动。
所述的旋转手柄的后段圆柱体的后部嵌设有与旋转手柄垂直的横向销柱。横向销柱便于手握不打滑,在旋转旋转手柄时手部容易使力。
所述的销钉共2个,对称的嵌设于基座套筒侧圆柱面上。通过两个对称的销钉伸入环绕凹槽限制旋转手柄前后方向移动,在用手旋转旋转手柄使,能够使旋转手柄对称受力,即使侧向于基座套筒存在较大间隙,也不容易打斜与销钉脱离。
有益效果:实现多角度可靠调节,适用于空间狭小部位的使用,消除了因空间限制造成的难以挂设接地线的问题,安装牢固,不易磨损,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提高了灵活度和通用性,提高操作人员挂设接地线的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杆弯曲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持头透视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杆前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顶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持座;2-操作杆前基座;3-蝶形螺栓;4-蝶形螺母;5-紧钉螺钉;6-夹紧头;7-连接舌;8-定位弹簧;9-钢珠;10-顶头;11-限位销;12-螺纹顶杆;13-连接杆;14-定位螺栓;15-销钉;16-旋转手柄;17-弹性杆;18-操作杆后基座;19-复位小弹簧;20-销柱;21-销轴;22-复位弹簧;23-接地螺栓;101-球面凹槽;102-夹紧头连接柄;103-夹持头连接柄;104-螺纹孔;201-卡爪;202-蝶形螺栓通孔;203-顶杆孔;204-定位弹簧孔;205-限位孔;701-舌背;1001-限位凸起;1002-螺纹盲孔;1201-环绕限位凹槽;1301-圆形凹槽;1601-手柄体;1602-环绕卡槽;1603-限位筒体;1801-基座套筒;1802-连接平台;1803-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包括夹持头及与夹持头连接的操作杆,夹持头包括夹持座1、夹紧头6,夹紧头6通过连接舌7可旋转的连接于夹持座1的夹紧头连接柄102上,并通过销轴21连接,操作杆设有用于调节操作杆弯曲方向及固定弯曲角度的操作杆弯曲固定装置,所述的操作杆弯曲固定装置包括操作杆后基座18,所述的操作杆后基座18设有基座套筒1801,所述的基座套筒1801内套接有用于手动旋转顶紧夹持头的旋转手柄16,所述的旋转手柄16为旋转体,旋转体通过基座套筒1801的通孔向后伸出,位于基座套筒1801内的旋转手柄16外周面设有环绕凹槽,所述的基座套筒1801设有径向的与环绕凹槽相对的销钉15,销钉15的头部插入环绕凹槽,销钉15与环绕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手柄16与基座套筒1801之间为可旋转配合;夹持头整体转动平面和操作杆的弯曲平面互相垂直;夹持座1上设有用于连接接地线的地线连接件,在本实施例中地线连接件为两接地螺栓23,接地螺栓与夹持座1顶螺纹连接。
为夹持可靠、方便、灵活,夹持座1和连接舌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2,连接舌7和夹紧头6之间设有复位小弹簧19;操作杆和夹持头的连接部位设有用于夹持头整体转动和定位的转动定位装置;操作杆上设有夹持头顶紧固定装置,操作杆上的夹持头顶紧固定装置顶紧部位为连接舌7的舌背701。
为了实现夹持头的转动、定位及固定,操作杆和夹持头连接部位的转动定位装置包括位于操作杆前基座2前端两侧的2个对称的卡爪201、设置于2个卡爪201内侧并与卡爪201连接的2个夹持头连接柄103,每个夹持头连接柄103与相邻卡爪201通过蝶形螺栓3进行轴式连接,夹持头连接柄103的外侧面与卡爪201内侧面贴合,夹持头连接柄103外侧面朝向操作杆前基座2的一侧设有4个球面凹槽101,4个球面凹槽101环绕夹持头连接柄103上的蝶形螺栓3中心按30度夹角旋转排列,卡爪201上位于蝶形螺栓通孔202朝向操作杆前基座2的一侧设有定位弹簧孔204,定位弹簧孔204与蝶形螺栓3中心的距离等于球面凹槽101与蝶形螺栓3中心的距离,定位弹簧孔204内设有定位弹簧8,定位弹簧8的下方设有钢珠9,蝶形螺栓3从卡爪201外侧面穿过卡爪201的蝶形螺栓通孔202并与夹持头连接柄103的螺纹孔104旋接,蝶形螺栓3的栓柄下穿设有垫片,垫片与卡爪201外侧面贴合,垫片覆盖住定位弹簧孔204。通过转动夹持头可以方便的改变夹持头的方位角度,转动时定位弹簧8把钢珠9压入球面凹槽101实现临时定位,再通过拧紧碟形螺栓实现夹持头的角度固定。
