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6245U - 防护帽和线束端子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护帽和线束端子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96245U
CN204696245U CN201520454237.7U CN201520454237U CN204696245U CN 204696245 U CN204696245 U CN 204696245U CN 201520454237 U CN201520454237 U CN 201520454237U CN 204696245 U CN204696245 U CN 204696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body portion
head protector
build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542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de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542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96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96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96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安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护帽和线束端子安装结构,所述防护帽包括:罩体部,所述罩体部内形成有罩护空腔;以及穿线部,所述穿线部连接于所述罩体部,所述穿线部贯通形成有与所述罩护空腔连通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孔壁上形成有沿所述穿线孔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所述穿线部的穿线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护帽在使用时无需使用胶带将防护帽的穿线部和线束捆绑在一起,环形端子与防护帽的罩体部的开口之间位置关系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大幅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节约防护帽的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防护帽和线束端子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帽和线束端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线束的环形端子与螺柱通过安装螺母装配在一起,并且通常在所述环形端子与螺柱的装配结构上安装防护帽以起到防尘、防油、防触的作用。
传统中的防护帽的穿线管为圆管状,将防护帽安装到端子上时需要将环形端子穿过圆管状的穿线管,因此,传统中的防护帽的穿线管通常内径较大以使得环形端子能够穿过,这使得线束与防护帽装配完成后线束容易从防护帽中脱出。因此,为防止环形端子穿过穿线管从防护帽中脱出,需要将防护帽的穿线管用胶带捆绑在线束上以防止线束脱出所述防护帽,并且在捆绑线束时需要保持环形端子平行于防护帽的底部开口平面,否则会影响到线束在车辆等设备上的安装使用,防护帽的安装步骤复杂,浪费工时且容易产生装配不合格无法使用的情况。
因此,希望有一种安装简便的防护帽可以克服或者至少减轻传统中的防护帽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防护帽,以简化防护帽的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护帽,所述防护帽包括:罩体部,所述罩体部内形成有罩护空腔;以及穿线部,所述穿线部连接于所述罩体部,所述穿线部贯通形成有与所述罩护空腔连通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孔壁上形成有沿所述穿线孔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所述穿线部的穿线槽。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为中心圆孔,且所述穿线槽的深度方向为所述穿线孔的径向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至少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其中,所述第一孔段位于所述穿线孔远离所述罩护空腔一端处,且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所述穿线槽至少形成在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壁上,以使得所述穿线槽沿所述穿线孔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所述穿线部。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槽包括第一穿线槽和第二穿线槽,所述第一穿线槽的深度方向和所述第二穿线槽的深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穿线槽包括深度方向相反的两个穿线槽组成部,所述第二穿线槽包括深度方向相反的两个穿线槽组成部。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部的底部具有开口,且沿所述开口的周向形成有朝向所述罩体部的内部延伸的止挡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部的顶部形成有盲孔,或者所述罩体部的顶部形成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部上形成有拉头。