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5300U - 透镜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5300U
CN204595300U CN201520188833.5U CN201520188833U CN204595300U CN 204595300 U CN204595300 U CN 204595300U CN 201520188833 U CN201520188833 U CN 201520188833U CN 204595300 U CN204595300 U CN 204595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holder
lens
substrate parts
abutting part
ab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888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友胜彦
川上纯平
本间均
中岛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888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5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5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5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提供基底部件与透镜保持部件不易吸附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基底部件(8)、配置在基底部件(8)的上方并且能够保持透镜体的透镜保持部件(2)、收纳透镜保持部件(2)的壳体(4)、以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持该透镜保持部件(2)的施力部件(6)、及构成为至少具有磁铁(15)及线圈(55)并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5),在基底部件(8)上设置有承受部(58),并且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部,设置能够与承受部(58)抵接的第1抵接部(52),在承受部(58)与第1抵接部(52)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凹状的第1槽部(58r、52r)。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搭载于例如带摄像机的便携设备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手机为代表的便携设备中普遍搭载有摄像机机构。并且,作为在该小型的便携设备中搭载的摄像机机构的主要部件的透镜驱动装置,除了小型化的要求变高,高精度地驱动透镜体这一要求也变得更高。作为应当满足这两个要求的透镜驱动装置,已知有将用于驱动透镜架的磁电路设置在透镜架的四周的装置。
作为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在专利文献1(现有例)中,提出了如图13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900。图13是对现有例的透镜驱动装置900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900构成为,具备:埋设金属板部件的基底部件901、能够保持未图示的透镜体的透镜保持体903、卷绕有金属线材的线圈904、4个磁铁905、配置在透镜保持体903的下方(图13所示的Z2侧)的下侧板簧(弹性部件)906、配置在透镜保持体903的上方(图13所示的Z1侧)的上侧板簧(弹性部件)907、由金属板材构成的磁轭908及形成为环状的隔板部件909。
并且,在组装透镜驱动装置900时,基底部件901与磁轭908被一体化,在其收纳空间,收纳有透镜保持体903、线圈904及4个磁铁905等。此时,基底部件901与透镜保持体903以能够抵接的方式对置,并且透镜保持体903与磁轭908以能够抵接的方式对置。
另外,透镜驱动装置900将未图示的透镜体保持于透镜保持体903,并被装配在安装有未图示的摄像元件的基板上,针对摄像元件,在光轴方向(图13所示的Z方向)上驱动被保持于透镜体的透镜,能够调整焦点距离。此时,由配置在磁轭908的四角的4个磁铁905、线圈904及磁轭908形成 磁电路,通过对线圈904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使透镜保持体903沿光轴方向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79634号公报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一般认为,由于振动等,基底部件901与透镜保持体903(透镜保持部件)的对置面相接触,由于该接触的反复,相互的接触面(对置面)磨损。并且,由于相互的接触面的磨损,接触面彼此贴紧而发生真空吸附,基底部件901与透镜保持体903可能会吸附。在发生该吸附时,需要为了解决该吸附而例如使较大的电流流过线圈904等、增大流过线圈904的电流量。另外,在发生该吸附时,存在相应于对线圈904的通电量,还对恰当地使透镜保持体903向光轴方向移动产生障碍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的课题,目的在于提供基底部件与透镜保持部件不易吸附的透镜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基底部件;透镜保持部件,配置在该基底部件的上方,并且能够保持透镜体;壳体,用于收纳该透镜保持部件;施力部件,以所述透镜保持部件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透镜保持部件;以及移动机构,构成为至少具有磁铁及线圈,并使所述透镜保持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部件上设置有承受部,并且在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下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承受部抵接的第1抵接部,在所述承受部与所述第1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凹状的第1槽部。