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0235U -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0235U
CN205330235U CN201521016582.9U CN201521016582U CN205330235U CN 205330235 U CN205330235 U CN 205330235U CN 201521016582 U CN201521016582 U CN 201521016582U CN 205330235 U CN205330235 U CN 205330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rack
platform
turnover
tran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65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志峰
王化峰
皮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ceful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In Wal Xiamen City
Original Assignee
Graceful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In Wal Xiamen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ceful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In Wal Xiamen City filed Critical Graceful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In Wal Xiamen City
Priority to CN2015210165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0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0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023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全自动式立体车库,包括出入口平台、过渡搬运平台、升降电梯、进出平台、停车区、车板和控制单元;将车辆停泊在车板上,在控制单元的管控下,自动通过过渡搬运平台、升降电梯、进出平台,快速存放在停车区的停车位,即完成自动停车;取车操作顺序相反,并且取车后如果该入口没有马上需要新的停车,需要继续取车,则车板将通过离合总成和存取盘总成暂存于出入口平台下方。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构件都可以标准化,这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根据场地条件,进行平面和高度上的成倍复制叠加,极大地增加了停车位置,存取车辆所需要的时间短,效率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特别指一种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收入的提高,对出行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直接拉低了汽车的价格,汽车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汽车,成为“有车族”。但是,汽车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烦恼。其中,停车难问题最为当前有车一族所头疼。车位少而有限,车辆却在不断增加,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
为了增加停车位,人们研究设计了立体车库。立体车库可以有效利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达数倍,已被广大用户接受。可是,纵观现有的立体车库,仍然存在:存取车辆所需要的时间长,清库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人专门研发了一种全自动式立体车库,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式立体车库,使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更方便,存取车辆时间短,效率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包括出入口平台、过渡搬运平台、升降电梯、进出平台、停车区、车板和控制单元;
出入口平台上安装有离合总成、第一前后移动总成和存取盘总成;到达出入口平台的车板架设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上,通过第一前后移动总成带动使车板移出或移入出入口平台;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两端安装离合总成,并放在出入口支撑轨道上;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一端安装过渡搬运轨道;
