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46671U - 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46671U
CN204646671U CN201520276001.9U CN201520276001U CN204646671U CN 204646671 U CN204646671 U CN 204646671U CN 201520276001 U CN201520276001 U CN 201520276001U CN 204646671 U CN204646671 U CN 204646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oll compressor
compressing mechanism
scroll
bearing seat
main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60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文瑞
于英林
董培龙
梁胜
崔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eland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760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46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46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46671U/zh
Priority to KR1020177033911A priority patent/KR101971819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6/074823 priority patent/WO2016173319A1/zh
Priority to US15/569,350 priority patent/US10641269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压缩机构适于压缩工作流体并且包括动涡旋部件、定涡旋部件和吸入窗口,工作流体能够经由吸入窗口流入压缩机构内;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并且适于驱动压缩机构;吸入配件,工作流体能够经由吸入配件流入涡旋压缩机内进而能够流动至压缩机构;以及润滑系统,润滑系统包括润滑剂源和适于将润滑剂从润滑剂源供给至压缩机构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压缩机构供油装置具有供油孔道,供油孔道的流出开口位于吸入配件的开口与吸入窗口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压缩机转速和/或不同系统运转参数下使得油循环率处在适当范围内。

Description

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适量供油方面具有改进之处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比如涡旋压缩机)可以应用于例如制冷(冷冻或冷藏)系统、空调系统和热泵系统中。涡旋压缩机包括用于压缩工作流体(比如制冷剂)的压缩机构,压缩机构进而包括动涡旋部件和定涡旋部件。涡旋压缩机在运转时,在压缩机构的动涡旋部件与定涡旋部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为了减小磨损和降低功耗,需要向压缩机构提供润滑(比如供给润滑油)以改善动涡旋部件与定涡旋部件之间的摩擦,同时所产生的油膜也可以改善压缩机构的密封性从而提高容积效率等。
通常,可以用油循环率来表征被工作流体携带的润滑油的多少,并且相应地可以用油循环率来表示向压缩机构供给润滑油的程度。润滑油的过多供给或过少供给都会对压缩机构本身的正常运转以及系统性能等造成不利影响。例如,过大的油循环率会降低系统的换热效率,而且也会使润滑油积聚在定涡旋部件的排出口和排出凹部处的排出阀组件(比如HVE阀组件)的周围(尤其是排出阀组件的上方)而为涡旋压缩机带来某些问题(比如排出阀组件的操作稳定性问题和/或压缩机构的排气可靠性问题)。
另外,对于系统使用了变速压缩机(该变速压缩机需要以不同转速操作)并且/或者系统需要以不同参数(尤其是不同蒸发温度)运转的情况,期望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同压缩机转速和/或不同系统运转参数下使得油循环率均处在适当范围内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
而且,对于定速压缩机而言,也期望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具有不同转速的一系列定速压缩机的通用性良好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该压缩机构供油装置能够为各个定速压缩机在各自不同的转速下提供处在适当范围内的油循环率。
