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7440U - 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87440U
CN204787440U CN201520313227.1U CN201520313227U CN204787440U CN 204787440 U CN204787440 U CN 204787440U CN 201520313227 U CN201520313227 U CN 201520313227U CN 204787440 U CN204787440 U CN 204787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producing medium
plate
refrigeran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132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纯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87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87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2Evaporators with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8Evaporators having distribu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s
    • F28D1/0308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1/0316Assemblies of conduits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91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combined with a particular flow pattern, e.g. multi-row multi-stag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4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eader boxes with flow lines
    • F28F9/0251Massive connectors, e.g. blocks; Plate-like connectors
    • F28F9/0253Massive connectors, e.g. blocks; Plate-like connectors with multiple channels, e.g. with combined inflow and outflow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1Geometry problems, e.g. for reducing siz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8Optimization, e.g. high integration of refrigeration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28D2021/0085Evapo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蒸发器,在使用于汽车空调的蒸发器(1)的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制冷剂排出路(23)的各部分的通路截面面积为P1mm2、使将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和压缩机连通的配管的通路截面面积为P2mm2的情况下,满足0.9≤P1/P2≤1.1的关系。在使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第3板(21)的外侧鼓出部(43)的直线部(43A)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为W1mm、使其内部高度为H1mm、并使外侧鼓出部(43)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为W2mm、使其内部高度为H2mm的情况下,优选满足W1>W2、H1>H2的关系。

Description

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合在例如搭载于汽车的作为制冷循环的汽车空调中使用的蒸发器。
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将图1及图2的上下称为上下。
背景技术
作为能够谋求小型轻量化及高性能化并且能够将安装膨胀阀的膨胀阀安装部件设置在附近的蒸发器,本申请人以前提出过一种蒸发器,具有:第1集液部,其在一端部上具有制冷剂入口;第2集液部,其以排列在第1集液部的上风侧的方式设置,且在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相同的端部上具有制冷剂出口;第3集液部,其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第1集液部的下方;第4集液部,其隔开间隔地设置在第2集液部的下方并且以排列在第3集液部的上风侧的方式设置;多个热交换管,其沿集液部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第1集液部与第3集液部之间、以及第2集液部与第4集液部之间,且其两端部与集液部连接;制冷剂出入部件,其具有向制冷剂入口送入制冷剂的制冷剂导入路及从制冷剂出口送出制冷剂的制冷剂排出路;和膨胀阀安装部件,其与制冷剂出入部件接合,且具有与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导入路连通的第1制冷剂流路及与制冷剂排出路连通的第2制冷剂流路,在该蒸发器中,制冷剂出入部件由第1板、第2板和第3板构成,该第1板以跨着第1集液部的上述一端部和第2集液部的上述一端部的方式接合,该第2板以层叠状与第1板中的与两集液部为相反侧的面接合,该第3板以层叠状与第2板中的与第1板为相反侧的面接合,使第1板及第3板中的至少一方的板向外侧鼓出,并且在第2板上形成切缺及贯穿孔,由此,一端与制冷剂入口连通且另一端在三个板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个侧缘部上开口的制冷剂导入路、以及一端与制冷剂出口连通且另一端在三个板中的制冷剂导入路开口的侧缘部上开口的制冷剂排出路,以两者不连通且制冷剂导入路和制冷剂排出路在从全部板的层叠方向观察时交叉的方式设置,从制冷剂出口流出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膨胀阀安装部件的一方的制冷剂流路、安装在膨胀阀安装部件上的膨胀阀的一方的通路、及将膨胀阀的该一方的通路和压缩机连通的配管而向压缩机输送,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中的具有固定长度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部分,由设置在第1板及第3板上并向三个板的层叠方向外侧鼓出的外侧鼓出部构成,同一制冷剂排出路的剩余部分由设置在第3板上并向三个板的层叠方向外侧鼓出的外侧鼓出部构成(参照日本国专利第5142109号公报)。
