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13759U - 交络形成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交络形成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13759U
CN205313759U CN201520839969.8U CN201520839969U CN205313759U CN 205313759 U CN205313759 U CN 205313759U CN 201520839969 U CN201520839969 U CN 201520839969U CN 205313759 U CN205313759 U CN 205313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
motion
wall
pai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99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野亮
山本静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sa Yarn Guid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sa Yarn Guid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sa Yarn Guid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sa Yarn Guid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399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13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13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13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就压缩空气的使用流量而言的交络形成处理的效率。交络形成处理装置的通路形成部件(30)具有丝束通路(32)和空气喷射孔(34)。丝束通路呈隧道状,由沿作为丝束之运动方向的沿丝束运动方向(M)延伸的第1槽部(42)和第2槽部(52)对接形成。第1槽部具有一对第1肋壁(44)和第1底壁(46),一对第1肋壁相互平行且相向,第1底壁呈平面状,与两第1肋壁相连。第1槽部的槽深在上游部及中游部沿着丝束运动方向保持一定,在下游部朝着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深。第1槽部的槽宽在上游部朝着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宽,在中游部和下游部沿着丝束运动方向保持一定。第2槽部具有上游部和下游部对称的结构。

Description

交络形成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络形成处理装置(interlacingapparatus)。
背景技术
在合成纤维的制造工序中,会对包括多根单丝(单纤维)的丝束实施交络形成处理,以增加丝束的抱合性。在该交络形成处理中,通过向沿一个方向运动(行进)的丝束吹送压缩空气,来沿着丝束的运动方向使丝束上形成交络部和开纤部,其中,在交络部,多根单丝相互缠绕,在开纤部,多根单丝不相互缠绕(参照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227711号)。通过对丝束实施交络形成处理,有利于丝束的卷绕等后续工序的作业。
在上述交络形成处理中,就压缩空气的使用流量(消耗量)而言,为了提高交络形成处理的效率,例如最好能够在降低向丝束吹送的压缩空气的使用流量的基础上,形成与现有技术中同样的交络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就压缩空气的使用流量而言,提高交络形成处理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交络形成处理装置具有丝束通路、空气喷射孔和空气喷射机构,其中,丝束沿作为单向运动方向的丝束运动方向运动时通过丝束通路,空气喷射孔朝丝束通路开口,空气喷射机构从空气喷射孔向通过丝束通路的丝束喷射空气,丝束受到从空气喷射孔喷射出的空气的作用,在丝束上形成交络,丝束通路由沿丝束运动方向延伸且相互面对的第1槽部和第2槽部对接形成,呈隧道状,并且,丝束通路从丝束运动方向的上游侧开始依次具有上游部、中游部和下游部。第1槽部具有一对第1肋壁和第1底壁,其中,一对第1肋壁相互平行配置且相向,第1底壁呈平面状,与两第1肋壁相连,在上游部,作为该第1槽部之槽深的第1槽深沿着丝束运动方向保持一定,并且,两第1肋壁之间的间隔朝着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宽,在中游部,第1槽深沿着丝束运动方向保持一定,并且,两第1肋壁之间的间隔沿着丝束运动方向保持一定,在下游部,第1槽深朝着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深,并且,两第1肋壁之间的间隔保持一定。第2槽部具有第2肋壁和第2底壁,第2肋壁具有一对斜壁和一对延长壁,第2底壁与一对斜壁相连,并且向与第2槽部开口方向、即第2槽部的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其中,上述一对斜壁相向设置且以朝着第2槽部开口方向相互扩开的倾斜角度来设置,一对延长壁分别从两斜壁向第2槽部开口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配置,在上游部,第2肋壁由斜壁和延长壁构成,并且,延长壁的延伸尺寸朝着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小,由此作为第2槽部之槽深的第2槽深在上游部朝着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浅,在中游部,第2肋壁由斜壁构成,并且,第2槽深沿着丝束运动方向保持一定,且第2底壁上形成有空气喷射孔,在下游部,第2肋壁由斜壁和延长壁构成,并且,延长壁的延伸尺寸朝着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大,从而在下游部,第2槽深朝着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深。
