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1811U - 具有显影辊的盒 - Google Patents

具有显影辊的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01811U
CN205301811U CN201520697248.8U CN201520697248U CN205301811U CN 205301811 U CN205301811 U CN 205301811U CN 201520697248 U CN201520697248 U CN 201520697248U CN 205301811 U CN205301811 U CN 205301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uberance
side wall
developer roll
box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972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口和奈
深町泰生
虫贺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01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01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89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agitation or stir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3/00Screw or rotary spiral conveyors
    • B65G33/24Details
    • B65G33/32Adaptations of bearings or couplings for supporting and connecting screw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27Au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5Stirring member in developer contain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显影辊的盒,能够减少显影剂在收容搅拌器的旋转轴的槽部内滞留的情况。该具有显影辊的盒包括:能够容纳显影剂的框体;显影辊;以及搅拌器,所述框体包括: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侧壁空开间隔地配置,所述搅拌器包括:旋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包括支撑于第一侧壁的第一端部以及支撑于第二侧壁的第二端部;以及搅拌叶片,设置在旋转轴的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并沿旋转轴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壁包括:槽部,在第一方向上从内表面向外侧凹陷,并收容第一端部;以及多个突出部,在槽部内向第一端部的周面延伸,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

Description

具有显影辊的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采用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具有显影辊的盒。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能够相对于采用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而装卸的显影盒。
作为这样的显影盒,公知包括容纳调色剂的显影剂容纳室以及对显影剂容纳室内的调色剂进行搅拌的搅拌器的显影盒。
而且,在这样的显影盒中,搅拌器通过利用设置在显影剂容纳室的内壁的保持部来保持搅拌器轴而被支撑为能够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17754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显影盒中,搅拌器轴被收容于从显影剂容纳室的内壁向外侧凹陷的保持部,因此存在调色剂进入到保持部与搅拌器轴的间隙并滞留的可能性。
而且,当搅拌器旋转时,有可能产生在保持部与搅拌器轴之间滞留的调色剂由于摩擦热量而熔融并粘着在保持部内这样的不良状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显影剂滞留在收容搅拌器的旋转轴的槽部内的情况的具有显影辊的盒。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包括:能够容纳显影剂的框体;显影辊;以及搅拌器,框体包括: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侧壁空开间隔地配置,搅拌器包括:旋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包括支撑于第一侧壁的第一端部以及支撑于第二侧壁的第二端部;以及搅拌叶片,设置在旋转轴的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并沿旋转轴的径向延伸,第一侧壁包括:槽部,在第一方向上从内表面向外侧凹陷,并收容第一端部;以及多个突出部,在槽部内向第一端部的周面延伸,多个突出部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旋转轴的第一端部以支撑于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突出部的方式配置在第一侧壁的槽部内。
即,旋转轴的第一端部在旋转轴的径向上与槽部的内表面空开间隔地配置。
因此,即使在显影剂流入到槽部的内部的情况下,由于在旋转轴的径向上从第一端部到槽部的内表面空开间隔,因此也能够通过搅拌器的旋转来使显影剂流动,并从槽部刮出。
其结果是,能够减少显影剂滞留在槽部的情况,能够减少显影剂在槽部内由于搅拌器的旋转的摩擦而熔融、粘着的情况。
(2)另外,也可以是,多个突出部各自的第一方向上的内端设置在:与第一侧壁的第一方向上的内表面处于同一面的位置,或者比第一侧壁的第一方向上的内表面距第二侧壁更远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多个突出部的内端没有比第一侧壁更向第一方向的内侧突出,因此不需要以避开突出部的方式构成搅拌叶片,能够使搅拌叶片延伸到第一侧壁。
因此,能够通过搅拌器来高效地搅拌框体内的显影剂。
(3)另外,也可以是,第一侧壁包括三个以上的突出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设置三个以上的突出部,能够切实地支撑旋转轴的第一端部。
(4)另外,也可以是,多个突出部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以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为中心而呈放射状地延伸。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以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为中心而呈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突出部来稳定地支撑第一端部。
(5)另外,也可以是,第一侧壁包括至少四个突出部。
(6)另外,也可以是,四个突出部各自从第一方向观察时以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为中心而在旋转方向上彼此空开90度的间隔地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以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为中心而在旋转方向上彼此空开90度的间隔地配置的四个突出部来更稳定地支撑第一端部。
(7)另外,也可以是,槽部在比第一端部靠显影辊侧具备随着从第一端部朝向显影辊侧而向第一方向的内侧倾斜的倾斜面。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流入到槽部内的显影剂沿倾斜面流动,并朝向显影辊地刮出。
其结果是,能够减少显影剂滞留在槽部内的情况,并且能够切实地向显影辊传送显影剂。
(8)另外,也可以是,第一侧壁具备与槽部对应且从外表面沿第一方向朝向外侧突出的凸部,凸部包括:周面,与第一侧壁的第一方向上的外表面连续;以及端面,与周面的第一方向的外侧的周端缘连续,面向第一方向的外侧,周面以随着在第一方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而靠近第一端部的方式倾斜。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从第一侧壁朝向第一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凸部处,周面与端面形成钝角,因此操作者能够安全地握持盒。
