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94514U - 一种面扣铆合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扣铆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94514U
CN204894514U CN201520628132.9U CN201520628132U CN204894514U CN 204894514 U CN204894514 U CN 204894514U CN 201520628132 U CN201520628132 U CN 201520628132U CN 204894514 U CN204894514 U CN 204894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ing
blanking groove
drive
drive link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281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朝旭
孙德来
庄君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xiang Hardware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xiang Hardware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xiang Hardware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xiang Hardware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281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94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94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9451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面扣铆合机,涉及金属纽扣的生产机械领域,包括机架、分别盛装不同配件的下料桶、可上下滑动的铆合刀头的铆合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机构,以及下料槽,各下料桶上分别连接下料槽,下料槽上端为进料端口与下料桶的出料端连接,其下端为出料端口延伸至铆合机构,还包括料带下料机构,料带下料机构包括模切刀头、进料结构以及传动结构,模切刀头设置在下料槽或铆合机构上,进料结构设置在机架上,传动结构连接驱动机构。该结构的面扣铆合机通过增加料带下料机构,用于料带的卷进入料、模切,装配,从而在机械上多增加了一种下料方式,使得铆合机能够适于多种配件组合装配的产品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面扣铆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纽扣的生产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扣铆合机。
背景技术
金属纽扣中的面扣其结构通常由多个配件铆合组成,常见的有两个、三个、四个配件组成,如两种的有面扣壳和扣脚,三种是包括面扣壳、合金片和通孔底,合金片在面扣壳通孔底之间,还有为防止在铆合时面扣壳上会出现印痕,会在配件之间增加垫片,这样也可以增加面扣的厚度,如上述面扣壳和扣脚之间还设有垫片,由两种配件增加为三种,在面扣壳和合金片之间还设有垫片,由三种配件增加为四种。
现用于铆合如上述结构的面扣的铆合机,包括机架、架设在机架上的分别盛装不同配件的下料桶、设置在机架上的具有可上下滑动进行铆合工作的铆合刀头的铆合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驱动铆合机构进行铆合工作的驱动机构、及下料槽,所述各下料桶上分别连接下料槽,所述下料槽呈由上向下下料的方向设置,其上端为进料端口与下料桶的出料端连接,其下端为出料端口延伸至铆合机构内下料装配,如上述四种结构的面扣,其装配步骤是面扣壳先下料,接着垫片下料嵌入面扣壳中,接着合金片下料嵌入面扣壳中垫片上,接着通孔底下料嵌入面扣壳内合金片上,最后进行铆合,完成排出,各下料槽的出料端口的位置关系根据装配下料的先后顺序设置与铆合机构连接。
上述结构的铆合机生产制造的面扣中的垫片都是采用金属垫片,现在为节省面扣的生产成本,生产制造时,将面扣中的垫片增加了塑料垫片或采用了塑料垫片代替,但塑料垫片较轻,如果上述结构的铆合机进行生产制造的,塑料垫片不能通过自重在下料桶和下料槽内下滑,也就不能正常下料进行装配。现对于采用塑料垫片的是采用人工先将塑料垫片装配嵌入面扣壳内,这种方式要先将塑料垫片从塑料原材上模切出垫片,在由人工装配,这其实并没有节省了面扣的生产成本,且对于金属纽扣这种体积小量多的产品,人工的工作量大,效率很难提升,最终只会降低生产效率,因此,现亟需对现有的铆合机进行改进,以适用更多款式金属纽扣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种下料方式,能够供不同材质的配件下料使用,且能够适于多种配件组合装配的产品使用的一种面扣铆合机。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扣铆合机,包括机架、架设在机架上的分别盛装不同配件的下料桶、设置在机架上的具有可上下滑动的铆合刀头的铆合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机构,以及下料槽,所述各下料桶上分别连接下料槽,所述下料槽呈由上向下下料的方向设置,其上端为进料端口与下料桶的出料端连接,其下端为出料端口延伸至铆合机构,还包括料带下料机构,所述料带下料机构包括用于在料带上模切出所需垫片并同时进行下料装配的模切刀头、用于将料带输送入模切刀头内的进料结构以及用于传动模切刀头和进料结构工作的传动结构,所述模切刀头设置在下料槽或铆合机构上,所述进料结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传动结构连接驱动机构。