这里,应当指出的是,本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内容旨在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在本部分中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总概要,而不是本实用新型完全范围或本实用新型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实现按需带油的供油目标和概念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涡旋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在不同压缩机转速和/或不同系统运转参数下使得油循环率均处在适当范围内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涡旋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有效地防止在低蒸发温度/低转速下油循环率远远超出期望范围上限的情况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涡旋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充分地提高油循环率的调节的精度和设计自由度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涡旋压缩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适于压缩工作流体并且包括动涡旋部件、定涡旋部件和吸入窗口,工作流体能够经由所述吸入窗口流入所述压缩机构内;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并且适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吸入配件,工作流体能够经由所述吸入配件流入所述涡旋压缩机内进而能够流动至所述压缩机构;以及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括润滑剂源和适于将润滑剂从所述润滑剂源供给至所述压缩机构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所述压缩机构供油装置具有供油孔道,所述供油孔道的流出开口位于所述吸入配件的开口与所述吸入窗口之间。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流出开口位于从所述吸入配件的开口延伸至所述吸入窗口的工作流体流动路径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沿着所述工作流体流动路径,所述流出开口与所述吸入配件的开口的距离小于与所述吸入窗口的距离。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动涡旋部件包括动涡旋基板,并且所述供油孔道形成在所述动涡旋基板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流出开口敞开于所述动涡旋基板的外周表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润滑剂源包括润滑剂储存区,所述润滑剂储存区位于所述驱动轴的偏心销的端面处及其附近,以及所述供油孔道包括与所述润滑剂储存区连通的入口孔以及与所述入口孔连通的具有所述流出开口的横孔。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横孔包括位于径向外侧区段处的沉孔,并且所述沉孔的内径大于所述横孔的其余区段的内径。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压缩机构供油装置还包括堵头,所述堵头适于连接至所述沉孔,并且在所述堵头中设置有通孔。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横孔的其余区段的内径。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压缩机构供油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吸入容纳室连通并且与所述横孔连通的出口孔。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内的供油通道,所述润滑剂源还包括位于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内部容积的底部处的油池,并且润滑剂能够经由所述供油通道从所述油池流动至所述润滑剂储存区。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定涡旋部件包括环形外壁,并且所述吸入窗口设置在所述环形外壁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主轴承座,所述主轴承座支承所述驱动轴的一部分并且支承所述动涡旋部件,以及所述吸入配件在涡旋压缩机轴向方向上布置在大致与所述主轴承座相对齐的位置处。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主轴承座具有多个周向地间隔开的径向突部,所述主轴承座借助所述径向突部固定地连接至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壳体本体的内周壁面,使得在所述主轴承座与所述内周壁面之间形成有多个主轴承座通道,以及所述吸入配件布置成与所述主轴承座通道相对齐。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主轴承座,所述主轴承座支承所述驱动轴的一部分并且支承所述动涡旋部件,以及所述供油孔道形成在所述主轴承座的周壁中并且开口于所述主轴承座的周壁的外周表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所述涡旋压缩机为适于用在冷冻系统中的变速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涡旋压缩机运转期间,当来自润滑剂源的润滑剂从横孔的开口排出时,所排出的润滑剂与所吸入的低压工作流体相遇,使得低压工作流体能够将一部分润滑剂带入压缩机构内。这样,实现了按需带油(亦即,所谓的需要多少则取走多少)的供油目标和概念。
