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8176U - 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8176U
CN205258176U CN201520946089.0U CN201520946089U CN205258176U CN 205258176 U CN205258176 U CN 205258176U CN 201520946089 U CN201520946089 U CN 201520946089U CN 205258176 U CN205258176 U CN 205258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chamber
mixing chamber
treatment plant
chemical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460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先旺
唐爱林
刘良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IHENG ENVIRONMENT SAFE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IHENG ENVIRONMENT SAFE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IHENG ENVIRONMENT SAFE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IHENG ENVIRONMENT SAFE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460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8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8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8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内部的处理腔、进水管、出水管、至少一个第一加药管和至少一个第二加药管,处理腔分隔为混合室和沉淀室,进水管和第一加药管均与混合室连通,出水管和第二加药管均与沉淀室连通,污水自进水管进入处理腔的混合室,依次流经混合室和沉淀室并从出水管排出。本实用新型避免污水与药剂边混合边沉淀而影响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从而使污水与药剂充分混合,使后续铁离子沉淀更彻底,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高级氧化工艺是污水处理中的一种重要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在处理难降解污水中得到成功应用。在众多的高级氧化工艺中Fenton法以其催化氧化机理简单、反应速度快、可以产生絮凝等其它一般的化学氧化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但是。现有的应用Fenton法的污水处理装置无法使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反应,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旨在使污水与药剂充分混合,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内部的处理腔、进水管、出水管、至少一个第一加药管和至少一个第二加药管,所述处理腔分隔为混合室和沉淀室,所述进水管和第一加药管均与所述混合室连通,所述出水管和第二加药管均与所述沉淀室连通,污水自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处理腔的混合室,依次流经所述混合室和沉淀室并从所述出水管排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药管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与混合室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加药管设置于所述混合室与沉淀室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pH探头,该第一pH探头设置于所述混合室内,所述第一加药管中设置有控制其流量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pH探头根据其检测所述混合室内污水的pH值调节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合度。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pH探头,该第二pH探头设置于所述沉淀室内,所述第二加药管中设置有控制其流量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二pH探头根据其检测所述沉淀室内污水的pH值调节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合度。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室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混合室分隔为多个水室,污水自所述进水管流入所述混合室,依次经过该混合室中的各个水室后进入所述沉淀室。