所述进料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安装座、由上辊轴和下辊轴组成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进料辊组、连接上辊轴或下辊轴一端的轴杆和设置在轴杆上的单向轴承,所述上辊轴和下辊轴的一端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齿轮,所述进料辊组与模切刀头相对应;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转轴、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上的凸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的传动杆、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端部上的传动轮及连杆,所述传动转轴连接驱动机构,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上设有转动轮行走在凸轮的周面上,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模切刀头,所述传动轮的端面上设有偏离轴心的凸柱,所述连杆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在凸柱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与单向轴承连接。
所述下料桶包括第一下料桶、第二下料桶和第三下料桶,所述下料槽包括连接第一下料桶至铆合机构的第一下料槽、连接第二下料桶的第二下料槽和连接第三下料桶的第三下料槽,所述第二下料桶和第三下料桶通过传动带传动结构连接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下料槽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二下料槽的出料端口连接开口,所述第二下料槽上设有可通过驱动机构传动的顶料结构用于将第二下料槽上的配件推顶下料,所述第三下料槽的出料端口对应在铆合刀头下方,所述第三下料槽上设有可通过驱动机构传动其摆动的定位下料装置,所述定位下料装置包括传动第三下料槽摆动的摆动传动结构和设置在第三下料槽出料端口上的堵料结构。
所述第二下料槽上设有弯折段,所述顶料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上的第二凸轮、第二传动杆和可滑动的设置在弯折段上的推顶部件,所述第二传动杆可转动的架设在机架上,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转动轮行走在第二凸轮的周面上,所述推顶部件与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摆动传动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上的第二传动轮、摆动件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摆动件的结构包括水平可转动的设置的连动轴和连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的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三下料槽和一连接臂上,所述另一连接臂设有第三转动轮行走在第二传动轮设有凹槽的一侧面上。
所述第三下料槽设有归位弹簧与机架连接,用于将第三下料槽回拉在铆合刀头下方。
所述堵料结构包括L型卡臂和弹簧,所述L型卡臂的一臂用于堵在第二下料槽的出料端口,所述L型卡臂的另一臂可转动设置在第二下料槽上,所述弹簧用于促使L型卡臂的一臂弹性堵住第三下料槽的出料端口,其一端连接在L型卡臂的另一臂末端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下料槽上。
所述铆合机构具有刀头传动机构,所述刀头传动机构包括连接传动转轴的曲轴连杆结构和可转动架设在机架上的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曲轴连杆结构,所述第三传动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与铆合刀头的上端连接。
所述铆合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将进入铆合机构内的配件推入下一工序的推进结构,所述推进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上的第三凸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的第四传动杆、第五传动杆、第三连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的第六传动杆和推进块,所述第四传动杆的上端上设有第四转动轮行走在第三凸轮的周面上,所述第五传动杆的上端可转动的与第四传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六传动杆的上端连接推进块,所述第六传动杆的下端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可转动的与第五传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嵌设在滑动槽内滑动的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铆合机的结构增设了料带下料机构,所述料带下料机构的模切刀头设置在下料槽上,进料结构负责输送料带,传动结构同时传动模切刀头和进料结构,可以在装配的时候直接输送料带原材进料模切出所需的垫片并装配好,这样就无需先在另一机械上模切出垫片再送到铆合机上装配,也就增加一种进料方式,这也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垫片轻无法采用现有铆合机的下料方式进行下料的问题,还有本实用新型的铆合机能够用于生产多种不同个数配件组合、不同材