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8821U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98821U
CN204698821U CN201420818764.7U CN201420818764U CN204698821U CN 204698821 U CN204698821 U CN 204698821U CN 201420818764 U CN201420818764 U CN 201420818764U CN 204698821 U CN204698821 U CN 204698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side
absorbent
sheet
clad sheet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187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久津祐子
铃木彦行
佐藤信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98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98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吸收体(4)、肌肤侧片(2)和非肌肤侧片(3)的吸收性物品(1),吸收体(4)具有:具有在穿戴者的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含有纤维素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40);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上侧包芯片(41)包含无纺布,具有凹凸区域(44),凸部(71)具有正背面均向穿戴者的肌肤侧凸出的截面形状。上侧包芯片(41)在中央区域M具有相对于肌肤侧片(2)以在长度方向上较长的方式固定的上侧固定部(42),在其两侧的区域(S1、S2),凹凸区域(44)以不与肌肤侧片(2)接合的状态存在。下侧包芯片(43)具有固定于非肌肤侧片(3)的下侧固定部(45)、(45)。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或吸收垫、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作为一次性尿布等吸收体,具有包含纸浆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和包覆该吸收性芯的包芯片的吸收体是公知的。包芯片在制造吸收体时作为用于承受吸水性聚合物等吸水性芯形成材料的片起作用,在制造后起到包覆吸收性芯使形状稳定化,且防止吸收性芯形成材料泄漏的作用等。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作为包芯片,使用包含薄纸的透水性片等,但由于包含薄纸的包芯片难以伸展,因此如果在吸水性聚合物吸液、吸收性芯膨润的状态下施加压力,则包芯片有可能破裂,或包芯片彼此的接合部有可能损坏,吸收性芯的形成材料有可能泄漏。
在日本特开2012-105962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在包覆含有吸水性聚合物且实质上不含亲水性纤维的吸收性芯的上侧包芯片,形成有具有凹凸形状的凹凸区域。
但是,日本特开2012-105962号公报中的上述凹凸区域是为了使穿戴者的肌肤与吸收性芯的形成材料之间距离增大而设置的,该文献1的吸收性物品不能说是特别适于防止包芯片的破裂或包芯片的接合部的损坏等的结构。
本发明提供能够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所具有的课题的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吸收体、配置于该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肌肤侧片和配置于该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的非肌肤 侧片。上述吸收体具有在与穿戴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方向上较长的形状,而且,具有含有纤维素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包覆该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的上侧包芯片和包覆该吸收性芯的非肌肤相对面的下侧包芯片,由该上侧包芯片和该下侧包芯片包覆上述吸收性芯的整体。上述上侧包芯片由无纺布构成,包括具有凹凸形状的凹凸区域,该凹凸区域的凸部具有上述无纺布的正面和背面均向穿戴者的肌肤侧凸出的截面形状。上述上侧包芯片在将上述吸收体由对上述吸收性芯的宽度进行三等分的相互平行的二直线划分为中央区域和其两侧的侧部区域时的该中央区域,具有以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较长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肌肤侧片的上侧固定部,且在隔着该上侧固定部位于其两侧的区域,上述凹凸区域以不与上述肌肤侧片相接合的状态存在。下侧包芯片具有固定在上述非肌肤侧片的下侧固定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即使吸收性芯膨润,也难以发生包芯片破裂和包芯片彼此的接合部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展开平面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尿布的吸收体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吸收体的上侧包芯片的凹凸区域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尿布的作用效果的说明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图,图6(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所使用的吸收体的平面图,图6(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沿着尿布的宽度方向Y的示意剖面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图,图7(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尿布使用的吸收体的平面图,图7(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尿布的沿着宽度方向Y的示意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上侧包芯片的凹凸区域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上侧包芯片的凹凸区域的又一例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上侧包芯片的凹凸区域的又一例的立体图。
图11(a)和图11(b)是分别表示本发明的吸收性芯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12(a)~图12(c)是分别表示本发明的上侧包芯片和下侧包芯片的另一方式的吸收体的示意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木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吸收体、配置于该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肌肤侧片和配置于该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的非肌肤侧片,上述吸收体具有在与穿戴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方向上较长的形状,而且,具有含有纤维素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包覆该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的上侧包芯片和包覆该吸收性芯的非肌肤相对面的下侧包芯片,由该上侧包芯片和该下侧包芯片包覆上述吸收性芯的整体,上述上侧包芯片由无纺布构成,包括具有凹凸形状的凹凸区域,该凹凸区域的凸部具有上述无纺布的正面和背面均向穿戴者的肌肤侧凸出的截面形状,上述上侧包芯片在将上述吸收体由对上述吸收性芯的宽度进行三等分的相互平行的二直线划分为中央区域和其两侧的侧部区域时的该中央区域,具有以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较长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肌肤侧片的上侧固定部,且在隔着该上侧固定部位于其两侧的区域,上述凹凸区域以不与上述肌肤侧片相接合的状态存在,下侧包芯片具有固定在上述非肌肤侧片的下侧固定部。
下面,对本发明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以下也简称为尿布1)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形成肌肤相对面的透液性的正面片2;形成非肌肤相对面的不透液性或拨水性(以下将它们统称为不透液性)的背面片3;和配置在两个片2、3间的吸收体4。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正面片2为配置于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肌肤侧片”,背面片3为配置于吸收体4的非肌肤相对面的“非肌肤侧片”。
尿布1具有:与穿戴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方向,更详细地说是穿戴时的与穿戴者的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即长度方向X;和在将尿布1如图1所示展开成平面状的状态下,与上述长度方向X交叉的宽度方向Y。
尿布1的吸收体4具有在与尿布1的长度方向X相同的方向上较 长的形状。因此,下面,对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也标注与尿布1的长度方向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X”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正面片2和背面片3在尿布的长度方向X上具有比吸收体4大的尺寸,从吸收体4的周缘向外方延伸出去。正面片2的尿布的宽度方向Y的尺寸比背面片3的宽度方向Y的尺寸小。 
