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20156U - 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20156U
CN205120156U CN201520939710.0U CN201520939710U CN205120156U CN 205120156 U CN205120156 U CN 205120156U CN 201520939710 U CN201520939710 U CN 201520939710U CN 205120156 U CN205120156 U CN 205120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ush
pull
detection device
material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397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春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9397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20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20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201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包括:支架、换向滑道和多个成像机构,所述换向滑道和多个所述成像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多个所述成像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换向滑道的两侧,分别用于拍摄待检测零件的不同端面;所述换向滑道用于使待检测的零件通过,并将待检测零件的不同端面依次呈现在对应设置的其中一台所述成像机构的拍摄范围内。采用上述结构,零件在换向滑道中利用重力的作用下滑并完成翻面,能够有效降低工艺设备的制造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零件送检及检测的效率。

Description

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零件传输过程中,对其进行检测所用的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零件在出厂之前,通常都要进行检测,合格品出厂,不合格的产品返厂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在检测时,为了提高检测效率,通常是边传输边检测,而且,零件的两个端面均需要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在传输带的两侧设置机械手,通过机械手抓取零件并翻面,从而实现依次检测同一个零件的两个端面的要求的。
但是,针对轻薄环状、柱状等类型的零件而言,当零件的尺寸较薄或者直径较大时,机械手很难对其进行抓取翻面,此时,就需要人工辅助,来实现检测零件两个端面的要求,这就会大大降低零件检测的效率,同时还增加了人工成本;由于存在上述缺陷,机械手翻面的工艺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在线检测的要求;而且,当零件自身强度较低时,采用机械手抓取零件很容易损坏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零件成像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机械手对零件进行翻面检测,检测效率较低且容易损坏零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包括:支架、换向滑道和多个成像机构,所述换向滑道和多个所述成像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多个所述成像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换向滑道的两侧,分别用于拍摄待检测零件的不同端面;所述换向滑道用于使待检测的零件通过,并将待检测零件的不同端面依次呈现在对应设置的其中一台所述成像机构的拍摄范围内。
进一步,所述换向滑道为整体形状呈U型的中空壳体;所述换向滑道的出口端和进口端均设置有拍照平台,且每个所述拍照平台均对应设置一台所述成像机构。
进一步,所述成像机构为高速相机。
进一步,还包括多个擒纵机构,每个所述擒纵机构分别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拍照平台的一侧;所述擒纵机构包括推拉部、摆动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推拉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摆动部同时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推拉部连接;所述推拉部用于向所述摆动部施加外力,所述摆动部远离所述推拉部的一端用于在所述拍照平台上摆动,从而打开或者封堵待检测零件的滑动路径。
进一步,所述摆动部为整体呈弧形的手柄,且所述手柄靠近所述推拉部的一端具有弧形边缘,所述推拉部能够沿着所述弧形边缘来回移动;所述手柄的中部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拍照平台上。
进一步,所述推拉部包括推拉杆、推拉气缸和转轴;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拉气缸连接,所述转轴沿所述推拉杆的垂直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弧形边缘接触连接;所述推拉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
进一步,所述推拉部还包括滑块和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推拉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台上;所述第二固定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台上,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固定台转动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分料机构,所述分料机构用于分装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所述分料机构包括主料道、第一分料道、第二分料道和分料部;所述主料道的进口端与所述换向滑道的出口端连通,所述主料道的出口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分料道和所述第二分料道连通;所述分料部用于在开启第一分料道的同时关闭第二分料道,关闭第一分料道和同时开启第二分料道。