优选地,所述隔板为多块且均与所述混合室侧壁贴合,所述隔板上设有缺口,该缺口交替设置于该隔板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两端部。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壳体上的储存腔,该储存腔分别与所述沉淀室和所述出水管连通,污水经所述沉淀室进入储存腔。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泥管,该排泥管设置于所述沉淀室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室和/或沉淀室底部的排污管。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压缩空气管,所述压缩空气管与所述混合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部的处理腔中设置相互独立的混合室和沉淀室,污水必须先经过混合室才能进入沉淀室,使污水与第一加药管加入的药剂在混合室中充分混合,然后才能进入沉淀室与碱液反应产生沉淀,避免污水与药剂边混合边沉淀而影响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从而使污水与药剂充分混合,使后续铁离子沉淀更彻底,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壳体1 处理腔2 混合室21 沉淀室22
进水管3 出水管4 第一加药管5 第一子药管51
第二子药管52 第三子药管53 第二加药管6 第一pH探头7
第二pH探头8 第一混合隔板90a 第二混合隔板90b 第一导流隔板91
第二导流隔板92 第三导流隔板93 第四导流隔板94 第五导流隔板95
第六导流隔板96 第七导流隔板97 第八导流隔板98 第九导流隔板99
第十导流隔板100 储存腔10 排泥管20 排污管30
人孔40 第一水室a1 第二水室a2 第三水室a3
第四水室a4 第五水室a5 第六水室a6 第七水室a7
第八水室a8 压缩空气管5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参照图1和图2,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设于该壳体1内部的处理腔2、进水管3、出水管4、至少一个第一加药管5和至少一个第二加药管6,处理腔2分隔为混合室21和沉淀室22,进水管3和第一加药管5均与混合室21连通,出水管4和第二加药管6均与沉淀室22连通,污水自进水管3进入处理腔2的混合室21,依次流经混合室21和沉淀室22并从出水管4排出。优选地,进水管3贯穿壳体1延伸至混合室21,出水管4贯穿壳体1延伸至沉淀室22,第一加药管5支撑安装于混和室21上方,第二加药管6支持安装于沉淀室22上方,从第一加药管5和第二加药管6流出的药剂分别从混合室21的上方滴入混和室、从沉淀室22的上方滴入沉淀室22,混合室21朝向第一加药管5的顶壁上开设有让药剂流入的通透区域,沉淀室22朝向第二加药管6的顶壁上也开设有让药剂流入的通透区域。
第一加药管5用于向混和室21内添加硫酸、硫酸亚铁、双氧水等药剂,添加的药剂与进入混合室21的污水混合并反应;第二加药管6用于向自混合室21流进的药剂、污水混合物中添加碱液以反应产生沉淀,其中第一加药管5和第二加药管6的数量可根据加入药剂的种类具体设置,例如从第一加药管5加入的药剂有三种,则可设置三个第一加药管5,每一个第一加药管5负责一种药剂的供应。
处理腔2可以通过隔板隔断为专门用于混合污水与Fenton法所需药剂的混合室21、专门用于使碱液与混合后的污水反应生成沉淀的沉淀室22,混合室21和沉淀室22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污水必须先经过混合室21才能进入沉淀室22,使污水与第一加药管5加入的药剂在混合室21中充分混合,然后才能进入沉淀室22与第二加药管6加入的碱液,使铁离子反应沉淀下来,保证出水达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内部的处理腔2中设置相互独立的混合室21和沉淀室22,污水必须先经过混合室21才能进入沉淀室22,使污水与第一加药管5加入的药剂在混合室21中充分混合,然后才能进入沉淀室22与碱液反应产生沉淀,避免污水与药剂边混合边沉淀而影响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从而使污水与药剂充分混合,使后续铁离子沉淀更彻底,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优选地,参照图1和图2,第一加药管5设置于进水管3与混合室21的连接处,第二加药管6设置于混合室21与沉淀室22的连接处,从而使污水一进入混合室21就开始与第一加药管5加入的药剂进行混合,增加了混合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污水与药剂的混合效果;同时使污水从混和室21一进入沉淀室22就与第二加药管6加入的药剂进行反应并产生沉淀,增加了反应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污水与药剂的反应、生成沉淀的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pH探头7,该第一pH探头8设置于混合室21内,第一加药管5中设置有控制其流量的第一阀门(图中未示出),第一pH探头7根据其检测混合室21内污水的pH值调节第一阀门的开合度。
pH探头可以检测其所在区域液体的pH值,即第一pH探头7用于检测混合室21内污水的pH值,当第一pH探头7检测的pH值大于预设酸值时,即混合室21内污水pH值过大,应增加酸量供应,所以第一pH探头7增大第一阀门的开合度;当第一pH探头7检测的pH值小于预设酸值时,即混合室21内污水pH值过小,应减少酸量供应,所以第一pH探头7减小第一阀门的开合度;从而使污水与第一加药管5中添加的药剂的反应处于一个最佳pH值,使反应更加彻底,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pH探头8,该第二pH探头8设置于沉淀室22内,第二加药管6中设置有控制其流量的第二阀门(图中未示出),第二pH探头8根据其检测沉淀室22内污水的pH值调节第二阀门的开合度。
第二pH探头8用于检测沉淀室22内污水的pH值,当第二pH探头8检测的pH值大于预设碱值时,即沉淀室22内污水pH值过大,应减少碱液供应,所以第二pH探头8减小第二阀门的开合度;当第二pH探头8检测的pH值小于预设碱值时,即沉淀室22内污水pH值过小,应增大碱液供应,所以第二pH探头8增大第二阀门的开合度;从而使污水与第二加药管6中添加的药剂的反应处于一个最佳pH值,使反应更加彻底、铁离子沉淀更彻底,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混合室21的隔板(如图3所示的第一混合隔板90a、第二混合隔板90b、第一导流隔板91等),隔板将混合室21分隔为多个水室,污水自进水管3流入混合室21,依次经过该混合室21中的各个水室后进入沉淀室22。
