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9906U -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9906U
CN204669906U CN201520330117.6U CN201520330117U CN204669906U CN 204669906 U CN204669906 U CN 204669906U CN 201520330117 U CN201520330117 U CN 201520330117U CN 204669906 U CN204669906 U CN 204669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ubber
uni
root
driv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301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华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301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69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9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990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底盘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底盘之上斜置有进料输送机构,卸料斗由内而外渐渐向上倾斜,卸料斗内侧端的左右两侧的顶部分别通过钢板紧固于进料输送机构的后侧,卸料斗内侧端的左右两侧的腰部分别支撑有一根角度调节油缸,角度调节油缸能调节卸料斗的倾斜角度,设置于进料输送机构前端的割台将甘蔗杆的根部砍断后送入输送通道,在输送通道内对甘蔗杆进行剥叶处理后,甘蔗杆最终被输送至卸料斗中进行堆料、捆扎和断尾处理,液压系统设置于进料输送机构的上方,进料输送机构的上方还设置有覆盖件总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灵活、工作可靠、轻巧耐用、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型甘蔗田的收割主要还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高,而且对于甘蔗的收割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甘蔗的损伤率和浪费率都很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大型甘蔗田采用人工方式收割所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浪费率高、收割质量不稳定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它是一种集砍伐、传送、剥叶、去尾、蔗叶分离、收集归堆为一体的机械,它每小时能收割2-3亩,一天可以收割100吨甘蔗,相当于100个工人一天24小时的工作量,与人工收割相比,成本减少约50元/吨,并且效率大大提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灵活、工作可靠、轻巧耐用、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它是由操纵机构、液压系统、进料输送机构、卸料斗、行走机构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底盘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底盘之上斜置有进料输送机构,卸料斗由内而外渐渐向上倾斜,卸料斗内侧端的左右两侧的顶部分别通过钢板紧固于进料输送机构的后侧,卸料斗内侧端的左右两侧的腰部分别支撑有一根角度调节油缸,角度调节油缸能调节卸料斗的倾斜角度,设置于进料输送机构前端的割台将甘蔗杆的根部砍断后送入输送通道,在输送通道内对甘蔗杆进行剥叶处理后,甘蔗杆最终被输送至卸料斗中进行堆料、捆扎和断尾处理,液压系统设置于进料输送机构的上方,进料输送机构的上方还设置有覆盖件总成,覆盖件总成设置于液压系统的前侧,覆盖件总成作为驾驶室,该驾驶室内设置有操纵机构和仪表,操纵机构通过液压系统来实现对进料输送机构、卸料斗以及行走机构的控制;
其中,操纵机构主要包括操纵手柄、主变速手柄、割台升降按钮开关;
其中,仪表主要包括灯具组合开关、油压表、水温表、油温表、起动电流表;
其中,液压系统包括柴油发动机、主泵、副泵、多个分配阀、电液控制系统和先导控制系统,柴油发动机控制主泵和副泵,主泵分别连接分配阀一和分配阀二,电液控制系统通过分配阀一分别控制马达一至七的运转,电液控制系统通过分配阀二分别控制马达八至十一的运转,副泵连接分配阀三,先导控制系统通过分配阀三分别控制油缸一至四的运行;
其中,进料输送机构包括割台、输送通道,割台设置于输送通道的前方,割台中的喂入装置作为匀速进入系统与输送通道相衔接,输送通道内的输送空间呈长方体型结构,输送通道内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橡胶剥叶装置、钢丝剥叶装置、阻尼输送装置、三级橡胶剥叶装置、输出装置;
进一步地,割台包括支架、扶正装置、压倒装置、旋切导料装置、喂入装置,支架是由多根钢板相互组合连接形成的呈三角型的框架,支架的左右两侧均紧固有该框架,左右两侧的框架之间通过再通过多根钢板横向紧固连接而成,左右两侧框架前端的倾斜面分别设置有一组扶正转筒,左右两组扶正转筒组合形成扶正装置;
每组扶正转筒是由两个螺旋缠绕有金属钢条的长筒体组成,位于外侧的长筒体的倾斜角度大于位于内侧的长筒体的倾斜角度,每个长筒体的头端均连接有一圆锥体型转头,该圆锥体型转头架设于下支撑片上,每个长筒体的尾端均连接有一台小型马达一,每台小型马达一均架设于上支撑片上,小型马达一能驱动螺旋缠绕有金属钢条的长筒体在上支撑片与下支撑片之间的位置进行转动,上支撑片和下支撑片均紧固于钢板上;位于内侧的长筒体的圆锥体型转头的前端均紧固有一个棱锥型扶蔗铲,用于支撑位于内侧的长筒体的钢板底部均斜置有一调位油缸,该调位油缸的活塞杆头端连接至钢板底面的斜下端,该调位油缸的缸座紧固于框架上,调位油缸通过控制电子阀连接至液压系统;
调位油缸能调节棱锥型扶蔗铲的离地高度,该离地高度是以倒伏的甘蔗杆不进入割台底部为准;扶正装置对于较难扶起的顺倒伏甘蔗能起到较大的拾扶作用,它能使蔗垄外以及交错的甘蔗分开,这样便于整机的行走和收割作业;