采用本实用新型,就压缩空气的使用流量而言,能够提高交络形成处理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优选采用如下结构:第1槽部的两第1肋壁和第2槽部的两第2肋壁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位置,一对所述第1肋壁中的一个和一对所述第2肋壁中的一个位于第1区域,一对所述第1肋壁中的另一个和一对所述第2肋壁中的另一个位于第2区域,一个第1肋壁和一个第2肋壁之间形成有狭缝,该狭缝沿着丝束运动方向设置,使丝束通路和交络形成处理装置的外部空间相连通,另一个第1肋壁和另一个第2肋壁之间形成有整流凹部,该整流凹部沿着丝束运动方向设置,且与上述狭缝相向。
采用该结构,通过在丝束通路的两肋相向地设置狭缝和整流凹部,能够使气流在两肋间均等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的纤维制造装置的模式说明图。
图2是图1的II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3的IV-IV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通路形成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5的VI-VI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6的XII-XII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图8是沿图6的XIII-XIII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图9是沿图6的IX-IX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图10是沿图6的X-X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图11是沿图6的XI-XI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图12是从形成有第1槽部的一侧观看时,第1整流板的立体图。
图13是从形成有第1槽部的一侧观看时,第1整流板的俯视图。
图14是从形成有第2槽部的一侧观看时,第2整流板的立体图。
图15是从形成有第2槽部的一侧观看时,第2整流板的俯视图。
图16是现有技术中的通路形成部件的侧视图。
图17是沿图16的XVII-XVII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18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与图16、图17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在交络形成处理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的比较结果。
图19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与图16、图17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在交络形成处理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的比较结果。
图20是现有技术中的通路形成部件的剖视图。
图21是沿图20的XXI-XXI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22是从图20的XXII箭头方向观看时,现有技术中的通路形成部件的俯视图。
图23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与图20~2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在交络形成处理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的比较结果。
图24是在不同于图23的条件下,在交络形成处理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的比较结果。
图25是在不同于图23、图24的条件下,在交络形成处理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的比较结果。
图26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与图20~2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在交络形成处理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的比较结果。
图27是在不同于图26的条件下,在交络形成处理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的比较结果。
图28是在不同于图26、图27的条件下,对在交络形成处理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的比较结果。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路形成部件的立体图。
图30是沿图29的XXX-XXX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31是沿图30的XXXI-XXXI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图32是沿图30的XXXII-XXXII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图33是沿图30的XXXIII-XXXIII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图34是沿图30的XXXIV-XXXIV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图35是沿图30的XXXV-XXXV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整流板从形成有第1槽部的一侧观看时的立体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整流板从形成有第2槽部的一侧观看时的立体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路形成部件的立体图。
