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64642U -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64642U
CN204864642U CN201520343232.7U CN201520343232U CN204864642U CN 204864642 U CN204864642 U CN 204864642U CN 201520343232 U CN201520343232 U CN 201520343232U CN 204864642 U CN204864642 U CN 204864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extinguishing
fire
rescue engineering
multifunctional fire
articulate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432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锡进
杨茂功
张中军
张锡亮
张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fu Fir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锡进
杨茂功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锡进, 杨茂功 filed Critical 张锡进
Priority to CN2015203432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64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64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64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属于消防领域,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铰接装置铰接,所述前车架上设置有驾驶室,所述后车架上设置有车厢,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上设置有铲土清障设备和翻土灭火设备,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上还设置有喷水灭火设备和/或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道路适应能力强、功能多样。

Description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背景技术
灭火救援工程车,尤其是消防车,是各类消防救援部队灭火救援战斗的必备武器。近年来,灭火救援工程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各类灭火消防车、举高消防车、专勤消防车和后援消防车为灭火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现有的消防车在实际应用中也存有诸多弊端。
1、道路适应能力差。现有的各类消防车大部分都是用公路运输汽车底盘改装而成,道路适应能力差,通过能力低,只能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对地形复杂、道路崎岖甚至无路的情况无能为力,不能在山区、草原、河沟地形上行驶。
2、功能单一。现有的各类消防车一般只具备有限的几种功能,不能满足灭火救援现场的多种复杂状况,限制了灭火救援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适应能力强、功能多样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铰接装置铰接,所述前车架上设置有驾驶室,所述后车架上设置有车厢,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上设置有铲土清障设备和翻土灭火设备,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上还设置有喷水灭火设备和/或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装置为2组,分别为上铰接装置和下铰接装置,所述上铰接装置和下铰接装置的中心轴重合,所述下铰接装置为浮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铰接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2个斜推力轴承,所述下铰接装置包括关节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灭火设备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车厢内;所述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包括第二水箱、第二水泵、泡沫液箱、泡沫液泵、空气压缩机和气液比例混合发泡器,所述第二水箱、第二水泵、泡沫液箱、泡沫液泵、空气压缩机和气液比例混合发泡器设置在所述车厢内,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为同一设备或不同设备,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为同一设备或不同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和泡沫液箱周围填充有阻燃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铲土清障设备铰接在所述前车架的前端,所述翻土灭火设备设置在所述后车架的后端,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大梁为箱式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铲土清障设备为铲斗,所述铲斗为反转六连杆机构;所述翻土灭火设备为犁或耙,所述犁或耙通过回转轴销连接到所述后车架的后端,并通过可被剪断的定位轴销控制所述犁或耙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犁或耙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翻土灭火设备还包括控制所述犁或耙的入土深度的支撑调高轮以及控制所述犁或耙的升降高度的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液压泵和绞盘。
进一步的,所述后车架为箱式框架结构;所述车厢为框架式结构,所述车厢与所述后车架连接成为一体结构;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前桥为摆动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车架分为前车架和后车架2部分,驾驶室在前车架上,车厢在后车架上,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铰接装置铰接,该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上设置有喷水灭火设备、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铲土清障设备和翻土灭火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道路适应能力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车架分为前车架和后车架2部分,并且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铰接装置铰接,在转弯时前车架和后车架形成折叠角,使得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外轮廓转弯半径减小,而内轮廓转弯半径加大,这样使得其可以在狭窄的通道内通行;前车架和后车架能相对于公共纵轴转动,可以明显地减少车轮在悬架系统垂直方向跳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消除了作用在车架上的扭转载荷,因此可以提高整个结构的可靠性,不像普通汽车在无路条件下行驶时,车架要承受很大的沿轴向的载荷;可以使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在路面差、气候恶劣的条件下正常行驶,使得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能够在崎岖地带行驶而不会对悬架装置有过高的要求。