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8835U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98835U CN205098835U CN201520880789.4U CN201520880789U CN205098835U CN 205098835 U CN205098835 U CN 205098835U CN 201520880789 U CN201520880789 U CN 201520880789U CN 205098835 U CN205098835 U CN 2050988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delivery track
- riser
- fixed
- t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包括输送轨道5,所述输送轨道5包括左竖板51以及相对左竖板51平行的右竖板52,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的下部间隙中固定安装有轨道条53,轨道条53横向上贯通有螺孔531,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的下部插接有固定螺栓54,固定螺栓54沿着左竖板51的下端向右竖板52的下端外延伸形成固定结构,输送轨道5左下端与右下端分部固定有转轴55,左下端的转轴55底部固定有推杆7,推杆7的下端固定有底座6;至少具有结构简单稳固、便于轴承4进行滑动,便于轴承竖向滚动,可以调节轴承滚动出的速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用于轴承的滚动输送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20112213.3;申请日2015.02.1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保持盖自动转向传输轨道装置,包括输入料斗、输入轨道、提升装置、回转通道、输出轨道和输出料斗,所述输入轨道和输出轨道均为整体呈90°圆弧形的凹槽通道,分别位于所述提升装置的左右两侧,所述输入轨道一端与所述输入料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提升装置前侧下部的进料端连接,所述输出轨道一端与输出料斗连接,另一端通过回转通道与所述提升装置后侧上部的出料端连接,所述输入轨道的出料端与所述输出轨道的进料端相互平行且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该轨道装置实现了轴承保持盖的自动传输及传输过程中的自动翻转,成功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便于监控,节约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安全风险。
该申请中,对轴承的输送与转向进行了相信的公开,但是并未对该轨道的具体结构进行公开,根据该申请中的结构,能够得到一个复杂的轴承输送的轨道,但是该轨道的具体结构原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并不能够得出该如何制造;且该轴承输送轨道无法调节。
以上专利申请由于它们的实用新型目的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均不同,为此导致它们的技术方案包括结构和方法的不同,它们也不能简单地组合用以本专利申请,否则会导致结构设计更复杂,或者不能实施,等等。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包括输送轨道5,所述输送轨道5包括左竖板51以及相对左竖板51平行的右竖板52,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的下部间隙中固定安装有轨道条53,轨道条53横向上贯通有螺孔531,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的下部插接有固定螺栓54,固定螺栓54沿着左竖板51的下端向右竖板52的下端外延伸形成固定结构,输送轨道5左下端与右下端分部固定有转轴55,左下端的转轴55底部固定有推杆7,推杆7的下端固定有底座6。
所述推杆7包括外推筒71以及套结在外推筒71中的内推筒72,内推筒72的上端与输送轨道5左下端的转轴55固定。
所述输送轨道5中容纳有竖向的轴承4,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之间设有轨道间隙511,轨道间隙511为长方体结构的通槽。
所述轨道间隙511的宽度为L,轴承4的宽度为D,其中,L的长度大于D的长度。
所述轨道间隙511的高度为H,轴承4的外径为R,H的长度大于或等于R的长度。
所述轨道间隙511的高度为H,轴承4的外径为R,H的长度小于R的长度。
所述输送轨道5左下端固定有转轴55,左竖板51左下端、右竖板52左下端以及轨道条53的下端面均固定于转轴55的上表面。
所述输送轨道5的一端设有出轴承口56、另一端设有进轴承口57,所述出轴承口56的一端低于进轴承口57的一端。
所述轨道条53为长条形,轨道条53的底边与水平线A之间的夹角为a。
