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48966U - 匣钵摆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匣钵摆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48966U
CN204648966U CN201520333690.2U CN201520333690U CN204648966U CN 204648966 U CN204648966 U CN 204648966U CN 201520333690 U CN201520333690 U CN 201520333690U CN 204648966 U CN204648966 U CN 204648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jig arm
saggar
slip jig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336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斌
张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k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k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k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336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48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48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48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匣钵摆渡装置,属于电子窑炉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其左端后侧有左导轨立柱,右端后侧有右导轨立柱,左导轨立柱的一侧有左导轨,右导轨立柱的一侧有右导轨;升降机构,与左、右导轨配合;升降作用缸,设在机架的顶部;匣钵自动夹放机构,设在升降机构上;移动作用缸,设在升降机构上;机架上且对应于左导轨立柱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左导轨立柱固定座;机架上且对应于右导轨立柱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有右导轨立柱固定座,右导轨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的位置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固定。能以自动化的方式将匣钵以改变90°的状态自横向输送线过渡到纵向输送线或从纵向输送线过渡到横向输送线;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匣钵摆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窑炉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匣钵摆渡装置。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摆渡的概念是指将匣钵从纵向输送装置转移至横向输送装置或者从横向输送装置转移至纵向输送装置,基于此理还可将匣钵摆渡装置称为匣钵移栽装置。
上面提及的匣钵移盖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将匣钵盖移离于匣钵;二是将匣钵盖置于匣钵上。具体根据所处的工位决定,例如在匣钵进入电子窑炉的炉膛之前需将匣钵盖盖配于匣钵上,又如在对行出炉膛的匣钵倒料之前需将匣钵盖移除于匣钵。
上面提及的电子窑炉是烧成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的电子粉体材料的专用设施,并且通常以配套于生产流水线上的形式出现,所谓的生产流水线是指围绕电子窑炉配备一用于自动输送匣钵的匣钵自动输送机构,该匣钵自动输送机构设置在电子窑炉炉膛入口与炉膛出口之间,并且该匣钵自动输送机构按照工艺要求或称工位要求主要由匣钵自动倒料装置、匣钵自动清洁装置、匣钵裂纹检查装置、匣钵自动称重供料装置和载料匣钵引入装置构成。如前述,由于匣钵自动输送机构介于电子窑炉的炉膛入口与炉膛出口之间,因而由其将出自炉膛的并且盛有完成了烧成的电子粉体材料(熟料)的匣钵在输送装置的匣钵输送辊或输送链轨的作用下到达匣钵自动倒料工位时由匣钵自动倒料装置将匣钵内的电子粉体材料倒除,当倒除了电子粉体材料后的空的匣钵行进至匣钵自动清洁工位时,由该工位处的匣钵自动清洁装置对匣钵的钵腔进行清洁,进而,当完成了清洁的匣钵在到达匣钵裂纹检查工位时,由该工位处的匣钵裂纹检查装置对匣钵进行检查,以便将具有裂纹的瑕疵匣钵检出并剔除于匣钵自动输送机构即剔除于匣钵输送辊或匣钵输送链轨,当经过检查的匣钵行移至匣钵自动称重供料工位时,由该工位处的匣钵自动称重供料装置对匣钵进行计量供料,当装有电子粉体材料(生料)的匣钵即完成了计量供料的匣钵行进至载料匣钵引入工位时,由载料匣钵引入装置将匣钵自电子窑炉的炉膛入口引入炉膛,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而形成完整的电子窑炉生产流水线。前述的电子粉体材料如彩色荧光粉、灯粉、钛酸钡、钛酸锶、三氧化二钇、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铋、锆钛酸铅、磷酸铁锂或铁氧体磁粉,等等。
如业界所知,前述匣钵自动输送机构的结构体系的各装置围绕电子窑炉的炉膛出、入口而形成趋于口字形的状态分布,因此当匣钵从炉膛出口引出后到达横向输送线(垂直于炉体),由横向输送线输送一段距离后需转向至纵向输送线,此时的匣钵需作一个90°的转弯动作才能从横向输送线到达纵向输送线,由纵向输送线输送并在完成了倒料、装料后再次到达另一横向输送线,以便送入炉膛,在此过程中匣钵同样需作一个90°的转弯动作才能到达前述的另一横向输送线。由此可知,在匣钵到达彼此形成L字形关系的纵、横向输送线的交界部位即直角部位时,需使匣钵改向90°运行。
