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9271U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9271U
CN205019271U CN201520424240.4U CN201520424240U CN205019271U CN 205019271 U CN205019271 U CN 205019271U CN 201520424240 U CN201520424240 U CN 201520424240U CN 205019271 U CN205019271 U CN 205019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nt
parts
region
edge
veut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242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内田哲史
铃木阳一
山本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258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00239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321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01043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616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03651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9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9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吸收性物品(1),其是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其侧封部(4)具有被封合强度高的封合区域(41、43)上下夹着的弱封合区域(42)。在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B)配置有在筒状腰身部(D)的周向延伸的弹性部件(24),在一者或者两者中形成有配置有不同粗细的弹性部件的弱拉伸应力区(D1、D3)和强拉伸应力区(D2、D4)。强拉伸应力区(D2、D4)位于比弱拉伸应力区(D1、D3)靠下方的位置,各自的一部分位于与筒状腰身部(D)的弱封合区域(42)对应的高度范围(S2)内,弱拉伸应力区(D1、D3)与强拉伸应力区(D2、D4)的边界(Da、Db)位于相同高度范围(S2)内。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遍及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和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的沙漏形的外包件;和固定在该外包件的内表面侧的吸收性主体,腹侧部中的外包件的两侧缘部和背侧部中的外包件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一对侧封部、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
此外,作为现有技术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已知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中,外包件分割为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片部件和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片部件,吸收性主体以架设于腹侧片部件和背侧片部件的方式被固定,并且腹侧片部件的左右两侧缘部和背侧片部件的左右两侧缘部在一对侧封部接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以丢弃为目的而脱下时,将侧封部在尿布的纵向上撕开,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存在并不总是能够容易地将侧封部撕开的问题。
此外,本申请人提案了一种一次性尿布,其在侧封部的一部分设置非接合部,形成能够勾住手指的孔,通过将手指挂在该孔中上拉,能够容易地穿着(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3)。该一次性尿布也能够以该孔为起点而撕开。但是,在使用前就形成有孔时,有可能在穿着中无意间在孔上挂住手指或者其它物品。
此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在侧封部从上端依次形成有封合强度强的区域、弱的区域和它们中间的区域的吸收性物品。但是,没有进行以从封合强度弱的区域撕开的方式进行引导的设计。
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一次性尿布作为吸收性物品。该一次性尿布具有包含吸收体的纵长的吸收性主体和与该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接合的外包件。外包件具有从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向外侧延伸出的长度,向外侧延伸出的部分分别向吸收性主体侧折返。利用外包件的折返部,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肌肤抵接面侧被覆盖。在折返部的存在区域中相对的外包件间,在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线状的粘接剂涂敷部在主体长度方向上间隔配置。经由粘接剂涂敷部,相对的外包件间和折返部与吸收性主体之间分别被接合。
此外,专利文献5中记载有与外装体分体设置的功能性片在外装体的肌肤抵接面侧从腹侧部设置到背侧部的吸收性物品。功能片经由接合区域与片部件接合。接合区域从功能性片的外周缘向内侧离开地配设。因而,功能性片的外周缘成为非接合区域。
而且专利文献6中记载有外装体在其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向内方向折返的吸收性物品。该外装体的配置在外方向的折返根部和配置在内方向的折返部层叠。折返部的前后方向的内侧端部没有与折返根部粘接。此外,吸收性主体的前后方向的外侧端部没有与外装体粘接。
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一次性尿布中,折返部没有与吸收体端部粘接。即,外装体与吸收体端部为非粘接。但是,从专利文献4的图6可知,由外包件构成的折返部没有覆盖吸收体的端部,特别是从端部侧面到肌肤面侧的吸收体的边缘部。而且,在与吸收体端部附近的折返部相对的外包件间,粘接剂涂敷部在主体长度方向上间隔性配置。因此,具有使吸收体端部附近的配置有粘接剂涂敷部的区域的折返部的柔软度进一步变柔软的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5记载的发明的功能片没有覆盖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端部。因此,不能缓和吸收体端部的硬度。
专利文献6记载的折返部没有覆盖吸收体端部。因此,不能缓和吸收体端部的硬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080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6733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29180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11898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18818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3-12851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和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腹侧部的两侧缘部和背侧部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有一对侧封部和在上端具有腰部开口部的筒状腰身部。上述侧封部具有被封合强度相对高的封合区域上下夹着的弱封合区域,在腹侧部和背侧部的各个中,在筒状腰身部的周向延伸的弹性部件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腹侧部和背侧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配置有相对细的弹性部件的弱拉伸应力区和配置有相对粗的弹性部件的强拉伸应力区,强拉伸应力区位于比弱拉伸应力区靠下方的位置,弱拉伸应力区和强拉伸应力区各自的一部分位于筒状腰身部中的与弱封合区域对应的高度范围内,弱拉伸应力区与强拉伸应力区的边界位于该高度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和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腹侧部的两侧缘部与背侧部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有一对侧封部。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形成腹侧部的侧部的部件和形成背侧部的侧部的部件的任一方是具有从侧封部向下方延伸出去的延出部的延出部件,另一方是不具有从侧封部向下方延伸出去的延出部的非延出部件。上述非延出部件在从侧封部的下端起的宽度2cm以内的范围中,具有层叠有2层以上的片的多层区域,和位于该多层区域的下方且与该多层区域相比片的层叠个数少的少层区域,该少层区域形成与侧封部邻接的部位的该非延出部件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纵长的吸收性主体和配置在该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外装体。该吸收性物品具有边缘无纺布,将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配置在与外装体和边缘无纺布不粘接的非粘接区域内,该边缘无纺布至少覆盖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抵接面侧的包括边缘部的端部,隔着上述非粘接区域经由粘接部粘接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抵接面侧和上述外装体的肌肤抵接面侧。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包括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和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和配置在该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外装体,在上述腹侧部或者上述背侧部的上述外装体的肌肤抵接面侧配置有边缘无纺布,在该腹侧部或者该背侧部形成有该外装体与该边缘无纺布之间没有接合的非粘接区域。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以没有与上述外装体和上述边缘无纺布任一者粘接的状态配置在上述非粘接区域内,上述边缘无纺布,在上述非粘接区域中至少覆盖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抵接面侧的包括边缘部的上述端部,在夹着上述非粘接区域位于该非粘接区域的前后位置的部位,经由粘接部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抵接面侧和上述外装体的肌肤抵接面侧粘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使用状态(穿着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且伸长的状态的一部分剖视平面图。展开且伸长的状态是指:将配置在尿布的两侧部的接合部(侧封部)剥离,而使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为展开状态,对该展开状态的吸收性物品,使各部分的弹性部件伸长而使其扩展至设计尺寸(与在排除一切弹性部件的影响的状态下扩展为平面状时的尺寸相同)的状态。