如图1所示,尿布1在其长度方向X上具有穿戴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A、穿戴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背侧的背侧部B和穿戴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胯裆的裆部C。如图1所示,尿布1为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在背侧部B的两侧缘部设置有搭扣带5、5,在腹侧部A的外表面设置有固接搭扣带5、5的搭着区域51。另外,尿布1的裆部C的两侧缘弯曲成向内的圆弧状,俯视时,具有长度方向X的中央部中间缩细的形状。
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指明,长度方向就是指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或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外,肌肤相对面为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或其构成部件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穿戴时朝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的面,非肌肤相对面为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或其构成部件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穿戴时向肌肤侧的相反侧(通常为衣物侧)的面。
如图1所示,在尿布1的裆部C的两侧部,以伸长状态配置有腿部弹性部件9。腿部弹性部件9在尿布1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配置有一个或多个。腿部弹性部件9经由粘接剂固定于背面片3与立体皱褶6、6形成用片材62之间。腿部弹性部件9收缩,在配置于穿戴者的大腿周的腿部形成腿部皱褶。另外,在尿布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配置有具有弹性部件61的立体皱褶形成用片材62,在尿布穿戴时,通过弹性部件61的收缩,形成向穿戴者的肌肤立起的立体皱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具有关于沿长度方向X延伸的中央线CL左右对称的形状。
接着,对尿布1的吸收体4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吸收体4包括:吸收性芯40;包覆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的上侧包芯片41;包覆吸收性芯40的非肌肤相对面的下侧包芯片43。吸收体4具有在与尿布1的长度方向X相同的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以从尿布1 的腹侧部A经过裆部C直至背侧部B的方式连续地延伸形成。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尿布1的吸收性芯40具有:长度方向的两侧缘40s、40s向内方形成凹状的缩细部40c;和在吸收体的长度方向X,位于该缩细部40c的前后的腹侧宽幅部40a和背侧宽幅部40b。吸收性芯40也从尿布1的腹侧部A经由裆部C直至背侧部B。
吸收性芯40整体由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包覆。上侧包芯片为处于肌肤相对面侧的包芯片,下侧包芯片为处于非肌肤相对面侧(背面片侧)的包芯片。吸收性芯40的整个面被包芯片包覆。吸收性芯40的整个面包括上下面、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和长度方向的两端面。
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在与吸收性芯4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40d、40e相同的位置、或从该两端40d、40e沿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X延伸一定程度的位置具有两端。
液体吸收前的吸收体4在俯视时,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的外形为相同形状相同尺寸,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的长度相同。上侧包芯片和下侧包芯片分开形成时,下侧包芯片也可以是无纺布或纸。
尿布1的吸收性芯40含有纤维素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作为纤维素纤维,例如在针叶树牛皮纸浆、阔叶树牛皮纸浆等的木材纸浆或棉纸浆、秸秆纸浆等非木材纸浆等天然纤维素纤维(纸浆纤维)以外,还能够举出:人造纤维、铜氨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根据需要使用由界面活性剂等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纤维。这些纤维素纤维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吸收性芯40也可以含有纤维素纤维以外的亲水性纤维。作为纤维素纤维以外的亲水性纤维,能够举出根据需要由界面活性剂等对合成纤维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纤维等。例如,作为合成纤维,能够举出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亲水性合成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聚乙烯(PE)纤维、聚丙烯(PP)纤维、聚酯纤维等。
从増加吸收容量的观点出发,吸收性芯40优选纤维素纤维的含量相对于该吸收性芯40的整体质量的比为1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30质量%以上,而且优选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70质量%以下, 此外,优选1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3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 
吸收性芯40还含有吸水性聚合物。
吸收性芯含有吸水性聚合物,这能够确保更加充分的吸收容量,并且能够实现薄型化,从这一点来看是优选的,但在现有吸收性物品中,如果提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比例,则在膨润状态下加压时,容易产生上述的包芯片的破裂或接合部的损坏。
在这一点上,在本发明中,对使包芯片不易产生破裂或接合部的损坏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因此,即使提高了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比例也不会产生这种问题。
因此,也容易较高地设定吸收性芯40的含有比例。 
吸收性芯40优选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该吸收性芯40的整体质量的比为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50质量%以上,而且优选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60质量%以下,此外,优选3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5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 
作为吸水性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在该技术领域中目前所使用的各种吸水性聚合物,例如,能够举出:聚丙烯酸钠、丙烯酸一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酸钠交联体、淀粉-丙烯酸接枝聚合物、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其皂化物、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酸铯等,可以单独使用它们中的一种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作为吸水性聚合物,通常使用颗粒状的吸水性聚合物,但也可以使用纤维状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状的吸水性聚合物中,根据其形状的差异,有不定形类型、块状类型、袋状类型、球粒凝集类型、球状类型等,使用哪种类型都可以。
吸水性聚合物优先能够保持自重的10倍以上的水,更优选能够保持自重的20倍以上、进一步优选能够保持自重的30倍以上的水。 
另外,吸收性芯40的克重(总的形成材料的合计克重)优选30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450g/m2以上,而且优选7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600g/m2以下。
上侧包芯片41中,作为使包芯片的破裂或包芯片彼此的接合部的损坏难以产生的方面之一,如图2和图4所示,在包覆吸收性芯40的 肌肤相对面的部分,包括具有凹凸形状的凹凸区域44。
如图2和图4所示,尿布1中的凹凸区域44具有垄槽构造,该垄槽构造包括沿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X(一方向)延伸的多个垄部71(凸部)和位于垄部71、71间的槽部72(凹部)。另外,垄部71和槽部72沿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Y交替形成,分别形成有多个。垄槽构造中的垄部的背面侧(非肌肤抵接面)向肌肤面侧凹陷,槽部的背面侧(肌肤接触面)向吸收性芯侧突出,凹凸成为正背面一体。
另外,如图2和图4所示,凹凸区域44通过使构成上侧包芯片41的无纺布以具有连续波状的截面的方式变形而形成,在凹凸区域44的各个垄部71(凸部),具有构成上侧包芯片41的无纺布的正面和背面均向穿戴者的肌肤侧凸出的截面形状。