可在水泥、沥青、砂石、冰雪、泥浆路面上行驶,并且可以通过山区、田野、草原、河沟崎岖道路甚至无路的复杂地形。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功能多样。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集成了喷水灭火设备、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铲土清障设备和翻土灭火设备,可以使用喷水灭火设备喷水灭火,使用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喷压缩空气泡沫灭火,使用铲土清障设备装载砂土填平沟堑或火场,推平沟坎和前方树木等障碍物,使用翻土灭火设备草原上翻土覆盖草丛灭火或开辟防火隔离带。
故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道路适应能力强、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铰接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铰接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前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翻土灭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铰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大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如图1所示,该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包括前车架1和后车架2,前车架1和后车架2通过铰接装置3铰接,前车架1上设置有驾驶室11,后车架2上设置有车厢21,该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上设置有铲土清障设备5和翻土灭火设备6,该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上还设置有喷水灭火设备和/或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5。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采用铰接式工程车底盘,使用铰接装置连接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为动力部分,可以布置发动机、变速箱、液压泵及其操作系统、驾驶室等;后车架为载货部分,可以布置水箱、泡沫液箱和水泵、空压机等工作装置,通过铰接装置将动力部分与载货部分连接起来,铰接装置直接与前车架或者后车架相连。前车架(后车架)可以在水平面内相对于后车架(前车架)向左或向右回转成一定度角,甚至是折叠在一起,使车辆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道路适应能力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车架分为前车架和后车架2部分,并且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铰接装置铰接,在转弯时前车架和后车架形成折叠角,使得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外轮廓转弯半径减小,而内轮廓转弯半径加大,这样使得其可以在狭窄的通道内通行;前车架和后车架能相对于公共纵轴转动,可以明显地减少车轮在悬架系统垂直方向跳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消除了作用在车架上的扭转载荷,因此可以提高整个结构的可靠性,不像普通汽车在无路条件下行驶时,车架要承受很大的沿轴向的载荷;可以使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在路面差、气候恶劣的条件下正常行驶,使得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能够在崎岖地带行驶而不会对悬架装置有过高的要求。可在水泥、沥青、砂石、冰雪、泥浆路面上行驶,并且可以通过山区、田野、草原、河沟崎岖道路甚至无路的复杂地形。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功能多样。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集成了喷水灭火设备、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铲土清障设备和翻土灭火设备,可以使用喷水灭火设备喷水灭火,使用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喷压缩空气泡沫灭火,使用铲土清障设备装载砂土填平沟堑或火场,推平沟坎和前方树木等障碍物,使用翻土灭火设备草原上翻土覆盖草丛灭火或开辟防火隔离带。
故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道路适应能力强、功能多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如图1所示,铰接装置3为2组,分别为上铰接装置31和下铰接装置32,上铰接装置31和下铰接装置32的中心轴重合,下铰接装置32为浮动结构,所谓的浮动结构就是销轴81在关节轴承321中无上下定位,所以销轴81可以在关节轴承321轴向方向上下浮动。如图8所示。
两组铰接装置能够保证前车架和后车架连接的强度,同时下铰接装置采用浮动结构,能消除前车架和后车架的尺寸误差,减少装配应力,提高车架的使用寿命,尤其在整机高速行驶时,减少高速行驶对牵引板的冲击,提高铰接装置的寿命。
优选的,如图2所示(图2中311为斜推力轴承,312为防尘圈,313为轴承盖),上铰接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2个斜推力轴承,优选为33216轴承,能允许前后车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定的夹角,下铰接装置包括关节轴承,如图3所示(图3中321为关节轴承,322为密封条,323为轴承盒,324为轴承盖),能够在同心度较差的情况下工作,并且可以承受较大载荷。
上述喷水灭火设备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一水泵,第一水箱和第一水泵设置在车厢内;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包括第二水箱、第二水泵、泡沫液箱、泡沫液泵、空气压缩机和气液比例混合发泡器,第二水箱、第二水泵、泡沫液箱、泡沫液泵、空气压缩机和气液比例混合发泡器设置在所述车厢内,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既可以为同一设备或者也可以为不同设备,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既可以为同一设备或者也可以为不同设备。