过渡搬运平台安装有过渡搬运器、第一左右横移总成、第二前后移动总成和平移总成;过渡搬运平台通过平移总成的平移驱动滚轮放置在过渡搬运轨道上,并通过平移总成带动做左右移动;过渡搬运器架设在第一左右横移总成的横移轨道上,通过第一左右横移总成带动做左右移动;过渡搬运器具有可升降的顶板安装在过渡搬运器中的升降机上,而由升降机带动顶板做升降动作;第一前后移动总成和第二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相互对应并且匹配;
升降电梯安装在过渡搬运轨道的一端,并且升降电梯在与过渡搬运平台不平齐的其它楼层的侧边安装有进出轨道;升降电梯内安装第二左右横移总成,第二左右横移总成带有车板托架;
进出平台上安装有进出搬运器、第三左右横移总成和进出移动总成;进出平台架设在进出轨道上,通过进出移动总成带动做前后移动;进出搬运器放在第三左右横移总成的横移轨道上,通过第三左右横移总成带动做左右移动;进出搬运器具有可升降的顶板安装在进出搬运器中的升降机上,而由升降机带动做升降动作;
停车区布置在进出轨道的侧边,具有若干停车位,每个停车位上安装第四左右横移总成,第四左右横移总成也带有车板托架,第一、二、三、四左右横移总成的横移轨道相互对应并且匹配;
控制单元与升降电梯、离合总成、存取盘总成、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第二前后移动总成、第一左右横移总成、第二左右横移总成、第三左右横移总成、第四左右横移总成、平移总成、进出移动总成、各升降机电连接,出入口平台、过渡搬运平台、升降电梯、进出平台和停车位分别安装有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
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离合总成配合存取盘总成带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离合进行取盘,并控制平移总成带动过渡搬运平台左右移动至与出入口平台对齐,再控制第一前后移动总成和第二前后移动总成带动出入口平台上的车板移至过渡搬运平台上的过渡搬运器上方,再控制平移总成带动过渡搬运平台左右移动至升降电梯旁边,同时控制升降电梯升到与过渡搬运平台平齐的一层,接着控制过渡搬运器的升降机带动过渡搬运器的顶板上升使车板随之升起,控制第一左右横移总成和第二左右横移总成带动过渡搬运器和车板进入升降电梯,再控制过渡搬运器的升降机带动过渡搬运器的顶板下降使车板随之降落在升降电梯的第二左右横移总成的车板托架上,控制第一左右横移总成和第二左右横移总成带动过渡搬运器退出升降电梯回到过渡搬运平台上,然后控制升降电梯到某一楼层,同时控制进出平台上的进出移动总成,带动进出平台移动至升降电梯旁边,再控制第二左右横移总成和第三左右横移总成带动进出搬运器进入升降电梯并位于车板下方,控制进出搬运器的升降机带动进出搬运器的顶板上升使车板随之升起,控制第二左右横移总成和第三左右横移总成带动进出搬运器和车板退出升降电梯回到进出平台,再控制升降机带动进出搬运器的顶板下降使车板放稳在进出搬运器上,再控制进出平台上的进出移动总成带动进出平台移动到某一停车位,再次控制进出搬运器的升降机带动进出搬运器的顶板上升使车板随之升起控制,第三左右横移总成和第四左右横移总成带动进出搬运器和车板进入停车位,控制进出搬运器的升降机带动进出搬运器的顶板下降使车板随之降落在停车位的第四左右横移总成的车板托架上,最后控制第三左右横移总成和第四左右横移总成带动进出搬运器退出停车位回到进出平台,即完成停车,取车控制顺序相反。
所述的离合总成由离合驱动机构和离合滚轮组成;离合滚轮安装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两端,离合滚轮位于出入口支撑轨道上,离合总成的离合驱动机构带动离合滚轮在出入口支撑轨道上滚动,使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两根前后轨道做离或合动作;出入口平台的下方形成容纳层叠摆放车板的收纳空间,出入口平台的下方对应车板的周边安装存取盘总成,存取盘总成由升降台和自动取盘叉组成,升降台、自动取盘叉和升降台上的传感器也与控制单元连接;取车板时,控制单元控制离合总成带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做离动作,同时,控制存取盘总成带动升降台向下降,当传感器检测到收纳空间里的车板时,控制自动取盘叉弹出且叉取车板,再控制存取盘总成带动升降台和叉取的车板向上升至出入口平台,控制离合总成带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做合动作,使车板架设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上,完成自动取盘,存车板控制顺序相反。
所述车板的底部形成凸粒或安装胶垫,使层叠摆放车板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第一前后移动总成和第二前后移动总成都是由各自的前后驱动机构、前后驱动滚轮和前后轨道组成,前后轨道安装在出入口平台和过渡搬运平台上,前后驱动滚轮安装在前后轨道上,前后驱动机构带动前后驱动滚轮在前后轨道上滚动,使车板在前后轨道上移动。
所述过渡搬运器上对应第二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驱动滚轮位置还安装了前后从动滚轮。
