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5720U - 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 - Google Patents

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5720U
CN204595720U CN201520185191.3U CN201520185191U CN204595720U CN 204595720 U CN204595720 U CN 204595720U CN 201520185191 U CN201520185191 U CN 201520185191U CN 204595720 U CN204595720 U CN 204595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rm
casing
bogey
bear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851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冒淑华
江岳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851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5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5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5720U/zh
Priority to US14/837,391 priority patent/US9817449B2/en
Priority to JP2015005492U priority patent/JP3202123U/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7Mounting of fixed and removable disk 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适于供一电子元件安装,机壳包含一壳体及一承载装置,壳体形成有一卡槽,承载装置设置于壳体并包括一承载框架及一锁扣组件,承载框架用以承载电子元件,承载框架包含一可转动地枢接于壳体的枢接侧壁,承载框架可由一收合于壳体内的收合位置旋转至一位于壳体外侧的掀开位置,锁扣组件设置于枢接侧壁并且可释离地卡扣于卡槽,以使承载框架定位于掀开位置,承载框架旋转至掀开位置时可通过锁扣组件锁固于壳体,使承载框架能稳固地定位于掀开位置,以提升操作使用上的安全性,锁扣组件的结构简单能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壳,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承载电子元件并可释离地锁固于壳体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或服务器的机壳通常包括一壳体及一可转动地枢接于壳体的承载框架,承载框架用以承载硬盘或光驱等磁盘驱动器。承载框架可相对于壳体向外旋转至一掀开位置,以便于使用者能对壳体内部的电子元件或者是承载框架上的磁盘驱动器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
承载框架旋转至掀开位置时,由于承载框架与壳体间无定位的结构,因此,承载框架很容易因使用者的误碰触而瞬间旋转并盖合于壳体上。承载框架瞬间盖合于壳体时很容易压伤使用者的手,且承载框架瞬间碰撞壳体所产生的震动能量也易造成磁盘驱动器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承载框架相对壳体旋转至掀开位置时可通过锁扣组件锁固于壳体,使承载框架能稳固地定位于掀开位置,借此,能提升操作使用上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锁扣组件的结构简单,能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锁扣组件在使用操作上方便且简易,能方便且迅速地锁固于壳体或是释离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适于供一电子元件安装。
该机壳包含一壳体,及一承载装置,该壳体形成有一卡槽,该承载装置设置于该壳体并包括一承载框架及一锁扣组件,该承载框架用以承载该电子元件,该承载框架包含一可转动地枢接于该壳体的枢接侧壁,该承载框架可由一收合于该壳体内的收合位置旋转至一位于该壳体外侧的掀开位置,该锁扣组件设置于该枢接侧壁并且可释离地卡扣于该卡槽,以使该承载框架定位于该掀开位置。
该锁扣组件包含一可运动地连接于该枢接侧壁的卡掣件,该卡掣件可在一卡扣于该卡槽内的卡扣位置,及一脱离该卡槽的释离位置间运动。
该锁扣组件还包含一用以对该卡掣件偏压使其定位于该卡扣位置的弹性偏压元件。
该弹性偏压元件一体成型于该卡掣件。
该枢接侧壁包含一侧板,及一凸设于该侧板外侧并与其垂直的凸伸板,该卡掣件包括一呈长形的杆体,及一形成于该杆体且可运动地连接于该枢接侧壁的连接轴,该杆体包含一用以供按压的施力臂,及一用以卡扣于该卡槽的卡掣臂,该弹性偏压元件设置于该凸伸板与该卡掣件间。
该壳体包括一侧立凸板,该侧立凸板包含一主板部、一上挡止板部,及一下挡止板部,该主板部具有一端面,该上、下挡止板部由该端面延伸而出且上下相间隔,该端面及该上、下挡止板部共同界定出该卡槽,该卡掣臂包含一臂部,该上、下挡止板部分别用以挡止于该臂部相反侧。