现有的消防车一般装载水和泡沫液,直接喷水或者用吸气式泡沫枪(或泡沫炮)灭火,水和泡沫液的利用率不高,灭火能力低,效果差,不能将有限的水和泡沫液的能效充分发挥出来。本实用新型的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为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采用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既可用压缩空气泡沫灭火,也可以使用水灭火。既可使用水箱自身所带的水,也可以使用其他水罐消防车供给的水,还可以通过水泵从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中远程供水,组成一个泡沫供应站,向火场源源不断地输送泡沫,保证了灭火的连续性,灭火效果好,灭火剂利用率高。
优选的,水箱和泡沫液箱周围填充有阻燃保温材料,优选为阻燃橡塑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适合在-40~75摄氏度使用。
上述铲土清障设备5铰接在前车架1的前端,翻土灭火设备6设置在后车架2的后端,如图1所示,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大梁为箱式框架结构,如图9所示,箱式框架结构是由上盖板91、下盖板92、内侧板93和外侧板94采用高强度钢板焊接成组成一个箱型结构,整体强度大大增高,承受载荷大,抗扭性好,尤其是在行驶过程中,车体左右摇晃比较厉害的的情况下,能提高车架的抗剪性,保证车架不被破坏。
铲土清障设备一般为装载机铲斗,装载机铲斗铲土、装土和推土清障是一种成熟的技术,但是从未在灭火救援工程车上使用,原因是现有的消防车底盘大梁强度低,如果将铲斗安装上,铲土时的轴向载荷和径向扭力会将大梁损毁。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底盘大梁特别设计为箱式框架结构,具有很高的结构强度,完全可以承受铲斗铲土时产生的巨大载荷。
翻土灭火设备一般为犁或耙,犁或耙虽然也是一种成熟的犁地翻土工具,但从未在灭火救援工程车上使用,原因也是现有的消防车底盘大梁强度低,不能安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底盘大梁完全可以承受犁或耙犁地翻土时产生的巨大载荷。
优选的,铲土清障设备为铲斗,铲斗为反转六连杆机构;翻土灭火设备为犁或耙61,犁或耙61通过回转轴销63连接到后车架2的后端,并通过可被剪断的定位轴销62控制所述犁或耙61的角度,如图7所示。
上述铲斗和犁或耙运用液压系统控制升降和翻斗,实现铲土、装土和推土清障功能,该液压系统为开式液压系统,包括油泵、工作阀、先导阀和油缸,采用先导控制,操纵更轻便灵活。
具体的:
铲斗采用装载机的Z型反转六连杆机构,卸载惯性小,减少卸载冲击,在任意位置高度实现翻斗卸载,提高作业效率。利用铲斗能将前方的灌木、小树等推平,开辟一条适合车辆前进的道路,遇见坑洼等路况时,可将周围的土方推至坑洼处,方便车辆通过。
犁或耙用回转销轴固定在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后车架的后端)上,可快速拆装,犁或耙可绕回转销轴回转,定位销轴将犁或耙定位,控制器其度和犁地深度,在遇到地下有树根或石头等较硬的障碍物时,由于油缸有一定的浮动功能,犁或耙向上升起,当阻力超过定位销轴的抗拉强度时,定位销轴剪断,犁或耙弹起,防止犁或耙被破坏。
更进一步的,犁或耙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优选为3个,翻土灭火设备还包括控制犁或耙的入土深度的支撑调高轮以及控制犁或耙的升降高度的升降装置,支撑调高轮优选为2个,升降装置优选为液压油缸,定位轴销的直径为16mm,材质为经热处理后的45号钢,有较高的刚性,回转轴销的直径为60mm。1个犁或耙可翻土覆盖草丛形成一条宽度大于400mm的隔离带,阻断火势蔓延。犁或耙可以为铧犁、圆盘犁、圆盘耙、旋转犁、旋转耙等。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还包括空气压缩机7、液压泵8和绞盘9等,如图1所示。空气压缩机由快速接头输出,可为外接气动工具提供压缩空气动力;液压泵由快速接头输出,可为液压破拆工具和其他液压设备提供液压动力;绞盘为液压或电动绞盘,用绞盘自救或施救,并可实现拖拽功能。
空气压缩机、液压泵和电动绞盘等使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具有强大的救援功能,为消防部队提供一种强大的灭火救援武器,促进部队战斗力水平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中,后车架为箱式框架结构;车厢为框架式结构,车厢与后车架连接成为一体结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前桥为摆动架结构,前桥可绕车架纵轴在一定角度内摆动,其摆动角一般为12°,可大大提高车辆稳定性和通过能力。
后车架可以采用20mm的Q345-A钢板焊接成300*120的箱式框架结构,如图4所示,强度高,承受载荷大,抗扭性好,尤其是在行驶过程中,车体左右摇晃比较厉害的的情况下,能提高车架的抗剪性,保证车架不被破坏。
前桥采用摆动架结构,摆动角12度,如图5所示(图5中,51为摆动架),行驶时前车架稳定性好。
驾驶室固定在前车架上,与前车架之间有减震胶垫,驾驶室有大视野钢化玻璃,采光性好,安装上下结构推拉窗,通风良好,驾驶室装有冷暖空调操作,乘坐更舒适。室内布置采用双排座椅,前排座椅采用可调减震座椅,后排可搭乘三个辅助人员。
采用同轴流量放大转向器、转向轻便灵活、动作平稳可靠。
变速箱采用采埃夫电控变速箱,操纵轻便,变速灵活。
行车制动采用了气顶油钳盘式脚制动、停车制动和紧急制动系统采用断气刹车系统,制动性能安全可靠。
车厢采用100*100*8的方管焊接成整体框架,如图6所示,提高车厢的抗扭性能,车厢与后车架通过M30的螺栓连接使后车架与车厢成为一体结构,车厢采用框架结构,保证了整车的结构强度更高。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它能适应极差的地形以及具有高的可靠性。
泡沫液箱和水箱以及消防设备安装在框架内,底部装有10mm减震胶板,在后车架摆动时,消防设施不随后车架摆动,避免了共振,提高消防设施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采用六吨装载机桥,桥与车架刚性连接;车胎采用23.5-25宽基斜交轮胎,轮胎直径1615mm,胎面宽595mm,离地间隙高,具有良好的越野性,充气压力前轮0.3Mpa,后轮0.4Mpa。胎压低对整车有一定的减震性。
机罩采用后掀结构,两只气弹簧支撑,开启灵活轻便,方便维修保养。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最小离地间隙450mm,通过性好,适合复杂地形;消音器、空滤器安装位置高于1500mm,涉水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采用多轴全轮驱动,且每个轴上都配有差速锁;采用大型宽截面轮胎,其接地比压小,保证车辆在松软和潮湿土壤地面的通过性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铰接装置铰接,所述前车架上设置有驾驶室,所述后车架上设置有车厢,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上设置有铲土清障设备和翻土灭火设备,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上还设置有喷水灭火设备和/或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为2组,分别为上铰接装置和下铰接装置,所述上铰接装置和下铰接装置的中心轴重合,所述下铰接装置为浮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接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2个斜推力轴承,所述下铰接装置包括关节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灭火设备