图3是从尿布外表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腹侧部侧的伸长状态的一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4是从尿布外表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背侧部侧的伸长状态的一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5(b)是从尿布内表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侧封部和其两侧部分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a)是表示腹侧部的纵截面的截面图,图5(c)是表示背侧部的纵截面的截面图。
图6(a)~图6(c)是图1所示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侧封部优选的撕开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图1和图8所示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各伸缩部的沿着尿布宽度方向的截面的图,图7(a)是使弹性部件伸长而消除了褶的状态,图7(b)是表示弹性部件收缩而形成有褶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二方面的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使用状态(穿着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且伸长的状态的一部分剖视平面图。展开且伸长的状态是指:将配置在尿布的两侧部的接合部(侧封部)剥离,而使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为展开状态,对该展开状态的吸收性物品,使各部分的弹性部件伸长而使其扩展至设计尺寸(与在排除一切弹性部件的影响的状态下扩展为平面状时的尺寸相同)的状态。
图10是从尿布外表面侧观察图8所示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腹侧部侧的伸长状态的一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11是从尿布外表面侧观察图8所示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背侧部侧的伸长状态的一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12是从尿布内表面侧观察图8所示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侧封部和其两侧部分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图(相当于图12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图(相当于图12的图)。
图15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使用状态(穿着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将图15所示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侧封部截断展开,从肌肤抵接面侧观察到的部分切开展开平面图。
图17是示意性表示吸收性主体与边缘无纺布的粘接部的配置关系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部分截面图。
图18是示意性表示边缘无纺布与粘接部的配置关系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部分平面图。
图19是示意性表示边缘无纺布与各皱褶的配置关系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平面图。
图20是示意性表示边缘无纺布与各皱褶的配置关系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平面图。
图21是示意性表示吸收性主体、边缘无纺布、粘接部和皱褶的弹性部件的配置关系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部分截面图。
图22是示意性表示吸收性主体、边缘无纺布、粘接部和皱褶的弹性部件的配置关系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部分截面图。
图23是示意性表示吸收性主体、边缘无纺布、粘接部和皱褶的弹性部件与非粘接区域的配置关系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部分截面图。
图24(a)和图24(b)是示意性表示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边缘无纺布的折返部的图,图24(a)是部分平面图,图24(b)是部分截面图。
图25是示意性表示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边缘无纺布的折返部与侧封部的粘接关系的部分平面图。
图26是示意性表示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边缘无纺布的折返部与侧封部的粘接关系的部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是提供能够消除上述的现有技术所具有的缺点的吸收性物品。
首先,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和第二方面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以下也简称为尿布1),如图1所示包括:在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A;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B;和位于腹侧部A与背侧部B之间且配置在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C,腹侧部A的两侧缘部与背侧部B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一对侧封部4、4和在上端具有腰部开口部5的筒状腰身部D。
更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腹侧片部件2A、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矩形的背侧片部件2B、架设固定于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的吸收性主体3,腹侧片部件2A的两侧缘部2a、2a与背侧片部件2B的两侧缘部2b、2b接合,而形成上述一对侧封部4、4、在上端具有腰部开口部5的筒状腰身部D和一对腿部开口部6、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二方面的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A(以下也简称为尿布1A),如图8所示包括: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A;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B;和位于腹侧部A与背侧部B之间且配置在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C,腹侧部A的两侧缘部与背侧部B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一对侧封部4、4、腰部开口部5和一对腿部开口部6、6。
更具体而言,如图8和图9所示,包括腹侧片部件2A、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矩形的背侧片部件2B、架设固定于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的吸收性主体3,腹侧片部件2A的两侧缘部2a、2a与背侧片部件2B的两侧缘部2b、2b接合,而形成上述一对侧封部4、4。即,在尿布1A中,腹侧片部件2A是形成腹侧部A的部件,同时也是形成腹侧部A的侧部的部件,背侧片部件2B是形成背侧部B的部件,同时也是形成背侧部B的侧部的部件。
此外,在尿布1A中,如图8和图9所示,形成背侧部B的侧部S的部件即背侧片部件2B是具有从侧封部4向下方延伸出的延出部21b的延出部件,形成腹侧部A的侧部S的部件即腹侧片部件2A是不具有从侧封部4向下方延伸出的延出部的非延出部件。腹侧部A或者背侧部B的侧部S的例如从腹侧部A或者背侧部B的侧缘端起的宽度W1,处于从腹侧部A或者背侧部B的侧缘端至吸收性主体3的侧缘3c的宽度W2的100%以下的范围,优选为50%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20%以下的范围(参照图10)。
而且,在本说明书中,尿布长度方向(物品长度方向)是从腹侧部A经裆部C直至背侧部B的方向或者其反方向(图2或者图9中的X方向),尿布宽度方向(物品宽度方向)是沿着穿着者的腰身方向的方向,是与物品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图2或者图9中的Y方向)。此外,上下方向如图1或者图8所示是以腰部开口部5侧为上侧、裆部C为下侧时的上下方向。腹侧部A和背侧部B的上下方向与尿布长度方向(物品长度方向)大致相同,因此腹侧部A和背侧部B的上下方向使用与尿布长度方向(物品长度方向)相同的符号X。以下,将尿布的上下方向或者尿布长度方向(物品长度方向)简称为X方向,将尿布宽度方向(物品宽度方向)简称为Y方向。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1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A进一步进行具体说明。
在尿布1、1A中,腹侧片部件2A如图2或者图9所示,X方向的长度La与侧封部4的长度L4相同,腹侧片部件2A包括在左右两侧具有侧封部4、4的主体部20a,而不具有从主体部20a向裆部C侧延伸出的延出部。
另一方面,背侧片部件2B如图2或者图9所示,X方向的长度Lb比侧封部4的长度L4长,由此形成有:在左右两侧具有侧封部4、4的主体部20b;和从主体部20b向裆部C侧延伸出且在左右两侧部不具有侧封部4、4的延出部21b。
以下,也将腹侧片部件2A(主体部20a)称为腹侧主体部20a,也将背侧片部件2B的主体部20b和延出部21b称为背侧主体部20b和背侧延出部21b。
尿布1、1A的吸收性主体3,如图2或者图9所示,包括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31、液体不透过性或者拨水性的背面片32和配置在两片31、32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33,形成为在X方向较长的长方形。吸收体33具有:包含纸浆纤维等纤维的集合体(也可以是无纺布)的吸收性芯或者在其中保持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而成的吸收性芯;和包含覆盖吸收性芯的绵纸或无纺布等的包芯片。吸收体33也形成为在X方向较长的长方形。吸收体33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不存在吸收性芯的形成材料或者该形成材料的克重比其他部分少的低刚性部33d。
在吸收性主体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形成有由液体抵抗性或者拨水性且通气性的材料构成的侧护围34、34。侧护围弹性部件35以伸长状态配置在各侧护围34的自由端的附近。在尿布1的穿着中,通过侧护围弹性部件35收缩而使得侧护围34立起,阻止液体从吸收性主体3向宽度方向外侧流出。作为正面片31、背面片32和吸收体33的吸收性芯、包芯片,分别能够使用与这种吸收性物品中一直以来使用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在吸收性主体3的外侧能够在背面片32重叠配置无纺布或膜等外装片。
腹侧片部件2A在尿布1A、1B的展开且伸长状态(参照图2、图9)中形成为横长的长方形,包括沿着X方向的左右一对侧缘部2a、2a、分别沿着Y方向的上缘部2c和下缘部2d。背侧片部件2B也同样在尿布1A、1B的展开且伸长状态(参照图2、图9)下形成为横长的长方形,包括沿着X方向的左右一对侧缘部2b、2b、沿着Y方向的上缘部2c和下缘部2d。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如图2或者图9所示,X方向的长度在Y方向上均匀。