该侧立凸板还包含一由该主板部的该端面朝内弯折延伸出的弯折板部,该卡掣臂还包含一凸设于该臂部末端的钩部,该钩部卡掣于该弯折板部的一相反于该端面的末端缘。
该卡掣臂还包含一凸设于该臂部的凸块,该凸块形成有一用以触压该上挡止板部内侧末端处的斜面,当该斜面触压该上挡止部时会促使该卡掣件相对于该枢接侧壁运动。
该枢接侧壁还包含一间隔位于该侧板外侧并与该侧板平行的外板,该侧板形成有一第一孔部,该外板形成一第二孔部,该连接轴可运动地穿设于该第一孔部及该第二孔部。
该连接轴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一孔部及该第二孔部。
该卡掣件为一杠杆结构,该连接轴形成于该杆体中段处,该施力臂及该卡掣臂分别位于该连接轴相反侧。
该第一孔部及该第二孔部分别呈长形,该连接轴可滑动地连接于该第一孔部及该第二孔部。
该弹性偏压元件包括一第一弹片,该第一弹片一体成型于该连接轴并与该施力臂夹一夹角,该第一弹片一端抵接于该凸伸板。
该弹性偏压元件还包括一第二弹片,该第二弹片一体成型于该连接轴并与该卡掣臂夹一夹角,该第二弹片一端抵接于该凸伸板,该第一、第二弹片共同构成V形状。
该第一弹片具有一连接于该连接轴的第一连接端,及一相反于该第一连接端并抵接于该凸伸板的第一自由端,该第二弹片具有一连接于该连接轴的第二连接端,及一相反于该第二连接端并抵接于该凸伸板的第二自由端。
该弹性偏压元件为一一体成型于该杆体并抵接于该凸伸板的弧形弹片。
该弹性偏压元件包括两连接于该杆体且位于相反侧的连接端,及一抵接于该凸伸板的弧形抵接面。
该弹性偏压元件为一套设于该连接轴的扭力弹簧,该弹性偏压元件包括一连接固定于该杆体的连接臂,及一抵接于该凸伸板的抵接臂。
该弹性偏压元件为一两端分别抵接于该杆体与该凸伸板的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锁扣组件的设计,当承载框架相对壳体旋转至掀开位置时可通过锁扣组件锁固于壳体,使承载框架能稳固地定位于掀开位置,借此,能提升操作使用上的安全性。此外,锁扣组件的制造方式及结构简单,因此,能大幅降低制造工时及制造成本,并且能方便且迅速地组装定位于枢接侧壁上。再者,锁扣组件在使用操作上方便且简易,能方便且迅速地锁固于壳体或是释离壳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壳体及承载装置间的组装关系;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说明壳体、承载框架及锁扣组件间的组装关系;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分解图,说明壳体、承载框架及锁扣组件间的组装关系;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一实施例的锁扣组件的立体图,说明锁扣组件的细部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说明承载框架位在收合位置,锁扣组件的卡掣件位在初始位置;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完整的局部剖面图,说明凸块的斜面抵触侧立凸板的上挡止板部;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说明卡掣件的施力臂受压而朝靠近凸伸板的方向转动,卡掣臂则朝远离凸伸板的方向转动;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说明承载框架位在掀开位置;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说明承载框架位在掀开位置,卡掣件位在卡扣位置;
图10是沿图9中的10-10线所截取的剖面图,说明卡掣臂的臂部卡掣于卡槽,钩部卡扣于弯折板部的末端缘;
图11是类似图10的剖面图,说明卡掣件转动至释离位置;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说明卡掣件位在卡扣位置,弹性偏压元件为一弧形弹片;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说明卡掣件转动至释离位置;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说明卡掣件位在卡扣位置,连接轴的轴部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二孔部;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说明卡掣件滑动至释离位置;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分解图,说明弹性偏压元件为一扭力弹簧;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说明卡掣件位在卡扣位置;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说明卡掣件转动至释离位置;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分解图,说明弹性偏压元件为一压缩弹簧;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图,说明卡掣件位在卡扣位置;及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图,说明卡掣件转动至释离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一实施例,该机壳200适于供一电子元件1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机壳200是以计算机机壳为例作说明,电子元件1是以磁盘驱动器为例作说明,电子元件1可为光驱或硬盘。当然,机壳200也可为服务器机壳或其他电子产品的机壳,而电子元件1也可为其他类型的电子元件。