支架的中部横置有压倒装置,压倒装置设置于扶正装置的后侧,压倒装置是由梳理轮、小型马达二、多块带齿的钢板组成,梳理轮横置于左右两侧的框架之间,梳理轮的外侧壁紧固有多排带齿的钢板,梳理轮的一轴端与小型马达二连接,梳理轮的另一轴端通过轴承支承于框架上,小型马达二驱动梳理轮旋转,梳理轮上的多排带齿的钢板随之旋转并对甘蔗杆进行梳理、推斜和下压;
再进一步地,旋切导料装置设置于支架内部的后侧,旋切导料装置设置于压倒装置的后侧,旋切导料装置包括架板、齿轮箱总成、两组切割组件,架板与支架紧固连接,架板上设置有齿轮箱总成,齿轮箱总成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组切割组件;
更进一步地,每组切割组件均是由轮轴、滚筒、多条弹簧钢丝一、刀盘、砍蔗刀片组成,轮轴的上端安装在齿轮箱总成内并且与齿轮组传动连接,轮轴的下端套接有滚筒,滚筒的顶部外边沿与底部外边沿之间纵向紧固有多根杆条,每根杆条的外围均套接有多条弹簧钢丝一,刀盘同轴心紧固于滚筒的底面,砍蔗刀片均匀安装在刀盘的圆周上并且砍蔗刀片上有刀刃的一端伸出刀盘外,左、右两组切割组件的砍蔗刀片相互交错设置;
套接于杆条上的多条弹簧钢丝一具有很强的向后输送甘蔗杆的能力,有效地防止了旋切导料装置在甘蔗收获过程中出现的堵塞现象,以及有效地降低对甘蔗杆的损伤;
再进一步地,喂入装置紧固于支架的后侧,喂入装置对应设置于旋切导料装置的后侧,喂入装置包括方体型置入通道、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前端口紧固于支架的后侧,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后端口则与输送通道相连通;
更进一步地,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是由两根滚轴、多排压板一、多块橡胶板一、传动齿轮箱一、马达座总成一组成,两根滚轴上下平行设置于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内部,每根滚轴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前后两侧壁上,每根滚轴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一,每排压板一均紧压有一块橡胶板一,每块橡胶板一均是由多层橡胶片叠合而成,多层叠合在一起的橡胶片通过多个螺钉实现紧固;
传动齿轮箱一通过安装板一紧固于方体型置入通道的一外侧壁,每根滚轴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一,该齿轮一能与传动齿轮箱一相互啮合,滚轴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一连接,马达座总成一紧固于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另一外侧壁,马达座总成一与传动齿轮箱一之间对向设置;
喂入装置能使被断根的甘蔗杆匀速地进入输送通道;
割台的后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仿形液压油缸,仿形液压油缸设置于喂入装置的两侧,每个仿形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头端均连接至支架后端的底部,每个仿形液压油缸的的缸座固定连接至底盘前端的横梁上;该仿形液压油缸用于调节砍蔗刀片的离地高度,其高度以砍蔗刀片进入土中约20mm为标准;
进一步地,输送通道包括橡胶剥叶装置、钢丝剥叶装置、阻尼输送装置、三级橡胶剥叶装置、输出装置,输送通道是由四块长方形侧板相互围合并紧固而成的呈长方体结构的置入空间,输送通道的前端入口连接于喂入装置的后侧,输送通道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橡胶剥叶装置、钢丝剥叶装置、阻尼输送装置、三级橡胶剥叶装置、输出装置,在输出装置的出口处外侧设置有钢丝垂帘,多根等距排列的钢丝纵向悬吊于横杆的下方形成钢丝垂帘;
再进一步地,橡胶剥叶装置是由一对橡胶棒输送机构组成,一对橡胶棒输送机构是由两根花键轴一、多排压板二、多根圆钢一、多排橡胶棒一、传动齿轮箱二、马达座总成二组成,两根花键轴一上下平行设置,每根花键轴一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上,每根花键轴一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二,每排压板二均内置有一根圆钢一,每根圆钢一对应串接一排橡胶棒一,每排橡胶棒一的下端均被压板二紧夹;
传动齿轮箱二通过安装板二紧固于侧板上,每根花键轴一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二,该齿轮二能与传动齿轮箱二相互啮合,花键轴一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二连接,马达座总成二紧固于侧板上,马达座总成二与传动齿轮箱二之间对向设置;
再进一步地,钢丝剥叶装置是由一对钢丝输送机构组成,一对钢丝输送机构是由两根剥叶辊、多根圆钢二、多排弹簧钢丝二、传动齿轮箱三、马达座总成三组成,两根剥叶辊上下平行设置,每根剥叶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上,每根剥叶辊侧壁的外围均环绕紧固有多根圆钢二,每根圆钢二对应串接一排弹簧钢丝二,剥叶辊、圆钢二、弹簧钢丝二三者组合形成一段剥叶刷,上下两段剥叶刷之间作非直线排布;
传动齿轮箱三紧固于侧板上,每根剥叶辊的一端均紧固有齿轮三,该齿轮三能与传动齿轮箱三相互啮合,剥叶辊的另一端与马达座总成三连接,马达座总成三紧固于侧板上,马达座总成三与传动齿轮箱三之间对向设置;
作非直线排布的上下两段剥叶刷有利于降低剥叶时的阻力,从而达到减少功耗、提高效率、延长剥叶刷寿命、节约剥叶元件材料的目的;
再进一步地,阻尼输送装置包括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是由两根花键轴二、多排压板三、多块橡胶板二、传动齿轮箱四、马达座总成四组成,两根花键轴二上下平行设置,每根花键轴二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上,每根花键轴二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三,每排压板三均紧压有一块橡胶板二,每块橡胶板二均是由多层橡胶片叠合而成,多层叠合在一起的橡胶片通过多个螺钉实现紧固;
传动齿轮箱四紧固于侧板上,每根花键轴二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四,该齿轮四能与传动齿轮箱四相互啮合,花键轴二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四连接,马达座总成四紧固于侧板上,马达座总成四与传动齿轮箱四之间对向设置;
