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66836U - 分架式多辊轧机 - Google Patents
分架式多辊轧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66836U CN204866836U CN201520374903.6U CN201520374903U CN204866836U CN 204866836 U CN204866836 U CN 204866836U CN 201520374903 U CN201520374903 U CN 201520374903U CN 204866836 U CN204866836 U CN 2048668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bearing bracket
- voussoir
- roller system
- lower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Reduction Rolling/Reduction Stand/Operation Of Reduction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架式多辊轧机,包括上机架、下机架、上半辊系和下半辊系,所述的上半辊系和下半辊系分别设置在上机架和下机架内,所述的上机架和下机架通过螺栓连接,且所述的上机架和下机架之间通过四根竖直的用于起加强作用的导柱连接;所述的上机架的顶端安装有六个用于调整板型的调节油缸和用于上半辊系中处于中间位置的两根支撑辊的运动并调整辊缝和轧制力的下压机构;所述的下半辊系的底部设置有可移动的边辊座,所述的边辊座的下方设置有辊径补偿装置,所述的辊径补偿装置包括斜楔油缸、上楔块和下楔块,所述的上楔块与下楔块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下楔块的大头端连接用于推动下楔块水平移动的所述的斜楔油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架式多辊轧机,属于冷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一般用途的冷板在市场上已经非常普遍,效益也变得十分微薄,而薄、精板带材的需求在不断的加大,效益比较乐观。最初的四、六辊可逆式轧机因工作辊直径大,很难轧制薄规格产品,且由于工作辊、支承辊和牌坊质量重、体积庞大,造成生产运行成本较高,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多辊轧机由于工作辊直径小,在极薄带材及难变形金属方面明显优于四、六辊轧机,且节能效果显著。自1946年二十辊轧机在美国问世以来,以它在轧制不锈钢、硅钢、高强度金属及合金薄带和极薄带材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并以优质的产品和低的运营成本赢得市场。但是市面上的二十辊轧机采用牌坊式上下机架,存在以下缺陷:重量大,体积大,刚性略有稍差,开口度小,安装调整时,静态精度和动态精度误差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辊轧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架式多辊轧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分架式多辊轧机,包括上机架、下机架、上半辊系和下半辊系,所述的上半辊系和下半辊系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机架和下机架内,所述的上半辊系和下半辊系分别由最外层的四根支撑辊、三根第二中间辊、两根第一中间辊和一根工作辊构成,且对称布置,上下两根工作辊分别压接在金属板材的上、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机架和下机架通过螺栓连接,且所述的上机架和下机架通过四根竖直的用于起加强作用的导柱连接;
所述的上机架的顶端安装有六个用于调整板型的调节油缸和用于上半辊系中处于中间位置的两根支撑辊的偏心运动并调整辊缝和轧制力的下压机构;
所述的下半辊系的底部设置有可移动的边辊座,所述的边辊座的下方设置有辊径补偿装置,所述的辊径补偿装置包括斜楔油缸、上楔块和下楔块,所述的上楔块与下楔块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边辊座的底部与上楔块的上表面相压接,所述的上楔块的下表面与下楔块的上表面之间以及所述的下楔块与下机架的底部之间均设置有衬板,且所述的上楔块的下表面与下楔块的上表面分别与衬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触接;所述的下楔块的大头端连接用于推动下楔块水平移动的所述的斜楔油缸;
所述的上机架和下机架分别具有矩形机构的支撑辊底座。
所述的斜楔油缸通过铜套安装在缸座上。
所述的斜楔油缸与油缸座之间通过圆柱销连接。
所述的下压机构包括压下油缸和压下齿条,所述的压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有所述的压下齿条,所述的压下齿条的两侧均开设有齿轮结构,所述的齿轮结构分别与上半辊系内位于压下齿条两侧的支撑辊上的偏心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偏心齿轮安装在支撑辊的芯轴处,所述的偏心齿轮通过芯轴带动支撑辊旋转压下,同时带动上半辊系内的第一、第二中间辊以及工作辊压下。
所述的上楔块的两端对应的下机架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块。
所述的导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定制螺母,所述的定制螺母与上机架之间、定制螺母与下机架之间设置有垫片。
所述的上机架上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凹口,所述的下机架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与凹口相配合使用的凸块。
所述的边辊座包括分别设置在下半辊系的底部左右两侧的左辊座和右辊座,所述的左辊座和右辊座均具有矩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工作辊直径小,轧制极薄带材的最小厚度可达0.05mm;
2、辊系稳定性好;
3、操作和维护简单,运行可靠;
4、开口度大,方便穿带换辊,配辊系数高,辊利用率大;
5、机架采用上下分体式螺柱连,有助机械加工;
6、机架加工精度也进步提高,加工设备要求低。