为了保证夹持头能牢靠的顶紧,操作杆上的夹持头顶紧固定装置包括旋转手柄、连接于旋转手柄前方的螺纹顶杆12、与螺纹顶杆12前端的螺纹头相旋接的顶头10,顶头10的前端面设有圆弧面凸起,顶头10侧面设有限位凸起1001,顶头10后端面设有轴向的螺纹盲孔1002与螺纹顶杆12前端的螺纹头相旋接,螺纹顶杆12和顶头10均穿设于操作杆前基座2前后方向对穿的顶杆孔203,操作杆前基座2设有从前端面开始的侧向与顶杆孔203相通的限位孔205,限位孔205设于操作杆前基座2的中前部,顶头10侧面的限位凸起1001设置于限位孔205内,螺纹顶杆12的中后部位设有环绕限位凹槽1201,操作杆前基座2位于环绕限位凹槽1201对应的位置设有限位销11插入螺纹顶杆12的环绕限位凹槽1201中。通过螺纹旋拧的顶紧装置不容易使夹持头自然松开,可以有效顶紧,顶头10侧面的限位凸起1001使螺纹顶杆12旋拧时保证顶头10只能前进或后退,通过限位销11的作用保证螺纹顶杆12只能旋转,不会前进或后退,这样在螺纹顶杆12旋转时,通过螺纹头与顶头10后端的螺纹盲孔1002的配合,顶头10可以向前移动,进而顶紧夹持头或者后退松开夹持头。
为了实现操作杆的弯曲和固定,操作杆弯曲固定装置包括旋转手柄、操作杆后基座18、连接操作杆后基座18与操作杆前基座2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两端可拆卸的分别固接于操作杆后基座18与操作杆前基座2的侧面,操作杆后基座18包括基座套筒1801,焊接于基座套筒1801侧面的圆形连接平台1802,连接平台1802中间固接有垂直于连接平台1802的螺柱1803,连接杆13穿设在螺柱1803上并通过蝶形螺母4拧紧,连接杆13与连接平台1802贴合的一侧端面设有7个圆形凹槽1301,7个圆形凹槽1301环绕螺柱1803按30度角间隔呈半圆形分布,每个圆形凹槽1301与螺柱1803中心的距离均相等,7个圆形凹槽1301位于螺柱1803朝向夹紧头6的一侧,连接平台1802位于操作杆前基座2方向的一侧设有与螺柱1803同向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上设有定位螺栓14,定位螺栓14的螺杆穿过连接平台1802并伸入一个圆形凹槽1301内;旋转手柄16固接有弹性杆17,弹性杆17的另一头与螺纹顶杆12的后端相固接。拧松碟形螺母4后,可以使操作杆后基座18旋转角度并且定位螺栓14伸入相对应的圆形凹槽1301内,再通过碟形螺母4的拧紧,可以方便的实现操作杆后基座18的弯曲固定,弹性杆17的作用便于弯曲变换角度。
为了降低材料的重量并且提升安全性,操作杆前基座2总体呈长方体型,操作杆前基座2位于卡爪201的后方部位偷空处理,卡爪201向前端梯形缩小,卡爪201前端为圆弧过度;夹持头连接柄103朝卡爪201方向梯形缩小,端部圆弧过度。操作杆前基座2偷空处理便于降低材料重量,卡爪201和夹持头连接柄103的圆弧化过度便于提升操作及装配时的安全性。
为了使连接杆13能够平整的连接到操作杆前基座2和操作杆后基座18,连接杆13与操作杆前基座2之间设有垫片,连接杆13到操作杆前基座2中心轴线的距离等于连接杆13到基座套筒1801中心轴线的距离;连接杆13与操作杆前基座2之间通过2个螺钉固接。连接杆13与操作杆前基座2之间的垫片使连接杆13的侧面两端能够实现与操作杆中心轴线侧向等高,便于螺栓拧平拧紧。
为了使弹性杆17的转动能够带动螺纹顶杆12的转动,弹性杆17伸入螺纹顶杆12的后端中心孔内,并通过紧钉螺钉5侧向从螺纹顶杆12外侧面垂直朝里拧紧以顶紧弹性杆17固接。通过紧钉螺钉5顶紧弹性杆17,使旋转手柄通过弹性杆与螺纹顶杆固结,在弹性杆旋转时,螺纹顶杆与弹性杆之间不会出现打滑现象。
为了使旋转手柄16能够更稳固的设置于基座套筒1801内,旋转手柄16分为前后两段直径不同的圆柱体,旋转手柄16的后段圆柱体通过基座套筒1801的通孔向后伸出,前段圆柱体设置于基座套筒1801内,后段圆柱体的直径小于前段圆柱体的直径,前段圆柱体的直径大于基座套筒1801通孔直径。即使再用力也不能向后拉出,而前面由于固接有弹性杆17也不能向前移动,保证了旋转手柄只能旋转而不能在前后方向移动。