图39是沿图38的XXXIX-XXXIX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40是沿图39的XXXX-XXXX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图41是沿图39的XXXXI-XXXXI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图42是沿图39的XXXXII-XXXXII箭头方向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a、20b:交络形成处理装置;30、130、230:通路形成部件;32、132:丝束通路;32a:上游部;32b:中游部;32c:下游部;34:空气喷射孔;36、136:整流凹部;38:狭缝;40、140:第1整流板;42、142:第1槽部;44:第1肋壁;44a、44b、44c:第1槽宽;46:第1底壁;46a、46b、46c:第1槽深;50、150:第2整流板;52、152:第2槽部;53:斜壁;54:第2肋壁;54a、54b、54c:第2槽宽;55、55a:延长壁;56:第2底壁;56a、56b、56c:第2槽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纤维制造装置11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20b。该纤维制造装置11具有纺丝喷嘴13、喷油嘴16、多个引导部14、导丝辊15a、15b、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20b以及绕线机19等。纤维制造装置11将作为纤维原料的聚合物融化,从纺线喷嘴13喷出而形成丝束Y,并使丝束Y冷却固化。另外,纤维制造装置11利用多个引导部14等来引导丝束Y,最终用绕线机19对该丝束Y进行卷绕工序。在该纤维制造装置11中,固化后的丝束Y首先通过喷油嘴16。喷油嘴16对丝束Y进行引导,并且,为了在后续工序中减少对丝束Y的损伤且使丝束Y更容易聚集,喷油嘴16使丝束Y附着含有润滑剂等的油剂。之后,由转速不同的导丝辊15a、15b对丝束Y进行拉伸,然后,由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20b向丝束Y吹送压缩空气,以对该丝束Y实施交络处理,之后,对该丝束Y进行卷绕工序。
如图2的放大图所示,在通过喷油嘴16之前,多束丝束Y呈分散状态运动。然后,这些丝束Y在通过喷油嘴16之后,聚集在一起而被引导到后续工序。之后,各丝束Y在通过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20b的过程中,再次呈分散状态,被实施交络处理。图3中示出了丝束Y在通过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20b时的状态。
图1中所示的2个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20b具有相同的结构。下面,对其中一个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进行说明,而省略对另一个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b的重复说明。如图3所示,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由壳部件21和安装在该壳部件21上的后述的各种部件构成。丝束Y在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中沿着作为一个运动方向的丝束运动方向M运动。多束丝束Y沿左右方向并列而运动。另外,在各图中,在坐标中标注表示丝束运动方向的符号。丝束运动方向M、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相互间垂直相交。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丝束运动方向M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简称为上游侧及下游侧。
如图3所示,壳部件21大致呈矩形,由主壳体21a和安装在该主壳体21a上的侧板21b构成。如图4所示,壳部件21的内部形成有空气供给路(气道)22,该空气供给路22沿左右方向贯通该壳部件21。空气供给路22的一个端部被填塞,空气不能够流出。空气供给路22的另一个端部借助于连通部件22与未图示的空气喷射装置(空气喷射机构)相连。由空气喷射装置供应给空气供给路22的压缩空气通过多个分岔通路23,被供应给后述的各空气喷射孔34。
如图3所示,壳部件21的外部上安装着一对引导壁25a、25b、引导棒28以及通路形成部件30。两引导壁25a、25b分别固定在壳部件21的上游侧的端部和下游侧的端部。两引导壁25a、25b由壳部件21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且两引导壁25a、25b相向。两引导壁25a、25b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分别设有多个U字栅26。这些U字栅26分别具有槽部26a(参照图4),丝束Y在运动时通过该槽部26a。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两引导壁25a、25b上各设有8个槽部26a。引导壁25a上的各槽部26a分别与引导壁25b上的各槽部26a相向。以下,将相向的槽部26a(引导壁25a的一个槽部26a和与其相向的引导壁25b的一个槽部26a)称为一对槽部。
如图3所示,引导部28借助于臂部件27安装在壳部件21上。引导棒28位于下游侧的引导壁25b的下游侧。引导棒28在与各U字栅26相对应的高度沿左右方向延伸。引导棒28起到将沿丝束运动方向M运动的各丝束Y向下游侧引导的作用。
