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1712U - 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71712U
CN204871712U CN201520563654.5U CN201520563654U CN204871712U CN 204871712 U CN204871712 U CN 204871712U CN 201520563654 U CN201520563654 U CN 201520563654U CN 204871712 U CN204871712 U CN 204871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ylinder
automatic
box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636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宇
朱世钦
蔡金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HUASHUO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HUASH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HUASHU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HUASH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636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71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71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7171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包括机体,机体内部设有若干电控元件,还包括移盒轨道、自动分装机台、输送轨道、自动开盒装置、自动定位装置和PLC控制器,机体顶部设有至少两条的移盒轨道,机体顶部还设有若干沿着移盒轨道间隔均布的自动分装机台,该自动分装机台包括自动分装装置和自动放料装置,该自动分装装置设有分装机械手,自动放料装置位于分装机械手的下方,该自动放料装置用于将创口贴装入到移盒轨道上的塑料包装盒内,机体的前端还设有若干输送轨道,各输送轨道上均设有自动开盒装置和自动定位装置,机体的顶部前端设有PCL控制器。该自动化数控包装机能够大大提高将创口贴分装到塑料包装盒内的生产效率及包装成品的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将创口贴分装到塑料包装盒内的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创口贴种类繁多,例如卡通型创口贴、透明防水型创口贴、超大型创口贴等等,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现有厂家在创口贴生产过程中,往往将多种创口贴包装在一个塑料包装盒内,长期以来,这种将多种创口贴包装在一个塑料包装盒内的生产过程大都采用传统的手工包装,每条包装流水线上需要20-40个工人配合生产,在包装生产过程中需要同时安排5-10个的工人将紧扣的塑料包装盒打开,安排15-30个的工人将待包装的创口贴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在放入到塑料包装盒内;采用手动打开塑料包装盒的开盒效率较低,需要同时安排较多的工人来打开塑料包装盒且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工人在手动打开塑料包装盒的盒盖时,经过较长时间工作之后,工人的手指容易产生酸胀、疼痛或磨破皮;采用人工手动分类整理待包装的创口贴,整理效率较低,且容易出错,在人工手动包装过程中,工人要将创口贴分类、统计、然后放进塑料包装盒内,个别员工的疏忽,均容易影响最终的成品包装质量,导致出现返工或退货,影响企业信誉,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比如,塑料包装盒内的创口贴数量多装或少装,导致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产品抽检时,包装数量不符合包装需求,包装生产不合格率较高,返工费时费力,甚至出现产品因包装数量不符合要求被退货,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有必要研发出一种能够将创口贴自动包装到塑料包装盒内的自动化数控包装机,以便于大大提高包装生产效率,且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该自动化数控包装机能够准确、快速地将紧扣的塑料包装盒打开,并且能够快速精确地将创口贴自动分装到塑料包装盒内,能够大大提高将创口贴分装到塑料包装盒内的生产效率,在包装过程中不会损伤塑料包装盒及创口贴,并且创口贴分装精准,能大大提高包装成品的合格率,同时能够减少人力投入并且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该自动化数控包装机使用寿命长,维护和维修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包括机体,机体内部设有若干电控元件,该自动化数控包装机还包括移盒轨道、自动分装机台、输送轨道、自动开盒装置、自动定位装置和PLC控制器,所述机体顶部设有至少两条的用于夹紧并且移动塑料包装盒的移盒轨道,各移盒轨道互相间隔平行设置,所述机体顶部还设有若干沿着移盒轨道间隔均布的自动分装机台,该自动分装机台包括自动分装装置和自动放料装置,该自动分装装置设有用于将创口贴分装到自动放料装置内的分装机械手,所述自动放料装置位于分装机械手的下方,该自动放料装置用于将创口贴装入到所述移盒轨道上的塑料包装盒内,所述机体的前端还设有若干与所述移盒轨道相适配的用于输送塑料包装盒的输送轨道,各输送轨道上均设有用于开启盒盖的自动开盒装置和用于把已经开启盒盖的塑料包装盒夹紧定位的自动定位装置,所述机体的顶部前端还设有用于控制整机运行的PCL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分装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手轮、第一连接板、分装机械手、第二支架、第二手轮和储料槽,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机体顶部,第一支架顶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手轮,第一手轮的螺纹杆下端与放置于第一支架内的第一连接板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能够自动把储料槽内的创口贴逐张吸取出来的分装机械手,所述分装机械手包括用于逐张吸取储料槽内的创口贴的分装机构和用于带动分装机构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的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的顶端,且第一支架的顶部还设有用于调节第二支架位置的第二手轮,第二支架的顶端设有储料槽。