进一步,所所述分料部包括分料气缸、活动挡片和平面凸轮,所述分料气缸与所述平面凸轮连接,所述平面凸轮与所述活动挡片连接;
所述活动挡片设置在所述主料道、所述第一分料道和所述第二分料道连通处,所述平面凸轮和所述分料气缸配合能够使所述活动挡片绕轴摆动,从而实现启闭所述第一分料道和第二分料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包括支架、换向滑道和多个成像机构,换向滑道和多个成像机构均设置在支架上;多个成像机构分别位于换向滑道的两侧,分别用于拍摄待检测零件的不同端面;换向滑道用于使待检测的零件通过,并将待检测零件的不同端面依次呈现在对应设置的其中一台成像机构的拍摄范围内。采用上述结构,零件在换向滑道中利用重力的作用下滑并完成翻面,能够有效降低工艺设备的制造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零件送检及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所示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所示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的换向滑道及擒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擒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擒纵机构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换向滑道2-成像机构3-擒纵机构
4-分料机构5-支架
11-拍照平台31-手柄32-推拉杆
33-推拉气缸34-滑块35-导轨
36-第一固定台37-第二固定台41-主料道
42-第一分料道43-第二分料道44-分料气缸
51-外壳52-支撑板
311-弧形边缘321-转轴421-合格品料仓
431-不合格品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所示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1所示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的换向滑道及擒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擒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擒纵机构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包括:支架5、换向滑道1和多个成像机构2,换向滑道1和多个成像机构2均设置在支架5上;多个成像机构2分别位于换向滑道1的两侧,分别用于拍摄待检测零件的不同端面;换向滑道1用于使待检测的零件通过,并将待检测零件的不同端面依次呈现在对应设置的其中一台成像机构2的拍摄范围内。
支架5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本实施例提供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的所有构件,因此,凡是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都可以作为本实施例所指的支架5;支架5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可以包括:外壳51和支撑板52,支撑板52设置在外壳51的内部,换向滑道1和多个成像机构2均设置在支撑板52上。
换向滑道1的主要作用是使待检测的零件通过,并使零件在滑动的过程中实现翻面,即,若零件需要检测的是相对应的正反两面,在进入换向滑道1时,正面朝向其中一个成像机构2,在滑出换向滑道1或者在滑动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反面能够朝向另外一个成像机构2,从而实现翻面,并通过成像机构2对两个端面均进行拍照。
需要说明的是,待检测的零件在换向滑道1中是利用自身的重力下滑的,因此,换向滑道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应具有一定的势能差;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减少动力的消耗。
成像机构2的主要作用是在零件运动或者静止的状态下,对零件的端面进行拍照,因此,凡是能够实现上述作用的构件都可以作为本实施例所指的成像机构2。
本实施例提供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包括支架5、换向滑道1和多个成像机构2,换向滑道1和多个成像机构2均设置在支架5上;多个成像机构2分别位于换向滑道1的两侧,分别用于拍摄待检测零件的不同端面;换向滑道1用于使待检测的零件通过,并将待检测零件的不同端面依次呈现在对应设置的其中一台成像机构2的拍摄范围内。采用上述结构,零件在换向滑道1中利用重力的作用下滑并完成翻面,能够有效降低工艺设备的制造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零件送检及检测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3所示,换向滑道1为整体形状呈U型的中空壳体;换向滑道1的出口端和进口端均设置有拍照平台11,且每个拍照平台11均对应设置一台成像机构2。
U型的换向滑道1能够准确地实现对零件的翻面,且换向滑道1为中空壳体,可以避免零件在沿换向滑道1滑动时而脱落下来的情况出现。
而且,在拍照平台11上实现对零件不同端面的拍照,这样就可以使零件端面直接暴露在成像机构2下方,避免了零件和成像机构2之间存在隔档而影响拍照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成像机构2为高速相机。
高速相机是工业相机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图像稳定性、高传输能力和高抗干扰能力,是基于CCD(chargecoupleddevice)相机或者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芯片的相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还包括多个擒纵机构3,每个擒纵机构3分别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拍照平台11的一侧;擒纵机构3包括推拉部、摆动部和固定部;固定部设置在支架5上,推拉部设置在固定部上,摆动部同时与固定部和推拉部连接;推拉部用于向摆动部施加外力,摆动部远离推拉部的一端用于在拍照平台11上摆动,从而打开或者封堵待检测零件的滑动路径。
固定部设置在支架5上,推拉部设置在固定部上,摆动部与推拉部连接;摆动部能够随着推拉部的运动在拍照平台11上摆动,从而打开或者封堵待检测零件的滑动路径。
推拉部的主要作用是其在平面做伸缩运动时,带动摆动部的摆动,因此,凡是能够起到上述作用的结构都可以作为本实施例所指的推拉部,例如:做伸缩运动的活塞杆或者电液推杆,等等。
摆动部的主要作用是在拍照平台11的表面上摆动,从而打开或者封堵待检测零件的滑动路径,摆动部可以是:凸轮机构或者由多个连杆铰接构成的连杆机构。