(9)另外,也可以是,框体包括:第一框架,包括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以及第二框架,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连结于第一框架。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分离的状态下将搅拌器组装于具备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的第一框架。
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将搅拌器组装于框体。
(10)另外,也可以是,第一侧壁具备设置在槽部与第二框架之间并从槽部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引导部,多个突出部在槽部中的比旋转轴靠近第二框架的区域中配置有三个以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沿引导部引导旋转轴的第一端部,能够将搅拌器切实地组装于第一框架。
另外,在槽部中的比旋转轴靠近第二框架的区域中配置有三个以上的突出部,因此与突出部为两个以下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尺寸以及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的从突出部到槽部的内表面的尺寸。
因此,在将搅拌器组装于第一框架时,能够减少从第一方向观察时旋转轴的第一端部进入槽部中的比旋转轴靠近第二框架的区域中相邻的突出部之间、或者突出部与槽部的内表面之间的情况。
其结果是,能够将沿引导部被引导的旋转轴的第一端部切实地配置在多个突出部之间,并支撑于多个突出部。
(11)另外,也可以是,多个突出部在槽部中的比旋转轴距第二框架更远的区域中配置有三个以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槽部中的比旋转轴距第二框架更远的区域中配置有三个以上的突出部,因此与突出部为两个以下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的相邻的突出部间的尺寸、以及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的从突出部到槽部的内表面的尺寸。
因此,当在将搅拌器组装于第一框架时偏移到槽部中距第二框架较远的区域的情况下,能够更切实地减少从第一方向观察时旋转轴的第一端部进入槽部中的比旋转轴距第二框架更远的区域中相邻的突出部之间、或者突出部与槽部的内表面之间的情况。
(12)另外,也可以是,第二侧壁包括:贯通孔,沿第一方向贯通第二侧壁,以供第二端部插通;以及筒部,设置在贯通孔的周围,朝向第一方向的外侧延伸,搅拌器具备位于筒部的内部并且直径比旋转轴大的圆周部,第一框架在比圆周部靠第一方向的外侧具备被压入到筒部的密封部件。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搅拌器中,在比密封部件靠第一方向内侧设置圆周部,从而能够抑制框体内的显影剂进入密封部件与第二端部之间。
其结果是,能够减少显影剂在密封部件与第二端部之间由于搅拌器的旋转的摩擦而熔融、粘着的情况。
(13)另外,也可以是,密封部件在第一方向的内侧与圆周部接触。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圆周部与密封部件接触,能够增大密封部件与搅拌器的旋转轴滑动摩擦的接触面积。
因此,能够更切实地减少显影剂从密封部件与搅拌器的旋转轴之间泄漏的情况。
其结果是,能够更切实地抑制显影剂在密封部件与第二端部之间由于搅拌器的旋转的摩擦而熔融、粘着的情况。
(14)另外,也可以是,贯通孔的直径与筒部的内径相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贯通孔的直径与筒部的内径相同,因此在第一壁中的贯通孔的周围与筒部的内表面之间不产生台阶差,因此在框体内的显影剂通过贯通孔而流入到筒部时,能够减少显影剂滞留的情况。
其结果是,能够减少显影剂在筒部的内部滞留的情况,因此能够减少显影剂在筒部的内部由于搅拌器的旋转的摩擦而熔融、粘着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显影辊的盒中,能够减少显影剂在收容搅拌器的旋转轴的第一端部的槽部内滞留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中央剖视图。
图2是安装有图1所示的显影盒的打印机的中央剖视图。
图3是从后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显影盒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显影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从左后方观察图4所示的显影框架的右壁的立体图。
图5B是从右后方观察图4所示的显影框架的右壁的立体图。
图6A示出搅拌器组装于图5A所示的右壁的状态。
图6B是图6A所示的右壁的左侧剖视图。此外,在图6B中,为了便于说明,用双点划线表示搅拌器的旋转轴的第一端部。
图7是从图1所示的显影盒卸下齿轮盖的状态的左侧视图。
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图9是图7的B-B剖视图。
图10A是图4所示的搅拌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B是图4所示的搅拌器的俯视图。
图11是从左后方观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显影框架的右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显影盒的概略
如图1所示,作为具有显影辊的盒的一个例子的显影盒1包括作为框体的一个例子的显影框架2、显影辊3、供给辊4、搅拌器5以及层厚限制刮刀6。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提及显影盒1的方向时,将相对于搅拌器5配置有显影辊3的一侧设为显影盒1的后方,将其相反侧设为显影盒1的前方。另外,相对于搅拌器5配置有盖框架31的一侧是显影盒1的上方,其相反侧是显影盒1的下方。另外,将从前方观察显影盒1时作为左右的基准。具体地说,以各图所示的箭头方向作为基准。此外,左右方向是第一方向以及轴线方向的一个例子,上下方向是第二方向的一个例子。
显影框架2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箱形状,其后端部在前后方向上敞开。另外,显影框架2容纳有作为显影剂的一个例子的调色剂。
显影辊3配置在显影框架2内的后端部。显影辊3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显影框架2。另外,显影辊3的后方部分从显影框架2露出。
供给辊4在显影框架2内配置在显影辊3的前下方。供给辊4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显影框架2。另外,供给辊4的后上端部与显影辊3的前下端部接触。
搅拌器5配置在显影框架2内的前方部分,并配置成比供给辊4靠前方。搅拌器5以能够以旋转中心C为中心而沿左侧视时顺时针地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显影框架2。此外,将该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设为旋转方向R。
层厚限制刮刀6配置在显影辊3的前上方,并固定于显影框架2。层厚限制刮刀6的下端部与显影辊3的前端部接触。
2.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2所示,这样的显影盒1安装在打印机10中。
打印机10是电子照片方式的单色打印机。打印机10具备主体外壳11、处理盒12、扫描仪单元13以及定影单元14。
主体外壳11具有大致箱形形状。主体外壳11具有开口部15、前盖16、供纸托盘17以及排纸托盘18。
开口部15配置在主体外壳11的前壁。开口部15沿前后方向连通主体外壳11的内外,以容许处理盒12通过。
前盖16配置在主体外壳11的前端部。前盖16具有大致板形状。前盖16构成为将开口部15敞开或者封闭。
供纸托盘17配置在主体外壳11的底部。供纸托盘17构成为容纳纸张P。
排纸托盘18配置在主体外壳11的上壁。
处理盒12容纳在主体外壳11内的大致中央。处理盒12构成为经由开口部15而相对于主体外壳11进行安装或者脱离。处理盒12具备鼓盒20以及上述的显影盒1。
鼓盒20具备感光鼓21、有栅极网电晕型带电器22以及转印辊23。
感光鼓21配置在鼓盒20的后端部。感光鼓21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能够旋转地支撑于鼓盒20。
有栅极网电晕型带电器22在感光鼓21的上方与感光鼓21隔开间隔地配置。
转印辊23配置在感光鼓21的下方。转印辊23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并能够旋转地支撑于鼓盒20。转印辊23的上端部与感光鼓21的下端部接触。
显影盒1构成为能够相对于鼓盒20安装或脱离,并在感光鼓21的前方安装于鼓盒20。显影盒1的显影辊3在显影盒1安装于鼓盒20的状态下与感光鼓21的前端部接触。
扫描仪单元13配置在处理盒12的上方。扫描仪单元13构成为朝向感光鼓21射出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束。
