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7183U - 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7183U
CN204567183U CN201520076363.3U CN201520076363U CN204567183U CN 204567183 U CN204567183 U CN 204567183U CN 201520076363 U CN201520076363 U CN 201520076363U CN 204567183 U CN204567183 U CN 204567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elling rod
rod body
support
eccentric
sliding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763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振兴
姜军平
高岩
刘涛
江燕华
张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763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67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7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71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其中,推力杆结构包括:推力杆本体;与推力杆本体一端通过偏心螺栓连接的固定在车身上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用于穿设偏心螺栓的通透的滑动孔,滑动孔的截面呈腰形;与推力杆本体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固定在悬架上。通过调整偏心螺栓,实现与偏心螺栓连接的推力杆本体一端安装位置的可调,进而实现与第一支架连接的推力杆本体安装位置的移动,从而对推力杆本体所受的拉力进行释放,方便推力杆本体的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推力杆主要用于非独立悬架中,其一端和车身连接,另一端和悬架连接,主要作用是在车身产生横向运动时,拉动悬架随车身一起横向运动,使悬架和车身横向相对运动变化不要太大,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车辆装配完成后,由于车身重量的原因,使得安装在车辆上的推力杆两端受到拉力的作用,当推力杆损坏进行更换时,很难对其进行拆装。因此,拆装拉力杆时,需要让车身向另一侧悬架方向靠近,释放掉推力杆的所受到的拉力再进行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通过调整偏心螺栓,实现与第一支架连接端推力杆本体安装位置的移动,从而对推力杆本体所受的拉力进行释放,方便推力杆本体的拆装。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推力杆结构,包括:
推力杆本体;
与推力杆本体一端通过偏心螺栓连接的固定在车身上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用于穿设偏心螺栓的通透的滑动孔,滑动孔的截面呈腰形;
与推力杆本体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固定在悬架上。
可选的,第一支架至少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第一连接板之间具有预定空间的第二连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滑动孔,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滑动孔,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的组合形成为滑动孔;第一支架与推力杆本体连接,推力杆本体插设于预定空间中。
可选的,推力杆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力杆套管,第一推力杆套管包括:第一内套管、与第一内套管同轴心且围设于第一内套管外围的第一外套管、位于第一内套管与第二外套管之间的第一橡胶衬套,偏心螺栓依次穿过第一滑动孔、第一内套管和第二滑动孔,推力杆本体连接在第一支架上,其中第一外套管与推力杆本体焊接。
可选的,推力杆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推力杆套管,第二推力杆套管包括:第二内套管、与第二内套管同轴心且围设于第二内套管外围的第二外套管、位于第二内套管与第二外套管之间的第二橡胶衬套,螺栓穿过第二内套管和第二支架上的定位孔,推力杆本体连接在第二支架上,其中第二外套管与推力杆本体焊接。
可选的,偏心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螺杆包括:与螺帽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的截面呈圆形,第二连接部的截面的边缘包括弧形部分和直线部分,且第二连接部的截面呈弧形部分的直径等于第一连接部的截面的直径。
可选的,第二连接部的截面中,呈弧形部分的边缘的圆心角大于180度。
可选的,推力杆结构还包括:第一偏心垫片,第一偏心垫片与偏心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偏心垫片,第二偏心垫片活动地套设于偏心螺栓上。
可选的,第一偏心垫片与第一连接板的第一表面贴合连接,第二偏心垫片与第二连接板的第二表面贴合连接,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为位于预定空间外侧的表面。
可选的,在第一表面上,第一偏心垫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档板;在第二表面上,第二偏心垫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档板,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为大小相同的梯形结构,且关于预定空间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布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推力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偏心螺栓将推力杆本体连接在固定在车身上的第一支架上,在拆装推力杆本体时,调整偏心螺栓,实现与偏心螺栓连接的推力杆本体一端安装位置的可调,进而实现与第一支架连接端推力杆本体安装位置的移动,从而对推力杆本体所受的拉力进行释放,便于推力杆本体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力杆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力杆结构中第一支架与偏心螺栓、推力杆本体连接的A-A剖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力杆结构中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力杆结构中第一支架的B-B剖视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力杆结构中偏心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力杆结构中第二偏心垫片与偏心螺栓连接剖视图。
其中图中:1、推力杆本体;2、偏心螺栓;21、螺帽;22、螺杆;23、第一连接部;24、第二连接部;25、螺纹结构;26、切面;3、第一支架;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第一滑动孔;34、第二滑动孔;4、第二支架;41、螺栓;5、第一偏心垫片;6、第二偏心垫片;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一内套管;10、第一外套管;11、第一橡胶衬套;1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推力杆结构,包括:推力杆本体1;与推力杆本体1一端通过偏心螺栓2连接的固定在车身上的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上设置有用于穿设偏心螺栓2的通透的滑动孔,滑动孔的截面呈腰形;与推力杆本体1另一端通过螺栓41连接的第二支架4,第二支架4固定在悬架上。
