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40843U - 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40843U CN204640843U CN201520295563.8U CN201520295563U CN204640843U CN 204640843 U CN204640843 U CN 204640843U CN 201520295563 U CN201520295563 U CN 201520295563U CN 204640843 U CN204640843 U CN 2046408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depression bar
- press device
- pedal
- dwa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包括机架、底座、模具、上压装置、转动装置以及升降装置。转动装置包括脚踏板、Y形支架、固定架、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升降装置包括齿轮、齿杆、传动轴以及固定杆,固定杆设置在机架上,固定杆上设置第一滑轨,第一滑轨的导向方向与底座相垂直,齿杆的齿面与齿轮啮合,齿面的对应面设置在滑轨中,齿轮套设在转动轴中,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相连,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固定在机架上。齿杆的底端与上压装置采用螺纹连接,模具位于下压装置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可以实现可对细小零件以及产品的内部空腔进行自动修饰加工又可以实现插座加工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加工插座的方法是将导电极卡合在插座壳体中或通过紧固件(螺钉)工人将导电极固定在插座壳体上。这类加工方法效率较低,插座在长时间使用后,导电极与插座壳体之间会产生松动,安全性较差。
传统技术中,毛刺去除主要依靠用修边刀进行人工修边或用压毛刺机进行机械修边。使用修边刀进行人工修边可以满足不同产品任意部位的修饰,修饰自由度较大,但存在效率低、修饰精度差的问题。利用传统压毛刺机中托辊和压紧辊进行机械修边,可以满足大型产品如带钢的压毛刺工作,而对于形状较小的精致零件或产品内部空腔的毛刺却起不到良好的修饰效果,并且传统的压毛刺机其结构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可以实现对细小零件以及产品的内部空腔进行自动除毛刺修饰又可以实现插座加工的脚踩式压机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底座、模具、上压装置、转动装置以及升降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脚踏板、Y形支架、固定架、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所述Y形支架包括第一分叉臂、第二分叉臂以及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与所述脚踏板相连,所述第一分叉臂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叉臂铰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齿轮、齿杆、传动轴以及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底座相垂直。所述齿杆包括齿面以及与所述齿面相对的光滑面,所述的齿面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光滑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中,所述齿杆的底端与所述上压装置采用可拆卸连接。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相连,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模具位于所述下压装置的下方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模具包括压毛刺模具,所述压毛刺模具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横截面的形状与待压毛刺产品压毛刺后的横截面相吻合。所述上压装置包括压毛刺压杆,所述压毛刺压杆的连接端与所述齿杆的底端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压毛刺压杆的自由端为凹凸状,凹陷处与待压毛刺产品受压面的凸起处相对应,凸起处与所述待压毛刺产品受压面的凹陷处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脚踩式压机装置还包括接料筐,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形状大于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形状。所述接料筐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模具包括插座加工模具,所述插座加工模具的顶部开设有与待加工插座壳体上的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凹槽以及放置插座连接件的第二凹槽。所述上压装置包括插座加工压杆,所述插座加工压杆的连接端与所述齿杆的底端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插座加工压杆自由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压杆以及第二压杆。
优选地:所述脚踩式压机装置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两块导向板以及滑板;所述两块导向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两块导向板的对应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滑板通过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导向板采用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滑动区域将所述插座加工压杆自由端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插座加工模具固定在所述滑板上。
优选地:所述脚踩式压机装置还包括螺杆以及第二轴承,所述滑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中设有与所述螺杆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板导向的方向一致;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槽由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脚踩式压机装置还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上下两端开口、内部中空且侧面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上压装置还包括冲毛刺压杆,所述冲毛刺压杆横截面的形状与待冲毛刺产品的空腔形状相吻合;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冲毛刺压杆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从所述夹持装置中空区域的底部穿过。
优选地:所述脚踩式压机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将所述夹持装置或所述模具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紧固件、固定板以及卡槽,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螺母,所述卡槽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或所述模具上,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螺母的外径。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卡槽卡合,所述螺栓的另一端套设有所述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选择上压装置中所需要的压杆,将其旋套至齿杆上,踩动脚踏板,使第一转动杆向上移动,第一转动杆向上移动带动第二转动杆向下转动,第二转动杆向下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套设在转动轴中的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杆沿着第一滑轨向下滑动,第一滑轨向下滑动带动压杆下压,实现对放置在模具或夹持装置上的产品进行修饰或加工的目的。通过人工踩动脚踏板,完成机械能的转换,实现产品的修饰和加工,具有绿色环保的意义。