具体地,一方面,例如对于低转速工况而言,与不设置用于向压缩机构供油的主动喷油机构的方案相比,可以增大油循环率而使其处在期望范围内。另一方面,例如对于高转速工况而言,也不会过度地增大油循环率(基本上仅仅会略微地增大油循环率)而使其保持处在期望范围内(例如,这是由于在高转速下润滑剂在压缩机构每绕动一圈时从动涡旋基板排出的润滑剂质量相对变小)。由此,可以在不同压缩机转速和/或不同系统运转参数下使得油循环率均处在适当范围内。特别地,可以有效地防止在低蒸发温度/低转速下油循环率远远超出期望范围上限的情况。因此,可以避免过高的油循环率导致润滑剂积聚在排出阀组件的周围而为涡旋压缩机带来稳定性及可靠性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更大内径的沉孔、通过设置出口孔、并且/或者通过设置具有通孔并且通孔的内径可以更小的堵头,可以充分地提高油循环率的调节的精度和设计自由度,从而使得压缩机构供油装置具有更优良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涡旋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为示出结合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动涡旋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3为示出结合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压缩机构的横剖视图;
图4为示出结合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涡旋压缩机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为示出结合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动涡旋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6为示出示例性制冷系统的示例性参数范围的示意图;
图7为示出应用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涡旋压缩机的一部分的纵剖视图;以及
图8为示出应用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压缩机构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以下详细描述仅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途的限制。
首先,参照图1概要地描述应用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图1为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涡旋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如图1所示,涡旋压缩机100可以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可以包括呈大致筒状的壳体本体112、安装至壳体本体112的顶部的顶盖114以及安装至壳体本体112的底部的底盖116。壳体110限定涡旋压缩机100的内部容积IV。另外,在壳体110内还可以设置有隔板119,使得隔板119与顶盖114限定高压区HR(高压区HR适于临时储存待排出至压缩机外部的高压工作流体),而隔板119与壳体本体112和底盖116限定低压区LR。另外,例如润滑油的润滑剂可以储存在壳体110内的内部容积IV的底部处的油池OR中。在图示的示例中,涡旋压缩机为所谓的低压侧涡旋压缩机。
涡旋压缩机100还可以包括吸入配件194。在图示的示例中,涡旋压缩机100可以采用中部进气设计,亦即,吸入配件194在压缩机轴向方向上布置在大致与主轴承座180相对齐的位置处。由此,经过蒸发器蒸发之后的低温低压工作流体可以经由吸入配件194而吸入至涡旋压缩机100内以便进行压缩。
涡旋压缩机100还可以包括驱动机构130。驱动机构130可以包括电动马达132和驱动轴134。电动马达132可以包括定子137和转子138。定子137可以固定地连接至壳体本体112的内周壁面,而转子138可以固定地套在驱动轴134上以与驱动轴134一体地旋转。在驱动轴134的顶端部处可以设置有偏心销139。这里,应当理解,也可以采用不具有电动马达的其它驱动机构。
涡旋压缩机100还可以包括主轴承座180。主轴承座180可以固定地连接至壳体本体112的内周壁面。例如,主轴承座180可以借助其多个周向地间隔开的径向突部而固定地连接至壳体本体112的内周壁面,使得在主轴承座180与壳体本体112的内周壁面之间(亦即在主轴承座180的相邻径向突部之间)形成有多个主轴承座通道PG以例如允许吸入至内部容积IV中的低压工作流体的通过。主轴承座180适于经由设置在主轴承座180中的主轴承182而支承驱动轴134的一部分。
涡旋压缩机100还可以包括适于压缩工作流体(比如制冷剂)的压缩机构CM。压缩机构CM可以包括动涡旋部件150和定涡旋部件160。在一些示例中,压缩机构CM可以实施为非对称压缩机构。
动涡旋部件150可以包括:基板152;从基板152的上表面的径向中央部向上延伸的螺旋状动涡卷154;以及从基板152的下表面的径向中心部向下延伸的毂部156。动涡旋部件150可以布置于主轴承座180,并且由主轴承座180轴向地支承成能够进行绕动。偏心销139可以驱动地联接至(插入至)毂部156(比如经由卸载衬套190和/或驱动轴承)。
定涡旋部件160可以包括:基板162;从基板162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螺旋状定涡卷164;形成于基板162的大致中心处的适于与压缩机构CM的中心高压室连通的排出口166;以及形成于基板162的大致中心处的凹部168,凹部168位于排出口166上方并且适于与排出口166连通以及适于与高压区HR连通。在凹部168中可以设置有排出阀组件(比如HVE阀组件)192,以便控制压缩机构CM的排气。在图示的示例中,定涡卷164可以包括位于径向最外侧的(环形)外壁164a,并且可以在外壁164a中在适当的周向位置处设置有压缩机构吸入窗口SW,吸入窗口SW允许低压工作流体吸入至压缩机构CM内。
