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1853U - 枢转组件、婴儿车车架以及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枢转组件、婴儿车车架以及婴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1853U
CN204801853U CN201520382816.5U CN201520382816U CN204801853U CN 204801853 U CN204801853 U CN 204801853U CN 201520382816 U CN201520382816 U CN 201520382816U CN 204801853 U CN204801853 U CN 204801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al part
fastener
axially
rotating disk
piv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828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NYLOVE BABY PRODUCTS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828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1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1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18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枢转组件、婴儿车车架以及婴儿车,枢转组件包括第一枢转件(110;210)、第二枢转件(120;220)和接合件(130;230),接合件位于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之间并且用于将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相连,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轴上,接合件被构造成能够轴向可动;以及枢转组件还包括促动装置,促动装置的轴向可动件轴向穿过第一枢转件并且具有与接合件抵靠的抵靠部,用于促动接合件轴向移动;轴向可动件(180;280)的抵靠部能够在一轴向作用力下促动接合件轴向移动而与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中的至少一个脱开接合,使得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能够相对于彼此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枢转组件,使用更省力、减少其零部件的数量、进一步节省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枢转组件、婴儿车车架以及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枢转组件、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婴儿车的枢转组件采用齿轮连接上、下枢转件,其中一根转动轴依次转过上枢转件、具有长槽孔的斜面驱动件、与斜面驱动件配合的轴向驱动件、齿轮、弹性元件下枢转件。在转动轴径向方向通过牵引件克服弹性元件阻力拉动斜面驱动件在其长槽孔范围内移动,其移动斜面挤压配合的轴向驱动件在转动轴方向发生移动从而推动齿轮脱离上枢转件,上、下枢转件处于彼此可枢转状态。这样的结构零件多而复杂,成本高,不便于维修。并且由于轴向力是通过径向力转化而来的,力的转化化率低,需要较大的轴向力才能完成折叠,比较费力,不易操作,而且容易被误操作而发生意外折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婴儿车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枢转组件,使婴儿车的折叠更省力和方便,提高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枢转组件,包括第一枢转件、第二枢转件和接合件,所述接合件位于所述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之间并且用于将所述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相连,所述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轴上,所述接合件被构造成能够轴向可动;以及所述枢转组件还包括促动装置,用于促动所述接合件轴向移动,所述促动装置的轴向可动件轴向穿过所述第一枢转件并且具有与所述接合件抵靠的抵靠部;所述轴向可动件的所述抵靠部能够在一轴向力的作用下促动所述接合件轴向移动而与所述第一枢转件和所述第二枢转件中的至少一个脱开接合,使得所述第一枢转件和所述第二枢转件能够相对于彼此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可动件轴向穿过所述第一枢转件和所述接合件,并且所述抵靠部与所述接合件的一侧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枢转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枢转件和所述接合件之间,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抵靠部分别位于所述接合件两侧;以及所述接合件在所述轴向可动件的所述抵靠部的轴向作用力下克服所述弹性件的所述弹性力朝向所述第一枢转件轴向移动以与所述第二枢转件脱开接合。
