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18066U - 一种制动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动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18066U
CN205118066U CN201520850421.3U CN201520850421U CN205118066U CN 205118066 U CN205118066 U CN 205118066U CN 201520850421 U CN201520850421 U CN 201520850421U CN 205118066 U CN205118066 U CN 205118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drum
balance weight
connection portion
weight body
transitio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504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继贤
蒲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ox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o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ox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o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504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18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18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1806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动鼓,包括制动鼓本体,所述制动鼓本体包括轮毂连接部和制动部,所述轮毂连接部和所述制动部之间设有过渡连接部,所述过渡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制动鼓本体平衡量的平衡部。从而与传统相比,实现调整平衡量的平衡部远离制动部靠近轮毂连接部,同时实现制动鼓本体在轴向上的平衡量,大大降低了旋转离心力和外甩力,进而大大降低了轴承的负担,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制动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鼓。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制动鼓本体1包括轮毂连接部11和制动部12,为了保证动平衡一般采用下述两种方式:
第一种(参见图1):在制动部12上铸造成型有环形凸缘121,该环形凸缘121位于远离轮毂连接部11的一端,为了保证平衡量,在影响平衡量较大区域内的环形凸缘121上铣削加工有铣削槽122;
第二种(参见图2):与图1所示的第一种结构相似,其区别在于,为了保证平衡量,在环形凸缘121上钻出钻孔123。
采用上述两种结构的制动鼓,存在以下缺陷:
1、在加工时,加工难度高,加工效率低;
2、环形凸缘121会增加制动鼓的整体重量;通过铣削槽122或钻孔123达到平衡后,由于环形凸缘121的增重,在实际工作中,远离轮毂连接部11的一端会产生很大的旋转离心力和往外甩的力;而且,众所周知,制动鼓是安装在轮毂上的,而轮毂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后驱动桥总成上,由于旋转离心力和外甩力的存在,从而增加轴承的负担,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3、通过加工铣削槽122或钻孔123的方式实现平衡时,平衡量的计算很难控制,给工作人员带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鼓,以解决现有的制动鼓在工作中,会产生很大的旋转离心力,增加轴承的负担,影响轴承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动鼓,包括制动鼓本体,所述制动鼓本体包括轮毂连接部和制动部,所述轮毂连接部和所述制动部之间设有过渡连接部,所述过渡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制动鼓本体平衡量的平衡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平衡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渡连接部上的多个凸台。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平衡部包括至少一个配重体,所述配重体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过渡连接部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配重体上设有长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长孔将所述配重体固定于所述过渡连接部上。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过渡连接部上环形阵列有若干个凸块,所述配重体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于至少一个所述凸块上。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配重体是片状结构的。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配重体是弯折结构的。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过渡连接部上还设有若干向所述配重体的弯折面方向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凸块一一对应设置并设为一体。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轮毂连接部上还设有若干凹槽。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凹槽位于靠近所述制动部的一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过渡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调整制动鼓本体平衡量的平衡部,从而与传统相比,实现调整平衡量的平衡部远离制动部靠近轮毂连接部,同时实现制动鼓本体在轴向上的平衡量,大大降低了旋转离心力和外甩力,进而大大降低了轴承的负担,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由于平衡部包括设置于过渡连接部上的多个凸台,该用于调节平衡量的凸台的形成过程为:将制动鼓本体和凸台铸造成型,且凸台是环形阵列的,然后根据平衡量的计算,将影响平衡量较大区域内的凸台铣削加工掉,达到制动鼓本体整体平衡的目的,采用去料的方式,加工简单容易、加工效率高,而且平衡量的计算也容易控制,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由于平衡部包括至少一个配重体,从而通过紧固件将配重体固定于过渡连接部上,实现调整平衡量,省去了去料工艺,调整平衡量更加的容易,平衡量的计算也容易控制,而且装配后的制动鼓更加的美观。
由于配重体上设有长孔,从而在进行调整平衡量时,只需松开紧固件,然后通过长孔与紧固件的导向配合进行调整配重体的位置,采用该结构不仅便于调节平衡量,而且减少了配重体的装配、拆卸工序。
由于过渡连接部上环形阵列有若干个凸块,配重体固定于凸块上,从而通过凸块增加了过渡连接部处的厚度(由于制动鼓本体的厚度较薄),进而便于紧固件进行连接,不仅不会对制动鼓本体造成伤害,而且,增加了配重体的连接可靠性。
由于配重体时弯折结构的,从而通过该结构进行增加配重体的配重,进而满足配重体在进行调整平衡量时的需要。
由于过渡连接部上设有向弯折面方向凸出的凸起,从而通过凸起使配重体与过渡连接部之间形成一间隙,进而避免了在工作中制动鼓受热膨胀,而导致过渡连接部与配重体相互影响;同时,通过间隙有利于散热。
由于凸起与凸块一一对应设置并设为一体,从而通过一体结构不仅便于成型制动鼓本体模具的制造,而且大大增加了凸块的工作强度。
由于轮毂连接部上还设有若干凹槽,从而通过凹槽可有效降低制动鼓本体的重量,同时有利于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成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图中,1-制动鼓本体;11-轮毂连接部;111-凹槽;12-制动部;121-环形凸缘,122-铣削槽;123-钻孔;13-过渡连接部;131-阶梯部;14-紧箍;141-箍套;142-散热槽;143-环形凸筋;2-凸台;21-连接孔;22-紧固件;3-配重体;31-长孔;32-折弯部;4-凸起;5-间隙;6-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3至图6共同所示,一种制动鼓,包括铸造成型的制动鼓本体1,该制动鼓本体1包括用于与车轮轮毂连接的轮毂连接部11和用于与制动蹄片配合的制动部12,该轮毂连接部11和制动部12之间设有过渡连接部13,该过渡连接部13上设有一阶梯部131,该阶梯部131上设有用于调整制动鼓本体1平衡量的平衡部。