参阅图1、图2及图3,机壳200包含一壳体2,及一设置于壳体2的承载装置3。壳体2包括一底板21、一位于底板21前端的前框22、一形成于底板21左侧的左侧板23,及一形成于底板21右侧的右侧板24。底板21、前框22及左、右侧板23、24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间25,容置空间25用以容置一主板(图未示)。前框22包含一前板221,前板221形成有一前枢接孔222。壳体2还包括一固定地连接于底板21且位于容置空间25内的支架26,及一连接于前板221左侧的侧立凸板27。支架26间隔位于前板221后方且邻近于左侧板23,支架26形成有一与前枢接孔222位置相对应的后枢接孔261。侧立凸板27位于左侧板23内侧且凸伸出左侧板23上方,侧立凸板27包含一主板部271、一上挡止板部272,及一下挡止板部273。主板部271具有一朝向后方的端面274,上挡止板部272及下挡止板部273分别由端面274朝后延伸而出且上下相间隔,主板部271的端面274、上挡止板部272及下挡止板部273共同界定出一卡槽275,卡槽275的一开口276朝向后方。
需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的侧立凸板27是以连接于前板221左侧为例作说明,但是在其他的设计方式中,侧立凸板27不需连接于前板221,而是可依照需求将侧立凸板27独立地设置在前板221与支架26间的任一适当位置并且固定地连接于左侧板23上,不以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方式为限。
承载装置3包括一承载框架4,及一锁扣组件5。承载框架4包含一底壁41、一形成于底壁41左侧的枢接侧壁42、一形成于底壁41右侧的侧壁43,及一顶壁44,顶壁44连接于枢接侧壁42顶端及侧壁43顶端。底壁41、枢接侧壁42、侧壁43及顶壁44共同界定出一承载空间45,承载空间45形状及大小与电子元件1相配合,用以承载电子元件1。枢接侧壁42可转动地枢接于壳体2并包括一侧板421、一前枢接板422,及一后枢接板423。侧板421连接于底壁41与顶壁44间,前枢接板422凸设于侧板421外侧,前枢接板422位于侧板421前端并具有一可转动地枢接于前枢接孔222的前枢轴424。后枢接板423凸设于侧板421外侧且位于侧板421后端,后枢接板423间隔位于前枢接板422后方,后枢接板423具有一可转动地枢接于后枢接孔261的后枢轴425,后枢轴425与前枢轴424位在同一轴线上。借由前枢轴424及后枢轴425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前枢接孔222及后枢接孔261,使得承载框架4可在一收合于壳体2的容置空间25内的收合位置(如图1所示),及一位于壳体2的容置空间25外侧的掀开位置(如图8所示)间旋转。
枢接侧壁42还包括一凸伸板426、一连接板427及一外板428。凸伸板426凸设于侧板421外侧并与其垂直,凸伸板426位于侧板421前端。连接板427凸设于侧板421外侧并与其垂直,连接板427间隔位于凸伸板426后方。外板428是由连接板427外侧朝前延伸并与连接板427垂直,外板428间隔位于侧板421外侧并与侧板421平行。侧板421形成有一第一孔部429,第一孔部429呈长形且其长向沿一前后方向D1延伸。外板428形成有一第二孔部430,第二孔部430呈半圆形且其开口朝向前方。
参阅图3、图4及图5,锁扣组件5设置于枢接侧壁42并包含一卡掣件51,及一弹性偏压元件52。卡掣件51可运动地连接于枢接侧壁42并且可释离地卡扣于侧立凸板27的卡槽275。卡掣件51可在一卡扣于卡槽275内的卡扣位置(如图9所示),及一脱离卡槽275的释离位置(如图11所示)间运动,当卡掣件51卡扣于卡槽275时,能将承载框架4定位于掀开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卡掣件51为一设置于侧板421与外板428间的杠杆结构,卡掣件51包括一杆体510,及一形成于杆体510的连接轴511,杆体510呈长形且其长向沿一上下方向D2延伸,连接轴511的轴向沿一左右方向D3延伸,连接轴511的两相反端分别可运动地穿设于第一孔部429及第二孔部430。
具体而言,连接轴511包含一形成于杆体510中段处的轴部512,及一挡片部513。轴部512左右两端分别凸伸出杆体510左右侧,轴部512左右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二孔部430及第一孔部429。挡片部513形成于轴部512左侧端,挡片部513呈半圆形且其外径大于轴部512外径,挡片部513位于外板428外侧面并且可被外板428阻挡,借此,能防止卡掣件51于侧板421及外板428间左右晃动。杆体510包含一位于连接轴512上侧用以供按压的施力臂514,及一位于连接轴512下侧用以卡扣于卡槽275的卡掣臂515。卡掣臂515包括一用以卡扣于卡槽275内的臂部516,当臂部516卡扣于卡槽275内时,上挡止板部272及下挡止板部273分别挡止于臂部516两相反侧,借此,能防止卡掣臂515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卡掣件51能定位于卡扣位置。
