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3170U - 放油塞子、插座、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油底壳和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放油塞子、插座、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油底壳和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83170U
CN204783170U CN201520010497.5U CN201520010497U CN204783170U CN 204783170 U CN204783170 U CN 204783170U CN 201520010497 U CN201520010497 U CN 201520010497U CN 204783170 U CN204783170 U CN 204783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topper
socket
drain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104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坎迪拉
G.埃斯波西托
L.阿加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83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83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02Liquid-coolant filling, overflow, venting, or draining devices
    • F01P11/0276Draining or purg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4Filling or draining lubricant of or from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M11/0408Sump drainage devices, e.g. valves, plu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4Filling or draining lubricant of or from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M11/0408Sump drainage devices, e.g. valves, plugs
    • F01M2011/0416Plu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放油塞子、插座、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油底壳和内燃机,其中,所述放油塞子(680)用于与插座(625)配合,其中所述塞子(680)包括按照具有中心轴线(B)的旋转体成型的主体(685)、从主体(685)的端部表面(695)悬臂式突出并且相对中心轴线(B)偏心的偏心销(690)和位于偏心销(690)的自由端上的增大的顶端(705),其中,插座(625)包括由侧壁(630)限定的杯形凹口,其在一端(641)上是打开的并且在对置端上被底壁(635)封闭,其中侧壁(630)包括按照旋转体表面成型的内表面(645),相对内表面的轴线(A)偏心构成的、用于让塞子(680)的增大的顶端(705)穿过超出外表面(675)的通孔(655),和从通孔(655)开始并且沿着以内表面(645)的轴线(A)为中心的弧形路径朝向远端(665)延伸的槽(660),所述槽(660)具有比通孔(655)更小的宽度。

Description

放油塞子、插座、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油底壳和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油塞子和与该塞子配合作用的插座。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油底壳的放油塞子和插座。
背景技术
已知内燃机通常包括限定出若干气缸的发动机缸体。每个气缸适配一个与曲轴耦连的活塞并且与气缸盖配合限定出燃烧室。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循环地置于燃烧室中并且被点燃,导致热膨胀的废气引起活塞的往复运动和曲轴的旋转。
在运行过程中,内燃机的部件的旋转和滑动部件通过润滑回路润滑。所述润滑回路通常包括固定在发动机缸体的底部上的油底壳和油泵,其从油底壳抽吸例如发动机油并且将发动机油在压力下传送经过一系列在内部由发动机缸体和气缸盖限定的润滑通道。油冷却器被设置用于在发动机油经过了润滑通道并且返回油底壳之前对发动机油进行冷却。润滑通道通常包括在内部由发动机缸体限定的主油道,其中在发动机油返回油底壳之前被导向若干出口,以便润滑内燃机的多个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包括但不局限于曲轴轴承(主轴承和大端轴承)、操作气门的凸轮轴轴承、挺杆和类似部件。