在上述公报记载的蒸发器中,为了抑制制冷剂侧的压力损失的增大,在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中的仅由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形成的部分的一部分中,使外侧鼓出部的内部宽度扩大,从而使该部分的通路截面面积增大。但是,在以谋求蒸发器的轻量化为目的而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三个板的壁厚减小的情况下,若如上述那样地使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一部分的内部宽度扩大,则有可能降低制冷剂排出路相对于内压的耐压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器,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抑制制冷剂侧的压力损失的增大,并且能够抑制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相对于内压的耐压强度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具有:第1集液部,其在一端部上具有制冷剂入口;第2集液部,其以与第1集液部沿通风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且在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相同的端部上具有制冷剂出口;制冷剂出入部件,其具有向制冷剂入口送入制冷剂的制冷剂导入路及从制冷剂出口送出制冷剂的制冷剂排出路;和膨胀阀安装部件,其与制冷剂出入部件接合,且具有将从膨胀阀的第1制冷剂通路通过的制冷剂向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导入路送入的第1制冷剂流路、及将从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排出的制冷剂向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送入的第2制冷剂流路。制冷剂出入部件由第1板、第2板和第3板构成,该第1板以跨着第1集液部的上述一端部和第2集液部的上述一端部的方式接合,该第2板以层叠状与第1板中的与两集液部为相反侧的面接合,该第3板以层叠状与第2板中的与第1板为相反侧的面接合。使第1板及第3板以从全部板的层叠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重合的方式向外侧鼓出,并且在第2板上形成在必要部分使第1及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彼此连通的贯穿状连通部,由此,制冷剂导入路及制冷剂排出路以两者不连通且制冷剂导入路和制冷剂排出路在从全部板的层叠方向观察时交叉的方式设置,从第2集液部的制冷剂出口流出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膨胀阀安装部件的第2制冷剂流路、安装在膨胀阀安装部件上的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及将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和压缩机连通的配管后向压缩机输送。上述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中的具有固定长度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部分具有设在第1板及第3板上且向三个板的层叠方向外侧鼓出的外侧鼓出部,同一制冷剂排出路的剩余部分具有仅设在第3板上且向三个板的层叠方向外侧鼓出的外侧鼓出部,在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形成制冷剂排出路的外侧鼓出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部分上,设有具有固定长度并且内部宽度在全长范围内相等的直线部,第2集液部的制冷剂出口面向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内,在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的各部的通路截面面积为P1mm2、使将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和压缩机连通的配管的通路截面面积为P2mm2的情况下,满足0.9≤P1/P2≤1.1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的蒸发器整体结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蒸发器的第1集液箱的一部分、制冷剂出入部件和膨胀阀安装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蒸发器的一部分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在第1板的部分上剖切而成的从右侧方观察到的局部剖切垂直剖视图。
图5是图1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在第2板的部分上切断而成的从右侧方观察到的局部剖切垂直剖视图。
图6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7是图3的B-B线剖视图。
图8是图3的C-C线剖视图。
图9是图3的D-D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适用于使用氟利昂类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的蒸发器,蒸发器用连接装置是膨胀阀安装部件。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术语“铝”除纯铝以外还包含铝合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中流动的空气的下游侧(图1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图2的右侧)称为前、将其相反侧称为后,将从后方观察前方时的左右(图1的左右)称为左右。
图1示出蒸发器的整体结构,图2~图9示出蒸发器的主要部分的结构。