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即使由于透镜保持部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反复而承受部与第1抵接部的接触反复,相互的接触面磨损,第1槽部也会残存。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不易成为真空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相互的接触面彼此的真空吸附的产生。由此,能够防止基底部件 与透镜保持部件吸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部件具备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主体部、及至少一部分在该主体部的上表面露出而设置且由比所述合成树脂材料柔软的材料形成的弹性体,在所述弹性体形成有所述承受部。
由此,即使透镜保持部件的第1抵接部由于振动等与承受部反复抵接,也能够降低抵接时的抵接声。另一方面,即使是容易真空吸附的弹性体,也能够通过在承受部和第1抵接部中至少一方形成的第1槽部来防止真空吸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槽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承受部及所述第1抵接部。
由此,承受部与第1抵接部的接触反复,由此即使相互的接触面磨损,第1槽部残存的概率也变高。因此,能够长时间防止基底部件与透镜保持部件吸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承受部及所述第1抵接部设置有多个。
由此,平衡良好地进行基底部件与透镜保持部件的抵接,均匀地进行相互的接触面的磨损。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更不易成为真空状态,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基底部件与透镜保持部件吸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上部对置的上板部,在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上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上板部的下表面抵接的第2抵接部,在该第2抵接部形成有凹状的第2槽部。
由此,即使由于透镜保持部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反复而第2抵接部与壳体的上板部的下表面的接触反复,相互的接触面磨损,第2槽部也会残存。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不易成为真空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相互的接触面彼此的真空吸附的产生。由此,能够防止透镜保持部件与壳体吸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抵接部设置有多个。
由此,平衡良好地进行透镜保持部件与壳体的抵接,均匀地进行相互的接触面的磨损。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更不易成为真空状态,能够可靠地防止透镜保持部件与壳体吸附。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即使由于透镜保持部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反复而承受部与第1抵接部的接触反复,相互的接触面磨损,第1槽部也会残存。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不易成为真空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相互的接触面彼此的真空吸附的产生。由此,能够防止基底部件与透镜保持部件吸附。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3A及图3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3A是从Z1侧观察图2的俯视图,图3B是从Y2侧观察图2的主视图。
图4A及图4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4A是省略了图2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图4B是进一步省略了图4A所示的隔板部件的立体图。
图5A及图5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5A是从Z2侧观察图2的仰视图,图5B是省略了图5A所示的基底部件的仰视图。
图6A及图6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6A是图3A所示的V-V线处的剖视图,图6B是图3A所示的VI-VI线处的剖视图。
图7A及图7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透镜保持部件进行说明的图,图7A是透镜保持部件的上方立体图,图7B是透镜保持部件的下方立体图。
图8A~图8D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透镜保持部件进行说明的图,图8A是图7A所示的P部分的放大图,图8B是图7A所示的Q部分的放大图,图8C是图7B所示的R部分的放大图,图8D是图7B所示的S部分的放大图。
图9A及图9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施力部件进行说明的图,图9A是从Z1侧观察图1所示的上侧板簧的俯视图,图9B是从Z1侧观察图1所示的下侧板簧的俯视图。
图10A及图10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施力部件及基底部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0A是基底部件的上方立体图,图10B是对在图10A的基底部件上载置有下侧板簧的状态进行表示的上方立体图。
