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7864B - 线形振动器 - Google Patents

线形振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7864B
CN102327864B CN201110165827.4A CN201110165827A CN102327864B CN 102327864 B CN102327864 B CN 102327864B CN 201110165827 A CN201110165827 A CN 201110165827A CN 102327864 B CN102327864 B CN 1023278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splicing ear
circuit substrate
opening
lin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58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7864A (zh
Inventor
朴荣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27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7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7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78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Oscillato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振动器,所述线性振动器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在下表面处形成有连接端子的电路基板,以及布置在与所述下表面相对的上表面处并与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的线圈组;第一盖子,所述第一盖子布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处,并且形成有使所述连接端子露出的开口;第二盖子,所述第二盖子与底部打开的圆柱形状的第一盖子联结;以及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包括布置在所述线圈组内侧的磁体、磁轭,所述磁体安装在所述磁轭中,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磁轭和所述第二盖子联结,以使所述磁体相对于所述线圈组垂直振动。

Description

线形振动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0年6月2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0-0059261号并要求其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性振动器。
背景技术
线性振动器用于诸如移动电话、游戏机、游戏摇杆等多种电子设备以产生振动。
线性振动器通常包括圆柱状缠绕线圈、与该线圈相连的电路基板(板)、布置于线圈内的磁体以及弹性支承该磁体的弹簧。该线性振动器利用线圈产生的磁力及磁体产生的磁力使磁体运动,从而产生振动。
常规的线性振动器被构造成安装有线圈的电路基板的一部分突出到安装有线圈、电路基板、磁体和弹簧的壳体之外,由此从壳体突出的电路基板与电线相连,并且将驱动信号提供给线圈。
然而,如果使用电线连接常规线性振动器与外部电路基板,则将常规线性振动器稳固地固定到外部电路基板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能够直接安装在外部电路基板上的线性振动器。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阅读以下的说明书将清楚地理解目前为止仍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在本公开的一个主要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器,该线性振动器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在下表面处形成有连接端子的电路基板,以及布置在与所述下表面相对的上表面处并与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的线圈组;第一盖子,所述第一盖子布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处,并且形成有使所述连接端子露出的开口;第二盖子,所述第二盖子与底部打开的圆柱形状的第一盖子联结;以及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包括布置在所述线圈组内侧的磁体、磁轭,所述磁体安装在所述磁轭中,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磁轭和所述第二盖子联结,以使所述磁体相对于所述线圈组垂直振动。
根据本公开的线性振动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金属形成的线性振动器的盖子,可以防止掉落引起的振动或外界施加的振动而造成的破坏,形成使布置在线性振动器的盖子内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露出的开口,使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能够直接安装到外部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上。
本公开的其他优点、目的和特征部分将在后面的描述中提出,部分将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审查时理解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公开而获知。利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特别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并获得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
应当理解,无论前面的概要性描述还是后面的具体描述,均为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旨在为所要求保护的公开提供进一步的阐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中包含附图并且构成了本申请的一部分,其作用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这些附图表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阐述了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的线性振动器的剖视图;
图3是定子和第一盖子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定子和第一盖子组装之后的透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第一盖子的后视图;
图6是沿图5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盖子和定子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在图3的第一盖子上形成的虚拟焊料(dummy solder)薄膜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形成在第一盖子上的电路基板容纳槽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形成在第一盖子上的开口和连接端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清楚和方便,附图中组件的尺寸和形状可能进行了夸大处理。
限定特定的术语是为了以发明人所知的最佳模式描述本公开。因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特定术语或词汇的含义不应局限在字面的或者通常采用的意义,而是应当根据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来理解。可以基于整个说明书的内容来确定这些术语的定义。说明书中普遍使用了缩略语以避免冗长的说明性短语。通过阅读说明书可以清楚理解其含义。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的线性振动器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2,线性振动器700包括定子100、第一盖子200、第二盖子300和振动器400(参见图2)。
图3是定子和第一盖子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示出图3的定子和第一盖子组装之后的透视图。
参照图3和4,定子100包括电路基板110和线圈组120。电路基板110用于将从线性振动器700外部提供的驱动信号传送给线圈组120。
当俯视观看时,电路基板110可以采用矩形形状,由此减少制造成本。或者,电路基板110可以采用盘形形状,以形成比第二盖子300(后面描述)小的直径。
仍参照图3和4,电路基板110包括上表面112和面对上表面112的下表面114,该下表面114面对第一盖子200,上表面面对第二盖子300。
电路基板110的下表面114形成有连接端子119。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连接端子119包括第一连接端子116和第二连接端子118。例如,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6和第二连接端子118中心地布置在电路基板110的下表面上。
当俯视观看时,第一连接端子116采取带状,当俯视观看时,第二连接端子118采取板状。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端子116可以采取例如闭环环状、闭环方框形状、闭环多边形框形状,第二连接端子118可以采取例如盘状、方形板状和多边形板状。
或者,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连接端子116可以采取例如部分开环形状,第二连接端子118可以采用例如板状。
第一连接端子116和第二连接端子118可以包括诸如焊料的低熔点金属。