定影单元14配置在处理盒12的后方。定影单元14具备加热辊24以及压接于加热辊24的下端部的加压辊25。
当打印机10开始图像形成动作时,有栅极网电晕型带电器22使感光鼓2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其后,扫描仪单元13使感光鼓21的表面曝光。由此,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形成于感光鼓21的表面。
另外,搅拌器5搅拌显影框架2内的调色剂,并供给到供给辊4。供给辊4将由搅拌器5供给的调色剂供给到显影辊3。此时,调色剂在显影辊3与供给辊4之间被正极性地摩擦带电,并承载于显影辊3。层厚限制刮刀6将承载于显影辊3的调色剂的层厚限制为恒定厚度。
然后,将承载于显影辊3的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21表面的静电潜像。由此,调色剂像承载于感光鼓21的表面。
纸张P通过各种辊的旋转而在预定的定时逐张地从供纸托盘17供给到感光鼓21与转印辊23之间。感光鼓21表面的调色剂像在纸张P通过感光鼓21与转印辊23之间时,被转印到纸张P上。
其后,纸张P在通过加热辊24与加压辊25之间时被加热以及加压。由此,纸张P上的调色剂像热定影在纸张P上。其后,将纸张P排出到排纸托盘18。
3.显影盒的详细
显影盒1具备上述的显影框架2以及上述的搅拌器5。另外,如图3所示,显影盒1还具备驱动单元28。
(1)显影框架
如图1以及图3所示,显影框架2具备作为第一框架的一个例子的基体框架30以及作为第二框架的一个例子的盖框架31。
如图4所示,基体框架30具备作为第一侧壁的一个例子的右侧壁32、作为第二侧壁的一个例子的左侧壁33、前壁34以及底壁35。
右侧壁32配置在基体框架30的右端部。右侧壁32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视呈大致矩形的大致板形状。右侧壁32具备鼓出部37、多个即8个突出部38以及引导部39。
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鼓出部37配置在右侧壁32的侧视大致中央。鼓出部37从右侧壁32以随着朝向右方而变细的方式突出,并在俯视视角以及主视视角中具有封闭该右端部的大致梯形的大致方筒形状。具体地说,鼓出部37由第一壁41、第二壁42、第三壁43、第四壁44以及第五壁45构成。
如图5B以及图8所示,第一壁41构成为鼓出部37的上壁。第一壁41具有随着从右侧壁32朝向右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大致板形状。
第二壁42构成为鼓出部37的下壁。第二壁42具有随着从右侧壁32朝向右方而向上方倾斜的大致板形状。
如图5B以及图9所示,第三壁43构成为鼓出部37的前壁。第三壁43连结第一壁41以及第二壁42的前端部之间。第三壁43具有随着从右侧壁32朝向右方而向后方倾斜的大致板形状。
第四壁44是鼓出部37的后壁。第四壁44连结第一壁41以及第二壁42的后端部之间。第四壁44具有随着从右侧壁32朝向右方而向前方倾斜的大致板形状。
第五壁45构成为鼓出部37的右壁。第五壁45连结第一壁41、第二壁42、第三壁43以及第四壁44的右端缘。第五壁45具有侧视呈大致矩形的大致板形状。
而且,如图8以及图9所示,鼓出部37的内侧构成为槽部46,其外侧构成为凸部47。
具体地说,槽部46由第一壁41的内表面41A、第二壁42的内表面42A、第三壁43的内表面43A、第四壁44的内表面44A以及第五壁45的内表面45A构成。即,槽部46从右侧壁32的内表面以随着朝向右方而变细的方式凹陷。槽部46在俯视视角以及主视视角中具有大致梯形形状。
此外,换句话说,第四壁44的内表面44A在槽部46中,随着朝向后方即随着朝向显影辊3而向左方倾斜。即,第四壁44的内表面44A是倾斜面的一个例子。
具体地说,凸部47由第一壁41的外表面41B、第二壁42的外表面42B、第三壁43的外表面43B、第四壁44的外表面44B以及第五壁45的外表面45B构成。即,凸部47与右侧壁32的外表面连续地以随着朝向右方而变细的方式突出。凸部47在俯视视角以及主视视角中具有大致梯形形状。换句话说,凸部47随着朝向右方而以靠近后述的第一端部88的方式倾斜。
此外,在凸部47中,随着朝向右方而变细的面、即由第一壁41的外表面41B、第二壁42的外表面42B、第三壁43的外表面43B以及第四壁44的外表面44B构成的连续面是周面的一个例子。另外,与由第一壁41的外表面41B、第二壁42的外表面42B、第三壁43的外表面43B以及第四壁44的外表面44B构成的连续面的右方的周端缘连续并且面向右方的第五壁45的外表面45B是端面的一个例子。
如图5A以及图6B所示,8个突出部38在槽部46内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具体地说,8个突出部38由第一上突出部49、第二上突出部50、第三上突出部51、第一下突出部52、第二下突出部53、第三下突出部54、前突出部55以及后突出部56构成。
第一上突出部49具有从第一壁41的内表面41A上的比中央靠后方的部分朝向下方地延伸的主视呈大致梯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第一上突出部49的右端部与第五壁45的内表面45A连续。第一上突出部49的左表面与右侧壁32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上突出部49的下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
此外,对第一上突出部49的左下端部进行倒角。将该第一上突出部49的被倒角的部分设为倒角部49A。倒角部49A在第一上突出部49中位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即,倒角部49A随着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朝向下流侧而向左方倾斜。
第二上突出部50具有从第一壁41的内表面41A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朝向下方延伸的主视呈大致梯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如图8所示,第二上突出部50的右端部与第五壁45的内表面45A连续。第二上突出部50的左表面位于比右侧壁32的内表面靠右方,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上突出部50的下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
如图5A以及图6B所示,第三上突出部51具有从第一壁41的内表面41A上的比中央靠前方的部分朝向下方延伸的主视呈大致梯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第三上突出部51的右端部与第五壁45的内表面45A连续。第三上突出部51的左表面与右侧壁32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三上突出部51的下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
这样一来,第一上突出部49、第二上突出部50以及第三上突出部51在槽部46内的上方沿前后方向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换句话说,突出部38在槽部46内的靠近盖框架31的区域中配置有三个。
第一下突出部52配置在当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投影时与第一上突出部49重叠的位置。第一下突出部52具有从第二壁42的内表面42A上的比中央靠后方的部分朝向上方延伸的主视呈大致梯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第一下突出部52的右端部与第五壁45的内表面45A连续。第一下突出部52的左表面与右侧壁32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下突出部52的上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
此外,第一下突出部52的前左端缘在上下方向上被倒角。将该第一下突出部52的被倒角的部分设为倒角部52A。倒角部52A在第一下突出部52中位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即,倒角部52A随着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朝向下流侧而向左方倾斜。
第二下突出部53配置于当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投影时与第二上突出部50重叠的位置。第二下突出部53具有从第二壁42的内表面42A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朝向上方延伸的主视呈大致梯形的大致板形状。如图8所示,第二下突出部53的右端部与第五壁45的内表面45A连续。第二下突出部53的左表面与右侧壁32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下突出部53的上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
