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5772U - 远程控制系统平台 - Google Patents

远程控制系统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5772U
CN204945772U CN201520593094.8U CN201520593094U CN204945772U CN 204945772 U CN204945772 U CN 204945772U CN 201520593094 U CN201520593094 U CN 201520593094U CN 204945772 U CN204945772 U CN 204945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modelling airplane
parametric controller
user side
system platform
te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930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930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5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5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57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系统平台,该系统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端、控制平台以及至少一个航模飞行场地;每一个航模飞行场地中至少有一架航模飞机,每一架航模飞机均与所述控制平台无线连接,每一个用户端均通过网络与所述控制平台连接。实现用户端对航模飞机的远程控制,每一个航模飞机均设有各自唯一的ID识别码,一个用户端通过航模飞机各自唯一的ID识别码进行航模切换,一个用户端控制至少一个航模飞行场地中不同种类的航模飞机,实现N个人可以共享1个航模飞机及N个航模飞机可以由一个人控制,从而降低了消费成本、提高了技术性能,用户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平台可进行多种类的航模飞行,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远程控制系统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技术控制领域,具体涉及远程控制系统平台。
背景技术
遥控飞机模型目前只限于航模爱好者,但随着大众对飞行体验需求的逐渐提升,现有航模的控制体系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存在如下缺点:
1)、遥控飞机的消费太贵,一个用户可购买一个航模飞机,通过配置的遥控器进行飞行体验,但遥控飞机的相关配件太贵;
2)、遥控飞行技能过于专业,几乎无培训的资源,不便于普通大众掌握;
3)、现有航模为一对一近距离控制,无法实现远程控制;
4)、由于财力限制,现有普通客户无法进行多种类的航模飞行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满足普通大众需要、有效提升飞行体验的远程控制系统平台。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远程控制系统平台,该系统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端、控制平台以及至少一个航模飞行场地;每一个航模飞行场地中至少有一架航模飞机,每一架航模飞机均与所述控制平台无线连接,每一个用户端均通过网络与所述控制平台连接;所述用户端发出航模飞机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平台处理用户端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发送至航模飞机。
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航模飞机与控制端即所述用户端进行分离,通过中间层即控制平台进行关联,所述控制平台将整合控制指令,形成“云端”的统一控制平台,为远程的航模飞机提供统一的系统平台。
所述控制平台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航模飞行场地的数量。
每一架航模飞机上均设有无线高清摄像机,所述无线高清摄像机与控制平台无线连接。
所述用户端包括显示终端和航模控制器,所述显示终端用于显示航模飞机上所述无线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所述航模控制器通过控制平台控制航模飞机飞行。
所述控制平台通过无线方式控制航模飞机飞行。
所述用户端设有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控制平台控制航模飞机飞行。
每一个航模飞机均设有各自唯一的ID识别码,该ID识别码注册到所述控制平台中。
一个用户端通过航模飞机各自唯一的ID识别码进行航模切换,一个用户端控制至少一个航模飞行场地中不同种类的航模飞机。
所述控制平台上设有WEB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所述WEB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局域网连接。
所述控制平台上安装有GPS定位系统,每一个航模飞机上均设有GPS定位单元,所述控制平台通过GPS定位单元连接每一个航模飞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利用控制平台将用户端和航模飞机构建在一个系统平台中,用户端发出航模飞机控制指令,控制平台处理用户端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发送至航模飞机,实现用户端对航模飞机的远程控制,每一个航模飞机均设有各自唯一的ID识别码,一个用户端通过航模飞机各自唯一的ID识别码进行航模切换,一个用户端控制至少一个航模飞行场地中不同种类的航模飞机,实现1个人可以间歇控制N种航模飞机,N个人可以共享1个航模飞机,从而降低了消费成本、提高了技术性能,用户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可进行远程多种类的航模飞行,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实施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实施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实施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系统平台,该系统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端、控制平台以及至少一个航模飞行场地;每一个航模飞行场地中至少有一架航模飞机,每一架航模飞机均与所述控制平台无线连接,每一个用户端均通过网络与所述控制平台连接;所述用户端发出航模飞机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平台处理用户端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发送至航模飞机。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平台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航模飞行场地的数量。每一架航模飞机上均设有无线高清摄像机(图中未示出),所述无线高清摄像机与控制平台无线连接。所述用户端包括显示终端和航模控制器,所述显示终端用于显示航模飞机上所述无线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所述航模控制器通过控制平台控制航模飞机飞行。当然,为了保障飞行安全,所述控制平台上有专业技术人员全程监控航模飞机运行,必要情况下控制平台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使用PC端,通过无线方式控制航模飞机飞行。
为了拓展用户端的应用范围,所述用户端设有智能终端(比如,PC端、智能手机终端和平板电脑等),所述智能终端上设有控制航模飞机的APP,该APP发射指令,通过控制平台控制航模飞机飞行。
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航模飞机均设有各自唯一的ID识别码,该ID识别码注册到所述控制平台中。一个用户端通过航模飞机各自唯一的ID识别码进行航模切换,一个用户端可以控制至少一个航模飞行场地中不同种类的航模飞机。
所述控制平台上设有WEB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所述WEB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局域网连接。
所述控制平台上安装有GPS定位系统,每一个航模飞机上均设有GPS定位单元,所述控制平台通过GPS定位单元连接每一个航模飞机。