进一步地,所述枢转组件包括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安全锁,所述接合件在轴向侧面上设有轴向开口,用于所述安全锁的轴向凸部从其中穿过;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所述安全锁的轴向凸部与所述接合件的轴向开口不对准,所述轴向凸部抵靠着所述接合件的与所述抵靠部相反的一侧,以防止所述接合件轴向移动以保持所述接合件与所述第一枢转件和所述第二枢转件同时保持接合;以及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轴向凸部能够转动至与所述接合件上的所述轴向开口对准,以使所述接合件能够沿着所述轴向凸部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锁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转件可转动且轴向位置固定的转盘,所述轴向凸部设置在转盘上,所述轴向凸部轴向穿过所述第一枢转件的周向沟槽,所述轴向凸部能够沿着所述周向沟槽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锁还包括弹性回位件和定位柱,所述弹性回位件一端是固定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相连,所述定位柱是轴向可动地设在所述转盘的开口槽中;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所述转盘在所述弹性回位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处于初始位置;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转盘能够抵抗所述弹性回位件的弹性力而转动至所述轴向凸部与所述轴向开口对准的位置,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第一枢转件上的定位通孔中;当所述接合件朝向所述第一枢转件轴向移动时,所述接合件能够推压所述定位柱退出所述定位通孔,所述转盘在所述弹性回位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回到所述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促动装置包括与所述轴向可动件相连的柔性细长件,以便通过拉动所述柔性细长件使所述轴向可动件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促动装置包括转盘,所述轴向可动件包括柱状件,其中所述转盘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枢转件与所述接合件相反的一侧,所述柱状件沿着轴向设在所述转盘和所述接合件之间;以及所述转盘的轴向侧面设有周向沟槽,所述周向沟槽的底面为楔形面,所述第一枢转件具有轴向开口,所述柱状件穿过所述轴向开口并且一端位于所述周向沟槽中,所述柱状件能够在所述转盘转动时在所述周向沟槽中滑动而轴向移动,以使得所述柱状件的另一端推动所述接合件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促动装置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转盘抵靠;当所述转盘在所述扭簧的作用力下,所述柱状件处于所述周向沟槽内的最低位置;当所述转盘被抵抗着所述扭簧的作用力而转动时,所述柱状件通过在所述楔形面上滑动而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促动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着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枢转件和所述接合件之间;所述接合件能够在所述柱状件的所述另一端的轴向推动下克服所述弹性件的所述弹性力朝向所述第二枢转件轴向移动以与所述第一枢转件脱开接合。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件、所述周向沟槽和所述轴向开口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是一一对应的,所述周向沟槽和轴向开口均轴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转盘相连并且能够在转动时带动所述转盘一起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为曲轴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车架,包括上部管、下部管和上述枢转组件,所述上部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枢转件和所述第二枢转件中的一个相连,所述下部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枢转件和所述第二枢转件中的另一个相连,使得所述上部管和下部管可枢转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枢转组件与所述下部管的两端相连,所述两个枢转组件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枢转组件中的所述促动装置被构造成能够同步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包括上述婴儿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枢转组件的结构更简单、零部件更少、由安全锁带来的双重保护、通过轴向可动件的轴向动作更省力,使得婴儿车在折叠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枢转组件的轴向侧面设有用于接合件穿过的通孔,牵引件穿过通孔直接与齿轮连接,直接拉动齿轮与上、下枢转件之一脱开,上、下枢转件之间可以彼此枢转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枢转组件,使用更省力、减少其零部件的数量、进一步节省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的婴儿车车架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车架的完全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车架的部分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的婴儿车车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婴儿车车架的枢转