所述第一左右横移总成、第二左右横移总成、第三左右横移总成和第四左右横移总成都是由横移驱动机构、横移滚轮和横移轨道组成,横移轨道安装在过渡搬运平台、升降电梯、进出平台和停车位上,横移滚轮安装在过渡搬运器和进出搬运器上,横移驱动机构安装在过渡搬运平台和进出平台上并连接横移滚轮,横移驱动机构传动于横移滚轮带动过渡搬运器和进出搬运器在横移轨道上滚动,使过渡搬运器在过渡搬运平台和升降电梯上移动,进出搬运器在升降电梯、进出平台和停车位上横移。
所述平移总成是由平移驱动机构和平移驱动滚轮组成,平移驱动机构和平移驱动滚轮安装在过渡搬运平台上,平移驱动机构带动平移驱动滚轮在过渡搬运轨道上滚动,使过渡搬运平台在过渡搬运轨道上移动。
所述进出移动总成是由进出驱动机构和进出驱动滚轮组成,进出驱动机构和进出驱动滚轮安装在进出平台上,进出驱动机构带动进出驱动滚轮在进出轨道上滚动,使进出平台在进出轨道上移动。
所述车板是断面弯折的型材,具有中间拱起段、左右轮凹槽和左右加强边;车板的长度大于车辆的轴距而小于车辆的长度。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车板长度无需与传统车板机构一样需要比允许放置车辆最大的长度长,并靠两端支撑及横移机构实现横移;本实用新型的车板长度只要比允许停放最长的车辆的轴距大略即可,长度将大大短于现有产品的停车板,对纵向抗弯能力有更大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车板从出入口移动到过渡搬运平台再到升降电梯,然后到进出平台,最后到停车位,完全依靠下面的过渡搬运器和进出搬运器托起,并移动,车板没有任何移动辅助机构与之配合。
本实用新型专门设计了搬运器(包括过渡搬运器和进出搬运器),将第一左右横移总成安装在过渡搬运平台上,并直接驱动过渡搬运器,将第三左右横移总成安装在进出平台上,并直接驱动进出搬运器,这样不用受限制于搬运器的尺寸,可以安装更大尺寸更大功率的驱动机构以获取更快的横移速度以缩短运行时间;并且设置了空载移动比带动车板移动更快的两种横移速度,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取车流程:停有车的车板从停车位位置开始,先由进出平台的进出搬运器搬到进出平台,并运行到升降电梯旁,再由进出搬运器搬到升降电梯,升降电梯到达出口层后由出入口层上的过渡搬运平台的过渡搬运器搬到过渡搬运平台,再由过渡搬运平台移动到相应出入口平台,利用过渡搬运平台上的第二前后移动总成和出入口平台的第一前后移动总成将车辆及车板滚动到出口位置;车板经过渡搬运平台将带车辆的车板安排至至少两个以上的出入口平台上以供车主将车辆开出;车辆由车主驶离车板后如果无需再同时进车,需要继续将出口让给下一步出车的车板时,将由离合总成带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在出入口支撑轨道上滚动,做离合动作,配合存取盘总成完成车板的暂存动作,将车板暂存至出入口平台下方,无需将车板放回车位,节省时间;暂存的车板在进车需要时由离合总成和存取盘总成配合将暂存的车板放置于出入口平台上方以供进车。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构件都可以标准化,这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根据场地条件,进行平面和高度上的成倍复制叠加,极大地增加了停车位置。
使用本实用新型停车时,只需将车辆停泊在车板上,车辆就可以在控制单元的管控下,自动地通过过渡搬运平台、升降电梯、进出平台快速存放在停车区的停车位,大约只要135秒时间即可完成一个流程的停车;取车时,在控制单元的管控下,车辆可以自动地通过进出平台、升降电梯、过渡搬运平台快速移出到出入口平台,大约也只要135秒时间即可完成自动取车;连续下达多个取车指令的情况下,相邻两部车到达出入口平台的时间少于60秒。本实用新型存取车辆所需要的时间短,效率大大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入口平台、过渡搬运平台和升降电梯位置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入口平台自动取盘部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入口平台自动升降杆另一角度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渡搬运平台立体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渡搬运平台和升降电梯立体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渡搬运器立体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出平台立体放大图(俯视);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出平台立体放大图(仰视);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出搬运器立体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出平台和停车位立体放大图。
标号说明
出入口平台1:车板11,凸粒111,中间拱起段112,左右轮凹槽113,左右加强边114,离合总成12,离合滚轮121,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前后轨道131,前后驱动机构132,前后驱动滚轮133,存取盘总成14,升降台141,自动取盘叉142,自动升降杆143;
