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78278U - 改良的差速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改良的差速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78278U
CN205278278U CN201521135543.0U CN201521135543U CN205278278U CN 205278278 U CN205278278 U CN 205278278U CN 201521135543 U CN201521135543 U CN 201521135543U CN 205278278 U CN205278278 U CN 205278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ostylus axostyle
driving member
differential
sheathed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55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政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MAOSHI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MAOSHI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MAOSHI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MAOSHI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355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78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78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782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改良的差速器结构,其包括:一壳体;一差速轮组,包括两个传动件、一十字轴杆及四个差速齿轮,该两个传动件分别设有一传动齿轮,传动齿轮接设一轴杆,该十字轴杆具有一第一杆及一第二杆,第一杆、第二杆的中段分别设有一凹部,该第一杆、第二杆的该凹部相交嵌接,将四个差速齿轮分别设于十字轴杆的各端部,且将十字轴杆设于容室内,四个差速齿轮分别与两个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一棘轮套筒,接设于壳体一端,并与轴杆相互套设;通过上述结构,第一杆、第二杆通过凹部相交嵌接,以达到稳固组接的功效,该棘轮套筒供飞轮组接,提供车辆变速的功效,整体结构简单、组装容易,确实具有极佳的创新性及便利实用性。

Description

改良的差速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差速器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可供套筒棘轮组接的差速器结构,其可提供车辆变速的功效,且其具有稳固嵌接固定的十字轴,以供四个差速齿轮组接,使转动力量更平均的传导,其具有结构简单及便利组装的功效。
背景技术
当两轮转弯时,内侧车轮所转动的距离比外侧车轮距离短,即内车轮、外车轮(左车轮、右车轮)的转速不一致,慢速时会产生多余而不当的摩擦,而高速转弯时,两轮的速度无法达到平衡,而容易产生翻车的情况。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于传动轴上设置一差速器,以于转弯时调节左车轮、右车轮不同的转速来弥补距离的差异,使车辆顺利地完成转弯动作,以及减少因强制转弯所造成轮胎磨损的问题。
差速器结构一般由多个齿轮所构成,其于一壳体内部配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差速齿轮及两个与传动轴相接的传动齿轮,每个差速齿轮与两个传动齿轮啮合,而每个传动齿轮又与两个差速齿轮啮合。当车辆在直线行驶的情况下,由于左右两侧的车轮受到的阻力大致相同,因此中间的两个差速齿轮跟着两边的传动齿轮转动而不产生自转。当车辆进行转弯时,由于内侧车轮行驶的距离较另一侧短,即其产生的阻力较另一侧大,即差速齿轮转动这一侧车轮时会更费力,迫使差速齿轮产生自转,而使外侧车轮转速加快,以使得车辆得以顺畅地转弯。
现有的差速器结构,如台湾第100218378号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具有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包括一组设于自行车车架后叉的差速轮组,其中:该差速轮组,包括一轮轴管及一差速机构,其中:该轮轴管,组接于自行车车架后叉,该轮轴管表面跨设一ㄇ状的支杆组,该支杆组表面组设一马达,该马达一端组设一第一齿盘,该差速机构端部设有一第一链轮,该第一链轮及第一齿盘套设一第一链条;该差速机构,组接于轮轴管,该差速机构包括一壳座组及一转轴组,其中:该壳座组,组接于该轮轴管,该壳座组一端组设一第二链轮,且于自行车曲柄设有一第二齿盘,该第二链轮及第二齿盘套设一第二链条;该转轴组,其穿设于该轮轴管内,该转轴组一端穿入壳座组内并枢设两个传动齿盘,另一端组设于一辅轮,该壳座组内组设至少一连动齿轮及至少一连动齿轮轴,该连动齿轮轴枢接于连动齿轮上,该连动齿轮与两个传动齿盘相互啮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上述所公开的结构中,该差速轮组的轮轴管表面设有马达,该马达的第一齿盘与差速机构端部的第一链轮套设第一链条,该差速机构的壳座组组接于轮轴管,该壳座组的第二链轮与曲柄的第二齿盘套设第二链条,该转轴组一端穿入壳座组内并枢设两个传动齿盘,另一端与辅轮组接,该壳座组内设有两个连动齿轮,且该两个连动齿轮与两个传动齿盘相互啮合。