尿布1中的凹凸区域44如图3所示,遍及上侧包芯片41中的包覆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的部分的整个区域而形成。
凹凸区域44优选在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X上,遍及尿布的全长L(参照图1)的1/3以上的长度而形成,更优选遍及尿布1的裆部C的全长而形成,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进一步优选遍及吸收性芯40的全长而形成。
凹凸区域44优选在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Y上,具有吸收性芯40的整体宽度W(参照图1)的1/5以上的宽度,更优选具有1/3以上的宽度,进一步优选具有1/2以上的宽度。
在此所说的凹凸区域44的宽度,如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那样,在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凹凸区域44的情况下,是这些凹凸区域44的宽度的合计值。
凹凸区域44通过对构成上侧包芯片的无纺布实施凹凸加工而形成。
凹凸加工优选使用下述方法:将无纺布夹在具有与凹凸区域44的凸部对应的形状的凸部的第一部件与具有与该凸部对应设置的该凸部的前端所插入的凹部(也可以是槽)的第二部件之间并进行加压。关于后述的图8、图9所示的凹凸区域7A、7B的形成也一样。另外,第一和第二部件均可以在非加热的状态下实施凹凸加工,但还优选对任何一方或双方加热而进行凹凸加工。但是,其加热温度优选为构成上 侧包芯片的无纺布的主要的构成纤维的熔点以下。
下侧包芯片可以没有上述凹凸区域,但也可以具有凹凸区域。优选没有上述凹凸区域。所谓没有凹凸区域意思是指为平坦的片,不形成上述凹凸,无纺布或纸的片通常具有的程度的皱纹或局部的突起等不称其为凹凸区域。由于没有凹凸区域,不易产生与背面片的偏离,穿戴感良好。
尿布1中的上侧包芯片41,在将吸收体4如图3所示用将吸收性芯的宽度W三等分的相互平行的二直线L1、L2划分为中央区域M和其两侧的侧部区域S、S时的该中央区域M,具有相对于肌肤侧片的正面片2,利用粘接剂42a以在长度方向X上较长的方式固定的上侧固定部42。另外,上侧包芯片41中,在隔着上侧固定部42位于其两侧的区域S1、S2,上述凹凸区域44以不与正面片2(肌肤侧片)接合的状态存在。
上述二直线L1、L2与通过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沿该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吸收体的中央线(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尿布1的中央线CL相同)平行地画出。另外,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上的画出上述二直线L1、L2的位置,为将吸收性芯40的宽度W三等分的位置,而该吸收性芯40的宽度W为吸收性芯40的宽度(宽度方向Y的长度)最大的部位的宽度。
在尿布1中,上侧包芯片41在上侧固定部42与正面片2(腹侧片)接合在一起,而隔着上侧固定部42位于其两侧的区域S1、S2中,覆盖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的部分的整个区域,更具体地说直到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整个区域,不与正面片2(腹侧片)部分接合。凹凸区域44在隔着上侧固定部42位于其两侧的、未固定于正面片2(腹侧片)部分的上述区域S1、S2也存在。
另外,尿布1中的下侧包芯片43如图2所示,具有经由粘接剂固定于作为非肌肤侧片的背面片3的下侧固定部45、45。下侧固定部45、45形成于下侧包芯片43中的包覆吸收性芯40的非肌肤相对面的部分,更具体地说,在俯视吸收体4时,在隔着上述上侧固定部42位于其两侧的区域的各个中,以相互离开的状态形成有一对,另外,这些下侧固定部45、45在上述吸收体4的各侧部区域S、S的各个中,以相互 离开的状态形成。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为不同的片,在吸收体4的两侧部和长度方向两端部,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剂46或热封、超声波封合等公知的接合方法互相接合而一体化,由此,吸收性芯40的宽度方向的截面的整周被这些包芯片包围,吸收性芯40整体被这些包芯片包覆。
图12(a)中表示一个例子,在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由一个片形成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一个包芯片覆盖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侧并且折返,在吸收体4的非肌肤相对面,将折叠包芯片而得的重合部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剂46或热封、超声波封合等公知的接合方法互相接合而一体化,由此,吸收性芯40的宽度方向的截面的整周被这些包芯片包围。
另外,从吸收体整体的柔软性的观点出发,上侧包芯片41与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之间,优选利用螺旋图案涂敷的粘接剂接合。另外,从吸收体整体的柔软性的观点出发,吸收性芯40的非肌肤相对面与下侧包芯片43之间,也优选利用螺旋图案涂敷的粘接剂接合。
作为构成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的无纺布,分别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无纺布,例如,能够举出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热结合无纺布、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气流成网无纺布等无纺布,或者将它们的两种以上层叠而成的复合片等。该复合片不是构成该复合片的各片由粘接剂互相粘贴而构成的,而是如后述的无纺布的叠层体那样,优选通过各片的构成纤维彼此的缠绕和/或热熔接使各片一体化而成为一个片。两个片41、43可以是相同的片,也可以是不同的片。另外,下侧包芯片43也可以由皱纹纸等纸构成。
构成上侧包芯片41和上侧包芯片43的无纺布,分别优选为一层以上的纺粘无纺布层和一层以上的熔喷无纺布层的叠层体。上述叠层体为各无纺布层互相接合一体化而成的一块无纺布。上述叠层体中的邻接的无纺布层彼此之间不是通过粘接剂弧线粘贴而一体化,而是通过各无纺布层的构成纤维彼此的缠绕和/或热熔接而一体化。
纺粘无纺布层是包含通过公知的纺粘法制造出的纺粘无纺布的层,熔喷无纺布层是包含通过公知的熔喷法制造的熔喷无纺布的层。 纺粘无纺布例如通过将合成树脂热熔融之后从喷嘴抽丝,使生成的多根细丝集聚在输送机上形成网状物(网布),对该网状物实施热压接、机械性交联等处理使各细丝彼此接合而获得。另外,熔喷无纺布例如通过将熔化的合成树脂利用高速的气流从挤出机的管芯(die chip)吹出到输送机上,形成自接合性纤维网状物而获得。作为纺粘无纺布和熔喷无纺布的构成纤维,能够举出:将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树脂等单独使用的纤维、或使用这些两种以上的树脂的复合纤维(芯鞘型、并排型等)等。
作为上述叠层体(构成包芯片41、43的无纺布)特别优选的是,以在两层纺粘无纺布层之间配置有一层熔喷无纺布层的状态被一体化而成的无纺布,即纺粘-熔喷-纺粘(SMS)无纺布;或者以在两层纺粘无纺布层之间配置有两层熔喷无纺布层的状态被一体化而成的无纺布,即纺粘-熔喷-熔喷-纺粘(SMMS)无纺布。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1,在穿戴中,如图5所示,吸收性芯40吸液,主要通过吸水性聚合物48膨润而使吸收性芯40膨润,上下的包芯片41、43受到该吸收性芯40欲膨胀的压力时,能够使吸收性芯的形成材料的一部进入上侧包芯片41的凹凸区域44中的垄部71(凸部)的背侧的空间,同时,位于上侧固定部42的两侧的部分S1、S2在片41的平面方向上扩展。
因此,施加于上下的包芯片41、43的张力、或施加于片彼此的接合部47的剥离力被缓和,由此,能够防止包芯片41、43发生断裂、或片彼此的接合部47损坏。另外,由此也防止了膨润的吸水性聚合物等泄漏等问题的发生。
从使这种效果进一步可靠地发挥的观点出发,上侧包芯片41中,凹凸区域44中的垄部71(凸部)的个数优选4个以上,进一步优选12个以上,另外,优选50个以下,进一步优选20个以下,另外,优选4个以上50个以下,进一步优选12个以上20个以下。在此所说的个数中,不包含在上侧固定部42与正面片2(腹侧片)接合的部分存在的凸部的个数。
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垄部71(凸部)的高度t(参照图4)优选0.5mm以上,进一步优选1.5mm以上,另外,优选5.0mm以下,进一步优选 3.0mm以下,另外,优选0.5mm以上5.0mm以下,进一步优选1.5rnrn以上3.0mm以下。
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垄部71(凸部)的节距P(参照图4)优选0.5mm以上,进一步优选1.5mm以上,另外,优选5.0mm以下,进一步优选3.0mm以下。
并且,尿布1的上侧包芯片41以上述状态固定在作为肌肤侧片的正面片2,因此,凹凸区域44具有能够在平面方向上扩展的部分,而且通过在上侧固定部42,将上侧包芯片41固定于作为肌肤侧片的正面片2,还起到能够防止吸收体膨润时产生集聚或吸收体偏置的效果。
另外,下侧包芯片43具有固定于作为非肌肤侧片的背面片3的下侧固定部45、45,这具有从防止吸收体的错位的观点出发较为优选的优点。
优选的是,上侧固定部42如图3所示,形成为沿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X延伸的一个带状。下侧固定部45同样也形成为沿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X延伸的一个带状。
上侧固定部42和下侧固定部45优选与凹凸区域44同样,遍及尿布的全长L(参照图1)的1/3以上的长度而形成,更优选遍及尿布1的裆部C的全长而形成,进一步优选如本实施方式中那样,遍及吸收性芯40的全长而形成。
另外,上侧固定部42优选其宽度W2为吸收性芯40的上述宽度W的25%以下,进一步优选10%以下,而且优选0.5%以上,进一步优选1%以上,此外,优选0.5%以上20%以下,进一步优选1%以上10%以下。
另外,使下侧固定部45在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上离开而设置的情况下,它们的离开距离W3(参照图5)优选为吸收性芯40的上述宽度W的50%以下,进一步优选30%以下,而且优选10%以上,进一步优选20%以上,此外,优选10%以上50%以下,进一步优选20%以上30%以下。