定涡卷164适于与动涡卷154接合,从而限定出一系列月牙形工作流体容纳室。这些容纳室可以包括:未封闭的正在进气的压力较低的吸入容纳室SC;已封闭的正在进行压缩的压力增大的压缩容纳室;以及已经完成压缩的正在经由排出口166和排出阀组件192进行排气的中心高压室。吸入容纳室SC适于与吸入窗口SW连通,从而能够接收从吸入窗口SW吸入的低压工作流体。
涡旋压缩机100还可以包括主要用于向压缩机的各相对运动部件(比如压缩机构CM、主轴承182、偏心销139、卸载衬套190和驱动轴承)提供润滑的润滑系统。润滑系统可以包适:如上文所提及的油池OR(主润滑剂源);设置在驱动轴134内的包括位于驱动轴下部的中心孔135和位于驱动轴上部的偏心孔136的供油通道;润滑偏心销139、用于临时储存润滑偏心销139、卸载衬套190、驱动轴承和/或主轴承182之后暂时停留在主轴承座180内的润滑剂的润滑剂储存区(副润滑剂源);从例如润滑剂储存区向压缩机构CM供给润滑剂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图1中未示出但是可以参见图2和图5);以及使润滑剂从例如润滑剂储存区返回至油池OR的回油通道。这里,应当指出,油池OR和/或润滑剂储存区用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润滑剂源。
在一些示例中,润滑剂储存区可以包括位于偏心销193、卸载衬套190和/或驱动轴承的顶部端面与动涡旋基板152的下表面之间并且位于毂部156中的润滑剂储存区OA。
当涡旋压缩机100运转时,电动马达132通电而使转子138与驱动轴134一体地旋转。这时,例如与驱动轴134一体地形成的偏心销139也旋转,从而例如经由卸载衬套190和/或驱动轴承而驱动毂部156,由此使动涡旋部件150借助例如十字滑环199而相对于定涡旋部件160进行平动转动即绕动(亦即,动涡旋部件150的轴线相对于定涡旋部件160的轴线公转,但是动涡旋部件150和定涡旋部件160二者本身并未绕它们各自的轴线旋转)。同时,从吸入配件194吸入的低压工作流体可以沿着主轴承座通道PG穿过主轴承座180然后经由吸入窗口SW进入压缩机构CM内(具体为进入吸入容纳室SC中)。
由此,由定涡卷164与动涡卷154限定的各容纳室在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移动的过程中从未封闭的吸入容纳室SC变为压缩容纳室再变为中心高压室(具有最高压力),并且容积逐渐由大变小。这样,容纳室中的压力也逐渐升高,从而工作流体被压缩并最终从排出口166排出至高压区HR进而经由排出配件(未示出)排出至压缩机外部。
与此同时,例如在因驱动轴134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剂能够从油池OR经由供油通道(具体为中心孔135和偏心孔136)而输送至润滑剂储存区(比如润滑剂储存区OA)。然后,通过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临时储存在润滑剂储存区OA中的润滑剂的一部分被供给至压缩机构CM(比如被供给至吸入容纳室SC的适当区域),以便向压缩机构CM提供润滑。然后,临时储存在润滑剂储存区OA中的其余润滑剂通过回油通道而返回至油池OR。
下面参照图6至图8描述根据相关技术的润滑系统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的情况(图6为示出示例性制冷系统的示例性参数范围的示意图、图7为示出应用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涡旋压缩机的一部分的纵剖视图、而图8为示出应用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压缩机构的横剖视图)。
特别参照图7,根据相关技术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包括:与润滑剂储存区OA连通的入口孔201';与吸入容纳室SC的适当区域连通的出口孔203';以及与入口孔201'和出口孔203'两者连通的横孔205'。入口孔201'、出口孔203'和横孔205'可以形成在动涡旋基板152中。在一些示例中,出口孔203'的开口于动涡旋基板152的上表面处的开口位置被设置成使得:出口孔203'能够为位于动涡卷154的径向内侧的内侧吸入容纳室SC和位于动涡卷154的径向外侧的外侧吸入容纳室两者供油,而且,能够避免出口孔203'的开口在动涡旋部件150的绕动周期中处于压缩容纳室中从而能够避免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中的润滑剂在压缩容纳室中的较高压力的作用下而回流至润滑剂储存区OA。
这样,当涡旋压缩机运转时,由于润滑剂储存区OA的压力高于吸入容纳室SC的压力(对应于吸入压力),而且由于在进气阶段中吸入容纳室SC的容积会逐渐增大而使得压力进一步降低,因此润滑剂能够顺畅地输送至压缩机构CM。
另外,参照图6,可以看到例如涉及冷冻应用和采用变速压缩机的示例性制冷系统的转速范围、冷凝温度范围和蒸发温度范围。另外,根据实用新型人的研究和实验,当蒸发温度处在-40°F至0°F的范围时,能够例如确保在涡卷末端处形成期望油膜的油循环率(OCR)为0.05%至1%,而当蒸发温度处在0°F至45°F的范围时,能够例如确保在涡卷末端处形成期望油膜的油循环率(OCR)为0.05%至2%。在某一实验中,可以采用R404A制冷剂并且压缩机构排量为23CC。
另外,参照表1,可以看到,在不设置用于向压缩机构供油的主动喷油机构的情况下,当系统中涡旋压缩机以2400RPM低速运转并且系统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设定为-40/130°F时,油循环率为0.03%而低于期望范围下限即0.05%。
另外,参照表1,可以看到,根据相关技术,尤其当系统中涡旋压缩机以2400RPM低速运转并且系统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设定为-40/130°F或-20/90°F时,油循环率均远高于期望范围上限即1%,不管如何对A、B和C这三个尺寸进行调节。特别地,即便在A和B尺寸均被设定为仅1.0mm的情况下,在低蒸发温度/低转速下各个油循环率仍均远高于期望范围上限。这里,应当理解,旨在降低油循环率的内径更小(比如小于1.0mm)的孔道是难以加工的并且是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
