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77270U - 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77270U
CN204677270U CN201520027563.XU CN201520027563U CN204677270U CN 204677270 U CN204677270 U CN 204677270U CN 201520027563 U CN201520027563 U CN 201520027563U CN 204677270 U CN204677270 U CN 204677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engine
pipe
assembly
silenc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275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杰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HET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HET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HET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HET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275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77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77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772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组件(1),消声器主体组件(2),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排气后管(4),其中弯管组件(1)连接发动机的排气管,然后依次顺序连接消声器主体组件(2)、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排气后管(4)。本消声器采用前后两级消声的技术,前级采用双层筒体中间加隔热棉,防止热量进入驾驶室,进一步降低噪音,内部气管采用双回流式加分热、阻挡式结构,最大限度降低噪音的同时又不降低发动机功率,本实用新型具有耐久实用,吸收更多噪声能量,降噪效果好,制造成本低,外形美观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轮车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轮车发动机的降噪消音器。
背景技术
消音器作为降低发动机噪声的重要部件,目前在机组的设计中,对于不同功率的发动机,消音器的设计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在一般的产品设计中,工厂设计人员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发动机的噪声和消音器降噪的最佳状态进行专门的测试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对发动机的噪声进行高效率降噪的发动机降噪消音器,解决了在不影响正常功率、油耗与排放的情况下降低了噪音与有害气体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组件,消声器主体组件,消声器小筒体组件,排气后管,其中弯管组件连接发动机的排气管,然后依次顺序连接消声器主体组件、消声器小筒体组件、排气后管。
消声器主体组件内部包括第一连通管,回气板壳,第二连通管,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相邻两个腔室之间通过隔板隔断,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通过第三连通管连通,第三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通过第四连通管连通,消声器主体组件还包括排气前管,排气前管左端连通外部,右端连通第二腔室,使得第二腔室通过排气前管与外部连通。
第三连通管为1个,设置在消声器主体组件轴线下方,架设在两个隔板上,用以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第四连通管为1个,设置在消 声器主体组件轴线的上方,架设在左边的隔板上,用以连通第三腔室和第二腔室。
消声器主体组件采用双层筒体的结构,双层筒体的中间加设隔热棉。
消声器小筒体组件内部结构包括前盖、后盖、第1腔室、第2腔室和第3腔室、第一气管、第二气管、隔板A、隔板B,其中前盖、第1腔室、第2腔室和第3腔室、后盖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第1腔室与第2腔室之间通过隔板A隔断,第2腔室与第3腔室之间通过隔板B隔断,第一气管架设在两个隔板上面,穿透两个隔板,位于整个消声器小筒体组件的轴线的下方,第二气管也架设在两个隔板上面,穿透两个隔板,位于整个消声器小筒体组件的轴线的上方。
所述第一气管的右端伸出前盖与排气中管连接,排气中管与消声器主体组件的排气前管连接,第一气管的最左端通过垫片将其密封,第一气管的位于第2腔室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并排的通孔。
所述消声器小筒体组件的外壳位于第2腔室之处内部还设有内壳,在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石棉。
在隔板A的位于消声器小筒体组件轴线的高度位置,并排开设有两个通气圆孔,用以将第2腔室内部的气体导入到第1腔室。
第二气管连通第1腔室和第3腔室,在后盖的下端设有排气通道,与消声器小筒体组件外部的排气后管连通,用以将第3腔室内的气体排出消声器小筒体组件。
所述的消声器主体组件的进气管与弯管组件之间采用的是石墨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消声器采用前后两级消声的技术,前级采用双层筒体中间加隔热棉(防止热量进入驾驶室,进一步降低噪音)内部气管采用双回流式加分热、阻挡式结构,最大限度降低噪音的同时又不降低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口部连接、弯管与主体连接采用石墨软连接结构抗震、耐磨,从而增加消声器耐久使用性。消声器后级主要是采用二次消声。内部采用气管上打孔外加隔音棉直通式结构,使发动机气体排放更流畅。