在图1~图3中,用于使用氟利昂类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的蒸发器1具有:铝制的第1集液箱2及铝制的第2集液箱3,其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热交换芯部4,其设置在两集液箱2、3之间;铝制的制冷剂出入部件5,其下部与第1集液箱2的右端部接合;和铝制的膨胀阀安装部件6,其与制冷剂出入部件5接合。
第1集液箱2具有:第1集液部7,其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和第2集液部8,其在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下以排列在第1集液部7的通风方向上游侧的方式配置。在第1集液部7的右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入口9,在第2集液部8的右端部(与第1集液部7的制冷剂入口9相同的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出口11。在第1集液箱2的右端部上,以跨着第1集液部7及第2集液部8的方式固定有铝制的端部件17,在端部件17的前侧部分上形成有制冷剂入口9,并且在端部件17的后侧部分上形成有制冷剂出口11。
第2集液箱3具有:第3集液部12,其在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下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第1集液部7的下方;和第4集液部13,其在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下以排列在第3集液部12的通风方向上游侧的方式配置。
热交换芯部4具有:多个铝制扁平状的热交换管14,其在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的状态下,分别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第1集液部7与第3集液部12之间及第2集液部8与第4集液部13之间,且上下两端部与两集液部7、12及8、13连接;铝制的波纹状散热片15,其以分别跨着沿通风方向排列的两个热交换管14而共用的方式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14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及左右两端的热交换管14的外侧,且钎焊在热交换管14上;和铝制的侧板16,其配置在左右两端的波纹状散热片15的外侧且钎焊在波纹状散热片15上。
制冷剂出入部件5由以下部件构成:垂直状的铝制的第1板18,其位于左侧(第1集液箱2侧)且以跨着第1集液部7的右端部和第2集液部8的右端部的方式钎焊;垂直状的铝制的第2板19,其以层叠状钎焊在第1板18中的与两集液部7、8为相反侧(右侧)的面上;和垂直状的铝制的第3板21,其以层叠状钎焊在第2板19中的与第1板18为相反侧的面上。第1~第3板18、19、21以与第1及第2集液部7、8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式配置,第1~第3板18、19、21的上风侧缘部、即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上风侧缘部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状。制冷剂出入部件5具有:制冷剂导入路22,其向第1集液部7的制冷剂入口9送入制冷剂;和制冷剂排出路23,其从第2集液部8的制冷剂出口11送出制冷剂。制冷剂导入路22和制冷剂排出路23以其内部不连通且从全部板18、19、21的层叠方向、即从左右某一侧方观察时交差的方式设置。
在膨胀阀安装部件6上形成有第1制冷剂流路6a及第2制冷剂流路6b,两者以前者位于下方的方式沿上下排列形成,其中第1制冷剂流路6a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前后两端开口,且将从膨胀阀(图示略)的第1制冷剂通路通过的制冷剂向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制冷剂导入路22送入,第2制冷剂流路6b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前后两端开口,且将从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制冷剂排出路23排出的制冷剂向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送入。在膨胀阀安装部件6的第1及第2制冷剂流路6a、6b的前端开口(制冷剂出入部件5侧的开口)的周围,分别一体地形成有嵌入到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嵌合凹部26、27内的圆筒状的嵌合凸部24、25(参照图4~7)。
在上述蒸发器1中,从冷凝器输送并从膨胀阀的第1制冷剂通路通过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安装部件6的第1制冷剂流路6a、及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制冷剂导入路22,并从制冷剂入口9流入到第1集液部7内,从第2集液部8的制冷剂出口11流出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制冷剂排出路23、膨胀阀安装部件6的第2制冷剂流路6b、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及使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和压缩机连通的配管(图示略)而向压缩机输送。
以下参照图2~图9,详细说明制冷剂出入部件5。
在制冷剂出入部件5上形成有嵌合凹部26及嵌合凹部27,其中嵌合凹部26的一端在上风侧缘部上开口并且另一端与制冷剂导入路22连通,且供膨胀阀安装部件6的第1制冷剂流路6a侧的嵌合凸部24嵌入,嵌合凹部27的一端在上风侧缘部上开口并且另一端与制冷剂排出路23连通,且供膨胀阀安装部件6的第2制冷剂流路6b侧的嵌合凸部25嵌入。
