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4055U - 全自动下料机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下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14055U
CN204714055U CN201520310722.7U CN201520310722U CN204714055U CN 204714055 U CN204714055 U CN 204714055U CN 201520310722 U CN201520310722 U CN 201520310722U CN 204714055 U CN204714055 U CN 204714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anipulator
full
rotating
d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107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凯
赵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AN-JI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AN-JI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AN-JI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AN-JI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107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14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14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14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下料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安装有机械手、接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出料机构与机械手对接,机械手与接料机构对接;接料机构设置有至少一组,其包括旋转台和旋转气缸,旋转气缸安装于机架上,旋转台安装于旋转气缸上;出料机构包括底盘,底盘固定于机架上;底盘上安装有推料气缸、旋转电机和物料槽,旋转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可以旋转的物料翻转装置;物料翻转装置前面与出料皮带对接,后面与物料槽对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台、机械手和出料装置相互配合动作,可将注塑机刚成型的产品非常合理地呈接和转移,在整条生产线上起到了呈上启下的作用,其所有操作完全自动化,保证了整个生产线自动、有效、有序地运作。

Description

全自动下料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下料机。
背景技术
在从零部件到组装部件的整个过程之中,目前业界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分开加工检测、人工换位以及人工收放料,大部分操作是都人工手工完成。即使是在基于人口红利消逝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工艺升级,也基本都是通过局部优化来完成对于工序和过程的缩减,如,包括从塑胶注塑工段下料——搬运——下一道人工外观检查——搬运——下一道五金件插件——搬运——人工逐个高压测试——包装——搬运——出货等过程,这样的加工操作流程不可避免会出现物流周转和搬运的二次作业,并由此带来人工冗余以及批号管理混乱、中间物料存放不便以及易于混料等情况。这对于越来越讲求质量、效率和效益的制造业过程管理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并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开发了一种基于柔性化概念的全自动智能组装线,该组装线需要使用一款可以匹配的自动下料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直接与注塑机对接、可自动转移物料的全自动下料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下料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内设有供电系统,在机架上安装有机械手、接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出料机构与机械手对接,机械手与接料机构对接,出料机构连接有出料皮带;所述接料机构设置有至少一组,其包括旋转台和旋转气缸,旋转气缸安装于机架上,旋转台安装于旋转气缸上;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一底盘,底盘固定于机架上;底盘上安装有推料气缸、旋转电机和物料槽,旋转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可以旋转的物料翻转装置;物料翻转装置前面与出料皮带对接,后面与物料槽对接;物料槽后面设有推料杆,推料杆后部连接推料气缸,前面分别与物料槽和物料翻转装置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包括固定座、支撑臂、座头、料爪座和料爪,固定座安装于机架上,支撑臂倾斜向前伸出并通过一转盘安装于固定座上,座头悬于旋转台上方并通过转轴安装于支撑臂上;料爪安装于料爪座底面,料爪座安装于一伸缩杆上,伸缩杆安装于座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料爪安装于取料气缸上,取料气缸安装于料爪座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台上设置有产品定位模座,产品定位模座的数量及位置与料爪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皮带、物料翻转装置、旋转电机、推料杆、推料气缸及旋转台的数量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翻转装置呈风车形状,其上设有若干物料转移管,物料转移管在旋转电机的控制下分别与前方的出料皮带及后方的物料槽对接,即前一物料转移管对接到出料皮带时,后一物料转移管则对接物料槽;所述推料杆包括前推杆和后推杆,前推杆与物料转移管对接,后推杆与物料槽对接。