已有技术普遍由工人以手工方式将位于横向输送线上的匣钵搬移至纵向输送线上,或者将位于纵向输送线上的匣钵搬移至横向输送线上,欠缺在于:由于匣钵较为笨重,因而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由于工人所处的工位离电子窑炉较近,因而易受严酷环境的影响。此外,本申请人作了文献检索,然而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得以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以自动化的方式将匣钵改变90°而得以自横向输送线过渡到纵向输送线或者自纵向输送线过渡至横向输送线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以及具有良好的经济廉价性的匣钵摆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匣钵摆渡装置,包括一镂空的框架状构造的机架,在该机架的左端后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左导轨立柱,而在机架的右端后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的位置同样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右导轨立柱,在左导轨立柱朝向右导轨立柱的一侧固定有一左导轨,而在右导轨立柱朝向左导轨立柱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的位置固定有一右导轨;一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对应于所述的左、右导轨之间并且同时与左导轨以及右导轨滑动配合;一用于驱使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升降作用缸,该升降作用缸以其升降作用缸柱朝向下的状态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并且与升降机构连接;一匣钵自动夹放机构,该匣钵自动夹放机构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升降机构上;一用于驱使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左右移动的移动作用缸,该移动作用缸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并且该移动作用缸的移动作用缸柱与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连接;其中:所述的左导轨和右导轨的横截面形状呈Ω形或燕尾形;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导轨立柱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左导轨立柱固定座,左导轨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固定座的位置用左导轨立柱固定螺钉与左导轨立柱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导轨立柱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右导轨立柱固定座,右导轨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的位置用右导轨立柱固定螺钉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左滑块固定板、左滑块、右滑块固定板、右滑块、支撑横梁、上导杆、提升杆和下导杆,左滑块与左滑块固定板的左侧固定并且由该左滑块连同左滑块固定板与所述的左导轨滑动配合,右滑块与右滑块固定板的右侧固定并且由该右滑块连同右滑块固定板与所述的右导轨滑动配合,支撑横梁的数量有彼此前后并行的一对,该支撑横梁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而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的左侧固定,上导杆位于支撑横梁的上方,该上导杆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而上导轨的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的左侧固定,提升杆在与上导杆并行的状态下对应于上导杆的前侧,并且该提升杆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而提升杆的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的左侧固定,下导杆的数量有彼此并行的一对,该下导杆位于所述支撑横梁的下方并且该下导杆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而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的左侧固定;在所述机架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升降作用缸的位置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支承板,升降作用缸固定在该升降作用缸支承板上,所述的升降作用缸柱在穿过升降作用缸支承板后与所述提升杆连接,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同时与所述上导杆以及下导杆滑动配合;所述的移动作用缸与所述的左滑块固定板的右侧固定或者与所述的右滑块固定板的左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滑块和右滑块的数量各有上下对应的一对;在所述升降作用缸的升降作用缸柱上并且位于升降作用缸柱的末端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头,该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头套固在所述的提升导杆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作用缸为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匣钵自动夹放机构包括左滑动夹臂、右滑动夹臂、左夹爪、右夹爪和夹臂双向开合控制装置,左、右滑动夹臂以彼此对应的状态同时与所述上导杆以及下导杆滑动配合,左夹爪固定在左滑动夹臂的前端的下部,右夹爪固定在右滑动夹臂的前端的下部并且与左夹爪相对应,夹臂双向开合控制装置连接在左、右滑动夹臂之间;当所述的移动作用缸设置在所述的左滑块固定板上时,所述的移动作用缸柱与所述的右滑动夹臂连接,而当移动作用缸设置在所述的右滑块固定板上时,移动作用缸柱与所述的左滑动夹臂连接;所述的支撑横梁穿过所述的左滑动夹臂以及右滑动夹臂。