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0802U - 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0802U
CN204550802U CN201520076176.5U CN201520076176U CN204550802U CN 204550802 U CN204550802 U CN 204550802U CN 201520076176 U CN201520076176 U CN 201520076176U CN 204550802 U CN204550802 U CN 204550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numb
tank body
steam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761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祝
李厚华
陈一清
李文成
廖光辉
张翔
杨继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B&RAMI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B&RAMI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B&RAMI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B&RAMI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761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50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0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08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技术公开了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包括罐体、循环泵、麻笼、排污管、冷水管、煮液管、进水管和蒸汽管一;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蒸汽管一和排污管,排污管与冷水管汇合后与循环泵的一端连接,循环泵的另一端与煮液管汇合后与罐体上部的进水管连接;麻笼竖直放置在罐体内,所述麻笼为不锈钢包括芯管、挂麻架、加强筋和角钢,芯管中间设置有三层挂麻架,所述挂麻架一端与芯管侧壁连接呈放射状,挂麻架另一端与侧支架连接,相邻的挂麻架通过加强筋连接,角钢连接在挂麻架的上方且设置有钻孔。本实用新型技术不仅能使麻类植物煮练的更加透彻、均匀,而且蒸汽的热能利用率较高,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经济效益高、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煮练的机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
背景技术
麻纤维作为纺织原料比其他纤维作为纺织原料更透气、更舒服。而麻纤维在纺织之前必须经过煮练脱胶处理,传统装置一般都采用平锅或压力锅、麻架等,麻架放置在压力锅中用来搁置需要煮练脱胶的麻类植物,麻束挂置在麻架中的钢条支架上,但煮练过程中麻束会下塌,容易形成死角区,遇酸液和煮练液体时造成循环短路,导致煮练不均匀、夹生麻、锈麻等;同时加热时传统方法不便于煮后余热的回收,对热能的利用率非常低,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使麻类植物煮练透彻、均匀,而且蒸汽的热能利用率较高,节能减排,经济效益高、安全可靠的煮练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包括罐体、循环泵、麻笼、排污管、冷水管、煮液管、进水管和蒸汽管一;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蒸汽管一和排污管,排污管与冷水管汇合后与循环泵的一端连接,循环泵的另一端与煮液管汇合后与罐体上部的进水管连接;
麻笼竖直放置在罐体内,所述麻笼为不锈钢包括加强筋、挂麻架、顶圈、芯管、侧支架、角钢和底圈,所述芯管侧壁设置有多个穿孔,芯管一端与顶圈垂直连接,芯管另一端与底圈垂直连接,芯管与顶圈与底圈的中心线重合,芯管中间设置有三层挂麻架且挂麻架上设置有钻孔,所述挂麻架一端与芯管侧壁连接呈放射状,挂麻架另一端与侧支架连接,角钢焊接在挂麻架的上方且角钢上设置有钻孔。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管进口处设置有冷水阀,冷水阀与循环泵之间依次设置有排污阀、热水阀,煮液管进口处设置有煮液阀,蒸汽管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蒸汽阀、第二蒸汽阀,蒸汽管二与第二蒸汽阀的两端连通,所述蒸汽管二上设置有稳压阀和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芯管侧壁设置有20~200个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为环形,进水管与罐体之间设置有四个进水口,四个进水口均匀分布在罐体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压力表和两个安全阀。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消声器。
进一步的,侧支架设置在顶圈与底圈之间,侧支架与顶圈垂直,侧支架与底圈垂直。