在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第1板18上形成有:贯穿孔状的第1连通口28,其与第1集液部7的制冷剂入口9连通;贯穿孔状的第2连通口29,其与第2集液部8的制冷剂出口11连通;下侧嵌合凹部用第1外侧鼓出部31,其一端在第1板18的后侧缘的高度中间开口;上侧嵌合凹部用第1外侧鼓出部32,其一端在第1板18的后侧缘的与下侧嵌合凹部用第1外侧鼓出部31相比的上方开口;横截面为大致半圆形的导入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3,其一端与下侧嵌合凹部用第1外侧鼓出部31相连并且向前方笔直地延伸,且另一端到达第1板18的前侧缘附近;以及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排出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4,其一端与上侧嵌合凹部用第1外侧鼓出部32相连并且向前方延伸,且另一端到达第1板18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排出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4由与上侧嵌合凹部用第1外侧鼓出部32相连并向下风侧笔直地延伸的短直线部、和与短直线部的下风侧端部相连并且朝向下风侧向下方弯曲的弯曲部构成。另外,在第1板18中的第1连通口28与第2连通口29之间的部分、第2连通口29与导入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3之间的部分、及导入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3与排出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4之间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有狭缝35、36、37。
在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第3板21上形成有:下侧嵌合凹部用第2外侧鼓出部38,其位于与第1板18的下侧嵌合凹部用第1外侧鼓出部31一致的位置上,且一端在第3板18的后侧缘上开口;上侧嵌合凹部用第2外侧鼓出部39,其位于与第1板18的上侧嵌合凹部用第1外侧鼓出部32一致的位置上,且一端在第3板18的后侧缘上开口;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导入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1,其一端与下侧嵌合凹部用第2外侧鼓出部38相连并且向前方延伸,且前端与第1板18的第2连通口29相比位于上侧且位于后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横截面为大致半圆形的直线状导入路用第3外侧鼓出部42,其一端位于与第1板18的第1连通口28相对应的位置上,并且另一端位于与第1板18的导入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3的前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上;以及横截面为大致半圆形的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其一端位于与第1板18的第2连通口29相对应的位置上,并且另一端与上侧嵌合凹部用第2外侧鼓出部39相连。在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部分上,设有具有固定长度并且内部宽度在全长范围内相等的直线部43A。第2集液部8的制冷剂出口11面向第3板21的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的直线部43A内。另外,在第3板21中的导入路用第3外侧鼓出部42与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之间,以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且前者位于下方的方式形成有两个防止短路用狭缝44、45。下侧的狭缝44形成在与第1板18的两个连通口28、29之间的狭缝35相对应的位置上。
在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第2板19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较长的贯穿状的第1连通部46(贯穿状连通部),其一端位于与第1板18的第1连通口28及第3板21的导入路用第3外侧鼓出部42的下端相对应的位置上,并且另一端位于与第1板18的导入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3的前端部及第3板21的导入路用第3外侧鼓出部42的上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上,且使第1连通口28及导入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3和导入路用第3外侧鼓出部42连通;贯穿状的第2连通部47,其位于与第1板18的第2连通口29相对应的位置上,且使第1板18的第2连通口29和第3板21的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的下端部连通;贯穿状的第3连通部48,其位于与第1板18的下侧嵌合凹部用第1外侧鼓出部31及第3板21的下侧嵌合凹部用第2外侧鼓出部38一致的位置上并且在第2板19的后侧缘上开口,且使两外侧鼓出部31、38连通;贯穿状的第4连通部49,其位于与第1板18的上侧嵌合凹部用第1外侧鼓出部32及第3板21的上侧嵌合凹部用第2外侧鼓出部39一致的位置上并且在第3板21的后侧缘上开口,且使两外侧鼓出部32、39连通;贯穿状的第5连通部51,其与第3连通部48的前端部相连并且位于与第3板21的导入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1一致的位置上,且使第1板18的导入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3的后端部和第3板21的导入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1连通;以及贯穿状的第6连通部52,其与第4连通部49的前端部相连并且位于与第1板18的排出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4一致的位置上,且使第1板18的排出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4和第3板21的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连通。另外,在第2板19中的与第1板18的两个连通口28、29之间的狭缝35一致的位置上,形成有防止短路用狭缝53。
因此,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制冷剂排出路23中的具有固定长度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部分由第1板18的排出路用第1外侧鼓出部34及第3板21的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的一部分形成,同一制冷剂排出路23的剩余部分由仅设在第3板21上的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的剩余部分形成。
