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02899U - 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02899U
CN205202899U CN201520637903.0U CN201520637903U CN205202899U CN 205202899 U CN205202899 U CN 205202899U CN 201520637903 U CN201520637903 U CN 201520637903U CN 205202899 U CN205202899 U CN 205202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electronlmobil
fixed mount
turn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379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Kang Nengch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Kang Nengch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Kang Nengch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Kang Nengch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379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02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02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028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的底板利用带有所述隔音结构的材料制成,所述隔音结构的材料,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三层结构,所述下层为橡胶板,所述中层为胶水层,所述的上层为隔音棉层,所述胶水层厚度为0.03-0.08mm,所述的胶水层为压敏胶层,所述上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水层为压敏胶层。压敏胶具有无溶剂,无污染,使用比较方便等优点,同时设置防滑凸块,可以提高防滑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其工作原理为:蓄电池——电流——电力调节器——电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
现有的电动汽车底盘降噪手段主要是在汽车底板上铺设隔音产品,但现有的隔音产品通常功能单一,并且只对一部分频带范围内的噪音起到降噪作用,如果同时需要减震、隔音、吸音功能,就要分别使用减震、隔音、吸音产品,一方面增加了使用成本,并且在宽频带范围内的隔音吸音效果不好,另一方面,铺设在汽车底板上的隔音产品不能完全覆盖汽车底盘,存在隔音盲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的底板利用带有所述隔音结构的材料制成,所述隔音结构的材料,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三层结构,所述下层为橡胶板,所述中层为胶水层,所述的上层为隔音棉层,所述胶水层厚度为0.03-0.08mm,所述的胶水层为压敏胶层,所述上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隔音材料,在生产制作的时候,通过涂胶流水线上胶水层,通过胶水层把橡胶板和隔音棉层粘合在一起。涂胶流水线所需要的温度为80℃-120℃;涂胶流水线以20-40米每分钟的速度上胶水层后存放24小时,形成新型隔音材料,最后根据客户要求经过裁切,冲压成型制成成品,可以节省材料,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水层为压敏胶层。压敏胶具有无溶剂,无污染,使用比较方便等优点,同时设置防滑凸块,可以提高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发电的结构示意图a;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发电的结构示意图b;
图中,1-太阳能电池板,2-十字型固定架,3-第一转向气缸,4-第二转向气缸,5-伸缩气缸,6-第三转向气缸,7-第四转向气缸,8-电能转换控制器,9-蓄电池组,10-泄压阀,11-上盖体,12-固定孔,13-透气孔,14-压力传感器,15-下盒体,16-电池箱控制器,17-加热板,18-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的底板利用带有所述隔音结构的材料制成,所述隔音结构的材料,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三层结构,所述下层为橡胶板,所述中层为胶水层,所述的上层为隔音棉层,所述胶水层厚度为0.03-0.08mm,所述的胶水层为压敏胶层,所述上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隔音材料,在生产制作的时候,通过涂胶流水线上胶水层,通过胶水层把橡胶板和隔音棉层粘合在一起。涂胶流水线所需要的温度为80℃-120℃;涂胶流水线以20-40米每分钟的速度上胶水层后存放24小时,形成新型隔音材料,最后根据客户要求经过裁切,冲压成型制成成品,可以节省材料,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水层为压敏胶层。压敏胶具有无溶剂,无污染,使用比较方便等优点,同时设置防滑凸块,可以提高防滑效果。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箱,包括上盖体和下盒体,所述下盒体均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为四块开设有透气孔的侧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框体,所述内层的内壁涂有反辐射材料,所述外层设置有散热片结构,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设置有透气性固定夹层,所述内层底部设置有极加热板,所述下盒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电池箱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池箱控制器相连接,所述上盒体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加热板、控制器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机构。
电池箱具有双层结构设计,并且外层结构将电池箱内部与外界完全隔绝,因此,即使电池箱内部温度过高,箱体内有限的空气或者非助燃性气体也不会维持电池箱内部自燃,保证了行车的人身与财产安全。由于外层结构将电池箱内部与外界完全隔绝,故雨水以及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也无法进入电池箱体内。设置了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加热板等结构,使得当温度需要调节的时候,可以自行调节,当压力较大时,可以自行开启泄压阀进行泄压。
使用的时候,利用电池箱控制器控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热板和泄压阀等的开启。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太阳发电结构,包括:设置于车体顶部的可开合的窗体,所述窗体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电能转换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能转换控制器与蓄电池组相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气缸组合机构与十字型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十字型固定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组合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十字型固定架中心部位的伸缩气缸和位于所述十字型固定架边上的第一转向气缸、第二转向气缸、第三转向气缸以及第四转向气缸,所述第一转向气缸、第二转向气缸、第三转向气缸以及第四转向气缸、伸缩气缸的下端均与所述十字型固定架固定连接,上端均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铰接;所述第一转向气缸、第二转向气缸、第三转向气缸以及第四转向气缸、伸缩气缸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使用的时候,若想调整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照射的相对角度,首先使用伸缩气缸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升起,然后,利用四个转向气缸,通过调节各个转向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的长度,来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通过所述PLC控制器,自动控制气缸的伸出长度。