当零件位于拍照平台11时,擒纵机构3封堵零件的滑动路径,使零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成像机构2对零件进行拍照,待拍照完毕后,擒纵机构3的摆动部摆动,从而打开零件的滑动路径,使零件在换向滑道1或者主料道41的内部滑动,从而到达下一个拍照平台11或者进行分料;设置擒纵机构3使零件在拍照时处在静止状态,从而确保所拍摄的图像更加清晰,从而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5所示,摆动部为整体呈弧形的手柄31,且手柄31靠近推拉部的一端具有弧形边缘311,推拉部能够沿着弧形边缘311来回移动;手柄31的中部与固定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拍照平台11上。
需要说明的是,手柄31一端的弧形边缘311为凸轮边缘,因此,当推拉部沿着该弧形边缘311来回移动时,能够带动手柄31摆动。
当推拉部沿着手柄31的弧形边缘311向上移动时,手柄31的中部绕着固定部转动,此时,手柄31的另一端在拍照平台11上摆动,从而封堵滑动路径,以使待检测的零件静止;当推拉部沿着手柄31的弧形边缘311向下移动时,手柄31的中部也会绕着固定部转动,从而使手柄31的另一端在拍照平台11上摆动,以打开滑动路径,从而使零件可以继续下滑。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在拍照平台11的手柄31一端能够吸收滑动而来的零件的运动冲量;具有弧形边缘311的手柄31的另一端与推拉部接触连接,运动的可靠性较好,而且还能够获得较为平稳的运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推拉部包括推拉杆32、推拉气缸33和转轴321;推拉杆32的一端与推拉气缸33连接,转轴321沿推拉杆32的垂直方向转动设置在推拉杆32的另一端,且转轴321与弧形边缘311接触连接;推拉气缸33设置在固定部上。
推拉杆32与推拉气缸33的活塞杆连接,当推拉气缸33带动活塞杆做伸缩运动时,会带动推拉杆32同样做伸缩运动。转轴321转动设置在推拉杆32远离推拉气缸33的一端,且与手柄31的弧形边缘311接触连接,当推拉杆32运动时,转轴321可沿着弧形边缘311运动,从而使手柄31的另一端在拍照平台11上摆动。
设置转轴321且与推拉杆32转动连接,当转轴321在弧形边缘311移动时,转轴321会相对手柄31转动,这就可以将转轴321和手柄31之间的静摩擦转变为滑动摩擦,大大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减小推拉气缸33输出的动力,降低能耗。
采用推拉气缸33与手柄31弧形边缘311的配合的模式,能够根据待检测零件的不同材质和摩擦系数,调整推拉气缸33的频率,从而使手柄31的摆动动作与零件的运动同步协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推拉部还包括滑块34和导轨35,导轨35设置在固定部上,滑块34设置在导轨35上,且滑块34与推拉杆32连接。
为了确保推拉杆32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沿直线运动,因此,在固定部上设置导轨35,以对推拉杆32起到导向作用。
当然,能够起到导向作用的结构不仅限于滑块34和导轨35,还可以是滑轮和轨道,等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台36和第二固定台37,第一固定台36设置在支架5上,导轨35设置在第一固定台36上;第二固定台37设置在第一固定台36上,手柄31与第二固定台37转动连接。
第一固定台36和第二固定台37均固定设置在支架5的支撑板52上,设置第一固定台36和第二固定台37能够使推拉气缸33、推拉杆32和手柄31的运动更加平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还包括分料机构4,分料机构4用于分装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料机构4包括主料道41、第一分料道42、第二分料道43和分料部;主料道41的进口端与换向滑道1的出口端连通,主料道41的出口端同时与第一分料道42和第二分料道43连通;分料部用于在开启第一分料道42的同时关闭第二分料道43,关闭第一分料道42和同时开启第二分料道43。
零件由换向滑道1滑入主料道41,此时,如果零件为合格品,则分料部会关闭第二分料道43开启第一分料道42,使该零件进入第一分料道42,从而进入合格品料仓421;当零件为不合格品时,分料部会关闭第一分料道42同时开启第二分料道43,以使零件进入第二分料道43,从而进入不合格品料仓431421;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分料。
设置分料机构4,使本实施例提供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检测和分料同时进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分料部包括分料气缸44、活动挡片和平面凸轮,分料气缸44与平面凸轮连接,平面凸轮与活动挡片连接;活动挡片设置在主料道41、第一分料道42和第二分料道43连通处,平面凸轮和分料气缸44配合能够使活动挡片绕轴摆动,从而实现启闭第一分料道42和第二分料道43。
分料气缸44与活动挡片通过平面凸轮相连接,平面凸轮把分料气缸44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活动挡片的绕定轴摆动。相对于由分料气缸44直接推动活动挡片的方式,采用平面凸轮,可以对分料气缸44的行程有较大的容差能力,从而保证活动挡片有较高的摆角精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成像机构2、擒纵机构3以及分料机构4连接,具体地,成像机构2能够将拍摄的照片传输给控制系统,擒纵机构3的推拉气缸33与控制系统连接,分料机构4的分料气缸44与控制系统连接。
控制系统能够控制以及调节推拉气缸33的运动频率,从而使手柄31的运动频率与零件的滑动同步;控制系统还可以控制分料气缸44的启闭,从而控制活动挡片所在的位置,以达到分料的目的。
设置控制系统,进一步实现了零件检测和分料的自动化,加快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人工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换向滑道和多个成像机构,所述换向滑道和多个所述成像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多个所述成像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换向滑道的两侧,分别用于拍摄待检测零件的不同端面;
所述换向滑道用于使待检测的零件通过,并将待检测零件的不同端面依次呈现在对应设置的其中一台所述成像机构的拍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滑道为整体形状呈U型的中空壳体;所述换向滑道的出口端和进口端均设置有拍照平台,且每个所述拍照平台均对应设置一台所述成像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机构为高速相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擒纵机构,每个所述擒纵机构分别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拍照平台的一侧;所述擒纵机构包括推拉部、摆动部和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推拉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摆动部同时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推拉部连接;
