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29544U -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29544U
CN205329544U CN201620003845.0U CN201620003845U CN205329544U CN 205329544 U CN205329544 U CN 205329544U CN 201620003845 U CN201620003845 U CN 201620003845U CN 205329544 U CN205329544 U CN 205329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king
horizontal bridge
bridge
walking dolly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38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东
赵万顺
吴翔
徐忠人
陈守军
许德智
应明凤
高万超
潘俊
赵禹
王一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Zhendong Power Devices &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Zhendong Power Devices &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Zhendong Power Devices &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Zhendong Power Devices &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038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29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29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2954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涉及送变电架线施工领域。包括设置在高铁两侧并相对设置的主梁架和辅梁架;所述主梁架包括两根主立柱,所述辅梁架包括两根辅立柱。同侧的主立柱和辅立柱上均支撑有可转动的水平跨梁,两根水平跨梁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连接有多个行走小车,相邻两个行走小车之间均通过连接绳连接为一体,行走小车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杆;水平跨梁上安装有驱动水平跨梁下方行走小车沿行走轨道向一侧收拢和伸展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架设施工便捷、性能可靠,费用低廉。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变电架线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不断加速,特高压交流线路长度越来越长,所经区域与铁路交叉跨越来越多。尤其是跨越高铁施工时,行车速度快、发车密度大、且高铁线采用全封闭、全立交设计,白天高铁运行期间铁路部门要求禁止施工,只能在夜间天窗时段作业,作业时间短,安全性要求高,施工技术难度大。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逐步建成,特高压输电线路跨越高铁施工将成为常态化。高铁跨越施工需要更安全、更可靠、效率更高的设备,能够实施不停运跨越高铁线路方案,解决不停运跨越高铁线路的难题。
由于在铁路上方搭建遮蔽铁路的保护装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其一,是搭建施工技术难度大;其二,是铁路上方根本不容许有施工人员进入;其三,是搭设时间长,一个天窗点不能架设完成的话还必须在天窗点内拆除,让铁路通车。否则铁路就将停运。所以种种原因,使得钢结构跨越架的设计制造一直不能实现。
目前,电力线跨越铁道通常采用索道式跨越架。就是在铁道两侧各搭设一组架体,在两组架体之间用两根柔索平行连接。在两根平行柔索之间布置吊杆或网杆,以抵挡铁路上方可能掉入的导线、钢绞线或其他顺跨越桥方向的长形连接附件。
使用索道式跨越架有诸多不便之处:其一,柔索如何跨过铁路。施工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直升机、动力伞先牵两根重量较轻的导引绳跨过铁路,再用牵引绳牵引柔索过铁路,再拉网封路。这种方案不但麻烦而且动用直升机、动力伞,价格昂贵。其二,柔索式跨越架的主承力件是柔索,自重就会产生弧垂,受力后弧垂加剧。就会影响落线到接触线或电力线的安全距离。因此架体就需要搭得很高。其三,柔索对支架体有单侧作用力,为了满足稳定性的要求架体就会搭得很厚很大。也使成本加大,搭设难度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该桥面系统能够保证在一个天窗点内完成主支撑架跨梁旋转,与辅支撑架完成对接;再将主支撑架侧的桥面吊杆通过行走小车铺设到辅支撑架侧,完成对高铁的遮蔽。这样,大大缩短跨越设备的搭建施工时间,避免高铁停运,并且结构简单、施工便捷、性能可靠。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高铁两侧并相对设置的主梁架和辅梁架;所述主梁架包括两根主立柱,两根主立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主承力梁,所述辅梁架包括两根辅立柱,两根辅立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主承力梁;
同侧的主立柱和辅立柱上均支撑有水平跨梁,所述水平跨梁的一端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对应主立柱的顶端,水平跨梁的另一端可分离地连接在对应辅立柱的顶端,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水平跨梁的相对端通过平衡梁连接有配重块;
