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33681U - 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33681U
CN205133681U CN201520882925.3U CN201520882925U CN205133681U CN 205133681 U CN205133681 U CN 205133681U CN 201520882925 U CN201520882925 U CN 201520882925U CN 205133681 U CN205133681 U CN 205133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full
dividing plate
automatic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829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操应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GUO SIFANG STEEL BALL MOLDING TOOL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GUO SIFANG STEEL BALL MOLDING TOOL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GUO SIFANG STEEL BALL MOLDING TOOL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GUO SIFANG STEEL BALL MOLDING TOOL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829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33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33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336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在炉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有炉门,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形成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内设有传送装置,并且热风循环装置对加热通道进行热风循环,工作时,搁置有加热管的安装架随传送装置进入炉体内,关闭进料口和出料口处的炉门,热风循环装置在炉体内形成循环热风对安装架上的加热管进行热风除潮,除潮结束后,开启炉门,传送装置将经排潮的加热管送出炉体,同时将待排潮的加热管送入炉体,然后再次关闭炉门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对加热管进行自动化连续性进料、排潮、出料,炉内温度均匀,排潮效果好,大大节约人力和能耗。

Description

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
背景技术
在加热管生产过程中,一般生产工艺为弯管-加粉-除潮-上胶封口-回火-出产品,其中一些产品需在上胶封口后进行二次封口再进行回火,再次回火的目的是对加热管进行排潮,防止加热管加工过程中残留的水汽排出不彻底,影响加热管的使用寿命。一般的回火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加热管依次排列在加热炉内,进行加热回火,加热结束后,需要关闭加热炉,人工将加热管从加热炉中取出。这样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加热炉需要反复升降温,热损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包括:炉体、传送装置、热风循环装置、多组加热管安装架、第一炉门驱动装置、第二炉门驱动装置;
炉体内部具有腔室,所述腔室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形成加热通道,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第一炉门,第一炉门驱动装置与第一炉门驱动连接,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第二炉门,第二炉门驱动装置与第二炉门驱动连接,加热通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依次连接将所述加热通道分隔为沿加热通道延伸的加热腔和位于加热腔外周的风腔,第二隔板中部设有出风口,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远离第二隔板一端均设有进风口;
传送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腔内,其传送方向沿从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布置,多组加热管安装架沿传送方向依次安装在传送装置上;
热风循环装置包括风机、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风机、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均位于所述风腔内,风机位于第二隔板远离加热腔一侧且位于出风口处,风机的转轴沿竖直方向布置,第一加热机构位于第一隔板远离加热腔一侧,第二加热机构位于第三隔板远离加热腔一侧。
优选地,风腔内设有纵向导风板和横向导风板,纵向导风板位于风机下方且垂直于加热风腔延伸方向设置,横向导风板设置在风机外周且沿风机径向布置。
优选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竖直设置,第二隔板水平设置。
优选地,每组加热管安装架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管安装架。
优选地,炉体侧壁设有隔热层;优选地,所述隔热层包括耐高温耐火纤维毯内层和岩棉板外层。
优选地,炉体侧壁具有双层钢板结构,所述隔热层位于双层钢板之间。
优选地,第一加热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加热元件,多个第一加热元件均匀设置在第一隔板上;第二加热机构包括多个第二加热元件,多个第二加热元件均匀设置在第三隔板上。
优选地,第一炉门和第二炉门外周均设有密封结构;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采用高温石墨盘根密封。
优选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电机和传送链条,传送链条上设有张紧机构。