质配件组合的产品,通过选择所需要工作的下料、进料的部分进行工作就可实现,且本实用新型中各部分的传动结构的设置很好的利用的驱动机构的动力来平稳传动各部分,使各部分传动的工作步骤时间都能准确对应,能够很好避免误操作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面扣铆合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面扣铆合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面扣铆合机中料带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面扣铆合机中顶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面扣铆合机中摆动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面扣铆合机中堵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面扣铆合机中刀头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面扣铆合机中推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机架-1;下料桶-2;第一下料桶-21;第二下料桶-22;第三下料桶-23;
下料槽-20;第一下料槽-201;开口-2011;弯折段-2021;
第二下料槽-202;第三下料槽-203;归位弹簧-2031;
铆合机构-3;铆合刀头-31;第三传动杆-32;
驱动机构-4;料带下料机构-6;模切刀头-61;
进料结构-62;安装座-621;进料辊组-622;上辊轴-6221;下辊轴-6222;
轴杆-623;单向轴承-624;齿轮-625;
传动结构-63;传动转轴-631;凸轮-632;传动杆-633;转动轮-6331;
传动轮-634;凸柱-6341;连杆-635;
刀头传动机构-71;曲轴连杆结构-711;传动带传动结构-72;顶料结构-73;
第二凸轮-731;第二传动杆-732;第二转动轮-7321;推顶部件-733;
定位下料装置-74;摆动传动结构-741;第二传动轮-7411;凹槽-74111;
摆动件-7412;连动轴-74121;连接臂-74122;第三转动轮-74123;
第二连杆-7413;堵料结构-742;L型卡臂-7421;弹簧-7422;
推进结构-76;第三凸轮-761;第四传动杆-762;第四转动轮-7621;
第五传动杆-763;第三连杆-764;滑柱-7641;
第六传动杆-765;滑动槽-7651;推进块-76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面扣铆合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架设在机架1上的分别盛装不同配件的下料桶2、设置在机架1上的具有可上下滑动的铆合刀头31的铆合机构3、设置在机架1上的驱动机构4、下料槽20和料带下料机构6,所述各下料桶2上分别连接下料槽20,所述下料槽20呈由上向下下料的方向设置,其上端为进料端口与下料桶2的出料端连接,其下端为出料端口延伸至铆合机构3下料装配,所述料带下料机构6,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用于在料带上模切出所需垫片并同时进行下料装配的模切刀头61、用于将料带输送入模切刀头61内的进料结构62以及用于传动模切刀头61和进料结构62工作的传动结构63,所述模切刀头61设置在下料槽20或铆合机构3上,所述进料结构62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传动结构63连接驱动机构4。从上述内容及附图中所示的可以看出,相比现有技术增设的料带下料机构6所实现的下料方式与现有中的下料方式完全不同,能够直接输入长条的料带进行模切和装配,增加了一种进料方式,铆合机的使用就多了一种选择,也就能够适于多种不同个数配件组合、不同材质配件组合的产品选择使用。
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料带下料机构6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进料结构62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安装座621、由上辊轴6221和下辊轴6222组成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座621上的进料辊组622、连接上辊轴6221或下辊轴6222一端的轴杆623和设置在轴杆623上的单向轴承624,所述上辊轴6221和下辊轴6222的一端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齿轮625,所述进料辊组622与模切刀头61相对应;所述传动结构63包括传动转轴631、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631上的凸轮632,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动杆633、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631端部上的传动轮634及连杆635,所述传动转轴631连接驱动机构4,所述传动杆633的一端上设有转动轮6331行走在凸轮632的周面上,所述传动杆633的另一端连接模切刀头61,所述传动轮634的端面上设有偏离轴心的凸柱6341,所述连杆635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在凸柱6341上,所述连杆634的另一端可转动的与单向轴承624连接。该结构中传动转轴631由驱动机构4传动,传动转轴631转动时,传动轮634带动连杆635的一端做绕圈运动,而动连杆635的另一端连接单向轴承624做进退往复的运动,根据单向轴承624的工作原理,往复的运动也就能够带动轴杆623的转动,通过齿轮625传动使上辊轴6221和下辊轴6222相反方向转动,从而达到将夹在上辊轴6221和下辊轴6222之间的料带向前输送入模切刀头61内,传动转轴631转动时,同时凸轮623的转动能够使传动杆633的两端呈翘翘板式的方式上下往复运动,也就能够带动模切刀头61在料带输送入的时候进行模切压入工作,由于模切刀头61是直接设置在下料槽20或铆合机构3上的,所以在模切时可直接将从料带上模切出来的配件直接压入装配在所要装配的配件上。