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沟槽,将经冲毛刺后挤压出的毛刺集中在沟槽中,方便后续清理。通过在底板上设置第一通孔,将经过压毛刺后的产品通过第一通孔落入至接料筐中,避免工人手动集中,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压毛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冲毛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加工插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毛刺模具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加工模具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极套设在插座连接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加工成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待压毛刺产品在压毛刺前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待压毛刺产品在压毛刺后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待冲毛刺产品在冲毛刺前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待冲毛刺产品在冲毛刺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包括机架1、底座2、模具3、上压装置4、转动装置5、升降装置6、接料筐7、滑动组件8、夹持装置9以及固定装置10。
底座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以及沟槽22。模具3包括压毛刺模具31以及插座加工模具32,压毛刺模具3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33,第一通槽33横截面的形状与压毛刺产品压毛刺后的横截面外轮廓相吻合且小于底座2中的第一通孔21横截面的形状。插座加工模具32的顶部开设有与待加工插头壳体上的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凹槽321以及放置插座连接件的第二凹槽322。
转动装置5包括脚踏板51、Y形支架52、固定架53、第一转动杆54以及第二转动杆55。Y形支架52包括第一分叉臂521、第二分叉臂522以及支撑体523。支撑体523与脚踏板51相连,第一分叉臂521与第一转动杆54的一端铰接,第一转动杆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55的一端铰接,第二转动杆55的另一端与固定架53的一端铰接,固定架53的另一端与第二分叉臂522铰接。
升降装置6包括齿轮61、齿杆62、传动轴63以及固定杆64,固定杆64设置在机架1上,固定杆64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的导向方向与底座2相垂直,齿杆62的齿面与齿轮61啮合,齿杆62的光滑面设置在第一滑轨中,齿杆62的底端设有外螺纹。齿轮62套设在转动轴63中,转动轴63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55相连,转动轴6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65固定在机架1上。
上压装置4包括压毛刺压杆41、插座加工压杆42以及冲毛刺压杆43。压毛刺压杆41的接连端设有与齿杆62上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压毛刺压杆41的自由端为凹凸状,凹陷处与待冲毛刺产品受压面的凸起处相对应,凸起处与待冲毛刺产品受压面的凹陷处相对应。插座加工压杆42的连接端设有与齿杆62上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插座加工压杆42的自由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压杆421以及第二压杆422。冲毛刺压杆43的连接端设有与齿杆62上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冲毛刺压杆43自由端横截面的形状与待冲毛刺产品的空腔形状相吻合。
滑动组件8包括两块导向板81滑板82以及螺杆83,两块导向板81相对设置在底座2上,两块导向板81的相对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轨,滑板82通过第二滑轨与导向板81采用滑动连接,滑板82滑动的区域将插座加工压杆42自由端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覆盖,而插座加工模具32固定在滑板82上。滑板8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中设有与螺杆83相适配的内螺纹,第二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板81导向的方向一致。螺杆83的一端穿过第二通槽并由第二轴承84固定在机架1上,螺杆8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夹持装置9的上下两端开口、内部中空且侧面开设有第三通槽91。固定装置10包括固定板101、紧固件102以及卡槽104。紧固件102包括螺栓1021以及与螺栓1021相适配的螺母1022。所述固定板101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有与螺栓1021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螺母1022的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
当需要加工插座时,本实施例将上压装置中的插座加工压杆42旋套在齿杆62中,将插座连接件的顶端穿过插座壳体,将插座壳体固定在插座加工模具32上,并保证插座壳体底部凸起部分放置在插座加工模具32的第一凹槽321内,插座连接件的底部放置在第二凹槽322内,再插座加工模具32放置在滑板上82。通过旋转螺杆85,使得滑板82沿着滑轨移动,带动插座加工模具32的移动,将插座壳体移动至第一压杆421的下方。再通过踩动脚踏板,将第一压杆421压向插座壳体,使得插座连接件与插座壳体充分压紧结合成整体。松开脚踏板,插座加工压杆42复原。再将导电极套设在插座连接件的顶端,用上述方法再次移动滑板82,将插座壳体移动至第二压杆422的下方,踩动脚踏板,将第二压杆422压向插座连接件的顶端,如图8-9所示,插座连接件的顶端受力挤压而发生形变,将导电极固定在插座壳体中。
当需要压毛刺时,本实施例将待压毛刺的产品放置在第一通槽33上,将压毛刺压杆41旋套在齿杆62中,调节压毛刺模具31的位置,使得第一通槽33与压毛刺压杆41的位置在垂直方向相对应。将固定板101的一端固定在压毛刺模具31上,再将螺栓1021的穿过第二通孔并由卡槽固定在底座2上,再拧紧螺母1022,通过固定板101压紧压毛刺模具31,将压毛刺模具31固定在该位置。踩动脚踏板51,压毛刺压杆41压向待压毛刺产品的受压面,将待带压毛刺产品压至第一通槽33中,同时将压毛刺产品周边的毛刺挤出,压毛刺后的产品由第一通孔21落入之接料筐7中,完成自动压毛刺的工作。压毛刺前后产品的俯视形状如图10-11所示。
当需要冲毛刺时,本实施例将待冲毛刺的产品固定在夹持装置9的第三通槽91中,将冲毛刺压杆43旋套在齿杆62上,调节夹持装置9的位置,保证待冲毛刺产品中的空腔与冲毛刺压杆43在垂直方向上相对应。将固定板101的一端固定在压毛刺模具31上,再将螺栓1021穿过第二通孔并由卡槽固定在底座2上,再拧紧螺母1022,将固定板101压紧夹持装置9,使得夹持装置9固定在该位置上。通过踩动脚踏板51,将冲毛刺压杆43下压至待冲毛刺产品中与其相应的空腔内,将待冲毛刺产品空腔内的毛刺挤压至沟槽22中。完成冲毛刺工作后,再将落入至沟槽22中的毛刺进行集中清除。冲毛刺前后产品的俯视形状如图12-13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踩式压机装置还包括模具、上压装置、转动装置以及升降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脚踏板、Y形支架、固定架、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所述Y形支架包括第一分叉臂、第二分叉臂以及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与所述脚踏板相连,所述第一分叉臂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叉臂铰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齿轮、齿杆、传动轴以及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底座相垂直;所述齿杆包括齿面以及与所述齿面相对的光滑面,所述的齿面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光滑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中,所述齿杆的底端与所述上压装置采用可拆卸连接;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相连,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