而且,腹侧片部件2A的侧缘部2a与背侧片部件2B的侧缘部2b(详细而言,作为其一部分的接合部2b’)接合,由此在尿布1、1A形成上述一对侧封部4、4。该接合使用例如热封合、超声波封合、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手段。此外,通过该接合形成侧封部4、4,并且形成腰部开口部5和一对腿部开口部6、6。
吸收性主体3中,长度方向的一端侧(与腹侧片部件2A重叠的部分)经由粘接剂固定在腹侧片部件2A的Y方向的中央区域,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与背侧片部件2B重叠的部分)经由粘接剂固定在背侧片部件2B的Y方向的中央区域。
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1,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尿布1的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中任一者都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形成尿布的外表面的外层片22、配置在外层片22的内表面侧的内层片23和配置在两片22、23间的多个线状的弹性部件24。
此外,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任一者都如图2和图5所示,在内层片23的内表面侧配置有主体端部固定用片25。主体端部固定用片25的内层片23侧的面经由粘接剂与吸收性主体3的端部的肌肤抵接面和内层片23接合,并且处于侧封部4中的腹侧部侧的内层片23与背侧部侧的内层片23之间,在侧封部4形成弱封合区域42。吸收性主体3的肌肤抵接面是在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穿着时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的面。
弱封合区域42是被封合强度相对较高的封合区域41、43上下夹着的区域,与上侧的封合区域41相比封合强度低,与下侧的封合区域43相比封合强度低。而且,上侧的封合区域41的封合强度与下侧的封合区域43的封合强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在侧封部4形成弱封合区域42的方法,能够采用在侧封部的一部分形成封合强度低的区域的各种公知的方法,能够举出例如将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重叠,在进行热封合或超声波封合时,对其一部分比对其他部分弱地进行加压的方法、对其一部分以比其他部分低的温度进行加压的方法等。
作为形成弱封合区域42的方法,优选在通过热封合或者超声波封合等将形成腹侧部A的部件(腹侧片部件2A)和形成背侧部B的部件(背侧片部件2B)接合时,在这些部件间、一方或双方的部件中,配置难以将热传递至相互接合的封合面的封合强度降低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上述的主体端部固定用片25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B各自的整个宽度上配置,各自的一部分也存在于侧封部4。此外,在侧封部4和其附近的主体端部固定用片25与内层片23之间具有热熔粘接剂。
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该主体端部固定用片25和配置在主体端部固定用片25与内层片23之间的热熔粘接剂作为封合强度降低部件发挥作用。
将上述那样的封合强度降低部件配置在侧封部4而形成弱封合区域42的方案,从在生产上粘接强度的控制容易进行,且以个数和克重能够控制封合强度等观点出发是优选的。而且,封合强度降低部件可以仅配置于形成腹侧部A的部件(本实施方式中为腹侧片部件2A),也可以仅配置于形成背侧部B的部件(本实施方式中为背侧片部件2B)。此外,作为封合强度降低部件的片材可以仅配置于腹侧部A的两侧部或者也可以仅配置于背侧部B的两侧部。
尿布1的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任一者都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形成尿布的外表面的外层片22、配置在外层片22的内表面侧的内层片23、配置在两片22、23间的多个线状的弹性部件24,在腹侧主体部20a和背侧主体部20b分别形成有腰部伸缩部G1和腰身部伸缩部G2,在背侧延出部21b形成有延出部伸缩部G3。
腰部伸缩部G1在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的各个中形成于比吸收性主体3的长度方向的端部3a、3b靠腰部开口部5侧的位置。腰身部伸缩部G2在腹侧主体部20a和背侧主体部20b的各个中形成于比腰部伸缩部G1靠下方的位置。延出部伸缩部G3形成于背侧延出部21b。腰身部伸缩部G2和延出部伸缩部G3各自在尿布的宽度方向Y上至少形成于位于比吸收性主体3的两侧缘3c、3c的各个靠外侧的部分。
在尿布1中,如图3和图4所示,腰部伸缩部G1形成为在腹侧片部件2A或者背侧片部件2B的侧部粘接区域27、27间的整个区域表现伸缩性,另一方面,腰身部伸缩部G2和延出部伸缩部G3以在吸收性主体3的两侧缘的外侧表现伸缩性,并且在与吸收性主体3重叠的部分,特别是在与吸收性主体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重叠的部分不表现伸缩性的方式,形成为在尿布1的左右分割存在的状态。
多个弹性部件24分别以沿着筒状腰身部D的周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X上隔开间隔的方式以伸长状态配置在形成筒状腰身部D的腹侧主体部20a和背侧主体部20b,此外,在背侧延出部21b,与配置在筒状腰身部D的弹性部件24大致平行地配置有多个弹性部件24。
此外,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腹侧片部件2A形成有:配置有相对较细的弹性部件24a的弱拉伸应力区D1;和配置有相对较粗的弹性部件24b的强拉伸应力区D2,强拉伸应力区D2位于比弱拉伸应力区D1靠下方的位置。
此外,弱拉伸应力区D1和强拉伸应力区D2各自的一部分位于筒状腰身部D中的与弱封合区域42对应的高度范围S2(参照图5)内,弱拉伸应力区D1与强拉伸应力区D2的边界Da位于相同高度范围S2内。
关于腹侧部A的弱拉伸应力区D1和强拉伸应力区D2,与弱封合区域42对应的高度范围S2是腹侧部A中的位于一方的侧封部4的弱封合区域42与另一方的侧封部4的弱封合区域42之间的部分。
此外,在背侧片部件2B也同样形成有:配置有相对较细的弹性部件24a的弱拉伸应力区D3;和配置有相对较粗的弹性部件24b的强拉伸应力区D4,强拉伸应力区D4位于比弱拉伸应力区D3靠下方的位置。而且,弱拉伸应力区D3和强拉伸应力区D4各自的一部分位于筒状腰身部D中的与弱封合区域42对应的高度范围S2(参照图5)内,弱拉伸应力区D1与强拉伸应力区D2的边界Db位于相同高度范围S2内。
关于背侧部B的弱拉伸应力区D3和强拉伸应力区D4,与弱封合区域42对应的高度范围S2是背侧部B中的位于一方的侧封部4的弱封合区域42与另一方的侧封部4的弱封合区域42之间的位置的部分。
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1能够与通常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同样地穿着。穿着后,能够与通常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同样地通过将侧封部撕开而从穿着者取下。
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侧封部4从腰部开口部5侧撕开时,例如像图6(a)所示的那样,在腰部开口部5的附近,用手分别抓住侧封部4的两侧,如图6(b)所示,撕开侧封部4的弱封合区域42。此时,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弱拉伸应力区D1、D3和强拉伸应力区D2、D4以上述的位置关系存在,因此指尖被引导至位于弱封合区域42的附近的弱拉伸应力区D1、D3与强拉伸应力区D2、D4的边界Da、Db附近,并且弱封合区域42的封合强度低而能够容易撕开,因此能够不需费工夫寻找弱封合区域42地、容易地撕开弱封合区域42。
而且,如图6(c)所示,在一只手握住侧封部4的一侧的状态下,使另一只手握住侧封部4的另一侧并且进行动作,由此能够容易地撕开侧封部4整体。
根据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的尿布1,如上所述,以弱封合区域42为起点能够容易地撕开侧封部4整体,能够减少从穿着者取下时所费的功夫和时间。
但是,由于在侧封部4中的比弱封合区域42靠腰部开口部5侧的位置具有与弱封合区域42相比封合强度高的封合区域41,所以能够防止在穿着中无意地撕开弱封合区域42而损害外观或者尿布变得容易错位、脱落。
虽然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B中的任一者形成有弱拉伸应力区和强拉伸应力区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但是如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那样,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B两者形成有弱拉伸应力区和强拉伸应力区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实现上述的效果。
从更可靠地实现该效果的观点出发,配置在弱拉伸应力区D1(D3)的弹性部件24a的粗细度与配置在强拉伸应力区D2(D4)的弹性部件24b的粗细度的差优选为100dtex以上,更优选为400dtex以上,优选为1000dtex以下,更优选为700dtex以下。
此外,配置在弱拉伸应力区D1(D3)的弹性部件24a的粗细度优选为600dtex以下,更优选为400dtex以下,此外,优选为200dtex以上,更优选为300dtex以上。
此外,配置在强拉伸应力区D2(D4)的弹性部件24b的粗细度优选为700dtex以上,更优选为800dtex以上,此外,优选为1000dtex以下,更优选为900dtex以下。
从同样的观点出发,配置在强拉伸应力区D2或者D4的弹性部件24b中位于与弱封合区域42对应的高度范围S2内的弹性部件24b的个数(在上下方向上间隔配置的弹性部件的个数)优选为1个以上、更优选为2个以上,进而优选为3个以上,配置在弱拉伸应力区D1或者D3的弹性部件24a中位于与弱封合区域42对应的高度范围S2内的弹性部件24a的个数(在上下方向上间隔配置的弹性部件的个数)优选为2个以上,更优选为4个以上。
此外,在腹侧部A或者背侧部B的各个中,配置在弱拉伸应力区和强拉伸应力区的弹性部件的拉伸倍率优选为相同程度,在腹侧部A或者背侧部B的各个中,弱拉伸应力区通过下述方法测量出的、上下方向上的每一定宽度的拉伸应力优选小于强拉伸应力区。
〔拉伸应力的测量方法〕
从展开且伸长的状态(参照图2)的物品的外包件(腹侧片部件或者背侧片部件)切出物品横向Y的长度为30mm、物品纵向X的长度为30mm的测量用样品。将使该测量用样品为100%伸长状态时的负荷作为拉伸应力。即,使用万能拉伸试验机(ORIENTEC公司制,商品名“RTA-100”),依照常规方法进行测量(卡盘间距离为20mm、拉伸速度为300mm/min),测量100%拉伸时的负荷,将其作为拉伸应力。
而且,弹性部件的拉伸倍率对于弱拉伸应力区和强拉伸应力区的任一个来说,都优选为2~4倍,更优选为2.5~3.5倍。
配置在弱拉伸应力区和强拉伸应力区的弹性部件的拉伸倍率为相同程度是指,配置在弱拉伸应力区的弹性部件的拉伸倍率与配置在强拉伸应力区的弹性部件的拉伸倍率的比(前者/后者)为0.8~1.2,该比(前者/后者)优选为0.9~1.1。
〔弹性部件的拉伸倍率的测量方法〕
在产品的最大地伸长的状态下,在产品横向以规定长度(30mm)进行切割。在弹性部件的非伸长状态下,测量长度I(mm)。
弹性部件的拉伸倍率通过下述式子求得。
弹性部件的拉伸倍率=(30/I)
此外,从侧封部4的上端至弱拉伸应力区与强拉伸应力区的边界的距离L3,优选为侧封部的全长(上下方向的长度)的20%以上6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上50%以下。
此外,弱封合区域42的通过下述方法测量得到的封合强度优选为30N/30mm以下,更优选为25N/30mm以下,此外优选为10N/30mm以上,更优选为15N/30mm以上。此外,封合区域41与弱封合区域42的封合强度的差和封合区域43与弱封合区域42的封合强度的差,分别优选为5N/30mm以上,更优选为10N/30mm以上,此外优选为20N/30mm以下,更优选为15N/30mm以下。封合区域41的封合强度与封合区域43的封合强度相同是指通过下述方法测量得到的封合强度的差为4N/30mm以下。