为了便于旋转时手部用力不打滑,旋转手柄16的后段圆柱体的后部嵌设有与旋转手柄16垂直的横向销柱20。横向销柱便于手握不打滑,在旋转旋转手柄时手部容易使力。
为了使旋转手柄16不出现旋转时的侧斜卡死的现象,销钉15共2个,对称的嵌设于基座套筒1801侧圆柱面上。通过两个对称的销钉15伸入环绕凹槽限制旋转手柄16前后方向移动,在用手旋转旋转手柄使,能够使旋转手柄对称受力,即使侧向于基座套筒存在较大间隙,也不容易打斜与销钉脱离。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在需要调节夹持头的角度时,首先拧松其中一个卡爪201外侧的碟形螺栓3,用手把夹持头掰到所需要的旋转角度,并感觉到滚珠9落入球面凹槽101的卡顿,然后拧紧碟形螺栓3。
在需要弯曲操作杆进行操作时,首先拧松碟形螺母4,然后用手掰动操作杆后基座18使之弯曲到所需要的角度,并感觉到定位螺栓14的头部卡入了圆形凹槽1301,然后拧紧碟形螺母。
在需要顶紧夹持头的操作时,一只手手持操作杆的连接杆13和操作杆前基座2部位,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旋转手柄16和销柱20进行旋转,通过操作杆传动带动顶头10顶住连接舌7的舌背701推动连接舌7向前,进而顶紧夹紧头6。
以上图1-6所示的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包括夹持头及与夹持头连接的操作杆,所述的夹持头包括夹持座(1)、夹紧头(6),所述的夹紧头(6)通过连接舌(7)、销轴(21)可旋转的连接于夹持座(1)的夹紧头连接柄(102)上,所述的夹持座(1)上设有用于连接接地线的地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杆设有用于调节操作杆弯曲方向及固定弯曲角度的操作杆弯曲固定装置,所述的操作杆弯曲固定装置包括操作杆后基座(18),所述的操作杆后基座(18)设有基座套筒(1801),所述的基座套筒(1801)内套接有用于手动旋转顶紧夹持头的旋转手柄(16),所述的旋转手柄(16)为旋转体,旋转体通过基座套筒(1801)的通孔向后伸出,位于基座套筒(1801)内的旋转手柄(16)外周面设有环绕凹槽,所述的基座套筒(1801)设有径向的与环绕凹槽相对的销钉(15),销钉(15)的头部插入环绕凹槽,销钉(15)与环绕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手柄(16)与基座套筒(1801)之间为可旋转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座(1)和连接舌(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2),所述的连接舌(7)和夹紧头(6)之间设有复位小弹簧(19);所述的操作杆和夹持头的连接部位设有用于夹持头整体转动和定位的转动定位装置;所述的操作杆上设有夹持头顶紧固定装置,所述的操作杆上的夹持头顶紧固定装置顶紧部位为连接舌(7)的舌背(7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杆和夹持头连接部位的转动定位装置包括位于操作杆前基座(2)前端两侧的2个对称的卡爪(201)、设置于2个卡爪(201)内侧并与卡爪(201)连接的2个夹持头连接柄(103),每个所述的夹持头连接柄(103)与相邻卡爪(201)通过蝶形螺栓(3)进行轴式连接,所述的夹持头连接柄(103)的外侧面与卡爪(201)内侧面贴合,夹持头连接柄(103)外侧面朝向操作杆前基座(2)的一侧设有多个球面凹槽(101),所述的多个球面凹槽(101)环绕夹持头连接柄(103)上的蝶形螺栓(3)中心等角度旋转排列,所述的卡爪(201)上位于蝶形螺栓通孔(202)朝向操作杆前基座(2)的一侧设有定位弹簧孔(204),所述的定位弹簧孔(204)与蝶形螺栓(3)中心的距离等于球面凹槽(101)与蝶形螺栓(3)中心的距离,所述的定位弹簧孔(204)内设有定位弹簧(8),所述的定位弹簧(8)的下方设有钢珠(9),所述的蝶形螺栓(3)从卡爪(201)外侧面穿过卡爪(201)的蝶形螺栓通孔(202)并与夹持头连接柄(103)的螺纹孔(104)旋接