所述下料桶2是一种通过动力源带动其内部结构转动,起到将其内的料整齐有序的输送到出料端上,是一种公知的技术结构原理,在拉链头生产制造中或其他一些行业较小零件的生产制造中是比较常见使用的下料桶,此不是本案的改进点,这里就不多加描述。
进一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下料桶2包括第一下料桶21、第二下料桶22和第三下料桶23,所述下料槽20包括连接第一下料桶20至铆合机构3的第一下料槽201、连接第二下料桶21的第二下料槽202和连接第三下料桶23的第三下料槽203,所述第二下料桶22和第三下料桶23通过传动带传动结构72连接驱动机构4,所述第一下料槽201上设有开口2011,所述第二下料槽202的出料端口连接开口2011,所述第二下料槽202上设有可通过驱动机构4传动的顶料结构73用于将第二下料槽202上的配件推顶下料,所述第三下料槽203的出料端口对应在铆合刀头31下方,所述第三下料槽203上设有可通过驱动机构4传动其摆动的定位下料装置74,所述定位下料装置74包括传动第三下料槽203摆动的摆动传动结构741和设置在第三下料槽203出料端口上的堵料结构742。该结构中将第二下料槽202连接至第一下料槽201,且第二下料桶22和第三下料桶23是由传动带传动结构72传动,及顶料结构73、定位下料装置74,这些结构的传动均是连接驱动机构4,传动结构的设置很好的利用的驱动机构4的动力来平稳传动各部分,使各部分传动的工作步骤时间都能准确对应,能够很好避免误操作的产生,具体的传动结构如下描述。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下料槽202上设有弯折段2021,所述顶料结构73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631上的第二凸轮731、第二传动杆732和可滑动的设置在弯折段221上的推顶部件733,所述第二传动杆732可转动的架设在机架1上,所述第二传动杆732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转动轮7321行走在第二凸轮731的周面上,所述推顶部件733与第二传动杆732的另一端连接。该结构的工作是配件通过第二下料桶22的转动及通过配件的自重,下料至弯折段2021处,传动转轴631转动时,带动第二传动杆732往复摆动,每摆动一下就推顶一个弯折段2021处的配件下料。
所述摆动传动结构741,如图5所示,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631上的第二传动轮7411、摆动件7412和第二连杆7413,所述第二传动轮741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74111,所述摆动件7412的结构包括水平可转动的设置的连动轴74121和连动轴7412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的连接臂74122,所述第二连杆741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三下料槽203和一连接臂74122上,所述另一连接臂74122设有第三转动轮74123行走在第二传动轮7411设有凹槽74111的一侧面上。通过该传动结构来使第三下料槽203产生摆动,而第二传动轮7411的凹槽74111的结构设置是传动时产生摆动的主要原因,且能够使第二下料槽203摆动至对应下料位置的时间与铆合刀头31工作的时间之间的所需时差能够相对应,从而能够实现精准定位。所述第三下料槽203设有归位弹簧2031与机架1连接,用于将第三下料槽203回拉在铆合刀头31下方。
所述堵料结构742,如图6所示,用于防止第三下料槽203上的配件随意掉落出,包括L型卡臂7421和弹簧7422,所述L型卡臂7421的一臂用于堵在第三下料槽203的出料端口,所述L型卡臂7421的另一臂可转动设置在第三下料槽203上,所述弹簧7422用于促使L型卡臂7421的一臂弹性堵住第三下料槽203的出料端口,其一端连接在L型卡臂7421的另一臂末端上,所述弹簧742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下料槽203上。通过该在结构L型卡臂7421在弹簧7422的回弹力作用下能够堵住第二下料槽203的出料端口,而在堵住第三下料槽203的出料端口的L型卡臂7421的一臂在受到外力推动时,又能够被撑开,即第三下料槽203出料端口上的配件是在铆合刀头31下压时将其压出,因此压出的时候第三下料槽203需要通过上述的摆动传动结构741将其摆动偏离开,避免影响正常下料。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铆合机构3具有刀头传动机构71,所述刀头传动机构71包括连接传动转轴631的曲轴连杆结构711和可转动架设在机架1上的第三传动杆32,所述第三传动杆32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曲轴连杆结构711,所述第三传动杆32的另一端可转动的与铆合刀头1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如图8所示,所述铆合机构3上设置有用于将进入铆合机构3内的配件推入下一工序的推进结构76,所述推进结构76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631上的第三凸轮761、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四传动杆762、第五传动杆763、第三连杆764、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六传动杆765和推进块766,所述第四传动杆762的上端上设有第四转动轮7621行走在第三凸轮761的周面上,所述第五传动杆763的上端可转动的与第四传动杆762的下端连接,所述第六传动杆765的上端连接推进块766,所述第六传动杆765的下端上开设有滑动槽7651,所述第三连杆764的一端可转动的与第五传动杆763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764的另一端设有嵌设在滑动槽7651内滑动的滑柱7641。
