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7537U - 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7537U
CN205027537U CN201520695069.0U CN201520695069U CN205027537U CN 205027537 U CN205027537 U CN 205027537U CN 201520695069 U CN201520695069 U CN 201520695069U CN 205027537 U CN205027537 U CN 205027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od
brake fluid
wheel cylinder
connection header
fluid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950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冀胜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950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7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7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7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用以解决在进行单轮失效试验时,轮缸内的制动液会洒落在路面上,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制动液回收结构包括:与汽车车轮上的分泵螺孔连接的螺栓结构,所述螺栓结构包括螺杆及由所述螺杆的顶端向上延伸并弯折形成的连接头部,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分泵螺孔连接,且所述螺栓结构内设置有一贯穿所述螺杆及所述连接头部的通孔;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一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与所述螺栓结构的连接头部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液回收结构,在进行单轮失效试验时能够收集制动液,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管路失效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进行制动管路失效试验时,按照法规的方法是将制动主缸的其中一缸断开,模仿制动管路单腔失效状态进行试验。而在研发过程中,有时还需要进行单轮失效试验,以获得对研发有帮助的额外数据。当进行单轮失效试验时,通常是将车轮轮缸的放油螺栓拧开,模拟单轮失效状态进行试验。然而,对某一轮缸进行泄压放油时,制动液会自然遗洒在路面上,造成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用以解决在进行单轮失效试验时,轮缸内的制动液会洒落在路面上,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包括:
与汽车车轮上的分泵螺孔连接的螺栓结构,所述螺栓结构包括螺杆及由所述螺杆的顶端向上延伸并弯折形成的连接头部,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分泵螺孔连接,且所述螺栓结构内设置有一贯穿所述螺杆及所述连接头部的通孔;
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一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与所述螺栓结构的连接头部相连。
其中,所述储液装置具体为一储液罐。
其中,所述储液装置靠近所述连接头部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开槽结构。
其中,所述螺杆的底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螺杆的底端通过所述螺纹结构与所述分泵螺孔连接。
其中,上述制动液回收结构,还包括:
插设于所述螺杆底端内的圆柱结构,所述圆柱结构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杆的直径,且所述圆柱结构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为锥体结构,所述锥体结构与所述分泵螺孔内的油路形成封闭结构。
其中,所述通孔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头部靠近所述储液装置的一端面上,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圆柱结构的侧壁上。
其中,上述制动液回收结构,还包括:
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且位于所述连接头部下方的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液回收结构,在进行单轮失效试验时,使螺栓结构与分泵螺孔内的油路分离,制动液通过螺栓结构内的通孔从连接头部流出,并流入到与所述连接头部连接的储液装置中,从而解决了制动液洒落在地面上,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液回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螺杆,12-连接头部,13-通孔,14-圆柱结构,15-螺母,2-储液装置,21-开口结构,22-开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在进行单轮失效试验时,轮缸内的制动液会洒落在路面上,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与于汽车车轮上的分泵螺孔连接的螺栓结构,所述螺栓结构包括螺杆11及由所述螺杆11的顶端向上延伸并弯折形成的连接头部12,所述螺杆11的底端与所述分泵螺孔连接,且所述螺栓结构内设置有一贯穿所述螺杆11及所述连接头部12的通孔13;
储液装置2,所述储液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一开口结构21,所述开口结构21与所述螺栓结构的连接头部12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液回收结构,在进行单轮失效试验时,使螺栓结构与分泵螺孔内的油路分离,制动液通过螺栓结构内的通孔从连接头部流出,并流入到与所述连接头部连接的储液装置中,从而解决了制动液洒落在地面上,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储液装置2为一储液罐,且在储液罐靠近所述连接头部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开槽结构2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液回收结构,若分泵中有空气存在,将造成罐内压力升高,储液罐上的开槽结构可使得罐内与外界相通,防止储液罐内形成密闭空间,从而有效避免因储液罐膨胀而造成的安全问题。
进一步地,上述制动液回收结构,还包括:
插设于所述螺杆11底端内的圆柱结构14,所述圆柱结构14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杆11的直径,且所述圆柱结构14远离所述螺杆11的一端为锥体结构,所述锥体结构与所述分泵螺孔内的油路形成封闭结构。