,所述的蝶形螺栓(3)的栓柄下穿设有垫片,所述的垫片与卡爪(201)外侧面贴合,所述的垫片覆盖住定位弹簧孔(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杆上的夹持头顶紧固定装置包括旋转手柄(16)、连接于旋转手柄(16)前方的螺纹顶杆(12)、与螺纹顶杆(12)前端的螺纹头相旋接的顶头(10),所述的顶头(10)的前端面设有圆弧面凸起,所述的顶头(10)侧面设有限位凸起(1001),所述的顶头(10)后端面设有轴向的螺纹盲孔(1002)与螺纹顶杆(12)前端的螺纹头相旋接,所述的螺纹顶杆(12)和顶头(10)均穿设于操作杆前基座(2)前后方向对穿的顶杆孔(203),所述的操作杆前基座(2)设有从前端面开始的侧向与顶杆孔(203)相通的限位孔(205),所述的限位孔(205)设于操作杆前基座(2)的中前部,所述的顶头(10)侧面的限位凸起(1001)设置于限位孔(205)内,所述的螺纹顶杆(12)的中后部位设有环绕限位凹槽(1201),所述的操作杆前基座(2)位于环绕限位凹槽(1201)对应的位置设有限位销(11)插入螺纹顶杆(12)的环绕限位凹槽(120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杆弯曲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操作杆后基座(18)与操作杆前基座(2)的连接杆(13),所述的连接杆(13)的两端可拆卸的分别固接于操作杆后基座(18)与操作杆前基座(2)的侧面,所述的操作杆后基座(18)包括基座套筒(1801),固接于基座套筒(1801)侧面的圆形连接平台(1802),所述的连接平台(1802)中间设有垂直于连接平台(1802)的螺柱(1803),所述的连接杆(13)穿设在螺柱(1803)上并通过蝶形螺母(4)拧紧,所述的连接杆(13)与连接平台(1802)贴合的一侧端面设有多个圆形凹槽(1301),所述的多个圆形凹槽(1301)环绕螺柱(1803)等间距分布并且与螺柱(1803)中心的距离均相等,所述的多个圆形凹槽(1301)均位于螺柱(1803)朝向夹紧头(6)的一侧,所述的连接平台(1802)位于操作杆前基座(2)方向的一侧设有与螺柱(1803)同向的螺纹通孔,所述的螺纹通孔上设有定位螺栓(14),所述的定位螺栓(14)的螺杆穿过连接平台(1802)并伸入其中的一个圆形凹槽(1301)内;所述的旋转手柄(16)固接有弹性杆(17),所述的弹性杆(17)的另一头与螺纹顶杆(12)的后端相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13)与操作杆前基座(2)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的连接杆(13)到操作杆前基座(2)中心轴线的距离等于连接杆(13)到基座套筒(1801)中心轴线的距离;所述的连接杆(13)与操作杆前基座(2)之间通过2个螺钉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杆(17)伸入螺纹顶杆(12)的后端中心孔内,并通过紧钉螺钉(5)侧向从螺纹顶杆(12)外侧面垂直朝里拧紧以顶紧弹性杆(17)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手柄(16)分为前后两段直径不同的圆柱体,旋转手柄(16)的后段圆柱体通过基座套筒(1801)的通孔向后伸出,前段圆柱体设置于基座套筒(1801)内,所述的后段圆柱体的直径小于前段圆柱体的直径,前段圆柱体的直径大于基座套筒(1801)通孔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手柄(16)的后段圆柱体的后部嵌设有与旋转手柄(16)垂直的横向销柱(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钉(15)共2个,对称的嵌设于基座套筒(1801)侧圆柱面上。
