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8691U -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 - Google Patents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8691U
CN204778691U CN201520582247.9U CN201520582247U CN204778691U CN 204778691 U CN204778691 U CN 204778691U CN 201520582247 U CN201520582247 U CN 201520582247U CN 204778691 U CN204778691 U CN 204778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hand
slideway
transport trolley
crossb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822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家福
邹永平
邹家鸿
邹家华
胡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ining Ch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ining Ch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ining Ch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ining Ch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822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78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8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86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主要由车身部分、举升臂架部分、组合叉臂部分组成。车身上安装有由主臂、动臂组成的举升机构。组合叉臂部分由叉臂、叉臂组、叉臂升降装置、叉臂推进装置、挂架、控制系统组成。不管物体下边有无货叉插入空间,都能叉装搬运。一台车安装二个叉臂组,一个叉臂组由二个叉臂组成。一根叉臂有一套独立的升降装置和推进装置。叉装下边无空间货物时,每个叉臂组的一根叉臂前端楔口先插进被搬运物体下边缘的少许缝隙。叉臂上抬,撬开扩大缝隙。另一根叉臂马上插进扩大的缝隙。两根叉臂交替上升抬住货物不动、下降、前进、上升,直到插穿货物下边,即可搬运。卸货时,二根叉臂交替抬住货物、下降、后退,直到货物落放到堆放位置。

Description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搬运车领域,特别是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袋装物体和箱类物体及打包、打捆类物体的上、下车,有些用叉车搬运,但是用叉车搬运要有三个条件才行:一、物体下边要有货叉插入空间。二、搬运场地要满足叉车有进、出、调头的必要空间。三、袋装物或箱类物体下边要放置一种专用的“格垫”,叉车货叉才能插进“格垫”的特定空间内。“格垫”在库房中也要经常放置、取走、堆放。但在广大农村和城市绝大多数仍是人工搬运为主。袋装物,如粮食袋、种子袋、瓜果袋、肥料袋、水泥袋、各种原料袋、矿物袋等,箱体类物体,如纸箱、木箱、塑料箱、竹框等,在广大农村各收购推销站和城市各销售、储备站、库房,因为场地有限,往往是密集的层层堆码。堆码货物之间的过道往往很狭窄。堆放货物下边也不放格垫。这就造成了这样的情况:一是叉车在狭小的过道内无法叉装转运货物。二是叉车也不能直接叉装下边没有插入货叉空间的袋装物和箱体类物体、打包、打捆类物体。长期以来,这些物体的搬运、上、下车,一直是靠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进行,非常辛苦,花费时间长,并且工作效率也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叉装不管下边有无货叉插入空间的物体,又能在狭窄空间内作业的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主要由车身部分、举升臂架部分、组合叉臂部分组成。