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19634U - 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19634U
CN205219634U CN201520868133.0U CN201520868133U CN205219634U CN 205219634 U CN205219634 U CN 205219634U CN 201520868133 U CN201520868133 U CN 201520868133U CN 205219634 U CN205219634 U CN 205219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scharge
discharge duct
exhaust
core rod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681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孙赵
张泰�
董榜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A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A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A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A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681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19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19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19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包括浇口冷却套、第一前模芯、第二前模芯、排气镶件、顶出镶件、TPU包胶产品、后模芯、圆弧磁铁、ABS产品和环形磁铁,该双色模具通过两次注塑成型TPU包胶产品,将磁铁包覆于ABS和TPU之间,保证ABS、TPU和磁铁的牢固粘合,防止磁铁脱落和开裂;该双色注塑模具的模芯和镶件上开设有多处排气槽和抽气孔,抽气孔、排气槽与模具间隙和抽气系统相互连通,形成四条接通模具注塑成型型腔产品最大外缘和最大厚度处的排气线路,保证产品注塑成型时型腔内空气的顺利排出,可有效解决双色模具注塑生产时的困气、排气不良现象,避免气泡、产品残缺等问题,采用抽气排气可降低注塑压力,避免产品飞边等缺陷,提升产品外观和质量。

Description

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色注塑模具的结构、排气和抽气系统设计,尤其精密模具。
背景技术
磁化水因其高活性,受到广泛关注,磁化水杯也逐渐被人们接受,但磁化水杯内的磁铁包胶产品注塑时易出现磁铁脱落和开裂,TPU、ABS及磁铁成型时粘合不牢等问题;双色注塑时为了克服流道过长的阻力需要较高的注射压力和熔融温度,TPU材料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粘度低,在较高的注塑压力下易产生飞边等缺陷,且TPU产品对排气的要求较高。
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进胶方式为中心点进胶,注塑产品厚度不一致,注塑时型腔由浅变深部分易出现困气和排气不良,从而造成产品残缺和气泡等缺陷。
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属于精密模具,精密模具表面等加工精度高,分型面和零件等的间隙小,利用模具间隙排气不理想,若没有辅助的排气系统将型腔内气体及时排出,容易造成困气和排气不良,产出次品,从而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难题提供一种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该双色模具可有效解决该双色模具注塑产生的困气、排气不良等现象,避免气泡、产品残缺等问题的出现,型腔连接抽气系统可降低注射压力,避免产品飞边,利于产出符合产品外观和质量要求的产品,通过两次注塑将磁铁包覆于ABS和TPU塑件之间,可有效防止磁铁的脱落开裂等问题,保证TPU、ABS及磁铁成型粘合牢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包括浇口冷却套、第二前模芯、排气镶件、顶出镶件、TPU包胶产品、后模芯、第一前模芯、圆弧磁铁、ABS产品和环形磁铁,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由浇口冷却套、第一前模芯和后模芯装配组成双色注塑第一次成型的型腔,第一次注塑时,ABS塑料将圆弧磁铁和环形磁铁固定于ABS产品内;排气镶件和顶出镶件固定安装于第二前模芯上并与后模芯和浇口冷却套装配成双色注塑中第二次成型的型腔,第二次注塑时型腔注入TPU塑料,覆盖于ABS产品表面,最终形成TPU包胶产品,圆弧磁铁和环形磁铁包覆于产品内部,防止磁铁的断裂和包胶产品的来裂;在排气镶件上开设有第一排气槽、第二排气槽、第一环布排气槽、第一环形排气槽和第二环布排气槽,顶出镶件上开设有第三排气槽、第二环形排气槽和第三环布排气槽,后模芯上开设有第四环布排气槽、第三环形排气槽和辐射状排气槽,第二前模芯上开设有抽气孔,模具合模时,上述排气槽和抽气孔接通模具成型型腔和模芯外模具间隙共形成四条排气线路,用于将型腔内空气排出,利于熔融塑料充满模具型腔,其中排气线路一、排气线路四为间隙排气,排气线路二、排气线路三通过抽气孔与注塑机抽气系统相连为抽气排气,排气线路一可实现第一次注塑时ABS产品最大外缘处模具型腔的排气,排气线路二可将第二次注塑成型型腔内产品TPU部分