由于循环,发动机油被暴露于内部燃烧的产物之下、例如微小的焦炭颗粒以及在金属引擎部件磨损时产生的微小的金属颗粒。这些颗粒可能在发动机油中积累并且磨擦部件表面并引起磨损。另外,发动机油经历热的和机械的降解,这逐渐降低其粘度和蕴含的碱度。在粘度降低方面,发动机油不能很好地润滑发动机,因此会增加磨损和过热的概率。所蕴含的碱度使得发动机油能够防止酸的形成。若蕴含的碱度降低至零,则可能形成酸并且腐蚀引擎。
出于所有这些原因,发动机油需要周期性地更换。为了允许这种更换,油底壳通常具有放油塞子,其可以被拆下以放出废油。标准的放油塞子构造为螺栓形式的,其具有配备外螺纹的圆柱部段和在该圆柱部段的一端上成型的头部,以便允许该塞子被旋拧。这种放油塞子被旋拧进放油孔,该放油孔将油底壳的内部空间与外部流体地连通。放油孔尤其位于油底壳的底部,因此一旦放油塞子被拆下,发动机油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地流到外面。
标准的放油塞通常由金属制成,因为其原本设计用于金属的油底壳,例如用于由冲压的金属片或由铝铸件制成的油底壳。然而,一些现代的油底壳需要由塑料制成,以便降低内燃机的成本和重量。在这些情况中,在维护操作中旋入和旋出金属塞子会损坏放油孔的螺纹。因此,为了继续使用标准的放油塞子,塑料的油底壳的放油孔应该在内部衬套金属的嵌入件。然而会带来这样的副作用,即嵌入件的金属材料相对于油底壳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因此,如果油底壳内的油温度升至150℃,所述不同的热膨胀系数会在塑料/金属界面上引起泄漏。为了阻止这种油泄漏,需要在金属嵌入件和油底壳的塑料零件之间嵌入附加的垫圈、典型的是压入式垫圈(PIP)。
综上所述,明显表明金属嵌入件和压入式垫圈使得塑料油底壳的制造复杂化,因此增加了成本和组件的轮转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放油塞子,其在与对应的插座的配合时比标准塞子更简单并更廉价,而同时持续地保证油底壳在引擎运行时有效的封闭。
另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放油塞子和插座,它们二者都可以由相同材料制成,因此降低由于它们不同的热力学性质所导致的油泄漏的概率。
再另一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简单、合理和廉价的解决方案达到这些目的。
这些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放油塞子、插座、放油塞子与插座的组件、油底壳以及内燃机解决,其中,放油塞子包括按照具有中心轴线的旋转体成型的主体、从主体的端部表面悬臂式突出并且相对中心轴线偏心的偏心销和位于偏心销的自由端上的增大的顶端。
更特别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放油塞子,其包括按照具有中心轴线的旋转体成型的主体、从主体的端部表面悬臂式突出并且相对于主体的中心轴线偏心的偏心销和位于偏心销的自由端上的增大的顶端。
得益于这种解决方案,所述放油塞子可以借助一种卡锁固定件啮合并固定在对应的插座中,所述卡锁固定件不涉及任何螺栓螺纹或类似结构。通过这种方式,放油塞子的制造比标准的放油塞子更简单。本实用新型这种实施例的放油塞子尤其可以由塑料制成,因此减小了在塑料部件上、例如塑料油底壳上的油泄漏的概率。得益于这种效果,没有必要使用附加的压入式垫圈或类似零件,因此降低了部件的数量并因此降低了放油塞子和插座组件的成本和轮转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放油塞子可以包括在相对偏心销的对置的端部上从主体沿径向突出的凸缘。
所述凸缘有利地定义出凸台,其有助于限定放油塞子进入对应的插座的轴向位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放油塞子包括围绕主体的并且安置在所述凸缘上的弹簧。
通过这种方式,一旦放油塞子已经与对应的插座啮合,则弹簧垫片可以在插座的开口和凸缘之间被压缩,因此在放油塞子上施加弹性力,该弹簧力倾向于保持放油塞子与插座的啮合。
根据另一实施例,放油塞子包括围绕主体的环形垫圈。
所述环形垫圈具有保证放油塞子和对应的插座之间的密封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环形垫圈可以被安置在主体的环形凹槽中。
通过这种方式,环形垫圈与放油塞子集成并且能在破损时更简单地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偏心销的增大的顶端可以是球形的。
增大的顶端的这种形状的优点在于,使放油塞子在插座内的旋转在它们相互啮合过程中更平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主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圆柱部段。
换句话说,主体可以是一个圆柱体或包含多个具有不同直径的圆柱形的同轴部段。
