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1487U - 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 - Google Patents

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1487U
CN205061487U CN201520824897.XU CN201520824897U CN205061487U CN 205061487 U CN205061487 U CN 205061487U CN 201520824897 U CN201520824897 U CN 201520824897U CN 205061487 U CN205061487 U CN 205061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pressure rubber
rubber pipe
sebific duct
assembly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248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依男
钟继萍
盛玉洁
任西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l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el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el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el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248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61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1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1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中门架上横梁的下端沿左右方向对称设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上分别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高压胶管及第二高压胶管,前起升油缸的上方设有滑轮组,第一高压胶管的一端与多路阀相连,第一高压胶管的另一端依次绕经第一滑轮和滑轮组与属具相连,第二高压胶管的一端与多路阀相连,第二高压胶管的另一端依次绕经第二滑轮和滑轮组与属具相连。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多路阀与属具之间采用一整根胶管的连接结构,取消了原来中门架、内门架以及货叉架之间连接高压胶管的四通接头,使液阻及压力损失变小,降低了故障率。

Description

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
背景技术
目前,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的安装形式基本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采用卷管器来实现液压胶管的收放,这种方案由于卷管器结构复杂,费用高,安装、使用和维修均不方便,现在已很少有客户使用;第二种方案是在门架内部进行对称布置,中门架和内门架之间采用四通接头过渡,货叉架和属具之间也采用四通接头过渡,这种方案安装比较麻烦,而且视野较差,漏油点较多,市场上目前主要采用内径8mm的高压胶管,尤其是门架较高时压力损失较大,油温较高,导致属具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该滑轮组从多路阀到属具采用一整根高压胶管,减少了漏油点,压力损失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由外门架、中门架、内门架、货叉架、布置在外门架上的后起升油缸、布置在内门架与货叉架之间的前起升油缸组成的门架总成,所述中门架上横梁的下端沿左右方向对称设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上分别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高压胶管及第二高压胶管,所述前起升油缸的上方设有滑轮组,所述第一高压胶管的一端与多路阀相连,第一高压胶管的另一端依次绕经第一滑轮和滑轮组与属具相连,所述第二高压胶管的一端与多路阀相连,第二高压胶管的另一端依次绕经第二滑轮和滑轮组与属具相连。
所述的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分别通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与中门架上横梁相连,所述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固定在中门架上横梁的下端,且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的轮轴分别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相固定。
所述的外门架上横梁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胶管固定架和第二胶管固定架,所述的第一高压胶管及第二高压胶管分别通过第一管夹及第二管夹固定在第一胶管固定架和第二胶管固定架上,第一高压胶管与多路阀相连的一端经过第一胶管固定架固定并沿着后起升油缸的方向向下与多路阀相连,第二高压胶管与多路阀相连的一端经过第二胶管固定架固定并沿着后起升油缸的方向向下与多路阀相连。
所述内门架的横梁左侧设有固定第一高压胶管的第三管夹及第四管夹,第一高压胶管与属具相连的一端绕经第一滑轮后向下经第三管夹固定,再向上弯折经第四管夹固定,绕经滑轮组后固定在货叉架的下横梁处并与属具的进油口相连。
所述内门架的横梁右侧设有固定第二高压胶管的第五管夹及第六管夹,第二高压胶管与属具相连的一端绕经第二滑轮后向下经第五管夹固定,再向上弯折经第六管夹固定,绕经滑轮组后固定在货叉架的下横梁处并与属具的进油口相连。
所述的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分别为双列滑轮,所述的第一高压胶管及第二高压胶管分别设置两根。
所述的滑轮组通过滑轮支架固定在前起升油缸上方。