过渡搬运平台2:过渡搬运器21,顶板211,升降机212,前后从动滚轮213;第一左右横移总成22,横移驱动机构221,横移轨道222,横移滚轮223;平移总成23,平移驱动机构231,平移驱动滚轮232;第二前后移动总成24,前后轨道241,前后驱动机构242,前后驱动滚轮243;
升降电梯3:第二左右横移总成31,横移轨道311,车板托架312;
进出平台4:进出搬运器41,顶板411,升降机412;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横移驱动机构421,横移轨道422,横移滚轮423;进出移动总成43,进出驱动机构431,进出驱动滚轮432;
停车位5:第四左右横移总成51,横移轨道511,车板托架512;
出入口支撑轨道6;
过渡搬运轨道7;
进出轨道8;
控制单元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全自动式立体车库,包括出入口平台1、过渡搬运平台2、升降电梯3、进出平台4、停车区(含若干停车位5)、车板11、前后移动总成(含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和第二前后移动总成24)、左右移动总成(含第一左右横移总成22、第二左右横移总成31、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和第四左右横移总成51)、平移总成23、进出移动总成43、搬运器(含过渡搬运器21和进出搬运器41)和控制单元9。
出入口平台1是暂存的平台,专供将要停入车库的车辆或刚从车库取出的车辆暂时存放使用。出入口平台1的表面通常安装与地面同高,如图1所示,以方便车辆开入和开出,图1在地面上安装了四个出入口平台1。出入口平台1上安装有离合总成12、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和存取盘总成14。到达出入口平台1的车板11架设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的前后轨道131上,通过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带动可以将车板11移出或移入出入口平台1。车板11具体可以是断面弯折的型材,具有中间拱起段112、左右轮凹槽113和左右加强边114,此结构可以增加车板11的强度。车板11的长度大于车辆的轴距而小于车辆的长度。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的前后轨道131两端安装离合总成12,通过离合滚轮121放在出入口支撑轨道6上,图1中,出入口支撑轨道6位于出入口平台1的前后位置。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的前后轨道131一端安装过渡搬运轨道7,图1中,过渡搬运轨道7位于四个出入口平台1的中间,供四个出入口平台1共用。
过渡搬运平台2是中间过渡的平台,用于车辆在出入口平台1和升降电梯3之间的搬运,此过程基于同一平面上的搬运。过渡搬运平台2与出入口平台1位于同一平面,图1中,四个出入口平台1共用一个过渡搬运平台2。过渡搬运平台2安装有平移总成23并且放在过渡搬运轨道7上,通过平移总成23带动使过渡搬运平台2可以在过渡搬运轨道7上做左右移动。过渡搬运平台2上安装有第二前后移动总成24、第一左右横移总成22和过渡搬运器21。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和第二前后移动总成24的前后轨道相互对应并且匹配。过渡搬运器21架设在第一左右横移总成22的横移轨道222上,通过第一左右横移总成22带动使过渡搬运器21可以在横移轨道222上做左右移动。过渡搬运器21具有可升降的顶板211,顶板211是安装在过渡搬运器21中的升降机212上,通过升降机212可以带动顶板211做升降动作。
升降电梯3是用于将车辆从一定高度搬运到另一高度,此过程是在不同平面上的搬运。升降电梯3安装在过渡搬运轨道7的一端,并且升降电梯3在与过渡搬运平台2不平齐的其它楼层(图1中所示都在地面以下)的侧边安装有进出轨道8,图1中,四个出入口平台1共用一个升降电梯3,升降电梯3也可以根据设计和使用需要增加个数。升降电梯3内安装第二左右横移总成31。
进出平台4也是中间搬运的平台,用于车辆在升降电梯3和停车区之间的搬运,此过程基于同一平面上的搬运。进出平台4安装有进出移动总成43并放在进出轨道8上,通过进出移动总成43带动使进出平台4可以在进出轨道8上做前后移动。进出平台4上安装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和进出搬运器41。进出搬运器41架设在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的横移轨道422上,通过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带动使进出搬运器41可以在横移轨道422上做左右移动。进出搬运器41具有可升降的顶板411,顶板411是安装在进出搬运器41中的升降机412上,通过升降机412可以带动顶板411做升降动作。
停车区是存车的平台,专供停入车库的车辆存放使用。停车区可以根据需要和设计,在同一平面成倍增加,或者在不同平面成倍增加,以扩大停车量,停车区安装在进出轨道8的侧边,图1中,进出轨道8的两个侧边都有停车区5。每一侧的停车区都具有若干停车位5,每个停车位5上安装第四左右横移总成51。第一左右横移总成22、第二左右横移总成31、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和第四左右横移总成51的横移轨道222、311、422和511都是形状大小一样的,这样相互对应和匹配,才使得过渡搬运器21和进出搬运器41的运动平稳、顺利,而且,有利于构件标准化。
