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5854U - 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 Google Patents

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15854U
CN204915854U CN201520701124.2U CN201520701124U CN204915854U CN 204915854 U CN204915854 U CN 204915854U CN 201520701124 U CN201520701124 U CN 201520701124U CN 204915854 U CN204915854 U CN 204915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anel
rear tyre
circular pipe
hole
apron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11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平丽
徐论意
陈园明
方亮
郭雷
李林森
江腾飞
王连连
孙艳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7011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15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15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1585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其长圆管为与后轮胎挡泥板连接的主体,第一螺栓为后轮胎挡泥板的安装点;连接板与限位架为与车架连接的主体,通过第二螺栓与车架连接;该后轮胎挡泥板支架与后轮胎挡泥板连接的安装点设置在长圆管上,缩短了悬臂的长度,提升了连接强度,避免了悬臂过长所造成的剧烈振动,增强了后轮胎挡泥板的连接可靠性,减少了噪音,显著改善了车辆的NVH性能。

Description

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背景技术
车辆后轮胎挡泥板通过后轮胎挡泥板支架与车架相连。当车辆在各种路面行驶时,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可确保后轮胎挡泥板与车架稳固连接,并与后轮胎挡泥板共同起到保护车身面免受划伤的作用。
如图1所示,后轮胎挡泥板101通过后轮胎挡泥板支架102与车架103连接,该后轮胎挡泥板支架102为直拉杆结构,结构复杂,后轮胎挡泥板支架102与车架103连接后悬臂长度在550mm左右,悬臂较长,车辆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悬臂振动较大,可靠性较差。并且悬臂振动时会产生噪音,从而影响了车辆的NVH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连接强度高、可缩短悬臂长度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包括:
长圆管;
短圆管,其一端与所述长圆管的一端相连接,该短圆管与所述长圆管的夹角为钝角;
拉杆,其一端从所述长圆管与所述短圆管相对的一端插入,并将该拉杆置于所述长圆管内,第一螺栓穿过所述长圆管的外壁与所述拉杆螺接;
固定架,其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焊接;
连接板,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限位架,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长圆管与所述短圆管相对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连接板焊接,所述第二螺栓的螺纹端与所述长圆管相对。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
U型架,其底板上开设有一圆形孔供所述长圆管穿过,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U型架的底板上;
翻边,其分别设置在所述U型架的两翼板端部,每一所述翻边与该U型架上的对应翼板垂直并向外延伸。
优选地,所述长圆管与所述圆形孔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为冲压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为半圆形,下部为等腰梯形,该连接板的上下部连接处为等腰梯形的下底。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为两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垂直平分线上,其中一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上部半圆形上,另一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下部等腰梯形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架包括:
中心板,其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连接板相同,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该中心板上;
夹板,其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中心板下部的腰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限位架中的中心板贴合,并被所述夹板夹紧。
优选地,所述限位架为冲压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其长圆管为与后轮胎挡泥板连接的主体,第一螺栓为后轮胎挡泥板的安装点;连接板与限位架为与车架连接的主体,通过第二螺栓与车架连接;该后轮胎挡泥板支架与后轮胎挡泥板连接的安装点设置在长圆管上,缩短了悬臂的长度,提升了连接强度,避免了悬臂过长所造成的剧烈振动,增强了后轮胎挡泥板的连接可靠性,减少了噪音,显著改善了车辆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后轮胎挡泥板安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中长圆管和短圆管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中拉杆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中固定架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中连接板的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中限位架的轴测图;
图1中附图标记为:101后轮胎挡泥板、102后轮胎挡泥板支架、103车架。
图2至图7中附图标记为:1长圆管、2短圆管、3拉杆、4第一螺栓5固定架、51U型架、52翻边、6连接板、61第一通孔、7限位架、71第二通孔、72中心板、73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包括长圆管1、短圆管2、拉杆3、固定架5、连接板6和限位架7。如图3所示,短圆管2的一端与长圆管1的一端相连接,该短圆管2与长圆管1的夹角为钝角。拉杆3如图4所示,其一端从长圆管1与短圆管2相对的一端插入,并将该拉杆3置于长圆管1内,第一螺栓4穿过长圆管1的外壁与拉杆3螺接。
如图5所示,固定架5包括U型架51和翻边52,为冲压一体成型结构。U型架51的底板上开设有一圆形孔供长圆管1穿过,拉杆3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U型架51的底板上。翻边52分别设置在U型架51的两翼板端部,每一翻边52与该U型架51上的对应翼板垂直并向外延伸。该翻边52起到了加强强度的作用,因此,固定架5也可取消翻边52这一结构。为了便于插装长圆管1与圆形孔间隙配合。