进一步地,所述分装机械手包括分装机构和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二连接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的顶部,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的上表面设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滑轨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的侧壁,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滑轨上;所述分装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连接框架、第一负压器、第二负压器和T形负压杆,连接框架的顶端与第一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框架的背部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设于连接框架的一侧,第一负压器设于连接框架的另一侧,第二负压器与第一负压器紧密固定连接,且伺服电机、第一负压器和第二负压器三者同轴,所述T形负压杆可转动地装设于第一负压器和第二负压器上,且T形负压杆与伺服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分装机构上还设有第三支架和第三感应器,第三支架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负压器的底部,第三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感应创口贴的第三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T形负压杆包括负压转轴、第一负压杆、第一吸盘、第二负压杆和第二吸盘,所述负压转轴可转动地装设于第一负压器和第二负压器上,且负压转轴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另一端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负压杆和第二负压杆,第一负压杆一端与负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吸盘连接,第二负压杆一端与负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吸盘连接;所述第一负压器包括方形外壳、负压接头和密封轴承,负压接头设于方形外壳顶部,密封轴承设于方形外壳的轴心处,且密封轴承的内径与负压转轴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放料装置包括放料支架、储料斗、自动放料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所述放料支架包括第四支架、第五支架和安装支架,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互相对称地设于安装支架的两侧,且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机体顶部,所述安装支架上对称设有用于组装第一放料板和第二放料板的第一方形通孔,所述储料斗设于安装支架上,且储料斗上对称设有与第一方形通孔相适配的第二方形通孔,所述自动放料机构包括左右对称地设于放料支架上的第一放料机构和第二放料机构,所述第四支架的侧部还设有用于自动压紧盒盖的第三定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料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放料板,第二放料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放料板,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互相对称地设于第四支架与第五支架的顶部,第一放料板与第二放料板互相对称并且可活动地装设于安装支架两侧,第一放料板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第二放料板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包括第八支架、第八气缸、第八压紧块、第八感应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八支架固定装设在第四支架的侧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固定在第八支架上,且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互相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八气缸设于第八支架上,第八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用于压紧盒盖的第八压紧块,所述第八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感应盒盖的第八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开盒装置包括用于开启塑料包装盒的第一开盒机构和用于进一步开启塑料包装盒的第二开盒机构;所述第一开盒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开盒机械手、第一定位气缸和第一感应器,所述开盒机械手由第一压紧机构和开启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固定支架装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侧壁,所述开启机构和第一定位气缸装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压紧机构装设于所述开启机构底部,所述第一感应器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另一侧壁,且第一感应器与第一定位气缸左右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开盒机构包括吹气嘴、第二压紧机构、第二定位气缸和第二感应器,所述吹气嘴、第二压紧机构和第二定位气缸装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侧壁,所述第二感应器固定装设在所述输送轨道的另一侧壁,且第二感应器与第二定位气缸左右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第九气缸和第九压紧块,第九气缸固定装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侧壁,第九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用于压紧固定塑料包装盒的第九压紧块。