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枢转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安全锁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安全锁的另一变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的安全锁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的婴儿车车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枢转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2和13为图11中的枢转组件的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的转盘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包括车架和支撑车架的前轮组35和后轮组36。车架包括手把管31、前脚管32,后脚管33、以及连接前脚管32和后脚管33的篮管34,后脚管33一端与后轮组36连接,另一端与手把管31活动连接。前脚管32一端与前轮组35连接,另一端与枢转组件连接。手把管31与枢转组件10连接。手把管31与前脚管32通过枢转组件10可枢转地相连。
图1为手把管31与前脚管32彼此枢转到展开状态,婴儿车车架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图2为手把管31与前脚管32彼此枢转到折叠状态,婴儿车车架处于完全折叠状态;图3为手把管31与前脚管32彼此枢转到部分折叠状态,婴儿车车架处于完全折叠状态和完全打开状态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根据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枢转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枢转组件10,两个枢转组件10可枢转连接手把管31与前脚管32,两个枢转组件10例如为是左右对称布置的。
图5为枢转组件10的分解透视图。该枢转组件10包括第一枢转件110、第二枢转件120和接合件130,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能够通过接合件130相接合。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可转动地安装在轴140上。接合件130能够在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之间形成的内腔中轴向可动,并且可以与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接合。例如,接合件130可以为齿轮,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都具有内腔,内腔的周向壁带有与齿轮相配的齿部,当接合件130轴向移动到第一枢转件110的内腔和第二枢转件120的内腔中与其内的齿部同时接合,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保持彼此固定。
本文中的“轴向”可以理解为轴140的轴线方向,也可以理解为与轴140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
如图5-6所示,枢转组件10还包括促动装置,用于促动接合件130轴向移动。促动装置的轴向可动件180轴向穿过第一枢转件110以及接合件130上的开口,轴向可动件180的穿过接合件130上的开口的一端具有弯折部181,该弯折部181与接合件130的轴向侧面抵靠。当轴向可动件180轴向运动时,该弯折部181拉动接合件130轴向移动。
枢转组件10具有锁定状态和枢转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接合件130与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同时接合,使得第一枢转件110和所述第二枢转件120保持彼此固定。当轴向可动件180轴向移动时,弯折部181轴向拉动第一枢转件110使其移动至完全进入第一枢转件110的内腔中,使得接合件130与第二枢转件120脱开接合。此时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处于相对于彼此枢转的状态。
如图5和6所示,弹性件150设在第一枢转件110和接合件130之间,弹性件150和弯折部181位于接合件130两侧。在锁定状态下,接合件130在弹性件150的弹性力作用下与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同时保持接合;在枢转状态下,接合件130在轴向可动件180的弯折部181的拉动下克服弹性件150的弹性力朝向第一枢转件110轴向移动,当接合件130完全进入第一枢转件110的内腔时,接合件130与第二枢转件120脱开接合,使得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处于彼此能够相对枢转的状态。由于轴向可动件180在轴向上直接作用在接合件130上,轴向作用力通过轴向可动件180传递到结合件130上几乎没有损失,所以枢转组件10可以很容易进行枢转。
当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相对彼此枢转之后,作用在轴向可动件180上的轴向力被释放,弹性件150的弹性力将接合件130推入第二枢转件120中,接合件130伸出第二枢转件120的部分依然与第一枢转件110接合。例如,接合件130的轴向尺寸可以设计为大于第二枢转件120的内腔轴向尺寸但小于第一枢转件110的内腔轴向尺寸,当然也可以设计为分别小于第一枢转件110的内腔轴向尺寸和第二枢转件120的内腔轴向尺寸。
当然,弹性件150也可以省略,只要确保接合件130能够处于两个轴向位置即可:与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同时接合的位置;接合件130与第二枢转件120脱开的位置,可以通过手动或者其他方式实现接合件130在这两个位置的转换。