〔封合强度的测量方法〕
从包括侧封部4的尿布(物品)的侧部部分切出具有腹侧部A的外包件(腹侧片部件2A)与腹侧部B的外包件(背侧片部件2B)在侧封部4结合后的结构的矩形的样品片。样品片中与侧封部4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短边的长度为30mm,与侧封部4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长边的长度为50mm。长边的长度为腹侧部A侧的部分的长度与背侧部B侧的部分的长度的合计。
使用万能拉伸试验机(ORIENTEC公司制,商品名“RTA-100”)依照常规方法测量(卡盘间距离为20mm、拉伸速度为300mm/min)所得到的样品片的180°剥离强度,将其作为侧封部4的封合强度。对于样品片,将腹侧部A侧的部分和背侧部B侧的部分分别夹在万能拉伸试验机的卡盘上,使侧封部4位于卡盘间的中央。剥离强度是直至样品片被分为腹侧部A侧的部分和背侧部B侧的部分的拉伸过程中的最大点负荷。
此外,弱封合区域42的长度优选为侧封部4的全长L4的10%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此外,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此外,从侧封部4的上端4u至弱封合区域42的距离优选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20mm以上,此外,优选为4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
针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A,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尿布1A的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均包括:形成尿布的外表面的外层片22;配置在外层片22的内表面侧的内层片23;和配置在两片22、23间的多个线状的弹性部件24,在腹侧主体部20a和背侧主体部20b分别形成有腰部伸缩部G1和腰身部伸缩部G2,在背侧延出部21b形成有延出部伸缩部G3。
腰部伸缩部G1在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的各个中形成于X方向上的比吸收性主体3的长度方向的端部3a、3b靠外侧的位置。腰身部伸缩部G2在腹侧主体部20a和背侧主体部20b的各个中形成于X方向上的比腰部伸缩部G1靠下方的位置。延出部伸缩部G3形成于背侧延出部21b。腰身部伸缩部G2和延出部伸缩部G3分别形成于Y方向上的至少比吸收性主体3的两侧缘3c、3c的各个靠外侧的部分。
在尿布1A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腰部伸缩部G1在腹侧片部件2A或者背侧片部件2B的侧部粘接区域27、27间的整个区域体现伸缩性,另一方面,腰身部伸缩部G2和延出部伸缩部G3以在吸收性主体3的两侧缘的外侧体现伸缩性,在与吸收性主体3重叠的部分特别是与吸收性主体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重叠的部分不体现伸缩性的方式,形成为分割在尿布1的左右的状态。
多个弹性部件24以分别沿着尿布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在尿布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以伸长状态配置在腹侧主体部20a、背侧主体部20b和背侧延出部21b的各个中。
如图12所示,尿布1A的腹侧片部件2A在从侧封部4的下端4d起宽度为2cm以内的范围中具有:层叠2层以上的片的多层区域240;和位于该多层区域240的下方且与该多层区域240相比片的层叠个数少的少层区域241。更具体而言,在多层区域240中,层叠有外层片22和内层片23这2个片,少层区域241仅由从内层片23的下端23b延伸出的1个外层片22构成。而且,该少层区域241形成有作为与侧封部4邻接的部位中的腹侧片部件2A(非延出部件)的下端的下缘部2d。
而且,在从侧封部4的下端4d起宽度为2cm以内的范围中具有多层区域240和少层区域241的理由是,如果从腹侧片部件2A(非延出部件)的下端到多层区域240的距离过度分开,则在撕开侧封部4时力不容易集中,此外,少层区域241的断裂难以传递到多层区域240。
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A能够与通常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同样地进行穿着,穿着后通过撕开侧封部能够容易地从穿着者取下。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A,如上所述,仅背侧片部件2B从侧封部4的下端延伸出来,在背侧片部件2B与腹侧片部件2A之间有阶差,而且由于非延出部件即腹侧片部件2A的、与侧封部4邻接的部位的下端由上述少层区域241形成,因此穿着后用手抓住腹侧部A侧和背侧部侧B,将侧封部4从腿部开口部6侧撕开时,其力容易施加在与侧封部4邻接的少层区域241,而且片的层叠个数少的少层区域241容易断裂。由此,用于撕开侧封部4的最初的力可以较小,而且以少层区域241的断裂为开端能够容易地撕开侧封部4整体。
这样,根据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的尿布1A,能够从腿部开口部6侧容易地撕开侧封部4,能够减少废弃时所需的功夫和时间。
从进一步实现该效果的观点出发,少层区域241的片的层叠个数优选为1个,多层区域240的与少层区域241邻接的部位的片的层叠个数更优选为比少层区域241多1个的个数。
从相同的观点出发,如图12所示,优选在少层区域241不配置弹性部件24。
此外,从相同的观点出发,少层区域241的沿着尿布(物品)长度方向X的长度L3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此外,从容易撕开侧封部4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5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下,此外,优选为2mm以上15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上10mm以下。
此外,如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A那样在背侧片部件2B设置延出部21b、在腹侧片部件2A设置少层区域241的方案,与在腹侧片部件2A设置延出部、在背侧片部件2B设置少层区域的方案相比,即使穿着中进行屈膝等时,延出部也不易卷起。而且,能够防止由于卷起而导致在废弃时不易抓住少层区域。
此外,从在撕开侧封部时,在具有少层区域241的腹侧片部件2A(非延出部件)侧产生的裂缝不易移动到背侧片部件2B(延出部件)侧,能够连续顺利地进行撕开的观点出发,优选腹侧片部件2A(非延出部件)的断裂强度比背侧片部件2B(延出部件)的断裂强度弱。
该断裂强度的强弱,通过测定与少层区域241邻接的多层区域240和图12所示的隔着侧封部4与该多层区域240相对的延出部件侧的对应区域40M的断裂强度而进行比较。各区域的断裂强度的测量方法如下所述。
(断裂强度的测量方法)
首先,分别以尿布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长度为50mm、尿布的长度方向(X方向)的长度为30mm的长方形形状,从与侧封部4邻接的部位切出多层区域240和与该多层区域240相对的延出部件侧的对应区域40M,而得到样品片。将所得到的样品片握持在万能拉伸试验机(ORIENTEC公司制,商品名“RTA-100”)的卡盘间(卡盘间距离为20mm),接着,向样品片的Y方向以拉伸速度300mm/min进行拉伸,测量断裂时的强度,将其作为断裂强度。而且,测量值是通过测量上述样品片的5个点的平均值而计算出的。
与少层区域241邻接的多层区域240的断裂强度,优选为30N/30mm以上,更优选为50N/30mm以上,此外,优选为70N/30mm以下,更优选为60N/30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30N/30mm以上70N/30mm以下,更优选为50N/30mm以上60N/30mm以下。
此外,与少层区域241邻接的多层区域240的断裂强度和与该多层区域240相对的延出部件侧的对应区域40M的断裂强度之差,优选为10N/30mm以上,更优选为20N/30mm以上,此外,优选为50N/30mm以下,更优选为40N/30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0N/30mm以上50N/30mm以下,更优选为20N/30mm以上40N/30mm以下。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A的腹侧片部件2A(非延出部件)如图12所示,在形成腹侧部A的侧部的部分的下端部具有非弹性化区域242。
非弹性化区域242是指,虽然在该区域自身没有配置弹性部件24,但是在隔着侧封部4相对的延出部件(本实施方式中为背侧片部件2B)侧的对应区域42M配置有弹性部件24的区域。此外,非弹性化区域242是从非延出部件(本实施方式中为腹侧片部件2A)的下端连续存在的区域,弹性部件24间的区域不是非弹性化区域242。弹性部件24是在腹侧部或者背侧部施加物品横向(Y方向)的伸缩性的弹性部件,通常是沿着物品横向(Y方向)配置的弹性部件。
非弹性化区域242从非延出部件(本实施方式中为腹侧片部件2A)的下端起的宽度W3(参照图12,物品长度方向X的长度),优选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15mm以上,优选为30mm以下,更优选为2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0mm以上3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上25mm以下。
此外,通过在腹侧片部件2A(非延出部件)形成该非弹性化区域242,当撕开穿着后的尿布的侧封部4时,容易捏住侧封部4的下端4d的附近,因此更容易撕开侧封部4。即,通过不配置弹性部件,非弹性化区域242的片不会紧贴身体,而是成为浮起的状态,因此容易捏住。
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A的腹侧片部件2A(非延出部件)中,如图12所示,前述的少层区域241构成非弹性化区域242的一部分,在隔着侧封部4与该少层区域241相对的延出部件侧(本实施方式中为背侧片部件2B)的对应区域41M配置有上述弹性部件24。
捏住少层区域241向与侧封部4侧相反的方向拉伸而撕开的情况下,当与少层区域241对应的对应区域41M因弹性部件的收缩而向相反方向被拉伸时,在开始撕开时能够减轻撕裂的力。当在与少层区域241对应的部分没有弹性部件时,有时撕开时一起被拉伸而变得难以撕开。
图13和图14是第二方面其他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相当于图12的图。在图13和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腹侧片部件2A(非延出部件)具有非弹性化区域242而实现上述效果,根据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通过在少层区域241所相对的延出部件侧(背侧片部件2B)的对应区域41M具有弹性部件24而实现上述效果。
关于图13和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没有特别说明的点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A相同,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针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尿布1、1A,参照图3、图4和图7或者图10、图11和图7进一步进行说明,在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的伸缩部G1~G3的任一个中,外层片22与内层片23之间在离散状形成的多个熔接部(接合部)26接合,弹性部件24以不通过这些熔接部26的方式配置。
更具体而言,在伸缩部G1~G3中,接合部26在X方向上间隔性地串列配置而成的接合部列在Y方向上形成有多列,这些接合部列的各接合部的X方向一致(对齐)。
而且,在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的伸缩部G1~G3的任一个中,多个弹性部件24以分别通过在X方向上相邻的接合部26间的方式配置。此外,各弹性部件24在后述的侧部粘接区域27或者吸收性主体侧粘接区域28被固定于片22、23间,另一方面,在这之外的部位,没有固定在片22、23的任一者上。