进一步地,所述开盒机械手由第一压紧机构和开启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开启机构包括齿轮壳体、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直齿条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二齿轮上一体成型有用于勾住并且打开盒盖的爪勾,所述第一齿轮上一体成型有用于配合爪勾打开盒盖的条形块,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装设于齿轮壳体内,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四气缸设于所述齿轮壳体的顶端,第四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直齿条,且直齿条与第二齿轮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支架和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固定装设于齿轮壳体的侧壁,第五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压紧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支架、第二滑轨、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第四感应器,所述定位支架包括第六支架和第七支架,第七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侧壁,第七支架的顶端与第六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第六支架的侧壁设有第二滑轨,第六支架的前端设有第一定位机构,第六支架的后端设有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六支架的前端还设有感应端竖直向下的第四感应器;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六气缸、第二连接块、第二滑块、第七气缸和第一定位块,第六气缸设于第六支架前端,第六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二连接块的前端连接,第二连接块的侧壁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且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于第二滑轨上,第二连接块的后端设有第七气缸,第七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活塞杆末端连接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十气缸和第二定位块,第十气缸设于第六支架的后端,且第十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第二定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移盒轨道包括第一直轨、第二直轨和第三直轨,所述第一直轨与第二直轨用于夹紧移动第三直轨上的塑料包装盒,第三直轨固定设于机体的顶部,第一直轨和第二直轨可活动地设于第三直轨的两侧,且第一直轨和第二直轨上设有互相对应的间隔均布的夹紧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自动化数控包装机能够准确、快速地将紧扣的塑料包装盒打开,并且能够快速精确地将创口贴自动分装到塑料包装盒内,能够大大提高将创口贴分装到塑料包装盒内的生产效率,在包装过程中不会损伤塑料包装盒及创口贴,并且创口贴分装精准,能大大提高包装成品的合格率,同时能够减少人力投入并且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该自动化数控包装机使用寿命长,维护和维修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盒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装装置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负压器和第二负压器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T形负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放料装置储料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A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放料装置放料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放料支架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储料斗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盒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开盒机械手的分解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开盒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定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定位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包括机体1、移盒轨道11、自动分装机台2、输送轨道12、自动开盒装置3、自动定位装置4和PLC控制器13。机体1内部设有若干电控元件14,机体1的顶部前端设有用于控制整机运行的PCL控制器13,该PCL控制器13与机体1内的电控元件14电联接,机体1的前端设有若干个用于机体1内的电控元件14散热用的散热器15,机体1顶部设有至少两条的用于夹紧并且移动塑料包装盒的移盒轨道11,各移盒轨道11互相间隔平行设置,机体1顶部还设有若干个沿着移盒轨道11间隔均布的自动分装机台2,该自动分装机台2包括自动分装装置5和自动放料装置6,该自动分装装置5设有用于将创口贴分装到自动放料装置6内的分装机械手51,所述自动放料装置6位于分装机械手51的下方,该自动放料装置6用于将创口贴装入到所述移盒轨道11上的塑料包装盒内,所述机体1的前端还设有若干与所述移盒轨道11相适配的用于输送塑料包装盒的输送轨道12,输送轨道12的数量与移盒轨道11的数量相同,每条输送轨道12上都设有用于开启盒盖的自动开盒装置3和用于把已经开启盒盖的塑料包装盒夹紧定位的自动定位装置4。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移盒轨道11包括第一直轨111、第二直轨112和第三直轨113,所述第一直轨111与第二直轨112用于夹紧移动第三直轨113上的塑料包装盒,第三直轨113固定设于机体1的顶部,第一直轨111和第二直轨112可活动地设于第三直轨113的两侧,且第一直轨111和第二直轨112上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互相对应的用于夹紧塑料包装盒的夹紧块114。