所述夹角a为锐角,a在十度至四十五度的范围内。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紧密、稳定性高;
2、选材方便、便于生产制造,造价低、易于普及;
3、便于轴承竖向滚动,可以调节轴承滚动出的速率;
4、可以对轴承输送的位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输送轨道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申请中输送轨道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所述输送轨道5、左竖板51、轨道间隙511、右竖板52、轨道条53、螺孔531、固定螺栓54、转轴55、出轴承口56、进轴承口57、底座6、推杆7、外推筒71、内推筒72;
A为水平线,a为轨道条53底边与水平线A之间的夹角;
H为轨道间隙511的高度,R为轴承4的外径;
L为轨道间隙511的宽度,D为轴承4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包括输送轨道5,所述输送轨道5包括左竖板51以及相对左竖板51平行的右竖板52,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的下部间隙中固定安装有轨道条53,轨道条53横向上贯通有螺孔531,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的下部插接有固定螺栓54,固定螺栓54沿着左竖板51的下端向右竖板52的下端外延伸形成固定结构,输送轨道5左下端与右下端分部固定有转轴55,左下端的转轴55底部固定有推杆7,推杆7的下端固定有底座6;至少具有结构简单稳固、便于轴承4进行滑动,可调节轴承4输送角度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轴承4沿着输送轨道5的轨道条53上部进行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利用左竖板51平行于右竖板52形成间隔,通过左竖板51下部与右竖板52下部的轨道条53,将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固定在一起,形成具有滚动间隙的输送轨道5,利用输送轨道5两端的高低的不同,使圆环形的轴承4在输送轨道5中输送,该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且结构间连接的紧密,便于轴承4在输送轨道5中滑动。
在,输送轨道5左下端与右下端分部固定有转轴55,左下端的转轴55底部固定有推杆7,推杆7的下端固定有底座6。
利用底座6的支撑作用,通过推杆7与输送轨道5左下端的转轴55进行铰接,从而推动输送轨道5左端的上下位置,实现输送轨道5对轴承4输送角度的调节。便于输送不同重量的轴承4,使轴承4的输送速率具有可调节的效果。
参见图1~图2中所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包括输送轨道5,
所述输送轨道5包括左竖板51以及相对左竖板51平行的右竖板52,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的下部间隙中固定安装有轨道条53,左竖板51、右竖板52以及轨道条53为三块长条形的金属板,该金属板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例如采用钢板或者不锈钢板,便于选材,且使用寿命持久不会发生锈蚀;表面经过热处理的铸铁板耐腐性与耐磨性较高,但是需要经常在铸铁板形成的轨道中补充低浓度的润滑油降低其表面的摩擦系数,并提高铸铁板的耐腐蚀性,且能够实现批量铸造,且制造成本较低。
轨道条53横向上贯通有螺孔531,利用螺孔531对固定螺栓54进行安装,将固定螺栓54穿插在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的下部,利用插接固定的固定螺栓54便于输送轨道5的整体安装,较为便捷,且容易实现,成本较低,又能够满足高效的输送效果,最大限度的降低输送轴承的制造与维修成本;固定螺栓54沿着左竖板51的下端向右竖板52的下端外延伸形成固定结构。
输送轨道5左下端与右下端分部固定有转轴55,左下端的转轴55底部固定有推杆7,推杆7的下端固定有底座6。
其中,底座6为固定的支点,利用输送轨道5右下端的转轴55提供旋转的支点,在输送轨道5左右两端的转轴55,利用右端的转轴55进行固定,利用左端的转轴55与推杆7连接,对输送轨道5的高低位置进行上下调节,从而实现输送轨道5调节轴承4输送速率的效果。
在本申请中,利用轴承4本身的重力势能与轴承4重心之间的夹角的调节,实现轴承4滑动速率的控制。便于输送出轴承4的同时,还可以对轴承4在输送轨道5中的滚动时间进行调节,避免轴承4离开输送轨道5过快时,因为掉落导致轴承4损伤。
所述推杆7包括外推筒71以及套结在外推筒71中的内推筒72,内推筒72的上端与输送轨道5左下端的转轴55固定。
其中,外推筒71的底部与底座6固定连接,外推筒71与其内部套结的内推筒72之间采用液压油进行推动,对外推筒71与内推筒72之间的液压油的量进行控制便可以实现外推筒71与内推筒72伸长距离的调节。此时的推杆7为液压缸,内推筒72为液压缸中的液压轴,外推筒71为液压油的油缸。
当然在本申请中,也可以采用压缩气体进行推动推杆7,推杆7为气缸,使用气缸只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推动,不具有较多的调节角度的功能,推程范围有限,使用液压缸可以具有不同角度与液压缸行程之间的转换。