线圈组120采取上表面和下表面开口的圆柱形状。圆柱线圈组120布置在电路基板110的上表面112处。线圈组120通过粘结剂被布置在电路基板的上表面112上,并且包含线圈组120的线圈的远端与第一连接端子116和第二连接端子118电连接。
例如,电路基板110包括穿过电路基板110的上表面112和下表面114的导电孔(未示出)。该第一连接端子116和第二连接端子118与线圈组120经由该导电孔(未示出)电连接。
图5是图4所示的第一盖子的后视图,图6是沿图5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5和6,第一盖子200采取圆形托盘形状。第一盖子200包括底板201和从底板201的边缘延伸的侧壁203,并且由该底板201和侧壁203形成容纳空间。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盖子200可以包括例如金属板。
第一盖子200的底板201的上表面设有电路基板110,由此将电路基板110的下表面114布置在底板201的上表面上。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在电路基板的下表面114与底板201的上表面之间布置有粘结件220。
该粘结件220用于将电路基板110与第一盖子200粘结起来,从而使电路基板110与第一盖子200电绝缘,以防止电路基板110由于吸收外界振动而损坏。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盖子200形成有开口210,该开口210使形成在电路基板110下表面114处的连接端子119露出。开口210使形成在电路基板110下表面114处的连接端子119露出。被第一盖子200的开口210露出的连接端子119与外部电路基板(未示出)的连接端子(未示出)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开口210采取对应于连接端子119的形状,并且开口210的尺寸比连接端子119的尺寸大。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和连接端子119的上表面119a布置在相同平面上。在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与连接端子119的上表面119a布置在相同平面上的情况下,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可以与外部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无间隙地电连接。
图7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盖子和定子的剖视图。
参照图7,布置在电路基板110下表面114处的连接端子119的上表面119a可以布置在比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低的位置。
也就是说,布置在电路基板110的下表面114处的连接端子119的高度H1比第一盖子200的厚度H2薄。例如,当从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测量时,连接端子119的上表面119a与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之间的高度差可以约为0.2mm。
同时,布置在电路基板110的下表面114处的连接端子119的厚度可以比第一盖子200的总厚度大约小70%。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连接端子119的上表面119a比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低的情况下,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可以与外部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无间隙地电连接。
再参照图4,具有使电路基板110的连接端子119露出的开口210的第一盖子200包括用于保护定子100和振动器400免受外部振动或因为掉落产生的振动影响的导电金属。因此,在将由开口210形成的第一盖子200的内侧表面与连接端子119相邻地布置的情况下,连接端子119与第一盖子200可能发生短路。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连接端子119与第一盖子200的内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中形成绝缘件,以便防止连接端子119与第一盖子200发生短路。该绝缘件使得连接端子119的上表面可以露出于外部。
同时,可以在第一连接端子116与第二连接端子118之间形成绝缘件,并且介于第一连接端子116与第二连接端子118之间的绝缘件能够防止第一连接端子116与第二连接端子118发生短路。
图8是示出形成在图3的第一盖子上的虚拟焊料薄膜的平面图。
参照图8,从第一盖子200露出的连接端子119与外部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电连接及物理连接,并且线性振动器700通过电路基板110的连接端子119与外部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而固定于外部电路基板上。然而,电路基板110的连接端子119与外部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会分离或损坏,这是因为电路基板110的连接端子119与外部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包含机械强度差的焊料并且二者之间的连接面积小。
为了防止电路基板110的连接端子119与外部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损坏,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可以形成有虚拟焊料薄膜230、240、250。
该焊接薄膜230可以形成在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的整个区域上,并且外部电路基板可以形成有形状和尺寸对应于该虚拟焊料薄膜230的虚拟焊料图案。该虚拟焊料薄膜230与虚拟焊料图案相互连接以大大增强第一盖子200与外部电路基板之间的粘结强度。
当俯视观看时,该虚拟焊料薄膜240可以以闭环形状形成在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上,或者可以以开环形状形成在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上,并且外部电路基板可以形成有形状和尺寸对应于该虚拟焊料薄膜240的虚拟焊料图案。该虚拟焊料薄膜240与虚拟焊料图案相互连接以大大增强第一盖子200与外部电路基板之间的粘结强度。
当俯视观看时,该虚拟焊料薄膜250可以以点状形成在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上,并且外部电路基板可以形成有形状和尺寸对应于该虚拟焊料薄膜240的虚拟焊料图案。该虚拟焊料薄膜250与虚拟焊料图案相互连接以大大增强第一盖子200与外部电路基板之间的粘结强度。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虚拟焊料薄膜230、240、250可以复合地形成在第一盖子200的外侧表面200a上。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形成在第一盖子上的电路基板容纳槽的剖视图。
参照图9,线性振动器700的体积和厚度会因第一盖子200和电路基板110的厚度而增大,这是因为电路基板110布置在第一盖子200的底板201上。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通过减少第一盖子200和电路基板110的体积和厚度来减少线性振动器700的整体体积和厚度,第一盖子200的底板201的上表面可以形成有容纳电路基板110的至少一部分的电路基板容纳槽240。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形成在第一盖子上的开口和连接端子的剖视图。
参照图10,第一盖子200可以形成有第一开口212和与该第一开口212分开预定间隔的第二开口214。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俯视观看时,第一开口212与第二开口214中的每一个可以采取圆形、方形和多边形的形状。
同时,电路基板110可以形成有第一连接端子116和第二连接端子118,该第一连接端子116形成在对应于第一开口212的位置处,并且从第一盖子200露出,该第二连接端子118形成在对应于第二开口214的位置处,并且从第一盖子200露出。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116和第二连接端子118中的每一个可以采取对应于第一开口212和第二开口214中每一个的形状。
再次参照图1,第二盖子300可以采取底部开口的圆柱体形状。该第二盖子300与第一盖子200的侧壁203接触,在该接触处通过焊接等将第一盖子200与第二盖子300相互联结。
因为第一盖子200与第二盖子300相互联结,所以在第一盖子200与第二盖子300之间形成了容纳空间。
再次参照图2,振动器400包括磁体410、磁轭420和弹性部件430。该振动器400还可以包括重物440。由于磁体410产生的磁力和线圈组120产生的磁力,振动器400的磁体410在线圈组120中垂直运动。
磁体410可以包括例如插入线圈组120中的第一磁体412和缠绕线圈组120的外侧表面的第二磁体414。
磁轭420固定该第一磁体412和第二磁体414。该弹性部件430固定于磁轭420和第二盖子300面对磁轭420的内侧表面。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弹性部件430可以是例如板簧。
重物440固定于磁轭420,从而进一步增强振动器400的振动性能。
通过前面的描述可以理解,根据本公开的线性振动器的工业实用性在于,线性振动器的盖子用金属形成,以防止掉落引起的振动或外部施加的振动造成的损坏,并且形成使布置在线性振动器的盖子内的电路基板连接端子露出的开口,从而可以将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直接安装到外部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上。
然而,根据本公开的上述线性振动器可以具体化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理解为局限在本文中提出的实施例。因此,意图在于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涵盖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范围内的对本公开的改进和变型。
尽管已经针对几个实施例描述了特定的特征或方面,但是根据需要可以将这些特征或方面选择性地与其他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和/或方面进行结合。