通过这种方式,主体的形状表现为非常简单并且因此易于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与上述放油塞子配合的插座,其包括由侧壁限定的杯形凹口,其在一端(开口)是打开的并且在对置端由底壁封闭,其中,侧壁包括按照旋转体表面成型的、用于与塞子的主体配合的内表面,并且其中,底壁包括朝向凹口外侧的外表面,侧壁还包括相对内表面的轴线偏心构成的、用于让塞子的增大的顶端穿过超出外表面的通孔,和从通孔开始并且沿着以内表面的轴线为中心的弧形路径朝向远端延伸的槽,所述槽具有比通孔更小的宽度,以便阻止塞子的增大的顶端穿过该槽。
所述插座有利地与放油塞子配合,以实现可靠的油保存系统,该油保存系统不涉及任何螺栓螺纹或类似结构。通过这种方式,插座的制造比标准插座更简单。尤其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的插座可以由塑料制成,而不需要其他的加强的金属嵌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插座的底壁还包括凹空支座,所述凹空支座在外表面上形成并且位于槽的远端上,用于适配塞子的增大的顶端。
所述凹空支座有利地保持放油塞子与插座的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底壁的外表面是倾斜的,从而使外表面与凹口的开口端的间距从所述通孔开始朝向槽的远端递减。
本实用新型的这方面具有的优点在于,降低在放油塞子和插座之间的意外的啮合松脱的概率。事实上,为了使放油塞子和插座之间的松脱啮合松脱,不仅需要旋转放油塞子,而且还需要将放油塞子沿轴向更深地推入插座凹口中。
当在放油塞子的凸缘和插座开口之间设置弹簧时,尤其不会出现意外的啮合松脱,因为这种弹簧施加了弹性力,该弹性力将放油塞子向外推并且借助于底壁的坡度试图将放油塞子的增大的顶端向插座的槽的远端推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插座的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开孔。
通过这种方式,一旦放油塞子被拆下,油可以通过这些开孔朝向插座的开口流动,其中,油可以被放出并且必要时被收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侧壁的内表面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圆柱部段。
换句话说,内表面可以是一个圆柱或包括多个具有不同直径的圆柱形同轴部段。
通过这种方式,内表面的形状非常简单,因此使得插座易于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放油塞子与插座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上述插座和放油塞子,其中塞子可以啮合在插座中。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实质上实现了与前述关于放油塞子与对应插座的配合相同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被实施为一种油底壳,其包括所述放油塞子与插座的组件。作为示例,所述插座可以与油底壳一体式制成。本实用新型在必要时被实施为包含所述油底壳的内燃机。
利用所推荐的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实施例可以分别降低油底壳和内燃机的成本和组装轮转时间。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描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示意地示出汽车系统。
图2示出图1的A-A截面。
图3示意地示出图1的汽车系统的润滑回路。
图4示出与图3的润滑回路的油底壳相关的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的轴测图。
图5示出图4的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的俯视图。
图6示出图5的VI-VI截面。
图7示出图5的VII-VII截面。
图8示出图4中示出的组件的放油塞子的拆解图。
图9示出图8的放油塞子的侧视图,没有示出其垫圈。
图10示出图9的X-X截面。
图11示出图9的放油塞子的俯视图。
图12示出图11的XII-XII截面。
图13和14示出图4的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的俯视图,其中示出放油塞子在插座内的两个不同的位置。
图15和16分别示意地示出图13和14的组件的轮廓。
具体实施方式
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如图1和2所示的汽车系统100,其包括具有发动机缸体120的内燃机(ICE)110,发动机缸体限定了至少一个气缸125,其具有活塞140用于转动曲轴145。气缸盖130与活塞140配合限定出燃烧室150。燃料和空气混合物(未示出)被输入燃烧室150中并且点火,产生热的膨胀废气引起活塞140的往复运动。燃料通过至少一个燃料喷射器160提供,并且空气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口210提供。燃料在高压下从燃料轨170供给至燃料喷射器160,该燃油轨与高压油泵180流体连通以增加来自燃料源190的燃料的压力。每个气缸125具有至少两个喷嘴215,由与曲轴145同时转动的凸轮轴135驱动。喷嘴215选择性地允许空气从进气口210进入燃烧室150并且交替地允许废气流出排气口220。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轮相位器155可以选择性地改变凸轮轴135和曲轴145之间的时间。