如图3、4所示,通路形成部件30在壳部件21的上表面上配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通路形成部件30设有4个。各通路形成部件30位于上游侧和下游侧的U字栅26之间,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各通路形成部件30如后述的详细说明那样,具有沿丝束运动方向M延伸的丝束通路(丝道)32。各通路形成部件30的丝束通路32分别与相应的一对槽部位于同一直线上。而且,各丝束Y在相应的直线上沿丝束运动方向M通过丝束通路32及一对槽部。另外,通路形成部件30的个数不局限于4个,可以是任意个数。槽部26a相应于丝束通路32的个数来设置。
参照图5~15来说明通路形成部件30。另外,图5~15中省略了丝束Y。如图5所示,通路形成部件30沿丝束运动方向M延伸,其长度方向与丝束运动方向M一致,其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如图6、9所示,通路形成部件30具有丝束通路32和空气喷射孔34,其中,丝束沿着丝束运动方向M通过丝束通路32,空气喷射口34朝丝束通路32开口。
如图5~11所示,通路形成部件30由2个整流板40、50合在一起构成。第1整流板40位于上方侧。第2整流板50位于下方侧。另外,通路形成部件30具有左右对称的结构,其中设有2个并列的丝束通路32。
如图12、13所示,第1整流板40上形成有2个并列的第1槽部42,该第1槽部42沿着丝束运动方向M延伸。两第1槽部42分别形成在第1中央突条部47与一对第1侧突条部48之间,其中,第1中央突条部47沿着丝束运动方向M延伸,一对第1侧突条部48位于该第1中央突条部47的左右两侧。如图7~11所示,第1中央突条部47以及两第1侧突条部48的顶部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另外,第1假想平面IP1是延长第1侧突条部48的顶部上表面后得到的假想平面,图7~11中以单点划线表示。
如图14、15所示,第2整流板50上形成有2个并列的第2槽部52,该第2槽部52沿丝束运动方向M延伸。两第2槽部52分别形成在第2中央突条部57与一对第2侧突条部58之间,其中,第2中央突条部57沿着丝束运动方向M延伸,一对第2侧突条部58位于该第2中央突条部57的左右两侧。如图7~11所示,第2中央突条部57的顶部上表面比两第2侧突条部58的顶部上表面向上方突出。该第2中央突条部57的突出使得,第2槽部52的靠第2中央突条部57一侧的侧壁上形成了凹部形成壁51,该凹部形成壁51超过后述的假想平面IP2向上方(第2槽部52的开口方向)延伸。凹部形成壁51向第2槽部52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扩展。凹部形成壁51从第2槽部52的上游端一直形成到下游端。另外,第2假想平面IP2是延长第2侧突条部58的顶部上表面后得到的假想平面,图7~11中以双点划线表示。
如图7~11所示,两整流板40、50的中央突条部47、57相向,并且,两中央突条部47、57左右两侧的槽部42、52相向,另外,两整流板40、50的侧突条部48、58相向。两假想平面IP1、IP2相互平行。两中央突条部47、57例如通过螺栓相互结合在一起。另外,第1中央突条部47具有与第2中央突条部57相向的中央相向部47a和位于靠第2槽部52一侧的中央靠槽侧部47b。另外,第1侧突条部48具有与第2侧突条部58相向的侧相向部48a和位于靠第2槽部52一侧的侧靠槽侧部48b。中央靠槽侧部47b和侧靠槽侧部48b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致一致。而且,位于两靠槽侧部47b、48b之间的第1槽部42的宽度方向中央与第2槽部52的宽度方向中央一致。第1槽部42与第2槽部52对接,且两靠槽侧部47b、48b与第2槽部52相向,从而,丝束通路32形成为隧道状(参照图6~11)。后面会对丝束通路32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中央靠槽侧部47b及侧靠槽侧部48b的宽度尺寸如图7~11所示,在保持相互一致的状态下,沿丝束运动方向M发生变化。
如图7~11所示,两整流板40、50中,第1中央突条部47的中央相向部47a和第2中央突条部57相接触。而且,在第2中央突条部57的两肋,由中央靠槽侧部47b和凹部形成壁51形成整流凹部36。整流凹部36是形成在第2假想平面IP2上方(第2槽部的开口方向)侧的凹部,向第2槽部52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凹陷。整流凹部36位于丝束通路3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从丝束通路32的上游端一直形成到下游端。
如图7~11所示,两整流板40、50中,第1侧突条部48的侧相向部48a和第2侧突条部58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是从丝束通路32的上游端一直形成到下游端的狭缝38。狭缝38使丝束通路32和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图1)的外部空间连通。能够通过该狭缝38将图1所示丝束Y插入到丝束通路32。另外,狭缝38与整流凹部36相向设置。即,丝束通路3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具有整流凹部36,另一侧具有狭缝38。
如图6所示,丝束通路32自上游侧开始依次具有上游部32a、中游部32b和下游部32c。下面,对丝束通路32的形状进行说明,在该说明中,分第1槽部42和第2槽部52两部分,按从上游侧开始的顺序进行说明。另外,左右侧的丝束通路32具有相同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第1槽深是第1槽部42的槽深,指后述的第1底壁46和第1假想平面IP1之间的距离。第1槽宽是第1槽部42的槽宽,指第1假想平面IP1上后述的两第1肋壁44之间的间隔。第2槽深是第2槽部52的槽深,指后述的第2底壁56和第2假想平面IP2之间的距离。第2槽宽是第2槽部52的槽宽,指第2假想平面IP2上后述的两第2肋壁54之间的间隔。