但是,该差速机构壳座组内仅同一轴心方向设有两个连动齿轮,由车轮传到传动齿盘及连动齿轮的转动力量不平均,容易影响齿轮寿命,再者,当该自行车实施于不采用马达的具有差速辅助轮时,其仅通过曲柄的第二链条带动第二链轮使轮轴管转动,形成单速驱动,无法便利供骑者舒适骑乘于各种路面,整体结构确实有待改良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差速器结构,其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容室,于该容室周壁设有两两相对的四个凹槽,并于该壳体一端套设一侧盖;一差速轮组,包括两个传动件、一十字轴杆及四个差速齿轮,该两个传动件设有一第一传动件及一第二传动件,该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分别设有一传动齿轮,且各传动齿轮分别接设一轴杆,该第一传动件及一第二传动件的传动齿轮相对地设置于壳体容室内,且该第一传动件及一第二传动件的该轴杆分别穿伸壳体及侧盖,各轴杆分别与一传动轴相接设,且各传动轴分别与一车轮相接设,该十字轴杆具有一第一杆及一第二杆,各第一杆、第二杆中段位置分别设有一凹部,令该第一杆、第二杆相交,且使各凹部相互嵌接固定形成十字轴杆,将该四个差速齿轮分别套设于十字轴杆的各端部上,且将该十字轴杆各端部分别设置于壳体容室的各凹槽内,该四个差速齿轮分别与第一传动件及一第二传动件的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一棘轮套筒,接设于该侧盖远离壳体的一端,该棘轮套筒与第二传动件的轴杆相互套设;通过上述结构,该第一杆及第二杆的中段位置设有凹部以相交且相互嵌接,以达到稳固组接的功效,该壳体一端套设棘轮套筒,以供飞轮组接,提供车辆变速的功效,整体结构简单、组装容易,确实具有极佳的创新性及便利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该改良的差速器结构,于该壳体内部设有差速轮组,其于该壳体内部设置相对的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该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分别设有一传动齿轮,并于该十字轴杆的端部套设四个差速齿轮,该十字轴杆具有第一杆及第二杆,该第一杆及第二杆的中段位置设有凹部,使该第一杆及第二杆相交且使凹部相互嵌接形成十字轴杆,其组装便利且稳固,该两个传动齿轮与四个差速齿轮相互啮合,且该两个传动齿轮设有轴杆,以分别与车轮的两个传动轴接设,使车轮传到差速轮组的转动力量更平均的受传导,有效提升齿轮寿命,并于该侧盖的一端套设棘轮套筒,以供飞轮组装,提供车辆变速的功效,整体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则达到极佳的实用性及便利性;该第一传动件与壳体之间设有轴套,且该第二传动件与侧盖之间设有轴套,通过该轴套的设置,可增加各传动件的支撑力,以达到转动顺畅的功效;其并可于该轴套内部与传动件接触部位设有耐磨层或铜件,以达到耐磨耗的功效;该第二传动件轴杆上的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设有垫片,使该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可达到稳靠转动的功效。
其中该第一传动件的传动齿轮及轴杆与壳体之间套设一轴套及一第一轴承,该第二传动件的传动齿轮及轴杆与侧盖之间套设一轴套及一第一轴承。
其中该棘轮套筒为一单向棘轮结构。
其中该棘轮套筒与第二传动件的轴杆之间套设一第二轴承。
其中该棘轮套筒与第二传动件的轴杆之间套设一第二轴承,于该轴杆上的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套设一垫片,且于该轴杆上的第二轴承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套设一垫片,并且于该轴杆远离壳体一端的周围套设一挡环,该挡环挡止于垫片一端。
其中该第二轴承为滚珠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壳体10容室11
开口12凹槽13
侧盖14
差速轮组20第一传动件21
传动齿轮211轴杆212
第二传动件22传动齿轮221
轴杆222轴套23
第一轴承24传动轴25
十字轴杆26第一杆27
凹部271第二杆28
凹部281差速齿轮29
棘轮套筒30第二轴承31
垫片32挡环33。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差速器结构,其主要包括:一壳体10、一差速轮组20及一棘轮套筒30。
该壳体10,具有一容室11,该壳体10的一端设有一开口12,于该容室11的周壁设有两两相对的四个凹槽13,并于该壳体10的开口12端套设一侧盖14。
该差速轮组20,包括两个传动件、一十字轴杆26及四个差速齿轮29,该两个传动件为结构相同的一第一传动件21及一第二传动件22,各第一传动件21及第二传动件22分别设有一传动齿轮211、221,且各传动齿轮211、221分别接设一轴杆212、222,该两个传动齿轮211、221相对地设置于壳体10的容室11内,且各第一传动件21及一第二传动件22的各轴杆212、222分别穿伸壳体10及侧盖14,其中该第一传动件21的传动齿轮211及轴杆212与壳体10之间套设一轴套23及一第一轴承24,该第二传动件22的传动齿轮221及轴杆222与侧盖14之间套设一轴套23及一第一轴承24,该两个轴杆212、222分别与一传动轴25相接设,各传动轴25分别与一车轮相接设;该十字轴杆26具有一第一杆27及一第二杆28,各第一杆27、第二杆28的中段位置分别设有一凹部271、281,令该第一杆27、第二杆28相交,且使各凹部271、281相互嵌接固定形成十字轴杆26,将该四个差速齿轮29分别套设于十字轴杆26的各端部上,且将该十字轴杆26的各端部分别设置于壳体10的容室11的各凹槽13内,该四个差速齿轮29分别与第一传动件21及一第二传动件22的各传动齿轮211、221相互啮合。