本发明具有耐久实用,吸收更多噪声能量,降噪效果好,制造成本 低,外形美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的消声器主体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消声器主体组件的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消声器主体组件的B-B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图1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的消声器小筒体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消声器小筒体组件的隔板A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5的消声器小筒体组件的隔板B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弯管组件,2—消声器主体组件,3—消声器小筒体组件,4—排气后管,5—第一连通管,6—回气板壳,7—第二连通管,8—第一腔室,9—第二腔室,10—第三腔室,11—第三连通管,12—第四连通管,13—排气前管,14—隔热棉,15—前盖,16—后盖,17—第1腔室,18—第2腔室,19—第3腔室,20—第一气管,21—第二气管,22—隔板A,23—隔板B,24—石棉,25—通孔,26—排气通道,27—通气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包括弯管组件1,消声器主体组件2,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排气后管4,其中弯管组件1连接发动机的排气管,然后依次顺序连接消声器主体组件2、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排气后管4。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消声器主体组件2为前级消声,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为后级消声,采用前后两级消声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最大可能地降低排气的噪音。
进一步地,消声器主体组件内部包括第一连通管5,回气板壳6,第二连通管7,第一腔室8,第二腔室9,第三腔室10,第一腔室8、第二腔室9、第三腔室10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相邻两个腔室之间通过隔板隔断,第一腔室8和第三腔室10之间通过第三连通管11连通,第三腔室10和第二腔室9之间通过第四连通管12连通,消声器主体组件2还包括排气前管13,排气前管13左端连通外部,右端连通第二腔室9,使得第二腔室9通过排气前管13与外部连通。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气流首先通过第一连通管5从右端外部进入主体组件2内部,经过封闭的回气板壳6转变方向180度进入第二连通管7,到达第一腔室8,然后再通过第三连通管11再将气流方向转变180度进入第三腔室10,再通过第四连通管12再将气流方向转变180度进入到第二腔室9,最终通过与第二腔室9接通的排气前管13将气体排出消声器主体组件2。通过内部气管的多次双回流式、多次阻挡式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噪音,且同时又还能够不降低发动机的功率。
进一步地,第三连通管11为1个,设置在消声器主体组件2轴线下方的一定距离处,架设在两个隔板上,用以连通第一腔室8和第三腔室10,第四连通管12为1个,设置在消声器主体组件2轴线的上方一定距离处,架设在左边的隔板上,用以连通第三腔室10和第二腔室9。
进一步地,消声器主体组件2采用双层筒体的结构,双层筒体的中间加设隔热棉14。通过双层的筒体结构再结合隔热棉14,可以防止热量进入驾驶室,还能够进一步地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内部结构包括前盖15、后盖16、第1腔室17、第2腔室18和第3腔室19、第一气管20、第二气管21、隔板A22、隔板B23,其中前盖15、第1腔室17、第2腔室18和第3腔室19、后盖16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第1腔室17与第2腔室18之间通过隔板A22隔断,第2腔室18与第3腔室19之间通过隔板B23隔断,第一气管20架设在两个隔板上面,穿透两个隔板,位于整个消声器小筒体 组件的轴线的下方,第二气管21也架设在两个隔板上面,穿透两个隔板,位于整个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的轴线的上方。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从第一气管20进入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内部,紧接着进入第2腔室18,然后进入第1腔室17,经过180度转向后通过第二气管21进入第3腔室,最后排出消声器小筒体组件,也是通过内部气管的多次双回流式、多次阻挡式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管20的右端伸出前盖15与排气中管22连接,排气中管22与消声器主体组件的排气前管13连接,第一气管20的最左端通过垫片将其密封,第一气管20的位于第2腔室18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并排的通孔25,以使第一气管20内部的气体能够通过该通孔进入该第2腔室18。
进一步地,所述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的外壳位于第2腔室之处内部还设有内壳,在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石棉24,用以进一步地降低气体流动带来的噪音。
进一步地,在隔板A22的位于消声器小筒体组件轴线的高度位置,前后开设有两个通气圆孔26,用以将第2腔室18内部的气体导入到第1腔室17。
进一步地,第二气管21连通第1腔室17和第3腔室19,用以将第1腔室17内部的气体导入到第3腔室19,在后盖16的下端设有排气通道26,与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外部的排气后管4连通,用以将第3腔室19内的气体排出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