在此,在使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制冷剂排出路23的各部分的通路截面面积、即制冷剂排出路23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的所有部分的通路截面面积为P1mm2、使将未图示的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和压缩机连通的配管的通路截面面积为P2mm2的情况下,满足0.9≤P1/P2≤1.1的关系。另外,在使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第3板21的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的直线部43A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为W1mm、使其内部高度为H1mm、并使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为W2mm、使其内部高度为H2mm的情况下,优选满足W1>W2、H1>H2的关系。而且,优选为,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的直线部43A的后侧缘部(与第1集液部7的制冷剂入口9为相反侧的缘部)与第2集液部8的制冷剂出口11的后侧缘部相比向后侧(通风方向外侧)错位。
优选为,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第3板21的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的直线部43A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W1mm、和内部高度:H1mm满足0.65≤H1/W1≤0.95的关系。
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第3板21的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的直线部43A由一对侧壁43a、鼓出顶壁43b、及将两侧壁43a和鼓出顶壁43b连结的圆筒状连结壁43c构成,在使圆筒状连结壁43c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mm的情况下,优选为,该曲率半径:R、和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第3板21的排出路用第2外侧鼓出部43的直线部43A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W1mm满足0.25W1≤R≤0.5W1的关系。
而且,制冷剂出入部件5的第1~第3板18、19、21的壁厚为了谋求轻量化而优选为0.6~1.2mm。
此外,第1板18及第3板21使用在两面具有钎焊材料层的铝硬钎焊板而形成。另外,第2板19使用由铝片材构成的片材、或在两面具有钎焊材料层的铝硬钎焊板而形成。
上述的蒸发器1通过将所有的零部件组合并统一钎焊来制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方式。
1)一种蒸发器,具有:第1集液部,其在一端部上具有制冷剂入口;第2集液部,其以与第1集液部沿通风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且在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相同的端部上具有制冷剂出口;制冷剂出入部件,其具有向制冷剂入口送入制冷剂的制冷剂导入路及从制冷剂出口送出制冷剂的制冷剂排出路;和膨胀阀安装部件,其与制冷剂出入部件接合,且具有将从膨胀阀的第1制冷剂通路通过的制冷剂向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导入路送入的第1制冷剂流路、及将从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排出的制冷剂向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送入的第2制冷剂流路,制冷剂出入部件由以下部分构成:第1板,其以跨着第1集液部的上述一端部和第2集液部的上述一端部的方式接合;第2板,其以层叠状与第1板中的与两集液部为相反侧的面接合;和第3板,其以层叠状与第2板中的与第1板为相反侧的面接合,使第1板及第3板以从全部板的层叠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重合的方式向外侧鼓出,并且在第2板上形成通过必要部分使第1及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彼此连通的贯穿状连通部,由此,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端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并且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端与膨胀阀安装部件的第1制冷剂流路连通的制冷剂导入路、及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端与第2集液部的制冷剂出口连通并且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与膨胀阀安装部件的第2制冷剂流路连通的制冷剂排出路,以两者不连通且制冷剂导入路和制冷剂排出路在从全部板的层叠方向观察时交叉的方式设置,从第2集液部的制冷剂出口流出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膨胀阀安装部件的第2制冷剂流路、安装在膨胀阀安装部件上的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及使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和压缩机连通的配管而向压缩机输送,在上述蒸发器中,
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中的具有固定长度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部分具有设在第1板及第3板上且向三个板的层叠方向外侧鼓出的外侧鼓出部,同一制冷剂排出路的剩余部分具有仅设在第3板上且向三个板的层叠方向外侧鼓出的外侧鼓出部,在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形成制冷剂排出路的外侧鼓出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部分上,设有具有固定长度并且内部宽度在全长范围内相等的直线部,第2集液部的制冷剂出口面向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内,在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的各部的通路截面面积为P1mm2、使将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和压缩机连通的配管的通路截面面积为P2mm2的情况下,满足0.9≤P1/P2≤1.1的关系。
