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3210U - 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83210U
CN204583210U CN201520103967.2U CN201520103967U CN204583210U CN 204583210 U CN204583210 U CN 204583210U CN 201520103967 U CN201520103967 U CN 201520103967U CN 204583210 U CN204583210 U CN 204583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at exchanger
drier
regeneration gas
re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39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美红
刘剑磊
赵亚宾
王辉
冯玉坤
林祥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arine Origin Energy Projec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arine Origin Energy Proje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arine Origin Energy Projec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arine Origin Energy Proje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39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83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83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8321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催化剂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压缩机与所述再生气换热器连接,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与所述加热炉连接,所述加热炉与所述反应器连接,所述反应器的出口与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连接,所述水冷器与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连接,所述水冷器与所述缓冲罐连接,所述第一干燥器与所述缓冲罐连接,所述第一干燥器与所述循环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二干燥器与所述缓冲罐连接,所述第二干燥器与所述循环压缩机连接,所述第十三管路与所述第一干燥器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一干燥器的顶部与所述再生气换热器相连,所述再生气换热器与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相连。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催化剂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经常使用的一类物质。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逐步结焦,性能下降,一般1~2个月后需要切换,对催化剂进行烧焦再生。丁烯异构化催化剂一般反应周期40天,40天后需要使用高温无水再生气进行烧焦再生。现行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含两台干燥器,一开一备,一台用于干燥,一台用于脱附,另外附有干燥剂脱附设备,为其专门脱附使用;再生气经过压缩机压缩后送至反应系统,没有反应器中部冷进料,因此再生系统投资大、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投资小、速度快、设备少的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罐、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循环压缩机、再生气换热器、原料产物换热器、加热炉、反应器、水冷器,所述循环压缩机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再生气换热器连接,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加热炉连接,所述加热炉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反应器连接,所述反应器的出口与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通过第四管路连接,所述水冷器与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通过第五管路连接,所述水冷器与所述缓冲罐通过第六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干燥器与所述缓冲罐通过第七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干燥器与所述循环压缩机通过第八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干燥器与所述缓冲罐通过第九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干燥器与所述循环压缩机通过第十管路连接,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与所述第十一管路相连,所述再生气换热器与所述第十二管路相连,所述第十一管路、第十二管路交汇形成第十三管路,所述第十三管路与所述第一干燥器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一干燥器的顶部通过第十四管路与所述再生气换热器相连,所述再生气换热器与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通过第十五管路相连。
所述第七管路、第十管路通过第十六管路相连。
所述第九管路、第十三管路通过第十七管路相连。
所述第十管路、第十三管路通过第十八管路相连。
所述第九管路、第十四管路通过第十九管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传统方法干燥剂吸水饱和后需要脱附系统提供300℃以上的脱附气进行脱水再生,脱附系统设备包括换热器和电加热器,增加投资180万元,能耗260kw,本实用新型中的催化剂再生系统与传统催化剂再生系统相比,投资减少23%,能耗降低12%,再生时间缩短35%,投资小、再生速度快、设备少;
2、在反应系统的原料产物换热器后引出一股热再生气(400℃),在再生系统再生气换热器后引出一股冷再生气(150℃),通过温度控制调和为一股350℃的再生气,作为脱附气对干燥剂进行脱附再生,减少一套脱附系统;
3、再生气分两股进入反应系统,一股热再生气通过反应系统的再生气换热器和加热炉加热后(450℃)进入反应器顶部,一股冷再生气(150℃)直接进入反应器催化剂中部,降低床层温升,补充氧气,从而提高再生速度。
4、设置两台干燥器,一台用于干燥再生气,一台用于干燥剂脱附再生,脱水后两台可串联使用,提高效率;
5、传统再生方法再生气从催化剂顶部向底部逐渐对催化剂进行再生,速度较慢,需要90h以上,使用本实用新型催化剂再生方法,催化剂再生从顶部和中部同时进行再生,只需要58h且再生彻底,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缓冲罐、2-第一干燥器、3-循环压缩机、4-再生气换热器、5-原料产物换热器、6-加热炉、7-反应器、8-水冷器、9-第二干燥器、10-第一管路、11-第二管路、12-第三管路、13-第四管路、14-第五管路、15-第六管路、16-第七管路、17-第八管路、18-第九管路、19-第十管路、20-第十一管路、21-第十二管路、22-第十三管路、23-第十四管路、24-第十五管路、25-第十六管路、26-第十七管路、27-第十八管路、28-第十九管路。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包括缓冲罐1、第一干燥器2、第二干燥器9、循环压缩机3、再生气换热器4、原料产物换热器5、加热炉6、反应器7、水冷器8,循环压缩机3通过第一管路10与再生气换热器4连接,原料产物换热器5通过第二管路11与加热炉6连接,加热炉6通过第三管路12与反应器7连接,反应器7的出口与原料产物换热器5通过第四管路13连接,水冷器8与原料产物换热器5通过第五管路14连接,水冷器8与缓冲罐1通过第六管路15连接,第一干燥器2与缓冲罐1通过第七管路16连接,第一干燥器2与循环压缩机3通过第八管路17连接,第二干燥器9与缓冲罐1通过第九管路18连接,第二干燥器9与循环压缩机3通过第十管路19连接,原料产物换热器5与第十一管路20相连,再生气换热器4与第十二管路21相连,第十一管路20、第十二管路21交汇形成第十三管路22,第十三管路22与第一干燥器2的底部相连,第一干燥器2的顶部通过第十四管路23与再生气换热器4相连,再生气换热器4与原料产物换热器5通过第十五管路24相连。