表1
由此可知,根据相关技术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难以在不同压缩机转速和/或不同系统运转参数下使得油循环率均处在适当范围内。特别地,在低蒸发温度/低转速下油循环率远远超出期望范围上限。这样,举例而言,过高的油循环率会导致润滑剂积聚在排出阀组件192的周围而为涡旋压缩机带来某些问题。
下面参照图2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润滑系统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的情况(图2为示出结合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动涡旋部件的纵剖视图、图3为示出结合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压缩机构的横剖视图、而图4为示出结合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涡旋压缩机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特别参照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可以包括:与润滑剂储存区OA连通的入口孔201;以及与入口孔201连通的横孔205。入口孔201和横孔205可以形成在动涡旋基板152中。在一些示例中,入口孔201为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孔。然而,可以构想,入口孔201也可以为相对于轴向方向倾斜的斜孔。在一些示例中,横孔205为沿压缩机径向方向延伸的水平孔。然而,可以构想,横孔205也可以为相对于径向方向(水平方向)倾斜的斜孔。这里,应当指出,入口孔201和横孔205构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供油孔道。
横孔205可以为内径一致的孔,并且开口于动涡旋基板152的外周表面152a。在一些示例中,横孔205的内径可以为3.3mm。
在优选的示例中,横孔205的开口于外周表面152a的开口位置(流出开口位置)被设置为处于所吸入的低压工作流体的流动路径中。特别地,开口位置处于吸入配件194与吸入窗口SW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开口位置在压缩机周向方向上位于吸入配件194(具体为吸入配件194的开口于壳体本体112的内周壁面处的开口)与吸入窗口SW之间,并且/或者,如图4所示,开口位置在轴向方向上位于吸入配件194与吸入窗口SW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在周向方向上,开口位置与吸入配件194的距离小于与吸入窗口SW的距离,并且/或者,在轴向方向上,开口位置与吸入配件194的距离大于与吸入窗口SW的距离。
总体上,沿着工作流体流动路径,开口位置与吸入配件194的距离可以小于与吸入窗口SW的距离。通过这种设置,有利于实现按需带油的供油目标和概念。
在一些示例中,在周向方向上,开口位置靠近于或对齐于吸入配件194。
在一些示例中,横孔205的开口位置位于将吸入配件194的开口与吸入窗口SW相连的连接线上。
在图示的示例中,吸入配件194在轴向方向上布置在大致与主轴承座180相对齐的位置处。在优选的示例中,吸入配件194布置成与主轴承座通道PG相对齐。通过这种设置,有利于低压工作流体的引入,并且有利于使从动涡旋基板152排出的润滑剂与从吸入配件194吸入的低压工作流体相遇,从而有利于实现适当的油循环率。然而,可以构想,吸入配件194也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布置在其它位置处(比如所谓的底部进气设计)。
下面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润滑系统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的情况(图5为示出结合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的动涡旋部件的纵剖视图)。
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的主要区别在于:横孔205可以包括位于径向外侧区段处的沉孔205a,并且沉孔205a的内径可以大于横孔205的其余区段的内径(比如,沉孔205a的内径可以为5mm)。在一些示例中,附加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的区别还在于:还包括与吸入容纳室SC的适当区域连通的出口孔203(轴向孔或斜孔)。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润滑系统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的情况。在该变型例中,设置有堵头207。堵头207适于连接至沉孔205a(比如通过螺纹连接)。在堵头207中可以设置有通孔207a,并且通孔207a可以具有适当的内径。在一些示例中,通孔207a的内径可以小于横孔205的其余区段的内径。在其它示例中,通孔207a的内径可以等于或甚至大于横孔205的其余区段的内径。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在涡旋压缩机运转期间,当来自润滑剂储存区OA的润滑剂从横孔205的开口排出动涡旋基板152时,主动地使所排出的润滑剂与所吸入的低压工作流体相遇,使得低压工作流体能够将一部分润滑剂带入压缩机构CM内。这样,实现了按需带油(亦即,所谓的需要多少则取走多少)的供油目标和概念。