另外,在尿布1中,上侧固定部42和下侧固定部45均经由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剂固定于正面片2(肌肤侧片)或背面片3(非肌肤侧片)。
上侧包芯片41的上侧固定部42通过粘接剂42a固定于正面片2(肌肤侧片)的优点在于,从防止正面片和吸收体集聚起褶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下侧包芯片43的下侧固定部45通过粘接剂固定于背面片3(非肌肤侧片)的优点在于,从防止吸收体的错位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另外,固定上侧固定部42和上侧固定部45的粘接剂均为图案涂敷,从充分的粘接性和通气性、柔软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所谓图案涂敷,是粘接剂的涂敷部和非涂敷部混杂或交替地形成的涂敷方法,例如,作为在长度方向上较长的涂敷形状,有螺旋状、直线状、曲线状、面状等,这些涂敷形状有连续或间断地涂敷的图案。这些涂敷图案能够使用公知的涂敷装置进行涂敷。例如能够使用Nordson公司制造的热熔粘接剂涂敷装置、使用螺旋喷枪和小螺旋喷枪(summit spray gun)涂敷成螺旋状、曲线状,使用微珠喷枪涂敷成直线状,使用狭缝涂敷枪涂敷成面状。
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优选亲水度不同,更具体地说,优选上侧包芯片41比下侧包芯片43的亲水度高。即,从使尿等排泄液向吸收性芯40侧迅速地透过的观点出发,优选上侧包芯片41的亲水性相对较高,另外,从防止泄漏、促进吸收性芯40内的液体扩散等观点出发,优选下侧包芯片43具有不会保持自由水(排泄液)的程度的弱亲水性或疏水性。片的亲水度能够根据通过下述方法测定的水通过实践进行评价,水通过时间越短,该片的亲水度评价越高。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的水通过时间不同,亲水度相对较高的上侧包芯片41的水通过时间优选低于15秒,进一步优选低于10秒,亲水度相对较低的下侧包芯片43的水通过时间优选15秒以上,进一步优选60秒以上。
片的水通过时间通过日本特开2012-105962号公报的段落(0035)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作为使上侧包芯片41的亲水度相对较高、使下侧包芯片43的亲水度相对较低的方法,例如,能够举出仅对上侧包芯片41进行亲水化处理,下侧包芯片43不进行亲水化处理的方法。作为亲水化处理的方法,能够举出用亲水化油剂对片(无纺布)进行处理(浸渍、喷射、凹印涂层、印刷等)的方法、将亲水化油剂炼入 作为无纺布的原料的树脂中使其渗出的方法等。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的吸收性芯40也可以遍及厚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到处存在吸水性聚合物,但在本发明中,吸收性芯40优选吸水性聚合物偏倚于其肌肤相对面侧。
当吸水性聚合物偏倚于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侧时,吸液后,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侧容易更加膨润,但根据本发明,由于防止了包芯片或其接合部产生损坏,因此通过使吸水性聚合物偏倚于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侧,能够提高吸收速度等。是否偏倚于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侧,例如能够通过下述方法判定:将吸收性芯40由通过厚度方向的中央的平面划分为上侧的部分和下侧的部分,对各个部分中存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单位面积质量)比进行比较时,上侧的部分的克重是否超过下侧的部分的克重的1.0倍。
图6(a)和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A的图,在图6(a)中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A使用的吸收体4A的平面图,图6(b)中表示沿着尿布1A的宽度方向Y的截面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A中的上侧包芯片41,在吸收体4的中央区域M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同样的凹凸区域44和上侧固定部42,而在覆盖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侧的部分的两侧部,具有遍及规定宽度未形成凹凸区域44的区域49。
图7(a)和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B的图,图7(a)中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尿布1B使用的吸收体4B的平面图,图7(b)中表示沿着尿布1B的宽度方向Y的截面图。
第三实施方式的尿布1B中的上侧包芯片41,在吸收体4的中央区域M的中央部具有不存在凹凸区域44的区域49,上侧包芯片41在该不是凹凸区域44的区域49,具有经由粘接剂与正面片2(肌肤侧片)接合的上侧固定部42。
在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的尿布1A、1B中,上侧包芯片41也在上侧固定部42与正面片2(腹侧片)接合,而隔着上侧固定部42位于其两侧的区域中,覆盖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的部分的整个区域,更具体地说直到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整个区域,不与正面片2(腹侧片)部分接合,在该没有与正面片2(腹侧片)部分固定的部分 具有凹凸区域44。
因此,根据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的尿布1A、1B,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1同样的效果。
图8~图10中表示了在上侧包芯片41形成的凹凸区域的另一例。
图8所示的凹凸区域7A具有构成上侧包芯片41的无纺布具有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多个凸部73和位于这些凸部73之间的凹部74的凹凸形状。凹凸区域7A中的各个凸部73具有圆顶形状,俯视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状。另外,各个凸部73具有其表面73a和背面73b均向穿戴者的肌肤侧凸出的截面形状。
图9所示的凹凸区域7B具有构成上侧包芯片41的无纺布具有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多个凸部75和被多个凸部75包围的凹部76的凹凸形状。凹凸区域7B中的各个凸部75具有下表面开放的立方体状,俯视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状。各个凸部75具有其正背两面均向穿戴者的肌肤侧凸出的截面形状。
图10所示的凹凸区域7C具有构成上侧包芯片41的无纺布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的皱纹状的凸部77。褶皱状的凸部77大致向一个方向延伸,具有正背两面均向穿戴者的肌肤侧凸出的截面形状。
图8~图10所示的凹凸区域7A~7C例如能够代替上述的尿布1、1A、1B中的凹凸区域44而设置。
本发明的肌肤侧片可以像上述的尿布1、1A、1B那样,为正面片2,但肌肤侧片的整体或一部分也可以是配置于正面片2与吸收体4之间的次层片(未图示)。
次层片有加强尿布的液体吸收能力,减少被吸收体4吸收的液体返回正面片2侧的现象(回渗)的效果。次层片可以按照包覆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上侧包芯片41)的整个区域的方式配置,也可以按照仅包覆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例如,还优选按照仅包覆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的、从腹侧部A的长度方向端部附近直至位于裆部C的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部位的方式配置,且在背侧部B不配置。
优选在正面片2与吸收体4之间夹着次层片的范围中,上述的上侧包芯片41的上侧固定部42经由粘接剂固定于次层片。另外,该固 定优选通过在上侧包芯片41和次层片按图案涂敷粘接剂而进行。
例如,作为在长度方向上较长的涂敷形状,有螺旋状.直线状、曲线状、面状等,有这些涂敷形状连续或间断地被涂敷而成的图案。这些涂敷图案能够使用公知的涂敷装置进行涂敷。例如,能够使用Nordson公司制造的热熔粘接剂涂敷装置、使用螺旋喷枪和小螺旋喷枪涂敷成螺旋状、曲线状,使用微珠喷枪涂敷成直线状,使用狭缝涂敷喷枪涂敷成面状。
作为次层片,能够使用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片(优选亲水性纤维的含量为90质量%以上的片),作为该片,例如,能够举出纸、无纺布、网状物(网布)等。作为亲水性纤维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使用具有亲水性表面的纤维,且是在其湿润状态下,能够形成纤维彼此具有高的自由度的片的纤维即可。这种亲水性纤维的例子,除了前述的纤维素纤维、亲水性合成纤维、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合成纤维以外,还能够举出:日本特表2010-526632号公报中记载的改性(纤维素)纤维,例如被化学钢化的、被加捻的和/或被卷曲的(多卷式)(纤维素)纤维、被化学钢化的、被加捻的和/或被卷曲的交联纤维素或合成聚合物纤维等,能够单独使用它们中的一种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次层片除了亲水性纤维以外,还可以含有其它成分,例如吸水性聚合物、除臭剂等。次层片的克重优选20~300g/m2、进一步优选60~200g/m2。另外,次层片的无负荷下的厚度优选0.5~10mm、进一步优选3~5mm。
另外,本发明使用的吸收性芯40还优选在吸收体4中的隔着上侧固定部42位于其两侧的各个区域40S、40S的各个中,具有该吸收性芯的形成材料的克重比其它部分少的低克重部8、8。