阻尼输送装置用于调节甘蔗杆的输送速度差,使甘蔗杆能匀速地向前行进;
再进一步地,三级橡胶剥叶装置是由三对橡胶棒输送机构组成,三对橡胶棒输送机构之间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实现连动连接并最终形成三级连动剥叶和输送系统;
更进一步地,每对橡胶棒输送机构是由两根花键轴三、多排压板四、多根圆钢三、多排橡胶棒二、传动齿轮箱五、马达座总成五组成,两根花键轴三上下平行设置,每根花键轴三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上,每根花键轴三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四,每排压板四均内置有一根圆钢三,每根圆钢三对应串接一排橡胶棒二,每排橡胶棒二的下端均被压板四紧夹;
传动齿轮箱五通过安装板三紧固于侧板上,每根花键轴三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五,该齿轮五能与传动齿轮箱五相互啮合,花键轴三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五连接,马达座总成五紧固于侧板上,马达座总成五与传动齿轮箱五之间对向设置;
三级橡胶剥叶装置能实现甘蔗杆与甘蔗叶相分离的目的;
再进一步地,输出装置是由包括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是由两根花键轴四、多排压板五、多块橡胶板三、传动齿轮箱六、马达座总成六组成,两根花键轴四上下平行设置,每根花键轴四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上,每根花键轴四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五,每排压板五均紧压有一块橡胶板三,每块橡胶板三均是由多层橡胶片叠合而成,多层叠合在一起的橡胶片通过多个螺钉实现紧固;
传动齿轮箱六通过安装板四紧固于侧板上,每根花键轴四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六,该齿轮六能与传动齿轮箱六相互啮合,花键轴四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六连接,马达座总成六紧固于侧板上,马达座总成六与传动齿轮箱六之间对向设置;
输出装置能将剥叶后的甘蔗杆有效地输送出并递送给卸料斗,在递送的同时,由于输送的速度慢,而剥叶的转速快,从而实现打断甘蔗杆顶梢的目的;
其中,卸料斗是由侧挡板、后围板、弧形开合底板、开合油缸组成,左右两块侧挡板的后端面分别紧固于后围板的左右两侧,单边侧挡板或者双边侧挡板的底部通过多个活页活动连接有一块弧形开合底板,开合油缸的缸座紧固于侧挡板的外侧面中部,开合油缸的活塞杆头端活动连接于弧形开合底板的外侧壁中部;
双开式卸料斗中的双边侧挡板的底部均通过多个活页活动连接有一块弧形开合底板,这两块弧形开合底板相互对称,两块弧形开合底板各自通过开合油缸实现反向打开或者对向闭合的目的;
单开式卸料斗中只有左侧挡板或者右侧挡板的底部通过多个活页活动连接有一块弧形开合底板,这块弧形开合底板通过开合油缸单独完成打开或者闭合,而没有连接弧形开合底板的那块侧挡板的底部则向内作折向弯曲,该折向弯曲的部分与弧形开合底板之间的比例为3∶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七大优点:
1、整体体积小,横跨地垄方便,尤其适合收割种植行距为0.7-1.2m的丘陵地带。
2、整机配套动力为80千瓦的柴油发动机,全液压驱动,作业行走采用无极变速,从而控制喂入量,保证作业顺畅,每小时可收割甘蔗2-3亩,耗油每亩仅11升。
3、行走机构采用履带式,地间掉头作业迅速,并且不会破坏蔗根,缩根破头率少于20%。
4、剥叶去梢采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保证剥叶干净、去梢彻底,且不会损伤甘蔗,从而保证总损失率少于7%。
5、蔗杆与蔗叶分离采用机械式分离,含杂率不大于10%。
6、加配切梢装置,可有效地清除甘蔗顶梢部分,这些甘蔗顶梢打包成捆后可以用于加工饲料,还可送到热电厂或者生物能源电厂作为发电原料。
7、喂入装置作为一级喂入采用浮动式机构,从而保证输送通道不会堵塞,不会损伤甘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先将倒伏的甘蔗用扶正装置扶正,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扶起倒伏的甘蔗,还有利于协助砍蔗。甘蔗经扶正装置收拢后进入割台入口,再通过压倒装置将甘蔗推斜并压倒,以便于送入通道。甘蔗杆的根部被砍蔗刀片砍断,砍倒后的甘蔗杆进入喂入装置,此工序作为一级喂入。喂入装置将甘蔗杆喂给输送通道,甘蔗杆在输送通道内进行剥叶、输送、杆叶分离的工序,最后输出装置将收获的甘蔗杆送出通道,在递送给卸料斗的同时对甘蔗杆的顶梢进行打断。卸料斗中堆放的甘蔗杆数量达到预定量后,对甘蔗杆进行捆扎后,卸料斗的底部打开,整捆的甘蔗下落到地垄或者运输车辆的车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灵活、工作可靠、轻巧耐用、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组合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割台的组合连接结构侧视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喂入装置与输送通道组合连接结构侧视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喂入装置与输送通道组合连接结构俯视透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卸料斗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组合连接结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卸料斗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组合连接结构后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液压系统内部组合连接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它是由操纵机构、液压系统E、进料输送机构B、卸料斗C、行走机构F组成,其特征在于,底盘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F,底盘之上斜置有进料输送机构B,卸料斗C由内而外渐渐向上倾斜,卸料斗C内侧端的左右两侧的顶部分别通过钢板紧固于进料输送机构B的后侧,卸料斗C内侧端的左右两侧的腰部分别支撑有一根角度调节油缸,角度调节油缸能调节卸料斗C的倾斜角度,设置于进料输送机构B前端的割台A将甘蔗杆的根部砍断后送入输送通道,在输送通道内对甘蔗杆进行剥叶处理后,甘蔗杆最终被输送至卸料斗C中进行堆料、捆扎和断尾处理,液压系统E设置于进料输送机构B的上方,进料输送机构B的上方还设置有覆盖件总成D,覆盖件总成D设置于液压系统E的前侧,覆盖件总成D作为驾驶室,该驾驶室内设置有操纵机构和仪表,操纵机构通过液压系统E来实现对进料输送机构B、卸料斗C以及行走机构F的控制;
