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12416U - 拉链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拉链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12416U
CN204812416U CN201520469237.4U CN201520469237U CN204812416U CN 204812416 U CN204812416 U CN 204812416U CN 201520469237 U CN201520469237 U CN 201520469237U CN 204812416 U CN204812416 U CN 204812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liding part
head structure
slider head
k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92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阁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Zhong Chuan Zip Fastener Access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CHUAN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CHUAN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CHUAN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92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12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12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12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头结构,包括一拉头、一锁钩件、及一设置于锁钩件与拉头之间的拉片;拉头具有一第一滑动部、一第二滑动部、及一连接部;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滑动面、一装设面、一第一凹槽、一第二凹槽、及一第一延伸端;连接部具有一接合槽;锁钩件具有一本体部、一从本体部的其中一端延伸且穿设于第一凹槽的第一弯折部、及一从本体部的另外一端延伸的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具有一与第一延伸端相互对卡固配合的卡槽,第二弯折部具有一与接合槽相互卡固配合的固持端,本体部具有一从本体部延伸而出且与第二凹槽相互卡固配合的扣接件。

Description

拉链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头结构,特别是提供一种将拉片设置于锁钩件与拉头之间的拉链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技术的高度发展,拉链结构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服饰或配件上,可借助分别设置于两片分开的织物上的多个齿型结构,并借助外力将该些齿型结构彼此绞合或彼此分离,以使得两片分开的织物彼此结合或彼此分开。此外,与一般的钮扣相比,拉链结构具有更高的便利性及实用性。
目前市面上提供有多种不同的拉链头结构,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组装不易,且必须经过一冲压制程,才能够将拉片与拉头彼此结合。此外,如专利公告号为TW558966的中国台湾专利,其借助一轴套23及一环圈21环设于钩条31上,以方便使用者拉动。然而,该结构并无法使轴套23及一环圈21卡固于钩条31上,以对轴套23及一环圈21进行限位。另外,此种拉链头结构,还会因为用户跳动或是移动,使得拉链头3滑脱,而造成分别设置于两片分开的织物上的多个齿型结构彼此分离。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拉链头结构,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头结构,可改善拉链头结构设置步骤过于繁琐的情况,且能够进一步提供一限位功能于拉链头结构上,同时借助设置于锁钩件上的挡止端,使得拉链头结构在用户移动或是跳动过程中不会滑脱。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拉链头结构,其包括一拉头、一锁钩件、以及一拉片。所述拉头具有一第一滑动部、一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彼此相对应设置的第二滑动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的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滑动面、一装设面、一第一凹槽、一第二凹槽、及一第一延伸端,所述第二滑动部具有一第二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面向于所述第二滑动面,所述装设面及所述第一滑动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两相反面,所述连接部具有一接合槽。所述锁钩件具有一本体部、一从所述本体部的其中一端延伸且穿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一弯折部、及一从所述本体部的另外一端延伸的第二弯折部,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延伸端相互对卡固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二弯折部具有一与所述接合槽相互卡固配合的固持端,所述本体部具有一从所述本体部延伸而出且与所述第二凹槽相互卡固配合的扣接件,所述扣接件具有一延伸体及一连接于所述延伸体端部且从所述延伸体两侧延伸的卡扣凸块,所述卡扣凸块顶抵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拉片具有一握持部及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设置于所述锁钩件与所述拉头之间。
所述扣接件为倒T型形状。
所述第一滑动部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延伸端,所述第二延伸端设置于所述装设面上,且第二延伸端从所述第二凹槽延伸而出。
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延伸端形成一凸字型形状的穿孔。
所述本体部上具有一与所述扣接件形状相同的开槽。
所述卡扣凸块具有一分别向两侧延伸的扣接面,所述第二延伸端具有一抵接面,所述扣接面顶抵于所述抵接面。
所述卡扣凸块同时顶抵于所述抵接面及所述第二凹槽的一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连接于所述抵接面。
所述第二延伸端还进一步包括一侧面,所述侧面连接于所述抵接面,所述连接部还进一步包括一顶面,所述内表面至所述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侧面至所述顶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弯折部还进一步包括一挡止端,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挡止端及所述本体部之间。