图11(a)和图11(b)是分别表示具有低克重部8、8的吸收性芯40的一个例子的图,均具有低克重部8、8,该低克重部8、8含有配置于尿布的裆部C的部分,且沿吸收性芯40(吸收体)的长度方向X延伸。低克重部8的吸收性芯的形成材料的克重是形成吸收性芯的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素纤维的合计克重,在还具有任意添加的其它材料的情况下,其克重也增加。低克重部8可以是实质上没有吸收性芯的形成材料的非积纤部等,也可以是吸收性芯的形成材料的克重比其它 部位少的部位、例如吸收性芯的形成材料的克重为其它部位的克重的20%以下、更优选10%以下的部位。
关于上述的尿布1、1A、1B的构成部件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件,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使用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所使用的各种物品。例如,作为正面片2,能够使用无纺布或开孔薄膜等各种透液性的片材。作为背面片3,能够使用不具有透湿性的树脂薄膜、或具有微细孔且具有透湿性的树脂薄膜、拨水无纺布等无纺布、它们与其它片的叠层体等各种不透液性或拨水性的材料。另外,作为立体皱褶形成用的片材62,能够使用与背面片3同样的材料。
以上基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被上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上侧包芯片41和上侧包芯片43不限于分开的片,也可以如图12(a)所示,是一块包芯片中的包覆吸收性芯的肌肤抵接面和非肌肤抵接面的部分。另外,将分开的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接合的方式也可以是图12(b)或图12(c)所示的方式。在图12(a)~图12(c)中,包芯片彼此利用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剂46接合在一起。
另外,上侧固定部42也可以按照收纳于吸收体4的中央区域M中的方式形成两个。该情况下,两个上侧固定部42接近地形成,宽度方向的离开宽度(无固定部的区域)优选为0.1~3mm。
另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除了幼儿用或成人用的展开式(带固定式)的一次性尿布以外,也可以是幼儿用或成人用的短裤型的一次性尿布、失禁垫、生理用卫生巾等。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省略说明的部分和仅一个实施方式所具有的要素均可以适当应用于其它实施方式,另外,各实施方式的要素在实施方式间相互能够相互置换。
关于前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公开有以下的附记内容(吸收性物品)。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吸收体、配置于该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肌肤侧片和配置于该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的非肌肤侧片,
上述吸收体具有在与穿戴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方向上较长的形 状,而且,
具有含有纤维素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包覆该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的上侧包芯片和包覆该吸收性芯的非肌肤相对面的下侧包芯片,由该上侧包芯片和该下侧包芯片包覆上述吸收性芯的整体,
上述上侧包芯片包含无纺布,包括具有凹凸形状的凹凸区域,该凹凸区域的凸部具有上述无纺布的正面和背面均向穿戴者的肌肤侧凸出的截面形状,
上述上侧包芯片在将上述吸收体由对上述吸收性芯的宽度进行三等分的相互平行的二直线划分为中央区域和其两侧的侧部区域时的该中央区域,具有以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较长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肌肤侧片的上侧固定部,且在隔着该上侧固定部位于其两侧的区域,上述凹凸区域以不与上述肌肤侧片相接合的状态存在,
下侧包芯片具有固定在上述非肌肤侧片的下侧固定部。
<2>
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凹凸区域具有如下垄槽构造:凸部为垄部、凹部为槽部,具有多个垄部和位于该垄部间的槽部,垄部和槽部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设置。
<3>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上侧包芯片分别具有多个上述垄槽构造中的垄部和槽部,上述垄部的合计数为4个以上50个以下,上述垄部的高度为0.5mm以上5.0mm以下。
<4>
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凹凸区域的凸部为圆顶状、立方体状或皱纹状的凸部。
<5>
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上侧固定部和上述下侧固定部均经由粘接剂固定,该粘接剂在长度方向上进行图案涂敷。
<6>
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上侧包芯片比上述下侧包芯片亲水性高。
<7>
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中,吸水性聚合物偏倚在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侧。
<8>
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肌肤侧片中,其整体或一部分是配置于形成吸收性物品的肌肤相对面的透液性的正面片与上述吸收体之间的次层片。
<9>
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在上述吸收体中的、隔着上述上侧固定部位于其两侧的区域,分别具有吸收性芯的形成材料的克重比其它部分少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低克重部。
<10>
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下侧包芯片没有凹凸区域。
<11>
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40具有:长度方向的两侧缘40s、40s向内方形成凹状的缩细部40c;和在吸收体的长度方向X上位于该缩细部40c的前后的腹侧宽幅部40a和背侧宽幅部40b。
<12>
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俯视上述液吸收前的吸收体4时,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的外形为相同形状相同尺寸,在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相同。
<13>
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40含有纤维素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作为该纤维素纤维,包括针叶树牛皮纸浆、阔叶树牛皮纸浆的木材纸浆或棉纸浆、秸秆纸浆的非木材纸浆的天然纤维素纤维(纸浆纤维)、人造纤维、铜氨纤维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任意种,再生纤维素纤维是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纤维,这些纤维素纤维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14>
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40中,纤维素纤维的含量相对于该吸收性芯40的整体质量的比为10质量%以上,优选30质量%以上,而且为80质量%以下,优选70质量%以下,此外为1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优选3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
<15>
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40中,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该吸收性芯40的整体质量的比为30质量%以上,优选50质量%以上,而且为70质量%以下,优选60质量%以下,另外为3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优选5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
<16>
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作为上述吸水性聚合物,采用聚丙烯酸钠、丙烯酸-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酸钠交联体、淀粉-丙烯酸接枝聚合物、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其皂化物、聚丙烯酸钾和聚丙烯酸铯中的任意种,单独使用它们的一种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上述吸水性聚合物为颗粒状和纤维状中的任意种类,上述颗粒状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形状为不定形类型、块状类型、袋状类型、球粒凝集类型、球状类型中的任意类型。
<17>
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水性聚合物能够保持自重的10倍以上的水,优选能够保持自重的20倍以上的水,进一步优选能够保持自重的30倍以上的水。
<18>
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40的克重(总的形成材料的合计克重)为300g/m2以上,优选450g/m2以上,而且为700g/m2以下,优选600g/m2以下。
<19>
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凹凸区域44包括具有沿上述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垄 部71(凸部)和位于垄部71、71间的槽部72(凹部)的垄槽构造,上述垄部71和上述槽部72在上述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Y上交替形成,分别形成多个,垄槽构造中的垄部的背面侧(非肌肤抵接面)向肌肤面侧凹陷,槽部的背面侧(肌肤抵接面)向吸收性芯侧突出,凹凸为正背面一体,凹凸区域44通过使构成上述上侧包芯片41的无纺布以具有连续波状的截面的方式变形而形成,在凹凸区域44的各个垄部71(凸部),具有构成上侧包芯片41的无纺布的正面和背面均向穿戴者的肌肤侧凸出的截面形状。