图11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基底部件进行说明的图,是图10A所示的基底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2A及图12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基底部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2A是图10A所示的T部分的放大图,图12B是图10A所示的U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是对现有例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2    透镜保持部件
52   第1抵接部
52r  第1槽部
62   第2抵接部
62r  第2槽部
4    壳体
4B   上板部
5    移动机构
15   磁铁
55   线圈
6    施力部件
8    基底部件
18   主体部
28   弹性体
58   承受部
58r  第1槽部
101  透镜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3A及图3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的图,图3A是从Z1侧观察图2的俯视图,图3B是从Y2侧观察图2的主视图。图4A及图4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的图,图4A是省略了图2所示的壳体4的立体图,图4B是进一步省略了图4A所示的隔板部件S9的立体图。图5A及图5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的图,图5A是从Z2侧观察图2的仰视图,图5B是省略了图5A所示的基底部件8的仰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呈现如图2、图3A、图3B及图5A所示的长方体形状的外观,如图1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01构成为,具备:能够保持透镜体(未图示)的筒状的透镜保持部件2、收纳透镜保持部件2的壳体4、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5、以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透镜保持部件2的施力部件6、及配置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方(图1所示的Z2方向)的基底部件8。
另外,如图1及图4A、图4B所示,移动机构5构成为,具有:一体地设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外周的线圈55、及与线圈55的外侧对置而配置的磁铁15。另外,施力部件6构成为,具备:如图1及图4B所示那样固定 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部的上侧板簧6A、及如图1及图5B所示那样固定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部的两个下侧板簧(6C、6E)。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1及图4A所示,具备配置在壳体4与上侧板簧6A之间的隔板部件S9。
并且,将未图示的透镜体保持于透镜保持部件2,并装配在安装有摄像元件的基板(未图示)上。并且,对于摄像元件,为了在光轴方向(图2所示的Z方向)上驱动被保持于透镜体的透镜来调整焦点距离,该透镜驱动装置101通过从电源对线圈55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着光轴方向移动。
接下来,对各构成部件进行详细地说明。首先,对透镜驱动装置101的透镜保持部件2进行说明。图6A及图6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的图,图6A是图3A所示的V-V线处的剖视图,图6B是图3A所示的VI-VI线处的剖视图。图7A及图7B是对透镜保持部件2进行说明的图,图7A是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方立体图,图7B是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方立体图。图8A~图8D是对透镜保持部件2进行说明的图,图8A是图7A所示的P部分的放大图,图8B是图7A所示的Q部分的放大图,图8C是图7B所示的R部分的放大图,图8D是图7B所示的S部分的放大图。
透镜驱动装置101的透镜保持部件2使用作为合成树脂之一的液晶聚合物(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等,如图7A及图7B所示那样形成为筒状,该透镜保持部件2由具有圆形的外周面及内周面的筒部12、及筒部12的下端(图4A及图4B所示的Z2侧)的从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锷部32构成,如图4A、图4B及图6A、图6B所示那样,该透镜保持部件2配置在基底部件8的上方(图6A及图6B所示的Z1方向)。
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筒部12的内周面,如图7A及图7B所示,形成有内螺纹部12n,该内螺纹部12n安装并保持未图示的透镜体。另外,在筒部12的外周面,如图7A及图7B所示,从内侧支承线圈55的线圈支承部12j均匀地设置在4个位置(在图7A及图7B中图示出了2个位置),在线圈支承部12j的一端侧,形成有与锷部32对置并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檐部(对应日语:庇部)12h。另外,如图7A所示,在檐部12h的更上方的筒部12 的外周面,在对角线上对置地形成有4个位置的台座部(12c及12d)。并且,在组装了透镜驱动装置101时,如图4B所示,对置的(图7A所示的X方向)2个位置的台座部12d与上侧板簧6A通过粘接剂来固定。
另外,在位于透镜保持部件2上部的台座部12c及台座部12d,如图7A、图8A及图8B所示,分别设置有向上方(图7A及图7B所示的Z1方向)突出的第2抵接部62,该第2抵接部62如图6A所示,与后述的壳体4的上板部4B对置地配置在能够与后述的壳体4的上板部4B抵接的位置。