所述推拉部用于向所述摆动部施加外力,所述摆动部远离所述推拉部的一端用于在所述拍照平台上摆动,从而打开或者封堵待检测零件的滑动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部为整体呈弧形的手柄,且所述手柄靠近所述推拉部的一端具有弧形边缘,所述推拉部能够沿着所述弧形边缘来回移动;所述手柄的中部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拍照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部包括推拉杆、推拉气缸和转轴;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拉气缸连接,所述转轴沿所述推拉杆的垂直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弧形边缘接触连接;所述推拉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部还包括滑块和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推拉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台上;所述第二固定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台上,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固定台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料机构,所述分料机构用于分装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所述分料机构包括主料道、第一分料道、第二分料道和分料部;
所述主料道的进口端与所述换向滑道的出口端连通,所述主料道的出口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分料道和所述第二分料道连通;
所述分料部用于在开启第一分料道的同时关闭第二分料道,关闭第一分料道和同时开启第二分料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零件成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部包括分料气缸、活动挡片和平面凸轮,所述分料气缸与所述平面凸轮连接,所述平面凸轮与所述活动挡片连接;
所述活动挡片设置在所述主料道、所述第一分料道和所述第二分料道连通处,所述平面凸轮和所述分料气缸配合能够使所述活动挡片绕轴摆动,从而实现启闭所述第一分料道和第二分料道。
CN201520939710.0U 2015-11-23 2015-11-23 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20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9710.0U CN205120156U (zh) 2015-11-23 2015-11-23 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9710.0U CN205120156U (zh) 2015-11-23 2015-11-23 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20156U true CN205120156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75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3971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20156U (zh) 2015-11-23 2015-11-23 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201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3896A (zh) * 2015-11-23 2016-02-17 朱春财 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3896A (zh) * 2015-11-23 2016-02-17 朱春财 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CN105333896B (zh) * 2015-11-23 2018-07-27 朱春财 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1661U (zh) 一种摩擦式矿井提升机钢丝绳在线检测装置
CN104826807A (zh) 圆柱形产品的视像检测装置
CN105449780A (zh)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自动定位充电装置
CN204479488U (zh) 用于板材缺陷双面检测的翻转装置及板材检测装置
CN204341975U (zh) 断路器生产线汇聚装置
CN205120156U (zh) 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CN105857610A (zh) 一种导轨式配重装置以及送货无人机
CN110491613A (zh) 一种电阻检测喷码编带一体机
CN107755565A (zh) 一种自动化电饭煲生产线及其工艺
CN110530301A (zh) 一种钢材平整度检测系统
CN204685514U (zh) 圆柱形产品的视像检测装置
CN104353944B (zh) 一种销钉送料装置
CN105333896A (zh) 零件成像检测设备
CN103809055A (zh) 旋转检测箱
CN204523577U (zh) 一种磁性材料筛选装置
CN109190723A (zh) 一种发卡机构及发卡机
CN203968213U (zh) 智能数控全方位摄影一体机
CN206156296U (zh) 转向输送平台
CN101793900A (z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用反应杯自动连续加载装置
CN204514694U (zh) 一种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取管装置
CN202879524U (zh) 一种转辙机锁闭机构
CN114111630A (zh) 一种电芯圆柱度检测装置
CN203481529U (zh) 一种柔性联接器用的自动导入装置
CN206223675U (zh) 一种fpd自动化检测装置
CN203820108U (zh) 电路板高速正反面送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