Claims (18)

1.一种线性振动器,包括:
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在下表面处形成有连接端子的电路基板,以及布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处并与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的线圈组,所述连接端子中心地布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中;
第一盖子,所述第一盖子布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处,并且形成有使所述连接端子露出的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连接端子;
第二盖子,所述第二盖子与所述第一盖子联结,并具有底部打开的圆柱形状;以及
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包括布置在所述线圈组内侧的磁体;磁轭,所述磁体安装在所述磁轭中;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磁轭和所述第二盖子联结,以使所述磁体相对于所述线圈组垂直振动,
其中,所述连接端子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盖子的外侧表面在相同的平面上,或者所述连接端子的上表面布置在比第一盖子的外侧表面低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被所述第一盖子的开口露出的第一和第二连接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端子包括焊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当俯视观看时,所述开口采取圆形和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被所述第一盖子的开口露出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采取带状,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采取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内的板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当所述连接端子的表面比所述第一盖子的表面低时,所述连接端子的表面与所述第一盖子的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0.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当所述连接端子的表面比所述第一盖子的表面低时,所述连接端子的厚度比所述第一盖子的厚度小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当俯视观看时,所述电路基板采取矩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进一步包括介于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第一盖子之间的粘结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第一盖子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盖子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的虚拟焊料薄膜,以便与外部基板的虚拟焊料图案粘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虚拟焊料薄膜以面形、线形和点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形成在所述第一盖子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面对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一盖子的内表面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电路基板的电路基板容纳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第一盖子的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一开口分离的第二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盖子的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电路基板部分上,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盖子的第二开口相对应的电路基板部分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第一盖子和所述第二盖子通过焊接相互联结。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磁体包括固定于所述磁轭并且在所述线圈组内侧运动的第一磁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磁轭并且缠绕所述线圈组的外部的第二磁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进一步包括重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与所述磁轭和所述第二盖子的内表面连接的板簧。
CN201110165827.4A 2010-06-22 2011-06-20 线形振动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78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59261A KR101091423B1 (ko) 2010-06-22 2010-06-22 선형 진동기
KR10-2010-0059261 2010-06-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7864A CN102327864A (zh) 2012-01-25
CN102327864B true CN102327864B (zh) 2014-11-05