可选地,如图6-9所示,枢转组件10还可以包括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安全锁,安全锁包括可转动安装在轴140上的转盘160。轴向凸部162设置在转盘160的轴向侧面上,接合件130设有与轴向凸部162相配的轴向开口131,以便于轴向凸部162延伸穿过。第一枢转件110设有周向沟槽116,轴向凸部162轴向穿过周向沟槽116并且能够在其中运动。
在锁止状态下,转盘160处于初始位置,转盘160的轴向凸部162与轴向开口131不对准,轴向凸部162轴向穿过第一枢转件110的周向沟槽116在与弯折部181相反的一侧与接合件130的侧面抵靠,用于抵住接合件130使其不能轴向移动,这样保持了接合件130与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同时接合。在解锁状态下,轴向凸部162随着转盘160转动在周向沟槽116中转动至轴向凸部162与接合件130的轴向开口131对准。轴向可动件180轴向拉动接合件130,使其沿着轴向凸部162轴向移动而与第二枢转件120脱开接合,从而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处于相对于彼此可枢转的状态。由此提供了双重安全的作用,防止了意外操作导致的折叠。
如图6-9所示,安全锁还可以包括弹簧161和定位柱163,弹簧161一端是固定的,另一端与转盘160相连,转盘160能够抵抗弹簧161的弹性力转动,轴向凸部162随着转盘160的转动在周向沟槽116中转动至与轴向开口131对准;定位柱163是轴向可动地设在转盘160的开口中,第一枢转件110也设有定位通孔,用于定位柱163从其中穿过。
在解锁状态下,转盘160能够抵抗弹簧161的弹性力而转动至一位置,使得轴向凸部162与轴向开口131对准,并且定位柱163插入第一枢转件110的定位通孔中,此时转盘160相对于第一枢转件110不能转动。当接合件130被弯折部181推压而朝向第一枢转件110轴向移动时,接合件130推压定位柱163退出定位通孔,转盘160在弹簧161的弹性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当然,弹簧161也可以省略,只要确保转盘160能够处于两个位置即可:转盘160上的轴向凸部162与接合件130上的轴向开口131不对准的初始位置;转盘160上的轴向凸部162与接合件130上的轴向开口131对准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变型,分别位于两个枢转组件中的各自轴向可动件180通过一个柔性细长件170相连。当如图4所示,柔性细长件170被拉动时,两个轴向可动件180同步地轴向移动以使得轴向可动件180轴向移动,使得第一枢转件110和第二枢转件120处于枢转状态,进而使手把管31与前脚管32彼此枢转,使得婴儿车处于完全折叠的状态。柔性细长件170可以为绳子、带子等。还可以在柔性细长件170的中部位置设置握持部,以便于使用者拉动柔性细长件170。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主要区别在于:促动接合件230轴向移动的结构。其他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将不再具体说明。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整体婴儿车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枢转组件20包括转盘260和柱状件280,转盘260在扭簧290的作用下位于初始位置,扭簧290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转盘260抵靠。柱状件280的一端处于转盘260上的周向沟槽261的最低点,接合件230与上枢转件210与下枢转件220同时保持接合。当转盘260克服扭簧290的弹性力发生转动时,柱状件280随着转盘260的转动在周向沟槽261的楔形面271上滑动时发生轴向移动,进而推动接合件230轴向移动而与第一枢转件210脱开接合,使得手把管31与前脚管32能够彼此枢转,从而婴儿车处于可折叠的状态。
当然,扭簧290可以省略,只要确保接合件230能够处于两个轴向位置:与第一枢转件210和第二枢转件220同时接合的位置;接合件230与第一枢转件210脱开的位置,可以通过手动或者其他方式实现接合件130在这两个位置的转换。
弹性件250沿着轴向设置在第二枢转件220和接合件230之间;在锁定状态下,接合件230在弹性件260的弹性力作用下与第一枢转件210和第二枢转件220同时保持接合;在枢转状态下,接合件230在柱状件280的另一端的轴向推动下克服弹性件260的弹性力朝向第二枢转件220轴向移动以与第一枢转件210脱开接合。
进一步地,柱状件280、周向沟槽261和轴向开口211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是一一对应的,周向沟槽261和轴向开口211均轴对称布置,这样有利于平稳地轴向推动接合件230。
转盘260可转动安装在轴240上且位于第一枢转件210与接合件230相反的一侧,柱状件280设在转盘260和接合件230之间;转盘260的轴向侧面设有周向沟槽261,周向沟槽261的底面为楔形面271,第一枢转件210具有轴向开口211,柱状件280穿过轴向开口211并且一端位于周向沟槽261中。
如图11所示,婴儿车车架的两个枢转组件20是左右对称布置,两个枢转组件20的转盘260通过转动件270相连,当转动件270转动时,两个转盘260同步转动,实现了两个枢转组件20同时处于枢转状态,从而与枢转组件相连的手把管31与前脚管32之间可折叠。转动件270例如为曲轴状。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枢转组件的结构更简单、零部件更少、由安全锁带来的双重保护、通过轴向可动件的轴向动作更省力,使得婴儿车在折叠时更加方便。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7)

1.一种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枢转件(110;210)、第二枢转件(120;220)和接合件(130;230),所述接合件(130;230)位于所述第一枢转件(110;210)和第二枢转件(120;220)之间并且用于将所述第一枢转件(110;210)和第二枢转件(120;220)相连,所述第一枢转件(110;210)和第二枢转件(120;220)可转动地安装在一轴(140;240)上,所述接合件(130;230)被构造成能够轴向可动;以及