如图6~11所示,第1槽部42具有:一对第1肋壁44,二者相互平行配置,且相向;第1底壁46,其呈平面状,与两第1肋壁44相连。如图6~8所示,在上游部32a,第1槽深46a沿丝束运动方向M保持一定。另外,在上游部32a,如图13所示,第1槽宽44a朝着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宽。在中游部32b,如图6、9所示,第1槽深46b沿丝束运动方向M大致保持一定。另外,在中游部32b,如图13所示,第1槽宽44b沿丝束运动方向M大致保持一定。在中游部32b和上游部32a之间的边界部分,两第1槽深46a、46b一致,另外,两第1槽宽44a、44b也一致。在下游部32c,如图6、10、11所示,第1槽深46c朝着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深。另外,在下游部32c,如图13所示,第1槽宽44c沿丝束运动方向M大致保持一定。在下游部32c和中游部32b之间的边界部分,两第1槽深46b、46c一致,另外,两第1槽宽44b、44c也一致。另外,在第1槽部42的上游端和下游端,第1底壁46逐渐向上方(与第1槽部42的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扩展(参照图6),且两第1肋壁44逐渐向第1槽部42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扩展(参照图13)。
如图6~11所示,第2槽部52具有第2肋壁54和第2底壁56。第2肋壁54具有一对斜壁53和一对延长壁55(图7、11),其中,一对斜壁53相向配置,以朝着上方逐渐向第2槽部52的宽度方向上的外方扩展的倾斜角度倾斜设置。另外,一对斜壁53从丝束通路32的上游端一直连续到下游端。斜壁53的倾斜角度θ1(参照图7)沿丝束运动方向M大致保持一定。一对延长壁55断续设置,分为设置在丝束通路32的上游部32a的部分和设置在丝束通路32的下游部32c的部分。第2底壁56与一对斜壁53相连,并且,向下方(与第2槽部52的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呈抛物线状弯曲。详细地如图7所示,第2底壁是第2槽部的向下方弯曲的部分,斜壁53是以倾斜角度θ1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延长壁55是斜壁53和第2假想平面IP2之间的部分。上述凹部形成壁51是超过假想平面IP2向上方延伸的部分。
对第2槽部52的位于上游部32a的部分进行说明。在上游部32a,如图6~8所示,第2肋壁54具有斜壁53和延长壁55。延长壁55从丝束通路32的上游端一直延伸到规定位置。延长壁55向上方延伸的尺寸朝着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小,最终变为零(即,无延长壁55)。由此,在上游部32a,第2槽深56a朝着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浅。如图15所示,在设有延长壁55的范围内,上游部32a的第2槽宽54a大致保持一定,在未设有延长壁55的范围内,上游部32a的第2槽宽54a朝着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窄。图15中,以粗实线表示设有延长壁55的范围。
对第2槽部52的位于中游部32b的部分进行说明。在中游部32b,如图6、9所示,第2肋壁54仅由第2斜壁53构成,未设有延长壁55。中游部32b的第2槽深56b沿丝束运动方向M大致保持一定。另外,如图15所示,中游部32b的第2槽宽54b沿丝束运动方向M大致保持一定。在中游部32b和上游部32a之间的边界部分,两第2槽深56a、56b一致,另外,两第2槽宽54a、54b也一致。在中游部32b,如图6、9所示,第2底壁56上设有空气喷射孔34。空气喷射孔34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第2整流板50,与丝束通路32连通。空气喷射孔34朝着上方逐渐向下游侧稍微倾斜。
对第2槽部52的位于下游部32c的部分进行说明。如图6、15所示,第2槽部52在下游部32c的结构与在上游部32a的的结构对称。在下游部32c,如图6、10、11所示,第2肋壁54具有斜壁53和延长壁55。延长壁55沿着丝束运动方向M从规定位置一致延伸到丝束通路32的下游端。延长壁55向上方延伸的尺寸朝着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大。由此,在下游部32c,第2槽深56c朝着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深。另外,如图15所示,下游部32c的第2槽宽54c在未设有延长壁55的范围内,朝着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宽,下游部32c的第2槽宽54c在设有延长壁55的范围内,保持一定。在下游部32c和中游部32b之间的边界部分,两第2槽深56b、56c一致,另外,两第2槽宽54b、54c也一致。
在第2槽部52的上游端和下游端,第2底壁56向下方(与第2槽部52的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扩展(参照图6),且两第2肋壁54向第2槽部52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扩展(参照图15)。
在上面说明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中,空气供给装置(参照上述)所供应的空气被通过空气喷射孔34向通过丝束通路32的丝束喷射。丝束Y受到来自空气喷射孔34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从而沿着丝束运动方向M在丝束Y上隔开间隔形成交络部。
下面,对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和作为现有交络形成处理装置的现有制品A(参照图16、17),在交络形成处理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在图16、17中,省略了壳部件等,而仅示出了通路形成部件300。现有制品A的通路形成部件300中,由上板302的下表面和下板304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丝束通路308。丝束通路308的左右两侧敞开。另外,两板302、304由结合部件306固定在一起。空气喷射孔310贯通下板304设有2个。