<20>
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上侧包芯片41在上侧固定部42与正面片2(腹侧片)接合,而隔着上侧固定部42位于其两侧的区域S1、S2中,覆盖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的部分的整个区域即直至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整个区域,不与正面片2(腹侧片〕部分接合,凹凸区域44也存在于隔着上侧固定部42位于其两侧的、未固定于正面片2(腹侧片)部分的上述区域S1、S2,另外,上述下侧包芯片43具有经由粘接剂固定于作为非肌肤侧片的背面片3的下侧固定部45、45,下侧固定部45、45在下侧包芯片43中的包覆吸收性芯40的非肌肤相对面的部分形成,在俯视吸收体4时,在隔着上述上侧固定部42位于其两侧的区域的各个中,以相互离开的状态形成有一对,这些下侧固定部45、45在吸收体4的侧部区域S、S的各个中以相互离开的状态形成。
<21>
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由一个片或两个片形成。
<22>
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侧包芯片41与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之间,通过按螺旋图案涂敷的粘接剂被接合。
<23>
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构成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的无纺布,分别是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 热结合无纺布、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气流成网无纺布等无纺布,或者它们的两种以上层叠而成的复合片,该复合片不是构成该复合片的各个片通过粘接剂互相粘合而构成的片,而是无纺布的叠层体,通过各个片的构成纤维彼此的缠绕和/或热熔接,将各个片一体化而形成一个片。
<24>
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下侧包芯片43由皱纹纸构成。
<25>
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构成上侧包芯片41的无纺布为一层以上的纺粘无纺布层和一层以上的熔喷无纺布层的叠层体,上述叠层体中各无纺布层互相接合而一体化,形成为一块无纺布,上述叠层体中的邻接的无纺布层彼此间不是通过粘接剂互相粘贴而一体化,而是通过各无纺布层的构成纤维的互相缠绕和/或热熔接而一体化,作为上述叠层体(构成包芯片41、43的无纺布),采用以在两层纺粘无纺布层之间配置有一层熔喷无纺布层的状态被一体化的无纺布,即纺粘-熔喷-纺粘(SMS)无纺布,或者采用以在两层纺粘无纺布层之间配置有两层熔喷无纺布层的状态被一体化的无纺布,即,纺粘-熔喷-熔喷-纺粘(SMMS)无纺布。
<26>
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上侧包芯片41中,凹凸区域44中的垄部71(凸部)的个数为4个以上,优选12个以上,而且为50个以下,优选20个以下,此外为4个以上50个以下,优选12个以上20个以下,垄部71(凸部)的高度t为0.5mm以上,优选1.5mm以上,而且为5.0mm以下,优选3.0mm以下,另外为0.5mm以上5.0mm以下,优选1.5mm以上3.0mm以下,垄部71(凸部)的节距P为0.5mm以上,优选1.5mm以上,而且为5.0mm以下,优选3.0mm以下。
<27>
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侧固定部42形成为沿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X延伸的一个带状,下侧固定部45 同样地也形成为沿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X延伸的一个带状,上侧固定部42和下侧固定部45与凹凸区域44同样地,遍及吸收性物品的全长L(参照图1)的1/3以上的长度而形成,优选遍及裆部C的全长而形成。
<28>
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侧固定部42的宽度W2为吸收性芯40的上述宽度W的25%以下,优选10%以下,而且为0.5%以上、优选1%以上,另外,为0.5%以上20%以下,优选1%以上10%以下,此外,将下侧固定部45在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上分开设置,它们的离开距离W3为吸收性芯40的上述宽度W的50%以下,优选30%以下,而且为10%以上,、优选20%以上,另外,为10%以上50%以下,优选20%以上30%以下。
<29>
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正面片2与吸收体4之间夹着次层片,上侧包芯片41的上侧固定部42经由粘接剂固定于次层片,其固定通过在上侧包芯片41和次层片按图案涂敷粘接剂而进行,该图案涂敷为在长度方向上较长的涂敷形状,为螺旋状、直线状、曲线状、面状的任一种,是这些涂敷形状连续或间断涂敷而成的图案。
<30>
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次层片使用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片(亲水性纤维的含量优选90质量%以上的片),作为该片,为纸、无纺布、网布的任一种,作为亲水性纤维,为具有亲水性表面的纤维,次层片的克重为20~300g/m2,优选60~200g/m2,次层片的无负荷下的厚度为0.5~10mm,优选3~5mm。
<31>
如<1>~<3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布。
<32>
如<3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一次性尿布为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在背侧部B的两侧缘部设有搭扣带5、5,在腹侧部A的 外表面设置有固接搭扣带5、5的搭着区域51。
<33>
如<3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吸收性物品具有腿部皱褶。
实施例
下面,使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制造图2和图3所示的方式的吸收体4。吸收性芯40形成为纸浆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积纤体。吸收性芯40中的、纸浆纤维的克重为60g/m2,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为170g/m2。作为纸浆纤维,使用通常的绒毛纸浆。作为包覆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侧的上侧包芯片41和包覆非肌肤相对面侧的下侧包芯片43,均使用SMS无纺布。上侧包芯片41使用包括具有垄槽构造的凹凸区域44的片,凹凸区域44以配置于图2和图3所示的位置的方式使用。另外,下侧包芯片43使用没有凹凸区域的片。
将上述的吸收体夹在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制成评价用的尿布。吸收体的上侧包芯片41与正面片2之间,以在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的上侧固定部42的方式经由粘接剂接合。下侧包芯片43与背面片3之间也以在吸收体的俯视时的上侧固定部的两侧形成一对下侧固定部45、45的方式经由粘接剂接合。
另外作为正面片和外层片使用下述的片。另外,在吸收体4的两侧部,经由粘接剂接合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使得形成图2所示的接合部47。
正面片:克重36g/m2的热风无纺布
背面片:克重20g/m2的聚乙烯薄膜片
〔比较例1〕
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上侧包芯片和下侧包芯片形成吸收体,将该吸收体夹在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制成评价用的尿布。吸收体的上侧包芯片41与正面片2之间不存在粘接剂。在下侧包芯片43与背面片3之间,以在吸收体的俯视时的上侧固定部的两侧形成一对下侧固定部45、45的方式,经由粘接剂接合。
上述中使用的吸收体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 
另外,在正面片和外层片以及吸收体4的两侧部,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的接合与实施例1同地进行。 
〔比较例2〕
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上侧包芯片和下侧包芯片形成吸收体,将该吸收体夹在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制成评价用的尿布。在吸收体的上侧包芯片41与正面片2之间,俯视时,在与下侧固定部45、45重合的位置经由粘接剂固定。进而,在下侧包芯片43与背面片3之间,如图2所示,以形成一对下侧固定部45、45的方式经由粘接剂接合。
上述中使用的吸收体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 
另外在正面片和外层片以及吸收体4的两侧部,上侧包芯片41和下侧包芯片43的接合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 
〔评价〕
通过下面的方法对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评价用的尿布,评价包芯片或其接合部的防损坏性。
〔评价方向〕 
将着色为红色的人工尿30g注入吸收体的中央部的1点,放置5分钟后,在相同地方再次注入人工尿30g,放置5分钟。
接着,使注入了人工尿的中心点位于中心,放置一边为100mm、厚度为5mm的正方形状的60g的丙烯板,再在其上放上4kg的配重90秒钟。对这样进行了吸液和加压后的试样,用肉眼检查有无吸水性聚合物的泄漏和包芯片的破裂。
〔结果〕
结果是,关于实施例,在包芯片彼此的接合部未见损坏,也未观察到吸水性聚合物的泄漏。与此相反,关于比较例1、2,观察到包芯片彼此的接合部47的粘接的一部分剥离,且吸水性聚合物从该部分漏出的状态。
