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24021U - 氨气分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氨气分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24021U
CN204724021U CN201520320111.0U CN201520320111U CN204724021U CN 204724021 U CN204724021 U CN 204724021U CN 201520320111 U CN201520320111 U CN 201520320111U CN 204724021 U CN204724021 U CN 204724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distribution
connector
distribution pipe
ammonia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201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友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Publ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201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24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24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2402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在所述每根布气管的两侧连接有连接件,相邻布气管的侧面经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布气管上位于对应连接件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至少两层布气层氨气分布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角型连接件连接布气管形成氨气分布系统,氨气自布气管的布气孔进入角型连接件的槽口,再从槽口两侧溢出,实现了多点布气,氨气均布效果好,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与含NOx烟气混合均匀。且下落的活性炭不会在角型连接件的顶部形成死角,确保了活性炭和氨气的充分利用。

Description

氨气分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净化环保领域,涉及一种氨气分布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中有含有多种有害废气,如SO2、NOx、粉尘、重金属(如汞、镉、砷等),需要进行脱除净化后排空,才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是一种可资源化的干法烟气净化技术,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催化,废气中的SO2、O2、H2O反应转化为硫酸吸附在活性炭的微孔中,实现脱硫净化;在加入氨时,烟气中的NOx在活性炭催化下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将NOx分解成生成氮气和水。目前采用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的净化装置,一般只能在专门的气室内加氨,采用氨气管直接开孔后和烟气混合,如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 1377720 A)的氨气进入机构由管道网与喷嘴构成;也有在(CN 201586464 U)吸附设备的侧面设置氨气进气口通入氨气。但是现有的氨气分布方式会使氨气和烟气的混合时间长,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氨气与烟气混合时间长,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氨气分布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氨气分布系统,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在所述布气管的至少一侧连接有连接件使布气管与净化装置内壁连接,在所述布气管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
所述的连接件间隔地与布气管的侧面连接。
所述的连接件为平板型连接件或槽口向下的角型连接件;所述的平板型连接件优选为扁钢;所述的角型连接件优选为角钢或槽钢或H型钢,所述角型连接件的槽口向下。
本实用新型氨气分布系统的另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根布气管,各布气管水平且间隔设置,在所述每根布气管的两侧连接有连接件,相邻布气管的侧面经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布气管上位于对应连接件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
所述的连接件间隔地与布气管的侧面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为平板型连接件或槽口向下的角型连接件;所述的平板型连接件优选为扁钢;所述的角型连接件优选为角钢或槽钢或H型钢,所述角型连接件的槽口向下。
本实用新型氨气分布系统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层布气层;每一层布气层为以下两种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每一层布气层包括至少两根布气管,各布气管水平且间隔设置,在所述每根布气管的两侧连接有连接件,相邻布气管的侧面经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布气管上位于对应连接件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
或所述的每一层布气层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在所述布气管的至少一侧连接有连接件使布气管与净化装置内壁连接,在所述布气管上位于对应连接件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
该技术方案中,相邻两层布气层的排列为以下任意一种: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交错排列;或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在垂直方向处于同一纵面,上下相邻的布气管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连接件呈对应空位的交错排列;或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交错排列,且上下相邻的布气管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连接件呈对应空位的交错排列;或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交叉排列。
所述的连接件间隔地与布气管的侧面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为平板型连接件或槽口向下的角型连接件;所述的平板型连接件优选为扁钢;所述的角型连接件优选为角钢或槽钢或H型钢,所述角型连接件的槽口向下。
本实用新型布气孔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一般在每根连接件的下方设置至少一个布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件连接布气管形成氨气分布系统,氨气自布气管实现了多点布气,氨气均布效果好,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与含NOx烟气混合均匀。将本实用新型氨气分布系统用于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中,实现了在活性炭下料区域加氨,降低了混合所需的距离,且下落的活性炭不会在连接件的顶部形成死角,确保了活性炭和氨气的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根布气管构成的氨气分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至少两根布气管构成的单层的氨气分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至少两层布气层构成的氨气分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构成图4氨气分布系统的单层布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向剖视图;
图中,801-布气管,802-角型连接件,803-布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氨气分布系统,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801,在所述布气管801的两侧间隔地连接有角型连接件802使布气管801与净化装置内壁连接,所述角型连接件802的槽口向下,在所述布气管801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802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803。
所述角型连接件802采用角钢。