第七管路16、第十管路19通过第十六管路25相连。
第九管路18、第十三管路22通过第十七管路26相连。
第十管路19、第十三管路22通过第十八管路27相连。
第九管路18、第十四管路23通过第十九管路28相连。
其工作过程是:
1)再生气经过循环压缩机3升压后,通过再生气换热器4与脱附气换热,温度升高到150℃,进入反应系统;
2)再生气与废气经过原料产物换热器5充分换热后,通过加热炉6加热至450℃后进入反应器7;
3)反应器7内高温再生气使得催化剂胶质逐渐烧焦得到再生,使烃类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即再生废气,为防止温升过高,需要控制再生气中氧含量,通过催化剂中部补充冷再生气(150℃),从而降低温升,且增加氧气进料,从而提高烧焦速度;
4)再生废气由反应器7出口进入原料产物换热器5与再生新气换热降温,温度降低至190℃,经过水冷器8水冷至40℃切换出反应系统,进入再生系统;
5)再生废气经过缓冲罐1缓冲后,部分排放,防止CO2累积,部分经过第一干燥器2干燥后循环使用,补充新鲜仪表风或氮气后与循环再生气共同进入循环压缩机3;
6)第一干燥器2中干燥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吸水饱和,需要脱水再生,切换操作,使用备用第二干燥器9对再生气进行干燥,将第一干燥器2进行脱附再生;
7)在原料产物换热器5后引出一股热再生气(400℃),在再生系统再生气换热器4后引出一股冷再生气(150℃),通过温度控制调和为一股350℃的再生气,作为脱附气对干燥剂进行脱水再生,再生气从第一干燥器2底部进入,顶部排出后与冷再生气换热降温至150℃后排至大气(因含水不能循环使用),经过6h可脱水完毕。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罐、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循环压缩机、再生气换热器、原料产物换热器、加热炉、反应器、水冷器,所述循环压缩机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再生气换热器连接,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加热炉连接,所述加热炉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反应器连接,所述反应器的出口与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通过第四管路连接,所述水冷器与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通过第五管路连接,所述水冷器与所述缓冲罐通过第六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干燥器与所述缓冲罐通过第七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干燥器与所述循环压缩机通过第八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干燥器与所述缓冲罐通过第九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干燥器与所述循环压缩机通过第十管路连接,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与所述第十一管路相连,所述再生气换热器与所述第十二管路相连,所述第十一管路、第十二管路交汇形成第十三管路,所述第十三管路与所述第一干燥器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一干燥器的顶部通过第十四管路与所述再生气换热器相连,所述再生气换热器与所述原料产物换热器通过第十五管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管路、第十管路通过第十六管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管路、第十三管路通过第十七管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管路、第十三管路通过第十八管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管路、第十四管路通过第十九管路相连。
CN201520103967.2U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83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3967.2U CN204583210U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3967.2U CN204583210U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83210U true CN204583210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19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3967.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83210U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832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8986A (zh) * 2015-09-30 2015-12-16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床层升温及再生装置
CN105983453A (zh) * 2015-02-12 2016-10-05 天津海成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3453A (zh) * 2015-02-12 2016-10-05 天津海成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CN105983453B (zh) * 2015-02-12 2018-10-16 天津海成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CN105148986A (zh) * 2015-09-30 2015-12-16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床层升温及再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9287B (zh) 焦炉煤气变温吸附脱硫时吸附剂再生及再生废气处理方法
CN102701149B (zh) 一种副产高品位蒸汽节能深度转化的水移热变换工艺
CN102268504A (zh) 一种焦炉煤气生产海绵铁的直接还原工艺
CN102720527A (zh) 多床式乏风瓦斯蓄热氧化装置
CN102863061B (zh) 一种聚氯化铝净水剂生产干燥节能方法及其装置
CN106829875A (zh) 一种用于二硫化碳生产过程气的处理工艺及设备
CN111847381B (zh) 一种工业废气制取氢气的方法及装置
CN204583210U (zh) 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CN201428472Y (zh) 乏风氧化装置进排气导流系统
CN205182747U (zh) 一种用于甲醇制丙烯反应装置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CN103693643A (zh) 应用于烟气脱硫的竹基活性炭
CN103805728A (zh) 利用高氮含量干馏煤气制合成气生产还原铁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47684B (zh) 聚合物生产过程尾气治理方法
CN103204469B (zh) 电石炉尾气全低变工艺
CN202438327U (zh) 换热型活性焦净化再生处理系统
CN101244395B (zh) 直馏汽油非临氢改质催化剂再生烧焦的装置
CN214916161U (zh) 一种烟气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的再生系统
CN204495081U (zh) 一种还原炉炉头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CN105983453B (zh) 一种使用无水再生气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CN204121940U (zh) 感光膜印刷中气体处理系统
CN203639436U (zh) 生物质气体脱氧成套装置
CN103657740A (zh) 一种耐硫变换催化剂分步硫化方法
CN203382730U (zh) 用于焦炉煤气的负压脱硫设备
CN207645819U (zh) 一种硅粉干燥及氮气回收装置
CN109207220B (zh) 一种煤基合成气制备合成天然气的甲烷化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0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