两根水平跨梁的底部沿水平跨梁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上均连接有多个沿行走轨道位移的行走小车,每个行走轨道上相邻两个行走小车之间均通过连接绳连接为一体,两根水平跨梁下端的行走小车依次一一对应并且对应的两个行走小车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杆;
水平跨梁上安装有驱动水平跨梁两侧行走小车沿行走轨道向一侧收拢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驱动行走小车沿行走轨道伸展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水平跨梁左端的第一绞车以及第一导向转角滑车,第一绞车上盘绕有第一导引绳,第一导引绳的一端经第一导向转角滑车再从左向右依次穿过其中一侧水平跨梁底部的行走小车并与位于最右端的行走小车固定;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水平跨梁右端的第二绞车以及第二导向转角滑车,所述第二绞车上盘绕有第二导引绳,第二导引绳经第二导向转角滑车与其中一侧水平跨梁位于最右端的行走小车连接。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主立柱顶端的回转支撑,所述主立柱上安装有驱动回转支撑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回转支撑上连接有连接座,所述桅杆连接在连接座的上端,所述水平跨梁与连接座的一端连接,配重块通过平衡梁连接在连接座的另一端。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依次连接第一减速装置、离合装置、第二减速装置后与回转支撑连接。
施工时可以先将两侧的主梁架和辅梁架分别在铁路两侧组装完成,并将水平跨梁分别连接在两架主立柱的顶端,待到高铁运行天窗点时,通过旋转机构快速将水平跨梁的另一端递送到对应辅立柱的顶端与其连接。
高铁跨越设备的两根水平跨梁布置好以后,只需要驱动第二绞车,带动两侧小车向右侧伸展,使支撑横杆从左向右平铺在两侧水平跨梁之间形成用于支撑导线的桥面;收拢时,驱动第一绞车,驱动两侧行走小车向左端收拢。
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钢结构跨梁迅速跨越高速铁路,快速完成主梁架与辅梁架组装,形成双门形钢性跨越桥,对高铁形成遮蔽式保护,避免展放导线时高铁停运;同时在两根水平跨梁旋转时可以很方便地各带一根封网导引绳和一根导线牵引绳过铁路,简化施工程序;并且跨越设备结构简单、架设施工便捷、性能可靠,费用低廉。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绞车带动横杆从左向右快速铺设在两根水平跨梁之间形成跨越桥面,跨越桥面的挡横杆与待展放导线相互垂直,可以有效地阻止导线下落,保证架线施工时铁路的安全,可以使铁路运营与施工放线交叉进行。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高铁跨越设备在高铁的天窗点架设完成,架线施工与高铁正常运行同步进行,大大地提高了送变电建设系统和铁路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安全可靠。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高铁两侧并相对设置的主梁架1和辅梁架2;主梁架1包括两根主立柱3,两根主立柱3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主承力梁4,辅梁架2包括两根辅立柱5,两根辅立柱5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主承力梁6。
同侧的主立柱3和辅立柱5上均支撑有水平跨梁7,水平跨梁7的一端通过旋转机构8连接在对应主立柱3的顶端,水平跨梁7的另一端可分离地连接在对应辅立柱5的顶端,
旋转机构8包括安装在主立柱3顶端的回转支撑9,主立柱3上安装有驱动回转支撑9转动的驱动机构,回转支撑9上连接有连接座10,连接座10的上端连接有桅杆11,水平跨梁7与连接座10的一端连接,连接座10的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12。
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依次连接第一减速装置14、离合装置15、第二减速装置16后与回转支撑9连接。
两根水平跨梁7的底部沿水平跨梁7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行走轨道17,行走轨道17上均连接有多个沿行走轨道位移的行走小车18,每个行走轨道17上相邻两个行走小车18之间均通过连接绳19连接为一体,两根水平跨梁7下端的行走小车18依次一一对应并且对应的两个行走小车18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杆20,支撑横杆20的两端分别通过链条21连接在对应行走小车18的下端。
水平跨梁7上安装有驱动水平跨梁7两侧行走小车18沿行走轨道17向一侧收拢的第一驱动装置22以及驱动行走小车18沿行走轨道17伸展的第二驱动机构23。
第一驱动装置22包括安装在水平跨梁7左端的第一绞车24以及第一导向转角滑车25,第一绞车上盘绕有第一导引绳26,第一导引绳26的一端经第一导向转角滑车25再从左向右依次穿过其中一侧水平跨梁7底部的行走小车18并与位于最右端的行走小车18固定。
第二驱动装置23包括安装在水平跨梁7右端的第二绞车27以及第二导向转角滑车28,第二绞车27上盘绕有第二导引绳29,第二导引绳29经第二导向转角滑车28与其中一侧水平跨梁7位于最右端的行走小车18连接。

Claims (4)

1.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高铁两侧并相对设置的主梁架和辅梁架;所述主梁架包括两根主立柱,两根主立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主承力梁,所述辅梁架包括两根辅立柱,两根辅立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主承力梁;