进一步的,麻笼还包括吊环,吊环设置在顶圈的中心位置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麻笼中的挂麻架上采用了角钢挂麻,角钢成V状且角钢上设置有钻孔,麻束不会下榻,使其煮练的更加均匀、透彻;芯管上设置有多个穿孔,能使靠近芯管的麻束与溶液充分接触,溶液充满麻束并穿行于麻束之间的各个空隙,消除了死角区,进一步增强了煮练的效果和均匀性;采用了直接将蒸汽通入水中加热,蒸汽的热能利用率高,蒸汽转化的冷凝水也被充分利用,并且余热可通过热水阀进行回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蒸汽管上设置有稳压阀和止回阀,能有效的控制罐体内的气压,同时设置有两个压力表和安全阀,能有效的检测和控制罐体内气压,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了消音器能起到减震和减少噪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麻笼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罐体,2-排污管,3-冷水管,4-热水管,5-煮液管,6-进水管,7-蒸汽管一,8-蒸汽管二,9-麻笼,10-麻束,11-循环泵,12-排污阀,13-热水阀,14-冷水阀,15-煮液阀,16-第一蒸汽阀,17-第二蒸汽阀,18-稳压阀,19-止回阀,20-压力表,21-安全阀,22-消声器,23-进水口,901-吊环,902-加强筋,903-挂麻架,904-顶圈,905-芯管,906-侧支架,907-角钢,908-底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结合图1、图2、图3,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包括罐体1、循环泵11、麻笼9、排污管2、冷水管3、煮液管5、进水管6和蒸汽管一7;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蒸汽管一7和排污管2,排污管2与冷水管3汇合后与热水管4连接,热水管4与循环泵11的一端连接,循环泵11的另一端与煮液管5汇合后与罐体1上部的进水管6连接;
麻笼9竖直放置在罐体1内,所述麻笼9为不锈钢包括芯管905、顶圈904、底圈908、挂麻架903、侧支架906、加强筋902和角钢907,所述芯管905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顶圈904和底圈908结构相同为槽钢圈与八圈园条焊接而成,溶液可任意流通,芯管905一端与顶圈904垂直连接,芯管905另一端与底圈908垂直连接,芯管905与顶圈904与底圈908的中心线重合,芯管905中间设置有三层挂麻架903且挂麻架903上设置有钻孔,所述挂麻架903一端与芯管905侧壁连接呈放射状,挂麻架903另一端与侧支架906连接,角钢907连接在挂麻架903的上方且角钢907上设置有钻孔,麻束10挂在角钢907上,能有效的防止麻束通溶液后下塌,使煮练不透彻。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水管3进口处设置有冷水阀14,冷水阀14与循环泵11之间依次设置有排污阀12、热水阀13,煮液管5进口处设置有煮液阀15,蒸汽管一7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蒸汽阀16、第二蒸汽阀17,蒸汽管二8与第二蒸汽阀17的两端连通,所述蒸汽管二8上设置有稳压阀18和止回阀19。
本实施例中所述芯管905侧壁设置有20~200个穿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6为环形,进水管6与罐体1之间设置有四个进水口23,四个进水口23均匀分布在罐体1侧壁。
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压力表20和两个安全阀21。
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消声器22。
本实施例中四根侧支架906设置在顶圈904与底圈908之间,侧支架906与顶圈904垂直,侧支架906与底圈908垂直。
本实施例中麻笼9还包括吊环901,吊环901设置在顶圈904的中心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先将麻束10放置在角钢907中,再利用麻笼9上的吊环901将麻笼9吊进罐体1内,打开热水阀13通入热水,如果热水不足时可打开冷水阀14通入冷水,经循环泵11输送至罐体1上部,打开煮液管5通入计量的碱液与热水混合后从环形进水管6的四个进水口23进入罐体1,同时加入计量助剂,当液面淹没麻笼时关闭热水阀14,打开蒸汽管一7通入蒸汽加热,加热完成后关掉第二蒸汽阀17;在煮练过程中,需要补充少量蒸汽时打开第一蒸汽阀16、稳压阀18,并控制罐体1内的气压,罐体1顶部的两个压力表20进行检测,两个安全阀21控制罐体1气压,若两个压力表20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则两个压力表正常,若超出误差就需要更换压力表20,通过罐体1顶部的消声器22进行减震和减噪;煮练完成后,打开热水阀13进行热回收,最后打开锅盖进入下一道工序-透洗。

Claims (8)

1.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循环泵(11)、麻笼(9)、排污管(2)、冷水管(3)、煮液管(5)、进水管(6)和蒸汽管一(7);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蒸汽管一(7)和排污管(2),排污管(2)与冷水管(3)汇合后与循环泵(11)的一端连接,循环泵(11)的另一端与煮液管(5)汇合后与罐体(1)上部的进水管(6)连接;
麻笼(9)竖直放置在罐体(1)内,所述麻笼(9)为不锈钢包括加强筋(902)、挂麻架(903)、顶圈(904)、芯管(905)、侧支架(906)、角钢(907)和底圈(908),所述芯管(905)侧壁设置有多个穿孔,芯管(905)一端与顶圈(904)垂直连接,芯管(905)另一端与底圈(908)垂直连接,芯管(905)与顶圈(904)与底圈(908)的中心线重合,芯管(905)中间设置有三层挂麻架(903)且挂麻架(903)上设置有钻孔,所述挂麻架(903)一端与芯管(905)侧壁连接呈放射状,挂麻架(903)另一端与侧支架(906)连接,相邻的挂麻架(903)通过加强筋(902)连接,角钢(907)焊接在挂麻架(903)的上方且角钢(907)上设置有钻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煮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3)进口处设置有冷水阀(14),冷水阀(14)与循环泵(11)之间依次设置有排污阀(12)、热水阀(13),煮液管(5)进口处设置有煮液阀(15),蒸汽管一(7)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蒸汽阀(16)、第二蒸汽阀(17),蒸汽管二(8)与第二蒸汽阀(17)的两端连通,所述蒸汽管二(8)上设置有稳压阀(18)和止回阀(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煮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905)侧壁设置有20~200个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煮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为环形,进水管(6)与罐体(1)之间设置有四个进水口(23),四个进水口