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自动分装装置5包括第一支架51、第一手轮52、第一连接板53、分装机械手7、第二支架54、第二手轮55和储料槽56,所述第一支架51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机体1顶部,第一支架51顶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手轮52,第一手轮52的螺纹杆下端与第一连接板53的一侧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连接板53置于第一支架51内,且第一连接板53的另一侧从第一支架51的侧壁伸出,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手轮52来上下调整第一连接板53的位置,第一连接板53顶部固定连接有能够自动把储料槽56内的创口贴逐张吸取出来的分装机械手7,所述分装机械手7包括用于逐张吸取储料槽56内的创口贴的分装机构71和用于带动分装机构71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的往复运动机构72,所述分装机构71设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72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架54的底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51的顶端,且在第一支架51的顶部侧壁设有用于左右调节第二支架54位置的第二手轮55,第二支架54的顶端设有用于存放创口贴的储料槽56,通过转动第一手轮52和第二手轮55可以对分装机构71和储料槽56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确保分装机构71能够迅速、有效地把储料槽56内的创口贴逐张取出。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分装机械手7包括分装机构71和往复运动机构72,所述往复运动机构72包括第三气缸721、第二连接板722、第一滑轨723、第一滑块724和第一连接块725,第二连接板7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53的顶部,第二连接板722另一端的上表面固设有第三气缸721,第三气缸721的活塞杆向下穿过第二连接板722,且在第三气缸721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一个呈圆形的第一连接块725,所述第一滑轨723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53的侧壁,该侧壁是第一连接板53从第一支架51伸出的侧壁,所述第一滑块724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滑轨723上;所述分装机构71包括伺服电机711、连接框架712、第一负压器713、第二负压器714和T形负压杆73,连接框架712的顶端与第一连接块725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框架712的背部与第一滑块724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711固定连接于连接框架712的一侧,第一负压器713固定连接于连接框架712的另一侧,第二负压器714与第一负压器713紧密固定连接,且伺服电机711、第一负压器713和第二负压器714三者同轴,所述T形负压杆73穿过第一负压器713和第二负压器714的轴心,T形负压杆73可转动地装设于第一负压器713和第二负压器714上,并且T形负压杆73与伺服电机71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715连接,由伺服电机711带动T形负压杆73转动,由往复运动机构72带动分装机构71上下往复运动,此外,在分装机构71上还设有第三支架716和第三感应器717,第三支架716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负压器714的底部,第三支架716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感应创口贴的第三感应器717,第三感应器717的感应端竖直向下,当分装机构71吸取一张创口贴并带着创口贴转动到最低位置时,创口贴会被第三感应器717感应到。
如图5、图6所示,所述第一负压器713包括方形外壳701、负压接头702和密封轴承703,负压接头702设于方形外壳701的顶部,密封轴承703设于方形外壳701的轴心处,且密封轴承703的内径与负压转轴731相适配,所述第二负压器714与第一负压器713结构相同,且第二负压器714与第一负压器713互相紧密固定连接;所述T形负压杆73包括负压转轴731、第一负压杆732、第一吸盘733、第二负压杆734和第二吸盘735,所述第一负压杆732与第二负压杆734结构相同,第一吸盘733和第二吸盘735结构相同,所述负压转轴731内部设有与第一负压杆732互相对应的第一通气孔704和与第二负压杆734互相对应的第二通气孔705;所述负压转轴731可转动地装设于第一负压器713和第二负压器714上,且负压转轴731一端与伺服电机71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715连接,负压转轴731的另一端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负压杆732和第二负压杆734,第一负压杆732一端与负压转轴731固定连接,第一负压杆732的另一端与第一吸盘733连接,第二负压杆734一端与负压转轴731固定连接,第二负压杆734的另一端与第二吸盘735连接,通过第一负压器713上的负压接头702向外抽气,就可以使第一吸盘733产生吸力吸住创口贴。
所述自动分装装置5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往复运动机构72复位时,分装机构71上的第一吸盘733刚好处于储料槽56的正下方,第一吸盘733竖直朝上,且第一吸盘733从储料槽56的底端吸取出一张创口贴,然后伺服电机711立刻带动T形负压杆73转动,同时往复运动机构72带动分装机构71向下运动,当分装机构71处于最低位置时,伺服电机711刚好带着T形负压杆73转动180度,此时,第一吸盘733处于最低位置,第一吸盘733竖直朝下,第一吸盘733的负压消失,第一吸盘733上的创口贴落入下方的自动放料装置6内,而此时第二吸盘735产生负压,然后往复运动机构72立刻开始复位,带动分装机构71向上运动,分装机构71向上运动过程中,伺服电机711不会产生转动,当往复运动机构72再次复位时,第二吸盘735刚好处于储料槽56的正下方,第二吸盘735竖直朝上,且第二吸盘735从储料槽56的底端吸取出一张创口贴,然后伺服电机711立刻带动T形负压杆73转动,同时往复运动机构72带动分装机构71向下运动,当分装机构71处于最低位置时,伺服电机711刚好带着T形负压杆73转动180度,此时,第二吸盘735处于最低位置,第二吸盘735竖直朝下,第二吸盘735的负压消失,第二吸盘735上的创口贴落入下方的自动放料装置6内,而此时第一吸盘733产生负压,然后往复运动机构72立刻开始复位,如此周期性的从储料槽56内迅速、有效地逐张取出创口贴,而取出来的创口贴均会被第三感应器717感应到,从而可以对取出的创口贴进行数量统计。