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6079U - 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6079U
CN205026079U CN201520788851.7U CN201520788851U CN205026079U CN 205026079 U CN205026079 U CN 205026079U CN 201520788851 U CN201520788851 U CN 201520788851U CN 205026079 U CN205026079 U CN 205026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circuit
circuit
utility
hydraulic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888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宇昌
周章遐
贾林娜
李宾龙
马全超
严丽丽
马静
关崴
王悦
张兆奎
崔欣洁
宋文福
王墨
张晓冬
张亮
苏俊元
赵志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Dongan Automotive Eng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Dongan Automotive Eng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Dongan Automotive Eng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Dongan Automotive Eng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888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6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6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60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涉及一种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油路冷却流通,在油温较低时液压油粘度高、流通性差,经冷却器大循环流动损失多且油温升高较慢,在冷启动工况时易出现反应迟缓、润滑不良、油压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油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第三油路的进口端连接,第三油路上连接有冷却器,第三油路的出口端连接润滑油路的支流,第三油路的进油侧安装有前端旁通油路,前端旁通油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后端旁通油路连接,后端旁通油路的出口端连接润滑油路的支流。本实用新型在低温时关闭冷却循环,使液压油直接进入润滑油路,保证低温润滑,在油温达到工作油温时自动开启大循环冷却。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属于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是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将档位切换到适当的换档档位的装置。通常自动变速器包括具有作为操作构件的太阳轮、内齿圈和行星架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和用于控制操作构件的操作的例如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摩擦片组件。此外,自动变速器还包括用于对摩擦片组件进行液压控制的液压控制系统。根据每个换档档位,通过液压控制系统的操作,离合器和制动器被控制为接合或脱离,从而实现每个换档档位。摩擦构件的离合器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至行星齿轮组的操作构件,或者在操作构件之间传送动力。离合器可用于在各种机械以及自动变速器中传送动力。
目前,液力控制的自动档汽车的油路冷却为直接流通冷却器冷却,经由DCC控制阀调节后的液压油通过冷却器后进入前端输入轴和变速器壳体等冷却位置。由以上的流通方式,在油温较低时液压油粘度高、流通性差,经冷却器大循环流动损失多且油温升高较慢,在冷启动工况时易出现反应迟缓、润滑不良、油压不稳定等现象,尤其在北方极寒冷的冬天需耗费较长的热车时间。因此,亟待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低温时关闭冷却循环,使液压油直接进入润滑油路,快速提升油温,保证低温润滑,并且在油温达到工作油温时自动开启大循环冷却,防止变速器过热,控制工作油温,降低润换损失,提高润滑效率的新型自动变速器控制油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以至少解决现有的油路冷却流通方式,在油温较低时液压油粘度高、流通性差,经冷却器大循环流动损失多且油温升高较慢,在冷启动工况时易出现反应迟缓、润滑不良、油压不稳定现象,尤其在北方极寒冷的冬天需耗费较长的热车时间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包括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四油路、第五油路和DCC控制阀,所述DCC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的通断;所述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还包括第三油路、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冷却器、润滑油路、前端旁通油路和后端旁通油路,第二油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第三油路的进口端连接,第三油路上连接有冷却器,第三油路的出口端连接润滑油路的支流,第三油路的进油侧安装有前端旁通油路,前端旁通油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后端旁通油路连接,后端旁通油路的出口端连接润滑油路的支流。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旁通油路上安装有油压表。如此设置,可检测油路内油压。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还包括油压反馈控制器,第一单向阀与油压反馈控制器连接。如此设置,由油压反馈控制器控制第一单向阀通断。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所达到的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低温时关闭冷却循环,使液压油直接进入润滑油路,快速提升油温,保证低温润滑,并且在油温达到工作油温时自动开启大循环冷却,防止变速器过热,控制工作油温,降低了润滑损失,提高了润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油路,2-第二油路,3-第三油路,4-第四油路,5-第五油路,6-DCC控制阀,7-冷却器,8-润滑油路,9-油压表,10-油压反馈控制器,A-第一单向阀,B-第二单向阀,C-前端旁通油路,D-后端旁通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包括第一油路1、第二油路2、第四油路4、第五油路5和DCC控制阀6,所述DCC控制阀6用于控制第一油路1、第二油路2、第四油路4和第五油路5的通断;所述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还包括第三油路3、第一单向阀A、第二单向阀B、冷却器7、润滑油路8、前端旁通油路C和后端旁通油路D,第二油路2通过第二单向阀B与第三油路3的进口端连接,第三油路3上连接有冷却器7,第三油路3的出口端连接润滑油路8的支流,第三油路3的进油侧安装有前端旁通油路C,前端旁通油路C通过第一单向阀A与后端旁通油路D连接,后端旁通油路D的出口端连接润滑油路8的支流。