腹侧片部件2A,如图3或者图10所示,在腹侧片部件的两侧缘部2a、2a或者其附近具有外层片22与内层片23之间经由粘接剂接合而形成的侧部粘接区域27。此外,腹侧片部件2A,在比侧部粘接区域27靠尿布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位置具有外层片22与内层片23之间经由粘接剂接合而成的吸收性主体侧粘接区域28。
背侧片部件2B,如图4或者图11所示,在背侧片部件的两侧缘部2b、2b或者其附近具有外层片22与内层片23之间经由粘接剂接合而成的侧部粘接区域27。此外,背侧片部件2B也在比侧部粘接区域27靠尿布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位置具有外层片22与内层片23之间经由粘接剂接合而成的吸收性主体侧粘接区域28。
而且,在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的任一个中,配置在腰部伸缩部G1的弹性部件24,在一对侧部粘接区域27各个中被固定在片22、23间,另一方面,在侧部粘接区域27间,没有固定在片22、23的任一者上。另一方面,在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的任一个中,配置在腰身部伸缩部G2或者延出部伸缩部G3的弹性部件24,在侧部粘接区域27和吸收性主体侧粘接区域28的各个中被固定在片22、23间,另一方面,在侧部粘接区域27与吸收性主体侧粘接区域28之间,没有固定在片22、23的任一者上。吸收性主体侧粘接区域28,如图3和图4或者图10和图11所示,尿布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为位于比吸收性主体3的侧缘3c的位置靠尿布宽度方向的内侧(中央侧)的位置,代替之,也能够形成为跨吸收性主体3的侧缘3c的内外,或者能够形成在比吸收性主体3的侧缘3c靠尿布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在腰部伸缩部G1、腰身部伸缩部G2和延出部伸缩部G3,通过弹性部件24的收缩,邻接的接合部列间的片22和23向外侧膨出地变形,在邻接的接合部列间产生由片22或者片23构成的褶29,并且在两片22、23间形成由褶29和褶29包围其周围而成的中空部30(参照图7)。
背侧延出部21b的长度L6(参照图2或者图9)为背侧片部件2B的长度Lb(参照图2或者图9)的5~60%,特别优选为20~40%。
此外,在为幼儿用的尿布的情况下,背侧延出部21b的长度L6优选为10~100mm,更优选为20~60mm。在为成人用的尿布的情况下,背侧延出部21b的长度L6优选为10~150mm,更优选为20~100mm。使腹侧片部件(腹侧部)侧向侧封部4的下方延伸出的情况下的延出部的优选长度、比例也是同样的。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的尿布1A的外层片22和内层片23,在形成腰部开口部的开口周缘端的上缘部2c具有向内层片23侧折返的延出折返部22a、23a,延出折返部22a、23a在侧封部4与外层片22和内层片23的没有折返的部分接合,并且与吸收性主体3的长度方向重叠的部分通过粘接剂与该吸收性主体3的正面片31侧的面接合。
作为外层片22和内层片23,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这种物品历来使用的各种片材,但是优选无纺布,特别从柔软性等观点出发,优选热风无纺布、热辊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等构成的单层的无纺布或者2层以上的层叠无纺布。此外,也可以是将这些无纺布与膜一体化而得到的片。
作为封合强度降低部件的片材,也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这种物品历来使用的各种片材,但是优选无纺布,从柔软性等观点出发,优选热风无纺布、热辊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等构成的单层的无纺布或者2层以上的层叠无纺布。
作为弹性部件24的形成材料,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一次性尿布或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所使用的各种公知的弹性材料。作为弹性材料,能够列举例如苯乙烯-丁二烯,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橡胶等合成橡胶、天然橡胶、EVA、伸缩性聚烯烃,聚氨酯等。作为弹性部件的形态,能够优选使用截面为矩形、正方形、圆形、多边形等线状(线橡胶等)或者绳状(平橡胶等)的形态,或者多纤维型的线状的形态等。
接着,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吸收性物品,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涉及通过对防止聚合物从吸收体端部泄漏的边缘无纺布的粘接状态进行设计,对使用者提供边缘无纺布本来的柔软度的吸收性物品。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规定,将与人体接触的一侧称为肌肤抵接面侧,将其相反侧称为非肌肤抵接面侧。在第三方面中,将穿着时从穿着者的腹侧部经由裆部等排泄部对应区域直至背侧部的方向称为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X方向)。将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Y方向)。此外,将与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厚度方向(Z方向),将Z方向的长度称为厚度。
而且,图1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0的展开状态。此处,展开状态是指使各部伸长而将吸收性物品扩展为平面状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三方面的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以下简称为尿布100),如图15和图16所示,包括吸收性主体140和配置在吸收性主体140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外装体101。
外装体101形成尿布100的外形。外装体101从吸收性主体140的长度方向(X方向)两端侧向吸收性主体140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外方两侧延伸出,形成腹侧外装体101F和背侧外装体101R。进而,将吸收性主体140的端部141、142配置在非粘接区域51内。而且,边缘无纺布121、122至少覆盖吸收性主体140的肌肤抵接面侧的包括边缘部41e、42e的端部141、142。
尿布100包括在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F、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R和位于腹侧部F与背侧部R之间的配置在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C。腹侧部F和背侧部R以裆部C作为折返轴而相对。此外在两侧的侧封部103(103a)、103(103b)接合而形成环状的腰身部D。通过该结构,尿布100包括腰身部D的上端开放的腰部开口部104、腰身部D的下方的裆部C的两侧开放的一对腿部开口部105(105a)、105(105b)。侧封部103通过热封合、超声波封合等任意的方法形成。
尿布100包括纵长的吸收性主体140和配置在该吸收性主体140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外装体10。如图17所示,在腹侧部F和背侧部R的外装体101的肌肤抵接面侧配置有边缘无纺布121、122,在腹侧部F和背侧部R形成有外装体101与边缘无纺布121、122之间没有接合的非粘接区域51。
而且,吸收性主体14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141、142以与外装体101和边缘无纺布121、122中任一者都没有粘接的状态配置在非粘接区域51内。此外,边缘无纺布121、122在非粘接区域51至少覆盖吸收性主体140的肌肤抵接面侧的包括边缘部41e(42e)的上述端部141、142。此外,边缘无纺布121、122,在尿布1的长度方向(X方向)上,在隔着非粘接区域51位于非粘接区域51的前后的部位,经由粘接部52、53粘接在吸收性主体140的肌肤抵接面侧和外装体101的肌肤抵接面侧。
如图17和图18所示,上述边缘部41e(42e)是指X方向上的、端部141(142)的肌肤抵接面侧的面41a(42a)与该端部的侧面41s(42s)的边界。以下,在仅图示端部141的情况下,端部142也为与端部141同样的状态,因此附图标记的记载以端部141侧为主,表示端部142侧的构成要素的附图标记用括号标记。而且主要说明端部141侧。
接着,作为代表针对端部141侧进行说明。端部142侧为与端部141侧相同的结构。
如图17和图18所示,边缘无纺布121隔着非粘接区域51经由粘接部52、53粘接于吸收性主体140和外装体101。粘接部52由在边缘无纺布121与吸收性主体140的肌肤抵接面侧的面之间以及边缘无纺布121与外装体101的肌肤抵接面侧的面之间涂敷的粘接剂构成。
粘接部53由在边缘无纺布121与外装体101的肌肤抵接面侧的面之间涂敷的粘接剂构成。粘接部52、53的粘接剂的涂敷方式,能够列举各种方式,例如优选螺旋状地连续涂敷的方式。粘接部52、53的宽度w(X方向的宽度)优选为5mm以上,更优选为12mm以上,进而优选为14mm以上。宽度w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下,进而优选为18mm以下。此外,宽度w优选为5mm以上25mm以下,更优选为12mm以上20mm以下,进而优选为14mm以上18mm以下。上述粘接部52、53的宽度过短时,边缘无纺布121的粘接变得不充分,而变得难以防止聚合物的扩散。粘接部52、53的宽度过长时,粘接面积变大,由于粘接剂的硬度,柔软度降低。
此外,吸收性主体140如图17所示也可以经由粘接部55粘接于外装体101。
如上所述,边缘部41e(42e)附近的肌肤抵接面侧的面41a(42a)和端部的侧面41s(42s)被边缘无纺布121覆盖。边缘部41e、42e被边缘无纺布121以同样的方式覆盖。此处,附近是指与端部形状对应地从其端部位置起1mm~5mm的范围。例如,在俯视吸收性主体140时,为从边缘部41e(42e)起1mm~5mm的范围。
此外,上述端部的边缘部41e(42e)与粘接部52的X方向上的距离d1优选为1mm以上。而且,距离d1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下,进而优选为3mm以下。此外,优选为1mm以上5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上4mm以下,进而优选为1mm以上3mm以下。上述端部的侧面41s(42s)与粘接部53的X方向上的距离d2优选为1mm以上。而且,距离d2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下,进而优选为3mm以下。此外优选为1mm以上5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上4mm以下,进而优选为1mm以上3mm以下。
上述距离d1过短时,不能得到缓和边缘无纺布的吸收性主体140的边缘部件41(42)的硬度而得到柔软触感的效果。上述距离d1过长时,聚合物泄漏的可能性提高。此外上述距离d2过短时,不能得到利用边缘无纺布121(122)缓和吸收性主体140的边缘部41(42)的硬度而得到柔软触感的效果。上述距离d2过长时,聚合物泄漏的可能性变高。
边缘无纺布121优选与外装体101分体地构成(边缘无纺布121与外装体101分开而构成)。
边缘无纺布121为与构成外装体101的无纺布分体的无纺布时,能够由比外装体101厚且柔软的另外的无纺布构成边缘无纺布121。由此,吸收性主体140的端部的边缘部41e、42e的肌肤触感进一步改善,穿着舒适感进一步提高。
作为上述边缘无纺布121,能够列举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热辊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等一般的无纺布。优选列举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边缘无纺布121的克重(单位面积质量)为5g/m2以上,优选为10g/m2以上,进而优选为15g/m2以上,而且为50g/m2以下,优选为40g/m2以下,进而优选为35g/m2以下。此外为5g/m2以上50g/m2以下,优选为10g/m2以上40g/m2以下,进而优选为15g/m2以上35g/m2以下。