2)在上述1)记载的蒸发器中,在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为W1mm、使其内部高度为H1mm、并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为W2mm、使其内部高度为H2mm的情况下,满足W1>W2、H1>H2的关系,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形成制冷剂排出路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中的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为相反侧的缘部和制冷剂出口中的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为相反侧的缘部相比向外侧错位。
3)在上述2)记载的蒸发器中,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W1mm、和内部高度:H1mm满足0.65≤H1/W1≤0.95的关系。
4)在上述2)或3)记载的蒸发器中,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由一对侧壁、鼓出顶壁、及将两侧壁和鼓出顶壁连结的圆筒状连结壁构成,在使圆筒状连结壁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mm的情况下,该曲率半径:R、和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W1mm满足0.25W1≤R≤0.5W1的关系。
5)在上述1)~4)中任一项记载的蒸发器中,形成制冷剂出入部件的三个板的壁厚为0.6~1.2mm。
6)在上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蒸发器中,制冷剂出入部件的上风侧缘部为垂直直线状,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导入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及制冷剂排出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位于同一垂直面内,在膨胀阀安装部件的第1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开口的周围、及第2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开口的周围分别设有嵌合凸部,在制冷剂出入部件上形成有:一端在上风侧缘部上开口并且另一端与制冷剂导入路连通、且供膨胀阀安装部件的第1制冷剂流路侧的嵌合凸部嵌入的嵌合凹部;以及一端在上风侧缘部上开口并且另一端与制冷剂排出路连通、且供膨胀阀安装部件的第2制冷剂流路侧的嵌合凸部嵌入的嵌合凹部。
根据上述1)~6)的蒸发器,由于在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的各部分的通路截面面积为P1mm2、使将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和压缩机连通的配管的通路截面面积为P2mm2的情况下,满足0.9≤P1/P2≤1.1的关系,所以能够将制冷剂侧的压力损失的增大抑制到最低限度。
根据上述2)的蒸发器,由于在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为W1mm、使其内部高度为H1mm、并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为W2mm、使其内部高度为H2mm的情况下,满足W1>W2、H1>H2的关系,所以能够缓和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中产生的应力,能够抑制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相对于内压的耐压强度的降低。
并且,由于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形成制冷剂排出路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中的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为相反侧的缘部和制冷剂出口中的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为相反侧的缘部相比向外侧错位,所以即使在为了谋求蒸发器的小型化而不使第1集液部的通风方向外侧端部与第2集液部的通风方向外侧端部的间隔变得过宽的情况下,也能够比较简单地满足上述W1>W2的关系。即,在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的两侧,为了防止在第3板与第2板之间产生钎焊不良,需要使钎焊部的宽度为第3板及第2板的壁厚的2倍以上。另外,为了防止在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与第2集液部的制冷剂出口之间的短路,在制冷剂出入部件的三个板中的存在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与第2集液部的制冷剂出口之间的部分上形成狭缝是有效的。然而,为了满足上述W1>W2的关系,也可以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形成制冷剂排出路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中的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侧缘部与制冷剂出口中的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侧缘部相比向制冷剂入口侧错位。但是,在该情况下,若为了谋求蒸发器的小型化而不使第1集液部的通风方向外侧端部与第2集液部的通风方向外侧端部的间隔变得过宽,则无法在第1集液部与第2集液部之间使第3板和第2板的钎焊部的宽度为第3板及第2板的壁厚的2倍以上,并且无法在制冷剂出入部件的三个板中的存在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与第2集液部的制冷剂出口之间的部分上形成狭缝。但是,若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形成制冷剂排出路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中的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为相反侧的缘部和制冷剂出口中的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为相反侧的缘部相比向外侧错位,则能够比较简单地满足上述的W1>W2的关系。