同侧的主立柱和辅立柱上均支撑有水平跨梁,所述主梁架的一端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对应主立柱的顶端,水平跨梁的另一端可分离地连接在对应辅立柱的顶端,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水平跨梁的相对端通过平衡梁连接有配重块;
两根水平跨梁的底部沿水平跨梁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上均连接有多个沿行走轨道位移的行走小车,每个行走轨道上相邻两个行走小车之间均通过连接绳连接为一体,两根水平跨梁下端的行走小车依次一一对应并且对应的两个行走小车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杆;
水平跨梁上安装有驱动水平跨梁下方行走小车沿行走轨道向一侧收拢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驱动行走小车沿行走轨道伸展的第二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水平跨梁左端的第一绞车以及第一导向转角滑车,第一绞车上盘绕有第一导引绳,第一导引绳的一端经第一导向转角滑车再从左向右依次穿过其中一侧水平跨梁底部的行走小车并与位于最右端的行走小车固定;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水平跨梁右端的第二绞车以及第二导向转角滑车,所述第二绞车上盘绕有第二导引绳,第二导引绳经第二导向转角滑车与其中一侧水平跨梁位于最右端的行走小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主立柱顶端的回转支撑,所述主立柱上安装有驱动回转支撑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回转支撑上连接有连接座,所述桅杆连接在连接座的上端,所述水平跨梁与连接座的一端连接,配重块通过平衡梁连接在连接座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依次连接第一减速装置、离合装置、第二减速装置后与回转支撑连接。
CN201620003845.0U 2016-01-06 2016-01-06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29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3845.0U CN205329544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3845.0U CN205329544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29544U true CN205329544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209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3845.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29544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295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4155A (zh) * 2016-01-06 2016-04-13 扬州市振东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4155A (zh) * 2016-01-06 2016-04-13 扬州市振东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CN105484155B (zh) * 2016-01-06 2017-05-24 扬州市振东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16096B (zh) 门架型平交道口移动式电车线
CN105347188B (zh) 起重小车牵引式拱形桥式起重机
CN202012047U (zh) 塔架钢绞线斜拉扣挂系统
CN105236277A (zh) 全自动带电封网车及其封网方法
CN202751338U (zh) 轨道式悬挂吊篮
CN205355673U (zh)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的跨梁旋转机构
CN105484155B (zh)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CN201408948Y (zh) 可调节高度升降跨越架线装置
CN205954489U (zh) 桥梁上跨营业线现浇空间钢构施工防护移动支架
CN205329544U (zh)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CN205346676U (zh)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的跨梁变幅旋转机构
CN207091932U (zh) 一种空中无轨架设悬索桥加劲梁的设备
CN105480873B (zh)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的跨梁变幅旋转机构
CN105470862B (zh) 不停运高铁跨越施工设备
CN202449759U (zh) 一种可防雷的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CN105552776B (zh) 新型不停运跨高铁施工方法
CN201914860U (zh) 大跨度陡峭地形风电设备索道运输系统
CN204161916U (zh) 砂芯立体库
CN204185775U (zh) 一种双线往复门架式大循环牵引系统
CN203246988U (zh) 具有双轿顶返绳轮的轿厢曳引系统
CN202390106U (zh) 一种易维修的吊钩门式起重机
CN203632094U (zh) 防跳线的架线跨越架
CN107947017B (zh) ±1100kV线路施工用带电线路跨越架及其架设方法
CN203806977U (zh) 钢丝绳缠绕机构
CN203734215U (zh) 架空放缆牵引车及其专用提升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