从上述的结果判明,实施例1的尿布即使吸收性芯膨润,也不易产生包芯片的破裂或接合部的剥离。

Claims (32)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吸收体、配置于该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肌肤侧片和配置于该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非肌肤侧片,
所述吸收体具有在与穿戴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方向上较长的形状,而且,
具有含有纤维素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包覆该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的上侧包芯片和包覆该吸收性芯的非肌肤相对面的下侧包芯片,由该上侧包芯片和该下侧包芯片包覆所述吸收性芯的整体,
所述上侧包芯片包含无纺布,包括具有凹凸形状的凹凸区域,该凹凸区域的凸部具有所述无纺布的正面和背面均向穿戴者的肌肤侧凸出的截面形状,
所述上侧包芯片在将所述吸收体由对所述吸收性芯的宽度进行三等分的相互平行的二直线划分为中央区域和其两侧的侧部区域时的该中央区域,具有以在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较长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肌肤侧片的上侧固定部,且在隔着该上侧固定部位于其两侧的区域,所述凹凸区域以不与所述肌肤侧片相接合的状态存在,
下侧包芯片具有固定在所述非肌肤侧片的下侧固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区域具有如下垄槽构造:凸部为垄部、凹部为槽部,具有多个垄部和位于该垄部间的槽部,垄部和槽部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包芯片分别具有多个所述垄槽构造中的垄部和槽部,所述垄部的合计数为4个以上50个以下,所述垄部的高度为0.5mm以上5.0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区域的凸部为圆顶状、立方体状或皱纹状的凸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固定部和所述下侧固定部均经由粘接剂固定,该粘接剂在长度方向上进行图案涂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包芯片比所述下侧包芯片亲水性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芯中,吸水性聚合物偏倚在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肌肤侧片中,其整体或一部分是配置于形成吸收性物品的肌肤相对面的透液性的正面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的次层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芯在所述吸收体中的、隔着所述上侧固定部位于其两侧的区域,分别具有吸收性芯的形成材料的克重比其它部分少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低克重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包芯片没有凹凸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芯具有:长度方向的两侧缘向内方形成凹状的缩细部;和在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位于该缩细部的前后的腹侧宽幅部和背侧宽幅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俯视所述液体吸收前的吸收体时,所述上侧包芯片和所述下侧包芯片的外形为相同形状相同尺寸,在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芯含有纤维素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作为该纤维素纤维,包括针叶树牛皮纸浆、阔叶树牛皮纸浆的木材纸浆或棉纸浆、秸秆纸浆的非木材纸浆的天然纤维素纤维、人造纤维、铜氨纤维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任意种,再生纤维素纤维是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纤维,这些纤维素纤维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芯中,纤维素纤维的含量相对于该吸收性芯的全质量的比为1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芯中,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该吸收性芯的全质量的比为3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水性聚合物能够保持自重的10倍以上的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芯的克重即全部形成材料的合计克重为300g/m2以上700g/m2以下。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区域包括具有沿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垄部和位于该垄部间的槽部的垄槽构造,
所述垄部和所述槽部在所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上交替形成,分别形成多个,垄槽构造中的垄部的背面侧即非肌肤抵接面向肌肤面侧凹陷,槽部的背面侧即肌肤抵接面向所述吸收性芯侧突出,凹凸为正背面一体,所述凹凸区域通过使构成所述上侧包芯片的无纺布以具有连续波状的截面的方式变形而形成,在该凹凸区域的各个垄部,具有构成该上侧包芯片的无纺布的正面和背面均向穿戴者的肌肤侧凸出的截 面形状。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包芯片在所述上侧固定部与所述肌肤侧片接合,而隔着该上侧固定部位于其两侧的区域中,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的部分的整个区域即直至吸收体宽度方向的两端的整个区域,不与该肌肤侧片部分接合,
所述凹凸区域也存在于隔着所述上侧固定部位于其两侧的、未固定于所述肌肤侧片部分的所述区域,
所述下侧包芯片具有经由粘接剂固定于作为非肌肤侧片的所述背面片的下侧固定部,所述下侧固定部在该下侧包芯片的包覆所述吸收性芯的非肌肤相对面的部分形成,俯视所述吸收体时,在隔着所述上侧固定部位于其两侧的区域的各个中,以相互离开的状态形成有一对,这些下侧固定部在所述吸收体的侧部区域的各个中以相互离开的状态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包芯片和所述下侧包芯片由一个片或两个片形成。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包芯片与所述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之间,由按螺旋图案涂敷的粘接剂接合。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上侧包芯片和所述下侧包芯片的无纺布,分别是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热结合无纺布、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气流成网无纺布等无纺布,或者它们的两种以上层叠而成的复合片,该复合片不是构成该复合片的各个片通过粘接剂互相粘合而构成的片,而是无纺布的叠层体,通过各个片的构成纤维彼此的缠绕和/或热熔接,将各个片一体化而形成一个片。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包芯片由皱纹纸构成。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上侧包芯片的无纺布为一层以上的纺粘无纺布层和一层以上的熔喷无纺布层的叠层体,所述叠层体中各无纺布层互相接合而一体化,形成为一块无纺布,所述叠层体中的邻接的无纺布层彼此间不是通过粘接剂互相粘贴而一体化,而是通过各无纺布层的构成纤维的互相缠绕和/或热熔接而一体化,作为所述叠层体,采用以在两层纺粘无纺布层之间配置有一层熔喷无纺布层的状态被一体化的无纺布,即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或者采用以在两层纺粘无纺布层之间配置有两层熔喷无纺布层的状态被一体化的无纺布,即,纺粘-熔喷-熔喷-纺粘无纺布。
2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包芯片中,所述凹凸区域中的垄部的个数为12个以上20个以下,该垄部的高度为1.5mm以上3.0mm以下,该垄部的节距为0.5mm以上5.0mm以下。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固定部形成为一个沿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形状,
所述下侧固定部形成为一个沿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形状,
所述上侧固定部和所述下侧固定部遍及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全长的1/3以上的长度而形成。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固定部的宽度为所述吸收性芯的宽度的0.5%以上20%以下,使所述下侧固定部在所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上分开设置,它们的分开距离为所述吸收性芯的所述宽度的10%以上50%以下。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肌肤侧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存在次层片,所述上侧包芯片的所述上侧固定部经由粘接剂固定于该次层片,该固定通过在该上侧包芯片和该次层片按图案涂敷粘接剂而进行,该图案涂敷,作为在长度方向上较长的涂敷形状,采用螺旋状、直线状、曲线状、面状的任一种形状,是这些涂敷形状连续或间断地涂敷而成的图案。
