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6127A -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6127A
CN113056127A CN201911375228.8A CN201911375228A CN113056127A CN 113056127 A CN113056127 A CN 113056127A CN 201911375228 A CN201911375228 A CN 201911375228A CN 113056127 A CN113056127 A CN 113056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shell
disposed
housing
side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52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振海
谢福斌
袁伯朵
罗喜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Zhengzhou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Zhengzhou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Zhengzhou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Zhe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52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6127A/zh
Priority to TW109101413A priority patent/TWI804704B/zh
Priority to US16/893,637 priority patent/US11357115B2/en
Publication of CN113056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6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battery compart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04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comprising several parts forming a closed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以及卡扣,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并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或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并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装置逐渐朝着大屏、高集成化的趋势发展,因而这就对电子装置的续航能力形成了极大的考验。众所周知,提升电子装置的续航能力,必然需要提升电池的容量。然而,提升电池的容量意味着要增大电池的体积,而在电子装置轻薄化的发展趋势下,电子装置整机的厚度又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如何降低电子装置中其他构件的空间占用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具有较低的空间占用率及较大的收容空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以及卡扣,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并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或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并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导线及上述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导线设置于所述卡扣内。
综上所述,通过将所述卡扣隐藏于第一壳体的凹槽内,以压缩所述卡扣的空间,从而降低所述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内的空间占用率。另外,还变相增大了所述收容空间的空间,从而为所述电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此外,所述卡扣的设置,还起到固定导线、规范导线排布以及防止跳线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部分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壳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壳体组件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沿图2所示Ⅵ-Ⅵ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7为沿图2所示Ⅶ-Ⅶ线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 100
壳体组件 10
第一壳体 11
第一侧壁 111
第一内表面 1111
第一外表面 1112
第一表面 1113
第二表面 1114
第二侧壁 112
第二内表面 1121
第二外表面 1122
第三侧壁 113
容置空间 114
凸部 115
第二连接面 1151
第三侧面 1152
第四侧面 1153
第二壳体 12
底板 121
第一侧板 122
第一分部 1221
第二分部 1222
间隙 1223
卡扣 123
第一卡合部 1231
第二卡合部 1232
连接部 1233
开口 1234
第二侧板 124
收容空间 125
连接件 126
第一连接部 1261
第二连接部 1262
凹槽 13
第一侧面 131
第二侧面 132
第一连接面 133
导线 20
电池 3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10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100为手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100还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穿戴式电子设备等。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所述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10。所述壳体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
参图4,所述第一壳体11呈环状。所述第一壳体11朝向所述第二壳体12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1呈矩形环状,包括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及两第三侧壁113。所述第一侧壁111和所述第二侧壁112相对设置,两所述第三侧壁113相对设置。两所述第三侧壁113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111和所述第二侧壁112之间,以与所述第一侧壁111和所述第二侧壁112围绕形成容置空间114。所述第二壳体12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114内。其中,所述凹槽13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13可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112。
具体地,参图4和图5,所述第一侧壁111包括第一内表面1111及背对所述第一内表面1111设置的第一外表面1112。所述第一内表面1111朝向所述第二侧壁112。其中,所述凹槽13由所述第一内表面1111向所述第一外表面1112方向凹陷而形成。所述凹槽13将所述第一内表面1111分隔成第一表面1113和第二表面1114。所述凹槽13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3和所述第二表面1114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13呈条状,由其中一第三侧壁113向另一第三侧壁113方向延伸。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1的形状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向调整,可以是菱形、椭圆形、三角形等规则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参图4和图5,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底板121、第一侧板122、卡扣123和第二侧板124。所述第一侧板122和所述第二侧板12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122和所述第二侧板124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121的两侧,并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125。所述卡扣123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22,以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连接时收容于所述凹槽13内。其中,所述凹槽13的设计在不占用容置空间114的前提下,为所述卡扣123提供了安装空间;如此,变相增大了所述收容空间125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121、所述第一侧板122、所述卡扣123和所述第二侧板124一体成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12的厚度为0.3mm。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123亦可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124。
结合图3、图4和图5,所述第一侧板122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11,所述第二侧板124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12,以实现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的连接。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122和所述第一侧壁111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二侧板124和所述第二侧壁112的连接通过焊接工艺实现。所述第一壳体11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第二壳体12的材质为不锈钢。其中,在常温下,对所述壳体组件10进行推力测试,测得所述第一侧板122和所述第一侧壁111之间的焊接强度为1405N~1730N,所述第二侧板124和所述第二侧壁112之间的焊接强度为1405N~1730N。