另外,在设置于两个台座部12c及两个台座部12d的4个第2抵接部62如图8A及图8B所示,凹状且线状地形成有多个第2槽部62r。由此,即使由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反复而第2抵接部62与壳体4的上板部4B的下表面的接触反复,相互的接触面磨损,第2槽部62r也会残存。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不易成为真空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相互的接触面彼此的真空吸附的产生。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中,第2抵接部62设置有多个,具体而言分别对置的二个第2抵接部一组正交设置有2组,所以能够平衡良好地进行透镜保持部件2与壳体4的抵接,均匀地进行相互的接触面的磨损。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更不易成为真空状态,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与壳体4吸附。此外,虽然是不言而喻的,但第2抵接部62的各自抵接面配置为成为与Z1-Z2方向轴正交的同一平面。
另外,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底面,如图7B所示那样,在4个位置(两个12t1及两个12t2)设置有向下方(图7B所示的Z2方向)突出的圆柱状的凸设部12t,并如图5B所示那样,该凸设部12t与两个下侧板簧(6C、6E)卡合。进而,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底面,如图7B所示那样,向下方突出的棱柱状的捆扎部12k设置在2个位置。并且,线圈55的线圈端部的分别卷绕于该捆扎部12k,并分别锡焊于两个下侧板簧(6C、6E)。此外,在图5B中,用虚线包围的交叉影线(cross hatching)示意地表示锡焊了两个线圈端部和下侧板簧(6C、6E)的焊料HD。
另外,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锷部32的下部,如图7B、图8C及图8D所示,在三个位置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第1抵接部52,该第1抵接部52如图6A及图6B所示,与后述的基底部件8的承受部58对置地配置在能够与 后述的基底部件8的承受部58抵接的位置。
另外,在一个第1抵接部52上如图8C所示那样凹状且线状地形成有多个第1槽部52r,并且在两个第1抵接部52上如图8D所示那样形成有凹状且十字形状的第1槽部52r。由此,即使由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反复而第1抵接部52与基底部件8(承受部58)的接触反复,相互的接触面磨损,第1槽部52r也会残存。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不易成为真空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相互的接触面彼此的真空吸附的产生。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中,第1抵接部52设置有多个,具体而言在俯视时大致正三角形的位置设置有三个,所以平衡良好地进行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8的抵接,均匀地进行相互的接触面的磨损。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更不易成为真空状态,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8吸附。此外,虽然是不言而喻的,但第1抵接部52的各个抵接面配置为成为与Z1-Z2方向轴正交的同一平面。
接下来,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壳体4是使用铁等软磁体的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拉深加工等而制作的,该壳体4如图1所示的外形形成为箱状,并呈如图3A所示的大致矩形状(俯视时),该壳体4如图1所示那样,构成为,具有筒状的外壁部4A、设置成与外壁部4A的上端(图1所示的Z1侧)连续的平板状的上板部4B、及从形成在上板部4B的开口部4k的一部分向下方(图1所示的Z2方向)延伸设置的4个内磁轭4C。并且,壳体4如图2所示那样,以覆盖透镜保持部件2、移动机构5(磁铁15及线圈55)、施力部件6(上侧板簧6A、下侧板簧6C、下侧板簧6E)及隔板部件S9的方式收纳这些部件,该壳体4与基底部件8卡合并与基底部件8一体化。
另外,在组装了透镜驱动装置101时,在外壁部4A的4个角部与内磁轭4C之间配置有移动机构5的磁铁15,壳体4作为磁铁15的磁轭发挥功能,有助于提高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驱动力。另外,如图6A所示那样,前述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部(第2抵接部62)配置成与壳体4的上板部4B的内侧即下表面对置,伴随着透镜保持部件2的向上方的移动,壳体4的上板部4B的内侧即下表面能够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2抵接部62抵接。
接下来,透镜驱动装置101的隔板部件S9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polybutylene terephtalate)等合成树脂,如图1所示那样形成在中央具有矩形状的开口部S9k的框形的形状,并如图4A所示那样,配置在上侧板簧6A的上方,利用该隔板部件S9和磁铁15来夹持上侧板簧6A。另外,在隔板部件S9的下表面(图4A所示的Z2方向侧的面),虽未图示,但形成有凹形状,以使上侧板簧6A的一部分能够沿上下方向即Z1-Z2方向移动。
接下来,透镜驱动装置101的移动机构5如图1所示那样,构成为,具有4个磁铁15、及设置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外周的线圈55,该移动机构5与壳体4协作运动而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光轴方向移动。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中,壳体4具有作为磁轭的功能,并构成移动机构5的一部分。
移动机构5的磁铁15使用例如钐钴磁铁,并如图1所示在俯视时,形成为呈梯形形状的柱状。此外,磁铁15在与短边侧的面和长边侧的面正交的直线方向上被着磁。该磁铁15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壳体4的外壁部4A的内面。