此外,如图5A以及图6B所示,第二下突出部53的前左端缘在上下方向上被倒角。将该第二下突出部53的被倒角的部分设为倒角部53A。倒角部53A在第二下突出部53中位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即,倒角部53A随着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朝向下流侧而向左方倾斜。
第三下突出部54配置于当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投影时与第三上突出部51重叠的位置。第三下突出部54具有从第二壁42的内表面42A上的比中央靠前方的部分朝向上方延伸的主视呈大致梯形的大致板形状。第三下突出部54的右端部与第五壁45的内表面45A连续。第三下突出部54的左表面与右侧壁32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三下突出部54的上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
此外,第三下突出部54的左上端部被倒角。将该第三下突出部54的被倒角的部分设为倒角部54A。倒角部54A在第三下突出部54中位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即,倒角部54A随着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朝向下流侧而向左方倾斜。
这样一来,第一下突出部52、第二下突出部53以及第三下突出部54在槽部46内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换句话说,突出部38在槽部46内的远离盖框架31的区域中配置有三个。
前突出部55具有从第三壁43的内表面43A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朝向后方延伸的俯视呈大致梯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前突出部55延伸到当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投影时与第三上突出部51以及第三下突出部54重叠的位置。如图9所示,前突出部55的右端部与第五壁45的内表面45A连续。前突出部55的左表面与右侧壁32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面,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前突出部55的后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
此外,如图5A以及图6B所示,前突出部55的上左端缘在前后方向上被倒角。将该前突出部55的被倒角的部分设为倒角部55A。倒角部55A在前突出部55中位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即,倒角部55A随着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朝向下流侧而向左方倾斜。
后突出部56配置于当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投影时与前突出部55重叠的位置。后突出部56具有从第四壁44的内表面44A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朝向前方延伸的俯视呈大致梯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后突出部56延伸到当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投影时与第一上突出部49以及第一下突出部52重叠的位置。如图9所示,后突出部56的右端部与第五壁45的内表面45A连续。后突出部56的左表面与右侧壁32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面,沿前后方向延伸。后突出部56的前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
此外,如图5A以及图6B所示,后突出部56的下左端缘在整个前后方向上被倒角。将该后突出部56的被倒角的部分设为倒角部56A。倒角部56A在后突出部56中位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即,倒角部56A随着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朝向下流侧而向左方倾斜。
引导部39配置于右侧壁32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处的上端部。如图5A以及图8所示,引导部39从右侧壁32的左表面向右方稍微凹陷。引导部39的底面即引导部39中的面向左方的面与第二上突出部50的左表面大致处于同一面。如图5A以及图6B所示,引导部39具备过渡部59、中间部60以及收容部61。
过渡部59构成引导部39的下端部。过渡部59从槽部46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处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
中间部60构成引导部39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中间部60从过渡部59的上端部向前上方延伸。中间部60的连接前下方与后上方的方向上的尺寸与过渡部59的前后方向尺寸大致相同。
收容部61构成引导部39的上端部。收容部61从中间部60的前上端部向上方延伸。收容部61的前后方向尺寸比中间部60的连接前下方与后上方的方向上的尺寸大。
如图4所示,左侧壁33在基体框架30的左端部相对于右侧壁32向左方空开间隔地配置。左侧壁33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视呈大致矩形的大致板形状。如图8以及图9所示,左侧壁33具备贯通孔64、筒部65以及密封部件66。
贯通孔64以当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投影时与右侧壁32的鼓出部37重叠的方式,配置于左侧壁33的侧视大致中央。贯通孔64呈侧视大致圆形地贯通左侧壁33。
筒部65具有从贯通孔64的周缘向左方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筒部65的内径与贯通孔64的直径大致相同。
密封部件66由海绵等弹性部件构成,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密封部件66被压入到筒部65内。由此,密封部件66的外周面压接于筒部65的内周面。
如图1以及图4所示,前壁34配置于基体框架30的前端部。前壁34架设于右侧壁32以及左侧壁33的前端部之间。前壁34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主视呈大致矩形的大致板形状。
底壁35配置于基体框架30的下端部。底壁35架设于右侧壁32以及左侧壁33的下端部之间。底壁35的前端部与前壁34的下端部连接。详细地说,底壁35具有弯曲部分70、圆弧部分71以及唇状部分72。
弯曲部分70是底壁35的前方部分,从前壁34的下端部连续地朝向后方延伸。弯曲部分70以其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向下方凹陷的方式弯曲。
圆弧部分71具有朝向上方敞开的侧视大致半圆弧形状。圆弧部分71的内周面沿着供给辊4的周面。然后,圆弧部分71的前端部与弯曲部分70的后端部连续。
唇状部分72从圆弧部分71的后端部连续地向后下方延伸。
如图1以及图4所示,盖框架31配置于显影框架2的上端部。盖框架31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俯视呈大致矩形的大致板形状。并且,如图1所示,盖框架31通过熔敷于右侧壁32、左侧壁33以及前壁34各自的上表面而进行连结。另外,盖框架31的后端部相对于底壁35的后端部而向前上方空开间隔地配置。
此外,如图1所示,盖框架31的后端部、弯曲部分70与圆弧部分71的连续部分的上端部、右侧壁32的左表面以及左侧壁33的右表面划定连通口75。
而且,显影框架2由显影部76和调色剂容纳部77划定。详细地说,在显影框架2中,比连通口75靠后方的部分被划定为显影部76,比连通口75靠前方的部分是调色剂容纳部77。
显影部76在其内部将上述的显影辊3和供给辊4支撑为能够旋转,在其后上端部支撑层厚限制刮刀6。
调色剂容纳部77在其内部容纳调色剂,并将搅拌器5支撑为能够旋转。
(2)搅拌器
如图1以及图9所示,搅拌器5容纳在调色剂容纳部77中。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搅拌器5一体地具备旋转轴80、一对加强部81、一对臂部82、连结部83以及多个即6个搅拌刮刀84。另外,搅拌器5具备搅拌叶片85。
旋转轴80具有以旋转中心C为中心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旋转轴80由第一端部88、第二端部89以及中央部90构成。
第一端部88构成旋转轴80的右端部。如图8以及图9所示,第一端部88插通于槽部46,并由突出部38支撑。
更具体地说,第一端部88的直径比第二上突出部50的下表面与第二下突出部53的上表面的间隔稍小,并且比前突出部55的后表面与后突出部56的前表面的间隔稍小。而且,如图8所示,第一端部88的上端部与第二上突出部50的下表面相对,其下端部与第二下突出部53的上表面相对。另外,如图9所示,第一端部88的前端部与前突出部55的后表面相对,其后端部与后突出部56的前表面相对。