7、为解决上下机架左右受力强度不足问题,上下机架之间采用凹口和凸块配合的方式扣合,并且通过四个锁紧导柱将上下机架固定,24个螺栓加强上下机架之间的连接。
8、机架内孔采用矩形式边辊座,轧制线调整,通过调整下机架4个支撑辊下面的轧制线调整上、下楔块使整套轧辊的几何尺寸能够适应改变了的轧辊直径,以保持轧制线不变,左、右边辊座块采用不固定式让其受力直接到下机架上,让其它两辊FG也直接受力到机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辊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下机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辊系受力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辊径补偿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分架式多辊轧机,包括上机架1、下机架2、上半辊系和下半辊系,所述的上半辊系和下半辊系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机架1和下机架2内,所述的上半辊系和下半辊系分别由最外层的四根支撑辊(A、B、C、D和E、F、G、H)、三根第二中间辊(I、J、K和L、M、N)、两根第一中间辊(O、P和Q、R)和一根工作辊(S和T),且对称布置,上下两根工作辊(S和T)分别压接在金属板材的上、下表面;所述的上机架1和下机架2通过螺栓3连接,且所述的上机架1和下机架2通过四根竖直的用于起加强作用的导柱9连接;
所述的上机架1的顶端安装有六个用于调整板型的调节油缸和用于上半辊系中处于中间位置的两根支撑辊的偏心运动并调整辊缝和轧制力的下压机构;
所述的下半辊系的底部设置有可移动的边辊座7,所述的边辊座7的下方设置有辊径补偿装置6,所述的辊径补偿装置6包括斜楔油缸61、上楔块62和下楔块63,所述的上楔块62与下楔块63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边辊座的底部与上楔块62的上表面相压接,所述的上楔块62的下表面与下楔块63的上表面之间以及所述的下楔块63与下机架2的底部之间均设置有衬板66,且所述的上楔块62的下表面与下楔块63的上表面分别与衬板6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触接;所述的下楔块63的大头端连接用于推动下楔块水平移动的所述的斜楔油缸61;
所述的上机架和下机架分别具有矩形机构的支撑辊底座7。
所述的斜楔油缸61通过铜套64安装在缸座67上。
所述的斜楔油缸61与油缸座68之间通过圆柱销65连接。
所述的下压机构包括压下油缸4和压下齿条5,所述的压下油缸4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有所述的压下齿条5,所述的压下齿条5的两侧均开设有齿轮结构,所述的齿轮结构分别与上半辊系内位于压下齿条两侧的支撑辊B、C上的偏心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偏心齿轮安装在支撑辊的芯轴处,所述的偏心齿轮通过芯轴带动支撑辊旋转压下,同时带动上半辊系内的第一、第二中间辊以及工作辊压下。
所述的上楔块62的两端对应的下机架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块8。
所述的导柱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定制螺母91,所述的定制螺母91与上机架1之间、定制螺母91与下机架2之间设置有垫片92。
所述的上机架1上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凹口11,所述的下机架2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与凹口11相配合使用的凸块12。
所述的边辊座包括分别设置在下半辊系的底部左右两侧的左辊座71和右辊座72,所述的左辊座和右辊座均具有矩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为解决上下机架左右受力强度不足问题,上下机架之间采用凹口11和凸块12配合的方式扣合,并且通过四个锁紧导柱将上下机架固定,24个螺栓加强上下机架之间的连接。
机架内孔采用矩形式边辊座,轧制线调整,通过调整下机架4个支撑辊下面的轧制线调整上、下楔块使整套轧辊的几何尺寸能够适应改变了的轧辊直径,以保持轧制线不变,左、右边辊座块采用不固定式让其受力直接到下机架上,让其它两辊FG也直接受力到机架上。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8)
1.分架式多辊轧机,包括上机架、下机架、上半辊系和下半辊系,所述的上半辊系和下半辊系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机架和下机架内,所述的上半辊系和下半辊系分别由最外层的四根支撑辊、三根第二中间辊、两根第一中间辊和一根工作辊构成,且对称布置,上下两根工作辊分别压接在金属板材的上、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机架和下机架通过螺栓连接,且所述的上机架和下机架通过四根竖直的用于起加强作用的导柱连接;
所述的上机架的顶端安装有六个用于调整板型的调节油缸和用于上半辊系中处于中间位置的两根支撑辊的偏心运动并调整辊缝和轧制力的下压机构;
所述的下半辊系的底部设置有可移动的边辊座,所述的边辊座的下方设置有辊径补偿装置,所述的辊径补偿装置包括斜楔油缸、上楔块和下楔块,所述的上楔块与下楔块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边辊座的底部与上楔块的上表面相压接,所述的上楔块的下表面与下楔块的上表面之间以及所述的下楔块与下机架的底部之间均设置有衬板,且所述的上楔块的下表面与下楔块的上表面分别与衬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触接;所述的下楔块的大头端连接用于推动下楔块水平移动的楔块油缸;