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平台将用户端和航模飞机构建在一个系统平台中,用户端发出航模飞机控制指令,控制平台处理用户端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发送至航模飞机,实现用户端对航模飞机的远程控制,每一个航模飞机均设有各自唯一的ID识别码,一个用户端通过航模飞机各自唯一的ID识别码进行航模切换,一个用户端控制至少一个航模飞行场地中不同种类的航模飞机,实现1个人可以间歇控制N种航模飞机,N个人可以共享1个航模飞机,此时的航模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飞机了,是具有ID和统一控制平台中的一个终端。从而降低了消费成本、提高了技术性能,用户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可进行远程多种类的航模飞行,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上述内容为对航模远程控制系统平台的具体说明,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程控制系统包含但不限于航模远程控制系统。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将对受控物体的直接控制工具(遥控器)进行分离,通过中间层(远程控制系统平台)进行关联,而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将整合控制指令,形成“云端”的统一控制平台,为远程控制物体提供统一的系统平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端、控制平台以及至少一个航模飞行场地;
每一个航模飞行场地中至少有一架航模飞机,每一架航模飞机均与所述控制平台无线连接,每一个用户端均通过网络与所述控制平台连接;
所述用户端发出航模飞机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平台处理用户端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发送至航模飞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航模飞机与控制端即所述用户端进行分离,通过中间层即控制平台进行关联,所述控制平台将整合控制指令,形成“云端”的统一控制平台,为远程的航模飞机提供统一的系统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一架航模飞机上均设有无线高清摄像机,所述无线高清摄像机与控制平台无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显示终端和航模控制器,所述显示终端用于显示航模飞机上所述无线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所述航模控制器通过控制平台控制航模飞机飞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通过无线方式控制航模飞机飞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设有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控制平台控制航模飞机飞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航模飞机均设有各自唯一的ID识别码,该ID识别码注册到所述控制平台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一个用户端通过航模飞机各自唯一的ID识别码进行航模切换,一个用户端控制至少一个航模飞行场地中不同种类的航模飞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上设有WEB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所述WEB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局域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控制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上安装有GPS定位系统,每一个航模飞机上均设有GPS定位单元,所述控制平台通过GPS定位单元连接每一个航模飞机。
CN201520593094.8U 2015-08-03 2015-08-03 远程控制系统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5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3094.8U CN204945772U (zh) 2015-08-03 2015-08-03 远程控制系统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3094.8U CN204945772U (zh) 2015-08-03 2015-08-03 远程控制系统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5772U true CN204945772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13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9309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5772U (zh) 2015-08-03 2015-08-03 远程控制系统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57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0694A (zh) * 2016-02-16 2016-07-06 陈昊 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及无人飞行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0694A (zh) * 2016-02-16 2016-07-06 陈昊 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及无人飞行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3226B (zh) 一种带彩色水稻病害图像识别仪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无人机
CN104155981B (zh) 一种基于多旋翼机器人的地面遥控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
CN204859417U (zh) 一种无人机地面站
CN101819711A (zh) 一种基于3g/4g通信技术的遥控飞行系统
CN204264449U (zh) 一种带红外热成像和航拍功能的巡线无人机
CN202282078U (zh) 一种飞机飞行实时管控系统
CN205103661U (zh) 一种基于体感控制技术的无人机操控系统
CN206910637U (zh) 遥控高空灭火装置
CN205345350U (zh) 一种飞机客舱外观景系统
CN209805827U (zh) 一种自组网通信系统
CN109753082A (zh) 多无人机网络协同通信方法
CN109696922A (zh) 一种长距离遥测环保无人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166054A (zh) 基于多旋翼机器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
CN204945772U (zh) 远程控制系统平台
CN107256032A (zh) 无人机大范围监控应用方法
CN207644643U (zh) 一种用于道路交通监测的无人机
CN204008872U (zh) 基于多旋翼机器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
CN106840107B (zh) 无人机群智能调度监测系统
CN205195744U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蓝牙巡更系统
CN203982199U (zh) 一种基于多旋翼机器人的地面遥控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
WO2016169513A1 (zh) 采用wifi传输数据的自行车风火轮系统
CN203761484U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夜间探照及视频拍摄装置
CN105205679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智能3d试衣系统
CN209560368U (zh) 一种长距离遥测环保无人机控制系统
CN106603142A (zh) 一种无人机通讯飞行安全保护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