如上述5)的蒸发器那样,若形成制冷剂出入部件的三个板的壁厚为0.6~1.2mm,则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蒸发器的情况相同,若为了抑制制冷剂侧的压力损失的增大,而在仅由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中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形成的部分的一部分中,使外侧鼓出部的内部宽度扩大而使该部分的通路截面面积增大,则有可能大幅度降低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相对于内压的耐压强度。但是,在该情况下,也如上述2)的蒸发器那样地,在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上述直线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为W1mm、使其内部高度为H1mm、并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为W2mm、使其内部高度为H2mm的情况下,若满足W1>W2、H1>H2的关系,则能够抑制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相对于内压的耐压强度的降低。

Claims (6)

1.一种蒸发器,具有:
第1集液部,其在一端部上具有制冷剂入口;第2集液部,其以与第1集液部沿通风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且在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相同的端部上具有制冷剂出口;制冷剂出入部件,其具有向制冷剂入口送入制冷剂的制冷剂导入路及从制冷剂出口送出制冷剂的制冷剂排出路;和膨胀阀安装部件,其与制冷剂出入部件接合,且具有将从膨胀阀的第1制冷剂通路通过的制冷剂向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导入路送入的第1制冷剂流路、及将从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排出的制冷剂向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送入的第2制冷剂流路,制冷剂出入部件由第1板、第2板和第3板构成,其中,该第1板以跨着第1集液部的所述一端部和第2集液部的所述一端部的方式接合,该第2板以层叠状与第1板中的与两集液部为相反侧的面接合,该第3板以层叠状与第2板中的与第1板为相反侧的面接合,使第1板及第3板以从全部板的层叠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重合的方式向外侧鼓出,并且在第2板上形成在必要部分使第1板及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彼此连通的贯穿状连通部,由此,制冷剂导入路及制冷剂排出路以两者不连通且制冷剂导入路和制冷剂排出路在从全部板的层叠方向观察时交叉的方式设置,从第2集液部的制冷剂出口流出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膨胀阀安装部件的第2制冷剂流路、安装在膨胀阀安装部件上的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及使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和压缩机连通的配管后向压缩机输送,所述蒸发器的特征在于,
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中的具有固定长度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部分具有设在第1板及第3板上且向三个板的层叠方向外侧鼓出的外侧鼓出部,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的剩余部分具有仅设在第3板上且向三个板的层叠方向外侧鼓出的外侧鼓出部,在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形成制冷剂排出路的外侧鼓出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部分上,设有具有固定长度并且内部宽度在全长范围内相等的直线部,第2集液部的制冷剂出口面向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所述直线部内,在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排出路的各部分的通路截面面积为P1mm2、使将膨胀阀的第2制冷剂通路和压缩机连通的配管的通路截面面积为P2mm2的情况下,满足0.9≤P1/P2≤1.1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在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所述直线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为W1mm、使其内部高度为H1mm、并使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为W2mm、使其内部高度为H2mm的情况下,满足W1>W2、H1>H2的关系,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形成制冷剂排出路的外侧鼓出部的所述直线部中的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为相反侧的缘部相较于制冷剂出口中的与第1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为相反侧的缘部向外侧错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所述直线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W1mm、和内部高度H1mm满足0.65≤H1/W1≤0.95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所述直线部由一对侧壁、鼓出顶壁、及将两侧壁和鼓出顶壁连结的圆筒状连结壁构成,在使圆筒状连结壁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mm的情况下,该曲率半径R、和制冷剂出入部件的第3板的外侧鼓出部的所述直线部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内部宽度W1mm满足0.25W1≤R≤0.5W1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制冷剂出入部件的三个板的壁厚为0.6~1.2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制冷剂出入部件的上风侧缘部为垂直直线状,制冷剂出入部件的制冷剂导入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及制冷剂排出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位于同一垂直面内,在膨胀阀安装部件的第1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开口的周围、及第2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开口的周围分别设有嵌合凸部,在制冷剂出入部件上形成有:一端在上风侧缘部上开口并且另一端与制冷剂导入路连通、且供膨胀阀安装部件的第1制冷剂流路侧的嵌合凸部嵌入的嵌合凹部;以及一端在上风侧缘部上开口并且另一端与制冷剂排出路连通、且供膨胀阀安装部件的第2制冷剂流路侧的嵌合凸部嵌入的嵌合凹部。