移动机构5的线圈55由外周被施行了绝缘覆盖(涂层)的金属线材构成,如图1所示卷成大致八边形的环状,并被捆扎而形成。其中,虽未图示,但形成线圈55的金属线材的两端部能够电导通,如前所述,线圈端部分别与两个下侧板簧(6C、6E)电连接。
接下来,对透镜驱动装置101的施力部件6进行说明。图9A及图9B是对施力部件6进行说明的图,图9A是从Z1侧观察图1所示的上侧板簧6A的俯视图,图9B是从Z1侧观察图1所示的下侧板簧(6C、6E)的俯视图。图10A及图10B是对施力部件6及基底部件8进行说明的图,图10A是基底部件8的上方立体图,图10B是对在图10A的基底部件8载置有下侧板簧(6C、6E)的状态进行表示的上方立体图。
透镜驱动装置101的施力部件6由以铜合金为主要材质的金属板制作,该施力部件6如图4A及图4B所示那样,具有直径比透镜保持部件2的筒部12的内周面大的开口,并如图6A及图6B所示那样,由在透镜保持部件2与隔板部件S9之间配置的上侧板簧6A和在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8之间配置的两个下侧板簧6C及下侧板簧6E构成。并且,透镜保持部件2 与施力部件6的各部件(上侧板簧6A、下侧板簧6C、下侧板簧6E)卡合,以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沿光轴方向(图2所示的Z方向)移动的方式在空中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此外,下侧板簧6C及下侧板簧6E(两个板簧)与线圈55电连接,所以被用作对线圈55的馈电部件。
施力部件6的上侧板簧6A如图9A所示,呈大致矩形状,并构成为,具有:固定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2个位置的第1部分16、由磁铁15和隔板部件S9夹持并固定的4个位置的第2部分26、位于第1部分16与第2部分26之间的4个位置的弹性臂部66a、及将4个位置的第2部分26彼此相连的栈部(对应日语:桟部)76。
另外,在上侧板簧6A被装入到透镜驱动装置101时,如图4B所示,第1部分16载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台座部12d,用粘接剂将第1部分16和台座部12d固定,由此上侧板簧6A的一方侧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另外,如图4B所示,第2部分26与磁铁15的上表面抵接,并隔着隔板部件S9被壳体4压接,上侧板簧6A的另一方侧被固定。此外,俯视时,上侧板簧6A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2抵接部62构成为不重合。
另外,上侧板簧6A如图9A所示,构成为大致线对称的形状,该上侧板簧6A在第1部分16这2个位置的均匀的位置与透镜保持部件2连接,并且在第2部分26这4个位置的均匀的位置与同基底部件8一体化后的壳体4连接。由此,能够平衡良好地在空中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
施力部件6的下侧板簧(6C、6E)如图9B所示,各自的内侧形状呈半圆形状,并构成为,具有:与透镜保持部件2卡合的4个位置的第3部分36、与基底部件8卡合的4个位置的第4部分46、位于第3部分36与第4部分46之间的4个位置的弹性臂部(66c、66e)、将2个位置的第3部分36相连的第1连结部86、及将2个位置的第4部分46相连的第2连结部96。
另外,在该下侧板簧6C及下侧板簧6E被装入到透镜驱动装置101时,如图5B所示,透镜保持部件2的两个凸设部12t1(12t)被插通并嵌合到在图9B所示的下侧板簧6C的第3部分36所设置的贯通孔36k,并且透镜保持部件2的两个凸设部12t2(12t)被插通并嵌合到在图9B所示的下侧板簧6E的第3部分36所设置的贯通孔36k。由此,下侧板簧6C及下侧板簧6E 的一方侧定位于透镜保持部件2,并且被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此外,此时,对透镜保持部件2的凸设部12t(12t1,12t2)施行热铆接,更可靠地将下侧板簧6C及下侧板簧6E固定在透镜保持部件2。
另一方面,在下侧板簧6C及下侧板簧6E的第4部分46所设置的贯通孔46m(参照图9B)如图10B所示,被后述的基底部件8的上表面所设置的突设部18t(18t1,18t2)插通并嵌合。由此,下侧板簧6C及下侧板簧6E的另一方侧定位于基底部件8,并且固定于基底部件8。
另外,下侧板簧6C和下侧板簧6E如图9B所示,构成为大致线对称的形状,该下侧板簧6C和下侧板簧6E在第3部分36这4个位置的均匀的位置连接到透镜保持部件2,并且在第4部分46这4个位置的均匀的位置连接到基底部件8。由此,能够平衡良好地在空中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因此,通过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施力部件6,以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透镜保持部件2。
最后,对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基底部件8进行说明。图11是对基底部件8进行说明的图,是图10A所示的基底部件8的分解立体图。图12A及图12B是对基底部件8进行说明的图,图12A是图10A所示的T部分的放大图,是图12B是图10A所示的U部分的放大图。
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基底部件8如图10A所示,外形呈矩形的板状形状,并形成为在其中央部分具有圆形状的开口部8k的环状形状。另外,基底部件8如图11所示,构成为,具备:由与透镜保持部件2相同的液晶聚合物(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等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主体部18、及由比主体部18的合成树脂材料更柔软的材料例如合成橡胶类材料形成的弹性体28。并且,主体部18与弹性体28,通过二色成型形成并一体化。此时,如图10A所示,弹性体28设置成一部分在主体部18的上表面露出。
另外,在基底部件8上,如图10A所示,嵌件成型并埋入有由使用了铜、铁或者以它们为主成分的合金等材质的金属板构成的两个端子T7(端子T7C及端子T7E)。该电绝缘的两个端子T7分别与安装了未图示的摄像元件的基板的电极焊盘(land)电连接,以能够从该基板的电极焊盘供给电力。并且,端子T7的一方的端子T7C在图10B所示的下侧板簧6C的贯通孔46s的部分与图10A所示的连接部T7d电连接,并且端子T7的另一方的 端子T7E在图10B所示的下侧板簧6E的贯通孔46t的部分与图10A所示的连接部T7f电连接。由此,电流能够从该端子T7C及端子T7E经由下侧板簧6C及下侧板簧6E流到线圈55。此外,下侧板簧(6C、6E)与端子T7(T7C、T7E)的连接能够通过锡焊等容易地连接。