所述枢接部具有两相互垂直的表面,所述两相互垂直的表面分别具有一预定宽度及一预定高度,所述预定宽度的尺寸大于所述预定高度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拉链头结构,借助将拉片的枢接部设置于锁钩件与拉头之间,并借助锁钩件的弹性力而能够将拉片限位于一预定位置,同时借助设置于锁钩件上的挡止端,避免拉链头结构在用户移动或是跳动过程中滑脱。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其中一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另外一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锁钩件弯折前的上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锁钩件弯折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拉头的上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拉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拉片的上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拉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A-A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拉链头结构Z
拉头1
第一滑动部11
第一滑动面111
装设面112
第一凹槽113
第二凹槽114
内表面1141
第一延伸端115
第二延伸端116
抵接面117
侧面118
第二滑动部12
第二滑动面121
连接部13
接合槽131
顶面132
斜面133锁钩件2
本体部21
扣接件211
延伸体2111
卡扣凸块2112
扣接面2113
开槽212
第一弯折部22
卡槽221
挡止端222
第二弯折部23
固持端231
连接端232拉片3
握持部31
枢接部32
槽体部33
容置空间S
预定宽度W
预定高度H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助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拉链头结构”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轻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也可借助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描绘,即未反应出相关构成的实际尺寸,特此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6至图7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其中一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另外一立体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拉头的上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拉头的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拉链头结构Z,其包括一拉头1、一锁钩件2、及一拉片3,而拉片3可设置于锁钩件2与拉头1之间,以供使用者拉取。举例来说,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锁钩件2的材质可以为一具有弹性的弹簧片或其他具有弹性的弹性材料,借此,可借助锁钩件2的弹性力,使锁钩件2夹持于拉头1上,以固定拉片3的位置。
承上所述,拉头1具有一第一滑动部11、一与第一滑动部11彼此相对应设置的第二滑动部12、及一连接于第一滑动部11与第二滑动部12之间的连接部13,且第一滑动部11与第二滑动部12之间具有一容置空间S。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第一滑动部11、第二滑动部12、及连接部13所组成的形状可以为一类似倒ㄈ字型形状的结构。
接着,第一滑动部11具有一第一滑动面111、一装设面112、一第一凹槽113、一第二凹槽114、及一第一延伸端115。装设面112及第一滑动面111分别位于第一滑动部11的两相反面,换言之,装设面112及第一滑动面111分别位于第一滑动部1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第一凹槽113及第二凹槽114则分别贯穿第一滑动部11,以使第一滑动面111及装设面112相互连通。举例来说,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第一延伸端115可设置于第一凹槽113及第二凹槽114之间,且将第一延伸端115延伸至第一凹槽113上方,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第二滑动部12可具有一第二滑动面121,第一滑动面111面向于第二滑动面121,使得第一滑动面111及第二滑动面121彼此相对,以让多个齿块结构(图中未示出)能够于第一滑动面111及第二滑动面121之间所形成的容置空间S中滑动。
承上所述,第一滑动部11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延伸端116,第二延伸端116可设置于装设面112上,且第二延伸端116从第二凹槽114延伸而出。举例来说,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第二延伸端116可分别设置于第二凹槽114两侧,以供锁钩件2卡设。值得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第二凹槽114与第二延伸端116可形成一凸字型形状的穿孔。另外,连接部13具有一接合槽131及一顶面132,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接合槽131及顶面132分别位于连接部13的两相反侧端,顶面132可位于容置空间S中,而接合槽131可位于顶面132的另外一侧面。
承上所述,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5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锁钩件弯折前的上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锁钩件弯折后的侧视示意图。锁钩件2具有一本体部21、一从本体部21的其中一端延伸且穿设于第一凹槽113中的第一弯折部22、及一从本体部21的另外一端延伸的第二弯折部23。举例来说,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第一弯折部22、本体部21、及第二弯折部23可以形成一倒U字型的形状,并借助第一弯折部22及第二弯折部23与拉头1相互卡设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弯折部22具有一与第一延伸端115相互对卡固配合的卡槽221及一用于避免拉链头结构Z松脱的挡止端222,卡槽221设置于挡止端222及本体部21之间,第二弯折部23具有一与接合槽131相互卡固配合的固持端231。本体部21具有一从本体部21延伸而出且与拉头1上的第二凹槽114相互卡固配合的扣接件211。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可借助冲压的方式直接形成本体部21上的扣接件211。借此,本体部21上可形成一与扣接件211形状相同的开槽212。更进一步来说,扣接件211具有一延伸体2111及一连接于延伸体2111端部且从延伸体2111两侧延伸的卡扣凸块2112,卡扣凸块2112可顶抵于第二凹槽114中。借此,可借助卡扣凸块2112顶抵于第二凹槽114及第二延伸端116上,以避免锁钩件2与拉头分离。