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自动放料装置6包括放料支架61、储料斗62、自动放料机构63和第三定位机构64,所述放料支架61包括第四支架611、第五支架612和安装支架613,安装支架613两侧底部分别与第四支架611和第五支架612固定连接,并且第四支架611和第五支架612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机体1顶部,安装支架613上对称设有用于组装第一放料板603和第二放料板604的第一方形通孔605,所述储料斗62固定装设在安装支架613上,储料斗62上对称设有与第一方形通孔605相适配的第二方形通孔606,并且储料斗62的底端位于所述移盒轨道11的上方,储料斗62内的创口贴能够自动装入到移盒轨道11上的塑料包装盒内,所述自动放料机构63包括左右对称地设于放料支架61上的第一放料机631构和第二放料机构632,第一放料机构631设于第四支架611顶部,第二放料机构632设于第五支架612顶部,此外,在第四支架611的侧部还设有用于自动压紧盒盖的第三定位机构64。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第一放料机构631包括第一气缸601和第一放料板603,第二放料机构632包括第二气缸602和第二放料板604,第一气缸601固定装设在第四支架611顶部,第二气缸602装设在第五支架612顶部,第一气缸601与第二气缸602均优选为双轴气缸;第一放料板603与第二放料板604互相对称并且可活动地装设于安装支架613的第一方形通605孔上,第一放料板603的一端与第一气缸601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第二放料板604的一端与第二气缸602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由第一气缸601、第二气缸602分别带动第一放料板603、第二放料板604进行往复运动,实现自动放料装置6的自动放料。所述第三定位机构64包括第八支架641、第八气缸642、第八压紧块643、第八感应器644、第一导轨645和第二导轨646,所述第八支架641固定装设于第四支架611的侧部,所述第一导轨645和第二导轨646均固定在第八支架641上,且第一导轨645和第二导轨646互相平行、间隔设置,第一导轨645和第二导轨646之间的间隙用于放置盒盖,所述第八气缸642设于第八支架641上,第八气缸642活塞杆末端连接有用于压紧盒盖的第八压紧块643,所述第八支架641上还设有用于感应盒盖的第八感应器644,当第八感应器644感应到盒盖时,第八气缸642带动第八压紧块643将盒盖压紧在第二导轨646上,然后,自动放料机构63立刻进行自动放料,将储料斗62内的创口贴装入到移盒轨道11上的塑料包装盒内。
所述自动放料装置6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自动放料装置6上的自动放料机构63处于闭合状态时,自动分装装置6将创口贴统计分装放入到自动放料装置6的储料斗62内,塑料包装盒的盒盖放置于第一导轨645和第二导轨646之间,由移盒轨道11将已经打开的塑料包装盒夹紧移动到储料斗62的正下方,此时,第八感应器644感应到盒盖,第八气缸642带动第八压紧块643将盒盖压紧在第二导轨646上,然后,自动放料机构63的第一气缸601和第二气缸602立刻带着第一放料板603和第二放料板604向两侧运动,将储料斗62内的创口贴释放到塑料包装盒内,然后,自动放料机构63复位再次处于闭合状态,第八气缸642带动第八压紧块643复位,松开盒盖。
如图13至图15所示,所述自动开盒装置3包括用于开启塑料包装盒的第一开盒机构31和用于进一步开启塑料包装盒的第二开盒机构32,所述第一开盒机构31包括固定支架311、开盒机械手8、第一定位气缸312和第一感应器313,所述开盒机械手8由第一压紧机构81和开启机构82组成,所述固定支架311装设于所述输送轨道12的侧壁,所述开启机构82和第一定位气缸312装设于所述固定支架311上,所述第一压紧机构81装设于所述开启机构82底部,所述第一感应器313设于所述输送轨道12的另一侧壁,且第一感应器313与第一定位气缸312左右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开盒机构32包括吹气嘴321、第二压紧机构322、第二定位气缸323和第二感应器324,所述吹气嘴321、第二压紧机构322和第二定位气缸323均装设于所述输送轨道12的侧壁,所述第二感应器324固定装设在所述输送轨道12的另一侧壁,且第二感应器324与第二定位气缸323左右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压紧机构322包括第九气缸301和第九压紧块302,第九气缸301固定装设于所述输送轨道12的侧壁,第九气缸301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用于压紧塑料包装盒的第九压紧块302,由第九气缸301带动第九压紧块302压紧塑料包装盒。
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开盒机械手8由第一压紧机构81和开启机构82组成,所述开启机构82包括齿轮壳体825、第一齿轮821、第二齿轮822、直齿条823和第四气缸824;齿轮壳体825的顶部设有第一通孔801,齿轮壳体825的左侧(参考图15)设有第二通孔802,齿轮壳体825的底部设有第三通孔803,且在齿轮壳体825上设有若干个用于装设第一齿轮821和第二齿轮822的轴承804;所述第一齿轮821与第二齿轮822通过第一齿轮轴826和第二齿轮轴827装设于齿轮壳体825内,第一齿轮821与第二齿轮822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822上一体成型有用于勾住并且打开盒盖的爪勾805,所述爪勾805一端与第二齿轮822一体连接,爪勾805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用于勾住并且打开盒盖的弯曲部,爪勾805从齿轮壳体825的第二通孔802伸出,所述第一齿轮821上一体成型有用于配合爪勾805打开盒盖的条形块806,所述条形块806一端与第一齿轮821一体连接,条形块806的另一端从齿轮壳体825的第二通孔802伸出,且在伸出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能防止刮伤盒盖的塑料块807,所述第四气缸824设于所述齿轮壳体825的顶端,第四气缸824的活塞杆向下穿过齿轮壳体825顶部的第一通孔801,且第四气缸的824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直齿条823,该直齿条823置于齿轮壳体825内部,且直齿条823与第二齿轮822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直齿条823的底端从齿轮壳体825底部的第三通孔803伸出,当第四气缸824带动直齿条823向下运动时,直齿条823会带动第二齿轮822与第一齿轮821同时转动,此时,第二齿轮822与第一齿轮821能够模仿工人的大拇指和食指的开盒动作,快速、准确地将塑料包装盒的盒盖打开。所述第一压紧机构81包括压紧支架811和第五气缸812,如图15所示,采用四根加长的螺柱813将第五气缸812固定装设在齿轮壳体825的右侧底部,第五气缸812的活塞杆末端与压紧支架811固定连接,通过第五气缸812带动压紧支架811压紧塑料包装盒,所述压紧支架811上固定装设有两个呈圆柱形的橡胶减震块814,设置的橡胶减震块814可以有效避免压紧支架811损伤或损坏塑料包装盒。