基底部件8的主体部18由形成下方的下体部18b、及外形尺寸比下体部18b小一圈的上体部18d构成,该上体部18d收纳于壳体4,上体部18d的外周侧面与壳体4的内侧面抵接。由此,进行壳体4与基底部件8的定位。另外,在主体部18的上体部18d的上表面,如图11所示,在四角设置有朝向上方突出的4个突设部18t(18t1,18t2),如前所述,该4个突设部18t(18t1,18t2)与下侧板簧6C及下侧板簧6E的贯通孔46m(参照图9B)卡合。
基底部件8的弹性体28如图11所示,形成为环形状,并以如图10A所示那样弹性体28的上表面在主体部18的上表面侧露出的方式与主体部18一体化。
另外,在基底部件8的弹性体28,如图11所示,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凸状的承受部58设置在三个位置。在组装了透镜驱动装置101时,该承受部58如图6A及图6B所示那样,对置地配置在能够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1抵接部52抵接的位置。此外,虽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承受部58的各个抵接面配置为成为与Z1-Z2方向轴正交的同一平面。另外,承受部58由与弹性体28相同的材料形成。
另外,在一个承受部58如图12A所示那样凹状且线状地形成有多个第1槽部58r,并且在两个承受部58如图12B所示那样形成有凹状且十字形状的第1槽部58r。由此,即使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反复,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1抵接部52与基底部件8的承受部58的接触反复而相互的接触面磨损,第1槽部58r也残存。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不易成为真空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相互的接触面彼此的真空吸附的产生。因此,能够根据对线圈55的通电量,恰当地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光轴方向移动,还无需为了解除吸附而增大在线圈55中流动的电流量。
另外,由柔软的材料形成的承受部58形成在基底部件8的弹性体28,所以即使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1抵接部52由于振动等而反复与承受部58抵 接,也能够降低抵接时的抵接声。另一方面,即使是容易真空吸附的弹性体28,也能够通过第1抵接部52的第1槽部52r或承受部58的第1槽部58r来防止真空吸附。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中,承受部58设置有多个,具体而言在俯视时大致正三角形的位置设置有三个,所以平衡良好地进行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8的抵接,均匀地进行相互的接触面的磨损。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更不易成为真空状态,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8吸附。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中,第1槽部52r设置于第1抵接部52并且第1槽部58r设置于承受部58,所以即使相互的接触面由于第1抵接部52与承受部58的接触的反复而磨损,第1槽部52r或第1槽部58r也残存的概率变高。因此,能够长时间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8吸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中,第1抵接部52及承受部58的组设置有多组,具体而言在俯视时大致正三角形的位置设置有三组,所以平衡良好地进行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8的抵接,均匀地进行相互的接触面的磨损。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更不易成为真空状态,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8吸附。
最后,对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动作进行简单地说明。首先,在透镜驱动装置101中,线圈55的两端部经由下侧板簧6C及下侧板簧6E与端子T7C和端子T7E电连接,因此电流能够从端子T7C及端子T7E流到线圈55。另一方面,在移动机构5中,来自磁铁15的磁通从磁铁15出发、通过线圈55后朝向壳体4的内磁轭4C、并经由壳体4的上板部4B、从外壁部4A返回到磁铁15。
在该状态下,例如,在电流从端子T7C侧流到线圈55时,按照弗莱明的左手定律,在线圈55中产生从作为光轴方向的Z2方向朝向Z1方向的电磁力。另外,在使电流从端子T7E侧流到线圈55并且在线圈55中流动的电流的朝向改变时,能够改变电磁力作用的朝向。这样,在通过使电流在线圈55中流动而在线圈55中产生的电磁力的作用下,透镜驱动装置101能够抵抗某一方的施力部件6的施力,使未图示的透镜体与透镜保持部件2为一 体并沿着光轴方向(图2所示的Z方向)移动。
以下,总结并说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1抵接部52和基底部件8的承受部58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第1槽部52r或第1槽部58r,所以即使由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反复而第1抵接部52与承受部58的接触的反复,相互的接触面磨损,第1槽部52r或第1槽部58r也会残存。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不易成为真空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相互的接触面彼此的真空吸附的产生。由此,能够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8吸附。
