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31570U - 一种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31570U
CN204931570U CN201520510524.5U CN201520510524U CN204931570U CN 204931570 U CN204931570 U CN 204931570U CN 201520510524 U CN201520510524 U CN 201520510524U CN 204931570 U CN204931570 U CN 204931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motor
shell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105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东
郑国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105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31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31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31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吸尘器主体内没有固定的气流通道,空气经马达后升温,会在吸尘器主体内任意乱冲,产生较大的噪音,且不利于空气降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吸尘器壳体、固定在吸尘器壳体内的马达箱和固定在马达箱内的马达,马达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马达箱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马达位于第一空腔内,吸尘器壳体上设有出风口,马达箱上部设有进风通道,隔板上设有通风孔,吸尘器工作时,外界气流由进风通道进入第一空腔,并经马达、吸尘器壳体底壁折流、第一空腔侧壁折流后由隔板的通风孔进入第二空腔,经第二空腔侧壁折流后流向出风口。

Description

一种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吸尘器一般包括吸尘器吸嘴和吸尘器主体,吸尘器吸嘴主要用于吸入清扫面上带有灰尘的空气,吸尘器主体内设置有马达箱,空气由马达驱动的风扇通过进风口吸入,并经过出风口排出。而现有技术中,吸尘器主体内没有固定的气流通道,空气经过马达后升温,会在吸尘器主体内任意乱冲,最后从出风口排出。由于空气乱冲碰撞马达箱壁,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不利于空气的降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吸尘器,能够有效降低噪音和降低空气的温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尘器,包括吸尘器壳体、固定在吸尘器壳体内的马达箱和固定在马达箱内的马达,所述马达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马达箱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马达位于第一空腔内,所述吸尘器壳体上设有出风口,所述马达箱上部设有进风通道,所述隔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吸尘器工作时,外界气流由进风通道进入第一空腔,并经马达、吸尘器壳体底壁折流、第一空腔侧壁折流后由隔板的通风孔进入第二空腔,经第二空腔侧壁折流后流向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在马达箱内增设隔板,隔板将马达箱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空腔,并且在隔板上设置通风孔连通该两个空腔,马达位于第一空腔内,这样,就能形成一条特定而合理的气流通道,外界气流由进风通道进入后,经过多次折流并通向外界,使得外界气流的流向有序而平稳,并且在外界气流流动的过程中能降低其温度,避免吸尘器内的零部件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延长吸尘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噪音在气流通道内不断衰减,能有效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方案,所述通风孔设置在隔板下部远离出风口的一端。隔板将马达箱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空腔,而通风孔能有效引导外界气流有序地先后经过该两个空腔后流向出风口,相对于设置在靠近出风口的位置,将通风孔设置在远离出风口的一端更加有利于延长外界气流的气流通道长度,有利于在外界气流流动过程中降低其温度,同时噪音经过更长距离的衰减,使降低噪音的效果更加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吸尘器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上壳体上。能保证外界气流在完全密闭的气流通道内流动,有利于对外界气流的流向进行引导,从而降低其温度和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具体实施方案,在第二具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壳体侧壁上部设有凹腔,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凹腔底壁和/或凹腔侧壁上。外界气流经第二空腔侧壁折流后,再依次经下壳体侧壁折流、通过上壳体的出风口,并经凹腔顶壁折流后通向外界,能进一步使噪音衰减,增加降低噪音的效果。凹腔顶壁和底壁可以水平方向设置,也可以沿着由内向外倾斜向上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吸尘器还包括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安装在吸尘器壳体上,所述马达箱上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集尘装置的出风口与马达箱的进风口连通形成所述进风通道。吸尘器一般通过集尘装置将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而分离外界气流和灰尘,灰尘存储在集尘盒中集中处理,外界气流由马达驱动的风扇通过马达箱上部的进风口吸入马达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风通道正是集尘装置的出风口与马达箱的进风口连通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具体实施方案,在上述任一具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马达与马达箱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马达上端面与马达箱侧壁之间围成第一空腔的上部空间,所述马达上端面设有马达进风口,外界气流从进风通道进入第一空腔的上部空间后,由马达进风口进入马达。