所述枢转组件还包括促动装置,所述促动装置的轴向可动件(180;280)轴向穿过所述第一枢转件(110)并且具有与所述接合件(130)抵接的抵靠部(181),用于促动所述接合件(130)轴向移动;所述轴向可动件(180;280)的所述抵靠部(181)能够在一轴向力作用下促动所述接合件(130;230)轴向移动而与所述第一枢转件(110;210)和所述第二枢转件(120;220)中的至少一个脱开接合,使得所述第一枢转件(110;210)和所述第二枢转件(120;220)能够相对于彼此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可动件(180)轴向穿过所述第一枢转件(110)和所述接合件(130),并且所述抵靠部(181)与所述接合件(130)的一侧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150),所述弹性件(150)设在所述第一枢转件(110)和所述接合件(130)之间,所述弹性件(150)和所抵靠部(181)分别位于所述接合件(130)两侧;以及
所述接合件(130)在所述轴向可动件(180)的所述抵靠部(181)的轴向作用力下克服所述弹性件(150)的所述弹性力朝向所述第一枢转件(110)轴向移动以与所述第二枢转件(120)脱开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组件包括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安全锁,所述接合件(130)在轴向侧面上设有轴向开口(131),用于所述安全锁的轴向凸部(162)从其中穿过;
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所述安全锁的轴向凸部(162)与所述接合件(130)的轴向开口(131)不对准,所述轴向凸部(162)抵靠着所述接合件(130)的与所述抵靠部(181)相反的一侧,以防止所述接合件(130)轴向移动以保持所述接合件(130)与所述第一枢转件(110)和所述第二枢转件(120)同时保持接合;以及
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轴向凸部(162)能够转动至与所述接合件(130)上的所述轴向开口(131)对准,以使所述接合件(130)能够沿着所述轴向凸部(162)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转件(110)可转动且轴向位置固定的转盘(160),所述轴向凸部(162)设置在所述转盘(160)上,所述轴向凸部(162)轴向穿过所述第一枢转件(110)的周向沟槽(116),所述轴向凸部(162)能够沿着所述周向沟槽(116)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还包括弹性回位件(161)和定位柱(163),所述弹性回位件(161)一端是固定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160)相连,所述定位柱(163)轴向可动地设在所述转盘(160)的开口槽中;
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所述转盘(160)在所述弹性回位件(161)的弹性力作用下处于初始位置;
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转盘(160)能够抵抗所述弹性回位件(161)的弹性力而转动至所述轴向凸部(162)与所述轴向开口(131)对准的位置,所述定位柱(163)插入所述第一枢转件(110)上的定位通孔中;当所述接合件(130)朝向所述第一枢转件(110)轴向移动时,所述接合件(130)能够推压所述定位柱(163)退出所述定位通孔,所述转盘(160)在所述弹性回位件(161)的弹性力作用下回到所述初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装置包括与所述轴向可动件(180)相连的柔性细长件(170),以便通过拉动所述柔性细长件(170)使所述轴向可动件(180)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装置包括转盘(260),所述轴向可动件包括柱状件(280),其中所述转盘(260)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轴(24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枢转件(210)与所述接合件(230)相反的一侧,所述柱状件(280)沿着轴向设在所述转盘(260)和所述接合件(230)之间;以及
所述转盘(260)的轴向侧面设有周向沟槽(261),所述周向沟槽(261)的底面为楔形面(271),所述第一枢转件(210)具有轴向开口(211),所述柱状件(280)穿过所述轴向开口(211)并且一端位于所述周向沟槽(261)中,所述柱状件(280)能够在所述转盘(260)转动时在所述周向沟槽(261)中滑动而轴向移动,以使得所述柱状件(280)的另一端推动所述接合件(230)轴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装置还包括扭簧(290),所述扭簧(290)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转盘(260)抵靠;当所述转盘(260)在所述扭簧(290)的作用力下,所述柱状件(280)处于所述周向沟槽(261)内的最低位置;当所述转盘(260)被抵抗着所述扭簧(290)的作用力而转动时,所述柱状件(280)通过在所述楔形面(271)上滑动而轴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250),所述弹性件(250)沿着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枢转件(220)和所述接合件(230)之间;所述接合件(230)能够在所述柱状件(280)的所述另一端的轴向推动下克服所述弹性件(250)的所述弹性力朝向所述第二枢转件(220)轴向移动以与所述第一枢转件(210)脱开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件(280)、所述周向沟槽(261)和所述轴向开口(211)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是一一对应的,所述周向沟槽(261)和轴向开口(211)均轴对称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装置还包括转动件(270),所述转动件(270)的一端与所述转盘(260)相连并且能够在转动时带动所述转盘(260)一起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70)为曲轴状。