为了进一步地提升卡掣臂515卡扣于卡槽275内的稳固性,本实施例的侧立凸板27还包含一由主板部271的端面274朝内弯折延伸出的弯折板部277,弯折板部277具有一相反于端面274的末端缘278。卡掣臂515还包括一凸设于臂部516末端的钩部517,钩部517用以卡扣于弯折板部277的末端缘278,借此,能提升卡掣臂515卡扣于卡槽275内的稳固性,以防止臂部516轻易地经由开口276脱离卡槽275。
卡掣臂515还包括一凸设于臂部516前表面的凸块518,凸块518形成有一斜面519,斜面519用以触压侧立凸板27的上挡止板部272内侧末端处。由于上挡止板部272位在卡掣臂515的凸块518的旋转路径上,因此,当承载框架4由收合位置旋转至掀开位置的过程中,斜面519会触压到上挡止板部272内侧末端处,上挡止板部272施予斜面519的分力会促使卡掣臂515朝远离凸伸板426的方向转动,使卡掣臂515能顺利地越过上挡止板部272末端。
弹性偏压元件52设置于卡掣件51上且位于卡掣件51与于凸伸板426间,弹性偏压元件52用以对卡掣件51偏压使其定位于卡扣位置。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弹性偏压元件52包括一第一弹片521,第一弹片521一体成型于连接轴511的轴部512并与施力臂514夹一夹角。第一弹片521具有一连接于轴部512的第一连接端522,及一相反于第一连接端522的第一自由端523,第一自由端523抵接于凸伸板426上。当施力臂514被按压而朝凸伸板426方向转动时,第一弹片521受杆体510及凸伸板426挤压而变形并蓄积复位弹力。当施力臂514被释放时,第一弹片521所蓄积的复位弹力会带动杆体510旋转复位。
进一步地,弹性偏压元件52还包括一第二弹片524,第二弹片524一体成型于连接轴511的轴部512并与卡掣臂515夹一夹角。第二弹片524具有一连接于轴部512的第二连接端525,及一相反于第二连接端525的第二自由端526,第二自由端526抵接于凸伸板426上。第二弹片524位于第一弹片521下方,第一弹片521与第二弹片524共同构成一V形状。借由第二弹片524的设置,能增加卡掣件51组装于侧板421及外板428间的平衡稳定性,使卡掣件51能稳固地定位在图5所示的一初始位置。
欲组装锁扣组件5于枢接侧壁42时,将连接轴511的轴部512对齐于侧板421的第一孔部429,并将第一弹片521及第二弹片524分别朝施力臂514及卡掣臂515方向按压,使第一弹片521及第二弹片524变形并蓄积复位弹力。随后,将连接轴511的轴部512穿入第一孔部429内,并使第一弹片521的第一自由端523及第二弹片524的第二自由端526分别抵接于凸伸板426。之后,借由第一弹片521及第二弹片524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带动卡掣件51沿第一孔部429向后滑动,或者是沿第一孔部429将卡掣件51向后拉动,使得连接轴511的轴部512能迅速地穿设于第二孔部430内,且挡片部513会位于外板428外侧面,此时,即完成锁扣组件5的组装。
本实施例的锁扣组件5是由例如塑料或金属材质以一体成型的制造方式所制成的单一构件,所以弹性偏压元件52是一体成型于卡掣件51上。由于锁扣组件5的制造方式及结构简单,因此,能大幅降低制造工时及制造成本。再者,由于锁扣组件5为单一构件,且借由上述锁扣组件5与枢接侧壁42间的组装方式,使得锁扣组件5能方便且迅速地组装定位于枢接侧壁42上。
参阅图1及图5,当承载框架4位在收合位置时,借由第一弹片521及第二弹片524的偏压,使得卡掣件51能稳固地定位于图5所示的初始位置。
欲将承载框架4由收合位置旋转至掀开位置时,可通过下述两种方式进行操作:
参阅图3、图4、图5及图6,第一种操作方式是直接将位在收合位置的承载框架4沿一箭头I方向旋转至掀开位置,由于上挡止板部272位在凸块518的旋转路径上,因此当承载框架4旋转至凸块518的斜面519触压到上挡止板部272内侧末端处时,上挡止板部272施予斜面519的分力会促使卡掣件51相对于枢接侧壁42旋转,使施力臂514朝靠近凸伸板426的方向转动,而卡掣臂515朝远离凸伸板426的方向转动并且越过上挡止板部272末端。由于第一弹片521的第一连接端522连接于轴部512,而第一自由端523抵接于凸伸板426,因此,卡掣件51旋转过程中第一弹片521会受杆体510及凸伸板426挤压而变形并且蓄积复位弹力。
参阅图8、图9及图10,当承载框架4旋转至图8所示的掀开位置时,卡掣臂515的臂部516会与侧立凸板27的卡槽275位置对齐。借由第一弹片521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带动卡掣件51旋转复位,使得卡掣臂515的臂部516能自动地经由开口276卡扣于卡槽275内,而卡掣臂515的钩部517则卡扣于弯折板部277的末端缘278,此时,卡掣件51定位在卡扣位置。借由上挡止板部272及下挡止板部273分别挡止于臂部516两相反侧,以及钩部517卡扣于弯折板部277的末端缘278,借此,使得卡掣臂515能稳固地定位在卡扣位置。
参阅图7、图8、图9及图10,第二种操作方式是使用者先沿箭头F1方向按压卡掣件51的施力臂514,使施力臂514朝靠近凸伸板426的方向转动,而卡掣臂515朝远离凸伸板426的方向转动,借此,使得卡掣臂515的位置能往后移动,以避免承载框架4带动锁扣组件5旋转过程中卡掣臂515受到侧立凸板27的阻挡。卡掣件51旋转过程中第一弹片521受杆体510及凸伸板426挤压而变形并蓄积复位弹力。当承载框架4旋转至掀开位置时,卡掣臂515的臂部516会与侧立凸板27的卡槽275位置对齐。随后,释放按压于施力臂514上的力量,借由第一弹片521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带动卡掣件51旋转复位,使得卡掣臂515的臂部516经由开口276卡扣于卡槽275内,而卡掣臂515的钩部517则卡扣于弯折板部277的末端缘278。