优选地,包括多个热风循环装置,加热腔在从进料口向出料口的方向上包括多个温区,每个热风循环装置对一个温区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在炉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有炉门,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形成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内设有传送装置,并且热风循环装置对加热通道进行热风循环,工作时,安装有加热管的安装架随传送装置进入炉体内,关闭进料口和出料口处的炉门,热风循环装置在炉体内形成循环热风对安装架上的加热管进行热风除潮,除潮结束后,开启炉门,传送装置将经排潮的加热管送出炉体,同时将待排潮的加热管送入炉体,然后再次关闭炉门进行加热。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对加热管进行自动化连续性进料、排潮、出料,炉内温度均匀,排潮效果好,大大节约人力和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的炉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的一个温区内风机和导风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的炉体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的一个温区内风机和导风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至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包括:炉体1、传送装置2、多个热风循环装置、多组加热管安装架4、第一炉门驱动装置5、第二炉门驱动装置6;
炉体1侧壁具有双层钢板结构,所述双层钢板之间设有隔热层16,隔热层16包括耐高温耐火纤维毯内层和岩棉板外层,炉体1内部具有腔室,所述腔室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形成加热通道,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第一炉门11,第一炉门驱动装置5与第一炉门11驱动连接,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第二炉门12,第二炉门驱动装置5与第二炉门12驱动连接,第一炉门11和第二炉门12外周均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采用高温石墨盘根密封;高温石墨盘根镶嵌在炉门四周和炉门接缝处与炉体可手动压紧,杜绝了高温炉气的外逸,改善了工作环境,保证了炉温的均匀性,增强节能效果;
加热通道在从进料口向出料口的方向上包括多个温区,加热通道内设有第一隔板13、第二隔板14、第三隔板15,第一隔板13和第三隔板15竖直设置,第二隔板14水平设置,第一隔板13、第二隔板14、第三隔板15依次连接将所述加热通道分隔为沿加热通道延伸的加热腔和位于加热腔外周的风腔,第二隔板14中部设有出风口,第一隔板13和第三隔板15远离第二隔板14一端均设有进风口;
风腔内设有纵向导风板71和横向导风板72,纵向导风板71位于风机31下方且垂直于加热风腔延伸方向设置,横向导风板72设置在风机31外周且沿风机31径向布置;
传送装置2位于所述加热腔内,其传送方向沿从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布置,传送装置2包括传送电机和传送链条,传送链条上设有张紧机构,多组加热管安装架4沿传送方向依次安装在传送链条上,每组加热管安装架4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管安装架;
热风循环装置包括风机31、第一加热机构32、第二加热机构33,风机31、第一加热机构32、第二加热机构33均位于所述风腔内,风机31位于第二隔板14远离加热腔一侧且位于出风口处,风机31的转轴沿竖直方向布置,第一加热机构32位于第一隔板13远离加热腔一侧,第一加热机构32包括多个第一加热元件,多个第一加热元件均匀设置在第一隔板13上,第二加热机构33位于第三隔板15远离加热腔一侧,第二加热机构33包括多个第二加热元件,多个第二加热元件均匀设置在第三隔板15上,每个热风循环装置对一个温区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安装有加热管的一组加热管安装架随传送装置进入炉体内,然后通过第一炉门驱动装置和第二炉门驱动装置关闭进料口和出料口处的炉门,使得炉门与炉体密封,然后热风循环装置的加热机构对风腔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同时风机启动通过隔板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实现炉体内的空气的加热循环过程,在加热腔内形成循环热风对安装架上的加热管进行热风除潮,除潮结束后,然后开启炉门,传送装置将挂有经排潮的加热管的安装架组送出炉体,同时将下一组挂有待排潮的加热管的安装架送入炉体,然后再次关闭炉门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连续排潮。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在炉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有炉门,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形成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内设有传送装置,并且热风循环装置对加热通道进行热风循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加热管进行自动化连续性进料、排潮、出料,炉内温度均匀,排潮效果好,大大节约人力和能耗。
在传送装置的具体设计中,传动链条采用特制板式滚子链,链条每个链节上都装有两个耐热球墨铸铁的滚子,便于链条和料板在炉内运行,同时减小摩擦力和链条的拉伸力;并且在传送链条的出料口处设置张紧机构,可预防链条由于热涨冷缩造成的运行不稳定,能够有效防止传送链条由于热涨冷缩发生打滑现象。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风腔内设有纵向导风板71和横向导风板72,纵向导风板71位于风机31下方且垂直于加热风腔延伸方向设置,横向导风板72设置在风机31外周且沿风机31径向布置,保证风机在风腔内布风均匀,从而保证加热管在加热腔内受热均匀,提高热效率。
此外,实际操作中,可在炉体出料口处设置气缸止推装置,使得加热管安装架在出料时实现料筐的紧密排布,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说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传送装置(2)、热风循环装置、多组加热管安装架(4)、第一炉门驱动装置(5)、第二炉门驱动装置(6);
炉体(1)内部具有腔室,所述腔室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形成加热通道,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第一炉门(11),第一炉门驱动装置(5)与第一炉门(11)驱动连接,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第二炉门(12),第二炉门驱动装置(5)与第二炉门(12)驱动连接,加热通道内设有第一隔板(13)、第二隔板(14)、第三隔板(15),第一隔板(13)、第二隔板(14)、第三隔板(15)依次连接将所述加热通道分隔为沿加热通道延伸的加热腔和位于加热腔外周的风腔,第二隔板(14)中部设有出风口,第一隔板(13)和第三隔板(15)远离第二隔板(14)一端均设有进风口;