所述第一高压胶管及第二高压胶管的内径为10mm。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多路阀与属具之间采用一整根胶管的连接结构,取消了原来中门架、内门架以及货叉架之间连接高压胶管的四通接头,使液阻及压力损失变小;整个结构无接头,在门架运动过程中无干涉、挤压、破裂、渗油、堵塞等现象,降低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包括由外门架1、中门架2、内门架3、货叉架4、布置在外门架1上的后起升油缸5、布置在内门架3与货叉架4之间的前起升油缸6组成的门架总成,中门架2上横梁的下端沿左右方向对称设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上分别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高压胶管7及第二高压胶管8,前起升油缸6的上方设有滑轮组9,第一高压胶管7的一端与多路阀相连,第一高压胶管7的另一端依次绕经第一滑轮和滑轮组9与属具相连,第二高压胶管8的一端与多路阀相连,第二高压胶管8的另一端依次绕经第二滑轮和滑轮组9与属具相连。换句话说也就是多路阀与属具之间采用一整根胶管,取消了原来中门架和内门架以及货叉架之间连接高压胶管的四通接头,使液阻变小,压力损失减小。
进一步的,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分别通过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与中门架2上横梁相连,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固定在中门架2上横梁的下端,且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的轮轴分别与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相固定。
进一步的,外门架1上横梁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胶管固定架13和第二胶管固定架14,第一高压胶管7及第二高压胶管8分别通过第一管夹及第二管夹固定在第一胶管固定架13和第二胶管固定架14上,第一高压胶管7与多路阀相连的一端经过第一胶管固定架13固定并沿着后起升油缸5的方向向下与多路阀相连,第二高压胶管8与多路阀相连的一端经过第二胶管固定架14固定并沿着后起升油缸5的方向向下与多路阀相连。即采用内置左右对称的布置结构,第一高压胶管7及第二高压胶管8分别沿着后起升油缸5固定,取消了原来直上直下的方式,装配后其视野较好,尤其是门架起升后视野更好。
进一步的,内门架3的横梁左侧设有固定第一高压胶管7的第三管夹15及第四管夹16,第一高压胶管7与属具相连的一端绕经第一滑轮后向下经第三管夹15固定,再向上弯折经第四管夹16固定,绕经滑轮组9后固定在货叉架4的下横梁处并与属具的进油口相连。
进一步的,内门架3的横梁右侧设有固定第二高压胶管8的第五管夹17及第六管夹18,第二高压胶管8与属具相连的一端绕经第二滑轮后向下经第五管夹17固定,再向上弯折经第六管夹18固定,绕经滑轮组9后固定在货叉架4的下横梁处并与属具的进油口相连。
进一步的,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分别为双列滑轮,第一高压胶管7及第二高压胶管8分别设置两根。也就是第一滑轮上并列设置有两根第一高压胶管7,第二滑轮上并列设置有两根第二高压胶管8,相当于两根第一高压胶管7及两根第二高压胶管8的一端分别与多路阀的阀口相连,两根第一高压胶管7及两根第二高压胶管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四种不同的属具。
进一步的,滑轮组9通过滑轮支架10固定在前起升油缸6上方。也就是前起升油缸6的上方安装一个滑轮支架10,滑轮组9包括多个滑轮,多个滑轮分别安装在滑轮支架10上,且多个滑轮分别与第一高压胶管7及第二高压胶管8相配合。
进一步的,第一高压胶管7及第二高压胶管8的内径为10mm。将通用的8mm胶管内径改为10mm,增加了液体的流通性,降低了压力损失,有效降低了油温,提高了属具的工作效率。
第一高压胶管的油路走向为:油泵→多路阀→第一高压胶管→第一管夹→第一滑轮→第三管夹→第四管夹→滑轮组→货叉架→属具。
第二高压胶管的油路走向为:油泵→多路阀→第二高压胶管→第二管夹→第二滑轮→第五管夹→第六管夹→滑轮组→货叉架→属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多路阀与属具之间采用一整根胶管,取消了原来中门架、内门架以及货叉架之间连接高压胶管的四通接头,使液阻及压力损失变小;2)第一高压胶管及第二高压胶管采用双内置左右对称的布置结构,第一高压胶管及第二高压胶管沿着后起升油缸固定,取消了原来直上直下的方式,装配后其视野较好,尤其是门架起升后视野更好;3)将通用的8mm胶管内径改为10mm,增加了液体的流通性,降低了压力损失,同时有效降低了油温,提高了属具的工作效率;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一根整胶管,整个结构无接头,结构可靠,无漏油点,降低了故障率;5)第一高压胶管及第二高压胶管的油管路布置合理顺畅,在门架运动过程中无干涉、挤压、破裂、渗油、堵塞等现象;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部件少,结构布置紧凑,外观美观大方,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7)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对不同吨位的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均可采用,尤其对于起升高度较高的门架更有优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包括由外门架(1)、中门架(2)、内门架(3)、货叉架(4)、布置在外门架(1)上的后起升油缸(5)、布置在内门架(3)与货叉架(4)之间的前起升油缸(6)组成的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门架(2)上横梁的下端沿左右方向对称设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上分别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高压胶管(7)及第二高压胶管(8),所述前起升油缸(6)的上方设有滑轮组(9),所述第一高压胶管(7)的一端与多路阀相连,第一高压胶管(7)的另一端依次绕经第一滑轮和滑轮组(9)与属具相连,所述第二高压胶管(8)的一端与多路阀相连,第二高压胶管(8)的另一端依次绕经第二滑轮和滑轮组(9)与属具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分别通过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与中门架(2)上横梁相连,所述的