由此,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第一端部88被收容在槽部46中,并由8个突出部38中的第二上突出部50、第二下突出部53、前突出部55以及后突出部56支撑为能够旋转。换句话说,如图6B所示,第二上突出部50、第二下突出部53、前突出部55以及后突出部56在侧视视角中以旋转中心C为中心而在旋转轴80的旋转方向R上彼此空开90度的间隔地配置。即,第二上突出部50、第二下突出部53、前突出部55以及后突出部56以旋转中心C为中心呈放射状地延伸。
另外,由第一上突出部49、第三上突出部51、第一下突出部52和第三下突出部54连同支撑第一端部88的第二上突出部50、第二下突出部53、前突出部55和后突出部56一起构成的8个突出部38在侧视视角中,在旋转轴80的旋转方向R上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
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第二端部89构成旋转轴80的左端部。如图8以及图9所示,第二端部89以压接于筒部65内的密封部件66的内表面的方式插通于密封部件66,从而支撑于左侧壁33。第二端部89在搅拌器5旋转时相对于密封部件66滑动摩擦。第二端部89具备圆周部91。
圆周部91配置于第二端部89的右端部。圆周部91从第二端部89的周面朝向第二端部89的径向外侧突出,并具有在第二端部89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环形状。圆周部91的直径比旋转轴80的直径以及密封部件66的内径大,并且比贯通孔64以及筒部65的内径小。圆周部91的左表面与密封部件66的右表面接触。
中央部90构成旋转轴80中的除去第一端部88以及第二端部89之外的部分,即旋转轴8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分。
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一对加强部81分别配置于中央部90的左右方向两端部的各端部。加强部81具有从中央部90朝向径向外侧方向突出的大致方柱形状。另外,右侧的加强部81具备一对肋部93,左侧的加强部81具备凸起94。
一对肋部93以在径向上隔着第一端部88的方式配置。肋部93从加强部81的右表面向右方突出。
凸起94从左侧的加强部81的径向中途部分的左表面朝向左方突出。
一对臂部82分别配置于一对加强部81各自的左右方向内侧。臂部82具有在径向上从中央部90朝向与加强部81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大致板形状。
连结部83具有以连结一对臂部82各自的径向中途部分之间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致板形状。
6个搅拌刮刀84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搅拌刮刀84具有从旋转轴80的中央部90沿与旋转轴80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大致扇形的大致板形状。搅拌刮刀84的一个端部与连结部83连接。另外,搅拌刮刀84的另一个端部向与连结部83相反的一侧延伸。更具体地说,6个搅拌刮刀84中的右侧的三个搅拌刮刀84随着朝向与连结部83相反的一侧而向右侧的加强部81倾斜。此外,最右侧的搅拌刮刀84的与连结部8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右侧的加强部81的径向外端部连接。另外,6个84中的左侧的三个搅拌刮刀84随着朝向与连结部83相反的一侧而向左方的加强部81倾斜。此外,最左侧的搅拌刮刀84的与连结部8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左侧的加强部81的径向外侧端部连接。
搅拌叶片85与上述的旋转轴80、加强部81、一对臂部82、连结部83以及搅拌刮刀84分体设置,并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具有挠性的薄膜材料构成。搅拌叶片85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形状。而且,通过将搅拌叶片85的一端部固定于连结部83,从而将搅拌叶片85支撑于连结部83。
(3)驱动单元
如图3以及图7所示,驱动单元28配置于显影盒1的左端部。驱动单元28具备齿轮系97以及齿轮盖98。
97如图7以及图8所示,齿轮系具备被输入来自未图示的驱动源的驱动力的联轴器100、与联轴器100啮合而向显影辊3传递驱动力的显影齿轮101、与联轴器100啮合而向供给辊4传递驱动力的供给齿轮102、与联轴器100啮合并且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显影框架2的左侧壁33的惰轮103以及与惰轮啮合而向搅拌器5传递驱动力的搅拌器齿轮104。此外,在齿轮系97中,省略搅拌器齿轮104以外的齿轮的详细叙述。
搅拌器齿轮104配置于显影框架2的左端部。搅拌器齿轮104具备齿轮部107以及轴承部108。
齿轮部107配置于搅拌器齿轮104的左端部。齿轮部107具有在其整个周面具有轮齿的大致圆筒形状。
如图8所示,轴承部108具备外周部110、内周部111以及连接部112。
外周部110具有从齿轮部107的右表面朝向右方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外周部110的外径比齿轮部107的外径小。外周部110的内径与筒部65的外径大致相同。
内周部111与外周部110的内侧空开间隔地配置。内周部111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内周部111的右端部配置成比外周部110的右端部靠左方。内周部111的外径与筒部65的内径大致相同。内周部111的内径与旋转轴80的第二端部89的直径大致相同。
连接部112连结外周部110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与内周部111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
而且,关于搅拌器齿轮104,通过使外周部110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收容筒部65,并使内周部111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收容搅拌器5的第二端部89,由此将搅拌器齿轮104组装于搅拌器5。
另外,此时,内周部111向右方按压密封部件66,以使其抵接于圆周部91的左端部。连接部112抵接于筒部65的左端部。由此,通过搅拌器齿轮104向右方按压搅拌器5,从而进行调色剂容纳部77内的搅拌器5的左右方向上的定位。
齿轮盖98具有左端部被封闭的有底框形状。齿轮盖98从左方覆盖包括搅拌器齿轮104的齿轮系97。
4.搅拌器的旋转
如果来自未图示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被输入到联轴器100,则该驱动力经由惰轮103而传递到搅拌器齿轮104,如图1以及图6B所示,搅拌器5以旋转中心C为中心而沿旋转方向R进行旋转。
通过搅拌器5旋转,调色剂容纳部77内的调色剂经由连通口75被送到显影部76。换句话说,调色剂容纳部77内的调色剂通过搅拌器5而以朝向显影辊3的方式向后方传送。
此时,虽然调色剂容纳部77内的调色剂进入到槽部46内,但是由于第四壁44的内表面44A随着朝向后方即随着从搅拌器5朝向显影辊3而向左方倾斜,由此从槽部46向左后方被刮出。
另外,进入到槽部46内的调色剂由于第一壁41的内表面41A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左方倾斜,从而向左上方被刮出,并由于第二壁42的内表面42A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左方倾斜,从而向左下方被刮出,并由于第三壁43的内表面43A随着朝向前方而向左方倾斜,从而向左前方被刮出。
进而,8个突出部38中的、第一上突出部49、第一下突出部52、第二下突出部53、第三下突出部54、前突出部55以及后突出部56分别具备随着从搅拌器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朝向下流侧而向左方倾斜的倒角部,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刮出槽部46内的调色剂。
此外,存在由于显影盒1的下落、搅拌器5的旋转等而使搅拌器5在调色剂容纳部77内在左右方向上轻微移动的情况。
在搅拌器5向右侧轻微移动的情况下,右侧的加强部81的一对肋部93与8个突出部38中的某一个的左表面抵接。
另外,在搅拌器5向左侧轻微移动的情况下,左方的加强部81的凸起94与左侧壁33的右表面抵接。
5.作用效果
(1)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搅拌器5的旋转轴80的第一端部88以支撑于在旋转轴80的旋转方向R上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的8个突出部38的方式配置在右侧壁32的槽部46内。
即,旋转轴80的第一端部88在旋转轴80的径向上与槽部46的内表面空开间隔地配置。