边缘无纺布121优选配置在尿布100的腰围整周。由此,不仅能够在吸收性主体140的端部141、142,还能够在外装体101的腰围整周实现边缘无纺布121的柔软度。即,能够使尿布100的腰部周围具有柔软的感触,肌肤触感进一步提高。此外,因为柔软,所以能够减轻穿上尿布100时对手指的勾挂,穿着容易度提高。
粘接边缘无纺布121的粘接部52、53优选在Y方向上连续地配置。以下对端部141进行说明。端部142也与端部141同样地对边缘无纺布121配置有粘接部52、53。由于这样配置粘接部52、53,因此能够防止配置在吸收体13中的聚合物从吸收性主体140的端部141泄漏。而且,因为在Y方向上连续地配置粘接部52、53,所以容易成为剥离的起点的非粘接区域51与粘接部52、53的边界不存在于Y方向。因此,边缘无纺布121不易剥离。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外装体101的腰部中的粘接部52、53的粘接剂涂敷图案,优选采用在X方向上间隔性地配置沿着吸收性主体140的Y方向延伸的多个线状的粘接部52、53的图案。上述线状是指在一个方向上配置的方式,除了直线状,还包括在一个方向上配置的螺旋状、锯齿状等方式。通过采用这样的图案,即使腰部开口部的周缘端被穿着者的突出的腹部向下方挤压,在腰部101w也具有没有涂敷粘接剂的非粘接区域51。在该非粘接区域51,片(外装体101)本来所具有的柔软性没有受损。该非粘接区域51在挤压方向(X方向)上间隔性地配置,因此能够缓和压迫力。由此,能够防止腰部101w向外表面侧折弯。
而且,边缘无纺布121优选为拨水性的无纺布。边缘无纺布121具有拨水性,因此能够防止液体从吸收性主体140的端部141、142泄漏。
接着参照图15和图16,说明上述尿布100的主要构成部件。吸收性主体140,作为构成部件包括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11、拨水性的背面片12和配置在两片间的吸收体13。而且,在正面片11的肌肤抵接面侧的两侧部,侧片15以沿着吸收性主体140的X方向的方式配置。侧片15向正面片11的Y方向外侧延伸而向其非肌肤抵接面侧卷下,并接合固定在吸收体13与背面片12之间、或者背面片12的非肌肤抵接面侧。此外,吸收性主体140也可以被未图示的衬纸覆盖。
外装体101形成为在部件的厚度方向看时外层片111和内层片112层叠。外层片111位于外装体101的非肌肤抵接面侧,内层片112位于外装体101的肌肤抵接面侧。在尿布100的裆部C的两侧,腿部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113以伸长状态配置固定在外层片111与内层片112之间。由此,在腿部开口部105的周围形成腿部皱褶,尿布100能够紧贴穿着者的腿周。
外层片111在腰部开口部104周边由伸缩性片构成。该伸缩性片在穿着者的腰身方向即外装体101的Y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由此,在腰部开口部104形成皱褶,尿布100能够紧贴穿着者的腰身。代替该伸缩性片,也可以在腰部开口部104周边,在与外层片111或内层片112之间配置弹性部件。
作为形成外装体101的外层片111的伸缩性片,能够采用具有伸缩性的各种片。该伸缩性片,从使通气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由包含热可塑性纤维的无纺布形成。此外,从使手感良好的观点出发,也优选由层叠片构成,至少该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层由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形成。
另一方面,作为内侧片优选无纺布、无纺布与树脂膜的层叠件、多孔性膜等。从通气性、手感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由包含热可塑性纤维的无纺布形成,此外,从防止排泄物泄漏的观点出发,优选由拨水性的无纺布形成。此外,包括外层片111、内层片112的外装体101,从防漏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液体不透过性,从防止尿布内的湿度过度上升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通气性和水蒸气的透过性。
形成吸收性主体140的正面片11由肌肤触感良好的液体透过性的部件构成,优选亲水性无纺布,例如能够列举被称为热风无纺布、点粘合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立体赋形无纺布的无纺布。该无纺布的纤维优选聚丙烯的单纤维、聚丙烯与聚乙烯的复合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聚乙烯的复合纤维等实施了亲水化处理的纤维。此外,在正面片11的裆部分,也可以在正面片11的非肌肤抵接面侧部分地重叠亲水性开孔膜或者亲水性无纺布。
背面片12优选有防水性并且具有透湿性。背面片12,从防止液体在吸收体13的非肌肤抵接面侧泄漏的观点出发,由液体难透过性的部件构成。例如能够举出将疏水性的热可塑性树脂和包含碳酸钙等的微小的无机填料或者没有相溶性的有机高分子等溶融混炼而形成膜,将膜进行单轴或者二轴延伸而得的液体不透过性的多孔性膜。作为上述热可塑性树脂,能够举出聚烯烃。作为聚烯烃,能够举出高密度或者低密度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等,能够将它们单独使用或者混合使用。此外,从防闷热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透湿性。
吸收体13具有液体保持性,能够使用通常吸收性物品所使用的部件。
例如,能够列举纤维集合体或者并用纤维集合体和吸水性聚合物的部件。作为构成纤维集合体的纤维,能够举出纸浆纤维等亲水性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优选实施了亲水化处理的合成纤维等。作为纸浆纤维,能够举出针叶木牛皮纸浆、阔叶木牛皮纸浆等木浆或棉浆、草浆等的非木浆等的天然纤维素纤维等。另外,能够举出包含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的聚酯类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等合成树脂的单纤维、包含两种以上这些树脂的复合纤维。此外,复合纤维中也可以部分包含醋酸纤维或人造丝等半合成纤维。吸收体13的克重没有特别限定,和上述同样。
作为吸水性聚合物,能够使用这种物品中通常使用的各种聚合物材料。吸水性聚合物优选为具有能够吸收并保持自重的20倍以上的水或者生理盐水的性能的超吸收性高分子化合物。
上述尿布100中,边缘无纺布121本来的作用是防止未图示的吸水性聚合物从吸收性主体140扩散。同时,边缘无纺布121覆盖吸收体13和吸收性主体140的两端的端部141、142的硬的部分即边缘部41e、42e。由此,利用边缘无纺布121,边缘部41e、42e的硬度得以缓和,肌肤触感好,能够得到柔软的触感。其结果是,尿布100的穿着舒适感提高。
接着,以下参照图19说明边缘无纺布121和使用了弹性部件的皱褶的优选的关系。图19、图20表示在裆部没有外装体的尿布的例子。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图15、图16所示的在裆部有外装体的方式的尿布,也能够适用于图19、图20所示的在裆部没有外装体的方式的尿布。
上述尿布100优选例如以图19所示的配置来设置各种皱褶。外装体101优选包括在穿着者穿着尿布100的状态下配置在腰周围的腰部皱褶131、配置在通过髂骨的腰身的髂骨部皱褶133、配置在比髂骨部皱褶靠裆部C侧的位置的腰身部皱褶135。进而,优选在背侧外装体101R的裆部C侧配置有包臀部皱褶137。
腰部皱褶131形成与髂骨部皱褶133和腰身部皱褶135各自的伸缩力相比伸缩力较低的低伸缩区域143。此外,优选低伸缩区域143被边缘无纺布121覆盖。
具有这样的结构时,低伸缩区域143的腰身的外装体101感觉柔软。此外,因为低伸缩区域143被边缘无纺布121覆盖,所以吸收性主体140的端部141、142上的边缘无纺布121的部分更感觉柔软。由此,例如即使吃饭后腹部膨胀,也不会感到压迫感,而得到良好的穿着感。
此外,如图20所示,边缘无纺布121、122覆盖上述腰部皱褶131,并且也可以覆盖上述髂骨部皱褶133的腰部皱褶131侧的一部分。
这样,在靠近吸收体端部的位置配置有高伸缩力的髂骨部皱褶133的一部分,从防漏尿的观点出发优选。
上述腰部皱褶131通过将多个弹性部件132在X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沿Y方向配置而构成。上述髂骨部皱褶133通过将多个弹性部件134在X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沿Y方向配置而构成。上述腰身部皱褶135通过将多个弹性部件136在X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沿Y方向配置而构成。
优选髂骨部皱褶133的束紧力比腰部皱褶131的束紧力强。此外,优选腰身部皱褶135的束紧力比腰部皱褶131的束紧力强。此外,各皱褶的束紧力通过弹性部件的伸缩力来调整。各弹性部件132、134、136以伸长状态粘接固定在外装件101与内装片112之间。
作为上述各弹性部件132、134、136的形成材料,例如能够列举苯乙烯-丁二烯、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橡胶等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伸缩性聚烯烃、聚氨酯等。作为弹性体的形态,能够优选使用截面为矩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等线状(线橡胶等)或者绳状(平橡胶等)的形态,或者多纤维型线状的形态等。
将线状的弹性部件用作腰部皱褶131的弹性部件132的情况下,根据伸长力与伸长度的关系,其纤度为100dtex以上,优选为200dtex以上,进而优选为300以上。关于上限,从对肌肤柔和、没有不适感的观点出发,为1500dtex以下,优选为1000dtex以下,进而优选为800dtex以下。为100dtex以上1500dtex以下,优选为200dtex以上1000dtex以下,进而优选为300dtex以上800dtex以下。
将线状的弹性部件用作髂骨部皱褶133的弹性部件134的情况下,根据伸长力与伸长度的关系,其纤度为300dtex以上,优选为400dtex以上,进而优选为600dtex以上。关于上限,从对肌肤柔和、没有不适感的观点出发,为1500dtex以下,优选为1300dtex以下,进而优选为1000dtex以下。为300dtex以上1500dtex以下,优选为400dtex以上1300dtex以下,进而优选为600dtex以上1000dtex以下。
将线状的弹性部件用作腰身部皱褶135的弹性部件136的情况下,根据伸长力与伸长度的关系,其纤度为300dtex以上,优选为400dtex以上,进而优选为600dtex以上。关于上限,从对肌肤柔和、没有不适感的观点出发,为1500dtex以下,优选为1300dtex以下,进而优选为1000dtex以下。为300dtex以上1500dtex以下,优选为400dtex以上1300dtex以下,进而优选为600dtex以上1000dtex以下。
如图21所示,在边缘无纺布121(122)所覆盖的吸收性主体140的端部141(142),优选在非粘接区域51内配置至少1个腰部皱褶131的弹性部件132。图21表示配置有1个弹性部件132的状态作为一例。另外,关于弹性部件132的截面,为了容易区分被预切割的部件,将被预切割的弹性部件的截面画得较小。弹性部件132的实际的截面不管有没有预切割都具有相同的截面积。以下,图22中也是同样的。
此外,如图22所示,在边缘无纺布121(122)所覆盖的吸收性主体140的端部141(142),优选在非粘接区域51内配置有2个腰部皱褶131的弹性部件132。
这样,因为在非粘接区域51配置至少1个上述弹性部件132,所以感觉更柔软的低伸缩区域143和非粘接区域51重叠。通过该两区域的重叠,能够使非粘接区域51的边缘无纺布121感觉更加柔软。因此,吸收性主体的端部141、142的硬度不会让使用者感觉到,能够进一步缓和硬度。
进而,如图23所示,在边缘无纺布121(122)所覆盖的吸收性主体140的端部141(142),优选在非粘接区域51内没有配置腰部皱褶131的弹性部件132。在非粘接区域51内没有配置维持弹性力的弹性部件61时,因为没有施加将吸收体端部直接抵压在肌肤上的力,所以不易感觉到吸收体端部的硬度。
如图24(a)和图24(b)所示,边缘无纺布121优选在位于X方向的两端的两侧部具有该边缘无纺布121向X方向内侧折返而形成的折返部121a、121b。该折返部121a、121b在各自的至少Y方向的一侧,在将在X方向上相对的腹侧外装体101F和未图示的背侧外装体接合的侧封部103的任一者中被接合。图24(a)表示折返部121a、121b的Y方向的两端与侧封部103连接的状态。
边缘无纺布121折返并接合于侧封部103,由此利用边缘无纺布121,侧封部103能够得到柔软的触感。