卡掣件51的卡掣臂515定位于卡扣位置时,承载框架4便能稳固地定位于掀开位置,使得承载框架4不会因为使用者的误碰触而瞬间旋转并盖合于壳体2上。当承载框架4定位在掀开位置时,使用者能对壳体2的容置空间25(如图2所示)内部的电子元件或者是承载框架4上的电子元件1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借此,能提升使用者在操作使用上的安全性。
参阅图8、图9及图11,欲将承载框架4由掀开位置旋转至收合位置时,沿箭头F1方向按压卡掣件51的施力臂514,使施力臂514朝靠近凸伸板426的方向转动,而卡掣臂515朝远离凸伸板426的方向转动,借此,使卡掣臂515的钩部517移离弯折板部277的末端缘278,而臂部516经由开口276脱离卡槽275。当卡掣件51旋转至图11所示的释离位置时,卡掣臂515在旋转过程中便不会受到侧立凸板27的阻挡,此时,便能沿箭头II方向旋转承载框架4使其回复至图1所示的收合位置。
参阅图12及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二实施例,机壳200的整体结构以及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锁扣组件5的弹性偏压元件52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偏压元件52为一一体成型于杆体510并抵接于凸伸板426的弧形弹片。弹性偏压元组件52具有两相反的连接端527,及一弧形抵接面528,两连接端527分别连接于施力臂514及卡掣臂515,弧形抵接面528则抵接于凸伸板426。
承载框架4可由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两种操作方式由收合位置旋转至掀开位置。在前述两种操作方式中,当施力臂514朝靠近凸伸板426的方向转动时,弹性偏压元件52受杆体510及凸伸板426挤压而变形并蓄积复位弹力。当承载框架4旋转至掀开位置时,借由弹性偏压元件52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带动卡掣件51旋转复位,便能使卡掣臂515定位在卡扣位置。欲解除卡掣臂515与卡槽275间的卡扣状态时,沿箭头F1方向按压卡掣件51的施力臂514,使卡掣件51旋转至图13所示的释离位置,此时便能将承载框架4由掀开位置旋转至收合位置。
参阅图14及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三实施例,机壳200的整体结构以及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卡掣件51的连接轴511与枢接侧壁42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弹性偏压元件52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凸伸板426间隔位于侧板421前端后方,外板428是由凸伸板426外侧朝前延伸而出,外板428的第二孔部430形状与第一孔部429(如图3所示)形状相同,第二孔部430呈长形且其长向沿前后方向D1延伸。卡掣件51的连接轴511省略挡片部513(如图4所示)结构,连接轴511的轴部512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孔部429及第二孔部430。弹性偏压元件52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弹性偏压元件52为一一体成型于杆体510并抵接于凸伸板426的弧形弹片。弹性偏压元件52具有两连接于杆体510的施力臂514的连接端527,及一用以抵接于凸伸板426的弧形抵接面528。
承载框架4可由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种操作方式由收合位置旋转至掀开位置,当承载框架4旋转至凸块518的斜面519触压到上挡止板部272内侧末端处时,上挡止板部272施予斜面519的分力会促使卡掣件51相对于枢接侧壁42向后滑动。或者是使用者先沿箭头F2方向按压施力臂514,使卡掣件51沿第一、第二孔部429、430的长向向后滑动,以避免承载框架4带动锁扣组件5旋转过程中卡掣臂515受到侧立凸板27的阻挡。卡掣件51向后滑动过程中,弹性偏压元件52受杆体510及凸伸板426挤压而变形并蓄积复位弹力。当承载框架4旋转至掀开位置时,借由弹性偏压元件52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带动卡掣件51滑动复位,便能使卡掣臂515定位在卡扣位置。欲解除卡掣臂515与卡槽275间的卡扣状态时,沿箭头F2方向按压施力臂514,使卡掣件51向后滑动至图15所示的释离位置。此时便能将承载框架4由掀开位置旋转至收合位置。
参阅图16、图17及图18,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四实施例,机壳200的整体结构以及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锁扣组件5的弹性偏压元件52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511省略挡片部513结构,卡掣臂515的臂部516侧边形成有一固定孔520。弹性偏压元件52为一套设在连接轴511的轴部512上的扭力弹簧,弹性偏压元件52包括一固定于固定孔520的连接臂529,及一抵接于凸伸板426的抵接臂530。