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夹爪和右夹爪的横截面形状均呈L字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左滑动夹臂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支撑横梁的位置开设有左滑动夹臂让位腔,而在所述右滑动夹臂上并且在对应于左滑动夹臂让位腔的位置开设有右滑动夹臂让位腔,支撑横梁穿过所述的左滑动夹臂让位腔以及右滑动夹臂让位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左滑动夹臂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导杆的位置固定有左滑动夹臂上导套,该左滑动夹臂上导套与上导杆滑动配合,而在对应于所述的下导杆的位置固定有左滑动夹臂下导套,该左滑动夹臂下导套与下导杆滑动配合;在所述的右滑动夹臂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导杆的位置固定有右滑动夹臂上导套,该右滑动夹臂上导套与上导杆滑动配合,而在对应于所述的下导杆的位置固定有右滑动夹臂下导套,该右滑动夹臂下导套与下导杆滑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作用缸为气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在使用状态下设置于纵、横向输送线的位置时,由匣钵自动夹放机构将匣钵夹住或释放,并在移动作用缸的工作下使匣钵自动夹放机构连同由其夹住的匣钵循着升降机构水平位移,从而能以自动化的方式将匣钵以改变90°的状态自横向输送线过渡到纵向输送线或者从纵向输送线过渡到横向输送线;由于整体结构简单,因而不仅制造、装配以及使用维护方便,而且因成本低而得以体现经济廉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匣钵自动夹放机构的夹臂双向开合控制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
请参见图1,示出了呈长方体并且镂空的呈框架状构造的一机架1,在该机架1的左端后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左导轨立柱11,而在机架1的右端后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11的位置同样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右导轨立柱12,在左导轨立柱11朝向右导轨立柱12的一侧固定有一左导轨111,而在右导轨立柱12朝向左导轨立柱1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111的位置固定有一右导轨121;给出了一升降机构2,该升降机构2对应于左、右导轨111、121之间并且同时与左导轨111以及右导轨121滑动配合;给出了一用于驱使升降机构2升降的升降作用缸3,该升降作用缸3以其升降作用缸柱31朝向下的状态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并且与升降机构2连接;给出了一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该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左右移动地设置在前述的升降机构2上;给出了一用于驱使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在升降机构2上左右移动的移动作用缸5,该移动作用缸5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升降机构2上并且该移动作用缸5的移动作用缸柱51与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连接。
由图1所示,在前述的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11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左导轨立柱固定座14,左导轨立柱11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固定座14的位置用左导轨立柱固定螺钉112与左导轨立柱固定座14固定;同样的道理,在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右导轨立柱12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右导轨立柱固定座15,右导轨立柱12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15的位置用右导轨立柱固定螺钉122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15固定。