图18、19是对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和现有制品A在交络形成处理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的比较结果。图18表示就供给空气压力而言的平均交络数量。图19表示就空气使用流量而言的平均交络数量。另外,交络数量是单位长度(图18、19中为1米)的丝束上形成的交络部的数量。平均交络数量是多个实验结果的平均值。图18、19中,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的标记为研发制品。
如图18所示,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中就各供给空气压力而言的平均交络数量比现有制品A中大。如此,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中,就所供应的压缩空气的空气压力而言,能够提高交络形成处理的效率。另外,如图19所示,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中就同一空气使用流量而言的平均交络数量比现有制品A中大。如此,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中,就压缩空气的使用流量而言,能够提高交络形成处理的效率。
接下来,对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和作为现有交络形成处理装置的现有制品B(参照图20~22),在交络形成处理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在图20~22中,省略了壳部件等,而仅示出了通路形成部件400。现有制品B的通路形成部件400中,由设置在上板410上的上槽部412和设置在下板420上的下槽部422对接形成隧道状的丝束通路402。上板410和下板420例如通过螺栓结合在一起。上槽部412与图6所示的第1槽部42不同,其具有上游侧和下游侧对称的结构。即,如图20所示,上槽部412在上游部402a朝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浅,上槽部412在中游部402b沿丝束运动方向M保持一定,上槽部412在下游部402c朝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深。下槽部422与图6所示第2槽部52相同,具有上游侧和下游侧对称的结构。如图20所示,下槽部422在上游部402a朝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浅,下槽部422在中游部402b沿丝束运动方向M保持一定,下槽部422在下游部402c朝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深。如图22所示,上槽部412的槽宽412a及下槽部422的槽宽422a在上游部402a朝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窄,在中游部412b沿丝束运动方向M保持一定,在下游部402c朝丝束运动方向M逐渐变宽。另外,在上游部402a、中游部402b、以及下游部402c这三部分,上槽部412的槽宽412a和下槽部422的槽宽422a分别相互一致。空气喷射孔404在下板420上仅设有一个,且其朝着上方逐渐向下游侧稍微倾斜。
图23~28是对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和现有制品B在交络形成处理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的比较结果。图23~25表示就供给空气压力而言的平均交络数量。图23表示丝束运动速度为4500m/min时的结果。图24表示丝束运动速度为5000m/min时的结果。图25表示丝束运动速度为5500m/min时的结果。图26~28表示就空气的使用流量而言的平均交络数量。图26表示丝束运动速度为4500m/min时的结果。图27表示丝束运动速度为5000m/min时的结果。图28表示丝束运动速度为5500m/min时的结果。图23~28中,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的标记为研发制品。
如图23~25所示,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中在各丝束运动速度下就各供给空气压力而言的平均交络数量均比现有制品B中大。如此,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中,就所供应的压缩空气的空气压力而言,能够提高交络形成处理的效率。另外,如图26~28所示,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中在各丝束运动速度下就同一空气使用流量而言的平均交络数量均比现有制品B中大。如此,交络形成处理装置20a中,就压缩空气的使用流量而言,能够提高交络形成处理的效率。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其他实施方式。在下面说明的图29~42中,对于具有与图1~28相同或实质相同的结构/功能的部分,标注与图1~28中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对此的重复说明。
通路形成部件例如也可以采用图29~35所示的通路形成部件130。该通路形成部件130仅具有一个丝束通路132。丝束通路132由第1槽部142和第2槽部152对接构成,呈隧道状。第1槽部142中,除后述的第1肋壁44的结构外,其他部分的结构均与第1槽部42(参照图5~11)实质相同。第2槽部152中,除后述说明的延长壁55a的结构外,其他部分的结构均与第2槽部52(参照图5~11)实质相同。
如图31~35所示,第1整流板140和第2整流板150的结合突条部147、157例如通过螺栓结合在一起。两结合突条部147、157分别对应于图7~11所示的两中央突条部47、57。如图31~36所示,第1结合突条部147具有主体部147a和设置于主体部147a的上游侧部分和下游侧部分的突出部147b。主体部147a的顶部上表面未到达第1假想平面IP1。突出部147b的顶部上表面大致与第1假想平面IP1位于同一平面上。与主体部147a的顶部上表面的位置相应地,靠第1结合突条部147一侧的第1肋壁44从第1底壁46竖起的高度小于靠第1侧突条部48一侧的第1肋壁44从第1底壁46竖起的高度。如图31~35及图37所示,第2结合突条部157具有主体部157a和在主体部157a的中央区域突出的突出部157b。主体部157a大致与第2假想平面IP2位于同一平面上。另外,突出部157b例如与主体部157a分体形成,事后与主体部157a结合在一起。