进一步地,所述的消声器主体组件2的进气管与弯管组件1之间采用的是石墨软连接,采用该种连接结构可以抗震、耐磨,从而增加消声器的耐久使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组件(1),消声器主体组件(2),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排气后管(4),其中弯管组件(1)连接发动机的排气管,然后依次顺序连接消声器主体组件(2)、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排气后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消声器主体组件内部包括第一连通管(5),回气板壳(6),第二连通管(7),第一腔室(8),第二腔室(9),第三腔室(10),第一腔室(8)、第二腔室(9)、第三腔室(10)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相邻两个腔室之间通过隔板隔断,第一腔室(8)和第三腔室(10)之间通过第三连通管(11)连通,第三腔室10和第二腔室(9)之间通过第四连通管(12)连通,消声器主体组件(2)还包括排气前管(13),排气前管(13)左端连通外部,右端连通第二腔室(9),使得第二腔室(9)通过排气前管(13)与外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特征在于:第三连通管(11)为1个,设置在消声器主体组件(2)轴线下方,架设在两个隔板上,用以连通第一腔室(8)和第三腔室(10),第四连通管(12)为1个,设置在消声器主体组件(2)轴线的上方,架设在左边的隔板上,用以连通第三腔室(10)和第二腔室(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消声器主体组件(2)采用双层筒体的结构,双层筒体的中间加设隔热棉(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内部结构包括前盖(15)、后盖(16)、第1腔室(17)、第2腔室(18)和第3腔室(19)、第一气管(20)、第二气管(21)、隔板A(22)、隔板B(23),其中前盖(15)、第1腔室(17)、第2腔室(18)和第3腔室(19)、后盖(16)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第1腔室(17)与第2腔室(18)之间通 过隔板A(22)隔断,第2腔室(18)与第3腔室(19)之间通过隔板B(23)隔断,第一气管(20)架设在两个隔板上面,穿透两个隔板,位于整个消声器小筒体组件的轴线的下方,第二气管(21)也架设在两个隔板上面,穿透两个隔板,位于整个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的轴线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20)的右端伸出前盖(15)与排气中管(22)连接,排气中管(22)与消声器主体组件的排气前管(13)连接,第一气管(20)的最左端通过垫片将其密封,第一气管(20)的位于第2腔室(18)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并排的通孔(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的外壳位于第2腔室之处内部还设有内壳,在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石棉(2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在隔板A(22)的位于消声器小筒体组件轴线的高度位置,并排开设有两个通气圆孔(27),用以将第2腔室(18)内部的气体导入到第1腔室(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气管(21)连通第1腔室(17)和第3腔室(19),在后盖(16)的下端设有排气通道(26),与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外部的排气后管(4)连通,用以将第3腔室(19)内的气体排出消声器小筒体组件(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声器主体组件(2)的进气管与弯管组件(1)之间采用的是石墨软连接。
CN201520027563.XU 2015-01-15 2015-01-15 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77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7563.XU CN204677270U (zh) 2015-01-15 2015-01-15 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7563.XU CN204677270U (zh) 2015-01-15 2015-01-15 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77270U true CN204677270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76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2756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77270U (zh) 2015-01-15 2015-01-15 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772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7985A (zh) * 2016-10-14 2017-02-22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7985A (zh) * 2016-10-14 2017-02-22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5385U (zh) 发动机排气系用消音器
CN108425719A (zh) 消音器和汽车
CN202732058U (zh) 汽车消音器
CN204677270U (zh) 一种高效率降噪的四轮车发动机降噪消音器
CN106321193A (zh) 一种轿车后消声器
CN204703984U (zh) 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CN104420938A (zh) 横置消音器
CN203321650U (zh) 一种具有阻流隔栅的横流穿孔管消声器结构
CN203702287U (zh) 一种消声器
CN202768127U (zh) 汽车消音器
CN206917701U (zh) 排气消声器及排气系统
CN203067061U (zh) 汽油机排气消声器
CN104791049A (zh) 汽车排气消音器
CN201671686U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
CN208441906U (zh) 消音器和汽车
CN203594488U (zh) 一种通用型抗性消音器
CN204163817U (zh) 一种并联式消音器
CN203271891U (zh) 半壳式排气歧管
CN203463170U (zh) 一种消音器
CN203476442U (zh) 横置消音器
CN201779073U (zh)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202789020U (zh) 汽车排气消声器
CN105221216B (zh) 消声器
CN105587689A (zh) 一种管道消声器
CN205135753U (zh) 一种新型汽车节能排气消声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