14.一种婴儿车车架,包括上部管(31)、下部管(32)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组件,所述上部管(3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枢转件和所述第二枢转件中的一个相连,所述下部管(3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枢转件和所述第二枢转件中的另一个相连,使得所述上部管(31)和下部管(32)可枢转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管(3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枢转组件与所述下部管(32)的两端相连,所述两个枢转组件对称布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枢转组件中的两个所述促动装置被构造成能够同步工作。
17.一种婴儿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车架。
CN201520382816.5U 2015-06-05 2015-06-05 枢转组件、婴儿车车架以及婴儿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1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82816.5U CN204801853U (zh) 2015-06-05 2015-06-05 枢转组件、婴儿车车架以及婴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82816.5U CN204801853U (zh) 2015-06-05 2015-06-05 枢转组件、婴儿车车架以及婴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1853U true CN204801853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86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8281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1853U (zh) 2015-06-05 2015-06-05 枢转组件、婴儿车车架以及婴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18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6119A (zh) * 2019-10-09 2019-12-24 徐江林 一种便于收折的童车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6119A (zh) * 2019-10-09 2019-12-24 徐江林 一种便于收折的童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2975B (zh) 具有多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
US8820775B2 (en) Folding golf cart
CN105329304B (zh) 婴幼儿载具
CN203318470U (zh) 童车骨架关节
EP3998184A2 (en) Child stroller apparatus
WO2018014843A1 (zh) 折叠车的折叠驱动机构
CN105620541B (zh) 煞车机构及具有该煞车机构的婴儿车
JP7457132B2 (ja) フレーム折畳機構、フレームロック機構、背もたれロック解放機構及びベビーカー
CN216887023U (zh) 一种坐垫调节机构及儿童车
CN204801853U (zh) 枢转组件、婴儿车车架以及婴儿车
CN105083363B (zh) 座位连接机构及婴儿车
CN102233893A (zh) 具有前后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9521743U (zh) 一种童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CN209454827U (zh) 一种新型儿童折叠手推车
CN210191565U (zh) 折叠车
CN201086733Y (zh) 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装置
CN211642308U (zh) 可折叠的童车
CN203902621U (zh) 收合关节以及婴儿车
CN201685859U (zh) 儿童推车
CN212766439U (zh) 手把折叠解锁机构
CN203637906U (zh) 一种可折叠童车
CN204196977U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
CN201400215Y (zh) 童车的推杆组件
CN201745621U (zh) 童车
CN105083366B (zh) 婴儿车的锁定机构以及婴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27

Address after: The 519090 Bay area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red Hong Kong Industrial Zone area Yongan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SUNNYLOVE BABY PRODUCTS ZHU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50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City Jiuzhou Road East Building B3-5

Patentee before: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