(23)均匀分布在罐体(1)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煮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压力表(20)和两个安全阀(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煮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消声器(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煮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四根侧支架(906)设置在顶圈(904)与底圈(908)之间,侧支架(906)与顶圈(904)垂直,侧支架(906)与底圈(908)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煮练装置,其特征在于:麻笼(9)还包括吊环(901),吊环(901)设置在顶圈(904)的中心位置上。
CN201520076176.5U 2015-02-03 2015-02-03 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0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6176.5U CN204550802U (zh) 2015-02-03 2015-02-03 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6176.5U CN204550802U (zh) 2015-02-03 2015-02-03 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0802U true CN204550802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2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7617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0802U (zh) 2015-02-03 2015-02-03 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5080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5763A (zh) * 2016-10-20 2017-02-22 东华大学 丝素蛋白纤维规模化生产的全自动脱胶装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15932A (zh) * 2018-01-25 2018-07-24 海宁鼎达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增加强度的牛津布煮练罐
CN110129895A (zh) * 2019-06-03 2019-08-16 四川梓潼林江苎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苎麻湿纺纱装置及其方法
CN113818090A (zh) * 2021-10-29 2021-12-21 建湖县新宇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麻纺原料加工用脱胶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5763A (zh) * 2016-10-20 2017-02-22 东华大学 丝素蛋白纤维规模化生产的全自动脱胶装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15932A (zh) * 2018-01-25 2018-07-24 海宁鼎达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增加强度的牛津布煮练罐
CN110129895A (zh) * 2019-06-03 2019-08-16 四川梓潼林江苎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苎麻湿纺纱装置及其方法
CN113818090A (zh) * 2021-10-29 2021-12-21 建湖县新宇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麻纺原料加工用脱胶装置
CN113818090B (zh) * 2021-10-29 2024-02-09 建湖县新宇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麻纺原料加工用脱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0802U (zh) 一种麻类植物的煮练装置
CN104278455B (zh) 真空式蒸丝定型设备的应用方法
CN105662130B (zh) 一种蒸汽压力、温度可控热能内循环蒸作设备
CN205329332U (zh) 一种立式煮漂设备
CN206019378U (zh) 一种带疏水冷却段的汽水换热器
CN202338891U (zh) 自然循环余热锅炉
CN204051670U (zh) 一种蒸汽加热的封闭异氰酸酯粘合剂生产用反应釜
CN104138212B (zh) 咖啡机用锅炉及具有该锅炉的咖啡机
CN204939875U (zh) 一种常温常压色纺纱染色机
CN110744660A (zh) 一种节能热循环竹片蒸煮装置
CN204730167U (zh) 节能电磁加热蒸汽发生器
CN205547250U (zh) 一种酱油发酵池加热保温装置
CN205775309U (zh) 一种染纱机温控装置
CN205279058U (zh) 工艺用热设备乏汽完全回收装置
CN204268935U (zh) 节能型汽-水板式换热机组
JP3200117U (ja) 超高温省エネ液流染色機
CN204138908U (zh) 真空式蒸丝定型设备
CN201697106U (zh) 静音蒸汽加热装置
CN203163537U (zh) 常压消声汽水混合热水罐
CN203177674U (zh) 工业炉烟气余热采集装置
CN206755647U (zh) 一种吸收式换热器
CN106086333B (zh) 回火胎圈钢丝镀铜后蒸汽加热装置
CN205048996U (zh) 一种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
CN204305976U (zh) 一种茶叶烘干机热交换器
CN206043333U (zh) 一种咸蛋蒸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