参图4,所述第一侧板122包括第一分部1221和第二分部1222。所述第一分部1221设置于所述底板121的边缘。所述第二分部1222由所述第一分部1221远离所述底板121的一侧向所述第一侧壁111方向延伸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7,所述第一分部1221与所述第一表面1113相对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一装配间隙,进而实现所述第二壳体12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装配。其中,所述第一分部1221与所述第一表面1113的间距为0.05mm。所述第二分部1222收容于所述凹槽13内。
具体地,参图7,所述凹槽13包括第一侧面131、第二侧面132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131和所述第二侧面132之间的第一连接面133。所述第一侧面131和所述第二侧面13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131连接所述第一表面1113,所述第二侧面132连接所述第二表面1114。其中,所述第二分部1222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31。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分部1222和所述第一侧面131的连接通过焊接工艺实现。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4,所述第一侧板122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分部1222。多个所述第二分部1222间隔设置,以形成间隙1223。其中,所述卡扣123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部1221远离所述底板121的一侧,并位于所述间隙1223。
参图6,所述卡扣123包括第一卡合部1231、第二卡合部1232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卡合部1231和所述第二卡合部1232之间的连接部1233。其中,所述第一卡合部1231自所述间隙1223处向外延伸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分部1222设置。所述第二卡合部1232和所述第一卡合部1231相对且间隔设置,以形成开口1234。所述开口1234朝向所述第二侧壁112。所述开口1234的开合大小可依据所述第一卡合部1231和所述第二卡合部1232进行调整。其中,所述卡扣123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123可由所述第二分部1222弯折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4和图5,所述第二侧板124包括第三分部1241和第四分部1242。所述第三分部1241设置于所述底板121的边缘。所述第四分部1242由所述第三分部1241远离所述底板121的一侧向所述第二侧壁112方向延伸而形成。所述第二侧板124大致呈倒L型。
具体地,所述第二侧壁112包括第二内表面1121及背对所述第二内表面1121设置的第二外表面1122。所述第二内表面1121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11。其中,所述第二内表面1121上凸设有凸部11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凸部115大致呈条状,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表面1121的下端,并由其中一第三侧壁113向另一第三侧壁113方向延伸。参图7,所述凸部115包括第二连接面1151以及相互背对设置的第三侧面1152和第四侧面1153。所述第二连接面1151连接于所述第三侧面1152和所述第四侧面1153之间。其中,所述第三分部1241与所述第二连接面1151相对且间隔设置,亦形成所述装配间隙,以进一步实现所述第二壳体12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装配。其中,所述第三分部1241与所述第二连接面1151的间距为0.05mm。所述第四分部1242连接所述第三侧面1152。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分部1242的所述第三侧面1152的连接通过焊接工艺实现。
进一步地,参图4和图5,所述第二壳体12还包括连接件126。所述连接件126连接于至少一所述第三侧壁113,以加强所述第二壳体12和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两所述第三侧壁113上均连接有连接件126。其中,所述连接件126的数量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
在本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126包括第一连接部1261和第二连接部1262。所述第一连接部1261设置于所述底板121的边缘。所述第二连接部1262由所述第一连接部1261远离底板121的一侧向所述第三侧壁113方向延伸,并抵接所述第三侧壁113。其中,所述连接件126大致呈倒L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126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1262焊接于所述第三侧壁113。
所述第二壳体12利用所述第一侧板122、所述第二侧板124、及所述连接件126牢固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进而使得该壳体组件10在推力测试下的焊接强度高,焊接牢固,满足了产品的需求。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126可省略。
参图3、图4和图5,所述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导线2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20为RF电缆(Radio-Frequency Line,射频电缆)。所述导线20通过所述开口1234设置于所述卡扣123内,以起到固定导线20、规范导线20排布以及防止跳线的作用。
进一步地,参图2、图3和图4,所述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电池30。所述电池3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25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20的线径为1.02mm,所述卡扣123的厚度为0.58mm。所述第二壳体12的材质为不锈钢,厚度为0.3mm。
鉴于现有技术中电子装置的走线路径一般都布局在收容空间125内,那么所述电池30在收容空间125内的空间将会被压缩。另外,现有技术中电池正下方的铝合金中框结构的厚度一般为0.6mm,因此,若现有技术中电子装置的收容空间125内只能容置83.5mm*60.2mm*3.85mm(长*宽*高)的电池30,所述电池30的电量为3230mAh。那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中凹槽13的结构设计为所述收容空间125在宽度方向上腾出了1.6mm(即所述导线20的线径1.02mm+所述卡扣123的厚度0.58)的空间。另外,在高度方向上,现有技术中的第二壳体12的厚度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中框结构减薄了0.3mm。那么,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空间125内则能容置83.5mm*61.8mm(60.2mm+1.6mm)*4.15mm(3.85mm+0.3mm)(长*宽*高)的电池30,所述电池30的电量则可以达到3585mAh。由此可知,本实施方式中电池30的电量相较于现有技术增加了11%,即,(3585mAh-3230mAh)/3230mAh=11%。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所述卡扣123隐藏于第一壳体11的凹槽13内,以压缩所述卡扣123的空间,从而降低所述第二壳体12在第一壳体11内的空间占用率。另外,还变相增大了所述收容空间125的空间,从而为所述电池30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进而提升了电池的电量。此外,所述卡扣123的设置,还起到固定导线20、规范导线20排布以及防止跳线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实质。

Claims (10)

1.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以及卡扣,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并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或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并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呈环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两所述第三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内表面及背对所述第一内表面设置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凹槽由所述第一内表面向所述第一外表面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凹槽将所述第一内表面分隔成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第二分部由所述第一分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向所述第一侧壁方向延伸而形成,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分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分部,多个所述第二分部间隔设置,以形成间隙,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并位于所述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卡合部自所述间隙处向外延伸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分部设置,所述第二卡合部和所述第一卡合部相对且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三分部和第四分部,所述第三分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第四分部由所述第三分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延伸而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第二内表面及背对所述第二内表面设置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内表面上凸设有凸部,其中,所述第三分部与所述凸部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分部抵接于所述凸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边缘,并抵接于所述第三侧壁。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导线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导线设置于所述卡扣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CN201911375228.8A 2019-12-27 2019-12-27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30561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5228.8A CN113056127A (zh) 2019-12-27 2019-12-27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TW109101413A TWI804704B (zh) 2019-12-27 2020-01-15 殼體組件及具有該殼體組件的電子裝置