承载框架4可由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两种操作方式由收合位置旋转至掀开位置。在前述两种操作方式中,当施力臂514朝靠近凸伸板426的方向转动时,弹性偏压元件52受杆体510及凸伸板426的挤压变形而蓄积复位弹力。当承载框架4旋转至掀开位置时,借由弹性偏压元件52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带动卡掣件51旋转复位,便能使卡掣臂515定位在卡扣位置。欲解除卡掣臂515与卡槽275间的卡扣状态时,沿箭头F1方向按压卡掣件51的施力臂514,使卡掣件51旋转至图18所示的释离位置,此时便能将承载框架4由掀开位置旋转至收合位置。
参阅图19、图20及图2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的第五实施例,机壳200的整体结构以及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锁扣组件5的弹性偏压元件52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偏压元件52为一两端分别抵接于杆体510与凸伸板426的压缩弹簧。卡掣件51还包括两分别凸设于施力臂514及卡掣臂515的挡块531,弹性偏压元件52卡接于两挡块531间。
承载框架4可由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两种操作方式由收合位置旋转至掀开位置。在前述两种操作方式中,当施力臂514朝靠近凸伸板426的方向转动时,弹性偏压元件52受杆体510及凸伸板426的挤压而变形并蓄积复位弹力。当承载框架4旋转至掀开位置时,借由弹性偏压元件52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带动卡掣件51旋转复位,便能使卡掣臂515定位在卡扣位置。欲解除卡掣臂515与卡槽275间的卡扣状态时,沿箭头F1方向按压卡掣件51的施力臂514,使卡掣件51旋转至图21所示的释离位置,此时便能将承载框架4由掀开位置旋转至收合位置。
需说明的是,第三实施例的弹性偏压元件52在设计时不以弧形弹片为限,第三实施例的弹性偏压元件52也可采用第四实施例所示的扭力弹簧或第五实施例所示的压缩弹簧。
归纳上述,各实施例的承载装置3,借由锁扣组件5的设计,当承载框架4相对壳体旋转至掀开位置时可通过锁扣组件5锁固于壳体2,使承载框架4能稳固地定位于掀开位置,借此,能提升操作使用上的安全性。此外,锁扣组件5的制造方式及结构简单,因此,能大幅降低制造工时及制造成本,并且能方便且迅速地组装定位于枢接侧壁42上。再者,锁扣组件5在使用操作上方便且简易,能方便且迅速地锁固于壳体2或是释离壳体2,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诉求的目的。

Claims (19)

1.一种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适于供一电子元件安装;其特征在于:
该机壳包含一壳体,及一承载装置,该壳体形成有一卡槽,该承载装置设置于该壳体并包括一承载框架及一锁扣组件,该承载框架用以承载该电子元件,该承载框架包含一可转动地枢接于该壳体的枢接侧壁,该承载框架可由一收合于该壳体内的收合位置旋转至一位于该壳体外侧的掀开位置,该锁扣组件设置于该枢接侧壁并且可释离地卡扣于该卡槽,以使该承载框架定位于该掀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锁扣组件包含一可运动地连接于该枢接侧壁的卡掣件,该卡掣件可在一卡扣于该卡槽内的卡扣位置,及一脱离该卡槽的释离位置间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锁扣组件还包含一用以对该卡掣件偏压使其定位于该卡扣位置的弹性偏压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偏压元件一体成型于该卡掣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枢接侧壁包含一侧板,及一凸设于该侧板外侧并与其垂直的凸伸板,该卡掣件包括一呈长形的杆体,及一形成于该杆体且可运动地连接于该枢接侧壁的连接轴,该杆体包含一用以供按压的施力臂,及一用以卡扣于该卡槽的卡掣臂,该弹性偏压元件设置于该凸伸板与该卡掣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一侧立凸板,该侧立凸板包含一主板部、一上挡止板部,及一下挡止板部,该主板部具有一端面,该上、下挡止板部由该端面延伸而出且上下相间隔,该端面及该上、下挡止板部共同界定出该卡槽,该卡掣臂包含一臂部,该上、下挡止板部分别用以挡止于该臂部相反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侧立凸板还包含一由该主板部的该端面朝内弯折延伸出的弯折板部,该卡掣臂还包含一凸设于该臂部末端的钩部,该钩部卡掣于该弯折板部的一相反于该端面的末端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卡掣臂还包含一凸设于该臂部的凸块,该凸块形成有一用以触压该上挡止板部内侧末端处的斜面,当该斜面触压该上挡止部时会促使该卡掣件相对于该枢接侧壁