利用固定螺栓54沿着左竖板51的下端向右竖板52的下端外延,从而将左竖板51、右竖板52以及轨道条53将三者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一个平面内采用一根固定螺栓54,能够在最大限度的紧固情况下,保持三者统一的连接在一起,不会发生相互之间的位移与偏差,提高输送轨道5固定连接的精度。
左竖板51的右侧表面为竖向光滑的平面,右竖板52的左侧表面为竖向光滑的表面,轨道条53的上表面为光滑的平面,输送轨道5内部的三个光滑的表面与轴承4之间进行接触,便于对轴承4的表面进行保护,不会产生硬性摩擦,提高轴承4表面的光滑度与精度,轴承4在内部光滑的输送轨道5中滚动速率较大。
所述输送轨道5中容纳有竖向的轴承4,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之间设有轨道间隙511,轨道间隙511为长方体结构的通槽。
该长方体的通槽由输送轨道5中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之间的间隙形成,在利用轨道条53的上表面将间隙的底部密封,从而形成一个输送轴承的通槽,轴承4在通槽中滚动或滑动。
能够保持轴承4始终处于竖向状态,不会发生倾倒,使轴承4一直处于滚动状态下,比较易于保持轴承4较高的移动效果。
所述轨道间隙511的宽度为L,轴承4的宽度为D,其中,L的长度大于D的长度。使轴承4保持在竖向直立,避免轨道间隙511与轴承4的侧部之间产生摩擦。
所述轨道间隙511的高度为H,轴承4的外径为R,H的长度大于或等于R的长度。当轨道间隙511的高度为H大于轴承4的外径为R时,能够及时观察到轨道间隙511中的轴承4滚动的情况,便于从轨道间隙511中取出正在滚动的轴承4,便于检查与维修。
当轨道间隙511的高度为H等于轴承4的外径为R时,可以通过轨道间隙511顶部表面对轴承4的顶部进行防护,即通过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的顶部对轴承4的顶部进行防护。
可以避免轴承4的顶部放置在轨道间隙511外部,避免轴承4发生刮擦。
所述轨道间隙511的高度为H,轴承4的外径为R,H的长度小于R的长度。所述轨道间隙511的高度为H小于轴承4的外径为R,不仅可以将轴承4防护在轨道间隙511中,而且可以对轨道间隙511的外围进行包裹性地保护。
所述输送轨道5左下端固定有转轴55,左竖板51左下端、右竖板52左下端以及轨道条53的下端面均固定于转轴55的上表面。
利用转轴55对输送轨道5的端部进行旋转,可以调节输送轨道5的转向角度。
所述输送轨道5的一端设有出轴承口56、另一端设有进轴承口57,所述出轴承口56的一端低于进轴承口57的一端。
利用输送轨道5的进轴承口57高于出轴承口56,便可以使轴承4沿着进轴承口57向出轴承口56滑动,从而利用轴承4的重力势能使轴承4滑出。
不仅节省能够能量,可以根据轴承4的重量对输送轨道5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其中,当轴承4较重时,将倾斜角及夹角a等于十度,可以使轴承4具有较慢的滑动效果。
所述长条形的轨道条53底边与水平线A之间的夹角为a。
所述夹角a为锐角,a在十度至四十五度的范围内。
当轴承4较轻时,将夹角a设置为四十五度,可以形成较大的坡度,便于轴承4进行由进轴承口57进入由出轴承口56滑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包括输送轨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5)包括左竖板(51)以及相对左竖板(51)平行的右竖板(52),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的下部间隙中固定安装有轨道条(53),轨道条(53)横向上贯通有螺孔(531),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的下部插接有固定螺栓(54),固定螺栓(54)沿着左竖板(51)的下端向右竖板(52)的下端外延伸形成固定结构,输送轨道(5)左下端与右下端分部固定有转轴(55),左下端的转轴(55)底部固定有推杆(7),推杆(7)的下端固定有底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7)包括外推筒(71)以及套结在外推筒(71)中的内推筒(72),内推筒(72)的上端与输送轨道(5)左下端的转轴(55)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5)中容纳有竖向的轴承(4),左竖板(51)与右竖板(52)之间设有轨道间隙(511),轨道间隙(511)为长方体结构的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间隙(511)的宽度为L,轴承(4)的宽度为D,其中,L的长度大于D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间隙(511)的高度为H,轴承(4)的外径为R,H的长度大于或等于R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间隙(511)的高度为H,轴承(4)的外径为R,H的长度小于R