其中,操纵机构主要包括操纵手柄、主变速手柄、割台升降按钮开关;
其中,仪表主要包括灯具组合开关、油压表、水温表、油温表、起动电流表;
如图7、图8所示,其中,液压系统E包括柴油发动机、主泵、副泵、多个分配阀、电液控制系统和先导控制系统,柴油发动机控制主泵和副泵,主泵分别连接分配阀一和分配阀二,电液控制系统通过分配阀一分别控制马达一至七的运转,电液控制系统通过分配阀二分别控制马达八至十一的运转,副泵连接分配阀三,先导控制系统通过分配阀三分别控制油缸一至四的运行;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其中,进料输送机构B包括割台A、输送通道,割台A设置于输送通道的前方,割台A中的喂入装置A9作为匀速进入系统与输送通道相衔接,输送通道内的输送空间呈长方体型结构,输送通道内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橡胶剥叶装置B2、钢丝剥叶装置B3、阻尼输送装置B4、三级橡胶剥叶装置B5、输出装置B6;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割台A包括支架A1、扶正装置、压倒装置A3、旋切导料装置、喂入装置A9,支架A1是由多根钢板相互组合连接形成的呈三角型的框架,支架A1的左右两侧均紧固有该框架,左右两侧的框架之间通过再通过多根钢板横向紧固连接而成,左右两侧框架前端的倾斜面分别设置有一组扶正转筒A2,左右两组扶正转筒A2组合形成扶正装置;
每组扶正转筒A2是由两个螺旋缠绕有金属钢条的长筒体组成,位于外侧的长筒体的倾斜角度大于位于内侧的长筒体的倾斜角度,每个长筒体的头端均连接有一圆锥体型转头,该圆锥体型转头架设于下支撑片上,每个长筒体的尾端均连接有一台小型马达一A21,每台小型马达一A21均架设于上支撑片上,小型马达一A21能驱动螺旋缠绕有金属钢条的长筒体在上支撑片与下支撑片之间的位置进行转动,上支撑片和下支撑片均紧固于钢板上;位于内侧的长筒体的圆锥体型转头的前端均紧固有一个棱锥型扶蔗铲,用于支撑位于内侧的长筒体的钢板底部均斜置有一调位油缸,该调位油缸的活塞杆头端连接至钢板底面的斜下端,该调位油缸的缸座紧固于框架上,调位油缸通过控制电子阀连接至液压系统E;
支架A1的中部横置有压倒装置A3,压倒装置A3设置于扶正装置的后侧,压倒装置A3是由梳理轮、小型马达二、多块带齿的钢板组成,梳理轮横置于左右两侧的框架之间,梳理轮的外侧壁紧固有多排带齿的钢板,梳理轮的一轴端与小型马达二连接,梳理轮的另一轴端通过轴承支承于框架上,小型马达二驱动梳理轮旋转,梳理轮上的多排带齿的钢板随之旋转并对甘蔗杆进行梳理、推斜和下压;
再进一步地,旋切导料装置设置于支架A1内部的后侧,旋切导料装置设置于压倒装置A3的后侧,旋切导料装置包括架板、齿轮箱总成A4、两组切割组件,架板与支架A1紧固连接,架板上设置有齿轮箱总成A4,齿轮箱总成A4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组切割组件;
如图2所示,更进一步地,每组切割组件均是由轮轴、滚筒A5、多条弹簧钢丝一A6、刀盘A7、砍蔗刀片A8组成,轮轴的上端安装在齿轮箱总成A4内并且与齿轮组传动连接,轮轴的下端套接有滚筒A5,滚筒A5的顶部外边沿与底部外边沿之间纵向紧固有多根杆条,每根杆条的外围均套接有多条弹簧钢丝一A6,刀盘A7同轴心紧固于滚筒A5的底面,砍蔗刀片A8均匀安装在刀盘A7的圆周上并且砍蔗刀片A8上有刀刃的一端伸出刀盘A7外,左、右两组切割组件的砍蔗刀片A8相互交错设置;
如图2、图3、图4所示,再进一步地,喂入装置A9紧固于支架A1的后侧,喂入装置A9对应设置于旋切导料装置的后侧,喂入装置A9包括方体型置入通道、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前端口紧固于支架A1的后侧,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后端口则与输送通道相连通;
更进一步地,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是由两根滚轴A91、多排压板一A92、多块橡胶板一A93、传动齿轮箱一A94、马达座总成一组成,两根滚轴A91上下平行设置于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内部,每根滚轴A91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前后两侧壁上,每根滚轴A91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一A92,每排压板一A92均紧压有一块橡胶板一A93,每块橡胶板一A93均是由多层橡胶片叠合而成,多层叠合在一起的橡胶片通过多个螺钉实现紧固;
传动齿轮箱一A94通过安装板一紧固于方体型置入通道的一外侧壁,每根滚轴A91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一,该齿轮一能与传动齿轮箱一A94相互啮合,滚轴A91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一连接,马达座总成一紧固于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另一外侧壁,马达座总成一与传动齿轮箱一A94之间对向设置;
割台A的后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仿形液压油缸,仿形液压油缸设置于喂入装置A9的两侧,每个仿形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头端均连接至支架A1后端的底部,每个仿形液压油缸的的缸座固定连接至底盘前端的横梁上;
如图3、图4所示,进一步地,输送通道包括橡胶剥叶装置B2、钢丝剥叶装置B3、阻尼输送装置B4、三级橡胶剥叶装置B5、输出装置B6,输送通道是由四块长方形侧板B1相互围合并紧固而成的呈长方体结构的置入空间,输送通道的前端入口连接于喂入装置A9的后侧,输送通道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橡胶剥叶装置B2、钢丝剥叶装置B3、阻尼输送装置B4、三级橡胶剥叶装置B5、输出装置B6,在输出装置B6的出口处外侧设置有钢丝垂帘,多根等距排列的钢丝纵向悬吊于横杆的下方形成钢丝垂帘;