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枢接侧壁还包含一间隔位于该侧板外侧并与该侧板平行的外板,该侧板形成有一第一孔部,该外板形成一第二孔部,该连接轴可运动地穿设于该第一孔部及该第二孔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轴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一孔部及该第二孔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卡掣件为一杠杆结构,该连接轴形成于该杆体中段处,该施力臂及该卡掣臂分别位于该连接轴相反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孔部及该第二孔部分别呈长形,该连接轴可滑动地连接于该第一孔部及该第二孔部。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偏压元件包括一第一弹片,该第一弹片一体成型于该连接轴并与该施力臂夹一夹角,该第一弹片一端抵接于该凸伸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偏压元件还包括一第二弹片,该第二弹片一体成型于该连接轴并与该卡掣臂夹一夹角,该第二弹片一端抵接于该凸伸板,该第一、第二弹片共同构成V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片具有一连接于该连接轴的第一连接端,及一相反于该第一连接端并抵接于该凸伸板的第一自由端,该第二弹片具有一连接于该连接轴的第二连接端,及一相反于该第二连接端并抵接于该凸伸板的第二自由端。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偏压元件为一一体成型于该杆体并抵接于该凸伸板的弧形弹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偏压元件包括两连接于该杆体且位于相反侧的连接端,及一抵接于该凸伸板的弧形抵接面。
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偏压元件为一套设于该连接轴的扭力弹簧,该弹性偏压元件包括一连接固定于该杆体的连接臂,及一抵接于该凸伸板的抵接臂。
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偏压元件为一两端分别抵接于该杆体与该凸伸板的压缩弹簧。
CN201520185191.3U 2015-03-30 2015-03-30 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 Active CN204595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5191.3U CN204595720U (zh) 2015-03-30 2015-03-30 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
US14/837,391 US9817449B2 (en) 2015-03-30 2015-08-27 Housing having a carrier device
JP2015005492U JP3202123U (ja) 2015-03-30 2015-10-28 電子部品格納用ケー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5191.3U CN204595720U (zh) 2015-03-30 2015-03-30 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5720U true CN204595720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31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85191.3U Active CN204595720U (zh) 2015-03-30 2015-03-30 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17449B2 (zh)
JP (1) JP3202123U (zh)
CN (1) CN20459572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4034A (zh) * 2015-10-14 2017-04-26 达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扣件装置
CN107426636A (zh) * 2017-07-31 2017-12-01 歌尔丹拿音响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安装支架及音响的安装结构
CN110224427A (zh) * 2019-03-14 2019-09-1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微电网能量控制策略的信息物理系统建模方法
CN114830477A (zh) * 2019-12-20 2022-07-29 勒格朗法国公司 两部件式电气壳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0356A (zh) * 2017-12-25 2019-07-02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及电子装置