此外,边缘无纺布121的折返部121a、121b在侧封部103被接合,因此即使折返部121a、121b的在侧封部103接合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为非粘接状态,也能够维持折返的形态。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被挤压或被包装袋压缩,因此只要折返部121a、121b在侧封部103被接合就能维持上述折返形态。
上述折返部121a、121b的折返宽度为2mm以上,优选为3mm以上,进而优选为4mm以上。而且为20mm以下,优选为8mm以下,进而优选为7mm以下。为2mm以上20mm以下,优选为3mm以上8mm以下,进而优选为4mm以上7mm以下。折返宽度过长时,穿脱时手指容易挂住,或导致产生穿着时的不适感。折返宽度过短时,难以得到折返的效果。而且,从粘接部52、53至边缘无纺布121的X方向端缘的距离较长时边缘无纺布121容易向内侧弯折。由此,在不需要上述那样的折返部121a、121b的情况下,优选距离较短。
此外,在吸收性主体140上的折返部121a,边缘无纺布为2层。优选上述折返部121a的边缘无纺布的2层部分在俯视时与粘接部52重叠。同样,在外装体101上的折返部121b,边缘无纺布为2层。优选上述折返部121b的边缘无纺布121的2层部分在俯视时与粘接部53重叠。
由此,粘接部52、53的硬度利用2层的边缘无纺布得到缓和。因此,肌肤触感进一步提高,成为穿着感优良的产品。
此外,通过将外装体101用边缘无纺布的2层部分覆盖,被覆盖的外装体101的部分能够得到非常柔软的触感。因此,外装体101的腰部开口部附近的肌肤触感提升,外装体101碰到腰的部分感觉柔软。
此外,如图25所示,可以仅是上述折返部121a的一端侧与侧封部103接合。该情况下,折返部121a的另一侧没有与侧封部103接合,因此折返形态在俯视时为三角形。
此外,如图26所示,优选折返部121a、121b除去与侧封部103的接合部为非粘接的状态。
由此,折返部121a、121b的柔软度没有被粘接部损害,而得到维持。因此,能够进一步减低吸收性主体140的端部141(142)的硬度,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外装体101的腰周围的柔软度。
上述尿布100中,边缘无纺布121本来的作用是防止吸水性聚合物从吸收性主体140扩散,并且还能够覆盖吸收体13两端的端部141、142的硬的部分即边缘部41e、42e。由此,作为硬的部分的边缘部41e、42e的肌肤触感由于边缘无纺布121而成为柔软的触感,尿布100的穿着感提升。进而,能够减少手指的勾挂,能够易于穿着。
以上,针对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三方面)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能够适当变更。
例如,本实用新型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包括在腹侧部、裆部和背侧部连续的沙漏形的外包件和固定在该外包件的内表面侧的吸收性主体,腹侧部的外包件的两侧缘部和背侧部的外包件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一对侧封部、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第二方面中,形成腹侧部的侧部的部件和形成背侧部的侧部的部件可以是相连的部件的两个部分。
此外,代替像上述的尿布1、1A那样在背侧片部件2B(背侧部)设置延出部21b的结构,也可以在腹侧片部件2A(腹侧部)设置延出部,可以在两者设置从侧封部4向下方延伸出来的延出部,也可以不在两者设置从侧封部4向下方延伸出来的延出部。
第二方面中,如上述的尿布1A那样,使背侧片部件2B(形成背侧部的侧部的部件)为具有从侧封部4向下方延伸出来的延出部的延出部件,使腹侧片部件2A(形成腹侧部的侧部的部件)为不具有从侧封部4向下方延伸出来的延出部的非延出部件,代替该结构,也可以使腹侧片部件2A(形成腹侧部的侧部的部件)为具有从侧封部4向下方延伸出来的延出部的延出部件,而使背侧片部件2B(形成背侧部的侧部的部件)为不具有从侧封部4向下方延伸出来的延出部的非延出部件。
此外,代替少层区域41由从内层片23的下端23b延伸出来的外层片22构成的结构,也可以由从外层片22的下端延伸出的内层片23构成。此外,少层区域41的片的层叠个数可以为2个以上。此外,外层片22和内层片23可以任一者或者两者不具有上述的延出折返部22a、23a。
此外,背侧片部件2B(背侧部)和腹侧片部件2A(腹侧部)中的任一者都可以采用与通常的尿布同样的结构。
此外,代替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分别具有以不与弹性部件24重叠的方式形成的点状的接合部26的结构,可以具有形成尿布外表面的外层片22和配置在其内侧的内层片23在整个区域被粘接的结构。此外,腰部伸缩部G1、腰身部伸缩部G2、延出部伸缩部G3各自的整体或者一部分,可以具有形成尿布外表面的外层片22和配置在其内侧的内层片23在整个区域被粘接的结构。此外,可以将腰身部伸缩部G2形成在腹侧片部件2A和/或背侧片部件2B的整个幅宽上,延出部伸缩部G3也可以形成在腹侧片部件2A和/或背侧片部件2B的整个幅宽上。
此外,尿布1、1A中,侧封部4是将腹侧和背侧片部件的侧缘部2a、2b接合而形成的,但也可以在侧封部4的外侧具有腹侧片部件2A和背侧片部件2B没有接合的细宽度(例如超过0mm且为20mm以下)的非接合部分。
本说明书中的“腹侧部或者背侧部”中也包括“腹侧部和背侧部”的意思。
例如,第三方面的吸收性物品,腹侧部和背侧部两者可以具有图17、图21、图22、图23或者图24(b)所示的结构,也可以仅腹侧部或者仅背侧部具有图17、图21、图22、图23、图24(b)所示的结构。而且,也可以是腹侧部具有图17、图21、图22、图23和图24(b)中任意一个结构,背侧部具有图17、图21、图22、图23和图24(b)中另一个结构。
此外,短裤型吸收性物品除了可以是幼儿用或者成人用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之外,也可以是短裤型的生理用卫生巾等。
上述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省略部分和仅一实施方式所具有的要素能够适当应用于其他各实施方式中。此外,各实施方式的要素能够适当地在实施方式间相互置换。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短裤型穿着物品,能够以弱封合区域为起点容易地撕开侧封部,能够削减从穿着者取下时所需的工夫和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能够从腿部开口部侧容易地撕开侧封部,能够削减从穿着者取下时所需的工夫和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吸收性物品,能够向穿着者提供边缘无纺布本来的柔软度,能够提供穿着感好的吸收性物品。

Claims (27)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是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包括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和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腹侧部的两侧缘部和背侧部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有一对侧封部和在上端具有腰部开口部的筒状腰身部,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所述侧封部具有被封合强度相对高的封合区域上下夹着的弱封合区域,
在腹侧部和背侧部中,在筒状腰身部的周向延伸的弹性部件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腹侧部和背侧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配置有相对细的弹性部件的弱拉伸应力区和配置有相对粗的弹性部件的强拉伸应力区,
强拉伸应力区位于比弱拉伸应力区靠下方的位置,弱拉伸应力区和强拉伸应力区各自的一部分位于筒状腰身部中的与弱封合区域对应的高度范围内,弱拉伸应力区与强拉伸应力区的边界位于该高度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腹侧部和背侧部这两者形成有所述弱拉伸应力区和所述强拉伸应力区。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弱拉伸应力区的上下方向的每一定宽度的拉伸应力小于所述强拉伸应力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弱封合区域是将封合强度降低部件配置在侧封部而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合强度降低部件是片材和热熔粘接剂的至少一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从侧封部的上端至弱拉伸应力区与强拉伸应力区的边界的距离为侧封部的全长的20%以上60%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包括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片部件、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片部件、架设固定在腹侧片部件和背侧片部件的吸收性主体,腹侧片部件的两侧缘部与背侧片部件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有所述一对侧封部和所述筒状腰身部。
8.一种吸收性物品,其是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包括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和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腹侧部的两侧缘部与背侧部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有一对侧封部,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形成腹侧部的侧部的部件和形成背侧部的侧部的部件的任一方是具有从侧封部向下方延伸出去的延出部的延出部件,另一方是不具有从侧封部向下方延伸出去的延出部的非延出部件,
所述非延出部件在从侧封部的下端起的宽度2cm以内的范围中,具有层叠有2层以上的片的多层区域,和位于该多层区域的下方且与该多层区域相比片的层叠个数少的少层区域,该少层区域形成与侧封部邻接的部位的该非延出部件的下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形成背侧部的侧部的部件是所述延出部件,形成腹侧部的侧部的部件是所述非延出部件。
10.如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少层区域的片的层叠个数是1个。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延出部件的断裂强度比所述延出部件的断裂强度弱。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包括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片部件、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片部件、架设固定在腹侧片部件和背侧片部件的吸收性主体,腹侧片部件的两侧缘部与背侧片部件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有所述一对侧封部,
腹侧片部件是形成腹侧部的侧部的部件,背侧片部件是形成背侧部的侧部的部件。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少层区域没有配置弹性部件。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延出部件在形成腹侧部或者背侧部的侧部的部分的下端部具有非弹性化区域,
所述非弹性化区域在该区域自身没有配置使腹侧部或者背侧部在宽度方向上伸缩的弹性部件,但是在隔着所述侧封部相对的所述延出部件侧的对应区域配置有使背侧部或者腹侧部在宽度方向上伸缩的弹性部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少层区域构成所述非弹性化区域的一部分,在隔着所述侧封部与该少层区域相对的所述延出部件侧的对应区域配置有所述弹性部件。