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部的内部形成有螺母扣合部,并且所述螺母扣合部包括能够抵接在安装螺母的外周上的周向侧壁,在所述周向侧壁上形成有多个沿所述螺母扣合部的周向均匀分布且相互间隔的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罩体部的底部朝向所述罩体部的顶部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部在与所述罩体部的连接处的底部形成有沿所述穿线孔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防撕裂开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护帽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护帽在使用时无需使用胶带将防护帽的穿线部和线束捆绑在一起,环形端子与防护帽的罩体部的开口之间位置关系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大幅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节约防护帽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束端子安装结构,以提高线束端子的装配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线束端子安装结构,所述线束端子安装结构包括环形端子、螺柱和安装螺母,所述环形端子套在所述螺柱上并通过所述安装螺母压紧,所述线束端子安装结构还包括上述防护帽,所述罩体部将所述环形端子、螺柱和安装螺母罩在所述罩体部的内部,与所述环形端子相连的线束贯穿所述穿线部上的穿线孔。
所述线束端子安装结构与上述防护帽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线束端子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线束端子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护帽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防护帽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线束端子安装结构中环形端子和防护帽的装配时的对准关系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线束端子安装结构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罩体部,11-拉头,12-盲孔,13-螺母扣合部,14-止挡凸缘,15-罩护空腔,2-穿线部,21-穿线孔,22-穿线槽,221-第一穿线槽,222-第二穿线槽,23-防撕裂开口,24-第一孔段,25-第二孔段,3-线束,4-钣金件,5-螺柱,6-环形端子,7-安装螺母,8-绝缘压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帽,所述防护帽包括:罩体部1,罩体部1内形成有罩护空腔15;以及穿线部2,穿线部2连接于罩体部1,穿线部2贯通形成有与罩护空腔15连通的穿线孔21,穿线孔21的孔壁上形成有沿穿线孔21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穿线部2的穿线槽22。
参见图1和图5,上述防护帽使用时只需将环形端子6对准穿线槽22穿过穿线孔21即可,因此,可以将穿线孔21的尺寸设置的较小,使得穿线孔21的孔壁起到卡挡作用,避免环形端子6从穿线孔21中脱出,无需再进行捆绑,环形端子6与防护帽的罩体部1的开口之间位置关系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大幅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无需使用胶带节约防护帽的使用成本。
穿线孔2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例如,方形、椭圆形、三角形等,穿线槽22优选为由穿线孔21的孔壁成辐射状向穿线孔21的外侧延伸,以便于环形端子对准穿线槽22通过穿线孔21。
进一步的,穿线孔21为中心圆孔,且穿线槽22的深度方向为穿线孔21的径向方向。传统中的线束3的横截面通常的为圆形,因此,将穿线孔21设置为中心圆孔更有利于线束3的通过,而穿线槽22的深度方向为穿线孔21的径向也更有利与环形端子6的对准和通过。
穿线孔21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设计,例如,穿线孔21为孔径一致的通孔、穿线孔21为孔径逐渐变化的锥形孔或者穿线孔21为孔径分段的阶梯孔等,与穿线孔21的孔壁形成卡挡关系的可以是环形端子6(当穿线孔21为孔径一致的通孔时)也可以是绝缘压接部8或者其他适当的结构。
参见图6,进一步的,穿线孔21至少包括第一孔段24和第二孔段25,其中,第一孔段24位于穿线孔21远离罩护空腔15的一端处,且第一孔段24的孔径小于第二孔段25的孔径,穿线槽22至少形成在第一孔段24的孔壁上,以使得穿线槽22沿穿线孔21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穿线部2。孔径较大的第二孔段25可使得所述防护帽适用于更多的线束3,而由于防护帽通常为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质,使得用于尺寸较大的线束3时第一孔段24可具有一定的变形,使得线束3通过孔径较小的第一孔段24,线束端子的尺寸较大的绝缘压接部8能够卡在第一孔段24的孔壁上,避免线束端子脱出所述防护帽。其中,第一孔段24和第二孔段25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优选为避免第一孔段24的长度过大,以避免尺寸较大的线束3无法通过第一孔段24。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孔段24的位置不局限于图示实施方式,根据实际需要,第一孔段24也可位于穿线孔21的中部。此外,穿线孔21也可包括更多的孔段,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设计。
参见图3,进一步的,穿线槽22包括第一穿线槽221和第二穿线槽222,第一穿线槽221的深度方向和第二穿线槽222的深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第一穿线槽221包括深度方向相反的两个穿线槽组成部,第二穿线槽222包括深度方向相反的两个穿线槽组成部。成夹角设置的第一穿线槽221和第二穿线槽222便于环形端子6的对准插入,而每个穿线槽22所包括的深度方向相反的两个穿线槽组成部则避免穿线槽深度过大,影响穿线部2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罩体部1的底部具有开口,且沿所述开口的周向形成有朝向罩体部1的内部延伸的止挡凸缘14。参见图1和图6,在罩体部扣合在线束端子安装结构上后,止挡凸缘14会挂在环形端子6的下方,以防止防护帽在震动时沿Z轴由环形端子6的上侧脱落。