本全自动下料机为本申请人另案申请的发明专利“基于柔性化概念的全自动智能组装线”中的其中之一设备平台,其前面通过旋转台呈接注塑机,后面通过出料皮带连接外观检测机。产品通过注塑机上的物料转移机械手放置到旋转台上的产品定位模座上,然后旋转到机械手的下方,由其上的料爪吸取产品,然后逐一放置在物料槽上;推料气缸启动推动推料杆向前运动,前推杆将物料转移管内的产品推到出料皮带上,产品通过出料皮带输送到后道工序的外观检测机上,后推杆则将物料槽内的产品推到后一物料转移管中;完成一次推料后,旋转电机启动,物料翻转装置旋转至后一接收到产品的物料转移管对齐出料皮带,如此重复动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台、机械手和出料装置相互配合动作,可将注塑机刚成型的产品非常合理地呈接和转移,在整条生产线上起到了呈上启下的作用,其所有操作完全自动化,保证了整个生产线自动、有效、有序地运作。同时,该全自动下料机也可以用于其它类似领域的工业生产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机械手和转盘结构图;
图3为出料机构结构图。
图中,1为机架,2为机械手,21为固定座,22为支撑臂,23为转盘,24为座头,25为伸缩杆,26为取料气缸,27为料爪,3为料爪座,4为旋转台,5为旋转台,6为旋转气缸,7为出料机构, 71为底盘,72为推料气缸,73为旋转电机,74为推料杆,75为物料槽,76为物料翻转装置,77为物料转移管,78为后推杆,79为前推杆,710为联轴器,8为出料皮带,9为旋转气缸,10为产品定位模座,11为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全自动下料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内设有供电系统(未图示),在机架1上安装有机械手2、接料机构和出料机构7,出料机构7与机械手2对接,机械2手与接料机构对接,出料机构7连接有出料皮带8;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料机构设置有两组,结构相同,分别包括旋转台4、5和旋转气缸9、6,旋转气缸9、6安装于机架1上,旋转台4安装于旋转气缸9上,旋转台5安装于旋转气缸6上;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一底盘71,底盘71固定于机架1上;底盘71上安装有双推料气缸72、双旋转电机73和双物料槽75,每一旋转电机73通过联轴器710连接可以旋转的物料翻转装置76;物料翻转装置76前面与出料皮带8对接,后面与物料槽75对接;物料槽75后面设有推料杆74,推料杆74后部连接推料气缸72,前面分别与物料槽75和物料翻转装置76对接。出料皮带8也配备两道。
所述机械手2包括固定座21、支撑臂22、座头24、料爪座3和料爪27,固定座21安装于机架1上,支撑臂22倾斜向前伸出并通过一转盘23安装于固定座21上,座头24悬于旋转台上方并通过转轴安装于支撑臂22上;料爪27安装于料爪座3底面,料爪座3安装于一伸缩杆25(此杆也可以旋转)上,伸缩杆25安装于座头24上。
所述料爪27安装于取料气缸26上,取料气缸26安装于料爪座3底面。
所述旋转台4、5上设置有产品定位模座10,产品定位模座10的数量及位置与料爪27相对应(均为4个)。
所述物料翻转装置76呈风车形状,其上设有四根物料转移管77,物料转移管77在旋转电机73的控制下分别与前方的出料皮带8及后方的物料槽75对接,即前一物料转移管对接到出料皮带8时,后一物料转移管则对接物料槽75;所述推料杆74包括前推杆79和后推杆78,前推杆79与物料转移管77对接,后推杆78与物料槽75对接。
本全自动下料机为本申请人另案申请的发明专利“基于柔性化概念的全自动智能组装线”中的其中之一设备平台,其前面通过旋转台4、5呈接注塑机,后面通过出料皮带8连接外观检测机。产品11通过注塑机上的物料转移机械手放置到旋转台4、5上的产品定位模座10上,然后旋转到机械手2的下方,由其上的料爪27吸取产品,然后逐一放置在物料槽75上;推料气缸72启动推动推料杆74向前运动,前推杆79将物料转移管77内的产品推到出料皮带8上,产品11通过出料皮带8输送到后道工序的外观检测机上,后推杆78则将物料槽75内的产品11推到后一物料转移管77中;完成一次推料后,旋转电机73启动,物料翻转装置76旋转至后一接收到产品的物料转移管对齐出料皮带8,如此重复动作。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全自动下料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内设有供电系统,在机架上安装有机械手、接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出料机构与机械手对接,机械手与接料机构对接,出料机构连接有出料皮带;所述接料机构设置有至少一组,其包括旋转台和旋转气缸,旋转气缸安装于机架上,旋转台安装于旋转气缸上;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一底盘,底盘固定于机架上;底盘上安装有推料气缸、旋转电机和物料槽,旋转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可以旋转的物料翻转装置;物料翻转装置前面与出料皮带对接,后面与物料槽对接;物料槽后面设有推料杆,推料杆后部连接推料气缸,前面分别与物料槽和物料翻转装置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固定座、支撑臂、座头、料爪座和料爪,固定座安装于机架上,支撑臂倾斜向前伸出并通过一转盘安装于固定座上,座头悬于旋转台上方并通过转轴安装于支撑臂上;料爪安装于料爪座底面,料爪座安装于一伸缩杆上,伸缩杆安装于座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爪安装于取料气缸上,取料气缸安装于料爪座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上设置有产品定位模座,产品定位模座的数量及位置与料爪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皮带、物料翻转装置、旋转电机、推料杆、推料气缸及旋转台的数量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翻转装置呈风车形状,其上设有若干物料转移管,物料转移管在旋转电机的控制下分别与前方的出料皮带及后方的物料槽对接;所述推料杆包括前推杆和后推杆,前推杆与物料转移管对接,后推杆与物料槽对接。