该棘轮套筒30,为一单向棘轮结构,该棘轮套筒30接设于侧盖14远离壳体10的一端,该棘轮套筒30与第二传动件22的轴杆222相互套设,该棘轮套筒30与轴杆222之间套设一第二轴承31,于该轴杆222上的第一轴承24与第二轴承31之间套设一垫片32,且于该轴杆222上的第二轴承31远离第一轴承24的一端套设一垫片32,并且于该轴杆222远离壳体10一端的周围套设一挡环33,该挡环33挡止于垫片32的一端,可防止各结构的脱落;该棘轮套筒30供一飞轮组装,以提供车辆变速的功效;其中该第二轴承31可为滚珠轴承,可提升受力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该壳体10内部设有第一传动件21、第二传动件22,该第一传动件21、第二传动件22分别设有传动齿轮211、221,该两个传动齿轮211、221设有轴杆212、222且穿伸于壳体10的两端,以供与车轮的传动轴25接设,该第一杆27及第二杆28的中段位置设有凹部271、281,以相交嵌接成十字轴杆26,该十字轴杆26的端部可套设四个差速齿轮29,该四个差速齿轮29分别与两个传动齿轮211、221相互啮合,使力量传导更为平均,有效提升齿轮寿命,并于该壳体10的一端套设棘轮套筒30,以供飞轮组接,可提供车辆变速的效果,整体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故整体结构极具创新性及实用便利性。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运用技术方案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现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加以叙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组设,将该第一传动件21及第二传动件22的传动齿轮211、221呈相对设置且容设于壳体10的容室11内,且使该第一传动件21及第二传动件22的轴杆212、222分别穿伸壳体10及侧盖14,接着将该四个差速齿轮29套设于十字轴杆26的各端部,将该十字轴杆29的各端部设置于容室11的各凹槽13内,且将该四个差速齿轮29与第一传动件21及第二传动件22的传动齿轮211、221相互啮合,再接着将该棘轮套筒30套设于侧盖14远离壳体10的一端,且使该第二传动件22的轴杆222与棘轮套筒30相互套设,即组设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该改良的差速器结构,于该壳体10的内部设有差速轮组20,其于该壳体10的内部设置相对的第一传动件21及第二传动件22,该第一传动件21及第二传动件22分别设有一传动齿轮211、221,并于该十字轴杆26的端部套设四个差速齿轮29,该十字轴杆26具有第一杆27及第二杆28,该第一杆27及第二杆28的中段位置设有凹部271、281,使该第一杆27及第二杆28相交且使凹部271、281相互嵌接形成十字轴杆26,其组装便利且稳固,该两个传动齿轮211、221与四个差速齿轮29相互啮合,且该两个传动齿轮211、221设有轴杆212、222,以分别与车轮的两个传动轴25接设,使车轮传到差速轮组20的转动力量更平均的受传导,有效提升齿轮寿命,并于该侧盖14的一端套设棘轮套筒30,以供飞轮组接,提供车辆变速的功效,整体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则达到极佳的实用性及便利性。
该第一传动件21与壳体10之间设有轴套23,且该第二传动件22与侧盖14之间设有轴套23,通过该轴套23的设置,可增加该传动件的支撑力,以达到转动顺畅的功效;其并可于该轴套23的内部与传动件接触部位设有耐磨层或铜件,以达到耐磨耗的功效。
该第二传动件22的轴杆222上的第一轴承24与第二轴承31之间设有垫片32,使该第一轴承24与第二轴承31可达到稳靠转动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改良的差速器结构”,提供一具有四个差速齿轮29及棘轮套筒30的差速器结构,该壳体10的内部设有差速轮组20,其设有两个传动件及四个差速齿轮29,该传动件设有传动齿轮211、221及轴杆212、222,该第一杆27及第二杆28的中段位置设有凹部271、281以相交且相互嵌接,以达到稳固组接的功效,并将该四个差速齿轮29套设于十字轴杆26的端部,且该四个差速齿轮29与两个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使转动力量更平均的传导,并于该壳体10的一端套设棘轮套筒30,以供飞轮组接,提供车辆变速的功效,整体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使整体确实具有产业实用性及创新效益性,本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条件,恳请贵局明鉴,早日审查授权。
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改良的差速器结构,其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容室,于该容室周壁设有两两相对的四个凹槽,并于该壳体一端套设一侧盖;
一差速轮组,包括两个传动件、一十字轴杆及四个差速齿轮,该两个传动件设有一第一传动件及一第二传动件,该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分别设有一传动齿轮,且该传动齿轮分别接设一轴杆,该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的传动齿轮相对地设置于壳体容室内,且该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的该轴杆分别穿伸壳体及侧盖,各轴杆分别与一传动轴相接设,且该传动轴分别与一车轮相接设,该十字轴杆具有一第一杆及一第二杆,该第一杆、第二杆中段位置分别设有一凹部,令该第一杆、第二杆相交,且使各凹部相互嵌接固定形成十字轴杆,将该四个差速齿轮分别套设于十字轴杆的各端部上,且将该十字轴杆的各端部分别设置于壳体容室各凹槽内,该四个差速齿轮分别与