具体地,一方面,例如对于低转速工况而言,与不设置用于向压缩机构供油的主动喷油机构的方案相比,可以增大油循环率而使其处在期望范围内。另一方面,例如对于高转速工况而言,也不会过度地增大油循环率(基本上仅仅会略微地增大油循环率)而使其保持处在期望范围内(例如,这是由于在高转速下润滑剂在压缩机构每绕动一圈时从动涡旋基板排出的润滑剂质量相对变小)。由此,可以在不同压缩机转速和/或不同系统运转参数下使得油循环率均处在适当范围内。特别地,可以有效地防止在低蒸发温度/低转速下油循环率远远超出期望范围上限的情况。因此,可以避免过高的油循环率导致润滑剂积聚在排出阀组件的周围而为涡旋压缩机带来稳定性及可靠性问题。
同时,从动涡旋基板152排出的其余润滑剂将会向下坠落至油池OR,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有效地润滑例如十字滑环199之类的需要润滑的部件。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型例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通过设置沉孔,可以有助于减小润滑剂排出动涡旋基板的速度并且有助于改善润滑剂的雾状喷射;通过附加地设置出口孔,允许润滑剂直接输送至吸入容纳室SC即压缩机构CM从而适当提高油循环率;以及,通过替代性地设置具有通孔的堵头,可以提高油循环率的调节的自由度。
总之,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型例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通过设置具有更大内径的沉孔、通过设置出口孔、并且/或者通过设置具有通孔并且通孔的内径可以更小的堵头,可以充分地提高油循环率的调节的精度和设计自由度,从而使得压缩机构供油装置具有更优良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再次参照表1,可以看到,对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不论是在低蒸发温度/低转速下还是在高蒸发温度/高转速下,各个油循环率均处在期望范围内。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从出口孔203排出的润滑剂一般很少(尤其是在不设置堵头207的情况下),因此,基本上表1中的油循环率的实验结果也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特别适合用在变速压缩机中,尤其是应用于冷冻系统的变速压缩机中。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良好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也可以适用于具有不同转速的一系列定速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可以容许多种不同的变型。
吸气窗口可以为两个或更多个,并且/或者,供油孔道的流出开口可以为两个或更多个。另外,吸气窗口也可以按与上文所描述的设置于定涡卷164的环形外壁164a的方式不同的方式形成。
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的供油孔道可以按其它方式形成。例如,供油孔道形成在主轴承座的周壁中并且开口于主轴承座的周壁的外周表面,此时,润滑剂储存区(润滑剂源)可以包括主轴承座的用于容纳例如毂部150的凹口。又例如,供油孔道实施为直接从油池延伸至吸入配件与吸入窗口之间的位置的油管。
在本申请文件中,方位术语“顶”、“底”、“上”和“下”等的使用仅仅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而不应视为是限制性的。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16)

1.一种涡旋压缩机(100),包括:
压缩机构(CM),所述压缩机构(CM)适于压缩工作流体并且包括动涡旋部件(150)、定涡旋部件(160)和吸入窗口(SW),工作流体能够经由所述吸入窗口(SW)流入所述压缩机构(CM)内;
驱动机构(130),所述驱动机构(130)包括驱动轴(134)并且适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CM);
吸入配件(194),工作流体能够经由所述吸入配件(194)流入所述涡旋压缩机(100)内进而能够流动至所述压缩机构(CM);以及
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括润滑剂源(OA,OR)和适于将润滑剂从所述润滑剂源(OA,OR)供给至所述压缩机构(CM)的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具有供油孔道(201,205),所述供油孔道(201,205)的流出开口位于所述吸入配件(194)的开口与所述吸入窗口(SW)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所述流出开口位于从所述吸入配件(194)的开口延伸至所述吸入窗口(SW)的工作流体流动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沿着所述工作流体流动路径,所述流出开口与所述吸入配件(194)的开口的距离小于与所述吸入窗口(SW)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所述动涡旋部件(150)包括动涡旋基板(152),并且所述供油孔道(201,205)形成在所述动涡旋基板(15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所述流出开口敞开于所述动涡旋基板(152)的外周表面(152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
所述润滑剂源(OA)包括润滑剂储存区(OA),所述润滑剂储存区(OA)位于所述驱动轴(134)的偏心销(139)的端面处及其附近,以及