控制单元9与升降电梯3、离合总成12、存取盘总成14、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第二前后移动总成24、第一左右横移总成22、第二左右横移总成31、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第四左右横移总成51、平移总成23、进出移动总成43、升降机212和升降机412电连接。出入口平台1、过渡搬运平台2、升降电梯3、进出平台4和停车位5分别安装有传感器(可以是光感器等,属常见构件,图中未示出)与控制单元9连接。
其中,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和第二前后移动总成24都是由各自的前后驱动机构132、242(一般由电机和传动箱组成,也可以是其它提供驱动力的机构,但属于常见结构,图中未详细示出)、前后驱动滚轮133、243和前后轨道131、241组成。前后轨道131安装在出入口平台1上,前后驱动滚轮133安装在前后轨道131上,前后驱动机构132带动前后驱动滚轮133在前后轨道131上滚动时,前后驱动滚轮133可以推动车板11在前后轨道131上移动;同样,前后轨道241安装在过渡搬运平台2上,前后驱动滚轮243安装在前后轨道241上,前后驱动机构242带动前后驱动滚轮243在前后轨道241上滚动,前后驱动滚轮243可以推动车板11在前后轨道241上移动;第二前后移动总成24与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这样,实现了车板11在出入口平台1和过渡搬运平台2之间的移动。为了方便车板11的移动,过渡搬运器21上对应第二前后移动总成24的前后驱动滚轮243位置还安装了前后从动滚轮213。
第一左右横移总成22、第二左右横移总成31、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和第四左右横移总成51都是由横移驱动机构221、421(一般由电机和传动箱组成,也可以是其它提供驱动力的机构,但属于常见结构,图中未详细示出)、横移滚轮223、423和横移轨道222、311、422、511组成。此实施例中,将横移驱动机构221和横移轨道222安装在过渡搬运平台2上,横移滚轮223安装在过渡搬运器21上,横移轨道311安装在升降电梯3上,横移驱动机构421和横移轨道422安装在进出平台4上,横移滚轮423安装在进出搬运器41上,横移轨道511安装在停车位5上,第一左右横移总成22的横移驱动机构221、横移滚轮223和第二左右横移总成31共用,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的横移驱动机构421、横移滚轮423和第四左右横移总成51共用。第二左右横移总成31还包括车板托架312。第四左右横移总成51还带有车板托架512。工作时,横移驱动机构221传动于横移滚轮223从而带动过渡搬运器21在横移轨道222和311上滚动,使带车辆的车板11得以在过渡搬运平台2和升降电梯3上移动;同样,横移驱动机构421传动于横移滚轮423从而带动进出搬运器41在横移轨道311、422和511上滚动,使带车辆的车板11得以在升降电梯3、进出平台4和停车位5上移动。
平移总成23是由平移驱动机构231(一般由电机和传动箱组成,也可以是其它提供驱动力的机构)和平移驱动滚轮232组成。平移驱动机构231和平移驱动滚轮232安装在过渡搬运平台2上,平移驱动机构231带动平移驱动滚轮232在过渡搬运轨道7上滚动,使过渡搬运平台2得以在过渡搬运轨道7上移动。
进出移动总成43是由进出驱动机构431(一般由电机和传动箱组成,也可以是其它提供驱动力的机构)和进出驱动滚轮432组成。进出驱动机构431和进出驱动滚轮432安装在进出平台4上,进出驱动机构431带动进出驱动滚轮432在进出轨道8上滚动,使进出平台4在进出轨道8上移动。
为了方便收藏暂时不使用的车板11和准确取用车板11,此实施例出入口平台1上还安装有离合总成12,离合总成12由离合驱动机构(一般由电机和传动箱组成,也可以是其它提供驱动力的机构,但属于常见结构,图中未示出)和离合滚轮121组成。离合滚轮121安装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的前后轨道131两端,离合滚轮121位于出入口支撑轨道6上,离合总成12的离合驱动机构带动离合滚轮121在出入口支撑轨道6上滚动,使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的两根前后轨道131做离或合动作,为车板11的存取提供让位。出入口平台1的下方形成容纳层叠摆放车板11的收纳空间,此实施例在车板11的底部形成凸粒111或安装胶垫,使层叠摆放的车板11之间留有间隙,避免车板11相互压实,方便取用。存取盘总成14可以采用各种机械手,比如此实施例,存取盘总成14由升降台141、自动取盘叉142和自动升降杆143组成,出入口平台1的下方对应车板11的周边安装自动升降杆143,此实施例有对称的四根自动升降杆143,这样结构最平稳,自动升降杆143可以是由电机带动转动的螺杆(见此实施例)也可以是其他升降结构,自动升降杆143上安装升降台141,升降台141上传感器(常见构件,图中未示出)和自动取盘叉142(由电机或气缸等带动做伸出和缩回动作)。离合总成12、自动升降杆143、传感器和自动取盘叉142也与控制单元9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工作原理如下:
一、控制单元9控制离合总成12带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的前后轨道131在出入口支撑轨道6做离的动作,同时,控制自动升降杆143带动升降台141向下降,当传感器检测到收纳空间里的车板11时,控制自动取盘叉142弹出并叉取一个车板11,再控制自动升降杆143带动升降台141和叉取的车板11一起向上升,到达出入口平台1时,控制离合总成12带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的前后轨道131做合的动作,使车板11架设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的前后轨道131上,完成自动取盘,等待存车使用(卸盘控制顺序相反);
二、存车,将车辆停泊在出入口平台1的车板11上;
三、控制单元9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平移总成23带动过渡搬运平台2左右移动至与出入口平台1对齐,再控制第一前后移动总成13和第二前后移动总成24带动出入口平台1上的车板11前后移动,使车板11到达过渡搬运平台2上并且位于过渡搬运器21的上方,再控制平移总成23带动过渡搬运平台2左右移动至升降电梯3旁边;此时,该出入口平台1上可以再取一个车板11或进一步再停泊一辆汽车,准备存车;
同时,控制升降电梯3升到与过渡搬运平台2平齐的一层;
四、控制过渡搬运器21的升降机212带动过渡搬运器21的顶板211上升,使车板11随之升起,离开第二前后移动总成24的前后轨道241,控制第一左右横移总成22和第二左右横移总成31带动过渡搬运器21和车板11进入升降电梯3,再控制过渡搬运器21的升降机212带动顶板211下降,使车板11随之降落在升降电梯3的车板托架312上,控制第一左右横移总成22和第二左右横移总成31带动过渡搬运器21退出升降电梯3,重新回到过渡搬运平台2;此时,过渡搬运平台2可以再搬运另一辆汽车;
五、控制升降电梯3到某一楼层,同时控制进出移动总成43带动进出平台4移动至升降电梯3旁边;
六、控制第二左右横移总成31和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带动进出搬运器41进入升降电梯3中并位于车板11下方,控制进出搬运器41的升降机412带动进出搬运器41的顶板411上升,使车板11随之升起而离开车板托架312,控制第二左右横移总成31和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带动进出搬运器41和车板11退出升降电梯3而回到进出平台4;此时,升降电梯3可以再搬运另一辆汽车;
七、升降机412下降将车板11及车辆放稳在进出平台4之上。控制进出移动总成43带动进出平台4前进达到某一停车位5,控制进出搬运器41的升降机412带动进出搬运器41的顶板411上升,使车板11升起。随后控制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和第四左右横移总成51带动进出搬运器41和车板11进入停车位5,控制进出搬运器41的升降机412带动顶板411下降,使车板11随之降落在停车位5的车板托架512上,最后控制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和第四左右横移总成51带动进出搬运器41退出停车位5回到进出平台4,即完成停车;此时,进出平台4可以再搬运另一辆汽车;
取车,控制顺序与存车相反,在此不做赘述。整个存车过程大约只要135秒时间,取车过程大约也只要135秒时间。
总结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如下:
一、传统车库的出入口就是升降电梯的电梯口,即只有一个出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出入口是出入口平台1,出入口平台1与升降电梯3分开,中间通过过渡搬运平台2来过渡,这样,一个升降电梯3可以配备多个出入口平台1,往车库里存车时可以通过出入口平台1来实现缓存,往车库外取车时同样可以通过出入口平台1实现预约取车,存取过程不需要长时间等待,存取时间大大缩短,效率提高;
二、本实用新型专门设计了搬运器(包括过渡搬运器21和进出搬运器41),将第一左右横移总成22安装在过渡搬运平台2上,并直接驱动过渡搬运器21,将第三左右横移总成42安装在进出平台4上,并直接驱动进出搬运器41,这样不用受限制于搬运器的尺寸,可以安装更大尺寸更大功率的驱动机构以获取更快的横移速度以缩短运行时间;
本实用新型只在过渡搬运平台2和进出平台4上安装对应的横移驱动机构和搬运器上的滚轮组成左右横移的全部运行机构,停车位、电梯、只需要布置横移轨道,而不需要在每一个停车位5上和电梯3上安装驱动机构,结构更简单,安装精度要求大大降低,工作的可靠性更高,成本也更低;
三、传统板式交换的车库车位上需要布置滚轮以支持车板,搬运时是借助驱动机构对车板及其上方的车辆进行拖动搬运,所以,车板尺寸设计得大,比车身要长,通常为6000mm,抗弯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对车板进行更高处理,车板成本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车板11与过渡搬运器21和进出搬运器41以及对应的左右横移总成分离,过渡搬运器21和进出搬运器41只要托起车板11就可以实现车辆搬运,车板11长度也只要能保证车辆被托住就行,所以,车板11长度大于车辆的轴距,而远远小于车辆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车板11长度在3500mm-4500mm之间(大于轴距),车板11强度高,成本低,不变形;