空气通过进气歧管200分配至进气口210。进气管205从周围环境中向进气歧管200提供空气。在其他实施例中,节流阀300可以被提供用于调节进入歧管200的空气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强制空气系统如涡轮增压机230(具有可旋转地与涡轮机250耦连的压缩机240)可以被提供。压缩机240的旋转增加了管205和歧管200中的空气的压力和温度。设置在管205中的中冷器260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涡轮机250通过从引导来自排气口220废气的废气歧管225接收废气并使废气经由一系列的叶片穿过涡轮机250而膨胀,从而产生转动。废气流出涡轮机250并且被引导至排气系统270。该实施例示出具有VGT执行器290的可变截面涡轮机(VGT),其设置用于移动叶片以改变通过涡轮机250的废气流。在其他实施例中,涡轮增压机230可以是固定截面的和/或带有废气门。
排气系统270可以包括排气管275,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废气后处理设备280。后处理设备可以是任意设置用于改变废气的成分的设备。后处理设备280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但不局限于催化器(二元或三元)、氧化催化器、贫NOx阱装置、烃类吸收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和颗粒过滤器。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耦合在废气歧管225和进气管200之间的废气再循环(EGR)系统。EGR系统300可以包括EGR冷却器310用于降低EGR系统300中废气的温度。EGR阀320调节EGR系统300中的废气流。
如图3所示,汽车系统100还包括用于润滑ICE110的旋转和滑动部件的引擎润滑回路600。引擎润滑回路600包含油泵605,所述油泵从油底壳610抽吸润滑油(例如发动机油)并且将润滑油在压力下传送经过一系列在内部由发动机缸体120和气缸盖130限定的润滑通道(不可见)。油冷却器620被设置用于在发动机油经过了润滑通道并且返回油底壳610之前对发动机油进行冷却。油底壳610可以直接固定在图2所示的发动机缸体120的下部。润滑通道通常包括在内部由发动机缸体120限定的主油道,其中,在发动机油返回油底壳610之前被导向若干出口,以便润滑ICE110的多个活动部件。ICE活动部件包括但不局限于曲轴轴承(主轴承和大端轴承)、操作气门的凸轮轴轴承、挺杆和类似部件。
为了降低成本和ICE110的重量,油底壳610可以由塑料制成。油底壳610还可以包含插座625(参照图2),其设置用于限定出从内部空间到外部的流体连接,以便允许发动机油在被污染和/或退化时被排出。插座625尤其位于油底壳610的底部,以便废弃的发动机油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发地流到外面。插座625可以由塑料制成,例如其可以与油底壳610一体地制成。
在该实施例中(参照图6),插座625包括管状的侧壁630,所述侧壁具有直的中心轴线A。侧壁630在一端上是开放的并且在对置端上被底壁635封闭。侧壁630尤其可以从油底壳610的外表面611向内突出,因此底壁635可以位于油底壳610的内部空间内部。侧壁630和底壁635一起限定出杯形的凹口640,其开口641(例如侧壁630的开放端)放置在油底壳610的外表面上。更具体地,杯形凹口640由侧壁630的内表面645限定,所述内表面按照相对于中心轴线A旋转的表面成型。在当前实施例中,内表面645尤其包括第一圆柱部段645A,该第一圆柱部段邻接凹口640的开口641并且通过环形倒角645B与油底壳610的外表面相连。内表面645还包括第二圆柱部段645C,该第二圆柱部段与第一圆柱部段645A同轴布置并且定位在第一圆柱部段645A和底壁635之间。第二圆柱部段645C的直径小于第一圆柱部段645A的直径,并通过径向凸台645D与第一圆柱部段相连。
与底壁635邻接地,侧壁630具有一个或多个穿孔650(参照附图4,5和7),所述穿孔使杯形凹口540与油底壳610的内部空间形成流体连接。这种开孔650相互等间隔角地围绕中心轴线A布置。每个开孔650的轴向延伸仅占据侧壁630的长度的有限的部分、在该实施例中几乎仅占据第二圆柱部段645C。
插座625还具有在底壁635中构成的通孔655和贯穿槽660。通孔655相对中心轴线A是偏心的。所述槽660从通孔655开始并且沿着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弧形路径朝向槽660的远端665延伸(参照图13)。所述槽660的宽度(也就是其相对中心轴线A的径向尺寸)小于通孔655的宽度(即直径)。槽660的远端665由凹空支座670(在图15和16中示意示出)限定,其在底壁的外表面675上、即面向油底壳610内部的表面上在杯形凹口640的对置侧上构成。所述外表面尤其基本上是平的并且相对中心轴线A这样倾斜,使得外表面与杯形凹口640的开口641的距离从通孔655开始朝向槽660的远端665递减(参照图7)。在该实施例中,外表面675的坡度大约为3度。