Family

ID=45328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582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7864B (zh) 2010-06-22 2011-06-20 线形振动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80722B2 (zh)
KR (1) KR101091423B1 (zh)
CN (1) CN1023278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46371B1 (ko) * 2010-07-12 2012-05-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진동 모터
JP5461381B2 (ja) * 2010-12-17 2014-04-0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KR101171706B1 (ko) * 2011-09-20 2012-08-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자
KR101320133B1 (ko) * 2011-10-18 2013-10-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5356712B (zh) * 2015-11-25 2019-01-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KR101967688B1 (ko) * 2017-11-22 2019-04-11 (주) 진성전자 적층 회로를 이용한 진동모터
JP7022617B2 (ja) * 2018-02-28 2022-02-18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2016669B1 (ko) * 2018-08-31 2019-08-30 주식회사 엠플러스 사운드 진동 액츄에이터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8546A (zh) * 2007-10-16 2009-10-1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转子和振动马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89943A (en) * 1946-03-28 1954-09-21 Frank S Streeter Frequency determining unit
US6201320B1 (en) * 1998-02-02 2001-03-13 Fluke Corporation Automatic power turn-on circuit for a battery-powered voltage measurement apparatus
WO2005015951A1 (ja) * 2003-08-06 2005-02-1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インサート端子付きケースおよびこのケースを用いた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インサート端子付き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JP3560606B1 (ja) * 2003-10-10 2004-09-02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が内蔵されたステータと同ステータを備えた軸方向空隙型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KR100558456B1 (ko) 2004-06-29 2006-03-1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표면실장이 가능한 선형 진동자
JP2007229582A (ja) * 2006-02-28 2007-09-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往復振動発生器
JP5285258B2 (ja) * 2007-09-28 2013-09-1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圧縮機
US8222782B2 (en) * 2008-02-29 2012-07-17 Nidec Copal Corporation Brushless motor
KR101003609B1 (ko) * 2008-03-28 2010-12-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진동자 및 그 제어방법,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형단말기
KR100974899B1 (ko) 2008-07-22 2010-08-11 에스텍 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 엑츄에이터
KR101580688B1 (ko) * 2008-11-24 2015-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진동 모터
KR101122797B1 (ko) * 2010-04-26 2012-03-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대역폭을 가진 선형 진동기
KR101095099B1 (ko) * 2010-06-07 2011-12-1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편평형 진동모터
KR101055562B1 (ko) * 2010-12-30 2011-08-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선형진동모터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8546A (zh) * 2007-10-16 2009-10-1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转子和振动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309692A1 (en) 2011-12-22
CN102327864A (zh) 2012-01-25
US8680722B2 (en) 2014-03-25
KR101091423B1 (ko) 201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7864B (zh) 线形振动器
US11777389B2 (en) Voice coil motor
US10048569B2 (en) Voice coil motor
US9900483B2 (en) Camera module
CN110572005B (zh) 音圈电动机
CN103056096A (zh) 直线振动器
US20130099602A1 (en) Linear vibrator
US10069394B2 (en) Vibration motor
US10170965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US20100259113A1 (en) Linear vibrator
US10244326B2 (en) Miniature sounder
CN202535531U (zh) 微型扬声器
US20230171548A1 (en) Sounding Device
JP2019134511A (ja) 振動モータ
JP2009111793A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08113372A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CN103001447A (zh) 一种改进型微型驱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EM TECH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G INNOTEK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2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16

Address after: Busan,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Em 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Korea

Patentee before: IG Innotek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