四、本实用新型的车板11在取车后和存用前的不使用时间段,可以储存在出入口平台1下方,而不必回到停车位5,这样,也大大节约了存取时间。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9)

1.全自动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入口平台、过渡搬运平台、升降电梯、进出平台、停车区、车板和控制单元;
出入口平台上安装有离合总成、第一前后移动总成和存取盘总成;到达出入口平台的车板架设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上,通过第一前后移动总成带动使车板移出或移入出入口平台;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两端安装离合总成,并放在出入口支撑轨道上,通过离合总成带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在出入口支撑轨道上移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一端安装过渡搬运轨道;
过渡搬运平台安装有过渡搬运器、第一左右横移总成、第二前后移动总成和平移总成;过渡搬运平台通过平移总成的平移驱动滚轮放置在过渡搬运轨道上,并通过平移总成带动做左右移动;过渡搬运器架设在第一左右横移总成的横移轨道上,通过第一左右横移总成带动做左右移动;过渡搬运器具有可升降的顶板安装在过渡搬运器中的升降机上,而由升降机带动顶板做升降动作;第一前后移动总成和第二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相互对应并且匹配;
升降电梯安装在过渡搬运轨道的一端,并且升降电梯在与过渡搬运平台不平齐的其它楼层的侧边安装有进出轨道;升降电梯内安装第二左右横移总成,第二左右横移总成带有车板托架;
进出平台上安装有进出搬运器、第三左右横移总成和进出移动总成;进出平台架设在进出轨道上,通过进出移动总成带动做前后移动;进出搬运器放在第三左右横移总成的横移轨道上,通过第三左右横移总成带动做左右移动;进出搬运器具有可升降的顶板安装在进出搬运器中的升降机上,而由升降机带动做升降动作;
停车区布置在进出轨道的侧边,具有若干停车位,每个停车位上安装第四左右横移总成,第四左右横移总成也带有车板托架,第一、二、三、四左右横移总成的横移轨道相互对应并且匹配;
控制单元与升降电梯、离合总成、存取盘总成、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第二前后移动总成、第一左右横移总成、第二左右横移总成、第三左右横移总成、第四左右横移总成、平移总成、进出移动总成、各升降机电连接,出入口平台、过渡搬运平台、升降电梯、进出平台和停车位分别安装有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总成由离合驱动机构和离合滚轮组成;离合滚轮安装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两端,离合滚轮位于出入口支撑轨道上,离合总成的离合驱动机构带动离合滚轮在出入口支撑轨道上滚动,使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两根前后轨道做离或合动作;出入口平台的下方形成容纳层叠摆放车板的收纳空间,出入口平台的下方对应车板的周边安装存取盘总成,存取盘总成由升降台和自动取盘叉组成,升降台、自动取盘叉和升降台上的传感器也与控制单元连接;取车板时,控制单元控制离合总成带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做离动作,同时,控制存取盘总成带动升降台向下降,当传感器检测到收纳空间里的车板时,控制自动取盘叉弹出且叉取车板,再控制存取盘总成带动升降台和叉取的车板向上升至出入口平台,控制离合总成带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做合动作,使车板架设在第一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轨道上,完成自动取盘,存车板控制顺序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的底部形成凸粒或安装胶垫,使层叠摆放车板之间留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后移动总成和第二前后移动总成都是由各自的前后驱动机构、前后驱动滚轮和前后轨道组成,前后轨道安装在出入口平台和过渡搬运平台上,前后驱动滚轮安装在前后轨道上,前后驱动机构带动前后驱动滚轮在前后轨道上滚动,使车板在前后轨道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搬运器上对应第二前后移动总成的前后驱动滚轮位置还安装了前后从动滚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右横移总成、第二左右横移总成、第三左右横移总成和第四左右横移总成都是由横移驱动机构、横移滚轮和横移轨道组成,横移轨道安装在过渡搬运平台、升降电梯、进出平台和停车位上,横移滚轮安装在过渡搬运器和进出搬运器上,横移驱动机构安装在过渡搬运平台和进出平台上并连接横移滚轮,横移驱动机构传动于横移滚轮带动过渡搬运器和进出搬运器在横移轨道上滚动,使过渡搬运器在过渡搬运平台和升降电梯上移动,进出搬运器在升降电梯、进出平台和停车位上横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总成是由平移驱动机构和平移驱动滚轮组成,平移驱动机构和平移驱动滚轮安装在过渡搬运平台上,平移驱动机构带动平移驱动滚轮在过渡搬运轨道上滚动,使过渡搬运平台在过渡搬运轨道上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移动总成是由进出驱动机构和进出驱动滚轮组成,进出驱动机构和进出驱动滚轮安装在进出平台上,进出驱动机构带动进出驱动滚轮在进出轨道上滚动,使进出平台在进出轨道上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是断面弯折的型材,具有中间拱起段、左右轮凹槽和左右加强边;车板的长度大于车辆的轴距而小于车辆的长度。