油底壳610还配备放油塞子680,其能够与插座625啮合,以切断油底壳610的内部空间和外部之间的流体交换。放油塞子680可以由塑料、例如是和插座625一样的塑料制成,以便减轻重量并且具有相同的热力学性质。如图9至12所示,放油塞子680包括主体685,其按照具有中心轴线B的旋转体成型,以和杯形凹口640的内表面645匹配。所述主体685尤其包括第一圆柱部段685A和第二圆柱部段685B(该第二圆柱部段685B具有较小的直径并且与第一圆柱部段685A同轴,并且通过径向凸台685C与第一圆柱部段685A相连)。第一圆柱部段685A可以具有基本上与插座凹口640的第一部段645A相同的直径,其中,第二圆柱部段685B具有与插座凹口640的第二圆柱部段645C基本相同的直径。
放油塞子680还包括从主体685的端部表面695(在该实施例中,从第二圆柱部段685B的自由端部表面)悬臂式突出的偏心销690,该偏心销相对中心轴线B偏心。偏心销690可以被实施为较小的圆柱,其轴线相对中心轴线B平行。在中心轴线B和偏心销690之间的径向间距基本上等于插座凹口640的中心轴线A和槽660之间的间距,而偏心销690的直径基本上等于(或略微小于)槽660的宽度。加强肋700被提供用于加强偏心销690,而不会增大其径向尺寸。放油塞子680还包括增大的顶端705,该顶端位于偏心销690的自由端部上。增大的顶端705构造为球,其具有比偏心销690更大的直径。增大的顶端705的直径尤其可以基本上等于(或略微小于)插座625的穿孔655的直径,并且增大的顶端705的中心和中心轴线B之间的间距基本上等于通孔655的中心和插座凹口640的中心轴线A之间的间距。
放油塞子680还包括同轴的头部710,其在主体685的对置端部(相对偏心销690)上成型,以允许塞子被旋拧。在该实施例中,头部710是在其中心具有六边形的扳手孔715的六边形头部。放油塞子680在头部710和主体685之间还包括环形凸缘720,其从主体685沿径向突出(在该实施例中从头部710和第一圆柱部段685A两者突出),因此形成径向凸台。在该径向凸台上可以安置弹簧725,在该实施例中是同轴地围绕主体685的弹簧垫圈。弹簧725可以通过在第一圆柱部段685A的基底上成型的环形肋685D保持在位置上,环形肋685D朝向第二圆柱部段685B变细并且通过窄槽与凸缘720分离,弹簧725被卡在该窄槽中。环形肋685D的形状基本上与插座625的倒角645B配合。最终,放油塞子680的主体685可以被环形垫圈730(参照图8)包围,其在该实施例中是O形环,其同轴地安置在主体685的环形槽735中,相对凸缘720在弹簧725上方。在该实施例中,环形垫圈730和对应的槽735尤其位于主体685的第一圆柱部段685A的中心处。
放油塞子通过使主体685的中心轴线B与杯形凹口640的中心轴线A对准而与插座625啮合,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定位放油塞子680,即增大的顶端705与贯穿孔655对准,然后轴向移动放油塞子680以使得主体685深深地插入杯形凹口640中(参见图13和15)。塞子680的轴向运动一直继续到增大的顶端705穿过孔655仅超过底壁635的外部表面675为止。在运动过程中,弹簧725在放油塞子680的凸缘720和插座625的开口641之间压缩,由此产生试图将放油塞子680向外推的弹力。一旦增大的顶端705完全突出超过外表面675,放油塞子680需要围绕其中心轴线B旋转,从而使偏心销690滑入插座底壁635的槽660中。所述旋转大约持续转过180度,直至增大的销705与凹空支座670对准,其中放油塞子680可以自由放置(参照图14和16)。在该位置中,弹簧725继续施加确定的弹力,所述弹力将增大的顶端705拉进并且保持在凹空支座670中,其中,槽660的减小的尺寸防止增大的顶端705沿轴向通过该槽,因此锁定放油塞子680与插座625的啮合。在这种相互啮合中,塞子680的主体685与插座625的内表面645啮合,由此阻塞与油底壳610连通的开孔650。这种阻塞是通过环形垫圈730密封地形成的,所述环形垫圈沿径向在凹口640的内表面645和塞子680的主体685之间被压缩(参照图6和7)。若放油塞子680例如由于ICE110的振动而从凹空支座670脱出并且朝向通孔655旋转,则底壁635的外表面675的坡度将引导增大的顶端705借助弹簧725的预紧力复位到初始位置中,因此消除了放油塞子680意外的啮合松脱。如果操作者没有在啮合操作中完全旋转该放油塞子680,也会出现同样的有利的效果。为了故意地打开油底壳610,操作者必须旋拧该放油塞子680,直至增大的顶端705与通孔655对准并且将放油塞子680沿轴向抽出插座625的杯形凹口640。
虽然在前述概述和具体描述中描述了至少一个示范性实施形式,但是应该意识到仍存在大量的变型。还应该意识到的是示范性的实施形式仅是举例,而不应认为是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用性和设备构造以任何形式的限定。更确切的说,概述与具体描述的是为专业人员提供用于实施至少一个示范性的实施形式的指导说明,应该被理解的是,能够在所述组件的功能和布局方面进行各种修改,只要不背离权利要求书和法律上等同的保护范围即可。
附图标记清单
100汽车系统
110内燃机
120发动机缸体
125气缸
130气缸盖
135凸轮轴
140活塞
145曲轴
150燃烧室
155凸轮相位器
160燃料喷射器