再进一步地,橡胶剥叶装置B2是由一对橡胶棒输送机构组成,一对橡胶棒输送机构是由两根花键轴一、多排压板二B21、多根圆钢一B22、多排橡胶棒一B23、传动齿轮箱二、马达座总成二组成,两根花键轴一上下平行设置,每根花键轴一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一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二B21,每排压板二B21均内置有一根圆钢一B22,每根圆钢一B22对应串接一排橡胶棒一B23,每排橡胶棒一B23的下端均被压板二B21紧夹;
传动齿轮箱二通过安装板二紧固于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一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二,该齿轮二能与传动齿轮箱二相互啮合,花键轴一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二连接,马达座总成二紧固于侧板B1上,马达座总成二与传动齿轮箱二之间对向设置;
再进一步地,钢丝剥叶装置B3是由一对钢丝输送机构组成,一对钢丝输送机构是由两根剥叶辊、多根圆钢二、多排弹簧钢丝二B31、传动齿轮箱三、马达座总成三组成,两根剥叶辊上下平行设置,每根剥叶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B1上,每根剥叶辊侧壁的外围均环绕紧固有多根圆钢二,每根圆钢二对应串接一排弹簧钢丝二B31,剥叶辊、圆钢二、弹簧钢丝二B31三者组合形成一段剥叶刷,上下两段剥叶刷之间作非直线排布;
传动齿轮箱三紧固于侧板B1上,每根剥叶辊的一端均紧固有齿轮三,该齿轮三能与传动齿轮箱三相互啮合,剥叶辊的另一端与马达座总成三连接,马达座总成三紧固于侧板B1上,马达座总成三与传动齿轮箱三之间对向设置;
再进一步地,阻尼输送装置B4包括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是由两根花键轴二、多排压板三、多块橡胶板二、传动齿轮箱四、马达座总成四组成,两根花键轴二上下平行设置,每根花键轴二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二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三,每排压板三均紧压有一块橡胶板二,每块橡胶板二均是由多层橡胶片叠合而成,多层叠合在一起的橡胶片通过多个螺钉实现紧固;
传动齿轮箱四紧固于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二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四,该齿轮四能与传动齿轮箱四相互啮合,花键轴二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四连接,马达座总成四紧固于侧板B1上,马达座总成四与传动齿轮箱四之间对向设置;
再进一步地,三级橡胶剥叶装置B5是由三对橡胶棒输送机构组成,三对橡胶棒输送机构之间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实现连动连接并最终形成三级连动剥叶和输送系统;
更进一步地,每对橡胶棒输送机构是由两根花键轴三B51、多排压板四、多根圆钢三、多排橡胶棒二、传动齿轮箱五、马达座总成五组成,两根花键轴三B51上下平行设置,每根花键轴三B51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三B51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四,每排压板四均内置有一根圆钢三,每根圆钢三对应串接一排橡胶棒二,每排橡胶棒二的下端均被压板四紧夹;
传动齿轮箱五通过安装板三紧固于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三B51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五,该齿轮五能与传动齿轮箱五相互啮合,花键轴三B51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五连接,马达座总成五紧固于侧板B1上,马达座总成五与传动齿轮箱五之间对向设置;
再进一步地,输出装置B6是由包括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是由两根花键轴四B61、多排压板五、多块橡胶板三、传动齿轮箱六、马达座总成六组成,两根花键轴四B61上下平行设置,每根花键轴四B61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四B61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五,每排压板五均紧压有一块橡胶板三,每块橡胶板三均是由多层橡胶片叠合而成,多层叠合在一起的橡胶片通过多个螺钉实现紧固;
传动齿轮箱六通过安装板四紧固于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四B61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六,该齿轮六能与传动齿轮箱六相互啮合,花键轴四B61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六连接,马达座总成六紧固于侧板B1上,马达座总成六与传动齿轮箱六之间对向设置;
输出装置B6能将剥叶后的甘蔗杆有效地输送出并递送给卸料斗C,在递送的同时,由于输送的速度慢,而剥叶的转速快,从而实现打断甘蔗杆顶梢的目的;
其中,卸料斗C是由侧挡板C1、后围板、弧形开合底板C2、开合油缸C3组成,左右两块侧挡板C1的后端面分别紧固于后围板的左右两侧,单边侧挡板或者双边侧挡板的底部通过多个活页活动连接有一块弧形开合底板C2,开合油缸C3的缸座紧固于侧挡板C1的外侧面中部,开合油缸C3的活塞杆头端活动连接于弧形开合底板C2的外侧壁中部;
如图5所示,双开式卸料斗C中的双边侧挡板C1的底部均通过多个活页活动连接有一块弧形开合底板C2,这两块弧形开合底板C2相互对称,两块弧形开合底板C2各自通过开合油缸C3实现反向打开或者对向闭合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只有卸料斗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其余的内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如图6所示,单开式卸料斗C中只有左侧挡板或者右侧挡板的底部通过多个活页活动连接有一块弧形开合底板C2,这块弧形开合底板C2通过开合油缸C3单独完成打开或者闭合,而没有连接弧形开合底板C2的那块侧挡板C1的底部则向内作折向弯曲,该折向弯曲的部分与弧形开合底板C2之间的比例为3∶2。