隔板将混合室21分隔为多个水室,使污水自进水管3流入混合室21,依次经过该混合室21中的各个水室后进入沉淀室22,充分利用了混合室21的内部空间,增大污水在混合室21中所流过的路程,使污水在混合室21内有足够长的停留时间,保证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充分降解,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满足出水指标。
此外,在沉淀室22中也可以设置隔板以将该沉淀室22,使污水在沉淀室22内有足够长的停留时间,保证污水中的铁离子充分反应并沉淀,进一步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满足出水指标。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隔板为多块且均与混合室21侧壁贴合,隔板上设有缺口,该缺口交替设置于该隔板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两端部。
例如,参照图3,隔板包括第一混合隔板90a、第二混合隔板90b、第一导流隔板91、第二导流隔板92、第三导流隔板93、第四导流隔板94、第五导流隔板95、第六导流隔板96、第七导流隔板97、第八导流隔板98、第九导流隔板99、第十导流隔板100,第一混合隔板90a和第二混合隔板90b设置于第一导流隔板91、第三导流隔板93和壳体1内壁所形成的第一水室a1中;如图3所示,第一混合隔板90a和第二混合隔板90b平行混合室21侧壁延伸方向,且第一混合隔板90a和第二混合隔板90b沿水平方向相异的两端部设置有缺口(图中未示出),水流沿着图3箭头方向流动。此外,如图5所示,第一混合隔板90a和第二混合隔板90b平行混合室21底面延伸方向,且第一混合隔板90a和第二混合隔板90b沿水平方向相异的两端部设置有缺口,水流沿着图3箭头方向流动。
参照图3,第一导流隔板91、第二导流隔板92、第三导流隔板93、第四导流隔板94、第五导流隔板95、第六导流隔板96、第七导流隔板97、第八导流隔板98、第九导流隔板99、第十导流隔板100和壳体壁将处理腔2分隔为第一水室a1、第二水室a2、第三水室a3、第四水室a4、第五水室a5、第六水室a6、第七水室a7和第八水室a8,其中混合室21包括第一水室a1、第二水室a2、第三水室a3、第四水室a4、第五水室a5和第六水室a6,沉淀室22包括第七水室a7和第八水室a8;在第一导流隔板91、第二导流隔板92、第三导流隔板93、第四导流隔板94、第五导流隔板95、第六导流隔板96、第七导流隔板97、第八导流隔板98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两端部交替设置缺口,以使水流沿着图3箭头所示方向流动,该缺口高度为10~15cm。
进一步地,参照图4,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壳体上的储存腔10,该储存腔10分别与沉淀室22和出水管4连通,污水经沉淀室22进入储存腔10,该储存腔10可对经过混合室21、沉淀室22反应后的污水进行存储,可对储存的污水经出水管排出的排水量进行控制,便于工作人员控制储存的污水流至污水处理下一个工序。参照图3,储存腔10设置于第八水室a8的第八导流隔板98的下部,污水经第八导流隔板98流出后直接落入储存腔10中,节省了沉淀室22至储存腔10之间的管道结构,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生产成本。
优选地,参照图3和图4,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泥管20,该排泥管20设置于沉淀室22的底部,污水流经沉淀室22时,铁离子形成沉淀并沉淀于沉淀室22的底部,当沉淀存有一定量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排泥管20方便地将沉淀物质排出,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此外,沉淀室22底部为圆锥斗状结构,便于沉淀快速聚集在沉淀室22的底部。
此外,参照图3和图4,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混合室21和/或沉淀室22底部的排污管30,便于工作人员对沉淀在壳体1内部容置腔底部的杂质。此外,壳体1上设置有人孔40,该人孔40与混合室21和/或沉淀室22连通,当污水处理装置内部出现故障时,便于维修人员从人孔40进入壳体1内部进行维修。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压缩空气管50,压缩空气管50与混合室21连通。优选地,压缩空气管50至少包括两根,分别与混合室21进水处和出水处连通,外部的空气压缩机向压缩空气管提供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进入混合室21后,形成翻滚的气泡,使混合室21中的污水翻滚,从而使污水与药剂混合更均匀、反应彻底;同时,避免污水与药剂反应的沉淀堆积于混合室21内,便于沉淀集中沉淀于沉淀室22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内部的处理腔、进水管、出水管、至少一个第一加药管和至少一个第二加药管,所述处理腔分隔为混合室和沉淀室,所述进水管和第一加药管均与所述混合室连通,所述出水管和第二加药管均与所述沉淀室连通,污水自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处理腔的混合室,依次流经所述混合室和沉淀室并从所述出水管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药管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与混合室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加药管设置于所述混合室与沉淀室的连接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pH探头,该第一pH探头设置于所述混合室内,所述第一加药管中设置有控制其流量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