US16/893,637 US11357115B2 (en) 2019-12-27 2020-06-05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5228.8A CN113056127A (zh) 2019-12-27 2019-12-27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6127A true CN113056127A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0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5228.8A Pending CN113056127A (zh) 2019-12-27 2019-12-27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57115B2 (zh)
CN (1) CN113056127A (zh)
TW (1) TWI8047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6770A (zh) * 2020-12-07 2022-06-0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41230A1 (de) * 1994-11-19 1996-05-23 Sel Alcatel Ag Gehäuse mit Vorrichtung zur Halterung von Anschlußkabeln
DE19651017C1 (de) * 1996-11-28 1998-04-30 Udo Wirthwein Aufgeständerter Kabelkanal
SE527958C2 (sv) * 2004-02-25 2006-07-18 Paul Tapper Kabelgenomföring vilken är självjusterande till tjockleken av ett omgivande material
DE202006017659U1 (de) * 2006-03-18 2007-08-02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Dichtung für eine Gehäusedurchführung für ein Kabel
EP2046105A4 (en) * 2006-07-25 2012-09-26 Panasonic Corp PCB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217266B2 (en) * 2008-02-12 2012-07-10 Panduit Corp. Rail wiring duct
US8153910B1 (en) * 2008-06-27 2012-04-10 Penczak John P Junction and outlet boxes for in floor wiring systems
JP5438537B2 (ja) * 2009-02-24 2014-03-12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
WO2011017225A2 (en) * 2009-08-06 2011-02-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inal drop in a living unit in a building
CN102348347A (zh) * 2010-08-04 2012-02-08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壳体
DE102011110380B3 (de) * 2011-08-17 2012-07-26 Johnson Electric Dresden Gmbh Fluiddichte Kabeldurchführung für Flachbandkabel
JP5187787B1 (ja) * 2011-10-28 2013-04-24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5474489B (zh) * 2013-08-23 2017-10-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线缆管道内置式电气设备
US20150138785A1 (en) * 2013-11-15 2015-05-21 Osram Sylvania Inc. Enclosure with grommetless strain relief
TW201528902A (zh) * 2013-12-04 2015-07-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子裝置殼體
CN103702534B (zh) * 2013-12-18 2016-09-07 上海岱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层壳体的电子设备机壳结构
US10154350B2 (en) * 2014-01-03 2018-12-11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Micro-speaker using slope for connecting a first portion and a second portion of the base wall to avoid lead bumping
CA2955092C (en) * 2014-07-15 2023-03-14 Timothy D. F. FORD Environmentally protected switch and device using same
CN204595720U (zh) * 2015-03-30 2015-08-26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具有承载装置的机壳
JP6025228B1 (ja) * 2015-05-15 2016-11-16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8735925A (zh) * 2017-04-20 2018-11-02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0401050B (zh) * 2019-07-09 2021-12-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卡托组件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4704B (zh) 2023-06-11
TW202126142A (zh) 2021-07-01
US20210204415A1 (en) 2021-07-01
US11357115B2 (en)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3385B2 (en) Power interface, mobile terminal, and power adapter
EP2000946A1 (en) Mounting Socket for Memory Card and SIM Card for Mobile Phone
US10673163B2 (en) Power interface, mobile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472198B2 (en) Data center with cable management structure
US20200028143A1 (en) Sampling component and battery module
US8472170B2 (en) Computer chassis with anti-emi lid fastening
CN113056127A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US20220085445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7090538B1 (en) Electrical adapter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housing parts that define a recess therebetween
KR102012916B1 (ko) 기판 조립체
CN212542666U (zh) 电子设备
EP2605341B1 (en) Socket connector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756902B (zh) 埋线前壳结构及终端设备
US20130095703A1 (en) Fan connector
US20120012549A1 (en) Rack frame
CN113451739A (zh) 电子设备
US20130021756A1 (en) Data center with cable management structure
US10811793B2 (en) Mobile terminal, power adapter and power interface
US20100173527A1 (en) Card socket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N219304863U (zh) 一种中框组件及终端设备
US10362376B2 (en) Speaker and rear cover therefor
WO2024114151A1 (zh) 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2211070U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20230213980A1 (en) Self-clamping shell members not requiring external holding press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00083501A1 (en) Plug connector having a low profile and resilient flan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