在马达与马达箱侧壁之间设置密封圈,可以防止外界气流进入第一空腔的上部空间后从马达与马达箱侧壁之间的间隙通向马达箱下部,同时也防止马达箱下部的气流从该间隙回到第一空腔的上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具体实施方案,在上述任一具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马达箱包括上罩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罩体和下箱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上罩体与吸尘器壳体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隔板、第一空腔侧壁及第二空腔侧壁均在下箱体上。能保证外界气流在完全密闭的气流通道内流动,有利于对外界气流的流向进行引导,从而降低其温度和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具体实施方案,在第六具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尘器壳体底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下箱体侧壁下端插入安装槽,以固定所述下箱体。可以将马达箱固定在外壳体内部并保证两者的内部空间密闭,使得气流沿着设定流向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具体实施方案,在上述任一具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空腔侧壁、第二空腔侧壁和吸尘器壳体底壁中至少一处设有隔音板。隔音板可以采用泡沫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能在外界气流在气流通道内流动过程中碰撞到第一空腔侧壁、第二空腔侧壁和吸尘器壳体底壁时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在马达箱内增设隔板,隔板将马达箱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空腔,并且在隔板上设置通风孔连通该两个空腔,马达位于第一空腔内,这样,就能形成一条特定而合理的气流通道,外界气流由进风通道进入后,经过多次折流并通向外界,使得外界气流的流向有序而平稳,并且在外界气流流动的过程中能降低其温度,避免吸尘器内的零部件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延长吸尘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噪音在气流通道内不断衰减,能有效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吸尘器的横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吸尘器从一侧看去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吸尘器从另一侧看去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通常包括吸尘器吸嘴和吸尘器主体,吸尘器吸嘴主要用于吸入清扫面上带有灰尘的空气,吸尘器主体中包括集尘装置和马达箱部分,集尘装置一般通过旋风式过滤器将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而分离外界气流和灰尘,灰尘存储在集尘盒中集中处理,外界气流由马达驱动的风扇通过进风通道吸入马达箱,并经过出风口排出。本实施例的吸尘器,包括吸尘器壳体1、固定在吸尘器壳体1内的马达箱2和固定在马达箱2内的马达3,所述马达箱2内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将马达箱2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空腔5和第二空腔6,所述马达3位于第一空腔5内,所述吸尘器壳体1上设有出风口121,所述马达箱2上部设有进风通道,所述隔板4上设有通风孔41,所述吸尘器工作时,外界气流由进风通道进入第一空腔5,并经马达3、吸尘器壳体底壁52折流、第一空腔侧壁51折流后由隔板4的通风孔41进入第二空腔6,经第二空腔侧壁61折流后流向出风口121,外界气流的流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圆圈中圆点表示外界气流的流向沿垂直视图平面向外的方向,圆圈中交叉表示外界气流的流向视图平面向里的方向,下同。
参照图1、3,本实施例所述的马达3底部设有马达出风口31,第一空腔5由隔板4和第一空腔侧壁51首尾相连而成,所述第二空腔6由隔板4、第二空腔侧壁61和吸尘器壳体侧壁12相连而成,且所述第二空腔6与出风口121相连通,所述通风孔41连通第一空腔5和第二空腔6。外界气流经过马达3后从马达出风口31排出,并向下碰到吸尘器壳体底壁52后折流,然后碰到靠近通风孔41的第一空腔侧壁51后再次折流,外界气流经过折流后正对准通风孔41,能顺利通过通风孔41,减少气流流动方向上的阻力,有利于引导气流流向。
本实施例的吸尘器,在马达箱2内增设隔板4,隔板4将马达箱2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空腔,并且在隔板4上设置通风孔41连通该两个空腔,马达3位于第一空腔5内,这样,就能形成一条特定而合理的气流通道,外界气流由进风通道进入后,经过多次折流并通向外界,外界气流的流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使得外界气流的流向有序而平稳,并且在外界气流流动的过程中能降低其温度,避免吸尘器内的零部件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延长吸尘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噪音在气流通道内不断衰减,能有效降低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马达出风口也可以设置在马达侧壁上,空气经过马达后,从马达侧壁上的马达出风口排出,并向下折流,碰到吸尘器壳体底壁后与马达出风口设置在马达下端的气流通道路径相同。
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通风孔41设置在隔板4下部远离出风口121的一端。隔板4将马达箱2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5和第二空腔6,而通风孔41能有效引导外界气流有序地先后经过该两个空腔后流向出风口121,相对于设置在靠近出风口121的位置,将通风孔41设置在远离出风口121的一端更加有利于延长外界气流的气流通道长度,有利于在外界气流流动过程中降低其温度,同时噪音经过更长距离的衰减,使降低噪音的效果更加明显。