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固定在中门架(2)上横梁的下端,且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的轮轴分别与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门架(1)上横梁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胶管固定架(13)和第二胶管固定架(14),所述的第一高压胶管(7)及第二高压胶管(8)分别通过第一管夹及第二管夹固定在第一胶管固定架(13)和第二胶管固定架(14)上,第一高压胶管(7)与多路阀相连的一端经过第一胶管固定架(13)固定并沿着后起升油缸(5)的方向向下与多路阀相连,第二高压胶管(8)与多路阀相连的一端经过第二胶管固定架(14)固定并沿着后起升油缸(5)的方向向下与多路阀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架(3)的横梁左侧设有固定第一高压胶管(7)的第三管夹(15)及第四管夹(16),第一高压胶管(7)与属具相连的一端绕经第一滑轮后向下经第三管夹(15)固定,再向上弯折经第四管夹(16)固定,绕经滑轮组(9)后固定在货叉架(4)的下横梁处并与属具的进油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架(3)的横梁右侧设有固定第二高压胶管(8)的第五管夹(17)及第六管夹(18),第二高压胶管(8)与属具相连的一端绕经第二滑轮后向下经第五管夹(17)固定,再向上弯折经第六管夹(18)固定,绕经滑轮组(9)后固定在货叉架(4)的下横梁处并与属具的进油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分别为双列滑轮,所述的第一高压胶管(7)及第二高压胶管(8)分别设置两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组(9)通过滑轮支架(10)固定在前起升油缸(6)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胶管(7)及第二高压胶管(8)的内径为10mm。
CN201520824897.XU 2015-10-21 2015-10-21 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 Active CN205061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4897.XU CN205061487U (zh) 2015-10-21 2015-10-21 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4897.XU CN205061487U (zh) 2015-10-21 2015-10-21 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1487U true CN205061487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8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4897.XU Active CN205061487U (zh) 2015-10-21 2015-10-21 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14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1195A (zh) * 2018-08-24 2018-11-16 安徽好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操作的液压叉车及油路布置方法
CN111704080A (zh) * 2020-05-21 2020-09-25 杭州叉车门架有限公司 叉车门架油路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1195A (zh) * 2018-08-24 2018-11-16 安徽好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操作的液压叉车及油路布置方法
CN108821195B (zh) * 2018-08-24 2023-11-24 安徽好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操作的液压叉车及油路布置方法
CN111704080A (zh) * 2020-05-21 2020-09-25 杭州叉车门架有限公司 叉车门架油路系统
CN111704080B (zh) * 2020-05-21 2021-08-31 杭州叉车门架有限公司 叉车门架油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1487U (zh) 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
CN204873743U (zh) 具有圆桶装卸夹持器的叉车货叉
CN203568802U (zh) 一种叉车三级门架的供油胶管滑轮组
CN103083847B (zh) 远程供水系统的水带收卷模块
CN204996260U (zh) 一种抽真空用过滤系统
CN204298024U (zh) 叉车三级全自由门架五片阀管路布置结构
CN205061484U (zh) 叉车起重系统五片阀胶管滑轮组
CN208454431U (zh) 一种叉车三节全自由门架胶管滑轮组
CN205634741U (zh) 内置式一体升降杆
CN205113010U (zh) 一种新型汽车选换挡软轴连接装置
CN204915998U (zh) 一种自行车内走线车架
CN203921042U (zh) 易拆装的电动车遮阳挡雨棚
CN207646671U (zh) 一种可调整作业宽度的前清洗系统
CN209092903U (zh) 一种空滤器总成支耳卡槽
CN208669745U (zh) 一种节能型液压拉床的油缸结构
CN204958307U (zh) 一种外置胶管滑轮组的叉车
CN204675769U (zh) 前移叉车门架管路用阀块
CN204176312U (zh) 一种流水线型材
CN205348942U (zh) 一种车顶液压升降帐篷
CN110422261A (zh) 一种方便排线的电动车架
CN205133077U (zh) 叉车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管路系统
CN207989443U (zh) 一种自动填料机双头固定连接件
CN209186096U (zh) 电动沙发的伸展结构
CN211150993U (zh) 一种联排开关插座
CN104401909B (zh) 叉车三级全自由门架五片阀管路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