所述的上机架和下机架分别具有矩形机构的支撑辊底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架式多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楔油缸通过油缸座、铜套安装在缸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架式多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块油缸与油缸座之间通过圆柱销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架式多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机构包括压下油缸和压下齿条,所述的压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有所述的压下齿条,所述的压下齿条的两侧均开设有齿轮结构,所述的齿轮结构分别与上半辊系内位于压下齿条两侧的支撑辊上的偏心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偏心齿轮安装在支撑辊的芯轴处,所述的偏心齿轮通过芯轴带动支撑辊旋转压下,同时带动上半辊系内的第一、第二中间辊以及工作辊压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架式多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楔块的两端对应的下机架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架式多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定制螺母,所述的定制螺母与上机架之间、定制螺母与下机架之间设置有垫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架式多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机架上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凹口,所述的下机架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与凹口相配合使用的凸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架式多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辊座包括分别设置在下半辊系的底部左右两侧的左辊座和右辊座,所述的左辊座和右辊座均具有矩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74903.6U CN204866836U (zh) | 2015-06-02 | 2015-06-02 | 分架式多辊轧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74903.6U CN204866836U (zh) | 2015-06-02 | 2015-06-02 | 分架式多辊轧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66836U true CN204866836U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4811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74903.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66836U (zh) | 2015-06-02 | 2015-06-02 | 分架式多辊轧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6683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07336A (zh) * | 2015-06-02 | 2015-09-16 | 浙江业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分架式多辊轧机 |
CN112496035A (zh) * | 2020-11-06 | 2021-03-16 | 太原科技大学 | 一种金属极板辊压专用机辊压成形的方法 |
-
2015
- 2015-06-02 CN CN201520374903.6U patent/CN204866836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07336A (zh) * | 2015-06-02 | 2015-09-16 | 浙江业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分架式多辊轧机 |
CN104907336B (zh) * | 2015-06-02 | 2017-03-01 | 浙江业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分架式多辊轧机 |
CN112496035A (zh) * | 2020-11-06 | 2021-03-16 | 太原科技大学 | 一种金属极板辊压专用机辊压成形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08878Y (zh) | 多辊轧机 | |
CN201172057Y (zh) | 一种万能轧机 | |
CN104907336B (zh) | 分架式多辊轧机 | |
CN103909093B (zh) | 一种小辊径六辊轧机及轧制控制方法 | |
CN102886382A (zh) | 一种十八辊轧机结构 | |
CN202079087U (zh) | 可调的立辊侧压装置 | |
CN106391700A (zh) | 一种下驱动式y型四辊板带轧机 | |
CN205413921U (zh) | 一种新型高精度双板带冷轧机 | |
CN204866836U (zh) | 分架式多辊轧机 | |
CN107252822A (zh) | 一种十八辊轧机 | |
CN103212579B (zh) | 一种六辊轧机 | |
CN104550239B (zh) | 一种十八辊冷轧机 | |
CN103658191A (zh) | 一种冷轧机工作辊侧支承装置 | |
CN110860561A (zh) | 短流程冷、热轧协调控制电工钢平直截面的方法 | |
CN105964691A (zh) | 一种新型十辊钢板冷轧机结构 | |
CN200939463Y (zh) | 磁浮轧机 | |
CN204769981U (zh) | 一种工模具钢板矫直机 | |
CN105728463B (zh) | 一种新型偏十四辊钢板冷轧机结构 | |
CN100431727C (zh) | 一种轧钢用导辊装置 | |
CN105057401A (zh) | 一种工模具钢板矫直机 | |
CN207138503U (zh) | 一种十八辊轧机 | |
CN200991714Y (zh) | 一种轧钢用导辊装置 | |
CN209550238U (zh) | 一种具有分体式机架的轧机 | |
CN204148237U (zh) | 一种冷轧管机冷轧部分的节圆齿轮的调节机构 | |
CN201552176U (zh) | 一种两辊冷轧管机的闭式机架压下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