最大外缘处的空气有效抽出,排气线路三可将第二次注塑成型型腔内TPU包胶产品最大厚度处的困气有效抽出,排气线路四可将第二次注塑成型型腔内TPU包胶产品最大厚度处的困气通过模具间隙排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结合双色注塑和TPU材料注塑特点,将四条排气线路整合为一个合理的排气系统,有效解决了该模具注塑成型时的困气和排气不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普通模具排气系统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通过两次双色注塑实现塑料对磁铁的包覆,避免磁铁脱落和开裂;所述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抽气系统通过合理开设排气槽和抽气孔连通四条排气路线,对排气容易的外边缘处采用间隙排气,对易于困气的部位采用抽气排气系统,该双色模的排气抽气系统可有效解决模具注塑时易出现的困气和排气不良现象,为精密模具的排气系统设计提供有益参考;抽气可降低模腔内压力,利于熔融塑料的流动,降低注射压力,防止TPU产品飞边的产生,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浇口冷却套结构图。
图2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第二前模芯结构图。
图3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镶件结构图。
图4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顶出镶件结构图。
图5为TPU包胶产品结构图。
图6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后模芯结构图。
图7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第一前模芯结构图。
图8为圆弧磁铁结构图。
图9为ABS产品结构图。
图10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合模状态A-A向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I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抽气孔;2、第一排气槽;3、第二排气槽;4、第一环布排气槽;5、第一环形排气槽;6、第二环布排气槽;7、第三排气槽;8、第二环形排气槽;9、第三环布排气槽;10、第四环布排气槽;11、第三环形排气槽;12、辐射状排气槽;13、浇口冷却套;14、第二前模芯;15、排气镶件;16、顶出镶件;17、TPU包胶产品;18、后模芯;19、第一前模芯;20、圆弧磁铁;21、ABS产品;22、环形磁铁;23、产品TPU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11所示,一种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包括浇口冷却套13、第二前模芯14、排气镶件15、顶出镶件16、TPU包胶产品17、后模芯18、第一前模芯19、圆弧磁铁20、ABS产品21和环形磁铁22,其中,浇口冷却套13、第一前模芯19和后模芯18装配组成双色注塑第一次成型的型腔,排气镶件15和顶出镶件16固定安装于第二前模芯14上并与后模芯18和浇口冷却套13装配成为双色注塑中第二次成型的型腔;排气镶件15上开设有第一排气槽2、第二排气槽3、第一环布排气槽4、第一环形排气槽5和第二环布排气槽6,顶出镶件16上开设有第三排气槽7、第二环形排气槽8和第三环布排气槽9,后模芯18上开设有第四环布排气槽10、第三环形排气槽11和辐射状排气槽12,第二前模芯14上开设有抽气孔1,模具合模时,上述排气槽和抽气孔接通模具成型型腔和模芯外模具间隙共形成四条排气线路,将型腔内所困空气或不易排出空气排出,利于熔融塑料在模具型腔内的流动填充,其中排气线路一、排气线路四为间隙排气,利用模具装配间隙将型腔内所困空气排出,排气线路二、排气线路三通过抽气孔1与注塑机抽气系统相连为抽气排气,将模具型腔内所困气体主动抽出,降低型腔内压力,利于熔融塑料在模具型腔内的流动和填充。
如附图1-11所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第一次注塑型腔由浇口冷却套13、第一前模芯19和后模芯18组成,第一次注塑成型ABS产品21,注塑时,圆弧磁铁20被ABS塑胶缠绕固定,环形磁铁21下半部分包埋于ABS塑料中实现磁铁的固定,第二前模芯19上开设与磁铁形状相同的圆弧或圆环槽以保证注塑时磁铁的位置精度亦可防止磁铁开裂,第一次注塑成型时,型腔内空气通过第四环布排气槽10、第三环形排气槽11和辐射状排气槽12的间隙排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第二次注塑型腔由浇口冷却套13、第一前模芯14、排气镶件15、顶出镶件16和后模芯18组成,注塑时TPU塑料将圆弧磁铁20和环形磁铁21全部包覆,且熔融的TPU塑料与第一次注塑成型的ABS产品21粘合,ABS产品21表面凸起的圆弧状骨位增加两种塑料件间的结合面积,保证TPU和ABS产品成型时粘合牢固,最终成型TPU包胶产品17。
如附图1-11所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的四条排气线路由开于第二前模芯14的抽气孔1、排气镶件15上的第一排气槽2、第二排气槽3、第一环布排气槽4、第一环形排气槽5、第二环布排气槽6、位于顶出镶件16的第三排气槽7、第二环形排气槽8、第三环布排气槽9和后模芯18内表面的第四环布排气槽10、第三环形排气槽11、辐射状排气槽12连通而成;模具合模时,抽气孔1下端与第一排气槽2接通,第一排气槽2与第一环布排气槽4和抽气孔1接通,第二排气槽3与模具间隙和第一环布排气槽4接通,第一环形排气槽5接通第一环布排气槽4和第二环布排气槽6,第三排气槽7接通第一排气槽2和第二环形排气槽8,第二环形排气槽8接通第三排气槽7和第三环布排气槽9,第三环形排气槽11接通第四环布排气槽10和辐射状排气槽12,辐射状排气槽12接通模具间隙和第三环形排气槽11,第二环布排气槽6、第三环布排气槽9和第四环布排气槽10与注塑成型型腔接通。