Claims (4)

1.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它是由操纵机构、液压系统(E)、进料输送机构(B)、卸料斗(C)、行走机构(F)组成,其特征在于,底盘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F),底盘之上斜置有进料输送机构(B),卸料斗(C)由内而外渐渐向上倾斜,卸料斗(C)内侧端的左右两侧的顶部分别通过钢板紧固于进料输送机构(B)的后侧,卸料斗(C)内侧端的左右两侧的腰部分别支撑有一根角度调节油缸,角度调节油缸能调节卸料斗(C)的倾斜角度,设置于进料输送机构(B)前端的割台(A)将甘蔗杆的根部砍断后送入输送通道,在输送通道内对甘蔗杆进行剥叶处理后,甘蔗杆最终被输送至卸料斗(C)中进行堆料、捆扎和断尾处理,液压系统(E)设置于进料输送机构(B)的上方,进料输送机构(B)的上方还设置有覆盖件总成(D),覆盖件总成(D)设置于液压系统(E)的前侧,覆盖件总成(D)作为驾驶室,该驾驶室内设置有操纵机构和仪表,操纵机构通过液压系统(E)来实现对进料输送机构(B)、卸料斗(C)以及行走机构(F)的控制;
其中,液压系统(E)包括柴油发动机、主泵、副泵、多个分配阀、电液控制系统和先导控制系统,柴油发动机控制主泵和副泵,主泵分别连接分配阀一和分配阀二,电液控制系统通过分配阀一分别控制马达一至七的运转,电液控制系统通过分配阀二分别控制马达八至十一的运转,副泵连接分配阀三,先导控制系统通过分配阀三分别控制油缸一至四的运行;
其中,进料输送机构(B)包括割台(A)、输送通道,割台(A)设置于输送通道的前方,割台(A)中的喂入装置(A9)作为匀速进入系统与输送通道相衔接,输送通道内的输送空间呈长方体型结构,输送通道内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橡胶剥叶装置(B2)、钢丝剥叶装置(B3)、阻尼输送装置(B4)、三级橡胶剥叶装置(B5)、输出装置(B6);
进一步地,割台(A)包括支架(A1)、扶正装置、压倒装置(A3)、旋切导料装置、喂入装置(A9),支架(A1)是由多根钢板相互组合连接形成的呈三角型的框架,支架(A1)的左右两侧均紧固有该框架,左右两侧的框架之间通过再通过多根钢板横向紧固连接而成,左右两侧框架前端的倾斜面分别设置有一组扶正转筒(A2),左右两组扶正转筒(A2)组合形成扶正装置;
每组扶正转筒(A2)是由两个螺旋缠绕有金属钢条的长筒体组成,位于外侧的长筒体的倾斜角度大于位于内侧的长筒体的倾斜角度,每个长筒体的头端均连接有一圆锥体型转头,该圆锥体型转头架设于下支撑片上,每个长筒体的尾端均连接有一台小型马达一(A21),每台小型马达一(A21)均架设于上支撑片上,小型马达一(A21)能驱动螺旋缠绕有金属钢条的长筒体在上支撑片与下支撑片之间的位置进行转动,上支撑片和下支撑片均紧固于钢板上;位于内侧的长筒体的圆锥体型转头的前端均紧固有一个棱锥型扶蔗铲,用于支撑位于内侧的长筒体的钢板底部均斜置有一调位油缸,该调位油缸的活塞杆头端连接至钢板底面的斜下端,该调位油缸的缸座紧固于框架上,调位油缸通过控制电子阀连接至液压系统(E);
支架(A1)的中部横置有压倒装置(A3),压倒装置(A3)设置于扶正装置的后侧,压倒装置(A3)是由梳理轮、小型马达二、多块带齿的钢板组成,梳理轮横置于左右两侧的框架之间,梳理轮的外侧壁紧固有多排带齿的钢板,梳理轮的一轴端与小型马达二连接,梳理轮的另一轴端通过轴承支承于框架上,小型马达二驱动梳理轮旋转,梳理轮上的多排带齿的钢板随之旋转并对甘蔗杆进行梳理、推斜和下压;
再进一步地,旋切导料装置设置于支架(A1)内部的后侧,旋切导料装置设置于压倒装置(A3)的后侧,旋切导料装置包括架板、齿轮箱总成(A4)、两组切割组件,架板与支架(A1)紧固连接,架板上设置有齿轮箱总成(A4),齿轮箱总成(A4)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组切割组件;
更进一步地,每组切割组件均是由轮轴、滚筒(A5)、多条弹簧钢丝一(A6)、刀盘(A7)、砍蔗刀片(A8)组成,轮轴的上端安装在齿轮箱总成(A4)内并且与齿轮组传动连接,轮轴的下端套接有滚筒(A5),滚筒(A5)的顶部外边沿与底部外边沿之间纵向紧固有多根杆条,每根杆条的外围均套接有多条弹簧钢丝一(A6),刀盘(A7)同轴心紧固于滚筒(A5)的底面,砍蔗刀片(A8)均匀安装在刀盘(A7)的圆周上并且砍蔗刀片(A8)上有刀刃的一端伸出刀盘(A7)外,左、右两组切割组件的砍蔗刀片(A8)相互交错设置;
再进一步地,喂入装置(A9)紧固于支架(A1)的后侧,喂入装置(A9)对应设置于旋切导料装置的后侧,喂入装置(A9)包括方体型置入通道、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前端口紧固于支架(A1)的后侧,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后端口则与输送通道相连通;
更进一步地,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是由两根滚轴(A91)、多排压板一(A92)、多块橡胶板一(A93)、传动齿轮箱一(A94)、马达座总成一组成,两根滚轴(A91)上下平行设置于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内部,每根滚轴(A91)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前后两侧壁上,每根滚轴(A91)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一(A92),每排压板一(A92)均紧压有一块橡胶板一(A93),每块橡胶板一(A93)均是由多层橡胶片叠合而成,多层叠合在一起的橡胶片通过多个螺钉实现紧固;
传动齿轮箱一(A94)通过安装板一紧固于方体型置入通道的一外侧壁,每根滚轴(A91)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一,该齿轮一能与传动齿轮箱一(A94)相互啮合,滚轴(A91)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一连接,马达座总成一紧固于方体型置入通道的另一外侧壁,马达座总成一与传动齿轮箱一(A94)之间对向设置;