所述的布气孔803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一般在每根角型连接件802的下方设置至少一个布气孔803。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的改进方案:一种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层布气层,每一层布气层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801,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801交错排列;在所述布气管801的两侧间隔地连接有角型连接件802使布气管801与净化装置内壁连接,所述角型连接件802的槽口向下,在所述布气管801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801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803。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一种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层布气层,每一层布气层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801,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801交叉排列;在所述布气管801的两侧间隔地连接有角型连接件802使布气管801与净化装置内壁连接,所述角型连接件802的槽口向下,在所述布气管801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801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803。
实施例4
实施例1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一种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层布气层,每一层布气层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801,在所述布气管801的两侧间隔地连接有角型连接件802使布气管801与净化装置内壁连接,所述角型连接件802的槽口向下,在所述布气管801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801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803;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801在垂直方向处于同一纵面,上下相邻的布气管801的两个侧面的连接件呈对应空位的交错排列。
实施例5
实施例1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一种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层布气层,每一层布气层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801,在所述布气管801的两侧间隔地连接有角型连接件802使布气管801与净化装置内壁连接,所述角型连接件802的槽口向下,在所述布气管801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801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803;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801交错排列,且上下相邻的布气管801的两个侧面的连接件呈对应空位的交错排列。
实施例6
如图3所示,一种由至少两根布气管构成的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801,在所述每根布气管801的两侧间隔地连接有角型连接件802,相邻布气管801的侧面经角型连接件802连接;所述角型连接件802的槽口向下,在所述布气管801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802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803。
所述角型连接件802采用角钢。
所述的布气孔803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一般在每根角型连接件802的下方设置至少一个布气孔803。
实施例7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由至少两层布气层构成的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层布气层,每一层布气层包括至少两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801,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801交错排列,且上下相邻的布气管801的两个侧面的角型连接件802呈对应空位的交错排列。每一层布气层中,在所述每根布气管801的两侧间隔地连接有角型连接件802,相邻布气管801的侧面经角型连接件802连接;所述角型连接件802的槽口向下,在所述布气管801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802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803。
所述角型连接件802采用角钢。
所述的布气孔803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一般在每根角型连接件802的下方设置至少一个布气孔803。
实施例8
实施例7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一种由至少两层布气层构成的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层布气层,每一层布气层包括至少两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801,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801交错排列;每一层布气层中,在所述每根布气管801的两侧间隔地连接有角型连接件802,相邻布气管801的侧面经角型连接件802连接;所述角型连接件802的槽口向下,在所述布气管801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802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803。
实施例9
实施例7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一种由至少两层布气层构成的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层布气层,每一层布气层包括至少两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801,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801交叉排列。每一层布气层中,在所述每根布气管801的两侧间隔地连接有角型连接件802,相邻布气管801的侧面经角型连接件802连接;所述角型连接件802的槽口向下,在所述布气管801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802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803。
实施例10
实施例7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一种由至少两层布气层构成的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层布气层,每一层布气层包括至少两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801,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801在垂直方向处于同一纵面,上下相邻的布气管的两个侧面的连接件呈对应空位的交错排列;每一层布气层中,在所述每根布气管801的两侧间隔地连接有角型连接件802,相邻布气管801的侧面经角型连接件802连接;所述角型连接件802的槽口向下,在所述布气管801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802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803。
实施例11
一种由至少两层布气层构成的氨气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层布气层;每一层布气层包括两种结构,其中第一种布气层的结构为:每一层布气层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801,在所述布气管801的两侧间隔地连接有角型连接件802使布气管801与净化装置内壁连接,所述角型连接件802的槽口向下,在所述布气管801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801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803。第二种布气层的结构为:每一层布气层包括至少两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801,每一层布气层中,在所述每根布气管801的两侧间隔地连接有角型连接件802,相邻布气管801的侧面经角型连接件802连接;所述角型连接件802的槽口向下,在所述布气管801上位于对应角型连接件802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803。第一种布气层和第二种布气层交错排列,使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801交错排列。也可以采用:第一种布气层和第二种布气层交错排列,使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801交叉排列。也可以采用:第一种布气层和第二种布气层交错排列,其中第一种布气层的布气管801与第二种布气层的其中一根布气管801在垂直方向处于同一纵面,且上下相邻的布气管801的两个侧面的角型连接件802呈对应空位的交错排列。也可以采用:第一种布气层和第二种布气层交错排列,且上下相邻的布气管801的两个侧面的角型连接件802呈对应空位的交错排列。
实施例1-11制备的氨气分布系统,采用角型连接件连接布气管形成氨气分布系统,保证了氨气分布系统的连接强度,将氨气分布系统用于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中,氨气自布气管的布气孔进入角型连接件的槽口,再从槽口两侧溢出,实现了多点布气,氨气均布效果好,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与含NOx烟气混合均匀。同时实现了在活性炭下料区域加氨,降低了混合所需的高度,且下落的活性炭不会在角型连接件的顶部形成死角,确保了活性炭和氨气的充分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还可以采用平板型连接件如扁钢,还可以采用下部设有凹槽的连接件,如开口向下的槽钢、H型钢。