车身部分由车架、扶手、操作盘、机箱、撑架组成。举升臂架部分由主臂、动臂、横架、横架座、主臂油缸、动臂油缸、横架油缸组成。主臂后端铰连在车架上的铰链座上。主臂最末一级臂连接固定的连接段与动臂后端铰连在一起,动臂前端与横架座铰连。组合叉臂部分由叉臂、叉臂组、叉臂升降装置、叉臂推进装置、挂架、控制系统组成。叉臂升降装置由挂架、挂块、立滑块、升降油缸、滑道组成。叉臂推进装置由滑道、平滑块、电机、绞轮、导向轮、拉绳组成。挂架安装在横架上。立滑块下端与滑道固定成一体,互相垂直。立滑块安装在挂块上的立滑道内。平滑块与叉臂连接成一体,都安装在滑道内。一个叉臂组有二根叉臂。一台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安装二个叉臂组。
主臂与车架之间安装有主臂油缸,主臂与动臂之间安装有动臂油缸,动臂与横架座之间安装有横架油缸。
车架上安装有铰链座。主臂后端铰连在车架上的铰链座上。主臂是与汽车起重机一样结构的伸缩臂。主臂最末一段臂的前端连接固定有连接段。动臂后端铰连在连接段端头。动臂前端与横架座铰连。主臂油缸一端铰连在主臂上,另一端铰连在车架上的铰链座上。动臂油缸一端铰连在连接段上,另一端铰连在动臂上。横架油缸一端铰连在动臂上,另一端铰连在横架座上。横架座与横架中间连成一体。横架是一条长方形的框架。组合叉臂部分的挂架挂在横架上,两头各挂一个,由钢丝绳或液压缸控制可以左右移动,能调节二个挂架之间的距离。车架后边安装有扶手。扶手横框上安装有操作盘。车架后边安装有机箱。机箱内安装电瓶、液压站、控制阀门等装置。动力部分有电瓶供电和小型内燃机提供动力二种方式。
撑架安装在车架下边,是伸缩臂的结构。
每一根叉臂有一套独立的升降装置和推进装置。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的叉臂升降装置结构是:挂块上端与挂架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挂块上的竖直方向设置立滑道。立滑块安装在立滑道内。立滑块下端与滑道后端固定成一体,互相垂直。挂架上端固定有支架。升降油缸一端固定在挂架上的支架上,另一端与立滑块相连接。平滑块与叉臂后端连接成一体,都安装在滑道内。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即带动立滑块上下滑动,即带动滑道、平滑块、叉臂上升、下降。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的叉臂推进装置结构是:电机安装在立滑块下段外侧边固定的支架上。电机带减速器。电机减速器输出轴上固定一个绞轮。电机与立滑块垂直安装,绞轮靠近立滑块外侧面。导向轮安装在滑道前端侧边。在平滑块同一侧面上有一个带压板的压绳螺钉,扭进平滑块相应的螺纹孔中。一根拉绳连着平滑块在绞轮和导向轮之间形成一个回路。拉绳安装过程是:先暂时把平滑块固定在滑道后端,不让其滑动。把一根拉绳的一个端头固定在绞轮槽边上,拉住拉绳另一端,在绞轮上缠绕适当圈数,所缠绕拉绳长度可基本与平滑块行程相同。拉住拉绳在平滑块同一侧边的压绳螺钉的压板里边绕螺钉缠一圈,扭紧压绳螺钉,即把拉绳压紧。拉住拉绳绕过滑道同一侧边前端的导向轮,拉回绞轮,把拉绳端头从绞轮槽边开出的缺口中拉出,固定在绞轮侧边上。拉绳安装完毕,即可松开平滑块。电机的正反转,即带动平滑块和叉臂前进与后退。
一块挂块上并排设置二个立滑道,间隔并排安装二个立滑块。二个立滑块下端并排安装二根滑道。每根滑道内各安装一块平滑块和一根叉臂。这就是一个叉臂组。叉臂前端呈楔状。叉臂上安装有摄像头。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工作原理:叉装下边没有货叉插入空间的物体时,移动车身,转动举升臂架。先用二个叉臂组中的各一根叉臂前端楔口插入被搬运物体与下边物体之间缝隙内。叉臂上抬一点,撬开扩大一些缝隙。另一根叉臂前端立刻插进该物体下边被撬起的缝隙内。交替撬起、插进,整个叉臂前端都插到物体下边。然后一根叉臂上升抬起物体不动,另一根叉臂下降,前进到设定距离,又上升抬住物体不动。前一根叉臂又下降、前进、上升,这样交替抬住物体,交替推进,直到插穿物体下边,即可抬起搬运物体。
卸货时,叉臂抬住物体伸出滑道,把物体叉抬在放置位置上方适当高度。按下自动控制键,每个叉臂组两根叉臂交替抬住物体、下降、后退,直到退出物体下方,物体落放在放置位置上。