承上所述,请同时参阅图8及图9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拉片的上视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拉片的剖面示意图。拉片3具有一握持部31、一枢接部32、及一槽体部33。槽体部33可位于握持部31及枢接部32之间,而借助将第一弯折部22穿设于槽体部33,使得枢接部32可设置于锁钩件2与拉头1之间。具体来说,可将枢接部32设置于锁钩件2的第一弯折部22及扣接件211之间,从而使枢接部32枢转于锁钩件2与拉头1之间。
另外,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及图10所示,图10为图3中A-A剖线的剖面示意图。卡扣凸块2112具有一分别向两侧延伸的扣接面2113,第二延伸端116具有一抵接面117及一侧面118,侧面118可连接于抵接面117。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扣接件211为倒T型形状,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另外,第二凹槽114中具有一内表面1141,第二凹槽114的内表面1141可连接于抵接面117上,借此,使得内表面1141、抵接面117、及侧面118彼此之间可依序相连。
当将拉片3的枢接部32设置于拉头1的第一延伸端115及第二延伸端116之间后,可先将锁钩件2的挡止端222插入第一凹槽113中,并使得第一延伸端115设置于卡槽221中,再将扣接件211及固持端231分别压入第二凹槽114及接合槽131中,以固定锁钩件2与拉头1。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锁钩件2为具有弹性的材料,且第二凹槽114的内表面1141至连接部13的顶面13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延伸端116的侧面118至顶面132之间的距离,借此,当分别将扣接件211及固持端231压入第二凹槽114及接合槽131中时,扣接件211会先受到第二延伸端116的侧面118的顶抵而受力弯折,而当扣接件211的卡固凸块2112滑离侧面118且滑动至第二凹槽114中时,扣接件211将不再受到侧面118的压迫而回弹至原状,借此使得扣接件211的卡固凸块2112的扣接面2113抵接于第二延伸端116的抵接面117。换言之,扣接件211的卡固凸块2112可同时抵接于第二延伸端116的抵接面117及第二凹槽114的内表面1141。另外,第二弯折部23的固持端231可先沿着连接部13的斜面133滑动,且第二弯折部23将借助本身材质所具有的弹性力而持续向外展开,直到固持端231滑动至接合槽131中。借此,借助锁钩件2上的扣接件211与固持端231分别顶抵于第二凹槽114及接合槽131,锁钩件2可定位于拉头1上。
换言之,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借助卡槽221与第一延伸端115的扣持、扣接件211与第二延伸端116的卡接、及固持端231与接合槽131之间的卡接,而将锁钩件2固定于拉头1上。
承上所述,请同时参阅图9至11所示,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链头结构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拉片3的枢接部32上的两相互垂直的表面分别具有一预定宽度W及一预定高度H,其中预定宽度W的尺寸大于预定高度H的尺寸。换言之,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枢接部32可以为一矩形状的结构,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如图10所示,当具有预定宽度W的表面平行于第一滑动面111时,锁钩件2的挡止端222会凸出于第一凹槽113外,且位于容置空间S中,借此,挡止端222可以卡在两个相邻的齿型结构(图中未示出)之间,而使得拉链头结构Z不会与多个齿型结构滑脱开来。接着,如图11所示,由于预定宽度W的尺寸大于预定高度H的尺寸,当具有预定高度H的表面平行于第一滑动面111时,锁钩件2将会被拉片3的枢接部32顶起,使得锁钩件2产生位移,锁钩件2的挡止端222会容置于第一凹槽113内,且不延伸至容置空间S中。借此,使得挡止端222可以脱离两个相邻的齿型结构(图中未示出)之间,而让拉链头结构Z可滑动于多个齿型结构上,以借助拉链头结构Z控制齿型结构的绞合或分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拉链头结构Z,可借助将拉片3的枢接部32设置于锁钩件2与拉头1之间,以供使用者拉取,且拉链头结构Z由拉头1、锁钩件2、及拉片3三部分所组成,使其组装容易。此外,本实用新型可借助锁钩件2的卡槽221与拉头1的第一延伸端115的扣持、锁钩件2的扣接件211与拉头1的第二延伸端116的卡接、及锁钩件2的固持端231与拉头1的接合槽131之间的卡接,而将锁钩件2与拉头1彼此结合。另外,借助锁钩件2的本身材料的弹性力搭配具有矩形状枢接部32的拉片3,而能够将拉片3限位于一预定位置,如图10所示水平放置的状态,或是如图11所示垂直立起的状态。另外,可同时借助设置于锁钩件2上的挡止端222,避免拉链头结构Z在用户移动或是跳动过程中滑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拉头,所述拉头具有一第一滑动部、一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彼此相对应设置的第二滑动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的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滑动面、一装设面、一第一凹槽、一第二凹槽、及一第一延伸端,所述第二滑动部具有一第二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面向于所述第二滑动面,所述装设面及所述第一滑动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两相反面,所述连接部具有一接合槽;
一锁钩件,所述锁钩件具有一本体部、一从所述本体部的其中一端延伸且穿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一弯折部、及一从所述本体部的另外一端延伸的第二弯折部,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延伸端相互对卡固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二弯折部具有一与所述接合槽相互卡固配合的固持端,所述本体部具有一从所述本体部延伸而出且与所述第二凹槽相互卡固配合的扣接件,所述扣接件具有一延伸体及一连接于所述延伸体端部且从所述延伸体两侧延伸的卡扣凸块,所述卡扣凸块顶抵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以及