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5)左下端固定有转轴(55),左竖板(51)左下端、右竖板(52)左下端以及轨道条(53)的下端面均固定于转轴(55)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5)的一端设有出轴承口(56)、另一端设有进轴承口(57),所述出轴承口(56)的一端低于进轴承口(57)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条(53)为长条形,轨道条(53)的底边与水平线A之间的夹角为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承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a为锐角,a在十度至四十五度的范围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80789.4U CN205098835U (zh) | 2015-11-08 | 2015-11-08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80789.4U CN205098835U (zh) | 2015-11-08 | 2015-11-08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98835U true CN205098835U (zh) | 2016-03-23 |
Family
ID=55514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8078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98835U (zh) | 2015-11-08 | 2015-11-08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9883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43512A (zh) * | 2016-12-15 | 2017-05-31 | 宁波慈兴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套圈上料机 |
-
2015
- 2015-11-08 CN CN201520880789.4U patent/CN20509883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43512A (zh) * | 2016-12-15 | 2017-05-31 | 宁波慈兴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套圈上料机 |
CN106743512B (zh) * | 2016-12-15 | 2022-08-26 | 宁波慈兴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套圈上料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94497U (zh) | 一种带式移载机 | |
CN103991675A (zh) | 一种链斗提升机 | |
CN108190100A (zh) | 中小规格瓷砖散砖整理机及其整理方法 | |
CN203114334U (zh) | 一种煤矿巷道水平转弯胶带输送机 | |
CN105668176A (zh) | 一种管材切割设备的上料输送装置 | |
CN208593757U (zh) | 一种托辊架开合度调节机构 | |
CN205098835U (zh)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轴承输送轨道 | |
CN202389884U (zh) | 圆管带式输送机可调式过渡托辊 | |
CN204384242U (zh) | 一种药盒封装机用防跑偏输送装置 | |
CN206278568U (zh) | 复合保温板输送托辊调节机构 | |
CN101782328A (zh) | 烧结机的中部支撑式首尾密封装置 | |
CN103640843B (zh) | 带式输送机全自动上调心托辊组 | |
CN202542314U (zh) | 单轨悬挂移动装置 | |
CN205098836U (zh) | 一种轴承的输送轨道 | |
CN205098837U (zh) | 一种上拉式轴承的输送轨道 | |
CN201746073U (zh) | 平面转弯胶带机新型托辊 | |
CN205098916U (zh) | 一种横向调节轴承的输送轨道 | |
CN103662610A (zh) | 管架机身运输机压带装置 | |
CN205098917U (zh) | 一种电动调节轴承的输送轨道 | |
CN201424273Y (zh) | 一种加强型板链式输送机 | |
CN205114384U (zh) | 带式输送机水平转弯装置 | |
CN102616519A (zh) | 单轨悬挂移动装置 | |
CN206766918U (zh) | 用于封箱机的皮带传送装置 | |
CN205616141U (zh) | 带式输送机的压带装置 | |
CN202880301U (zh) | 皮带机的防跑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