Claims (10)

1.一种氨气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在所述布气管的至少一侧连接有连接件,在所述布气管上位于对应连接件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间隔地与布气管的侧面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为平板型连接件或槽口向下的角型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型连接件为扁钢;所述的角型连接件为角钢、槽钢或H型钢。
4.一种氨气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根布气管,各布气管水平且间隔设置,在所述每根布气管的两侧连接有连接件,相邻布气管的侧面经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布气管上位于对应连接件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间隔地与布气管的侧面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为平板型连接件或槽口向下的角型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型连接件为扁钢;所述的角型连接件为角钢或槽钢或H型钢。
7.一种氨气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布气层;每一层布气层为以下两种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每一层布气层包括至少两根布气管,各布气管水平且间隔设置,在所述每根布气管的两侧连接有连接件,相邻布气管的侧面经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布气管上位于对应连接件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
或所述的每一层布气层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布气管,在所述布气管的至少一侧连接有连接件,在所述布气管上位于对应连接件的下方设置有布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布气层的排列为以下任意一种: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交错排列;或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在垂直方向处于同一纵面,上下相邻的布气管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连接件呈对应空位的交错排列;或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交错排列,且上下相邻的布气管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连接件呈对应空位的交错排列;或相邻两层布气层的布气管交叉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间隔地与布气管的侧面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为平板型连接件或槽口向下的角型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氨气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型连接件为扁钢;所述的角型连接件为角钢或槽钢或H型钢。
CN201520320111.0U 2015-05-18 2015-05-18 氨气分布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24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0111.0U CN204724021U (zh) 2015-05-18 2015-05-18 氨气分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0111.0U CN204724021U (zh) 2015-05-18 2015-05-18 氨气分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24021U true CN204724021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82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20111.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24021U (zh) 2015-05-18 2015-05-18 氨气分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240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6947A (zh) * 2015-05-18 2015-09-16 吴友琴 氨气分布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6947A (zh) * 2015-05-18 2015-09-16 吴友琴 氨气分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0986B (zh) 固定式柴油机系统一体式除尘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CN201855651U (zh) 一种烟气吸附净化装置
CN107469561A (zh) 一种烟气净化吸收塔及其处理方法
CN104785084A (zh) 一种强化传质高效脱硫吸收塔
CN205127723U (zh) 一种高效双级分区喷淋脱硫塔
CN110479094A (zh) 一种脱硫催化剂以及基于脱硫催化剂的烟气脱硫处理系统
CN204637975U (zh) 烟气脱硫增效装置
CN105617852A (zh) 设有多孔均流器的脱硫除尘吸收塔
CN101564633B (zh) 一种固定床烟气净化装置
CN204724021U (zh) 氨气分布系统
CN205127730U (zh) 一种具有扰流持液层的脱硫吸收塔
CN105536518A (zh) 一种穿透式可装载催化剂模块
CN205461788U (zh) 一种用于scr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均布装置
CN203315990U (zh) 一种错流式双级移动床活性焦废气集成净化塔
CN206295798U (zh) 一种带浮阀筛孔复合塔盘的湿法脱硫装置
CN104906947A (zh) 氨气分布系统
CN102500372A (zh) 凹凸棒石负载氧化铜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463961A (zh) 气流均布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
CN204396165U (zh) 垂直流湿式电除尘器的提效装置
CN217746484U (zh) 一种适用于海上络合铁法脱硫的集成式反应器
CN203321645U (zh) 一种孔道交错型高性能金属蜂窝载体
CN107335332B (zh) 一种带收集槽的折线形气液分流装置
CN215086187U (zh) 一种用于烟气活性焦法深度脱硫脱硝的多级喷氨净化塔
CN204656332U (zh) 一种强化传质高效脱硫吸收塔
CN212440689U (zh) 一种整流格栅式脱硫脱硝、酸雾脱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1

Address after: 210012 room 801-9, building, No. 106, Yuhuatai Road,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jing Publ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32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high tech Zone of Pukou City, New Road No. 5

Patentee before: Wu Youqin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