170燃料轨
180燃料泵
190燃料箱
200进气歧管
205进气管
210进气口
215阀
220排气口
225排气歧管
230涡轮增压机
240压缩机
250涡轮机
260中冷器
270排气系统
275排气口
280后处理设备
290VGT执行器
300废气回收系统
310EGR冷却器
320EGR阀
330节气门体
600发动机润滑回路
605油泵
610油底壳
611油底壳外表面
620油冷却器
625插座
630侧壁
635底壁
640杯形凹口
641开口
645内表面
645A第一圆柱部段
645B倒角
645C第二圆柱部段
645D凸台
650开孔
655通孔
660槽
665远端
670凹空支座
675外表面
680放油塞子
685主体
685A第一圆柱部段
685B第二圆柱部段
685C径向凸台
685D环形肋
690偏心销
695端部表面
700加强肋
705增大的顶端
710头部
715扳手孔
720环形凸缘
725弹簧
730环形垫圈
735环形槽
A中心轴线
B中心轴线

Claims (15)

1.一种放油塞子(680),其包括按照具有中心轴线(B)的旋转体成型的主体(685)、从主体(685)的端部表面(695)悬臂式突出并且相对于中心轴线(B)偏心的偏心销(690)和位于偏心销(690)的自由端上的增大的顶端(70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油塞子(680),其包括在主体(685)的相对于偏心销(690)的对置端部上从主体(685)沿径向突出的凸缘(72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油塞子(680),其包括围绕主体(685)的并且安置在所述凸缘(720)上的弹簧(725)。
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放油塞子(680),其包括围绕主体(685)的环形垫圈(730)。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油塞子(680),其中,环形垫圈(730)安置在主体(685)的环形凹槽(735)中。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油塞子(680),所述增大的顶端(705)是球形的。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油塞子(680),所述主体(685)包括圆柱部段(685A)。
8.一种用于与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放油塞子(680)配合的插座(625),包括由侧壁(630)限定的杯形凹口(640),所述杯形凹口在一端(641)上是打开的并且在对置端上被底壁(635)封闭,其中,侧壁(630)包括按照旋转表面成型的、用于与塞子(680)的主体(685)配合的内表面(645),并且其中,底壁(635)包括朝向凹口(640)外侧的外表面(675),相对于内表面的轴线(A)偏心构成的、用于让塞子(680)的增大的顶端(705)穿过超出外表面(675)的通孔(655),和从通孔(655)开始并且沿着以内表面(645)的轴线(A)为中心的弧形路径朝向远端(665)延伸的槽(660),所述槽(660)具有比通孔(655)更小的宽度,以便阻止塞子(680)的增大的顶端(705)穿过该槽。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625),其中,底壁(635)还包括凹空支座(670),所述凹空支座在外表面(675)上形成并且位于槽(660)的远端(665)上,以便适配塞子(680)的增大的顶端(705)。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插座(625),其中,底壁(635)的外表面(675)是倾斜的,从而使外表面(675)与凹口(640)的开口端(641)的间距从所述通孔(655)开始朝向槽(660)的远端(665)递减。
11.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625),其中,所述侧壁(630)包括开孔(650)。
12.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625),其中,侧壁(630)的内表面(645)包括至少一个圆柱形部段(645A)。
13.一种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包括按照权利要求8至12之一所述的插座(625)和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能与插座相啮合的放油塞子(680)。
14.一种油底壳(610),包括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
15.一种内燃机(110),包括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油底壳(610)。
CN201520010497.5U 2014-02-21 2015-01-08 放油塞子、插座、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油底壳和内燃机 Active CN2047831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403159.5 2014-02-21