所述供油孔道(201,205)包括与所述润滑剂储存区(OA)连通的入口孔(201)以及与所述入口孔(201)连通的具有所述流出开口的横孔(2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所述横孔(205)包括位于径向外侧区段处的沉孔(205a),并且所述沉孔(205a)的内径大于所述横孔(205)的其余区段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所述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还包括堵头(207),所述堵头(207)适于连接至所述沉孔(205a),并且在所述堵头(207)中设置有通孔(207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所述通孔(207a)的内径小于所述横孔(205)的其余区段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所述压缩机构供油装置(CO)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构(CM)的吸入容纳室(SC)连通并且与所述横孔(205)连通的出口孔(203)。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轴(134)内的供油通道(135,136),所述润滑剂源(OA,OR)还包括位于所述涡旋压缩机(100)的内部容积(IV)的底部处的油池(OR),并且润滑剂能够经由所述供油通道(135,136)从所述油池(OR)流动至所述润滑剂储存区(OA)。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所述定涡旋部件(160)包括环形外壁(164a),并且所述吸入窗口(SW)设置在所述环形外壁(164a)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
所述涡旋压缩机(100)还包括主轴承座(180),所述主轴承座(180)支承所述驱动轴(134)的一部分并且支承所述动涡旋部件(150),以及
所述吸入配件(194)在涡旋压缩机轴向方向上布置在大致与所述主轴承座(180)相对齐的位置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
所述主轴承座(180)具有多个周向地间隔开的径向突部,所述主轴承座(180)借助所述径向突部固定地连接至所述涡旋压缩机(100)的壳体本体(112)的内周壁面,使得在所述主轴承座(180)与所述内周壁面之间形成有多个主轴承座通道(PG),以及
所述吸入配件(194)布置成与所述主轴承座通道(PG)相对齐。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
所述涡旋压缩机(100)还包括主轴承座(180),所述主轴承座(180)支承所述驱动轴(134)的一部分并且支承所述动涡旋部件(150),以及
所述供油孔道形成在所述主轴承座(180)的周壁中并且开口于所述主轴承座(180)的周壁的外周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100),其中,所述涡旋压缩机(100)为适于用在冷冻系统中的变速压缩机。
CN201520276001.9U 2015-04-30 2015-04-30 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204646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6001.9U CN204646671U (zh) 2015-04-30 2015-04-30 涡旋压缩机
KR1020177033911A KR101971819B1 (ko) 2015-04-30 2016-02-29 스크롤 압축기
PCT/CN2016/074823 WO2016173319A1 (zh) 2015-04-30 2016-02-29 涡旋压缩机
US15/569,350 US10641269B2 (en) 2015-04-30 2016-02-29 Lubrication of scroll compress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6001.9U CN204646671U (zh) 2015-04-30 2015-04-30 涡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46671U true CN204646671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99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6001.9U Active CN204646671U (zh) 2015-04-30 2015-04-30 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46671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3319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CN106194750A (zh) * 2015-04-30 2016-12-07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CN107781160A (zh) * 2016-08-26 2018-03-09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US10605243B2 (en) 2013-06-27 2020-03-3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croll compressor with oil management system
US11014427B2 (en) 2016-06-30 2021-05-25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acity modulation through eutectic plates