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的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一棘轮套筒,接设于该侧盖远离壳体的一端,该棘轮套筒与第二传动件的轴杆相互套设,该棘轮套筒供一飞轮组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差速器结构,其中该第一传动件的传动齿轮及轴杆与壳体之间套设一轴套及一第一轴承,该第二传动件的传动齿轮及轴杆与侧盖之间套设一轴套及一第一轴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差速器结构,其中该棘轮套筒为一单向棘轮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差速器结构,其中该棘轮套筒与第二传动件的轴杆之间套设一第二轴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差速器结构,其中该棘轮套筒与第二传动件的轴杆之间套设一第二轴承,于该轴杆上的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套设一垫片,且于该轴杆上的第二轴承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套设一垫片,并且于该轴杆远离壳体一端的周围套设一挡环,该挡环挡止于垫片一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的差速器结构,其中该第二轴承为滚珠轴承。
CN201521135543.0U 2015-12-31 2015-12-31 改良的差速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8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5543.0U CN205278278U (zh) 2015-12-31 2015-12-31 改良的差速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5543.0U CN205278278U (zh) 2015-12-31 2015-12-31 改良的差速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78278U true CN205278278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62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554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8278U (zh) 2015-12-31 2015-12-31 改良的差速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782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1275A (zh) * 2019-09-30 2020-01-17 苏州流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儿童车的差速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1275A (zh) * 2019-09-30 2020-01-17 苏州流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儿童车的差速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6561B2 (en) Assembling structure for wheel and hub of electric bicycle
CN205331352U (zh) 直齿圆柱齿轮差速器
CN102431383A (zh) 无车条、空心中轴自行车
CN205278278U (zh) 改良的差速器结构
CN204368392U (zh) 无轮辐无链条齿轮驱动自行车
CN201953968U (zh)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的润滑结构
CN108528137A (zh) 车轮组件
CN201604774U (zh) 一种两轮自行车
JP2010006342A5 (zh)
KR101050313B1 (ko) 동력전달 및 조립성이 우수한 무체인 자전거의 동력전달장치
JP2008273405A (ja) 車輪駆動装置
CN101007558A (zh) 可提供训练用阻力的自行车
CN203844941U (zh) 自行车传动系统
CN200987101Y (zh) 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
CN201419780Y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后桥
CN211662991U (zh) 一种代步车的花鼓组合结构及代步车
CN219600824U (zh) 一种卡丁车
CN217671972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中锁前花鼓
CN211617976U (zh) 一种双人自行车驱动动能传递中轴装置
CN106741547A (zh) 一种设有人电混合动力及人电自动交换驱动的变速轮盘
CN207064449U (zh) 汽车传动用花键轴
CN217320660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上的差速模块
TWM472137U (zh) 傳動裝置
CN210971080U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17124430U (zh) 一种隐藏式辐条新型自行车前花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