通过上述结构,机械的传动结构能够平稳传动驱动机构的动力,且通过各部件结构合理设置能够使各部分的下料、入料、推进、装配等工序的传动在连接同一个驱动机构,还能够达到一个较佳的不会出现工序错误、承接不对应、装配有有误差的装配铆合过程。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9)

1.一种面扣铆合机,包括机架、架设在机架上的分别盛装不同配件的下料桶、设置在机架上的具有可上下滑动的铆合刀头的铆合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机构,以及下料槽,所述各下料桶上分别连接下料槽,所述下料槽呈由上向下下料的方向设置,其上端为进料端口与下料桶的出料端连接,其下端为出料端口延伸至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带下料机构,所述料带下料机构包括用于在料带上模切出所需垫片并同时进行下料装配的模切刀头、用于将料带输送入模切刀头内的进料结构以及用于传动模切刀头和进料结构工作的传动结构,所述模切刀头设置在下料槽或铆合机构上,所述进料结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传动结构连接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扣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安装座、由上辊轴和下辊轴组成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进料辊组、连接上辊轴或下辊轴一端的轴杆和设置在轴杆上的单向轴承,所述上辊轴和下辊轴的一端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齿轮,所述进料辊组与模切刀头相对应;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转轴、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上的凸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的传动杆、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端部上的传动轮及连杆,所述传动转轴连接驱动机构,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上设有转动轮行走在凸轮的周面上,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模切刀头,所述传动轮的端面上设有偏离轴心的凸柱,所述连杆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在凸柱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与单向轴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扣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桶包括第一下料桶、第二下料桶和第三下料桶,所述下料槽包括连接第一下料桶至铆合机构的第一下料槽、连接第二下料桶的第二下料槽和连接第三下料桶的第三下料槽,所述第二下料桶和第三下料桶通过传动带传动结构连接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下料槽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二下料槽的出料端口连接开口,所述第二下料槽上设有可通过驱动机构传动的顶料结构用于将第二下料槽上的配件推顶下料,所述第三下料槽的出料端口对应在铆合刀头下方,所述第三下料槽上设有可通过驱动机构传动其摆动的定位下料装置,所述定位下料装置包括传动第三下料槽摆动的摆动传动结构和设置在第三下料槽出料端口上的堵料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扣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料槽上设有弯折段,所述顶料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上的第二凸轮、第二传动杆和可滑动的设置在弯折段上的推顶部件,所述第二传动杆可转动的架设在机架上,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转动轮行走在第二凸轮的周面上,所述推顶部件与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扣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传动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上的第二传动轮、摆动件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摆动件的结构包括水平可转动的设置的连动轴和连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的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三下料槽和一连接臂上,所述另一连接臂设有第三转动轮行走在第二传动轮设有凹槽的一侧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面扣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下料槽设有归位弹簧与机架连接,用于将第三下料槽回拉在铆合刀头下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扣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料结构包括L型卡臂和弹簧,所述L型卡臂的一臂用于堵在第二下料槽的出料端口,所述L型卡臂的另一臂可转动设置在第三下料槽上,所述弹簧用于促使L型卡臂的一臂弹性堵住第三下料槽的出料端口,其一端连接在L型卡臂的另一臂末端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下料槽上。