具体的,偏心螺栓2将推力杆本体1连接在固定在车身上的第一支架3上,在拆装推力杆本体1时,调整偏心螺栓2,使得偏心螺栓2在腰形滑动孔内滑动,实现与偏心螺栓2连接的推力杆本体1一端安装位置的可调,进而实现与第一支架3连接端推力杆本体1安装位置的移动,从而对推力杆本体1所受的拉力进行释放,便于推力杆本体1的拆装。需要说明的是,腰形滑动孔具体为:两端是半圆弧,中间是平行平面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支架3至少包括:第一连接板31和与第一连接板31之间具有预定空间的第二连接板32,其中,第一连接板31上设有第一滑动孔33,第二连接板32上设有第二滑动孔34,第一滑动孔33和第二滑动孔34的组合形成为滑动孔;第一支架3与推力杆本体1连接,推力杆本体1插设于预定空间中。
具体的,推力杆本体1插设于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之间的预定空间中,第一滑动孔33和第二滑动孔34大小形状相同,关于预定空间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布置,实现偏心螺栓2在滑动孔内的滑动,不会产生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推力杆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力杆套管,第一推力杆套管包括:第一内套管9、与第一内套管9同轴心且围设于第一内套管9外围的第一外套管10、位于第一内套管9与第二外套管10之间的第一橡胶衬套11,偏心螺栓2依次穿过第一滑动孔33、第一内套管9和第二滑动孔34,推力杆本体1连接在第一支架3上,其中第一外套管10与推力杆本体1焊接。
具体的,将推力杆本体1插设于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之间的预定空间中,调节推力杆本体1的位置,使得第一连接板31上的第一滑动孔33、第一推力杆套管的第一内套管9和第二连接板32上的第二滑动孔34在同一条直线上,偏心螺栓2依次穿设第一滑动孔33、第一内套管9和第二滑动孔34将推力杆本体1连接在第一支架3上。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推力杆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推力杆套管,第二推力杆套管包括:第二内套管、与第二内套管同轴心且围设于第二内套管外围的第二外套管、位于第二内套管与第二外套管之间的第二橡胶衬套,螺栓41穿过第二内套管和第二支架4上的定位孔,推力杆本体1连接在第二支架4上,其中第二外套管与推力杆本体1焊接。
具体的,由于第二推力杆套管的结构与第一推力杆套管的结构相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及附图说明中对第二推力杆套管的结构不再做重复阐述。螺栓41穿设于第二内套管和第二支架4上的定位孔将推力杆本体1固定在第二支架4上。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偏心螺栓2包括:螺帽21和螺杆22,螺杆22包括:与螺帽2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3和与第一连接部23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4,其中第一连接部23的截面呈圆形,第二连接部24的截面的边缘包括弧形部分和直线部分,且第二连接部24的截面呈弧形部分的直径等于第一连接部23的截面的直径。第二连接部24的截面中,呈弧形部分的边缘的圆心角大于180度。
具体的,偏心螺栓2的螺杆22由第一连接部23和第二连接部24两部分组成,第一连接部23为圆柱,第二连接部24的截面包括弧形部分和直线部分,且弧形部分所占的圆心角大于180度。其中第二连接部24的弧形部位设置有螺纹结构25,通过螺母12和螺纹结构25的配合将偏心螺栓2锁死。第二连接部24截面的直线部分为竖直切面26。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推力杆结构还包括:第一偏心垫片5,第一偏心垫片5与偏心螺栓2固定连接;第二偏心垫片6,第二偏心垫片6活动地套设于偏心螺栓2上。
具体的,第一偏心垫片5上设有第一连接孔,与偏心螺栓2螺帽21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偏心垫片6上设有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连接部24活动连接,第二偏心垫片6上第二连接孔的半径比螺纹结构25处的半径大1.5mm,第二连接孔的形状与第二连接部24的截面形状一致,第二连接部24的切面26和螺纹结构25对第二偏心垫片6起定位作用,实现偏心螺栓2在旋转过程中,第一偏心垫片5和第二偏心垫片6始终保持旋转相同的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偏心垫片5与第一连接板31的第一表面贴合连接,第二偏心垫片6与第二连接板32的第二表面贴合连接,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为位于预定空间外侧的表面。
具体的,第一偏心垫片5与第一连接板31的第一表面贴合连接,和偏心螺栓2覆盖住第一滑动孔33,第二偏心垫片6与第二连接板32的第二表面贴合连接,和偏心螺栓2覆盖住第二滑动孔34。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在第一表面上,第一偏心垫片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档板7;在第二表面上,第二偏心垫片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档板8,且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为大小相同的梯形结构,且关于预定空间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布置。
具体的,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对第一偏心垫片5和第二偏心垫片6起限位作用,确保偏心螺栓2在旋转过程中,第一偏心垫片5和第二偏心垫片6不会脱出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的大小、形状相同,且关于预定空间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布置,实现偏心螺栓2旋转过程中第一挡板7与第一偏心垫片5接触的是相应的同一个位置,第二挡板8与第二偏心垫片6接触的是相应的同一个位置。需要说明的是,预定空间的横向中心线即为:位于预定空间内部,与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距离相等的直线。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采用梯形结构,在保证稳固可靠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减重的目的。通过转动偏心螺栓2,可带动第一偏心垫片5和第二偏心垫片6切着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的内侧滚动,第一偏心垫片5和第二偏心垫片6的滚动半径随着滚动发生变化,使得与偏心螺栓2连接在一起的推力杆本体1沿着腰形滑动孔方向产生移动,从而实现对推力杆本体1所受的拉力的释放。其中,转动过程中当偏心螺栓2的回转中心距离第一挡板7左侧最近时,右侧车身距离左侧悬架最近,推力杆本体1处于拉力释放状态。当转动过程中当偏心螺栓2回转中心距离第一挡板7左侧最远时,右侧车身距离左侧悬架最远,推力杆本体1受到拉力作用,处于车辆正常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推力杆结构。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推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杆结构包括:
推力杆本体;
与所述推力杆本体一端通过偏心螺栓连接的固定在车身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偏心螺栓的通透的滑动孔,所述滑动孔的截面呈腰形;