CN201520313227.1U 2014-05-15 2015-05-14 蒸发器 Active CN20478744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1121 2014-05-15
JP2014101121A JP6358848B2 (ja) 2014-05-15 2014-05-15 エバポレ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87440U true CN204787440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27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3227.1U Active CN204787440U (zh) 2014-05-15 2015-05-14 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02598B2 (zh)
JP (1) JP6358848B2 (zh)
CN (1) CN20478744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6241A1 (ja) * 2017-08-03 2019-02-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媒分配器、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190204028A1 (en) * 2017-12-29 2019-07-04 Air International (Us) Inc. Evaporator Having Crimped End Plates
EP4198441A1 (en) * 2021-12-14 2023-06-21 Valeo Vymeniky Tepla S.r.o. A heat exchanger
EP4317896A1 (en) * 2022-08-02 2024-02-07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A tank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4281A (en) * 1996-07-31 1999-10-12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t exchanger with adapter
JPH10281685A (ja) * 1997-03-31 1998-10-23 Zexel Corp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4082073B2 (ja) * 2002-04-16 2008-04-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における配管接合構造
JP2004053182A (ja) * 2002-07-23 2004-02-19 Fuji Koki Corp 膨張弁
JP5142109B2 (ja) * 2008-09-29 2013-02-13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
JP5408951B2 (ja) * 2008-10-16 2014-02-0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蒸発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調装置
JP5463133B2 (ja) * 2009-12-15 2014-04-09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熱交換器
FR2966581B1 (fr) * 2010-10-25 2014-12-26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de chaleur avec alimentation en fluide laterale
JP6039957B2 (ja) * 2012-07-31 2016-12-07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02598B2 (en) 2017-07-11
US20150330681A1 (en) 2015-11-19
JP2015218927A (ja) 2015-12-07
JP6358848B2 (ja) 2018-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87440U (zh) 蒸发器
CN104204709B (zh) 热交换器
CN203605755U (zh) 热交换器
US10352599B2 (en) Evaporator
CN203518348U (zh) 蒸发器
JP2013170730A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8532093A (ja) 熱交換器
JP6002421B2 (ja) 熱交換器
CN106216973A (zh)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064379A (ja) 熱交換器
CN102221272B (zh) 冷凝器
CN102192622B (zh) 冷凝器
JP2011163666A (ja) 熱交換器
CN110785622B (zh) 热交换器用管
JP6050958B2 (ja) 扁平状熱交換管
CN203719498U (zh) 扁平状热交换管
CN203037135U (zh) 错列翅片
CN106679244A (zh) 制冷剂管路以及具备该制冷剂管路的车辆用空调制冷循环
CN106152854B (zh) 翅片和换热器
JP5574737B2 (ja) 熱交換器
JP2009287907A (ja) 熱交換器
JP2016118335A (ja) 熱交換器
CN201992914U (zh) 换热器
JP5396255B2 (ja) 熱交換器
JP2015121344A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chigi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chigi prefecture

Patentee before: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2

Address after: Stuttgart

Patentee after: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ddress before: Tochigi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