pH探头根据其检测所述混合室内污水的pH值调节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合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pH探头,该第二pH探头设置于所述沉淀室内,所述第二加药管中设置有控制其流量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二pH探头根据其检测所述沉淀室内污水的pH值调节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合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室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混合室分隔为多个水室,污水自所述进水管流入所述混合室,依次经过该混合室中的各个水室后进入所述沉淀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多块且均与所述混合室侧壁贴合,所述隔板上设有缺口,该缺口交替设置于该隔板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两端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壳体上的储存腔,该储存腔分别与所述沉淀室和所述出水管连通,污水经所述沉淀室进入储存腔。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泥管,该排泥管设置于所述沉淀室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室和/或沉淀室底部的排污管。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压缩空气管,所述压缩空气管与所述混合室连通。
CN201520946089.0U 2015-11-24 2015-11-24 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05258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6089.0U CN205258176U (zh) 2015-11-24 2015-11-24 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6089.0U CN205258176U (zh) 2015-11-24 2015-11-24 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8176U true CN205258176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46089.0U Active CN205258176U (zh) 2015-11-24 2015-11-24 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81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8667A (zh) * 2022-03-21 2022-05-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原油采出液分水及水处理集成装置
CN115159726A (zh) * 2022-07-07 2022-10-11 常州大学 一种含氟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8667A (zh) * 2022-03-21 2022-05-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原油采出液分水及水处理集成装置
CN115159726A (zh) * 2022-07-07 2022-10-11 常州大学 一种含氟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15159726B (zh) * 2022-07-07 2023-11-17 常州大学 一种含氟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8077B6 (ja) 反応装置及び方法
CN103706319B (zh) 自吸式管道混合反应器
CN205258176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04933368U (zh) 曝气装置
CN204474452U (zh) 一种新型高效芬顿法处理有机废水折流式一体化设备
CN207085669U (zh) 一种单塔多级循环多回路脱硫装置
CN204173971U (zh) 硫酸法钛白生产用酸性废水中和曝气槽
CN106631907B (zh) 一种合成橡胶促进剂系统及工艺
CN106378021B (zh) 一种并列式微撞击流混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020730B (zh) 一种燃气锅炉环保节能器
CN208583280U (zh) 苯酐原料混合器
CN207654965U (zh) 一种水力旋流混合器
CN204939563U (zh) 充气式浸出槽
CN207872180U (zh) 超临界氧化反应器
CN108283915A (zh) 一种钒电解液反应装置及钒电解液生产系统
CN104387258B (zh) 一种氯乙酸生产方法及氯化反应器
CN207254062U (zh) 一种新型废气处理装置
CN207025342U (zh) 一种铁盐净水剂的高效生产装置
CN209442895U (zh) 一种甲基八溴醚阻燃剂制备装置
CN207537196U (zh) 一种循环式铁碳还原反应器
CN203886517U (zh) 一种气液混合反应装置
CN101456596B (zh) 适用于二氧化硫气体浸出软锰矿的反应器
CN207462975U (zh)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设备
CN207203984U (zh) 一种脉冲气动调和罐
CN206935366U (zh) 一种液体混合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