前述的升降机构2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左滑块固定板21、左滑块22、右滑块固定板23、右滑块24、支撑横梁25、上导杆26、提升杆27和下导杆28,左滑块22通过左滑块螺钉221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左侧固定并且由该左滑块22连同左滑块固定板21与前述的左导轨111滑动配合,右滑块24通过右滑块螺钉(图中未示出)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右侧固定并且由该右滑块24连同右滑块固定板23与前述的右导轨121滑动配合,支撑横梁25的数量有彼此前后并行的一对,该支撑横梁25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在图1中还示出了用于将支撑横梁25分别与左、右滑块固定板21、23固定的支撑横梁固定螺钉251,上导杆26位于支撑横梁25的上方,该上导杆26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上导轨26的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提升杆27在与上导杆26并行的状态下对应于上导杆26的前侧,并且该提升杆27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提升杆27的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下导杆28的数量有彼此并行的一对,该下导杆28位于所述支撑横梁25的下方并且该下导杆28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在图中还示出了用于使下导杆28与左、右滑块固定板21、23固定的导杆固定螺钉28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述的左导轨111和右导轨121的横截面形状均呈Ω形,因而前述右滑块22以及左滑块24的滑块槽的横截面形状亦呈Ω形。然而,如果将左导轨111和右导轨121的横截面形状改为燕尾形,那么左滑块22以及右滑块24的滑块槽的横截面形状同样呈燕尾形。
在前述机架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升降作用缸3的位置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支承板13,升降作用缸23固定在该升降作用缸支承板13上,前述的升降作用缸柱31在穿过升降作用缸支承板13后与所述提升杆27连接。前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同时与前述上导杆26以及下导杆28滑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移动作用缸5通过作用缸固定螺钉52与前述的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如果将移动作用缸5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则应当视为等效变化。
由图1所示,前述的左滑块22和右滑块25的数量各有上下对应的一对。在前述升降作用缸3的升降作用缸柱31上并且位于升降作用缸柱31的末端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头311,该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头311套固在前述的提升导杆27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
优选地,前述的升降作用缸3为气缸,但是如果改用油缸,那么同样视为等效变化。
继续见图1,前述的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左滑动夹臂41、右滑动夹臂42、左夹爪43、右夹爪44和夹臂双向开合控制装置45,左、右滑动夹臂41、42以彼此对应的状态即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同时与前述上导杆26以及下导杆28滑动配合,左夹爪43采用左夹爪螺钉431固定在左滑动夹臂41的前端的下部,右夹爪44采用右夹爪螺钉441固定在右滑动夹臂42的前端的下部并且与左夹爪43相对应,夹臂双向开合控制装置45连接在左、右滑动夹臂41、42之间。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左、右夹爪43、44的横截面形状均呈L字形。
由于本实施例将前述的移动作用缸5设置在右滑块固定板23上,因此前述的移动作用缸柱51与左滑动夹臂41固定连接。然而,如果将移动作用缸5设置在左滑块固定板21上,那么移动作用缸柱51与右滑动夹臂42固定连接。前述的支撑横梁25穿过前述的左滑动夹臂41以及右滑动夹臂42。具体由图1所示,在前述的左滑动夹臂4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支撑横梁25的位置开设有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而在前述右滑动夹臂42上并且在对应于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的位置开设有右滑动夹臂让位腔421,支撑横梁25穿过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以及右滑动夹臂让位腔421。
在前述的左滑动夹臂4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导杆26的位置用螺钉固定有左滑动夹臂上导套412,该左滑动夹臂上导套412与上导杆26滑动配合,而在对应于下导杆28的位置用螺钉固定有左滑动夹臂下导套413,该左滑动夹臂下导套413与下导杆28滑动配合;在前述的右滑动夹臂42上并且在对应于上导杆26的位置用第一固定螺钉4221固定有右滑动夹臂上导套422,该右滑动夹臂上导套422与上导杆26滑动配合,而在对应于前述的下导杆28的位置用第二固定螺钉4231固定有右滑动夹臂下导套423,该右滑动夹臂下导套423与下导杆28滑动配合。
由于本实施例将移动作用缸5设置在了即连接在了右滑块固定板23上,因而开设在右滑动夹臂42上的前述右滑动夹臂让位腔421明显大于前述的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以便供移动作用缸5的缸体穿过该右滑动夹臂42。反之,当移动作用缸5设置于前述的左滑动块固定板21上时,则前述的右滑动夹臂让位腔411大于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21,以便供移动作用缸5的缸体穿过左滑动夹臂。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作用缸5为气缸,如果改用油缸,则应当视为等同替代。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夹臂双向开合控制装置45包括左开合作用缸451、右开合作用缸452和作用缸柱连接块453,左开合作用缸451以水平状态固定在前述左滑动夹臂41朝向前述右滑动夹臂42的一侧(朝向右的一侧),并且该左开合作用缸451的左开合作用缸柱4511的末端与作用缸柱连接块453的左侧固定连接,右开合作用缸452以水平状态固定在右滑动夹臂42朝向左滑动夹臂41的一侧(朝向左的一侧),并且该右开合作用缸452的右开合作用缸柱4521的末端与作用缸柱连接块453的右侧固定连接。前述的左开合作用缸451以及右开合作用缸452均为气缸。