另外,在由柔软的材料形成的基底部件8的弹性体28上形成有承受部58,所以即使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1抵接部52由于振动等而与承受部58反复抵接,也能够降低抵接时的抵接声。另一方面,即使是容易真空吸附的弹性体28,也能够通过第1抵接部52的第1槽部52r或承受部58的第1槽部58r来防止真空吸附。
另外,第1槽部52r设置在第1抵接部52,并且第1槽部58r设置在承受部58,所以即使相互的接触面由于第1抵接部52与承受部58的接触的反复而磨损,第1槽部52r或第1槽部58r也残存的概率变高。因此,能够长时间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8吸附。
另外,第1抵接部52及承受部58的组设置有多组,所以平衡良好地进行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8的抵接,均匀地进行相互的接触面的磨损。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更不易成为真空状态,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8吸附。
另外,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部所设置的第2抵接部62形成有第2槽部62r,所以即使由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反复而第2抵接部62与壳体4的上板部4B的下表面的接触反复,相互的接触面磨损,第2槽部62r也残存。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不易成为真空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相互的接触面彼此的真空吸附的产生。由此,能够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与壳体4吸附。
另外,第2抵接部62设置有多个,所以能够平衡良好地进行透镜保持 部件2与壳体4的抵接,均匀地进行相互的接触面的磨损。因此,相互的接触面间在抵接时更不易成为真空状态,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与壳体4吸附。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能够进行如下变形而实施,这些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变形例1>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优选地使用铁等的软磁体将壳体4构成为磁铁15的磁轭,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使用铜合金等的非磁性的金属板,还可以使用合成树脂的成型品。
<变形例2>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1抵接部52设置第1槽部52r,并且在基底部件8的承受部58也设置第1槽部58r的构成,但也可以是在第1抵接部52或承受部58中的任意一方设置第1槽部的构成。此时,在相互对置的面的面积较大一侧设置第1槽部是优选的。
<变形例3>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基底部件8的弹性体28设置承受部58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不使用弹性体28而在基底部件的上部设置承受部的构成。
<变形例4>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二色成型形成基底部件8的主体部18和弹性体28并使它们一体化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用粘接材料等将弹性体固定于主体部的构成。
<变形例5>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对金属板进行加工而作为壳体4的上板部4B,并使上板部4B的下表面的整体为平坦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与第2抵接部62抵接的部分设置凸状的被抵接部,并将该被抵接部的抵接面也作为上板部的下表面的一部分。此外,该被抵接部的形成在从后固定于上板部的下表面、或使用了变形例1所述的合成树脂的成型品的情况下成型为一体,从而能够容易达成。
<变形例6>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第1槽部52r、第1槽部58r及第2槽部62r的槽的图案是成线状多个排列的图案,但并不限于该图案。同样地,第1槽部52r及第1槽部58r的槽的图案是十字的图案,但不限于该图案。
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范围能够适当变更。

Claims (9)

1.透镜驱动装置,具备:
基底部件;
透镜保持部件,配置在该基底部件的上方,并且能够保持透镜体;
壳体,用于收纳该透镜保持部件;
施力部件,以所述透镜保持部件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透镜保持部件;以及
移动机构,构成为至少具有磁铁及线圈,并使所述透镜保持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底部件上设置有承受部,并且在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下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承受部抵接的第1抵接部,
在所述承受部与所述第1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凹状的第1槽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部件具备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主体部、及至少一部分在该主体部的上表面露出而设置且由比所述合成树脂材料柔软的材料形成的弹性体,