CN201521016582.9U 2015-12-09 2015-12-09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30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6582.9U CN205330235U (zh) 2015-12-09 2015-12-09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6582.9U CN205330235U (zh) 2015-12-09 2015-12-09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0235U true CN205330235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212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658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30235U (zh) 2015-12-09 2015-12-09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02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1841A (zh) * 2015-12-09 2016-03-23 厦门市华尔曼泊车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CN107939121A (zh) * 2017-12-07 2018-04-20 沈阳清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建单元组合式立体车库及其组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1841A (zh) * 2015-12-09 2016-03-23 厦门市华尔曼泊车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CN107939121A (zh) * 2017-12-07 2018-04-20 沈阳清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建单元组合式立体车库及其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05033A (zh) 用于车辆的自动停泊系统
CN108086751A (zh) 并行运行巷道堆垛立体车库
CN105421841A (zh)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CN204728779U (zh) 一种地上地下一体式立体车库
CN108049669A (zh) 一种自行车立体车库系统
CN109208979A (zh) 一种仓储式平面移动类机械式立体车库
CN205330235U (zh)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CN108086743A (zh) 一种升降回转装置
CN100523413C (zh) 单巷道外置井道分层搬运滚道存放型机械式停车系统
CN108412273B (zh) 一种动态转移式存取车方法
CN105781182A (zh) 一种设置在十字路口的塔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
CN1327097C (zh) 单层搬运器的双车位滚道存放停车设备
CN207131138U (zh) 一种具有多个出入口可同时存取车的新型机械式停车库
CN203716574U (zh) 一种地下多层升降机侧置式停车设备
CN103643823B (zh) 一种地下多层升降机侧置式停车设备
CN107587759A (zh) 一种用于密集存储的机器人停车库车位排布和路径规划
CN204262219U (zh) 底盖自动卸料机构
CN106639426B (zh) 一种机械式停车库载车板的拆码垛设备及工艺
CN205370062U (zh) 一种立体车库
CN107587766A (zh) 一种双升降系统立体车库
CN212336854U (zh) 一种跨运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
CN104047451A (zh) 一种设置在十字路口的塔式立体车库
CN211422006U (zh) 一种单层立式停车装置
CN100523414C (zh) 单巷道内置井道分层搬运滚道存放型机械式停车系统
CN106968495A (zh) 二列n排外驱套筒轮形车轮式组合平面无人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