在图2中,示出了位于右开合作用缸452尾部(即右端端部)的右开合作用缸固定螺杆4522,该右开合作用缸固定螺杆4522在对应于预设在右滑动夹臂42上的螺杆孔424的位置与右滑动夹臂42固定,并且由旋配在右开合作用缸固定螺杆4522上的锁定螺母45221锁定,由于左开合作用缸451同左滑动夹臂41相固定的固定方式是与前述右开合作用缸452同右滑动夹臂42相固定的固定方式完全相同的,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由图2所示,当前述的左开合作用缸柱4511旋入于作用缸柱连接块453的左侧的连接块螺孔4531内后,再由锁定螺钉4532在对应于预设在作用缸柱连接块453上的并且与连接块螺孔4531相通的锁定螺钉孔4533的位置将左开合作用缸柱4511锁定。同样,当右开合作用缸柱4521旋入作用缸柱连接块453的右侧的连接块螺孔4531内后,再用相应的锁定螺钉4532在对应于预设在作用缸柱连接块453上的并且同样与连接块螺孔4531相通的锁定螺钉4533的位置将右开合作用缸柱4521锁定。
应用例: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在图3中示出了一用于输送匣钵6的纵向输送机构7和横向输送机构8,该纵向输送机构7即为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纵向输送线,而该横向输送机构8即为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横向输送线,由图3所示,纵、横向输送机构7、8形成L字形的接壤关系。
当要将纵向输送机构7上的匣钵6转移至横向输送机构8上时,则先由升降作用缸3工作,升降作用缸柱31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下伸展,由于升降作用缸柱31由其末端的作用缸柱连接头311与升降机构2的结构体系的提升杆27套固连接,因此由向下位移的升降作用缸柱31通过提升杆27将整个升降机构2同时循着左导轨111以及右导轨121向下位移。由于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设置于升降机构2上,因此在升降机构2下行时,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也相应下移,使固定于左滑动夹臂41的前端下方的左夹爪43以及固定于右滑动夹臂42的前端下方的右夹爪44分别对应到匣钵6的两侧的下方。接着夹臂双向开合控制装置45工作,具体而言,左、右开合作用缸451、452同时工作,使左、右滑动夹臂41、42相向位移,从而由左、右夹爪43、44在分别对应于匣钵6的两侧(左右侧)、底侧部的位置将匣钵6夹住。再接着升降作用缸3反向工作,按前述相反的过程而使匣钵6处于悬空于纵向输送机构7的上方。进而接着,移动作用缸5工作,移动作用缸柱51向缸体内位移,即向右位移,由移动作用缸柱51带动夹住着匣钵6的整个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循着前述的上导杆26以及下导杆28向右位移,使匣钵6对应到横向输送机构8的上方。此时,升降作用缸3再次正向工作,使升降作用缸柱31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下伸展,按前述而直至使匣钵6触及至横向输送机构8的程度。紧接着,前述的夹臂双向开合控制装置45的左、右开合作用缸451、452相对于前述的动作而反向动作,使左、右滑动夹臂41、42彼此斥开,左、右夹爪43、44也因左、右滑动夹臂41、42的斥开而同时斥开并将匣钵6释放于横向输送机构8上。接着升降作用缸3再次反向动作,使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上行,几乎在同时,移动作用缸5再次动作,移动作用缸柱51向缸体外伸出,即向左位移,使整个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返回到对应于纵向输送机构7的上方,进入对下一个匣钵6的夹取状态。
如果需要将横向输送机构8上的匣钵6移至纵向输送机构7上,那么道理同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9)

1.一种匣钵摆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镂空的框架状构造的机架(1),在该机架(1)的左端后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左导轨立柱(11),而在机架(1)的右端后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11)的位置同样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右导轨立柱(12),在左导轨立柱(11)朝向右导轨立柱(12)的一侧固定有一左导轨(111),而在右导轨立柱(12)朝向左导轨立柱(1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111)的位置固定有一右导轨(121);一升降机构(2),该升降机构(2)对应于所述的左、右导轨(111、121)之间并且同时与左导轨(111)以及右导轨(121)滑动配合;一用于驱使所述升降机构(2)升降的升降作用缸(3),该升降作用缸(3)以其升降作用缸柱(31)朝向下的状态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并且与升降机构(2)连接;一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该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升降机构(2)上;一用于驱使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在所述升降机构(2)上左右移动的移动作用缸(5),该移动作用缸(5)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2)上并且该移动作用缸(5)的移动作用缸柱(51)与