因此,即使在调色剂流入到槽部46的内部的情况下,由于在旋转轴80的径向上从第一端部88到槽部46的内表面空开间隔,因此也能够通过搅拌器5的旋转而使调色剂流动,并从槽部46刮出。
其结果是,能够减少调色剂滞留在槽部46中的情况,即使在调色剂是低温调色剂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其在槽部46内由于搅拌器5的旋转的摩擦而熔融、粘着的情况。
(2)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6A以及图8所示,8个突出部38的内端没有比右侧壁32更向左方突出,因此不需要以避开突出部38的方式构成搅拌叶片85,能够使搅拌叶片85延伸到右侧壁32的内表面。
因此,通过搅拌器5,能够高效地搅拌显影框架2的调色剂容纳部77内的调色剂。
(3)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6B所示,能够通过8个突出部38来切实地支撑旋转轴80的第一端部88。
(4)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6B所示,能够通过以旋转轴80的旋转中心C为中心而呈放射状地延伸的突出部38来稳定地支撑第一端部88。
(5)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6B所示,能够设置四个突出部38。
(6)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6B所示,通过以旋转轴80的旋转中心C为中心而在旋转方向R上彼此空开90度的间隔地配置的四个突出部38,具体地说通过第二上突出部50、第二下突出部53、前突出部55以及后突出部56,能够更稳定地支撑第一端部88。
(7)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6B以及图9所示,能够使流入到槽部46内的调色剂沿第四壁44的内表面44A流动,并向显影辊3刮出。
其结果是,能够减少调色剂在槽部46内滞留的情况,同时,能够切实地向显影辊3传送调色剂。
(8)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5B以及图9所示,在从右侧壁32向右方突出的凸部47处,由第一壁41的外表面41B、第二壁42的外表面42B、第三壁43的外表面43B、第四壁44的外表面44B构成的周面和第五壁45的外表面45B形成钝角,因此操作者能够安全地握持显影盒1。
(9)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5A以及图6A所示,能够在基体框架30与盖框架31分离的状态下,将搅拌器5组装于基体框架30。
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将搅拌器5组装于显影框架2。
(10)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通过沿引导部39引导旋转轴80的第一端部88,能够切实地将搅拌器5组装于基体框架30。
另外,在槽部46中的比旋转轴80更靠近盖框架31的区域配置有三个突出部38,因此与突出部38为两个以下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从左侧观察时的相邻的突出部38之间的尺寸、从突出部38到第四壁44的内表面44A的尺寸以及从突出部38到第三壁43的内表面43A的尺寸。
因此,在将搅拌器5组装于基体框架30时,能够减少从左方观察时旋转轴80的第一端部88进入到槽部46中的比旋转轴80更靠近盖框架31的区域中相邻的突出部38之间、或者突出部38与槽部46的内表面之间的情况。
其结果是,能够将沿引导部39被引导的旋转轴80的第一端部88切实地配置在8个突出部38之间,并支撑于8个突出部38。
(11)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5A以及图6B所示,在槽部46中的比旋转轴80距盖框架31更远的区域中配置有三个突出部38,因此与突出部38为两个以下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从左侧观察时的相邻的突出部38之间的尺寸、从突出部38到第四壁44的内表面44A的尺寸以及从突出部38到第三壁43的内表面的尺寸。
因此,当将搅拌器5组装于基体框架30时偏移到槽部46中的距盖框架31较远的区域的情况下,能够更切实地减少从左侧观察时旋转轴80的第一端部88进入槽部46中的比旋转轴80距盖框架31更远的区域中相邻的突出部38之间、或者突出部38与槽部46的内表面之间的情况。
(12)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在搅拌器5中,在比密封部件66靠右方设置有圆周部91,从而能够抑制显影框架2的调色剂容纳部77内的调色剂进入密封部件66与第二端部89之间。
其结果是,能够减少调色剂在密封部件66与第二端部89之间由于搅拌器5的旋转的摩擦而熔融、粘着的情况。
(13)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8以及图9所示,从第二端部89沿径向突出的圆周部91与密封部件66接触,从而能够增大密封部件66与搅拌器5的旋转轴80滑动摩擦的接触面积。
因此,能够更切实地减少调色剂从密封部件66与搅拌器5的旋转轴80之间泄漏的情况。
其结果是,能够更切实地抑制调色剂在密封部件66与第二端部89之间由于搅拌器5的旋转的摩擦而熔融、粘着的情况。
(14)另外,根据该显影盒1,如图8以及图9所示,贯通孔64的直径与筒部65的内径大致相同,因此在右侧壁32上的贯通孔64的周围与筒部65的内表面之间不产生台阶差,因此能够减少在显影框架2内的调色剂通过贯通孔64而流入到筒部65时调色剂滞留的情况。
其结果是,减少了调色剂在筒部65的内部滞留的情况,因此能够减少调色剂在筒部65的内部由于搅拌器5的旋转的摩擦而熔融、粘着的情况。
6.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盒的第二实施方式。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显影框架2具备鼓出部37以及8个突出部124,该鼓出部37配置在右侧壁32的侧视大致中央,从右侧壁32以随着朝向右方而变细的方式突出,并具有在俯视视角以及主视视角中其右端部被封闭的大致梯形的大致方筒形状。
与此相对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显影框架2具备鼓出部115以及多个即四个突出部124,该鼓出部115在从右侧壁32的侧视大致中央到右侧壁32的上端部范围从右侧壁32向右方突出,并且具有上方以及左方敞开的大致箱形形状。
鼓出部115由第一壁116、第二壁117、第三壁118以及第四壁119构成。
第一壁116构成为鼓出部115的下壁。第一壁116具有随着从右侧壁32朝向右方而向上方倾斜的大致板形状。
第二壁117构成为鼓出部115的前壁。第二壁117从第一壁116的前端部延伸到右侧壁32的上端部。第二壁117具有随着从右侧壁32朝向右方而向后方倾斜的大致板形状。
第三壁118构成为鼓出部115的后壁。第三壁118从第一壁116的后端部延伸到右侧壁32的上端部。第三壁118具有随着从右侧壁32朝向右方而向前方倾斜的大致板形状。
第四壁119构成为鼓出部115的右壁。第四壁119连结第一壁116、第二壁117以及第三壁118的右端部,并延伸到右侧壁32的上端部。第四壁119具有侧视呈大致矩形的大致板形状。
而且,鼓出部115的内侧构成为槽部121。
具体地说,槽部121由第一壁116的内表面116A、第二壁117的内表面117A、第三壁118的内表面118A以及第四壁119的内表面119A构成。即,槽部121从右侧壁32的内表面以随着朝向右方而变细的方式凹陷。槽部121在俯视视角以及主视视角中具有大致梯形形状。
此外,换句话说,第三壁118的内表面118A在槽部121中随着朝向后方即朝向显影辊3而向左方倾斜。即,第三壁118的内表面118A是倾斜面的一个例子。
四个突出部124在槽部121内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具体地说,四个突出部124由上突出部125、下突出部126、前突出部127以及后突出部128构成。
上突出部125配置成比旋转轴80的第一端部88靠上方。上突出部125具有从第四壁119的内表面119A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朝向左方延伸的主视呈大致梯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上突出部125的左表面与右侧壁32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上突出部125的下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上突出部125的上表面随着朝向左方而向下方倾斜。
下突出部126配置成比旋转轴80的第一端部88靠下方。下突出部126具有从第一壁116的内表面116A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朝向上方延伸的主视大致梯形形状。下突出部126的右端部与第四壁119的内表面119A连续。下突出部126的左表面与右侧壁32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下突出部126的上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