所述的自动开盒装置3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待开启的塑料包装盒放置到输送轨道12上,输送轨道12将塑料包装盒输送至第一开盒机构31时,第一定位气缸312挡住塑料包装盒,同时第一感应器313感应到塑料包装盒就发出信号,使得开盒机械手8的第一压紧机构81压紧塑料包装盒(此时,开启机构82的爪勾805的弯曲部刚好勾住塑料包装盒的扣合处),然后,开启机构82的第四气缸824的活塞杆向下运行,通过直齿条823带动第二齿轮822和第一齿轮821打开塑料包装盒,打开盒盖之后,第一压紧机构81复位,同时第一定位气缸312释放塑料包装盒使得塑料包装盒抵达第二开盒机构32,第二定位气缸323挡住塑料包装盒,同时第二感应器324感应到塑料包装盒就发出信号,使第二压紧机构322压紧塑料包装盒,然后,吹气嘴321立刻喷出气流,将塑料包装盒的盒盖进一步完全掀开,然后第二压紧机构322复位松开塑料包装盒,第二定位气缸323释放塑料包装盒,使输送轨道12将塑料包装盒输送至自动定位装置4。该自动开盒装置3每分钟可以打开70~80个的塑料包装盒,整个开盒过程动作准确、迅速,且不会损伤或损坏塑料包装盒,在包装生产过程中,能够大大提高打开塑料包装盒的效率,同时能够减少人力投入并且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自动定位装置4包括定位支架45、第二滑轨43、第一定位机构41、第二定位机构42和第四感应器44,所述定位支架45包括第六支架451和第七支架452,第七支架45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轨道12的侧壁,第七支架452的顶端与第六支架451的前端固定连接,第六支架451的侧壁设有第二滑轨43,第六支架451的前端设有第一定位机构41,第六支架451的后端设有第二定位机构42,所述第六支架451的前端还设有感应端竖直向下的用于感应塑料包装盒的第四感应器44。
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第一定位机构41包括第六气缸411、第二连接块412、第二滑块413、第七气缸414和第一定位块415,第六气缸411设于第六支架451的前端,且第六气缸411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接块412通过关节轴承416连接,第二连接块412的侧壁与第二滑块413固定连接,且第二滑块413可滑动地设于第二滑轨43上,第二连接块412的尾端设有第七气缸414,第七气缸414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活塞杆末端连接有第一定位块415,关节轴承416是一种常见的现有轴承,关节轴承416能承受较大的负荷,可以承受径向负荷、轴向负荷或径向、轴向同时存在的联合负荷,采用关节轴承416能够更好地将第六气缸411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接块412连接,使得第六气缸411推动第二连接块412更为省力、顺畅,降低两者之间的机械摩擦磨损,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定位机构42包括第十气缸421和第二定位块422,第十气缸421设于第六支架451的后端,第十气缸421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活塞杆末端连接有第二定位块422,第十气缸421与第七气缸414均优选为双轴气缸,第二定位块422与第一定位块415均优选为方形橡胶块。
所述自动定位装置4的工作原理如下:输送轨道12将已经打开盒盖的塑料包装盒输送到自动定位装置4的下方,当第四感应器44感应到塑料包装盒时,第七气缸414带动第一定位块415向下运行,第十气缸421带动第二定位块422向下运行,此时,塑料包装盒位于第一定位块415与第二定位块422之间的输送轨道12上,然后第六气,411推动第二连接块412沿着第二滑轨43滑动,使得第一定位块415推动塑料包装盒,直至第一定位块415将塑料包装盒压紧于第二定位块422,此时就达到自动定位塑料包装盒的目的,而当移盒轨道11夹取塑料包装盒时,第一定位机构41和第二定位机构42复位,移盒轨道11就可自由夹取塑料包装盒。
所述自动化数控包装机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包装生产需求,用PLC控制器13设置机体1上每台自动分装机台2的工作参数,即设置每台自动分装机台2上的自动分装装置5每次分装到自动放料装置6内的创口贴数量,然后开启设备,通过PLC控制器13对整机设备进行检测运行,检测整机设备运行情况良好之后,将塑料包装盒放置到输送轨道12的进料端,输送轨道12将塑料包装盒输送至自动开盒装置3,自动开盒装置3将塑料包装盒的盒盖打开,然后输送轨道12将塑料包装盒输送至自动定位装置4,由自动定位装置4将塑料包装盒定位在移盒轨道11的进料端,移盒轨道11再将塑料包装盒夹取移动到自动放料装置6的下方,此时,自动放料装置6把由自动分装装置5分装到自动放料装置6内的创口贴放入到塑料包装盒内,然后移盒轨道11再将该塑料包装盒夹取移到下一台自动分装机台2的自动放料装置6下方,如此,逐次移动塑料包装盒,就可在每个塑料包装盒内放入多种规格及数量的创口贴,完成创口贴的自动包装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自动化数控包装机能够准确、快速地将紧扣的塑料包装盒打开,并且能够快速精确地将创口贴自动分装到塑料包装盒内,能够大大提高将创口贴分装到塑料包装盒内的生产效率,在包装过程中不会损伤塑料包装盒及创口贴,并且创口贴分装精准,能大大提高包装成品的合格率,同时能够减少人力投入并且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该自动化数控包装机使用寿命长,维护和维修简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包括机体,机体内部设有若干电控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化数控包装机还包括移盒轨道、自动分装机台、输送轨道、自动开盒装置、自动定位装置和PLC控制器,所述机体顶部设有至少两条的用于夹紧并且移动塑料包装盒的移盒轨道,各移盒轨道互相间隔平行设置,所述机体顶部还设有若干沿着移盒轨道间隔均布的自动分装机台,该自动分装机台包括自动分装装置和自动放料装置,该自动分装装置设有用于将创口贴分装到自动放料装置内的分装机械手,所述自动放料装置位于分装机械手的下方,该自动放料装置用于将创口贴装入到所述移盒轨道上的塑料包装盒内,所述机体的前端还设有若干与所述移盒轨道相适配的用于输送塑料包装盒的输送轨道,各输送轨道上均设有用于开启盒盖的自动开盒装置和用于把已经开启盒盖的塑料包装盒夹紧定位的自动定位装置,所述机体的顶部前端还设有用于控制整机运行的PCL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装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手轮、第一连接板、分装机械手、第二支架、第二手轮和储料槽,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机体顶部,第一支架顶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手轮,第一手轮的螺纹杆下端与放置于第一支架内的第一连接板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能够自动把储料槽内的创口贴逐张吸取出来的分装机械手,所述分装机械手包括用于逐张吸取储料槽内的创口贴的分装机构和用于带动分装机构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