16.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和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并且包括纵长的吸收性主体和配置在该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外装体,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具有边缘无纺布,将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配置在与外装体和边缘无纺布不粘接的非粘接区域内,该边缘无纺布至少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抵接面侧的包括边缘部的端部,隔着所述非粘接区域经由粘接部粘接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抵接面侧和所述外装体的肌肤抵接面侧。
17.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和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
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和配置在该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外装体,
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腹侧部或者所述背侧部的所述外装体的肌肤抵接面侧配置有边缘无纺布,在该腹侧部或者该背侧部形成有该外装体与该边缘无纺布之间没有接合的非粘接区域,
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以没有与所述外装体和所述边缘无纺布任一者粘接的状态配置在所述非粘接区域内,
所述边缘无纺布在所述非粘接区域中至少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抵接面侧的包括边缘部的所述端部,在夹着所述非粘接区域位于该非粘接区域的前后位置的部位,经由粘接部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抵接面侧和所述外装体的肌肤抵接面侧粘接。
18.如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无纺布由与所述外装体分体的部件构成。
19.如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腹侧部和所述背侧部具有所述非粘接区域,
所述边缘无纺布配置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腰围整周。
20.如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粘接所述边缘无纺布的所述粘接部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上连续配置。
21.如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无纺布是拨水性的无纺布。
22.如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装体在穿着者穿着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状态下具有配置在腰围的腰部皱褶、配置在通过髂骨的腰身的髂骨部皱褶、配置在比所述髂骨部皱褶靠下肢侧的位置的腰身部皱褶,所述腰部皱褶形成与所述髂骨部皱褶和腰身部皱褶各自的伸缩力相比伸缩力较低的低伸缩区域,所述低伸缩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边缘无纺布覆盖。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非粘接区域内配置有至少1个所述腰部皱褶的弹性部件。
24.如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无纺布具有向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内侧折返的折返部,该折返部的至少一侧被接合在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的所述外装体的侧部彼此接合的侧封部。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性主体上的所述折返部,所述边缘无纺布为2层。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装体上的所述折返部,所述边缘无纺布为2层。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返部在除去所述侧封部的部分为非粘接状态。
CN201520424240.4U 2014-06-19 2015-06-18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20501927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5895 2014-06-19
JP2014125895A JP2016002391A (ja) 2014-06-19 2014-06-19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JP2014-132138 2014-06-27
JP2014132138A JP2016010433A (ja) 2014-06-27 2014-06-27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JP2014-161696 2014-08-07
JP2014161696A JP2016036519A (ja) 2014-08-07 2014-08-07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9271U true CN205019271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1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24240.4U Active CN205019271U (zh) 2014-06-19 2015-06-18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927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3369A (zh) * 2018-05-31 2021-01-19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3367898A (zh) * 2021-05-26 2021-09-10 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一片式腰围柔软拉拉裤的制备方法
WO2022000113A1 (en) * 2020-06-28 2022-01-06 Kimberly-Clark (China) Co., Ltd. Absorbent garment with softened waistband
CN116528807A (zh) * 2020-12-14 2023-08-0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RU2820664C1 (ru) * 2020-06-28 2024-06-07 Кимберли-Кларк Ворлдвайд, Инк. Впитывающий предмет одежды со смягченной поясной лентой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3369A (zh) * 2018-05-31 2021-01-19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WO2022000113A1 (en) * 2020-06-28 2022-01-06 Kimberly-Clark (China) Co., Ltd. Absorbent garment with softened waistband
CN115715180A (zh) * 2020-06-28 2023-02-24 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 带有软化腰带的吸收性衣物
GB2611496A (en) * 2020-06-28 2023-04-05 Kimberly Clark Co Absorbent garment with softened waistband
RU2820664C1 (ru) * 2020-06-28 2024-06-07 Кимберли-Кларк Ворлдвайд, Инк. Впитывающий предмет одежды со смягченной поясной лентой
CN116528807A (zh) * 2020-12-14 2023-08-0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16528807B (zh) * 2020-12-14 2024-05-0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13367898A (zh) * 2021-05-26 2021-09-10 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一片式腰围柔软拉拉裤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19506B1 (ko) 흡수성 물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4971881U (zh) 吸收性物品的伸缩结构
JP4887217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02427791B (zh) 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JP5351212B2 (ja) 伸縮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紙おむつ
CN205019271U (zh) 吸收性物品
JP2018061839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および、使い捨て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KR20050037589A (ko) 생리용 흡수성 물품의 제조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909819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6659598A (zh) 吸收性物品
CN104582657A (zh) 套穿式穿着物品
JP2002095692A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6154654A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CN207979864U (zh) 吸收性物品
CN102361616A (zh) 穿戴物品
JP6238847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6158799A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JP4653519B2 (ja) 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CN104619291A (zh) 一次性尿布
CN106029029B (zh) 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
CN207855852U (zh) 吸收性物品
JP2007068641A (ja) 男性用尿パッド
CN204600913U (zh) 成人用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JP2016202802A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US20050131364A1 (en) Disposable short panti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disposable undergar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