CN201520310722.7U 2015-05-14 2015-05-14 全自动下料机 Active CN204714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0722.7U CN204714055U (zh) 2015-05-14 2015-05-14 全自动下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0722.7U CN204714055U (zh) 2015-05-14 2015-05-14 全自动下料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14055U true CN204714055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13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0722.7U Active CN204714055U (zh) 2015-05-14 2015-05-14 全自动下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1405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7939A (zh) * 2017-06-16 2017-09-05 苏州米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芯注塑用翻转下料装置
CN107309632A (zh) * 2017-08-02 2017-11-03 昆山市力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翻转插入机构
CN107415138A (zh) * 2017-06-16 2017-12-01 苏州米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芯自动注塑机
CN108213154A (zh) * 2017-11-27 2018-06-29 东风襄阳旋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自动接料装置
CN109368267A (zh) * 2018-11-30 2019-02-22 浙江阿克希龙舜华铝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口红管氧化自动下架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7939A (zh) * 2017-06-16 2017-09-05 苏州米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芯注塑用翻转下料装置
CN107415138A (zh) * 2017-06-16 2017-12-01 苏州米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芯自动注塑机
CN107309632A (zh) * 2017-08-02 2017-11-03 昆山市力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翻转插入机构
CN108213154A (zh) * 2017-11-27 2018-06-29 东风襄阳旋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自动接料装置
CN109368267A (zh) * 2018-11-30 2019-02-22 浙江阿克希龙舜华铝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口红管氧化自动下架机
CN109368267B (zh) * 2018-11-30 2024-02-06 浙江阿克希龙舜华铝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口红管氧化自动下架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4055U (zh) 全自动下料机
CN104860064B (zh) 基于柔性化概念的全自动智能组装线
CN105292639B (zh) 一种软管贴标机
CN202880375U (zh) 上料下料一体化装置
CN107954181B (zh) 一种电池片花篮自动传送取料供料系统
CN104526897B (zh) 再生胶精炼过程自动化联动生产装置
CN106315155B (zh) 一种物料缓存循环输送线的智能调度方法
CN104590840A (zh) 矩阵式分拣系统
CN204711490U (zh) 一种智能插针机
CN202464756U (zh) 一种用于原料均化的运输设备
CN204400032U (zh) 矩阵式物流自动分拣系统
CN204197448U (zh) 称重喷码一体机
CN103978708B (zh) 塑料中空容器自动化生产线
CN204631601U (zh) 智能空间堆叠式装配机器人生产线
CN203212011U (zh) 一种窖房原辅料暂存与定量分发的成套装置
CN215399447U (zh) 打包系统
CN204714054U (zh) 基于柔性化概念的全自动智能组装线
CN202464734U (zh)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
CN208150353U (zh) 全自动立体式分拣线
CN204414399U (zh) 再生胶精炼过程自动化联动生产装置
CN207565968U (zh) 一种自动组装生产线设备
CN104494968A (zh) 离线式管材包装一体机
CN205855158U (zh) 轴承加工设备链板连线自动回料机构
CN205888536U (zh) 一种自动组装pcb板的组立机
CN203888230U (zh) 塑料中空容器自动化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Kai

Inventor after: Zhao Jiangming

Inventor before: Zhao Kai

Inventor before: Zhao M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