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连接;其中:所述的左导轨(111)和右导轨(121)的横截面形状呈Ω形或燕尾形;在所述的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导轨立柱(11)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左导轨立柱固定座(14),左导轨立柱(11)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固定座(14)的位置用左导轨立柱固定螺钉(112)与左导轨立柱固定座(14)固定;在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导轨立柱(12)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右导轨立柱固定座(15),右导轨立柱(12)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15)的位置用右导轨立柱固定螺钉(122)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15)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匣钵摆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2)包括左滑块固定板(21)、左滑块(22)、右滑块固定板(23)、右滑块(24)、支撑横梁(25)、上导杆(26)、提升杆(27)和下导杆(28),左滑块(22)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左侧固定并且由该左滑块(22)连同左滑块固定板(21)与所述的左导轨(111)滑动配合,右滑块(24)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右侧固定并且由该右滑块(24)连同右滑块固定板(23)与所述的右导轨(121)滑动配合,支撑横梁(25)的数量有彼此前后并行的一对,该支撑横梁(25)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上导杆(26)位于支撑横梁(25)的上方,该上导杆(26)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上导轨(26)的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提升杆(27)在与上导杆(26)并行的状态下对应于上导杆(26)的前侧,并且该提升杆(27)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提升杆(27)的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下导杆(28)的数量有彼此并行的一对,该下导杆(28)位于所述支撑横梁(25)的下方并且该下导杆(28)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升降作用缸(3)的位置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支承板(13),升降作用缸(3)固定在该升降作用缸支承板(13)上,所述的升降作用缸柱(31)在穿过升降作用缸支承板(13)后与所述提升杆(27)连接,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同时与所述上导杆(26)以及下导杆(28)滑动配合;所述的移动作用缸(5)与所述的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或者与所述的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匣钵摆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滑块(22)和右滑块(25)的数量各有上下对应的一对;在所述升降作用缸(3)的升降作用缸柱(31)上并且位于升降作用缸柱(31)的末端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头(311),该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头(311)套固在所述的提升导杆(27)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匣钵摆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作用缸(3)为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匣钵摆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包括左滑动夹臂(41)、右滑动夹臂(42)、左夹爪(43)、右夹爪(44)和夹臂双向开合控制装置(45),左、右滑动夹臂(41、42)以彼此对应的状态同时与所述上导杆(26)以及下导杆(28)滑动配合,左夹爪(43)固定在左滑动夹臂(41)的前端的下部,右夹爪(44)固定在右滑动夹臂(42)的前端的下部并且与左夹爪(43)相对应,夹臂双向开合控制装置(45)连接在左、右滑动夹臂(41、42)之间;当所述的移动作用缸(5)设置在所述的左滑块固定板(21)上时,所述的移动作用缸柱(51)与所述的右滑动夹臂(42)连接,而当移动作用缸(5)设置在所述的右滑块固定板(23)上时,移动作用缸柱(51)与所述的左滑动夹臂(41)连接;所述的支撑横梁(25)穿过所述的左滑动夹臂(41)以及右滑动夹臂(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匣钵摆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夹爪(43)和右夹爪(44)的横截面形状均呈L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匣钵摆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滑动夹臂(4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支撑横梁(25)的位置开设有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