叉臂的升降、前进、后退,由控制系统控制电路和油缸完成。车身部分、举升臂架部分的控制是手动控制,组合叉臂部分的控制是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叉装不很重的箱类物体。纸箱、木箱、塑料箱、编织箱等,箱类物体上下面的棱边都不是锐角,都有或多或少的圆角。叉臂前端楔口可以插进0.5毫米宽的窄缝内,只要插进一点,第二次插得更深了。袋装物体更好叉装,因为每袋袋装物体装满后鼓得高的是袋子中间,袋子两侧边都有收缩状斜面。袋装物堆放后,每两袋之间中间是没有间隙的。但周边空隙较大。叉臂先从斜面深处上抬,即可逐渐拉开两袋物体之间的空间。叉臂交替插进,对袋子表面没有摩擦。叉装袋装物体,根据情况,一次叉装四至七层不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车身短、转向灵活,可以在叉车无法开进的狭窄区域叉装货物,正适合城市和广大农村各销售站的库房作业。2、既能叉装下边有货叉插入空间的物体,又能叉装下边没有插入货叉空间的物体,如箱体类、打包打捆类、袋装类物体。现在社会上小型的分散的库房,堆放的箱类、袋装类物体特别多。这些货物都是一层一层堆码,叉车根本无法叉装。尤其是上、下车,绝大多数是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很大,工人很辛苦,并且效率也很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述堆放货物不能用机械叉装的难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整体结构图。
图2是叉臂结构和与平滑块的连接图。
图3是叉臂升降装置和叉臂推进装置结构图。
图4是工作原理说明图。
图5是工作原理说明图。
图6是工作原理说明图。
图7是叉装货物情况图。
图8是叉抬货物收回到车架上情况图。
图9是叉臂上安装有摄像头的情况图。
各油缸的高压油管附图中未画出。
附图中:机箱1、轴销2、主臂油缸3、操作盘4、扶手5、主臂6、铰链座7、连接段8、动臂油缸9、动臂10、挂架11、横架座12、横架油缸13、支架14、升降油缸15、立滑块16、平滑块17、挡块18、叉臂19、滑道20、拉绳21、导向轮22、压绳螺钉23、横架24、挂块25、电机26、撑架27、车架28、绞轮29、货物30、摄像头31。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叙述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各部分结构。
图1中,是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整体结构图。车架28上安装了铰链座7。主臂6下端用轴销2铰连在铰链座7上。主臂6是与汽车起重机同样结构的伸缩臂。主臂6最末一级臂的前端连接固定有连接段8。动臂10后端用轴销2铰连在连接段8端头。动臂10前端与横架座12铰连。横架座12与横架24连成一体。主臂油缸3一端铰连在车架28上的铰链座7上,另一端铰连在主臂上。动臂油缸9一端铰连在连接段8上,另一端铰连在动臂上。横架油缸13一端铰连在动臂上,另一端铰连在横架座12上,用以调整组合叉臂部分的角度。主臂的伸长与缩短,配合主臂油缸、动臂油缸的动作,使组合叉臂部分上升与下降,并能使组合叉臂部分适当前进与后退。
车架28后边安装有扶手5。扶手5的横框上安装有操作盘4。车身的前进、后退、转向,由操作人员手扶操作。车架上后边安装了机箱1,机箱里有动力部分和液压站、液压控制阀组及控制线路等。动力部分有电瓶供电和小内燃机提供动力二种方式。轮胎的驱动,有电动驱动和人工推车驱动二种方式。挂架11安装在横架24的两头。挂架11在钢丝绳或液压缸控制下可以左右移动,调整二个叉臂组之间的距离,图1中未画出钢丝绳和该液压缸。
挂块25上端固定在挂架11下端。立滑块16安装在货叉挂块2上设置的立滑道内。立滑块16下端与滑道20后端固定成一体,互相垂直。挂架11侧边上端固定有支架14。升降油缸15一端固定在挂架11侧边上的支架上,另一端与立滑块相连接。平滑块17与叉臂19后端连接成一体,都安装在滑道20内。电机26安装在立滑块16下段外侧边固定的支架14上。电机26减速器输出轴上固定一个绞轮29。电机26与立滑块16垂直安装,绞轮29靠近立滑块16外侧面。导向轮22安装在滑道20前端侧边。一根拉绳21连着平滑块17在绞轮29和导向轮22之间形成一个回路。同时参看图3。
一个叉臂组的结构是:一块挂块25上并排设置二个立滑道,间隔并排安装二个立滑块16。二个立滑块16下端并排安装二根滑道20,每根滑道20内各安装一块平滑块17和一根叉臂19。一台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上安装二个叉臂组。
撑架27安装在车架28下边,在叉装搬运货物时,起支撑平衡的作用。撑架27是能够伸缩的结构。在平时未使用时,撑架27收回车架28下边。