CN201620126544.7U 2016-02-18 2016-02-18 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 Active CN205335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6544.7U CN205335457U (zh) 2016-02-18 2016-02-18 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6544.7U CN205335457U (zh) 2016-02-18 2016-02-18 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5457U true CN205335457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314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6544.7U Active CN205335457U (zh) 2016-02-18 2016-02-18 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54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4556A (zh) * 2017-12-21 2018-05-04 国家电网公司 耐张联板过载发热分流装置
CN108935358A (zh) * 2017-05-17 2018-12-07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绕线轮
CN109473790A (zh) * 2018-08-16 2019-03-15 金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长距离直线挂设的绝缘地线专用接地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5358A (zh) * 2017-05-17 2018-12-07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绕线轮
CN107994556A (zh) * 2017-12-21 2018-05-04 国家电网公司 耐张联板过载发热分流装置
CN109473790A (zh) * 2018-08-16 2019-03-15 金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长距离直线挂设的绝缘地线专用接地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2596B (zh) 一种头杆角度可调节的接地线夹持工具
CN205335457U (zh) 带接线夹的脱卸式接地线操作杆
CN205595481U (zh) 一种头杆角度可调节的接地线夹持工具
CN106299765A (zh) 一种绝缘穿刺线夹的快速安装工具
CN101497192B (zh)
CN206098794U (zh) 一种绝缘穿刺线夹的快速安装工具
CN105162055A (zh) 一种采用凸轮锁紧的电缆固定装置
JP4859580B2 (ja) 巻付バインド着脱工具
CN101704233B (zh) 一种方向盘拆卸工具
CN112975814A (zh) 一种输电线路远距离背向螺栓电动松紧装置
CN204525284U (zh) 一种柔性传动装置专用扳手
CN209267007U (zh) 一种多功能的电力检修用液压钳
CN110450088A (zh) 高压线路耐张线夹引流板螺栓紧固机器臂
CN201693516U (zh) 阀门检修拆卸的多功能工具
CN110854650A (zh) 一种便携式打圈钳
CN105226414A (zh) 电力设备及其防滑脱接地线装置
CN214162794U (zh) 一种弹片式手自一体套筒扳手
CN213999264U (zh) 一种带电线路悬垂线夹中u型螺栓紧固杆
CN209255691U (zh) 一种钢绞线握制装置
CN110011258B (zh) 防振锤
JP5872519B2 (ja) 間接活線作業用ラチェット工具
CN206619713U (zh) 一种高压接地线夹
CN219704705U (zh) 一种可调节的台虎钳
KR20060112297A (ko) 렌치 홀더
CN111890275A (zh) 一种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