模具位于所述下压装置的下方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压毛刺模具,所述压毛刺模具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横截面的形状与待压毛刺产品压毛刺后的横截面相吻合;所述上压装置包括压毛刺压杆,所述压毛刺压杆的连接端与所述齿杆的底端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压毛刺压杆的自由端为凹凸状,凹陷处与待压毛刺产品受压面的凸起处相对应,凸起处与所述待压毛刺产品受压面的凹陷处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踩式压机装置还包括接料筐,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形状大于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形状;所述接料筐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插座加工模具,所述插座加工模具的顶部开设有与待加工插座壳体上的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凹槽以及放置插座连接件的第二凹槽;所述上压装置包括插座加工压杆,所述插座加工压杆的连接端与所述齿杆的底端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插座加工压杆自由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压杆以及第二压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踩式压机装置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两块导向板以及滑板;所述两块导向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两块导向板的对应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滑板通过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导向板采用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滑动区域将所述插座加工压杆自由端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插座加工模具固定在所述滑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踩式压机装置还包括螺杆以及第二轴承,所述滑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中设有与所述螺杆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板导向的方向一致;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槽由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踩式压机装置还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上下两端开口、内部中空且侧面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上压装置还包括冲毛刺压杆,所述冲毛刺压杆横截面的形状与待冲毛刺产品的空腔形状相吻合;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冲毛刺压杆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从所述夹持装置中空区域的底部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踩式压机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将所述夹持装置或所述模具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紧固件、固定板以及卡槽,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螺母,所述卡槽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或所述模具上,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螺母的外径;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卡槽卡合,所述螺栓的另一端套设有所述螺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95563.8U CN204640843U (zh) | 2015-05-08 | 2015-05-08 | 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95563.8U CN204640843U (zh) | 2015-05-08 | 2015-05-08 | 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40843U true CN204640843U (zh) | 2015-09-16 |
Family
ID=54093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95563.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40843U (zh) | 2015-05-08 | 2015-05-08 | 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4084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86532A (zh) * | 2015-05-08 | 2015-07-22 | 旌德县玉屏电子电器厂 | 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 |
-
2015
- 2015-05-08 CN CN201520295563.8U patent/CN20464084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86532A (zh) * | 2015-05-08 | 2015-07-22 | 旌德县玉屏电子电器厂 | 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 |
CN104786532B (zh) * | 2015-05-08 | 2016-07-13 | 旌德县玉屏电子电器厂 | 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18885U (zh) | 一种快速夹紧装置 | |
CN209632607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翻转夹具 | |
CN102233371A (zh) | 板材弯曲装置 | |
CN204640843U (zh) | 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 | |
CN103523703A (zh) | 滑轮自动翻转机构 | |
CN209614888U (zh) | 一种用于生产法兰的车床夹具 | |
CN208728717U (zh) | 一种用于精密模具制造的打孔设备 | |
CN104786532B (zh) | 一种脚踩式压机装置 | |
CN203782365U (zh) | 缝纫设备上的模板压框x轴方向的传动机构 | |
CN111842684B (zh) | 一种液压冲床用工件固定机构 | |
CN204018608U (zh) | 一种电线铁环自动切压成型机 | |
CN107467758B (zh) | 熟发拉发机 | |
CN212443042U (zh) | 一种双移动搓丝板螺栓搓丝机 | |
CN214816755U (zh) | 一种用于井组冷输管线的防蜡防冷凝机生产装置 | |
CN215747928U (zh) |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用快速压紧装置 | |
CN214053556U (zh) | 一种用于半齿的封闭式锻造模 | |
CN212760895U (zh) | 一种搓牙机用搓丝板安装机构 | |
CN207630789U (zh) | 一种金属管用滚压刻字装置 | |
CN208753848U (zh) | 一种线束加工用线束剥皮装置 | |
CN109013848B (zh) | 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模具加工用冲孔装置 | |
CN201271684Y (zh) | 桶盖整形装置 | |
CN219852226U (zh) | 一种用于金属饰品生产的模具制造装置 | |
CN221473161U (zh) | 一种五金件生产的冲压设备 | |
CN210523577U (zh) | 一种冲压件脱模装置 | |
CN205238202U (zh) | 一种新型板材侧壁自动钻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713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