在所述弹性体形成有所述承受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槽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承受部及所述第1抵接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槽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承受部及所述第1抵接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受部及所述第1抵接部设置有多个。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上部对置的上板部,
在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上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上板部的下表面抵接的第2抵接部,
在该第2抵接部形成有凹状的第2槽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上部对置的上板部,
在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上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上板部的下表面抵接的第2抵接部,
在该第2抵接部形成有凹状的第2槽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抵接部设置有多个。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抵接部设置有多个。
CN201520188833.5U 2015-03-31 2015-03-31 透镜驱动装置 Active CN204595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8833.5U CN204595300U (zh) 2015-03-31 2015-03-31 透镜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8833.5U CN204595300U (zh) 2015-03-31 2015-03-31 透镜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5300U true CN204595300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31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88833.5U Active CN204595300U (zh) 2015-03-31 2015-03-31 透镜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53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17461A (ja) * 2020-01-29 2021-08-10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17461A (ja) * 2020-01-29 2021-08-10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7377728B2 (ja) 2020-01-29 2023-11-10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9220B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功能机及附带照相功能的手机
CN103995414B (zh) 透镜驱动装置
US20110286732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US8531534B2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for a camera module
CN113064315B (zh) 透镜移动装置
CN102934020B (zh) 抖动修正装置、拍摄用光学装置及透镜驱动装置
CN102096171B (zh) 透镜致动器
CN102650722B (zh)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及带照相机的移动终端装置
US20180239217A1 (en) Lens drive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 device
JP685243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電磁駆動ユニット
EP3066673A1 (en) Arrangement of a communication coil and an induction charging coil
CN102819087B (zh)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附带照相机的移动终端
CN203480110U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4797976A (zh) 拍摄用光学装置
JP2017161609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02327864B (zh) 线形振动器
CN204595300U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7544123A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205067835U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1533142A (zh) 镜头模组
CN102401971A (zh) 透镜促动器
CN102436051B (zh)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以及附相机的移动终端装置
CN108072962A (zh) 透镜驱动装置
JP2016148812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2006014043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embling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