与所述推力杆本体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悬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至少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具有预定空间的第二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和所述第二滑动孔的组合形成为所述滑动孔;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推力杆本体连接,所述推力杆本体插设于所述预定空间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杆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力杆套管,所述第一推力杆套管包括:第一内套管、与所述第一内套管同轴心且围设于所述第一内套管外围的第一外套管、位于所述第一内套管与所述第一外套管之间的第一橡胶衬套,所述偏心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内套管和所述第二滑动孔,所述推力杆本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其中所述第一外套管与所述推力杆本体焊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杆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推力杆套管,所述第二推力杆套管包括:第二内套管、与所述第二内套管同轴心且围设于所述第二内套管外围的第二外套管、位于所述第二内套管与所述第二外套管之间的第二橡胶衬套,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内套管和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定位孔,所述推力杆本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其中所述第二外套管与所述推力杆本体焊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所述螺杆包括:与所述螺帽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截 面的边缘包括弧形部分和直线部分,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截面呈弧形部分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截面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截面中,呈弧形部分的边缘的圆心角大于180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杆结构还包括:
第一偏心垫片,所述第一偏心垫片与所述偏心螺栓固定连接;
第二偏心垫片,所述第二偏心垫片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偏心螺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垫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表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二偏心垫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表面贴合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为位于所述预定空间外侧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偏心垫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偏心垫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挡板,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为大小相同的梯形结构,且关于所述预定空间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布置。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推力杆结构。
CN201520076363.3U 2015-02-03 2015-02-03 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7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6363.3U CN204567183U (zh) 2015-02-03 2015-02-03 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6363.3U CN204567183U (zh) 2015-02-03 2015-02-03 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7183U true CN204567183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59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7636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7183U (zh) 2015-02-03 2015-02-03 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67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319A (zh) * 2019-02-21 2019-05-03 无锡金尚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消除侧向位移的横向推力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319A (zh) * 2019-02-21 2019-05-03 无锡金尚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消除侧向位移的横向推力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45992U (zh) 新型下料机
CN204567183U (zh) 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
CN105415972A (zh) 重载万向轮
CN102877871B (zh) 一种让压锚索球形转动调心装置
CN205059118U (zh) 一种载货汽车前减振器上支架
CN202449004U (zh) 铁路车辆的防滚装置用轴承及使用该轴承的防滚装置
CN205872179U (zh) 超重型振动压路机的转向铰接装置
CN204567186U (zh) 一种车用推力杆结构及汽车
CN204897141U (zh) 一种简易用多吊点平衡梁
CN107618049A (zh) 一种机器人底座上的防侧翻机构
CN205574847U (zh) 一种汽车轮胎运送装置
CN209754424U (zh) 一种液压可调防变形纵缝焊接滚轮架
CN202528787U (zh) 一种分体式汽车独立悬架用摆臂总成
CN102227063B (zh) 架设输电线路用的滚动装置
CN204820954U (zh) 承重载荷万向轮装置
CN202520497U (zh) 一种混凝土泵
CN212375665U (zh) 一种道路建设用振动压路机
CN201619417U (zh) 一种横向稳定杆
CN103624510B (zh) 一种圆柱壳用吊柱装置
CN207126586U (zh) 一种去除速比齿轮的低温胶粉破碎机辊筒
CN110668344B (zh) 一种旋转式千斤顶
CN208757487U (zh) 一种圆筒混合机内管道悬挂装置
CN219541340U (zh) 一种精轧辊的侧面限位机构
CN202608504U (zh) 重型汽车前横向稳定器
CN201338653Y (zh) 汽车前桥主销与前轴定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6

Address after: 101300 Beijing city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after: BAIC MOTOR CORPORATION 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Beijing City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