参照图3、5,本实施例所述的吸尘器壳体包括上壳体14和下壳体15,所述上壳体14和下壳体15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出风口121设在所述上壳体14上,如图4所示,能保证外界气流在完全密闭的气流通道内流动,有利于对外界气流的流向进行引导,从而降低其温度和降低噪音。
参照图1、3、4,本实施例所述的上壳体14侧壁上部设有凹腔122,所述出风口121设置在凹腔底壁1222上和凹腔侧壁1223上,外界气流的流向如图1、3中箭头所示。外界气流经第二空腔侧壁61折流后,再依次经吸尘器壳体侧壁12折流、通过出风口121,并经凹腔顶壁1221折流后通向外界,能进一步使噪音衰减,增加降低噪音的效果。凹腔顶壁1221和凹腔底壁1222可以水平方向设置,也可以沿着由内向外倾斜向上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在凹腔底壁上设置出风口,也可以仅在凹腔侧壁上设置出风口。气流的折流情况与上述流向相似。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凹腔122外侧设有防尘罩123,所述防尘罩123上下两端分别与凹腔顶壁1221和凹腔底壁1222卡接,所述防尘罩123上设有排风孔1231,如图4所示。防尘罩123可以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出风口121,避免两个出风口由于积压灰尘而堵塞,保证吸尘器排风的顺利进行。而且防尘罩123采用卡接方式连接,可以手动拆卸以便进行清洗。
参照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吸尘器还包括集尘装置8,所述集尘装置8安装在吸尘器壳体1上,所述马达箱2上部设有进风口111,所述集尘装置8的出风口与马达箱2的进风口111连通形成所述进风通道。本实用新型中集尘装置8安装在吸尘器壳体顶壁11上,所述的进风口111正是外界气流由马达3驱动的风扇吸入马达箱2的进风口。
参照图3、5,本实施例所述的马达3与马达箱侧壁21之间设有密封圈24,所述马达3上端面与马达箱侧壁21之间围成第一空腔5的上部空间53,所述马达3上端面设有马达进风口32,外界气流从进风口111进入第一空腔5的上部空间53并由马达进风口32进入马达3。在马达3与马达箱侧壁21之间设置密封圈24,可以防止外界气流进入第一空腔5的上部空间53后从马达3与马达箱侧壁21之间的间隙通向马达箱2下部,同时也防止马达箱2下部的气流从该间隙回到第一空腔5的上部空间53。
参照图3、5,本实施例所述的马达箱2包括上罩体22和下箱体23,所述上罩体22和下箱体23之间密封连接,所述上罩体22与吸尘器壳体1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隔板4、第一空腔侧壁51及第二空腔侧壁61均在下箱体23上。能保证外界气流在完全密闭的气流通道内流动,有利于对外界气流的流向进行引导,从而降低其温度和降低噪音。
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吸尘器壳体底壁13上设有安装槽131,所述下箱体23侧壁下端插入安装槽131,以固定所述下箱体23。下箱体23侧壁的下端与卡槽131之间密封卡接,可以将下箱体23固定在吸尘器壳体1内部并保证两者的内部空间密闭,使得外界气流沿着设定流向流通。
参照图3、4,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空腔侧壁51、第二空腔侧壁61和吸尘器壳体底壁13中至少一处设有隔音板7。隔音板7可以采用泡沫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能在外界气流在气流通道内流动过程中碰撞到第一空腔侧壁51、第二空腔侧壁61和吸尘器壳体底壁13时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实际使用时,外界气流通过集尘装置8将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而分离外界气流和灰尘,灰尘存储在集尘盒中集中处理,外界气流由马达3驱动的风扇通过马达箱2上部的进风通道吸入马达箱2,其中进风通道由集尘装置8的出风口与马达箱2的进风口111连通而形成,从进风口111进入第一空腔5,由上往下经过马达3,并向下碰到吸尘器壳体底壁13后发生第一次折流,然后沿着第一空腔5下部通向第一空腔侧壁51,碰到第一空腔侧壁51后发生第二次折流,穿过隔板4上的通风孔41进入第二空腔6,碰到第二空腔侧壁61后发生第三次折流,然后通过第二空腔6,碰到吸尘器壳体侧壁12后发生第四次折流,到达吸尘器壳体侧壁12上部时,可以通过凹腔底壁1222和凹腔侧壁1223上的出风口121,气流通过凹腔底壁1222上的出风口121后碰到凹腔顶壁1221后发生第五次折流,然后穿过防尘罩123上的排气孔1231排出。气流也可以从凹腔侧壁1223上的出风口112通过,碰到直接穿过防尘罩123上的排气孔1231排出。
本实施例的吸尘器在马达箱2内增设隔板4,隔板4将马达箱2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5和第二空腔6,并且在隔板4上设置通风孔41连通该两个空腔,马达3位于第一空腔5内,这样,就能形成一条特定而合理的气流通道,外界气流由进风通道进入后,经过多次折流并通向外界,使得外界气流的流向有序而平稳,并且在外界气流流动的过程中能降低其温度,避免吸尘器主体内的零部件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延长吸尘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噪音在气流通道内不断衰减,能有效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吸尘器,尤其是采用真空马达进行驱动风扇吸入空气的吸尘器。
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被完全有效的达到了。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9)

1.一种吸尘器,包括吸尘器壳体、固定在吸尘器壳体内的马达箱和固定在马达箱内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马达箱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马达位于第一空腔内,所述吸尘器壳体上设有出风口,所述马达箱上部设有进风通道,所述隔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吸尘器工作时,外界气流由进风通道进入第一空腔,并经马达、吸尘器壳体底壁折流、第一空腔侧壁折流后由隔板的通风孔进入第二空腔,经第二空腔侧壁折流后流向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设置在隔板下部远离出风口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上壳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侧壁上部设有凹腔,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凹腔底壁和/或凹腔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还包括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安装在吸尘器壳体上,所述马达箱上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集尘装置的出风口与马达箱的进风口连通形成所述进风通道。