2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层片使用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片,作为该片,使用纸、无纺布、网布的任一种,作为亲水性纤维,使用具有亲水性表面的纤维,该次层片的克重为20~300g/m2,次层片的无负荷下的厚度为0.5~10mm。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布。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性尿布为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在背侧部的两侧缘部设置有搭扣带,在腹侧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固接该搭扣带的搭着区域。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腿部皱褶。
CN201420818764.7U 2013-12-19 2014-12-19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20469882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2096 2013-12-19
JP2013262096A JP6239965B2 (ja) 2013-12-19 2013-12-19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98821U true CN204698821U (zh) 2015-10-14

Family

ID=53529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18764.7U Active CN204698821U (zh) 2013-12-19 2014-12-19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39965B2 (zh)
CN (1) CN204698821U (zh)
RU (1) RU161453U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0969A (zh) * 2016-11-01 2017-03-22 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湿结构及具有其的吸湿用品
CN108524108A (zh) * 2018-05-11 2018-09-14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导流复合芯体
CN109223319A (zh) * 2018-08-14 2019-01-18 山东爸爸的选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瞬吸功能的纸尿裤
CN110191633A (zh) * 2017-03-24 2019-08-30 株式会社大贵 排泄物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02986A (zh) * 2018-09-28 2021-04-23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3015507A (zh) * 2018-11-27 2021-06-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3784695A (zh) * 2019-06-28 2021-12-10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4788760A (zh) * 2021-01-26 2022-07-26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吸收性物品
CN115484910A (zh) * 2020-05-27 2022-12-16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TWI826699B (zh) * 2019-06-28 2023-12-21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29685A (ja) * 2019-08-26 2021-03-0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JP2021083543A (ja) 2019-11-26 2021-06-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WO2023163204A1 (ja) * 2022-02-28 2023-08-31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7397B2 (ja) * 2010-09-14 2015-02-12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868110B2 (ja) * 2010-10-18 2016-02-24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0969A (zh) * 2016-11-01 2017-03-22 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湿结构及具有其的吸湿用品
CN110191633A (zh) * 2017-03-24 2019-08-30 株式会社大贵 排泄物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24108B (zh) * 2018-05-11 2021-07-0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导流复合芯体
CN108524108A (zh) * 2018-05-11 2018-09-14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导流复合芯体
CN109223319A (zh) * 2018-08-14 2019-01-18 山东爸爸的选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瞬吸功能的纸尿裤
CN112702986A (zh) * 2018-09-28 2021-04-23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3015507A (zh) * 2018-11-27 2021-06-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3015507B (zh) * 2018-11-27 2022-10-04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3784695A (zh) * 2019-06-28 2021-12-10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TWI826699B (zh) * 2019-06-28 2023-12-21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15484910A (zh) * 2020-05-27 2022-12-16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5484910B (zh) * 2020-05-27 2023-08-29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4788760A (zh) * 2021-01-26 2022-07-26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吸收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16360A (ja) 2015-06-25
RU161453U1 (ru) 2016-04-20
JP6239965B2 (ja) 2017-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98821U (zh) 吸收性物品
CN103167855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2355878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6061450B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和能够通过该制造方法制造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CN102264328B (zh) 薄型吸收性物品
KR101302740B1 (ko) 흡수성 물품
CN105338937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1151010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5073078B (zh) 吸收性物品
CN209187223U (zh) 吸收性物品
TWI816817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7260401A (zh) 吸收性物品的伸缩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7260404A (zh) 吸收性物品的伸缩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39289B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CN110478133A (zh) 吸收性物品
CN104717945A (zh) 吸收性物品
CN101687383A (zh) 片状构件的叠层体
WO2013129167A1 (ja) 不織布
CN108348374A (zh) 吸收性物品
CN107613933A (zh) 吸收性物品
CZ331495A3 (en) Absorption sanitary articl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reof
JP5449056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CN204839970U (zh) 吸收性物品
CN105592832A (zh) 吸收性物品
JP2015157047A (ja) 尿取りパッド及び尿取りパッド収納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