图2中,是叉臂结构和与平滑块的连接图。叉臂19前端呈楔状。叉臂19下边是嵌块,嵌进滑道。嵌块两边不卡进滑道两边的卡槽内,嵌块下边放在滑道中就行。叉臂19后端上面有挡块18,用以挡住货物不进入平滑块17上。平滑块17下边有与滑道配合的滑块,平滑块只能在滑道上前后移动,不能上下、左右移动。
图3中,是叉臂升降装置和叉臂推进装置结构图。为了方便观察绞轮29,图3中取掉了绞轮外边的电机。在平滑块侧面上有一个带压板的压绳螺钉23,扭进平滑块相应的螺纹孔中。绞轮和导向轮之间安装有拉绳。拉绳安装过程是:先暂时把平滑块17固定在滑道20后端,不让其滑动。把一根拉绳的一个端头固定在绞轮槽边上,拉住拉绳另一端,在绞轮上缠绕适当圈数,所缠绕拉绳长度可基本与平滑块行程相同。拉住拉绳在平滑块同一侧边的压绳螺钉的压板里边绕螺钉缠一圈,扭紧压绳螺钉,即把拉绳压紧。拉住拉绳绕过滑道同一侧边前端的导向轮,拉回绞轮,把拉绳端头从绞轮槽边开出的缺口中拉出,固定在绞轮侧边上。拉绳安装完毕,即可松开平滑块。叉臂伸出、插进物体下方的力并不大,拉绳把抬住物体的叉臂拉回到滑道中用力也不大。用一个小电机加变速装置就能拉动叉臂滑动。
叉臂推进装置由滑道、平滑块、电机、绞轮、导向轮、拉绳组成。电机的转动带动绞轮转动,即带动平滑块和叉臂在滑道上前进、后退。叉臂升降装置由挂架、挂块、立滑块、滑道、升降油缸组成。升降油缸15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滑道20和叉臂19下降、上升。
图4、图5、图6中,是工作原理说明图。叉臂组叉抬物体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在图4、图5、图6中以一个叉臂组的二根叉臂为例叙述。图4、图5、图6中只画出了叉臂交替插进物体下方的原理说明图,未画出相关连接件。
K-K线是二根叉臂插进物体下边动作的开始线。为叙述方便,这里把叉臂从下向上编号,下面的是1号叉臂,上面的是2号叉臂。
图4中,1号叉臂不动。2号叉臂前进,已经插进物体下方少量缝隙,叉臂适当上抬,撬开扩大缝隙,保持不动。图5中,2号叉臂不动。1号叉臂马上前进,插进已经扩大了的缝隙中,并上抬,进一步扩大缝隙。图6中,1号叉臂不动。2号叉臂前进。叉臂前部全部插入缝隙中,并上抬设定高度,保持不动。以下重复上述图4、图5、图6过程。图4中,2号叉臂抬住物体不动。1号叉臂下降设定高度。图5中,1号叉臂前进,上升到设定高度,与2号叉臂等高,并抬住物体不动。图6中,2号叉臂先下降到设定高度,再前进到设定距离。图6中,叉臂中箭头向右,正是2号叉臂下降后的前进过程。随即,2号叉臂上升到设定高度,与1号叉臂等高,抬住物体不动。随后,二根叉臂交替抬住物体不动,交替下降、前进、上升到设定高度,直到整个叉臂全部插进到物体下方,即可抬起搬运物体。
卸货时,叉臂抬住物体伸出滑道,把物体抬运到放置位置上方适当高度,二个叉臂交替抬住物体不动、下降、后退,直到叉臂全部退出物体下方。物体即落放在放置位置。
在叉臂插进物体下边过程中和卸货过程中,叉臂的前进、后退,是在另一叉臂抬住物体不动情况下进行的,并低于所抬物体下边,对所叉抬物体没有滑动摩擦。
图7中,是叉装货物情况图。是直接从堆码的袋装货物中上方叉抬出几袋,又可以搬运到另一放置位置直接堆码的情况图。在叉装货物30前,撑架27先从车架28下方伸出到两个叉臂组的中间位置,支撑在地面上。然后,进行货物30的叉装。
图8中,是叉抬货物收回到车架上情况图。主臂、动臂都收缩变短,抬住货物30的叉臂和滑道放在车架上。车身整体长度减少,重心降低,推车行走更安全、方便。
图9中,是叉臂上安装有摄像头的情况图。为了方便观察叉臂插入货物下边的情况,在叉臂上安装有摄像头31。

Claims (8)

1.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主要由车身部分、举升臂架部分、组合叉臂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
(1)、车身部分由车架、扶手、操作盘、机箱、撑架组成;
(2)、举升臂架部分由主臂、动臂、横架、横架座、主臂油缸、动臂油缸、横架油缸组成;
(3)、主臂后端铰连在车架上的铰链座上;
(4)、主臂最末一级臂连接固定的连接段与动臂后端铰连在一起,动臂前端与横架座铰连;
(5)、组合叉臂部分由叉臂、叉臂组、叉臂升降装置、叉臂推进装置、挂架、控制系统组成;
(6)、叉臂升降装置由挂架、挂块、立滑块、升降油缸、滑道组成;
(7)、叉臂推进装置由滑道、平滑块、电机、绞轮、导向轮、拉绳组成;
(8)、挂架安装在横架上;
(9)、立滑块下端与滑道固定成一体,互相垂直;
(10)、立滑块安装在挂块上的立滑道内;
(11)、平滑块与叉臂连接成一体,都安装在滑道内;