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车厢内;所述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包括第二水箱、第二水泵、泡沫液箱、泡沫液泵、空气压缩机和气液比例混合发泡器,所述第二水箱、第二水泵、泡沫液箱、泡沫液泵、空气压缩机和气液比例混合发泡器设置在所述车厢内,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为同一设备或不同设备,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为同一设备或不同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和泡沫液箱周围填充有阻燃保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土清障设备铰接在所述前车架的前端,所述翻土灭火设备设置在所述后车架的后端,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大梁为箱式框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土清障设备为铲斗,所述铲斗为反转六连杆机构;所述翻土灭火设备为犁或耙,所述犁或耙通过回转轴销连接到所述后车架的后端,并通过可被剪断的定位轴销控制所述犁或耙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犁或耙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翻土灭火设备还包括控制所述犁或耙的入土深度的支撑调高轮以及控制所述犁或耙的升降高度的升降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液压泵和绞盘。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为箱式框架结构;所述车厢为框架式结构,所述车厢与所述后车架连接成为一体结构;所述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的前桥为摆动架结构。
CN201520343232.7U 2015-05-25 2015-05-25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Active CN204864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3232.7U CN204864642U (zh) 2015-05-25 2015-05-25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3232.7U CN204864642U (zh) 2015-05-25 2015-05-25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64642U true CN204864642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09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43232.7U Active CN204864642U (zh) 2015-05-25 2015-05-25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646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7656A (zh) * 2015-05-15 2015-08-26 张锡进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7656A (zh) * 2015-05-15 2015-08-26 张锡进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WO2016183999A1 (zh) * 2015-05-15 2016-11-24 张锡进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CN104857656B (zh) * 2015-05-15 2019-01-11 张锡进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7656B (zh)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CN103726518B (zh) 一种多功能全地形步履式液压挖掘机
CN103953082A (zh) 多功能特种机械工程作业车
CN109024724A (zh) 一种矿用多用履带式牵引挖掘机随车吊
CN108590687A (zh) 一种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
RU111441U1 (ru) Гусеничная пожарная машина
CN208236417U (zh) 一种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
CN204864642U (zh) 多功能灭火救援工程车
CN203905071U (zh) 多功能特种机械工程作业车
CN105128954A (zh) 牵引运输装置以及山地设备
CN110080795B (zh) 一种暗挖地铁快速施工用扒渣机
CN209493982U (zh) 一种适用于复杂工况的铲斗装载机
CN205712271U (zh) 一种可防止动力不足的推土机
CN207403823U (zh) 一种悬臂掘进机驾驶室位置调整装置
CN203698069U (zh) 一种地下颗粒状炸药装药设备
CN212003183U (zh) 铣刨式履带撬毛台车
CN204956687U (zh) 牵引运输装置以及山地设备
CN211113812U (zh) 一种挖掘工程车
CN209025120U (zh) 矿用多用履带式牵引挖掘机随车吊
CN107554632A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效的推土机履带装置
CN207374533U (zh) 一种履带式多功能施工平台
US20070204719A1 (en) Highway safety scoop
RU63311U1 (ru) Машина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CN212003194U (zh) 铣刨式轮胎撬毛台车
CN214270146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底架主动浮动结构及高空作业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1

Address after: 255422 69 Yongliu West Road, Linzi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ibo Jifu Fire Figh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5400 No. 69 Yongliu West Road, Linzi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Yang Maogong

Patentee before: Zhang Xij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2 Jinxing Road, Linzi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fu Fi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5422 No. 69 Yong Xi Road, Linzi District, Shandong, Zibo

Patentee before: ZIBO JIFU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