TWI652977B (zh) * 2018-02-13 2019-03-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機殼以及包含所述機殼的主機
CN113056127A (zh) * 2019-12-27 2021-06-29 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CN115599174A (zh) * 2021-06-28 2023-01-13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Cn) 电子模块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7487B1 (en) * 2000-11-08 2003-0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movable structures for mounting computer drive devices, pivotable between operating and service positions
US7643280B2 (en) * 2007-07-10 2010-01-05 First International Computer, Inc. Assembl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module
TWM415550U (en) * 2011-05-06 2011-11-01 Aopen Inc Fixing mechanism for fixing a detachable modul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4034A (zh) * 2015-10-14 2017-04-26 达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扣件装置
CN107426636A (zh) * 2017-07-31 2017-12-01 歌尔丹拿音响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安装支架及音响的安装结构
CN107426636B (zh) * 2017-07-31 2023-09-01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安装支架及音响的安装结构
CN110224427A (zh) * 2019-03-14 2019-09-1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微电网能量控制策略的信息物理系统建模方法
CN114830477A (zh) * 2019-12-20 2022-07-29 勒格朗法国公司 两部件式电气壳体
CN114830477B (zh) * 2019-12-20 2024-04-26 勒格朗法国公司 两部件式电气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95736A1 (en) 2016-10-06
JP3202123U (ja) 2016-01-21
US9817449B2 (en) 2017-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95720U (zh) 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
CN105302234B (zh) 可用来拆装一扩展卡模块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装置
US8537541B2 (en) Laptop having detachable touchpad
CN205124204U (zh) 插箱锁紧机构以及电源机柜
CN203574178U (zh) 一种带有导向快锁装置的超微矩形电连接器
GB2451444A (en) A quick release structure for a bicycle
CN103326181A (zh) 插拔装置
US8069700B2 (en) Effort-saving hand tool
CN106864313B (zh) 汽车座椅滑轨解锁机构
CN210034847U (zh) 插接锁、风阻支架及风阻支架与显示屏连接结构
CN104989203A (zh) 家具铰链的集成优化结构
CN210381680U (zh) 一种新型工控机箱可插拔式板卡装置
CN203326270U (zh) 自动脱离电分离器
CN203706922U (zh) 用于万能式断路器的扭簧操作机构
CN107458584B (zh) 一种快速装配的飞行器起落架组件
CN208209026U (zh) 一种两次锁防水性刺破连接器
JP5197711B2 (ja) 省力ステープラー
CN105345732A (zh) 板卡模块起拔器
CN204905173U (zh) 一种带指示机构的小型断路器
CN204726806U (zh) 一种模块化包装连接结构
CN201163533Y (zh) 用于硬盘盒的把手机构
CN210220831U (zh) 一种直弹式弹射装置
CN202585938U (zh) 安全插座
CN201047206Y (zh) 一种抽屉锁具
CN201805089U (zh) 一种滑块组件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