而在所述右滑动夹臂(42)上并且在对应于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的位置开设有右滑动夹臂让位腔(421),支撑横梁(25)穿过所述的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以及右滑动夹臂让位腔(42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匣钵摆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滑动夹臂(4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导杆(26)的位置固定有左滑动夹臂上导套(412),该左滑动夹臂上导套(412)与上导杆(26)滑动配合,而在对应于所述的下导杆(28)的位置固定有左滑动夹臂下导套(413),该左滑动夹臂下导套(413)与下导杆(28)滑动配合;在所述的右滑动夹臂(4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导杆(26)的位置固定有右滑动夹臂上导套(422),该右滑动夹臂上导套(422)与上导杆(26)滑动配合,而在对应于所述的下导杆(28)的位置固定有右滑动夹臂下导套(423),该右滑动夹臂下导套(423)与下导杆(28)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匣钵摆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作用缸(5)为气缸
CN201520333690.2U 2015-05-21 2015-05-21 匣钵摆渡装置 Active CN204648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3690.2U CN204648966U (zh) 2015-05-21 2015-05-21 匣钵摆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3690.2U CN204648966U (zh) 2015-05-21 2015-05-21 匣钵摆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48966U true CN204648966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101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33690.2U Active CN204648966U (zh) 2015-05-21 2015-05-21 匣钵摆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489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9422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周芳 一种匣钵装卸料综合处理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9422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周芳 一种匣钵装卸料综合处理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N108789422B (zh) * 2017-04-28 2024-01-30 周芳 一种匣钵装卸料综合处理机器人装料和卸料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0075A (zh) 匣钵引渡装置
CN103528380B (zh) 匣钵匀料装置
CN204823151U (zh) 一种自动翻转上下料机构
CN104880076B (zh) 匣钵粉料自动摇匀装置
CN104444288A (zh) 一种物料传递机构
CN106494901B (zh) 一种可自动留叉车孔的码砖装置
CN203173375U (zh) 一种全自动捡砖装置
CN110640040A (zh) 一种板材裁剪的入料辅助系统及其方法
CN105140162A (zh) 全自动硅片插片及清洗系统
CN104084857A (zh) 砖坯四面磨削装置
CN203936736U (zh) 立式耐火砖磨削系统
CN105858184A (zh) 一种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
CN106395397A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码垛机
CN104057376B (zh) 立式耐火砖磨削系统
CN204648966U (zh) 匣钵摆渡装置
CN204648965U (zh) 匣钵引渡装置
CN204568777U (zh) 一种高速自动分拣下砖机构
CN104802176A (zh) 一种抓取装置及应用该抓取装置的机械手
CN105643617A (zh) 一种伺服码垛系统
CN103512367B (zh) 电子窑炉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瑕疵匣钵自动剔除更换装置
CN204648977U (zh) 匣钵移盖装置
CN107443414B (zh) 一种大理石瓷砖的拾取抓手
CN206187983U (zh) 一种陶瓷生产加工用夹取装置
CN105947655A (zh) 一种机械手臂的对中轨道
CN204648967U (zh) 匣钵粉料自动摇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562 Xinzhu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Yangyua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Huik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62 Xinzhu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Yangyua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UIKE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