一拉片,所述拉片具有一握持部及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设置于所述锁钩件与所述拉头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件为倒T型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延伸端,所述第二延伸端设置于所述装设面上,且第二延伸端从所述第二凹槽延伸而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延伸端形成一凸字型形状的穿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上具有一与所述扣接件形状相同的开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凸块具有一分别向两侧延伸的扣接面,所述第二延伸端具有一抵接面,所述扣接面顶抵于所述抵接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凸块同时顶抵于所述抵接面及所述第二凹槽的一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连接于所述抵接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端还进一步包括一侧面,所述侧面连接于所述抵接面,所述连接部还进一步包括一顶面,所述内表面至所述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侧面至所述顶面之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还进一步包括一挡止端,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挡止端及所述本体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具有两相互垂直的表面,所述两相互垂直的表面分别具有一预定宽度及一预定高度,所述预定宽度的尺寸大于所述预定高度的尺寸。
CN201520469237.4U 2015-07-03 2015-07-03 拉链头结构 Active CN204812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9237.4U CN204812416U (zh) 2015-07-03 2015-07-03 拉链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9237.4U CN204812416U (zh) 2015-07-03 2015-07-03 拉链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12416U true CN204812416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70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9237.4U Active CN204812416U (zh) 2015-07-03 2015-07-03 拉链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1241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3700A (zh) * 2016-08-31 2016-12-14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拉头的生产工艺
CN107668850A (zh) * 2017-11-30 2018-02-09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凸起的铜拉头
CN109380820A (zh) * 2017-08-07 2019-02-26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弹性件
CN109770486A (zh) * 2017-11-15 2019-05-21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形成拉链头结构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3700A (zh) * 2016-08-31 2016-12-14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拉头的生产工艺
CN106213700B (zh) * 2016-08-31 2019-02-01 福建晋江浔兴拉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拉头的生产工艺
CN109380820A (zh) * 2017-08-07 2019-02-26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弹性件
CN109380820B (zh) * 2017-08-07 2021-06-22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弹性件
CN109770486A (zh) * 2017-11-15 2019-05-21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形成拉链头结构的方法
CN107668850A (zh) * 2017-11-30 2018-02-09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凸起的铜拉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12416U (zh) 拉链头结构
TWI566717B (zh) 扣具
CN204930563U (zh) 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TWI480008B (zh) 具有內表面凹陷特徵的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CN105559264A (zh) 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KR102267230B1 (ko) 배낭의 부속연결용 클립
WO2017063195A1 (zh) 扣具
CN109770486A (zh) 形成拉链头结构的方法
CN103767250B (zh) 一种捆绑器中的弹性按扣
CN105686226B (zh) 一种带扣
TWM512945U (zh) 拉鏈頭結構
CN203851917U (zh) 一种捆绑器中的弹性按扣
CN109380820B (zh)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弹性件
CN103156339B (zh) 开口拉链下止及使用该下止的开口拉链
WO2007119979A1 (en) Binding tool
CN202233397U (zh) 拉链安全组件
CN205696087U (zh) 一种拉链装置
CN218976712U (zh) 借指套把持外物的构造装置
KR101316641B1 (ko) 장신구 연결용 어셈블리
JP3193840U (ja) 平紐連結装置およびネックストラップ
CN212036317U (zh)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帽盖组件
JP2009056302A (ja) バックル
CN204796886U (zh) 粘扣
TW202131820A (zh) 拉鏈頭組合結構及其帽蓋組件
KR200461933Y1 (ko) 머리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5

Address after: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Zhongch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aoyuan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5

Address after: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le Coun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FANG ZHONG CHUAN ZIP FASTENER ACCESSO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ongchu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TaiWan,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