如图31、35所示,在两结合突条部147、157的上游侧部分和下游侧部分,各突出部147b、157b相互接触。而且,在两突出部147b、157b的左侧,由两突出部147b、157b和两主体部147a、157a围成整流凹部136。整流凹部136沿着丝束通路132连续设置。整流凹部136比第1假想平面IP1靠第1槽部142一侧,且向丝束通路132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凹陷。整流凹部136与狭缝38相向设置。
两结合突条部147、157在各自的突出部147、157不相向的部位(例如图32~34所示部位),于两结合突条部147、157之间形成空间K。该空间K使丝束通路132与通路形成部件130的外部连通。空间K与狭缝38相向。由空间K和狭缝38使丝束通路132内的压缩空气的气流在该丝束通路132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化。
另外,除了在丝束通路132的上游侧的端部(参照图31)外,在丝束通路132的其他部分,第1槽部142的槽宽MA和第2槽部152的槽宽MB大致一致(参照图32~35)。另外,第1槽部142的槽宽MA是两第1肋壁44的下方侧端部之间的间隔(第1槽部142的开口侧),其是在与第1假想平面IP1平行的平面上的间隔。第2槽部152的槽宽MB是第2假想平面IP2上两第2肋部54之间的间隔。
如图31、35所示,构成第2槽部152的延长壁55a朝着上方(第2槽部52的开口方向)且向第2槽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倾斜,呈一定倾斜角度。延长壁55a的倾斜角度θ2(参照图31)小于斜壁53的倾斜角度θ1。
如图29、30所示,通路形成部件130安装在安装部件121的上表面上。如图30所示,安装部件121具有贯通其内部的空气通路125。该空气通路125与空气喷射孔34连通。安装部件121例如安装在图3所示的壳部件21上。空气通路125(参照图30)与空气供给路22(参照图3)连通。另外,图30中,省略了安装部件12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端部。
如图29所示,安装部件121在通路形成部件130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具有旋涡状的钩部件123。两钩部件123能够在丝束Y悬挂在其上的状态下沿着丝束运动方向M引导该丝束Y。两钩部件123配置于丝束通路132的延长线上。丝束Y沿直线分布在两钩部件123和丝束通路32,沿丝束运动方向M运动。如此,两钩部件123与图3所示的两引导壁25a、25b的槽部26a具有同样的功能。因此,在采用安装部件121时,可以不设置两引导壁25a、25b(参照图3)。另外,安装部件121及通路形成部件130可以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多个。图30~37中省略了图28所示的丝束Y。
通路形成部件也可以采用图38~42所示的通路形成部件230。该通路形成部件230是一体成型品,同时具有图5~11所示的2个整流板42、52的功能。另外,通路形成部件230可以仅具有一个丝束通路32。丝束通路32采用如上述说明过的结构,因此在此省略重复说明。侧壁部237采用使图5~11所示的第1中央突条部47的中央相向部47a和第2中央突条部57相连的结构。图40~42中的侧壁靠槽侧部237a对应于图5~11所示的中央靠槽侧部47b。
整流凹部36(参照图41)设在第2肋壁54仅由斜壁53构成的区域(图39中以ZQ表示的区域)。如图40、42所示,设有延长壁55的区域中,该延长壁55超过假想平面IP2向上方呈直线状延伸而与侧壁靠槽侧部237a相连,未设有整流凹部。另外,图41中,凹部形成壁51以粗实线表示。
如图38所示,通路形成部件230在丝束通路32的下方具有半筒状的凹部270。凹部270分别设在通路形成部件230的上游侧的端面及下游侧的端面。并排设有多个通路形成部件230时,如图38所示,贯通所有凹部270而设置圆柱部件290,从而使各通路形成部件230相互被定位。

Claims (3)

1.一种交络形成处理装置,具有丝束通路、空气喷射孔和空气喷射机构,其中,丝束沿丝束运动方向运动时通过所述丝束通路,所述空气喷射孔朝所述丝束通路开口,所述空气喷射机构从所述空气喷射孔向通过所述丝束通路的所述丝束喷射空气,
所述丝束受到从所述空气喷射孔喷射出的空气的作用,而在所述丝束上形成交络,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束通路由沿所述丝束运动方向延伸且相互面对的第1槽部和第2槽部形成,并且,所述丝束通路从所述丝束运动方向的上游侧开始依次具有上游部、中游部和下游部,
所述第1槽部具有一对第1肋壁和第1底壁,其中,一对所述第1肋壁相互平行配置且相向,所述第1底壁呈平面状,与一对所述第1肋壁相连,在所述上游部,作为该第1槽部之槽深的第1槽深沿着所述丝束运动方向保持一定,并且,一对所述第1肋壁之间的间隔朝着所述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宽,在所述中游部,所述第1槽深沿着所述丝束运动方向保持一定,并且,一对所述第1肋壁之间的间隔沿着所述丝束运动方向保持一定,在所述下游部,所述第1槽深朝着所述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深,并且,一对所述第1肋壁之间的间隔保持一定,
所述第2槽部具有第2肋壁和第2底壁,所述第2肋壁具有一对斜壁和一对延长壁,所述第2底壁与一对所述斜壁相连,并且向与所述第2槽部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其中,一对所述斜壁相向设置并以朝着所述第2槽部的第2槽部开口相互远离而扩开的倾斜角度倾斜延伸,一对所述延长壁分别从一对所述斜壁向所述第2槽部开口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配置,在所述上游部,所述第2肋壁由所述斜壁和所述延长壁构成,并且,所述延长壁的延伸尺寸朝着所述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小,由此作为所述第2槽部之槽深的第2槽深在所述上游部朝着所述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浅,在所述中游部,所述第2肋壁由所述斜壁构成,并且,所述第2槽深沿着所述丝束运动方向保持一定,且所述第2底壁上形成有所述空气喷射孔,在所述下游部,所述第2肋壁由所述斜壁和所述延长壁构成,并且,所述延长壁的延伸尺寸朝着所述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大,从而在所述下游部,所述第2槽深朝着所述丝束运动方向逐渐变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第1肋壁中的一个和一对所述第2肋壁中的一个位于第1区域,