GB1403159.5A GB2523371B (en) 2014-02-21 2014-02-21 Oil drain plug and socke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83170U true CN204783170U (zh) 2015-11-18

Family

ID=504826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10497.5U Active CN204783170U (zh) 2014-02-21 2015-01-08 放油塞子、插座、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油底壳和内燃机
CN201510009411.1A Pending CN104863662A (zh) 2014-02-21 2015-01-08 放油塞子和插座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9411.1A Pending CN104863662A (zh) 2014-02-21 2015-01-08 放油塞子和插座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23308B2 (zh)
CN (2) CN204783170U (zh)
GB (1) GB25233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3662A (zh) * 2014-02-21 2015-08-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放油塞子和插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9225B2 (en) * 2013-06-25 2017-03-21 Komatsu Ltd. Blocking configuration of oil pressure circuit hole
US20170051776A1 (en) * 2015-08-20 2017-02-23 Caterpillar Inc. Magnetic Plug for Internal Drive Fitting
JP7249923B2 (ja) * 2019-10-07 2023-03-31 マーレ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封止構造
CN114992005B (zh) * 2022-05-12 2023-08-04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入式egr阀与进气歧管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54986A (en) * 1932-05-12 1934-04-17 Carl V Carlson Crank case drain plug
US4231544A (en) * 1979-04-19 1980-11-04 Balch Duane C Locking crankcase drain valve assembly
FR2588367B1 (fr) * 1985-10-09 1987-12-31 Valeo Dispositif de purge ou de vidange d'un echangeur de chaleur, tel qu'un radiat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US4679618A (en) * 1986-11-13 1987-07-1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raincock and drain hole for a liquid vessel
US5096158A (en) * 1991-07-15 1992-03-17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Oil drain valve assembly
FR2727735B1 (fr) * 1994-12-02 1997-01-24 Hutchinson Dispositif de purge ou de vidange d'un conduit
US5628601A (en) * 1996-01-11 1997-05-13 Pope; Robert Oil pan bolt with retaining means
CN2438834Y (zh) * 2000-08-28 2001-07-11 杨振福 发动机放油阀
KR20060003413A (ko) * 2004-07-06 2006-01-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 오일 드레인 장치
US7114703B2 (en) * 2004-07-28 2006-10-0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Valve
US20080000724A1 (en) * 2006-06-29 2008-01-03 Stlaske William G Drain Valve