如附图1-11所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的排气线路一由第四环布排气槽10、第三环形排气槽11和辐射状排气槽12连通组成,排气线路一为间隙排气,排气线路一接通第一次注塑成型ABS产品21型腔的最大外缘处和模具间隙,解决第一次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排气问题。
如附图1-11所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的排气线路二由抽气系统连接抽气孔1、第一排气槽2、第三排气槽7、第二环形排气槽8和第三环布排气槽9接通型腔,排气线路二为抽气排气,第二次注塑成型时,抽气系统沿排气线路二将注塑成型型腔内的空气通过产品TPU部分23最大外缘处的第三环布排气槽9抽出,防止困气,同时型腔内的负压利于熔融塑料的流动,减少产品注塑时间和压力,保证产品质量。
如附图1-11所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的排气线路三由抽气系统连接抽气孔1、第一排气槽2、第一环布排气槽4、第一环形排气槽5和第二环布排气槽6接通模具型腔,抽气线路三为抽气排气,第二次注塑成型时,抽气系统沿排气线路三将注塑成型型腔内的空气通过位于产品最大厚度处的环布配气槽6抽出型腔,解决产品最大厚度处的排气不良现象,降低型腔内压力。
如附图1-11所示,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的排气线路四由第二排气槽3、第一环布排气槽4,第一环形排气槽5和第二环布排气槽6连通注塑成型型腔和模具间隙,排气线路四为间隙排气,第二次注塑成型时,注塑成型型腔内的空气通过位于产品最大厚度处的环布配气槽6沿排气线路四排出,避免型腔的困气和排气不良问题。
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的四条排气路线由模具型腔的不同位置接通模具间隙或者注塑机抽气系统实现排气和抽气,其中排气线路一和排气线路四为间隙排气,注塑时将型腔内气体排入模具装配间隙;排气路线二和排气路线三连接抽气系统,将模具型腔内气体抽出,防止困气,同时抽气系统造成的型腔内负压利于熔融塑料的流动,减少产品注塑时间和压力,保证产品质量,该模具排气系统,可有效解决双色精密模具排气问题,具有技术独创性。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思想,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包括浇口冷却套(13)、第二前模芯(14)、排气镶件(15)、顶出镶件(16)、TPU包胶产品(17)、后模芯(18)、第一前模芯(19)、圆弧磁铁(20)、ABS产品(21)和环形磁铁(22),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色模具由浇口冷却套(13)、第一前模芯(19)和后模芯(18)装配组成双色注塑第一次成型的型腔,排气镶件(15)和顶出镶件(16)固定安装于第二前模芯(14)上并与后模芯(18)和浇口冷却套(13)装配成双色注塑中第二次成型的型腔;排气镶件(15)上开设有第一排气槽(2)、第二排气槽(3)、第一环布排气槽(4)、第一环形排气槽(5)和第二环布排气槽(6),顶出镶件(16)上开设有第三排气槽(7)、第二环形排气槽(8)和第三环布排气槽(9),后模芯(18)上开设有第四环布排气槽(10)、第三环形排气槽(11)和辐射状排气槽(12),第二前模芯(14)上开设有抽气孔(1),模具合模时,上述排气槽和抽气孔接通模具成型型腔和模芯外模具间隙共形成四条排气线路,用于将型腔内空气排出,其中排气线路一、排气线路四为间隙排气,排气线路二、排气线路三通过抽气孔(1)与注塑机抽气系统相连为抽气排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色模具第一次注塑型腔由浇口冷却套(13)、第一前模芯(19)和后模芯(18)组成,注塑时,ABS塑料将圆弧磁铁(20)和环形磁铁(22)固定于ABS产品(21)内;双色模具第二次注塑型腔由浇口冷却套(13)、第二前模芯(14)、排气镶件(15)、顶出镶件(16)和后模芯(18)装配而成,第二次注塑时型腔注入TPU塑料,覆盖于ABS产品(21)表面,最终形成TPU包胶产品(17),圆弧磁铁(20)和环形磁铁(22)包覆于产品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条排气线路由开于第二前模芯(14)的抽气孔(1)、排气镶件(15)上的第一排气槽(2)、第二排气槽(3)、第一环布排气槽(4)、第一环形排气槽(5)、第二环布排气槽(6)、位于顶出镶件(16)的第三排气槽(7)、第二环形排气槽(8)、第三环布排气槽(9)和后模芯(18)内表面的第四环布排气槽(10)、第三环形排气槽(11)、辐射状排气槽(12)连通而成;其中,第一环布排气槽(4)和第二环布排气槽(6)均为沿排气镶件(15)内圆均匀分布且平行于内圆轴线的10个平底排气槽,第三环布排气槽(9)为沿顶出镶件(16)内圆均匀分布且平行于内圆轴线的15个平底排气槽,第四环布排气槽(10)为10个均布于后模芯(18)内表面的平底排气槽,辐射状排气槽(12)为4条均布于后模芯(18)上由型腔通往后模板间隙的平底排气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线路一由第四环布排气槽(10)、第三环形排气槽(11)和辐射状排气槽(12)连通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线路二由抽气系统连接抽气孔(1)、第一排气槽(2)、第三排气槽(7)、第二环形排气槽(8)和第三环布排气槽(9)接通型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线路三由抽气系统连接抽气孔(1)、第一排气槽(2)、第一环布排气槽(4)、第一环形排气槽(5)和第二环布排气槽(6)实现抽气排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线路四由第二排气槽(3)、第一环布排气槽(4)、第一环形排气槽(5)和第二环布排气槽(6)连通型腔与模具间隙。