前突出部127配置成比旋转轴80的第一端部88靠前方。前突出部127具有从第四壁119的内表面119A朝向左方延伸的俯视呈大致梯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前突出部127的左表面与右侧壁32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面,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前突出部127的后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前突出部127的前表面随着朝向左方而向后方倾斜。
后突出部128配置成比旋转轴80的第一端部88靠后方。后突出部128具有从第四壁119的内表面119A朝向左方延伸的俯视呈大致梯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后突出部128的左表面与右侧壁32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面,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后突出部128的前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后突出部128的后表面随着朝向左方而向后方倾斜。
而且,搅拌器5的旋转轴80的第一端部88收容在槽部121中,并由四个突出部124支撑为能够旋转。换句话说,上突出部125、下突出部126、前突出部127以及后突出部128在旋转轴80的旋转方向R上彼此空开90度的间隔地配置。即,上突出部125、下突出部126、前突出部127以及后突出部128以旋转中心C为中心而呈放射状地延伸。
另外,支撑第一端部88的上突出部125、下突出部126、前突出部127以及后突出部128在旋转轴80的旋转方向R上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
在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7.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的显影盒1是本实用新型的盒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也可以如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上突出部50那样,使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于显影盒1的8个突出部38的左表面位于比右侧壁32的内表面靠右侧的位置,即位于比右侧壁32的内表面距左侧壁33更远的位置。
另外,突出部38的数量不限定于8个,既可以比8个多,也可以比8个少。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突出部38在槽部46内的靠近盖框架31的区域中配置有三个,在槽部46内的距盖框架31较远的区域中配置有三个,但配置在槽部46内的距盖框架31较远的区域中的突出部38也可以是一个。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突出部38从搅拌器的轴线方向观察具有矩形形状,但也可以是从搅拌器的轴线方向观察具有圆形形状。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鼓出部37从右侧壁32以随着朝向右方而变细的方式突出,在俯视视角以及主视视角中具有大致梯形形状,但也可以是,不会随着从右侧壁32朝向右方而变细,在俯视图以及主视视角中具有大致矩形形状。
另外,显影辊3、供给辊4以及搅拌器5既可以经由轴承部件等而支撑于显影框架2,也可以不经由轴承部件等而直接支撑于显影框架2。
另外,关于显影辊3,既可以是通过其旋转中心的显影辊轴支撑于显影框架2,也可以是在中空辊的左右方向两端设置的凸缘支撑于显影框架2。
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标号说明
1显影盒
2显影框架
3显影辊
5搅拌器
30基体框架
31盖框架
32右侧壁
33左侧壁
38突出部
39引导部
41B外表面
42B外表面
43B外表面
44A内表面
44B外表面
45B外表面
46槽部
47凸部
64贯通孔
65筒部
66密封部件
80旋转轴
85搅拌叶片
88第一端部
89第二端部
91圆周部
118A内表面
121槽部
124突出部
C旋转中心
R旋转方向

Claims (14)

1.一种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包括:能够容纳显影剂的框体;
显影辊;以及
搅拌器,
所述框体包括: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侧壁空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搅拌器包括:旋转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包括支撑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部以及支撑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端部;以及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并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延伸,
所述第一侧壁包括:槽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内表面向外侧凹陷,并收容所述第一端部;以及多个突出部,在所述槽部内向所述第一端部的周面延伸,
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出部各自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内端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内表面处于同一面的位置,或者比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内表面距所述第二侧壁更远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三个以上的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出部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以所述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为中心而呈放射状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包括至少四个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四个所述突出部各自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以所述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为中心而在旋转方向上彼此空开90度的间隔地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在比所述第一端部靠所述显影辊侧具备随着从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显影辊侧而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内侧倾斜的倾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具备与所述槽部对应且从外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外侧突出的凸部,
所述凸部包括: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外表面连续;以及端面,与所述周面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的周端缘连续,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
所述周面以随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而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方式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包括:
第一框架,包括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以及
第二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连结于所述第一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具备设置在所述槽部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并从所述槽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引导部,