割台(A)的后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仿形液压油缸,仿形液压油缸设置于喂入装置(A9)的两侧,每个仿形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头端均连接至支架(A1)后端的底部,每个仿形液压油缸的的缸座固定连接至底盘前端的横梁上;
进一步地,输送通道包括橡胶剥叶装置(B2)、钢丝剥叶装置(B3)、阻尼输送装置(B4)、三级橡胶剥叶装置(B5)、输出装置(B6),输送通道是由四块长方形侧板(B1)相互围合并紧固而成的呈长方体结构的置入空间,输送通道的前端入口连接于喂入装置(A9)的后侧,输送通道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橡胶剥叶装置(B2)、钢丝剥叶装置(B3)、阻尼输送装置(B4)、三级橡胶剥叶装置(B5)、输出装置(B6),在输出装置(B6)的出口处外侧设置有钢丝垂帘,多根等距排列的钢丝纵向悬吊于横杆的下方形成钢丝垂帘;
再进一步地,橡胶剥叶装置(B2)是由一对橡胶棒输送机构组成,一对橡胶棒输送机构是由两根花键轴一、多排压板二(B21)、多根圆钢一(B22)、多排橡胶棒一(B23)、传动齿轮箱二、马达座总成二组成,两根花键轴一上下平行设置,每根花键轴一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一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二(B21),每排压板二(B21)均内置有一根圆钢一(B22),每根圆钢一(B22)对应串接一排橡胶棒一(B23),每排橡胶棒一(B23)的下端均被压板二(B21)紧夹;
传动齿轮箱二通过安装板二紧固于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一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二,该齿轮二能与传动齿轮箱二相互啮合,花键轴一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二连接,马达座总成二紧固于侧板(B1)上,马达座总成二与传动齿轮箱二之间对向设置;
再进一步地,钢丝剥叶装置(B3)是由一对钢丝输送机构组成,一对钢丝输送机构是由两根剥叶辊、多根圆钢二、多排弹簧钢丝二(B31)、传动齿轮箱三、马达座总成三组成,两根剥叶辊上下平行设置,每根剥叶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B1)上,每根剥叶辊侧壁的外围均环绕紧固有多根圆钢二,每根圆钢二对应串接一排弹簧钢丝二(B31),剥叶辊、圆钢二、弹簧钢丝二(B31)三者组合形成一段剥叶刷,上下两段剥叶刷之间作非直线排布;
传动齿轮箱三紧固于侧板(B1)上,每根剥叶辊的一端均紧固有齿轮三,该齿轮三能与传动齿轮箱三相互啮合,剥叶辊的另一端与马达座总成三连接,马达座总成三紧固于侧板(B1)上,马达座总成三与传动齿轮箱三之间对向设置;
再进一步地,阻尼输送装置(B4)包括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是由两根花键轴二、多排压板三、多块橡胶板二、传动齿轮箱四、马达座总成四组成,两根花键轴二上下平行设置,每根花键轴二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二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三,每排压板三均紧压有一块橡胶板二,每块橡胶板二均是由多层橡胶片叠合而成,多层叠合在一起的橡胶片通过多个螺钉实现紧固;
传动齿轮箱四紧固于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二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四,该齿轮四能与传动齿轮箱四相互啮合,花键轴二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四连接,马达座总成四紧固于侧板(B1)上,马达座总成四与传动齿轮箱四之间对向设置;
再进一步地,三级橡胶剥叶装置(B5)是由三对橡胶棒输送机构组成,三对橡胶棒输送机构之间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实现连动连接并最终形成三级连动剥叶和输送系统;
更进一步地,每对橡胶棒输送机构是由两根花键轴三(B51)、多排压板四、多根圆钢三、多排橡胶棒二、传动齿轮箱五、马达座总成五组成,两根花键轴三(B51)上下平行设置,每根花键轴三(B51)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三(B51)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四,每排压板四均内置有一根圆钢三,每根圆钢三对应串接一排橡胶棒二,每排橡胶棒二的下端均被压板四紧夹;
传动齿轮箱五通过安装板三紧固于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三(B51)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五,该齿轮五能与传动齿轮箱五相互啮合,花键轴三(B51)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五连接,马达座总成五紧固于侧板(B1)上,马达座总成五与传动齿轮箱五之间对向设置;
再进一步地,输出装置(B6)是由包括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一对橡胶板输送机构是由两根花键轴四(B61)、多排压板五、多块橡胶板三、传动齿轮箱六、马达座总成六组成,两根花键轴四(B61)上下平行设置,每根花键轴四(B61)的两轴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前后两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四(B61)的外侧壁均紧固有多排压板五,每排压板五均紧压有一块橡胶板三,每块橡胶板三均是由多层橡胶片叠合而成,多层叠合在一起的橡胶片通过多个螺钉实现紧固;
传动齿轮箱六通过安装板四紧固于侧板(B1)上,每根花键轴四(B61)的一轴端均紧固有齿轮六,该齿轮六能与传动齿轮箱六相互啮合,花键轴四(B61)的另一轴端与马达座总成六连接,马达座总成六紧固于侧板(B1)上,马达座总成六与传动齿轮箱六之间对向设置;