DE202008009179U1 (de) * 2008-07-09 2010-04-22 Mann+Hummel Gmbh Ölwannenanordnu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DE102008038260B9 (de) * 2008-08-11 2011-12-15 Elringklinger Ag Ölablass-Verschlusselement für eine Motor-Ölwanne
DE102009055158B4 (de) * 2009-12-22 2023-06-07 Elringklinger Ag Ölwanne mit einer Ölablassöffnung und einem Verschlusselement
DE102010048711B4 (de) * 2010-10-19 2015-11-12 Ibs Filtran Kunststoff-/ Metallerzeugnisse Gmbh Aufnahmebehältnis für ein Fluid, insbesondere Motorölwanne oder Getriebeölwanne für ein KFZ
CN102003247B (zh) * 2010-12-14 2013-01-09 郑成龙 免拆放油螺栓
GB2523371B (en) * 2014-02-21 2016-08-10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Llc Oil drain plug and socke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3662A (zh) * 2014-02-21 2015-08-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放油塞子和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23308B2 (en) 2016-12-20
CN104863662A (zh) 2015-08-26
GB2523371B (en) 2016-08-10
GB2523371A (en) 2015-08-26
US20150240677A1 (en) 2015-08-27
GB201403159D0 (en)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83170U (zh) 放油塞子、插座、放油塞子和插座的组件、油底壳和内燃机
EP2024641B1 (en) Combined gas and liquid pump
US20100269804A1 (en) Intake pipe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967037B2 (en) Thrust lubrication strategy for roller lifters of a common rail fuel pump
CN104819028B (zh) 用于内燃机的润滑系统、油盘装置及内燃机
CN101270683A (zh) 一种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油气分离结构
CN103306777A (zh) 带有回油管的机油供给系统
JP6075655B2 (ja) 改良された真空ポンプ
CN103946530A (zh) 具有至少一个缸的内燃机
CN204371444U (zh) 内燃机的流体过滤器
CN103998762B (zh) 燃料喷射装置用的燃料高压泵
CN202090981U (zh) 一种润滑油-燃油混合润滑的四冲程发动机
CN108223187B (zh) 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
CN103206280A (zh) 多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系统
JP6115282B2 (ja) カム軸潤滑装置
CN104481633A (zh) 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
CN104033210A (zh) 用于两汽缸发动机的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
JP2008101594A (ja) ピストンの潤滑油供給構造及びピストンリング
US20160090883A1 (en) Breather apparatus
CN110397486A (zh) 带有转子泵的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结构
KR101411235B1 (ko) 커넥팅 로드용 부시
CN208106518U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路
CN103321710A (zh) 主油道机油压力调节装置
CN203515713U (zh) 发动机机油压力调节装置
CN203347876U (zh) 气压调节式油压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