8.如权利要求3、4、5、6或7所述的一种面扣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合机构具有刀头传动机构,所述刀头传动机构包括连接传动转轴的曲轴连杆结构和可转动架设在机架上的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曲轴连杆结构,所述第三传动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与铆合刀头的上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3、4、5、6或7所述的一种面扣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合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将进入铆合机构内的配件推入下一工序的推进结构,所述推进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转轴上的第三凸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的第四传动杆、第五传动杆、第三连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的第六传动杆和推进块,所述第四传动杆的上端上设有第四转动轮行走在第三凸轮的周面上,所述第五传动杆的上端可转动的与第四传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六传动杆的上端连接推进块,所述第六传动杆的下端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可转动的与第五传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嵌设在滑动槽内滑动的滑柱。
CN201520628132.9U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面扣铆合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94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8132.9U CN204894514U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面扣铆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8132.9U CN204894514U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面扣铆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94514U true CN204894514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16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2813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94514U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面扣铆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945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4955A (zh) * 2015-08-20 2015-11-04 石狮市龙翔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面扣铆合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4955A (zh) * 2015-08-20 2015-11-04 石狮市龙翔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面扣铆合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87471U (zh) 摇杆式自动送料装置
CN204894514U (zh) 一种面扣铆合机
CN105014955A (zh) 一种面扣铆合机
CN208197096U (zh) 自动制砖机
CN104309168B (zh) 全机械半自动纸箱钉机
CN201610307U (zh) 智能型服装生产悬挂系统链传动提升装置
CN201315403Y (zh) 无废料跳线套管成型机
CN204867181U (zh) 一种面扣铆合机的料带进料装置
CN204682372U (zh) 一种多功能面条机
CN101149887A (zh) 矩阵多面翻广告机
CN2930922Y (zh) 整平送料机结构
CN201245757Y (zh) 缝纫机差动送料的控制机构
CN208193692U (zh) 一种屏幕可移动式舞台
CN204205860U (zh) 一种电机转子自动装配机
CN207911330U (zh) 蔬菜定植机用自动喂苗装置
CN101176580A (zh) 拉链拼链机
CN200975461Y (zh) 减速机
CN104494175A (zh) 尼龙耐磨拉链的成型机构及该拉链加工方法
CN206997571U (zh) 一种横向下料组装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铆合机
CN211545119U (zh) 一种具有新型调节结构的自动送扣机
CN210943698U (zh) 一种螺钉双头供料器
CN201637351U (zh) 鞭炮编织机用下料装置
CN203127793U (zh) 自动上料机
CN205040526U (zh) 薄饼翻卷成型机构
CN205040519U (zh) 链式煎盘打开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