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槽部中的比所述旋转轴靠近所述第二框架的区域中配置有三个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槽部中的比所述旋转轴距所述第二框架更远的区域中配置有三个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壁包括:贯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第二侧壁,以供所述第二端部插通;以及
筒部,设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周围,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延伸,
所述搅拌器具备位于所述筒部的内部并且直径比所述旋转轴大的圆周部,
所述第一框架在比所述圆周部靠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具备被压入到所述筒部的密封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内侧与所述圆周部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显影辊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的直径与所述筒部的内径相同。
CN201520697248.8U 2015-01-30 2015-09-09 具有显影辊的盒 Active CN2053018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7793 2015-01-30
JP2015017793A JP6464780B2 (ja) 2015-01-30 2015-01-30 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01811U true CN205301811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38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97248.8U Active CN205301811U (zh) 2015-01-30 2015-09-09 具有显影辊的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25856B2 (zh)
JP (1) JP6464780B2 (zh)
CN (1) CN20530181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53124A (ja) * 2017-09-13 2019-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327417B2 (en) * 2019-07-15 2022-05-1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rive and seal assembly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4543A (ja) * 2001-09-07 2003-03-19 Ricoh Co Ltd 帯電印加装置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581577B2 (ja) 2004-09-13 2010-11-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4254691B2 (ja) * 2004-11-04 2009-04-1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軸受
JP4360331B2 (ja) * 2005-03-10 2009-11-1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ATE505750T1 (de) 2005-04-26 2011-04-15 Brother Ind Ltd Entwicklungskartusche für eine bilderzeugungsvorrichtung
JP2006317754A (ja) 2005-05-13 2006-11-24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526237B2 (en) * 2005-10-26 2009-04-2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Rotary mounting structure for toner cartridge
JP2010107619A (ja) * 2008-10-29 2010-05-13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5476871B2 (ja) * 2008-11-04 2014-04-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83379B2 (ja) * 2008-11-26 2014-0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6186902B2 (ja) * 2013-06-04 2017-08-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軸受け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64780B2 (ja) 2019-02-06
US20160223949A1 (en) 2016-08-04
US9625856B2 (en) 2017-04-18
JP2016142874A (ja) 2016-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8223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ssembly with pressure equalization
US2009003502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109800B (zh) 显影单元
CN101852997B (zh) 显影剂储存体、图像形成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31862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
CN104597736A (zh) 显影装置
CN102109801B (zh) 显影剂盒以及具有该显影剂盒的显影单元
AU2012363065B2 (en) Toner cartridge with pressure equalization system
CN205301811U (zh) 具有显影辊的盒
CN106597821B (zh) 供给装置,清洁装置,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JP2005292366A (ja) トナー収容器、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227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178905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54048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960722B1 (en)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140760B1 (ko) 현상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CN205067966U (zh) 盒和盖
CN205067965U (zh) 显影盒
JP20161772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843025B2 (en)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n openable and closeable opening and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n openable and closeable opening
JP655520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装着されるトナー容器
CN204229118U (zh) 显影盒、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065095A (ja) 粉体回収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5281112U (zh) 能够容纳显影剂的盒
JP2006276535A (ja) 粉体搬送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粉体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