传送装置(2)位于所述加热腔内,其传送方向沿从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布置,多组加热管安装架(4)沿传送方向依次安装在传送装置(2)上;
热风循环装置包括风机(31)、第一加热机构(32)、第二加热机构(33),风机(31)、第一加热机构(32)、第二加热机构(33)均位于所述风腔内,风机(31)位于第二隔板(14)远离加热腔一侧且位于出风口处,风机(31)的转轴沿竖直方向布置,第一加热机构(32)位于第一隔板(13)远离加热腔一侧,第二加热机构(33)位于第三隔板(15)远离加热腔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其特征在于,风腔内设有纵向导风板(71)和横向导风板(72),纵向导风板(71)位于风机(31)下方且垂直于加热风腔延伸方向设置,横向导风板(72)设置在风机(31)外周且沿风机(31)径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13)和第三隔板(15)竖直设置,第二隔板(14)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其特征在于,每组加热管安装架(4)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管安装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其特征在于,炉体(1)侧壁设有隔热层(16);优选地,所述隔热层(16)包括耐高温耐火纤维毯内层和岩棉板外层;更优选地,岩棉板外层的厚度为耐高温耐火纤维毯内层厚度的两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其特征在于,炉体(1)侧壁具有双层钢板结构,所述隔热层(16)位于双层钢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热机构(32)包括多个第一加热元件,多个第一加热元件均匀设置在第一隔板(13)上;第二加热机构(33)包括多个第二加热元件,多个第二加热元件均匀设置在第三隔板(15)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其特征在于,第一炉门(11)和第二炉门(12)外周均设有密封结构;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采用高温石墨盘根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2)包括传送电机和传送链条,传送链条上设有张紧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热风循环装置,加热腔在从进料口向出料口的方向上包括多个温区,每个热风循环装置对一个温区进行加热。
CN201520882925.3U 2015-11-06 2015-11-06 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33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2925.3U CN205133681U (zh) 2015-11-06 2015-11-06 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2925.3U CN205133681U (zh) 2015-11-06 2015-11-06 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33681U true CN205133681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19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8292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33681U (zh) 2015-11-06 2015-11-06 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336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6719A (zh) * 2017-06-21 2018-05-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加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6719A (zh) * 2017-06-21 2018-05-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加热装置
CN108006719B (zh) * 2017-06-21 2024-01-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7862A (zh) 一种陶瓷制品烘干窑
CN204963442U (zh) 不锈钢烘箱
CN104515393A (zh) 通入气氛罩式移动台车炉
CN203349619U (zh) 一种陶瓷触媒载体烘干隧道炉
CN203411676U (zh) 预氧化炉的空气密封设备
CN205133681U (zh) 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
CN104757340B (zh) 连续循环加热蒸煮线
CN205893373U (zh) 一种转底式可控气氛加热渗碳炉
CN210625259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烘干炉
CN205192161U (zh) 一种陶瓷毛坯烘干装置
CN104213380A (zh) 被褥烘干装置中的循环风道
CN203755016U (zh) 热风拉幅定型机
CN206094828U (zh) 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板材节能干燥装置
CN203602499U (zh) 一种链板预热式固化炉
CN204097769U (zh) 被褥烘干装置中的循环风道
CN204825343U (zh) 一种用于织带烘干的固色箱
CN104480276B (zh) 一种立式连续式回火炉
CN20518034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节能除湿一体式烤烟装置
CN207006554U (zh) 一种电热风炉
CN203820854U (zh) 一种卧式连续式回火炉
CN208269640U (zh) 一种红外线隧道炉
CN211290731U (zh) 一种远红外热风节能炉料自动烘干线
CN205878755U (zh) 一种具有烫干功能的片状物输送装置
CN203785251U (zh) 具备清理装置的间接式热风炉
CN205352032U (zh) 一种具有进风预热功能的工业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