CN201520868133.0U 2015-11-03 2015-11-03 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 Active CN205219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8133.0U CN205219634U (zh) 2015-11-03 2015-11-03 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8133.0U CN205219634U (zh) 2015-11-03 2015-11-03 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19634U true CN205219634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9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68133.0U Active CN205219634U (zh) 2015-11-03 2015-11-03 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1963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0020A (zh) * 2018-07-03 2018-11-13 盐城市建得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灯的接线端子封装注塑模
CN110341139A (zh) * 2019-07-11 2019-10-18 上海康培企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真空法注塑的注塑装置
CN112092292A (zh) * 2020-07-14 2020-12-18 安徽大卫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弧板注塑模具
CN112203825A (zh) * 2018-05-31 2021-01-08 株式会社玉谷制作所 销、套筒或嵌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3825A (zh) * 2018-05-31 2021-01-08 株式会社玉谷制作所 销、套筒或嵌件
CN108790020A (zh) * 2018-07-03 2018-11-13 盐城市建得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灯的接线端子封装注塑模
CN110341139A (zh) * 2019-07-11 2019-10-18 上海康培企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真空法注塑的注塑装置
CN112092292A (zh) * 2020-07-14 2020-12-18 安徽大卫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弧板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19634U (zh) 磁化杯磁铁包胶双色模具排气系统
CN101254642A (zh) 双色一次成型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成型方法
CN103128978B (zh) 一种双色双硬度鞋底的成型工艺
CN204640717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高光注塑模具
CN102179899A (zh) 双色热流道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5599219A (zh) 一种三部式模内嵌入纳米注塑手机壳方法
CN104339531A (zh) 一种内嵌件双色注塑的方法
CN102529098B (zh) 一种利用模内装饰技术制作汽车标牌的方法
CN201158124Y (zh) 双色车灯面罩一次成型模具
CN104260281A (zh) 注塑中底以及制造注塑中底的方法和注塑中底的注塑模具
CN102658611A (zh) 气室橡胶隔膜的成型模具及应用其的预成型工艺
CN102059772B (zh) 一种塑料桶模内贴膜工艺
CN201761025U (zh) 注塑模具及其热流道结构
CN201950775U (zh) 双色热流道模具
CN102343648A (zh) 一种纺织用双色注塑模具
CN201516673U (zh) 一种带环型锥度定位的注塑模具
CN204820171U (zh) 用于注塑产品的模内贴标装置
CN104924533B (zh) 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模内贴标装置
CN102101345A (zh) 注塑成型方法
CN205467083U (zh) 一种自动脱除料把的护角生产模具
CN203712991U (zh) 一种橡胶制动皮膜注压模具
CN206406347U (zh) 一种高光免涂装环保塑胶产品的注塑模具
CN204869519U (zh) 自动断料的注塑模具
CN201979665U (zh) 叠层高速注塑模具的针阀式封胶机构
CN211807532U (zh) 一种注塑成型与装饰一体化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