在所述防护帽的安装方向为向上时,由于传统中的防护帽没有透水口,在罩护空腔15会淤积泥水、尘土等,对环形端子6、安装螺母7和螺柱5造成腐蚀,影响整车电路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的,罩体部1的顶部形成有盲孔12,或者罩体部1的顶部形成有通孔。以在罩体部1的顶部形成可选择的透水孔,当防护帽的安装方向为向下时,则盲孔12无需捅破以形成为封闭孔,避免有防护帽的顶部漏水;当防护帽的安装方向为向上时,则将盲孔12捅破形成为通孔,由于盲孔12的底部部位相对其他部位的厚度较薄,较为容易捅破使其成为通孔,避免罩护空腔15内积水、积尘,其中,盲孔12的底部部位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盲孔底部部位的厚度。
在装配安装螺母7时,需要将罩体部1拉起,优选为在罩体部1上形成有拉头11,以便于罩体部1的拉起,拉头11的结构和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设计。
参见图1和图4,进一步的,罩体部1的内部形成有螺母扣合部13,并且螺母扣合部13包括能够抵接在安装螺母7的外周上的周向侧壁,在所述周向侧壁上形成有多个沿螺母扣合部13的周向均匀分布且相互间隔的凹槽,所述凹槽由罩体部1的底部朝向罩体部1的顶部延伸。通常螺母扣合部13的尺寸比安装螺母7小,以使其与安装螺母7之间形成过盈配合,螺母扣合部13将安装螺母紧密包裹,防止车辆震动或者该部位被触及时造成防护帽歪斜或者防护帽沿图1中所示的X轴方向向后脱出。此外,在螺母扣合部13的周向侧壁上形成有多个沿螺母扣合部13的周向均匀分布且相互间隔的凹槽,以使得螺母扣合部13的横截面的内表面呈锯齿状,以适应安装螺母7的不同旋紧位置,所述凹槽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例如,矩形槽、三角形槽等。
在装配安装螺母7时,需要拉起罩体部1,这使得穿线部2与罩体部1底部连接点应力集中,造成穿线部2与罩体部1的底部连接处撕裂,影响防护帽的防护效果,缩短防护帽的使用寿命,因此,参见图4,优选为穿线部2在与罩体部1的连接处的底部形成有沿穿线孔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防撕裂开口23。防撕裂开口23避免了传统防护帽拉起罩体部1时在罩体部1和穿线部2的底部连接点的应力集中,从而避免了防护帽的穿线部2和罩体部1的底部连接处撕裂问题,提高防护帽的防护效果,延长防护帽的使用寿命。并且防撕裂开口23优选为V型开口。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还提供了一种线束端子安装结构,所述线束端子安装结构包括环形端子6、螺柱5和安装螺母7,环形端子6套在螺柱5上并通过安装螺母7压紧,其中,所述线束端子安装结构还包括上述防护帽,罩体部1将环形端子6、螺柱5和安装螺母7罩在罩体部1的内部,与环形端子6相连的线束3贯穿所述穿线部2上的穿线孔21。
需要指出的是,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表示线束端子的安装结构设置了钣金件4,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一定包括钣金件4,螺柱5可以设置在任意适当的位置。
上述线束端子安装结构在装配防护帽时无需在使用胶带进行捆绑,使得环形端子6和罩体部1的开口之间位置关系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大幅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无需使用胶带节约防护帽的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护帽,所述防护帽包括:
罩体部(1),所述罩体部(1)内形成有罩护空腔(15);以及
穿线部(2),所述穿线部(2)连接于所述罩体部(1),所述穿线部(2)贯通形成有与所述罩护空腔(15)连通的穿线孔(21),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线孔(21)的孔壁上形成有沿所述穿线孔(21)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所述穿线部(2)的穿线槽(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21)为中心圆孔,且所述穿线槽(22)的深度方向为所述穿线孔(21)的径向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21)至少包括第一孔段(24)和第二孔段(25),其中,所述第一孔段(24)位于所述穿线孔(21)远离所述罩护空腔(15)的一端处,且所述第一孔段(24)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25)的孔径,所述穿线槽(22)至少形成在所述第一孔段(24)的孔壁上,以使得所述穿线槽(22)沿所述穿线孔(21)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所述穿线部(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槽(22)包括第一穿线槽(221)和第二穿线槽(222),所述第一穿线槽(221)的深度方向和所述第二穿线槽(222)的深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穿线槽(221)包括深度方向相反的两个穿线槽组成部,所述第二穿线槽(222)包括深度方向相反的两个穿线槽组成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部(1)的底部具有开口,且沿所述开口的周向形成有朝向所述罩体部(1)的内部延伸的止挡凸缘(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部(1)的顶部形成有盲孔(12),或者所述罩体部(1)的顶部形成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部(1)上形成有拉头(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部(1)的内部形成有螺母扣合部(13),并且所述螺母扣合部(13)包括能够抵接在安装螺母(7)的外周上的周向侧壁,在所述周向侧壁上形成有多个沿所述螺母扣合部(13)的周向均匀分布且相互间隔的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罩体部(1)的底部朝向所述罩体部(1)的顶部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部(2)在与所述罩体部(1)的连接处的底部形成有沿所述穿线孔(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防撕裂开口(23)。