在优选实施例中:电动汽车还包括,前壳,所述前壳下部连接有风力机组,所述前壳包括多块升降板,所述风力机组包括多个旋转叶片组,任一所述升降板下方均连接有一个旋转叶片组,所述旋转叶片组包括旋转杆、叶片以及固定架,所述升降板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杆连接,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杆滑动连接,所述叶片均匀分布于所述旋转杆的圆周面上,多个所述旋转杆的一端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某一所述旋转的一端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PLC控制器控制连接,任一所述旋转叶片组均通过电缆连接有电能转换控制器,所述电能转换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接;任一所述升降板的前端均设置有密封块,相配合使用地,与所述升降板前端相连接的旋转杆或者前壳设置有密封槽。所述旋转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导水槽。所述密封块为橡胶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的底板利用带有所述隔音结构的材料制成,所述隔音结构的材料,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三层结构,所述下层为橡胶板,所述中层为胶水层,所述的上层为隔音棉层,所述胶水层厚度为0.03-0.08mm,所述的胶水层为压敏胶层,所述上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还包括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包括上盖体和下盒体,所述下盒体均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为四块开设有透气孔的侧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框体,所述内层的内壁涂有反辐射材料,所述外层设置有散热片结构,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设置有透气性固定夹层,所述内层底部设置有极加热板,所述下盒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电池箱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池箱控制器相连接,所述上盖体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加热板、控制器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还包括太阳能发电机构,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包括:设置于车体顶部的可开合的窗体,所述窗体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电能转换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能转换控制器与蓄电池组相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气缸组合机构与十字型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十字型固定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组合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十字型固定架中心部位的伸缩气缸和位于所述十字型固定架边上的第一转向气缸、第二转向气缸、第三转向气缸以及第四转向气缸,所述第一转向气缸、第二转向气缸、第三转向气缸以及第四转向气缸、伸缩气缸的下端均与所述十字型固定架固定连接,上端均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铰接;所述第一转向气缸、第二转向气缸、第三转向气缸以及第四转向气缸、伸缩气缸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壳,所述前壳下部连接有风力机组,所述前壳包括多块升降板,所述风力机组包括多个旋转叶片组,任一所述升降板下方均连接有一个旋转叶片组,所述旋转叶片组包括旋转杆、叶片以及固定架,所述升降板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杆连接,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杆滑动连接,所述叶片均匀分布于所述旋转杆的圆周面上,多个所述旋转杆的一端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某一所述旋转的一端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PLC控制器控制连接,任一所述旋转叶片组均通过电缆连接有电能转换控制器,所述电能转换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接;任一所述升降板的前端均设置有密封块,相配合使用地,与所述升降板前端相连接的旋转杆或者前壳设置有密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导水槽。
CN201520637903.0U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02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7903.0U CN205202899U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7903.0U CN205202899U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02899U true CN205202899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0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3790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02899U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02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5184A (zh) * 2020-04-28 2022-12-1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的车底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5184A (zh) * 2020-04-28 2022-12-1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的车底结构
US11975601B2 (en) 2020-04-28 2024-05-07 Nissan Motor Co., Ltd. Electric vehicle floor structu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7604A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
CN205202899U (zh) 一种设置有隔音结构的电动汽车
CN101922212A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面电池瓦
CN205273362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车顶
CN201802257U (zh) 薄膜太阳能窗及具有薄膜太阳能窗的汽车
CN200974471Y (zh) 太阳能电动车
CN108045237A (zh) 一种太阳能电动车
CN104875592B (zh) 树阴化的太阳能车用全自动防晒装备
CN103625300A (zh) 一种混合动力拖拉机
CN206738088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减噪装置
CN205930262U (zh) 一种与汽车引擎盖一体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CN207552953U (zh) 一种太阳能声屏障
CN108149970A (zh) 一种停车位安全防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201313512Y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动力车
CN205150103U (zh) 一种风能太阳能组合式电瓶车
CN205678575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路灯跟踪装置
CN206678798U (zh) 一种车载式太阳能充电与防晒装置
CN203485777U (zh) 一种自充电的电动汽车
CN205853918U (zh) 一种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太阳能膜结构
CN205408653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打谷机
CN208039942U (zh) 一种停车位安全防雨装置
CN20411913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2449081U (zh) 一种隔热保温的汽车地板结构
CN204375797U (zh) 设置有电池箱的电动汽车
CN218948953U (zh) 一种风能光能相结合的新能源电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