其中,卸料斗(C)是由侧挡板(C1)、后围板、弧形开合底板(C2)、开合油缸(C3)组成,左右两块侧挡板(C1)的后端面分别紧固于后围板的左右两侧,单边侧挡板或者双边侧挡板的底部通过多个活页活动连接有一块弧形开合底板(C2),开合油缸(C3)的缸座紧固于侧挡板(C1)的外侧面中部,开合油缸(C3)的活塞杆头端活动连接于弧形开合底板(C2)的外侧壁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手柄、主变速手柄、割台升降按钮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仪表包括灯具组合开关、油压表、水温表、油温表、起动电流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装置(B6)能将剥叶后的甘蔗杆有效地输送出并递送给卸料斗(C),在递送的同时,由于输送的速度慢,而剥叶的转速快,从而实现打断甘蔗杆顶梢的目的。
CN201520330117.6U 2015-05-21 2015-05-21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69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0117.6U CN204669906U (zh) 2015-05-21 2015-05-21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0117.6U CN204669906U (zh) 2015-05-21 2015-05-21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9906U true CN204669906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69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3011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69906U (zh) 2015-05-21 2015-05-21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990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3803A (zh) * 2015-05-21 2015-08-05 曾华山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CN105191575A (zh) * 2015-10-16 2015-12-30 天津市冠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甘蔗收割机
CN106416608A (zh) * 2016-10-08 2017-02-22 广西日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田间甘蔗剥叶分段机
CN107810710A (zh) * 2017-12-08 2018-03-20 曾华山 应用于甘蔗收获机中的调节式割台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3803A (zh) * 2015-05-21 2015-08-05 曾华山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CN105191575A (zh) * 2015-10-16 2015-12-30 天津市冠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甘蔗收割机
CN106416608A (zh) * 2016-10-08 2017-02-22 广西日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田间甘蔗剥叶分段机
CN106416608B (zh) * 2016-10-08 2018-10-26 广西日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田间甘蔗剥叶分段机
CN107810710A (zh) * 2017-12-08 2018-03-20 曾华山 应用于甘蔗收获机中的调节式割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3803B (zh)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CN101690449B (zh) 一种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
CN102812817B (zh) 一种甘蔗收割机
CN101151955B (zh) 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
CN204669906U (zh)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CN200983763Y (zh) 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
CN205667126U (zh) 一种双割台双滚筒高地隙水稻收获机
CN100566547C (zh) 甘蔗联合收割机
CN202949726U (zh) 一种甘蔗收割机
CN109526379B (zh) 一种配置双层组合割台的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
CN104350883A (zh) 甘蔗收割机和甘蔗收割方法
CN107018752A (zh) 履带行走整杆式甘蔗收割机
CN102057809B (zh) 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
CN103262703B (zh) 棉柴打捆收获机
CN104186120B (zh) 一种草捆捡拾装置
CN202551697U (zh) 三行剥皮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CN201869562U (zh) 捋穗剃秆式稻麦联合收割机
CN204669911U (zh) 一种应用于甘蔗收获机中的进料输送装置
CN103314711B (zh) 一种茎秆连续打捆的玉米收获机
CN104823602B (zh) 一种应用于甘蔗收获机中的进料输送装置
CN201051796Y (zh) 甘蔗联合收割机
CN108476743A (zh) 苎麻纤饲双收联合收获机的双作用立式割台
CN104885692B (zh) 一种青贮机
CN104488444B (zh) 甘蔗剥叶机
CN201075909Y (zh) 甜高粱秸秆除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1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