另外,根据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后端旁通油路D上安装有油压表9。如此设置,可检测油路内油压。
另外,根据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还包括油压反馈控制器10,第一单向阀A与油压反馈控制器10连接。如此设置,由油压反馈控制器10控制第一单向阀通断。
本实施例在冷却油路的冷却器前后两端分别开旁通油路,旁通油路首尾相通且与润滑油路的开口相通,并在前端新开油路上设置单向阀,通过油压反馈器控制单向阀开关,自动调节油路,使无论油温高低时均可有足够的液压油进入润滑油路。
由附图可知,冷车启动时DCC控制阀处于如图所示位置,第一油路1与第二油路2连通,第二油路2的液压油经第二单向阀B进入第三油路3,由于低温时冷却器7中液压油粘度较低、极低温时甚至可能出现冷凝现象,导致冷却油路阻尼较大,液压油流动困难,此时液压油将流经新增的前端旁通油路C,在液压油压力作用下第一单向阀A开启,液压油经后端旁通油路D直接进入润滑油路8的各支流,保证了在低温启动时整机的润滑。同时,液压油不经过冷却油路循环,可快速升温,缩短了暖车时间,提高整车效率和驾驶舒适度。当整车工作一段时间后,液压油油温升高,冷却器阻尼下降,冷却油路流通阻力下降,第一单向阀A关闭,第三油路3内的液压油进入冷却器油路,液压油油温得到冷却控制,防止油温过热现象出现。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包括第一油路(1)、第二油路(2)、第四油路(4)、第五油路(5)和DCC控制阀(6),所述DCC控制阀(6)用于控制第一油路(1)、第二油路(2)、第四油路(4)和第五油路(5)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还包括第三油路(3)、第一单向阀(A)、第二单向阀(B)、冷却器(7)、润滑油路(8)、前端旁通油路(C)和后端旁通油路(D),第二油路(2)通过第二单向阀(B)与第三油路(3)的进口端连接,第三油路(3)上连接有冷却器(7),第三油路(3)的出口端连接润滑油路(8)的支流,第三油路(3)的进油侧安装有前端旁通油路(C),前端旁通油路(C)通过第一单向阀(A)与后端旁通油路(D)连接,后端旁通油路(D)的出口端连接润滑油路(8)的支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旁通油路(D)上安装有油压表(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还包括油压反馈控制器(10),第一单向阀(A)与油压反馈控制器(10)连接。
CN201520788851.7U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6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8851.7U CN205026079U (zh)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8851.7U CN205026079U (zh)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6079U true CN205026079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8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8885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6079U (zh)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60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460A (zh) * 2019-09-04 2019-11-22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混动变速器控制润滑流量液压油路
CN112901759A (zh) * 2021-02-04 2021-06-04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传动装置执行器滑摩冷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460A (zh) * 2019-09-04 2019-11-22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混动变速器控制润滑流量液压油路
CN112901759A (zh) * 2021-02-04 2021-06-04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传动装置执行器滑摩冷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45778B1 (e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vehicle
CN101761642B (zh) 变速器油冷却器中流速的控制
CN101535686B (zh) 用于安装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417608A (zh) 调节机动车辆中的变速器油和发动机冷却剂的温度
DE112009000646B4 (de) Hydraulische Steuerungsvorrichtung einer Kupplung
CN206017679U (zh) 一种变速器油温控制系统
CN101636605A (zh) 带变矩器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变矩器的油温过度上升防止装置
CN205026079U (zh) 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液压冷却润滑油路结构
CN104913035A (zh) 变速器润滑系统
CN106321805A (zh) 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变速箱、tcu及汽车
CN201827348U (zh) 一种控制自动变速器进入不同热模式层次的装置
CN103322173A (zh)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JP6337784B2 (ja) 潤滑制御装置
DE19848935B4 (de) Automatgetriebe für Fahrzeuge mit einem hydrodynamischen Wandler
CN100436889C (zh) Hst驱动回路
CN109515164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液压控制装置
CN110388452A (zh) 液压供给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JP2004324818A (ja)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Roberts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105909771A (zh) 一种变速器冷却系统
CN107202156B (zh) 车辆用传动装置的液压系统
CN205745259U (zh) 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变速箱、tcu及汽车
JP2009287676A (ja) 作動油温制御装置
CN105026803A (zh) 油压控制装置以及油压控制方法
CN204664371U (zh) 发动机变速箱机油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