10.一种线束端子安装结构,所述线束端子安装结构包括环形端子(6)、螺柱(5)和安装螺母(7),所述环形端子(6)套在所述螺柱(5)上并通过所述安装螺母(7)压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端子安装结构还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护帽,所述罩体部(1)将所述环形端子(6)、螺柱(5)和安装螺母(7)罩在所述罩体部(1)的内部,与所述环形端子(6)相连的线束(3)贯穿所述穿线部(2)上的穿线孔(21)。
CN201520454237.7U 2015-06-29 2015-06-29 防护帽和线束端子安装结构 Active CN204696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4237.7U CN204696245U (zh) 2015-06-29 2015-06-29 防护帽和线束端子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4237.7U CN204696245U (zh) 2015-06-29 2015-06-29 防护帽和线束端子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96245U true CN204696245U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36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4237.7U Active CN204696245U (zh) 2015-06-29 2015-06-29 防护帽和线束端子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962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6120A (zh) * 2017-05-19 2017-09-1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其弱电系统大电流防护装置
CN110800165A (zh) * 2017-07-05 2020-02-14 达维德·布莱夏尼尼 用于交流发电机极柱的覆盖元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6120A (zh) * 2017-05-19 2017-09-1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其弱电系统大电流防护装置
CN110800165A (zh) * 2017-07-05 2020-02-14 达维德·布莱夏尼尼 用于交流发电机极柱的覆盖元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113190A1 (ja) 交換用アンテナ
CN204696245U (zh) 防护帽和线束端子安装结构
US20100208471A1 (en) Liner for recessed light housing
JP2019060278A (ja) 内燃機関
US20140057473A1 (en) Cable connector
CN203233114U (zh) 汽车驾驶室电线束与天线橡胶护套
CN204304095U (zh) 一种快速连接器
CN204175451U (zh) 塑料进气歧管的法兰密封结构
CN207449812U (zh) 一种管路过孔护套及汽车
CN205715647U (zh) 一种用于汽车钣金工艺孔封堵的金属堵盖结构
CN203273037U (zh) 防尘塞
CN205716855U (zh) 一种汽车灯
CN112319398A (zh) 一种用于车内外走线的固定结构
CN205303159U (zh) 排列式点火线圈
CN206131358U (zh) 空调器的过线组件和空调器
CN205781440U (zh) 组合式管道防护套圈
CN209782005U (zh) 汽车暖风水管堵盖
CN205588976U (zh) 一种汽车排气吊钩装置
CN205092395U (zh)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变速箱的线束连接器
CN202712773U (zh) 防爆接线盒
CN211693506U (zh) 弹性防水栓
US9695787B2 (en) Sealing solution for reduced diameter intake manifold post
CN213402327U (zh) 一种带辅助折弯定型结构的新型mpvct管
CN209719497U (zh) 用于固定机动车辆上的管道的固定结构
CN201314684Y (zh) 空调室外机的顶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26

Address after: 071000 Chaoyang District, Baoding, Xushui, Chaoyang North Street (Xu), No. 299

Patentee after: Baoding Mandela Auto Par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Chaoyang South Street, Hebei, Baoding, No. 2266

Patentee before: Changcheng Automobil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71000 Chaoyang North Street (Xu), Xushui District, Baoding, Hebei, 299

Patentee after: Mande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Chaoyang North Street (Xu), Xushui District, Baoding, Hebei, 299

Patentee before: Baoding Mandela Auto Part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