其中,所述通孔13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头部12靠近所述储液装置2的一端面上,所述通孔1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圆柱结构14的侧壁上。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通孔13贯穿所述连接头部12的顶端及所述螺杆11,并向下延伸至圆柱结构14内,同时,通孔13向圆柱结构14的侧壁方向弯折,从而使通孔1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圆柱结构14的侧壁上,这样,在锥体结构与油路分离时,便于制动液通过通孔13从连接头部12靠近所述储液装置2的端面上流出。
进一步地,上述制动液回收结构,还包括:
套设在所述螺杆11上,且位于所述连接头部下方的旋转螺母15,所述旋转螺母15与所述螺杆11一体成型。
另外,所述螺杆11的底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螺杆11的底端通过所述螺纹结构与所述分泵螺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旋转螺母15将螺杆11外侧壁上的螺纹结构旋入分泵螺孔内,并通过圆柱结构14一端的锥体结构将油路密封,当需要模拟分泵失效或者排气时,则旋转螺母15,使锥体结构与油路分离,从而制动液通过通孔13流出,并流入到储液装置2中,避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液回收结构,将螺栓结构的出油端设计成弯折的弧形,当需要模拟分泵失效工况时,只需将螺栓结构放松到一定角度,使出油端方向远离车体,将一个储液罐套到出油端口上,这样,当实施制动操作时,从分泵经螺栓排出的制动液就可以全部流入储液罐,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汽车车轮上的分泵螺孔连接的螺栓结构,所述螺栓结构包括螺杆(11)及由所述螺杆(11)的顶端向上延伸并弯折形成的连接头部(12),所述螺杆(11)的底端与所述分泵螺孔连接,且所述螺栓结构内设置有一贯穿所述螺杆(11)及所述连接头部(12)的通孔(13);
储液装置(2),所述储液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一开口结构(21),所述开口结构(21)与所述螺栓结构的连接头部(1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液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2)具体为一储液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液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2)靠近所述连接头部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开槽结构(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液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1)的底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螺杆(11)的底端通过所述螺纹结构与所述分泵螺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液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插设于所述螺杆(11)底端内的圆柱结构(14),所述圆柱结构(14)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杆(11)的直径,且所述圆柱结构(14)远离所述螺杆(11)的一端为锥体结构,所述锥体结构与所述分泵螺孔内的油路形成封闭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液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头部(12)靠近所述储液装置(2)的一端面上,所述通孔(1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圆柱结构(14)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液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套设在所述螺杆(11)上,且位于所述连接头部下方的螺母(15),所述螺母(15)与所述螺杆(11)一体成型。
CN201520695069.0U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 Active CN205027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95069.0U CN205027537U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95069.0U CN205027537U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7537U true CN205027537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60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95069.0U Active CN205027537U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7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27537U (zh) 一种制动液回收结构
CN205001333U (zh) 一种新型螺塞
CN202451265U (zh) 一种膨胀水箱总成
CN202884483U (zh) 一种快速自动补水的火炬气回收排放自动控制水封阀系统
CN205032327U (zh) 一种胎圈钢丝涂覆涂层装置
CN204055334U (zh) 一种双油箱加油口盒
CN204061967U (zh) 一种具有泄压功能的球阀
CN206636881U (zh) 压紧弹簧固定式的箱内吸油过滤器
CN204956089U (zh) 一种排气管挂钩连接总成及具有其的排气管装置和车辆
CN204488490U (zh) 油箱
CN203442245U (zh) 液压安全阀
CN207200245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电缆分接箱
CN207634406U (zh) 一种液压油箱油雾减压冷凝装置
CN203186339U (zh) 一种竖式贮气筒
CN203143282U (zh) 车用茶叶存放罐
CN202493415U (zh) 调节式泵车专用吸油装置
CN203020304U (zh) 汽车及其制动液储液罐
CN202827126U (zh) 一种防盗油的油箱装置
CN203355575U (zh) 乙炔气液二次分离装置
CN202863055U (zh) 控制臂及具有该控制臂的汽车
CN202093935U (zh) 分体式储油柜
CN207416967U (zh) 一种固定式挡泥板装置
CN200953264Y (zh) 一种节油配电变压器箱体
CN2727021Y (zh) 摩托车油箱注油口
CN202953358U (zh) 罐车密封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07

Address after: 101300 Beijing city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after: BAIC MOTOR CORPORATION 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Beijing City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9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