一对所述第1肋壁中的另一个和一对所述第2肋壁中的另一个位于第2区域,
位于所述第1区域的一个所述第1肋壁和一个所述第2肋壁之间,形成有狭缝,所述狭缝沿着所述丝束运动方向设置,使所述丝束通路和所述交络形成处理装置的外部空间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络形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第2区域的另一个所述第1肋壁和另一个所述第2肋壁之间,形成有整流凹部,所述整流凹部沿着所述丝束运动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狭缝相向。
CN201520839969.8U 2015-10-27 2015-10-27 交络形成处理装置 Active CN205313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9969.8U CN205313759U (zh) 2015-10-27 2015-10-27 交络形成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9969.8U CN205313759U (zh) 2015-10-27 2015-10-27 交络形成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13759U true CN205313759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189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9969.8U Active CN205313759U (zh) 2015-10-27 2015-10-27 交络形成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137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4000A (zh) * 2017-12-13 2019-06-21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络交装置
EP4119708A1 (en) * 2021-07-13 2023-01-18 TMT Machinery, Inc. Interlacing device and yarn wind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4000A (zh) * 2017-12-13 2019-06-21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络交装置
CN109914000B (zh) * 2017-12-13 2022-04-26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络交装置
EP4119708A1 (en) * 2021-07-13 2023-01-18 TMT Machinery, Inc. Interlacing device and yarn wind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13759U (zh) 交络形成处理装置
CN1757800B (zh) 用热塑性合成物制造长丝的设备
CN106968022B (zh) 一种涤纶半光细旦中空poy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WO2018072464A1 (zh) 风刀组件及干燥装置
US2007019928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aying a tow
KR900003436A (ko) 필라멘트 응고 방법
CN104846556A (zh) 连续生产纺粘型非织造幅料的设备
CN207954070U (zh) 一种无纺布滚刺装置
CN106629254A (zh) 一种碳纤维扩展设备及扩展方法
CN107354591B (zh) 基于湿法纺丝技术制备长丝无纺布的湿法成网机构
CN103608506B (zh) 用于通过铺放熔纺纤维产生纤维产品的设备
WO2015161654A1 (zh) 收卷装置、纺丝位及其用途
CN201062305Y (zh) 用于纺粘法成网非织造布气流牵伸器的通道分丝部件
CN207362452U (zh) 一种无纺布水刺机
CN204311214U (zh) 纳米级长丝纤维立体成网装置
CN208201190U (zh) 高低压双系统电纺设备
CN204455387U (zh) 一种化纤涤纶长丝的卷绕丝路结构
CN201062304Y (zh) 纺粘法成网非织造布的斜度分丝装置
CN102459756A (zh) 用于在纤维幅材机中传递幅状材料的装置以及纤维幅材机
CN100999295A (zh) 用来将丝束铺放在条筒内的方法和装置
TW591148B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spun-bonded non-woven fabric
CN203593813U (zh) 一种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模头装置
EP3372721A1 (en) Flow guiding apparatus having nozzles for fabric dyeing machine
JP3581842B2 (ja) スパンボンド不織布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50176159A1 (en) Cross-lapp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