连接板6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通孔61。如图6所示,连接板6的上部为半圆形,下部为等腰梯形,该连接板6的上下部连接处为等腰梯形的下底。如此形状可节省材料,减轻整个后轮胎挡泥板支架的重量。第一通孔61为两个,设置在连接板6的垂直平分线上,其中一第一通孔61设置在连接板6的上部半圆形上,另一第一通孔61设置在连接板6的下部等腰梯形上。
如图7所示,限位架7包括中心板72和夹板73,为冲压一体成型结构。该中心板72的形状和尺寸与连接板6相同,中心板72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6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71。夹板73分别垂直设置在中心板72下部的腰上。连接板6与限位架7中的中心板72贴合,并被夹板73夹紧。限位架7和连接板6的这一结构设计可提升二者整体强度。第二螺栓8依次穿过第一通孔61和第二通孔71。
长圆管1与短圆管2相对的一端穿过固定架5后与连接板6焊接。第二螺栓8的螺纹端与长圆管1相对,便于与车架螺接。
该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其长圆管1为与后轮胎挡泥板连接的主体,第一螺栓4为后轮胎挡泥板的安装点;连接板6与限位架7为与车架连接的主体,通过第二螺栓8与车架连接;该后轮胎挡泥板支架与后轮胎挡泥板连接的安装点设置在长圆管1上,缩短了悬臂的长度,提升了连接强度,避免了悬臂过长所造成的剧烈振动,增强了后轮胎挡泥板的连接可靠性,减少了噪音,显著改善了车辆的NVH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指导思想轻易提出其它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长圆管;
短圆管,其一端与所述长圆管的一端相连接,该短圆管与所述长圆管的夹角为钝角;
拉杆,其一端从所述长圆管与所述短圆管相对的一端插入,并将该拉杆置于所述长圆管内,第一螺栓穿过所述长圆管的外壁与所述拉杆螺接;
固定架,其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焊接;
连接板,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限位架,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长圆管与所述短圆管相对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连接板焊接,所述第二螺栓的螺纹端与所述长圆管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
U型架,其底板上开设有一供所述长圆管穿过的圆形孔,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U型架的底板上;
翻边,其分别设置在所述U型架的两翼板端部,每一所述翻边与该U型架上的对应翼板垂直并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圆管与所述圆形孔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为冲压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为半圆形,下部为等腰梯形,该连接板的上下部连接处为等腰梯形的下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两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垂直平分线上,其中一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上部半圆形上,另一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下部等腰梯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包括:
中心板,其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连接板相同,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该中心板上;
夹板,其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中心板下部的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限位架中的中心板贴合,并被所述夹板夹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轮胎挡泥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为冲压一体成型结构。
CN201520701124.2U 2015-09-10 2015-09-10 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15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1124.2U CN204915854U (zh) 2015-09-10 2015-09-10 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1124.2U CN204915854U (zh) 2015-09-10 2015-09-10 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15854U true CN204915854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5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1124.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15854U (zh) 2015-09-10 2015-09-10 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158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9558A (zh) * 2015-09-10 2015-12-0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9558A (zh) * 2015-09-10 2015-12-0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15854U (zh) 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CN105109558A (zh) 后轮胎挡泥板支架
CN201670185U (zh) 蓄电池安装托架的后支撑架
CN203876884U (zh) 一种摩托车后货架
CN205764651U (zh) 一种客车后悬骨架定位焊接工装
CN205010398U (zh) 一种骑士摩托车车架
CN209274709U (zh) 一种后副车架
CN203528700U (zh)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CN206233980U (zh) 一种新型搅拌车用尿素箱支架总成
CN207274845U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边箱支架
CN205011855U (zh) 一种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
CN206085090U (zh) 一种用于机械手的支撑件
CN203332290U (zh) 摩托车后挡泥板支架
CN209274794U (zh) 一种卡车用挡泥板支架
CN206092608U (zh) 新型屏风挂件条
CN203391924U (zh) 一种骑式摩托车车架
CN210707063U (zh) 轻量化车厢的底部防护结构
CN203358729U (zh) 越野车后门加强板
CN216734172U (zh) 汽车保险杠安装支座
CN206086614U (zh) 横梁的安装支架和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3047489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安装结构
CN209814183U (zh) 越野摩托车车架
CN102774450B (zh) 多功能的摩托车前照灯支架
CN203237294U (zh) 一种整体式挡泥板支架总成
CN216805615U (zh) 一种轮式底盘挡泥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