该平衡部包括设置于过渡连接部13上的多个凸台2,该凸台2向轮毂连接部11方向延伸。最终成品制动鼓的形成过程为:首先将制动鼓本体1铸造成型,同时,凸台2在过渡连接部13上环形阵列成型(如图4所示),然后根据平衡量的计算,将影响平衡量较大区域内的凸台2铣削加工掉(如图3所示),达到制动鼓本体1整体平衡的目的。
该制动部12的外周上紧密配合有紧箍14,该紧箍14为单列式环形钢箍,该钢箍在制动部12上轴向布置有多个,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能有效提高制动鼓本体1的工作强度。
该轮毂连接部11上还设有若干凹槽111,该凹槽111位于靠近制动部12的一侧,从而保证了该制动鼓本体1的美观度,同时,避免了开设在远离制动部12的一侧,为保证平面度而增加加工工序。
实施例二:
如图7和图8共同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
该紧箍14为紧密配合在制动部12外周的箍套141,该箍套141的外周上凸出有多条轴向布置的环形凸筋143,相邻两环形凸筋143之间的箍套141上环形布置有多个散热槽142;该紧箍14可以为铝紧箍也可以为钢紧箍。采用该结构的紧箍14对制动部12包覆性好,工作强度高,而且在制动鼓本体1破碎后,能有效防止碎片溅出,提高了安全性。
实施例三:
如图9和图10共同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
该平衡部包括通过紧固件22固定于过渡连接部13(具体为:阶梯部131)上的至少一个配重体3,该配重体3上设有长孔31,该配重体3是片状结构的,且该配重体3是弯折结构的(即:图示中的折弯部32),上述可作为单独的一个实施例。
作为优选,该过渡连接部13(具体为:阶梯部131)上环形阵列有若干个凸块6,该配重体3通过紧固件22安装于至少一个凸块6上,具体结构为:该凸块6上设有连接孔21,该连接孔21为螺纹孔,该紧固件22为与螺纹孔配合的螺栓或螺钉,该连接孔21和紧固件22也可以为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将配重体3安装于凸块6上的其他连接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凸块6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凸台2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凸块6的个数少于实施例一中凸台2的个数。
该过渡连接部13上还设有若干向折弯部32方向凸出的凸起4,以使过渡连接部13与折弯部32之间形成间隙5;该凸起4与凸块6一一对应设置并设为一体。
实施例四:
如图11和图12共同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三的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
该紧箍14为紧密配合在制动部12外周的箍套141,该箍套141的外周上凸出有多条轴向布置的环形凸筋143,相邻两环形凸筋143之间的箍套141上环形布置有多个散热槽1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动鼓,包括制动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鼓本体包括轮毂连接部和制动部,所述轮毂连接部和所述制动部之间设有过渡连接部,所述过渡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制动鼓本体平衡量的平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渡连接部上的多个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部包括至少一个配重体,所述配重体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过渡连接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体上设有长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长孔将所述配重体固定于所述过渡连接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部上环形阵列有若干个凸块,所述配重体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于至少一个所述凸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体是片状结构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体是弯折结构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部上还设有若干向所述配重体的弯折面方向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凸块一一对应设置并设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连接部上还设有若干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靠近所述制动部的一侧。
CN201520850421.3U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制动鼓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18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0421.3U CN205118066U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制动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0421.3U CN205118066U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制动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18066U true CN205118066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7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50421.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18066U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制动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180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7739A (zh) * 2015-10-29 2016-01-20 山东浩信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7739A (zh) * 2015-10-29 2016-01-20 山东浩信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26126U (zh) 核电风机叶轮
CN205118066U (zh) 一种制动鼓
CN20228058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减振支撑
CN211648865U (zh) 一种设置有导风孔的汽车制动鼓
CN105257739A (zh) 一种制动鼓
CN206092763U (zh) 一种球墨铸铁复合制动鼓
CN205592301U (zh) 一种制动鼓
CN20719510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轮毂
CN206617221U (zh) 一种具有独立风室的多叶轮散热器风扇
CN107769437A (zh) 一种锥形电机
CN204692392U (zh) 设置有散热片的摩托车刹车蹄块
CN206346042U (zh) 一种洗衣机内桶及洗衣机
CN206068062U (zh) 可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碟刹结构
CN205622359U (zh) 一种同步电机阻尼绕组
CN204755674U (zh) 一种轨道车辆制动盘片及组合式防翘轴装制动盘
CN209539868U (zh) 自调式汽车鼓式铸锻或焊接制动蹄
CN220354282U (zh) 一种异型结构的轮毂轴承单元
CN204606108U (zh) 一种电动车的碟刹轮毂
CN204677292U (zh) 一种多点轴向附加皮带轮安装结构
CN212775275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刹车盘
CN206575241U (zh) 一种防定子铁芯窜动的电机机壳
CN207048463U (zh) 一种一体式保险箱把手
CN209071948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导线传输装置
CN212564162U (zh) 矿用自卸车、矿用自卸车制动器及其安装调隙片
CN207098830U (zh) 一种起重用盘式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