US11046152B2 (en) 2016-06-30 2021-06-29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tartup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duce flooded startup conditions
WO2022021665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定涡旋和涡旋压缩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05243B2 (en) 2013-06-27 2020-03-3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croll compressor with oil management system
WO2016173319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CN106194750A (zh) * 2015-04-30 2016-12-07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CN106194750B (zh) * 2015-04-30 2019-02-01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US10641269B2 (en) 2015-04-30 2020-05-05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Lubrication of scroll compressor
US11014427B2 (en) 2016-06-30 2021-05-25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acity modulation through eutectic plates
US11046152B2 (en) 2016-06-30 2021-06-29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tartup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duce flooded startup conditions
US11660934B2 (en) 2016-06-30 2023-05-30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tartup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duce flooded startup conditions
CN107781160A (zh) * 2016-08-26 2018-03-09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WO2022021665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定涡旋和涡旋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46671U (zh) 涡旋压缩机
KR101971819B1 (ko) 스크롤 압축기
US6264446B1 (en) Horizontal scroll compressor
US8215933B2 (en) Scroll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EP2115302B1 (en) Compressor and oil blocking device therefor
EP2241719A1 (en) Expander-integrated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888475B2 (en) Scroll compressor with oil supply across a sealing part
CN102678547A (zh) 涡旋压缩机
CN104214093B (zh) 变速涡旋压缩机
JP2005201145A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2002089446A (ja) 容積形流体機械
EP3594502B1 (en) Scroll compressor
CN106194750B (zh) 涡旋压缩机
JP2006220143A (ja) 容積形流体機械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
CN212643056U (zh) 涡旋压缩机构和涡旋压缩机
Pan et al. Structural study on a swing compressor with no valves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N208996942U (zh) 涡旋压缩机
JP3045961B2 (ja) スクロール気体圧縮
US20230258186A1 (en) Scroll compression mechanism and scroll compressor
CN104105881A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110878751A (zh) 涡旋压缩机
US11953005B2 (en) Compressor having orbiting scroll supply hole to lubricate thrust surface
JP2005201171A (ja) 圧縮機の潤滑機構
JP5114708B2 (ja) 密閉形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10552886B (zh) 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