(12)、一个叉臂组有二根叉臂;
(13)、一台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安装二个叉臂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其特征在于:主臂与车架之间安装有主臂油缸,主臂与动臂之间安装有动臂油缸,动臂与横架座之间安装有横架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根叉臂有一套独立的升降装置和推进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其特征在于:电机安装在立滑块下段外侧边固定的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导向轮安装在滑道前端侧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升降油缸一端固定在挂架上的支架上,另一端与立滑块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撑架安装在车架下边,是伸缩臂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叉臂上安装有摄像头。
CN201520582247.9U 2015-08-06 2015-08-06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78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2247.9U CN204778691U (zh) 2015-08-06 2015-08-06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2247.9U CN204778691U (zh) 2015-08-06 2015-08-06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8691U true CN204778691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8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8224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78691U (zh) 2015-08-06 2015-08-06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78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6258B (zh)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
CN205855924U (zh) 组合叉臂搬运车
CN106004609B (zh) 自装卸货车车厢的装卸方法
CN105000506B (zh) 组合叉臂随车搬运车
CN108657966A (zh) 一种悬臂式铁路集装箱专用装卸设备与作业方法
CN105480734A (zh) 散装物料集装箱平地装箱机构
CN211545732U (zh) 一种自动简易门机
CN204778677U (zh) 叉车的滑道式组合叉臂
CN104986696B (zh) 叉车的滑道式组合叉臂
CN107215680A (zh) 一种应用于硬质袋装水泥包的智能装车装置
CN103192754A (zh) 自动装卸车
CN104973542B (zh) 组合叉臂伸缩臂叉车
CN204980454U (zh) 一种智能自动水泥包装车装置
CN104961071B (zh) 可折收组合叉臂搬运车
CN204778631U (zh) 组合叉臂叉车
CN105016252B (zh) 组合叉臂搬运车
CN204778676U (zh) 组合叉臂伸缩臂叉车
CN204778691U (zh) 手扶式组合叉臂搬运车
CN105016250B (zh) 组合叉臂轻便车
CN105236314B (zh) 组合叉臂的自动装置
CN204778630U (zh) 组合式叉臂推车
CN204778634U (zh) 组合叉臂随车搬运车
CN206985212U (zh) 一种应用于硬质袋装水泥包的智能装车装置
CN204778633U (zh) 组合叉臂搬运车
CN2771306Y (zh) 一种轮式装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