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与马达箱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箱包括上罩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罩体和下箱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上罩体与吸尘器壳体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隔板、第一空腔侧壁及第二空腔侧壁均在下箱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壳体底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下箱体侧壁下端插入安装槽,以固定所述下箱体。
9.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侧壁、第二空腔侧壁和吸尘器壳体底壁中至少一处设有隔音板。
CN201520510524.5U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吸尘器 Active CN204931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10524.5U CN204931570U (zh)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10524.5U CN204931570U (zh)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31570U true CN204931570U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99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10524.5U Active CN204931570U (zh)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315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2809A (zh) * 2017-07-28 2017-09-29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垃圾桶式吸尘器
CN111035326A (zh) * 2019-12-28 2020-04-21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排空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WO2023184803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广东东菱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吸力马达安装罩以及清洁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2809A (zh) * 2017-07-28 2017-09-29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垃圾桶式吸尘器
CN111035326A (zh) * 2019-12-28 2020-04-21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排空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WO2023184803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广东东菱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吸力马达安装罩以及清洁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31570U (zh) 一种吸尘器
CN211883655U (zh) 一种尘盒、扫地机器人及清洁装置
CN109431392B (zh) 地刷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CN206151368U (zh) 吸尘器地刷及其吸尘器
CN205268051U (zh) 地刷和吸尘器
CN105640426A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7075881U (zh) 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吸尘器
CN202654897U (zh) 一种车间高效除尘设备
CN214017410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的风道结构
CN201131707Y (zh) 水过滤式吸尘器
CN209770259U (zh) 地刷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CN202223156U (zh) 具有新型电机罩的吸尘器
CN108870483B (zh) 一种免清洗吸油烟机
CN202521690U (zh) 抽油烟机
CN102266210A (zh) 高效空气过滤器
KR101025799B1 (ko) 코크스로의 가마입구 집진 장치
CN201730876U (zh) 吊扇清洁装置
CN101147660A (zh) 吸尘器集尘桶底部灰尘倒除装置
CN201691850U (zh) 吸尘器
CN206214016U (zh) 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21076694U (zh) 一种具有双重过滤器的空气净化器模块
CN207024917U (zh) 一种单机便捷式滤筒除尘器
CN204933158U (zh) 一种通过式双级除尘装置
CN219346578U (zh) 一种抽油烟机
CN216132016U (zh) 一种自动清除积灰的中央空调出风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8

Address after: 310018 No.2, Songqiao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3-A, No. 6 Songqiao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R&D CENTER (HANG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