的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的顶端,且第一支架的顶部还设有用于调节第二支架位置的第二手轮,第二支架的顶端设有储料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装机械手包括分装机构和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二连接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的顶部,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的上表面设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滑轨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的侧壁,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滑轨上;所述分装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连接框架、第一负压器、第二负压器和T形负压杆,连接框架的顶端与第一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框架的背部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设于连接框架的一侧,第一负压器设于连接框架的另一侧,第二负压器与第一负压器紧密固定连接,且伺服电机、第一负压器和第二负压器三者同轴,所述T形负压杆可转动地装设于第一负压器和第二负压器上,且T形负压杆与伺服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分装机构上还设有第三支架和第三感应器,第三支架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负压器的底部,第三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感应创口贴的第三感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负压杆包括负压转轴、第一负压杆、第一吸盘、第二负压杆和第二吸盘,所述负压转轴可转动地装设于第一负压器和第二负压器上,且负压转轴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另一端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负压杆和第二负压杆,第一负压杆一端与负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吸盘连接,第二负压杆一端与负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吸盘连接;所述第一负压器包括方形外壳、负压接头和密封轴承,负压接头设于方形外壳顶部,密封轴承设于方形外壳的轴心处,且密封轴承的内径与负压转轴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放料装置包括放料支架、储料斗、自动放料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所述放料支架包括第四支架、第五支架和安装支架,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互相对称地设于安装支架的两侧,且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机体顶部,所述安装支架上对称设有用于组装第一放料板和第二放料板的第一方形通孔,所述储料斗设于安装支架上,且储料斗上对称设有与第一方形通孔相适配的第二方形通孔,所述自动放料机构包括左右对称地设于放料支架上的第一放料机构和第二放料机构,所述第四支架的侧部还设有用于自动压紧盒盖的第三定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料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放料板,第二放料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放料板,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互相对称地设于第四支架与第五支架的顶部,第一放料板与第二放料板互相对称并且可活动地装设于安装支架两侧,第一放料板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第二放料板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包括第八支架、第八气缸、第八压紧块、第八感应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八支架固定装设在第四支架的侧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固定在第八支架上,且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互相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八气缸设于第八支架上,第八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用于压紧盒盖的第八压紧块,所述第八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感应盒盖的第八感应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盒装置包括用于开启塑料包装盒的第一开盒机构和用于进一步开启塑料包装盒的第二开盒机构;所述第一开盒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开盒机械手、第一定位气缸和第一感应器,所述开盒机械手由第一压紧机构和开启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固定支架装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侧壁,所述开启机构和第一定位气缸装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压紧机构装设于所述开启机构底部,所述第一感应器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另一侧壁,且第一感应器与第一定位气缸左右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开盒机构包括吹气嘴、第二压紧机构、第二定位气缸和第二感应器,所述吹气嘴、第二压紧机构和第二定位气缸装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侧壁,所述第二感应器固定装设在所述输送轨道的另一侧壁,且第二感应器与第二定位气缸左右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第九气缸和第九压紧块,第九气缸固定装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侧壁,第九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用于压紧固定塑料包装盒的第九压紧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盒机械手由第一压紧机构和开启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开启机构包括齿轮壳体、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直齿条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二齿轮上一体成型有用于勾住并且打开盒盖的爪勾,所述第一齿轮上一体成型有用于配合爪勾打开盒盖的条形块,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装设于齿轮壳体内,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四气缸设于所述齿轮壳体的顶端,第四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直齿条,且直齿条与第二齿轮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支架和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固定装设于齿轮壳体的侧壁,第五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压紧支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支架、第二滑轨、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第四感应器,所述定位支架包括第六支架和第七支架,第七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侧壁,第七支架的顶端与第六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第六支架的侧壁设有第二滑轨,第六支架的前端设有第一定位机构,第六支架的后端设有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六支架的前端还设有感应端竖直向下的第四感应器;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六气缸、第二连接块、第二滑块、第七气缸和第一定位块,第六气缸设于第六支架前端,第六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二连接块的前端连接,第二连接块的侧壁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且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于第二滑轨上,第二连接块的后端设有第七气缸,第七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活塞杆末端连接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十气缸和第二定位块,第十气缸设于第六支架的后端,且第十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第二定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盒轨道包括第一直轨、第二直轨和第三直轨,所述第一直轨与第二直轨用于夹紧移动第三直轨上的塑料包装盒,第三直轨固定设于机体的顶部,第一直轨和第二直轨可活动地设于第三直轨的两侧,且第一直轨和第二直轨上设有互相对应的间隔均布的夹紧块。
CN201520563654.5U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71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63654.5U CN204871712U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63654.5U CN204871712U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71712U true CN204871712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16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63654.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71712U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71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0211A (zh) * 2015-07-30 2015-10-28 泉州华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0211A (zh) * 2015-07-30 2015-10-28 泉州华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CN105000211B (zh) * 2015-07-30 2018-01-09 泉州华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29327U (zh) 抓取装置以及包括该抓取装置的装箱系统
CN105000211A (zh) 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CN207404068U (zh) 一种纸箱的自动包装入库生产线
CN203832784U (zh) 一种水果自动装箱机
CN104036976A (zh) 自动含浸机
CN205366265U (zh) 纸箱泡沫板投入机
CN102923355A (zh) 成品自动包装流水线
CN203793672U (zh) 一种半自动装箱设备
CN204871712U (zh) 一种自动化数控包装机
CN105015844A (zh) 一种自动开盒装置
CN107628323A (zh) 一种纸箱的自动包装入库生产线
CN203047557U (zh) 自动打包机
CN206427314U (zh) 灌粉装盖生产线
CN206590175U (zh) 一种用于中空容器的自动堆码包装系统
CN108172101A (zh)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教学的实训台
CN204587405U (zh) 食品加工换道机构
CN204381405U (zh) 新型车边机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04011096U (zh) 自动含浸机
CN114771903B (zh) 一种产品自动装箱设备
CN205241205U (zh) 一种快装式半自动旋盖机
CN105000214A (zh) 一种自动分装装置
CN207843418U (zh) 码拍式塑料瓶装箱机
CN204871769U (zh) 一种自动开盒装置
CN204016906U (zh) 一种天麻灭菌箱
CN109968318A (zh) 一种平移及翻转复合下料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